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4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例4是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括号是第一次出现,教科书设置了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学习时遇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符号而引起新的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情境,由教师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告诉这个符号的名称,并说明它的作用和该算式的运算顺序。也可以先说一说“900÷15+10×3”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按提出的要求添括号再计算,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这时学生得到“(900÷(15+10))×3”,又提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这时学生可能得到“900÷((15+10)×3)”,或感到括号不够用而没有办法解决时,从而引起新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28-(80÷16×3) 280×(280÷14)+44

(53+19)÷(12×2)(253-195)×(72÷6)

分组练习,集体订正。

2.通过多媒体课件产生矛盾冲突,引出中括号。“这是什么符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为学习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老师直接引出知识“[]中括号,()小括号,把前面学习的()叫小括号,中括号与小括号的作用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在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就

用中括号。中括号一般放在小括号的前面。”

2.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算式里面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计算时应该先算哪个括号里面的呢?

3.多媒体出示教材第4页,例题4:900÷[(15+10)×3],引导学生讨论例

4.

4.随即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过程这样行吗?

900÷[(15+10)×3]

=900÷25×3

=900÷75

=12

第一步如果写成了900÷25×3行吗?

5.引导学生议一议,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梳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加深对计算顺序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6,练习二第4题。

先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横线上进行列式。

2. 教材第6,练习二第6。

此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将每个班级的人数看做50人,那么苹果和矿泉水购买的数量是否够呢?

(四)达标反馈

习题:

教材第5页,练习二,第3题计算。

①(85-17)×6 ②540÷6-11×8 ③26×[42÷(3+11)]

④[510-(150+120)]÷16 ⑤15×[107-(35-18)]⑥30÷[480÷(24-8)]

答案:

①408;②2;③78;④15;⑤1350;⑥1。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第4课时:

1.脱式计算:

①[3530+(817-539)]÷34 ②1680÷[(275-65)×4]

③118+1536÷[12×(63-59)] ④[60+240÷(30-10)]×2

⑤[(60+240÷30)-10]×2 ⑥(60+340)÷[(30-10)×2]

2.同学们去春游,租了4条大船和6条小船,共用去112元,每条小船租金是8元,问每条大船租金多少元?

3.做6套成人服装和14套童装共用布66米,成人服装每套用布4米,每套童装用布多少米?

答案:

1. ①112;②2;③150;④144;⑤116;⑥10。

2.16元。

3.3米。

4.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学生非常容易出错,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习惯了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现在又有了小括号、中括号,学生更容易出错了。这就需要我们多讲、学生多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资料包

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页内容,《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4)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难点:正确使用中括号。

(5)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突破中括号在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性,我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中括号的意义。

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6)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使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顺序:

60÷15×2 60÷(15×2) 30×8+12÷4

30×(8+12)÷4 30×(8+12÷4) 360÷(12+6)×5

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5.板书课题:中括号[ ]。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自读,谈收获。

2.说一说360÷[(12+6)×5]运算顺序。

3.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4.集体交流。(重在运算顺序)

5.对比.发现.深化认识。(课件出示)比较360÷(12+6)×5 和 360÷[(12+6)×5]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6.总结运算顺序(学生总结,老师整理)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比一比

(1)120÷(8+4)×2 120÷[(8+4)×2]

(2)400÷(51-46)×8 400÷[(51-46)×8]

先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2.练一练(独立计算,交流运算顺序)

182÷[(36-23)]×7 288÷[(26-14)×8]

720÷[(12+24)×20] 200÷[(172-72)÷25]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中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一说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说板书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360÷(12+6)×5 360÷[(12+6)×5]

=360÷18×5 =360÷[18×5]

=20×5 =360÷90

=100 =4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吴丽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大家初步掌握算式里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2.能力目标: 1)、培养大家初步的概括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不断地培养大家认真审题,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8÷7= 10+5×3= 72÷9-3= 你还记得58 -(14 + 6)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轻车熟路: 63 -(37 + 19) 15 + (65 - 47) 54 -(64 - 37) 25 + ( 81 - 66 )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问题: 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 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 6×(7+2)(88-56)÷8 76-(12+25)(12-5)×3 48÷(8-2) 问题: 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树形图改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5 × 6 43 -36 65 -21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计算中的技巧)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计算中的技巧) 【知识概述】 在进行分数计算时,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运算定律,而且还常常要根据算式中数的特点和算式结构,用运一些运算技巧,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使一些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题精学 例1、(1) 33 32×17 (2)28×2713 【思路点拨】观察这两道题中数的特点,第(1)题中3332比1少331,把33 32写成1减33 1的差与17相乘,再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同样第(2)题中28与2713中的分母相差1,把28分成27加1的和与2713相乘,再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同步精练 1、 2423×19 2、36×35 11 3、8× 1514 4、253×126 例2、1998÷199819991998 【思路点拨】这道题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1998 1999 1998=1999199819991998+?,先不要急着算出分子,观察数的特点,1999199819991998+?=1999119991998)(+?=199920001998?,再去除1998算出最后结果。

同步精练 1、238÷238 239 238 2、1999÷199920001999 例3、120001999199820001999—??+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分子、分母中各数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分子1999+2000×1998=1999+2000×(1999-1)=1999+2000×1999-2000=2000×1999-1,这样就把分子转化成与分母完全相同的式子,结果为1. 1、 186548362361548362—??+ 2、1 19891988198719891988—??+ 例4、211?+321?+431?+541?+651? 【思路点拨】在这道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 211?=1-21,321?=21-31,431?=31-41,……)1(1+?n n =n 1-1 1+n ,把每个分数都写成两个分数的差,使部分分数互相抵消,使计算简便。 同步精练 1、 211?+321?+431?+…+100 991? 2、21+61+ 121+201+301

小学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文档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 (100-93)×8= 38-(49-21)= 42÷(1+6)= 77-(34+32)= 63-(38-26)= 79+19-36= 80-(22+28)= 22+(22+36)= 82-(28-22)= 88+(28-15)= (42+30)÷8= 6×8+6= 6+8×4= (6+2)×7= (40-28)÷6= 5×3+9= 9×8+30= 8×7+30= 6×8+6 = (66-50)÷2= 36÷(2+4)= 38-36+27=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1”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计算98+(30×6-15)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2)计算(38+12)×(80÷5)时,应先算()法和()法,再()法。 (3)算式480÷24-14,如果要改编运算顺序,先算,必须使用(),算式是()。 二、在里填上“>”“<”“=” (70+30) 160-30×160-30)×4 29×4××(4×25) 42÷7×÷(7×3) 65+114)×1 三、算一算 (480-200)÷70 12×(18+26) 252÷(4×7) 90-(36+25) 四、挑选出与题目结果相同的算式,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360÷6-240÷6() A、(360-240)÷6 B、(360-240)÷6 C、(360-240)×6 (2)(78+14)×7() A、78+14×7 B、78×7+14×7 C、78×7+14 五、我会算 [(35+25)-18]×26 25×[35+(26-18)

1200÷[24-(16+7)] 1200÷[(24-16)+7] 六、解答题 1、排球售价41元,篮球售价59元,两种球都买24个。一共需要多少钱?买篮球比买排球多花了多少钱? 2、玲玲身高115厘米,比红红高30厘米,红红妈妈的身高是红红的2倍。红红妈妈的身高是多 少厘米? 3、小丽看一本书,第一天上午看了8页,下午看了6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 天看了84页,第三天看的页数是第二天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98+(30×6-15)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2)计算(38+12)×(80÷5)时,应先算(加)法和(除)法,再算(乘)法。 (3)算式480÷24-14,如果要改编运算顺序,先算,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480÷(24-14))。 二、在里填上“>”“<”“=” 200-70+30 > 200-(70+30) 160-30×4 <(160-30)×4 29×4×25 = 29×(4×25) 42÷7×3 > 42÷(7×3) 65+114+1 >(65+114)×1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39—40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及“你知道吗”。 教材简析: 本课时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的内容,属于混合运算的范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及三步计算中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内容属于整数混合运算中的最后一节,对它的学习将标志着我们将整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告一段落,它占据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好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为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数学,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 80÷5+3×2 80÷(5+3)×2 80÷(5+3×2) 指名生汇报,并说出理由。 2. 追问: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课件出示)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有括号(主要是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是在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有关的四则运算顺序(包括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有了初步的掌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 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 9×5)(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xx共同归纳小结。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计算,加深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导学卡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板书课题: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新知学习 1.计算 96÷12+4×2 (1)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2)一生板演。 (3)总结计算顺序。 2.深入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问:计算上述算式用到了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如果将这个题加上小括号,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 96÷(12+4)×2 (2)生说出运算顺序,后独立计算。 (3)汇报计算过程,师板书。 (4)总结算法。 (5)对比两题的计算顺序,发现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不同。 3.在 96÷(12+4)×2 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 96÷[(12+4)]×2 ,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1)“[ ]”是什么括号?生介绍中括号,师补充。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IN学,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类推,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和有关性质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能根据题目特点,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 在分敎四则混合运算中,能根据题目特点,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学法指导: 1、通过观察类推,了解并举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H学、对学、群学等形式,掌握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用。 自主学习:(10分钟) K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 428 + 63 + 9 我们要知道: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乂有乘除法,应该先算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 2.复习过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用,那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斥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下面通过一个应用题來 验证一下。 3、小红用S 米长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j 米的彩带。她把其中的4 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儿朵花 想:要求小红还剩儿朵花,就应该先求出她做了多少朵花。 在下面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 同吗( 3 11 9 厂(厂§)气 合作探究、展示反馈: (2) +3X- (3) 32X (56-48) -120 (4) [7+ (-) ]-r (3)如果既有小括号乂有中括号,应该先算( ),再算 4.尝试计算下面两题。 (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哟!) 111、 2 4 6 12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能使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说出运算顺序;逐步规范算式的读法;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2、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充分辨析感受括号的作用。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百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大家知道吗,阳光明媚的四月,正是草莓成熟的时节;(快速播放摘草莓图片)今天百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想邀请大家去摘草莓,你们想去吗? 【复习】(活动一:摘草莓) 师:草莓园里的草莓可多了,你们能摘到吗?要想摘到草莓,必须说出草莓上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信心吗? (出示要求:说说下面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2 5×4+13 10-(5+3) (1) 10-(5+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师:为什么要先算5+3?理由 生: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评价 小结: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7×7-5 师:说说它的运算顺序? 生: 二.【讲授】迁移运用 师:这道题里有减法、有乘法,如果我想先算减法7-5怎么办? 生:加小括号 师:加在什么位置呢?(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生: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噢,原来他是掌握了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个规律,了解到了小括号的作用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1、现在添了小括号,谁来说说它的运算顺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完整)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 (100-93)×8= 38-(49-21)= 42÷(1+6)= 77-(34+32)= 63-(38-26)= 79+19-36= 80-(22+28)= 22+(22+36)= 82-(28-22)= 88+(28-15)= (42+30)÷8= 6×8+6= 6+8×4= (6+2)×7= (40-28)÷6= 5×3+9= 9×8+30= 8×7+30= 6×8+6 = (66-50)÷2= 36÷(2+4)= 38-36+27=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1000题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8-30页信息窗5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照分步算式,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能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创情导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海产品工艺厂,去看看大姐姐们制作工艺品能帮助我们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好吗?课件呈现信息窗5的部分画面(有合成)。 (2)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估计会有下列问题: (1)每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2)…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温馨提醒】:对于第(1)个问题,大家容易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

个问题用一步算式就能解答出来,如何提出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提出第

(2)个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板书这两个问题,随机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目标(课件展示)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重点看红点的解答过程。思考:(1)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2)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3)算式里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汇报得最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深入每个小组,目光巡视学生,了解学情。) 三、汇报交流(说一说)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二)组内交流。 1.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思考:要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必须先求什么。 小组合作研究,交流:先求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再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

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87-165)×(95+32) 138÷7+71×136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1-(41+83)】÷41 97÷511+92×115 21÷85+41×53

(61+43-32)×12 2-136÷269 -32 99×10099 43×52+41÷25 2110×207 ÷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65×4-(87+32 ) 5-87 -0.125 48×( 712 +2)÷ 23 23- 89 × 34 ÷1 27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 25 ×67 (21-61)×53÷51 51÷(1-31×21) 109×【87÷(54+4 1)】 ( 41-41×21)÷41 65+89×95×98 9×65+65÷9 1

(83+271)×8+2719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4-(51+31)×4 3 52÷(52+52×43) 14÷(1-52) 14÷52 14×(21+5 2 ) 14÷(21-52) 187×97×6 5 97÷187×65 97 ÷187÷65 187×97÷65 43×32÷43×3 2 97×(1÷87+78÷1) 21×3+5×21 3×(152+121)-5 2 43×75×34-21 1615+(167-41)÷21 32+(74+2 1)×257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如果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2,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70×(91-715÷65) 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2)自主学习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 (3)交流算法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丢掉。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4)即时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列,说一说运算顺序 100-(62+540÷18)(288-24×5)÷28 (5)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议一议,怎样添括号。240-40×2÷5 (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要求一致? (240-40)×2÷5 (240-40×2)÷5 (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而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四课时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7分钟) 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试着标出来。 2.出示问题: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30(2)175-25×4 (3)40÷4+6(4)48-18÷2 3.课件辅助,显示结果: (1)7×2+30(2)175-25×4 (3)40÷4+6(4)48-18÷2

4.师:是这样的吗?画线的这一步应该先算。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计算顺序有关的知识。 (板书:四则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课的开始,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意识。 二、经历过程,感受作用(7分钟) 1.师:学校艺术节快到了,每个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练习,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美术小组是航模组的2倍。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4.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自己将算式写下来,计算一下。 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对比方案: (1)12×2+4×2 (2)(12+4)×2 (3)12+4×2 6.比较方案:(12+4)×2和12+4×2的区别。 (1)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 生:运算顺序不同 (2)问: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生:第一个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和的两倍,第二个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两倍。

第1课时《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90-48= (2)教师找学生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30+40+20=2+30+5= 70-30-20=17-7-5=14-9-2=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仔细观察47页例1主题图,收集所需信息。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四则运算_含有中括号的计算题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132+68﹚×﹙97-57﹚848-800÷16×12 36+300÷12 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492-﹙238+192﹚] ×26 840÷40+40×40 2400÷[1200÷﹙600÷15﹚] 960-720÷8×9 520+22×﹙15+45﹚250+240÷8×5 900÷[2×﹙320-290﹚] 160+740÷20-37 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 ×5 7100-137-263+30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 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 ×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640÷[140÷﹙630÷9﹚] [368-﹙132+129﹚] ×34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480÷[4×﹙50-40﹚]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7+(7-6) 问题: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7×(7-5)(77-42)÷7 =7×2 = 35÷7 =14 =5 问题:1、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76-(12+25)(12-5)×3 48÷(8-2)34-(28-13)6×(7+2)(88-56)÷8 问题: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 ,再修多少千米,就

可以修到这条路的中点 3、一个果园占地85公顷,其中苹果园占52,桃园占 103,其余的是葡萄园。 (1)苹果园和桃园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桃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多少公顷 (3)葡萄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解方程。 3χ+χ=94 χ-41χ=87 5341517 —x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2 ÷8+18 ×712 310 ×53 +310 ÷3 34 ×8÷34 ×8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3、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10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200个。每个 小盒 比大盒少装10个,每个小盒和大盒各装多少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