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比较优衣库和zara

来源于网络 关于品牌的价值感
只不过ZARA的品牌线更广,男女小孩通吃,重点偏上班时尚白领一族。
H&M和优衣库更大众,价位比ZARA和MNG要低不少
关于面料做工方面
ZARA虽然最时尚,面料做工却粗糙,舒适度较差
常常想要买一条裙子,忽然发现内衬是尼龙的,夏天穿起来很闷,细节考虑不周
这也是流行品牌做大之后的通病,一味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优衣库的面料比H&M让人觉得更舒服,做工细致些,特别是基本款,面料的高科技成分多一些
关于款式及销售
ZARA走个性化路线,量少款多,不等你犹豫
好看的款式一上架很快就销售一空,而且大部分绝不再追加订单,诱使你更加冲动的看好就买
其实H&M和优衣库卖得最好的一定是基本款,看卖场里他们的铺货就知道了
样子简单的T恤开衫,年年卖,只不过每季的颜色都五彩缤纷的,令人冲动的想要比试一下
关于价格
H&M,优衣库当然更亲民,不过我也看过H&M一件背心卖199元
而且那些小发带,小配饰其实大部分看上眼的价格其实满高的,我有买过一个发带49.9元
样子就像是破洞的黑色丝袜改的,这样想来H&M利润高的产品蛮多的
优衣库的网店卖得有多火?来自淘宝商城的统计数据是日销售额人民币30万- 50万元。如今,另一大国际“快时尚”品牌代表ZARA也动起了B2C的脑筋。近日,ZARA品牌的持有者Inditex集团宣布,将于今年9月2日正式进军互联网销售领域,初始站在欧洲。记者另从可靠途径了解到,ZARA的官方网店最早要明年才能落地中国市场。除此之外,瑞典“快时尚”品牌H & M亦回应称正在建设网销体系,但进入中国并无时间表。一场跃上互联网的“快时尚”大战已经打响。
网销业务均选欧洲起步
ZARA官方是在上周宣布这一消息的。ZARA优势仍然明显:其向来一周一换款的运作模式很切合网购消费者的心理。而ZARA方面亦表示,将在实体店和网上渠道同步更新产品。据了解,ZARA将于9月2日正式面向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网上消费者开门揖客。至于中国市场,有消息称ZARA最快也要到明年才会开通网上销售业务,理由是目前其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仍偏小众,难以支撑网购的预期。应对ZARA,运作模式与之相近的H&M亦有网上开店的打算。据悉,继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开设网店之后,H&M网销平台亦将于近期登陆英国。
和ZARA类似,H & M的网络销售仍未落地中国的原因也是品牌知名度问题。来自H& M方面的解释称,欧洲市场的网购平台已相当成熟,而H & M品牌入中国市场仅仅三年多时间,尽管目前包括香港地区已有34家门店,但尚处于建立品牌形象的初级阶段,“更希望

消费者享受到门店的购物体验,建立品牌形象。”
尽管产品风格有很大区别,但同为“快时尚”标杆,透着浓郁日系风格的优衣库已经用事实向ZA RA和H & M证明,有关小众和品牌的问题,是多虑了。据统计,2009年4月16日优衣库在淘宝商城的旗舰店正式开张当天,就达成了近3000笔交易,实现30多万元的交易额。上线短短十天就以惊人的销售速度冲至淘宝商城男装、女装单店销量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事,在中国苦心经营9年的优衣库,此前一直认为自己的品牌还不够稳固,然而来自淘宝商城的数据监控则显示,有2/3的销售来自于优衣库并没有开店的地区,优衣库也从未在这些地区有过推广。据悉,目前优衣库网店的销售额基本都能达到30万元人民币,高的时候更达到50万元人民币。按最低值计算,年销售已然是上亿元的规模。
从市场份额来看,服装B2C市场销售份额以位居第二位,销售收入约为39亿元人民币,占比达17.41%,仅次于3C /家电类B2C市场
“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即便‘小众’亦有自己的市场,最重要的基础是网络消费习惯已形成。”电子商务行业独立分析人士戚东平认为,在中国做“快时尚”电子商务,更重要的是理顺渠道和配送。“试想一下,如果物流跟不上一周一换款的速度,会是多么可笑的事。”
优衣库带来的服装超市销售模式,摒弃了不必要装潢装饰的仓库型店铺,独特的货品陈列,合理可信的价格,优质的商品,也让人接受了不被导购员打扰的自助购物方式。优衣库的自助购物方式代表着一种主流和趋势,人们可自在选购,导购员变为理货员,只提供拿货服务。
而优衣库和ZARA则是互补的,优衣库做高品质的基本款,其消费群体和伊藤符合,销售一直很好,与新潮的ZARA并不冲突。
在中国,H&M一直致力于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品质、最前沿的潮流。H&M在全球有2000多家门店,大中国区有33家门店。货源上,全球和中国的门店品质、配送是一样的,只是中国的尺码增加了XS号。她还表示,高街时尚除了新品上得快,还有对时尚和潮流最快的把握,品质的保障是生命线,价格一定要最优惠。H&M从2004年开始和顶级时尚设计师合作,第一次是和卡尔?拉格菲尔德合作,是服装零售品牌与设计大师合作的开创者。如果时间合适,以后在成都开店,也可能推出与设计大师合作的纪念款。
经营理念
优衣库,提倡的理念是”百搭“和“做服装的零配件”。平时我们看到的时装杂志高端服装品牌展示的扉页上,都会有优衣库的身影,比如一套西装的衬衫,一件外套里边的T-shirt,这些百搭的配件都出自于优衣库,这就是优衣库

的时装零配件理念的体现。因此,优衣库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却将门店开在法国LV店等高端品牌店的对面,目的就是“你选择完主要部件,一定会选择零件,而且零件的购买还不只一件。”
也因为要成为专业的“零配件”,优衣库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是,服装的销售没有标签,在优衣库的服装上你根本找不到标签。很佩服经营者的这种经营理念与勇气,也因为这些创新理念,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优衣库的母公司日本迅销公司(Fast Retailing Co. Ltd.)非但没有任何折损,反倒让其董事长兼社长柳井正登上日本首富宝座,成为日本历史上凭借服装产业位居《福布斯》榜首的第一人。
ZARA,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创建了快速时尚。快速时尚是怎样的,在中国,服装业从设计到成衣摆在柜台出售,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可快到120天,而ZARA最短只有7天,一般为12天。12天,创造了ZARA的神奇,上市的服装绝对是最潮流最前沿的款式,购买者趋之若鹜。而对于生产商者,时间缩短既节约了各种中转成本,也提高了周转效率,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利益。
为了实现神奇的12天,ZARA使用的手段很有趣。首先,ZARA有近400名设计师,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这些设计师是典型的空中飞人,他们经常穿梭于米兰、东京、纽约、巴黎等时尚重地观看服装秀,以撷取设计理念与最新的潮流趋势,进而仿真仿效推出高时髦感的时尚单品。一些顶级品牌的最新设计刚摆上柜台,ZARA就会迅速发布和这些设计非常相似的时装。这样的设计方式能保证ZARA紧跟时尚潮流。在欧洲,每年ZARA都要向那些顶级品牌支付几千万欧元的侵权罚款。ZARA并没有因此放弃这种设计模式,显然从中赚取的利润要比被罚款的数额高得多。也因此,ZARA一年推出的商品超过12000款,可说是同业的5倍之多。
其次,不能不提ZARA的地下喷气式传送带。ZARA的生产基地设在西班牙,只有最基本款式的服装在亚洲等低成本地区生产。在西班牙,ZARA自己设立了20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而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给周边500家小工厂甚至家庭作坊,如何将这20个染色、裁剪中心与周边小工厂连接起来?ZARA创立的物流系统堪称一绝。ZARA把集中这些终端的方圆200英里的地下都挖空,架设地下真空喷气式传送带网络,实现瞬间送达。每天根据新订单,把最时兴的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了总体上的前导时间要求。建设这样一个生产基地,需要投资达几十亿欧元。许多品牌服装想模仿ZARA,可是却没有这样巨额投资的生产基地。成品服装在欧洲用卡车两天内可以保证

到达,而对于美国和日本市场,ZARA甚至不惜成本采用空运以提高速度。
除此之外,设计群也实时与全球各地的ZARA店长进行电话会议,透过了解各地的销售状况与顾客反应,来灵活变通调整商品的设计方向,因应客人的百变口味,而且在顾客购买的同时,店员已经将商品特征以及顾客资料输入计算机,藉由网际传输将数据送回ZARA总部,设计群则可掌握各种精确的销售分析与顾客喜好,再加上本身专业的时尚敏锐度,来决定下一批商品的设计走向与数量,最终实现每周两次的补货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旧换新,全球各店在两周内就可同步进行更新完毕,极高的商品汰换率,也加快了顾客上门的回店率,因为消费者已于无形中建立起ZARA随时都有新东西的重要形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ZARA的销售额非但没受到任何影响,而且还有增长,开店数量也持续扩张。



目前在网上店铺和实体店铺上没有形成很好的对接如线上购买的无法在实体店退还 定价策略模糊 二者定位不明确。
在服务上统一 价格方面差异。规范化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并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网购消费习惯以及服装体验式消费的特点共同决定,网络上便宜的服装更有市场,同时相对于实体店的成本优势使得其价格可以降低。
关于主次应因地制宜,从网店销售状况考虑在个别二三线城市设立实体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