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A

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 认证、授权、记帐

AAL ATM Adaptation Layer ATM适配层

AAL2 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 ATM 适配层2

AAL5 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5 ATM 适配层5

Abis Interface Abis Interface—the interface of BSC--BTS 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信机间接口

ABS Air Break Switch 空气开关

AC Asynchronous Capsule 异步包

ACB Amplifier Control Board 放大器控制板

ACCH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随路控制信道

ACCM Asynchronous Control Character Map 异步控制字符映射

ACIR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Ratio 相邻信道干扰比

ACK Acknowledgement 应答

ACLR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相邻信道泄漏功率比

ACS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相邻信道选择性

ADF Application Dedicated File 应用专用文件

ADN Abbreviated Dialing Numbers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电话号码薄

AESA ATM End System Address ATM末端系统地址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自动增益控制

AH Authentication Header 鉴权报头

AI Acquisition Indicator 捕获指示

AICH 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 捕获指示信道

AID Application IDentifier 应用标识符

AIUR Air Interface User Rate 空中接口用户速率

AK Anonymity key 匿名密钥

ALC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自动电平控制

ALCAP 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rotocol 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

ALW Always 一直

AM Acknowledged Mode 应答模式

AMB Attenuation Matching Board 衰减匹配板

AMF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ield 鉴权管理域

AMP Address Management Protocol 地址管理协议

AMR Adaptive Multi Rate 可采纳的多速率

AN Access network 接入网络

ANID Access Network Identifiers 接入网标识

AP Access preamble 接入前缀

APB ATM Process Board ATM接入处理板

APD A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 交流配电模块

APDU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

ARM ARM processor ARM处理器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发请求

AS Access Stratum 接入层

ASC Access Service Class 接入业务级

A-SGW Access Signaling Gateway 接入信令网关

ASN.1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抽象语法表示1

AT Access terminal 接入终端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ATR Answer To Reset 复位回答

ATT Attenuator 衰减器

AUC 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

AUTN Authentication token 鉴权标记

AWG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加性高斯白噪声

A Interface A Interface—the interface

of BSC-MSC 移动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B

B-BDS Backplane of Baseband Digital Subsystem 基带数字子系统背板

BBDS Backplane of BDS BDS框的背板

BBS BTS Baseband Subsystem 基站基带子系统

BCC Bear Channel Connect 承载通路连接

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

BCFE Broadcast Control Functional Entity 广播控制功能实体

BCH 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

BCS BTS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基站通信子系统

BCSN Backplane of Circuit Switch Network 电路交换网背板

BCTC Backplane of Control Center 控制中心背板

BDM Baseband Digital Module 基带数字模块

BDM1900 1.9G Baseband Digital Module

微基站1.9G基带数字模块

BDM800 800M Baseband Digital Module 微基站800M基带数字模块

BDS Baseband Digital System 基带数字系统

BER Bit Error Ratio 误码率,比特差错率

BGPS Backplane of GPS GPS背板

BGT Block Guard Time 块守护时间

BIC Baseline Implementation Capabilities

BID Binding Identity 捆绑标识

BIM BDS Interface Module BDS系统接口模块

B-ISDN ISDN Broadband ISDN 宽带

BLER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

BLPA Backplane of LPA LPA框的背板

BMC 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广播/多址控制

BOC Bell Operating Company 贝尔运行公司

BPD BDS Power Distribute BDS机柜电源

分配模块

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进制移相键控

BPSN Backplane of Packet Switch Network 分组交换网背板

BPWS Backplane of PWS PWS框的背板

BRFE Backplane of RFE RFE框的背板

BRFS Backplane of TRX and BDM/RFM BDM/RFM和TRX的连接背板

BS Base Station 基站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BSM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基站管理系统

BSP Board Support Package 板支持包

BSS Base Station System 基站系统

BSSAP Base Station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

BTM BTS Test Module BTS告警模块

BTRX Backplane of TRX TRX框的背板

BTS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基站收发信机

BUSN Backplane of Universal Switching Network 通用业务网背板

BWT Block Waiting Time 块等待时间

C

CA Certificate Authentication 证书认证

CAA Capacity 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 空量分配应答

CAMEL Customiz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用于移动网络增强逻辑定制的应用

CAP 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MEL应用部分

C-APDU Command APDU 命令APDU

CB Cell Broadcast 小区广播

CBA IPI CMM-Based Appraisals for Internal Process Improvement 用于内部过程改进的基于CMM的评价

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

CBS Cell Broadcast Service 小区广播业务

CC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

CC/PP Composite Capability/Preference Profiles 合成能力/优先档案

CCB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配置控制委员会

CCBS Completion of Calls to Busy Subscriber 呼叫忙用户的完成

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

CCF Call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控制功能

CCH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

CCK Corporate Control Key 合并控制键

CC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odule 通信控制模块

CCP Compression Control Protocol 压缩控制协议

CCPCH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CCTrCH 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 编码合成传送信道

CD Capacity Deallocation/Collision Detection 空量解除分配/冲突检测

CDA Capacity De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 容量解除分配的应答

CDF Command Dispatch Functions 命令分发功能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

CDR Call Detail Record 呼叫细节记录

CDSU Channel/Data Service Unit 信道/数据服务单元

CE Channel Element 信道单元

CEB Channel Element Board 信道单元板

CES Channel Element Subsystem 信道单元子系统

CFN Connection Frame Number 连接帧号

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公共网关接口

CHAP 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质询握手认证协议CHM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信道处理模块

CHM-1X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for cdma2000 信道处理模块,采用CSM5000芯片,

支持IS-2000空中接口标准

CHM-95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for IS-95 信道处理模块,采用CSM1.5芯片,支持IS-95空中接口标准

CHUB Control HUB 控制流集线器

CIB Circuit-bearer Interface Board 电路承载通道接口板

CIC Circle Identify Code 地面电路识别号

CLA Class 级

CLK Clock 时钟

CLKD CLOCK Distributor 时钟分发驱动板

CLKG CLOCKGenerator 时钟产生

CLNP 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 无连接网络协议

CLN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service 无连接网络业务

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CMB Combiner 合路器

CMF Connection Monitor Function 连接监控功能

CMIP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CMIS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能力成熟度模型

CMU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卡耐基&8226;梅隆大学

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

CNAP Calling Name Presentation 主叫号码显示

CNL Co-operative Network List 合作操作网络表

COA Care-of-Address 转交地址

COCOMO Constructive Cost Model 构造性成本模型

CONS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 service 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

CPCH Common Packet Channel 公共分组信道

CPCS Common Part Convergence Sublayer 公共聚合子层部分

CPICH Common Pilot Channel 公共导频信

CPM Calling Processing Module 呼叫处理模块

CPP Core Processor Part 核心处理部分

CPS Common Part Sublayer 公共子层部分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心处理单元

CR Change Request 变更请求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CRF Command Resolve Function 命令解析功能

CRNC 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主控无线器

C-RNTI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

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

CSCF Call Server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

CSE Camel Service Environment Camel 业务环境

CS-GW Circuit Switched Gateway 电路交

换网关

CSM Cell Site Modem 基站调制解调器

CSM5000 Cell Site Modem ASIC 5000 基站调制解调器专用芯片

CSU/DSU Channel Service Unit/ Digital Service Unit 信道数据服务单元

CTCH 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业务信道

CTDMA Code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时分多址

C-TPDU Command TPDU 命令TPDU

CW Continuous Wave (unmodulated signal) 连续波(未调制信号)

D

D_K DBS Kernel Module 数据库核心模块

D_M D_Method 数据库关系表方法模块

D_S D_Service 数据库维护模块

D_V D_View 数据库存取接口模块

DAC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数-模转换器

DAD Destination Adress 目的地址

DAM DECT Authentication Module DECT

鉴权模型

DBS Database Subsystem 数据库子系统

DC Dedicated Control (SAP) 专用控制(SAP)

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的信道分配

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

DCH Dedicated Channel 专用信道

DDI Direct Dial In 直接拨号进

DECT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数字增强无绳电信

DF Dedicated File 专用文件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的宿主配置协议

DHO Diversity Handover 分集切换

DIF Data Intermediate Frequency Module 数字中频模块

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特殊的业务

DIU Digital Interface Module 数字(中频)接口模块

DL Downlink (Forward Link) 下行链路(前向链路)

DLC Data Link Control 数据链路层控制

DN Destination Network 目的网络

DNS Directory Name Service 目录名称业务

DO Data Object 数据对象

DoD Department of Defense 美国国防部

DOI Domain of Interpretation 解析域

DP Defect Prevention 缺陷预防

DPC Destination Point Code 目的地信令点编码

DPC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DPCH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专用物理信道

DP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DRAC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动态的资源分配控制

DRC Data Rate Control 数据速率控制

DRNC Drift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变

动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DRNS Drift RNS 变动的RNS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非连续接收

DSA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数字签名算法

DS-CDMA Direct-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直扩-码分多址

D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下行共享信道

DSM Data Service Module 数据服务模块

DTB Digital Trunk Board 数字中继板

DTCH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专用业务信道

DTI Digital Trunk Interface Element 数字中继接口单元

DTMF Dual Tone Multiple Frequency 多音频拨号音

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非连续传输

DUP Duplexer 双工器

E

ECTRA European Committee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ffairs 欧洲电信常规事务委员会

EDC Error Detection Code byte 检错码字节

EDG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GSM改进型的增强数据速率

EF Elementary File 基本文件

EFD Event Forwarding Discriminator 事件前转辨别器

E-GGSN Enhanced GGSN 增强的GGSN

EGPRS Enhanced GPRS 增强的GPRS

EHB (Ethernet HUB Board)以太网共享式HUB板

E-HLR Enhanced HLR 增强的HLR

EIRP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等效各向内性辐射功率

EJB Enterprise Java Beans 企业Java组件模型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

EMF Network Element Mediation Function

网元中介功能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MS 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电磁敏感性

ESB Ethernet Switch Board 以太网交换板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ESP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封装安全载荷

ESU Extended subscriber unit 扩展用户单元

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欧洲电信标准研究院etu elementary time unit 基本时间单元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被试设备

F

F/R-CCCH Forward / Reverse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前反向公共控制信道

F/R-DSCH Forward/Reverse Dedicated Signal Channel 前反向专用信令信道

F/R-DCCH Forward / Reverse Dedicated

中国移动企业网络安全规划与建设

广东移动城域网络规划与建设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高度信息化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移动公司作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对于网络的依赖性非常强,一个高度安全的、稳定可靠的城域网络系统已经成为广东移动公司日常办公和 业务应用的基础支撑体系。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连接形式多样性、网络体系结构复杂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病毒、垃圾邮件等的干扰和攻击,特别对于移动公司的城域网络,所以如何保证我公司的数据网络的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设计和建设一套适合通信行业 和广东移动自身特点的城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该防护体系能解决广东移动公司城域网网络的各种特殊问题和故障,能满足广东移动公司自身城域网络的需要和发展。 通过分析广东移动公司城域网络的特点和公司的Intranet网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和问题,例如使用全功能的防火墙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给公司内网造成 的问题;防火墙无法独立应对内网发起的攻击;安全设备无法阻止病毒入侵内网,内网病毒泛滥和垃圾邮件偶尔大规模流入等,并通过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探索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从而研究如何设计建设和完善适合广东移动公司城域网络自身特点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公司业务顺利开展。 技术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我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阐述,进一步表明只有将管理和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网络的安全。

关键词:防火墙技术,VPN技术,入侵检测,安全管理BUILD SECURE INTEANET OF TELECOM CORPORATIO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become the goal of the ISP. As the largest ISP, China Mobile Ltd. lean up network more and more, a securer and stabilization network become the basic support system of Guangdong Mobile Ltd. But because the network is multiformity and open, the system of net is complexity, and the terminal distributing is asymmetry, lead the net liable to attack of the virus,especially for Guangdong Mobile Ltd. how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Intranet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how to design and build a net-safty-defending system which can suit ISP and Guangdong Mobile Ltd. self. This system can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roubles of Guangdong Mobile Ltd., and can suffice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Mobile Ltd.’s Intranet. This article analyse the trouble and problem of our company’s Intranet in running, these troubles include protect security of Intranet by using all-around Firewall only, the firewall can not breast the attack coming from the inside, equipment can not prevent virus from entering the inside, and trash inflow now and then, and research how to by setting up a secure Intranet for Guangdong Mobile Ltd. 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and studying solve scheme of these problems to revent unlawful user from thieving , forging and destroying data by the bug of network. Also, technology and manager supplement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try hard to explain both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r, let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差不多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得力量,它得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得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进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得进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得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进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得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得协同进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进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进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进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得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得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得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得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歪,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得业务进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得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如此中国联通得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得强劲竞争.两者得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得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分析

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9T15:18:24.8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黄秋枫[导读] 伴随fdd-lte、td-led等各种4g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当前移动通信正在由语音时代向数据时代迈进。 长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本文将从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出发,对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防范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确保移动通信数据进行传输时的安全性。关键词:安全防御;安全威胁;数据传输引言:伴随fdd-lte、td-led等各种4g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当前移动通信正在由语音时代向数据时代迈进,将更快速、更便捷的移动数据通信提供给用户。然而,在传输移动通信数据时,经常遇到木马、病毒、黑客等安全威胁,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因此,研究传输移动 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与防范具有现实性意义。 一、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在长期的发展中,移动通信实现了从蜂窝电话、wcdma、td-scdma、gsm向fdd-lte与td-lte时代的跨越式进步,将更高带宽用于传输移动通信的数据,让用户在线游戏、互联网购物、观看高清视频等方面更加便利。但是,移动通信系统一直以来面临诸多安全威胁,在用户利用移动通信学习或工作时,经常会有不法分子向移动通信网络发动攻击,窃取用户的机密数据,或是服务器文件被病毒、木马等感染,导致网络无法正常运行。 (一)泛洪攻击 部分不法分子会将海量信息指令与数据发送到移动通信系统中,导致系统网络中数据信息的内容过多,使传输设备被堵塞,浪费了大量无线通信的资源,且降低了移动通信效率,增加了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的阻断率与掉话率,导致移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二)泄露信息数据 传输移动通信的数据时,通常以无线网络和客户端、服务器等相连接,可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主要介质有短波、中波和微波等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三者波段的覆盖频率存在一定差异,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听到,使用户的服务器信息、操作日志等移动通信数据出现篡改、窃取或丢失等情况,对正常的数据传输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大量不法分子在数据传输时经常伪装成为AP、基站等,对用户信息进行截取、盗用与篡改,让信息完整性被破坏。(三)设备IP盗用 不法分子将设备IP盗用以后,能够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出注册的请求,然后将注册篡改请求发送到宿主网络,使用户转交地址被不法分子IP替代,这样一来,不法分子就能够对他人IP地址进行冒用,将个人身份隐藏,大大增加了安全审查、安全审计、追踪溯源、网络注册的难度。与此同时,运营移动通信设备的过程中,有时出于工作环境复杂的原因,使得移动通信设备出现多种问题、故障。另外,设备的供电电源经常存在冗余配置。在这一情况下,要想让运行的软件能够自行更新,就应定期维护其运行,更换落后的设备,让设备安全得到保证。 二、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防范通过分析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安全威胁,不难看出这些网络攻击表现出新颖的特征,如感染范围越来越广、隐藏周期逐渐增加等。详细来说,一方面,攻击威胁能够隐藏更长的周期,黑客制作木马与病毒的技术不断提高,延长了移动通信网络中各种安全威胁隐藏周期,由一般的毫秒级改变为小时级,有时甚至为多天、多周或多月。另一方面,病毒可以感染更大的范围,现阶段网络传输的速度不断提升,若木马与病毒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被激活,那么很容易迅速波及移动通信网络各个角落,导致移动通信被中断,增加了用户的损失。由此不难发现,这些安全威胁主要集中于核心网与接入网,因此应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做好安全防范。(一)防范核心网的安全 在移动通信的系统中,核心网包括移动IP网与ATM网两种,要想防范好核心网的安全,就要将多层次的、先进的安全防御融合技术应用到IP网与ATM网中,以此实现增强系统安全的目的。融合技术包括安全预警、安全保护等多种类型,其中,能够用于系统的安全保护技术有很多,如卡巴斯基软件、360安全卫士软件、防火墙等[1]。可以用于系统的安全预警技术通常分为攻击趋势预警、行为预警与漏洞预警等。因此,为了防御核心网的安全,增强安全保护的能力,就应整合不同种类的防御安全网络技术,充分借助安全保护技术与安全预警来建立主动型、多层次的系统防御层,全面查杀核心网中存在的木马与病毒,防止木马及病毒在核心网中不断蔓延,从而有效避免移动通信系统遭受感染与供给,让人们能够正常地使用移动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通信系统数据正常传输(二)防范接入网的安全

手机专业术语

手机:Mobile Phone,又称移动电话,是通过卫星传递信号的一种通讯设备 主芯片:手机处理器芯片 解决方案:以某些芯片为主体进行主机板开发设计(Skyworks,ADI/Philips/Ti/MTK等)PCB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一般指排布元气件的电路载体 SMT:贴片 CTART、ESD、Audio测试、EMC测试等 FTA:FTA测试全称是全面型号认证(FULL TYPE APPROVAL)。 IMEI: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EMC:电池兼容性 ID(外观设计):Interface Design 界面设计 MD(结构):Makeup Degine

Toolings(开模):加工开模 PP Production Phase:生产阶段 MP Mass Production:量产 CDMA: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 GSM: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PHS: PHS中文名为低功率移动电话。英文名全称为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 系统是日本自行研发的数字式无线电话系统。 蓝牙: 蓝牙(BlueT eeth) 是Intel、Nokia、Ericsson、IBM及Toshiba在1998年组成的SIG小组制定的一套短距离无线射频连接技术的标准,并于1999年5月正式发表。 双模手机: 所谓的“双模手机”,就是同时支持联通的GSM和CDMA两套制式。 手机魔卡: 魔卡(一卡双号、一卡多号),不需改变手机的任何部件,插上科特超级魔卡即可享受一机多号带来的服务。

盘点2017年国内移动信息安全十大事件

盘点2017国内移动信息安全十大事件2017年刚刚结束,回头反思过去一年的发生的各类网络安全事件,除了WannaCry勒索病毒横扫全球、2亿选民资料泄漏的“邮件门”及新型IoT僵尸网络等轰动全球的网络安全大事件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众移动安全事件也是让人应接不暇,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下,2017年都发生了哪些移动安全事件吧。 1、勒索病毒瞄准“王者荣耀”袭击手机 火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王者荣耀》不光吸粉能力、吸金能力超强,这吸引病毒的能力也非同一般。6月2日,360手机卫士发现了一款冒充时下热门手游《王者荣耀》辅助工具的手机勒索病毒,该勒索病毒被安装进手机后,会对手机中照片、下载、云盘等目录下的个人文件进行加密,并索要赎金。这种病毒一旦爆发,会威胁几乎所有安卓平台的手机,用户一旦中招,可能丢失所有个人信息。

从该病毒的形态来看,与PC端大规模肆虐的“永恒之蓝”界面极为相似,用户中招后,桌面壁纸、软件名称、图标形态都会被恶意修改,用户三天不支付,赎金便会加倍,一周不支付,文件就会被全部删除!除此之外,该勒索病毒可能使用的软件命名包括“王者荣耀辅助”或“王者荣耀前瞻版安装包”等。 2、个人隐私泄漏引发重视10款APP上安全“灰名单” 2017年7月20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之一,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手机应用越权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现状的声讨。 报告显示,高达96.6%的Android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用户更需警惕的是,25.3%的Android应用存在越界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的情况。越界获取隐私权限,是指手机应用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行为。 手机应用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如隐私信息被窃取、用户信息被用于网络诈骗、造成经济损失、手机卡顿现象严重等。例如,手机APP随意访问联系人、短信、记事本等应用,可以查看到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容易造成用户手机话费被暗扣和银行支付账号被盗。用户存在手机里的隐私资料、照片被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1987年11月,中国首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在广州投入商用,爱立信为供应商,在网用户150人。网络总投资为3730万元,其中引进设备900万美元。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代移动电话。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引入竞争、促进发展也成为放在电信改革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1993)178号文件,同意组建中国联通公司。从此,电信业进入了引进竞争、打破垄断的全新阶段。1994年7月19日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国有大型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5年7月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它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发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的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这样中国联通的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的强劲竞争。 两者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自从两年前起,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公司开拓了模拟网的“本地通”,随后又开拓了数字网的“本地通”业务,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固定电话市场。并且收费低廉,入网费仅二三百元,月话费减半,几乎接近安装一部固定电话的水平。当时的移动通信公司还是中国电信旗下的一员。然而1999年电信重组,移动独立之后,便逐步演变成中国电信新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近年来,固定电话大力开拓“移动市话”业务,并在许多城市兴起,南到肇庆、深圳,东到余杭、杭州,西到昆明、西安,几十个城市掀起了一股移动市话的热潮, 而且都大手笔地投资移动市话建设,并着力开拓这项业务。无线市话的推出不仅可以缓解固定电话趋于饱和、市场疲软和热装冷用的矛盾,更能刺激电话业务量的增长,提高网络的接通率,提高全网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减小由初装费降低资本的负面影响。 (3)增设移动运营商,促进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看好这一庞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入世”的来临,新的移动业务经营者将可能出现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业务经营商,而世界通信大国一般都有三家或三家以上,因此有必要增设第三家(或更多)移动通信运营商经营移动业务。 最有可能获取移动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是中国电信集团,原因如下: ·中国电信拥有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网络规模,共有超过1.2亿个固定电信用户; ·它有丰富的电信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经营维护经验; ·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移动市话业务;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Abis接口 BSC与BTS间的接口 A接口 MSC与BSC间的接口 ALD 告警显示 ANS 通知系统用于向用户发送录制好的话音和信号音。 APT 交换部分负责所有的交换功能 APZ 控制部分控制APT部分 ASSCD 接入选择 AST 通知业务终端 AT 字符终端 AUC 鉴权中心 AXE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由交换部分(APT)和控制部分(APZ)组成 BA 基本入口 BC 广播系统用于将源消息同时广播到多个用户。 BGS 商务组群子系统提供类似小交换机的商务通信。应用场合:LE BNAM 总线适配器机柜 基站控制器在电信网中的应用:PLMN BSS 基站分系统 BSIC 基站识别码 BSIC=NCC+BCC,NCC为网络色码,识别GSM PLMN,相邻PLMN不使用相同的NCC。BCC为基站色码,来识别基站。 BT 双向中继 BTS 基站的收发信部分 C7LABT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C7DR CCS7分配和路由 C7ST CCS7信令终端 CCT 会议电话设备主要用于三方通话,电话会议。

CCS 公共信道信令子系统处理信令。应用场合:LE、TE、MSC、GMSC、BSC、SSP、SCP、STP、HLR。 CCS 七号信令网 CDU 是TRU与天线系统接口 cell 小区 CF 用于支持BTS的O&M总线是TG的核心控制部分,相当于电脑的CPU。 CGI 全球小区识别码 CGI=MCC+MNC+LAC+CI,CI=小区识别码,最多为16位。 CHAP 计费分析功能块用以分析如何计费 CHPULSE 计费脉冲产生功能块用以产生计费所需的计费脉冲。 计费子系统计费和结算功能。应用场合:LE、TE、MSC。 CJ 组合连接器 CLM 时钟模块 CLCOF 呼叫监视和协调功能 CLT 时钟脉冲产生及定时单元 CON 用于对LAPD信令进行集中与分解。 CPA 执行侧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完成高级的处理功能。 (-A)中央处理机(A)处理集中控制、分析、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复杂工作 CPB 备用工作侧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 CPU 中央处理机单元 CSR 收发码器 CSR-D 数字式收发码器 CTLABT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中国移动通用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中国移动通用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本条款所指的乙方,如无特别说明,专指承担中国移动工程建设项目的集成商或者提供维保服务的厂商。 本条款所包含的安全责任如无特别说明,分别适用于设备到货、入场施工、项目验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集成商需要严格执行。 向甲方提供维保服务的乙方在服务期间需要遵循条款2规定,如更换设备、升级软件或调整配置,需要遵循条款1、31。 1、乙方应保证本工程新增设备符合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和配置规范》规定的安全配置要求。 2、乙方应遵守中国移动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具体规定如下: a)《中国移动安全域管理办法》; b)《中国移动帐号口令管理办法》; c)《中国移动远程接入安全管理办法(v1.0)》; d)《中国移动网络互联安全管理办法(v1.0)》。 3、乙方应保证本工程新增的IT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已经发布的所有安全补丁,关闭与业务无关端口,无关进程和服务,按照最小化的原则进行授权,并无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感染病毒。 4、乙方提供的应用软件中账号所使用的口令应便于在维护中定期修改并已加密方式保存,不可固化在软件里。 5、乙方在设备上线前,应参照《中国移动系统安全相关基础信息列表》格式,详细提供本工程新增设备和应用的进程、端口、账号等方面的情况。 6、在工程实施期间,甲方有权通过安全扫描软件或者人工评估等手段,对本期工程新增设备和应用软件进行检查,并给出评估结果。一旦发现有重大安全漏洞、后门或者病毒感染,由乙方进行立即修补、清除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消除安全问题。对于违反本规定导致的一切问题,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1根据向移动提供维保服务的乙方其提供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补充选择其他条款进行补充约定。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经典案例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作者: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 一、移动通信运营业迅猛发展 我国通信运营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经过5年的努力,电信运营业的发展模式已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转变,通信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技术水平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一个覆盖全国、联通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国家现代通信网基本形成,全网实现了数字化,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从1994年开始起步,国内用户数以年均30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目前已达到6000多万户,跃居世界第二位。 2003年1月-4月,全国新增电话用户3452.9万户,总数达4.55亿户,其中固话用户达2.2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26亿户。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3.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比增长48.4%,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7.9%。 图1 1995年—2002年我国移动用户及移动电话普及率发展情况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从1987年我国引进第一套移动通信设备至今的16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87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只有700多户;而10年之后的1997年8月我国移动用户突破了1000万户;此后又用了3年的时间在2001年4月用户数达到了1亿户,并于同年7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2002年我国移动用户突破了2亿户。截止到2003年4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2.26亿户,普及率为16.2%。

图2 1996年—2002年全国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万户) 目前,我国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祖国内地的所有地(市)和99%以上的县(市)。我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而且0.33%的掉线率使得我国的GSM网络质量也已超过了欧洲发达国家。我国GSM用户占全球总用户的1/3,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成为GSM网络大国。1998年以来,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容量平均每年以接近60%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合计2.7亿户。 图3 1998年—2002年移动通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亿元人民币) 2002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457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4.4%,5年平均增长达20.1%,收入规模是1997年的2.5倍。其中,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迅猛,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47%,成为第一支柱业务;全国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占本地话务总量的89.3%,明显分流了固话业务;移动长话占长话总时长的27.9%。

1G,2G,3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演进

1G,2G,3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的演进 Abstract 移动通信一直是大家很关注的话题,从最初的1G系统发展到现在的3G系统,从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看到系统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随着网络业务的不断增多,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越来越敏感,以及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人数的不断增多,移动通信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将重点放在1G系统到3G安全性能的演进上面,观察系统是从哪些方面一步一步地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得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1.引言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0年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取得了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之后,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起来,尤其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没有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的理论,它为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而本文所研究的正是基于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理论所实现的系统的安全。这里所提出的系统一共分为三代,分别为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以及现在很热门的3G。通过对一代一代通信系统安全的研究,可以看到移动通信系统过程的演进和技术的发展,也能够看到当前运用到2G、3G当中的安全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移动通信安全技术的总结,能够清楚的明白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所面临安全上的新挑战和新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蜂窝组网和频率复用等关键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常规移动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及业务服务差等问题,但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仍然还是一个模拟系统,所以还存在着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系统保密性差及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等局限。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是美国的AMPS移动电话业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根本上的技术缺陷,所以在第二代中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让系统从一个模拟系统转向了数字系统,这样的转变使得系统既能够支持语音业务,也可以支持低速数据业务。而2G系统主要采用TDMA或CDMA方式,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和语音质量好的特点,不过,随着用户的数目的增多,其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等各方面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2G系统的代表有GSM和CDMA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前身是FPLMTS也就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向任何人发送任何信息。3G业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带宽多媒体业务,并保证高可靠服务质量,3G 业务包含了2G可提供的所有业务类型和移动多媒体业务。 接下来文章的结构如下:第2章列举出一些移动通信当中所面临的攻击,包含攻击的原理和造成的结果;第3章也是文章综述的重点那就是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当中分别是采用什么样的安全对策来避免第2章中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攻击;第4章中通过观察第3章中采取的安全对策,结合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给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性方面的展望;最后,第5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移动通信术语(缩略语)小全

这两天在看MDCN网络系统的时候,碰到很多很多的术语,为了对这个MDCN 系统有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每碰到一个术语就百度一下,再一次让我感觉到,百度真是好东西,因为不只是百度到我直接想要的东西,还间接百度到我更加想要的知识。 现在把这两天我看到的、我学到的和我暂时没有用到的一些移动通信术语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许你现在用不着,但只要你身在移动,你还是有可能碰到的。这些术语肯定不是很全面的,欢迎大家补充啊! A AAA:鉴权、认证、计费 AAS:自适应天线系统 AIE:增强互联演进 AMR:自适应多速率 API:应用程序接口 AR:接入路由器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 AUC:鉴权中心 B B3G:后3G BG:边界网关 BGP(BorderGateway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 BHSM:忙时短消息 BICC: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

BITS:大楼综合时钟系统 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 BSC:基站控制器 BSS:基站子系统 BTS:基站 C CAMEL:移动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 CDMA:码分多址接入 CMPP:中国移动点对点短消息 CG:计费网关 CGI:小区全球标识号 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CN:核心网络 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COTS:使用现货 CRBT(ColoringRingBackTone)多彩回铃音业务(彩铃)CSS:核心网子系统 CR:提交报告 CS:电路交换 CSD:电路交换数据 D DCS(DataCenterSystem)数据缓存中心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SMP: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DWDM:密集波分复用 DXC:数字交叉连接 E EAI:企业应用集成 EDGE:GPRS演进的增强数据 E-OTD:增强型观测时间差分ETOM:增强电信运营视图 F FCAPS:故障、配置、计费、性能、安全FDD:频分双工 FDMA:频分多址接入 FR(FrameRelay):帧中继 G GIS:地理信息系统 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MLC:网关移动位置中心 GMSK:高斯调制相移键控 G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 8PSK:8进制相移键控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

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总纲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06年7月 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中国移动[注]的通信网络和支撑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必须加以妥善保护。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互联与开放、信息共享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为了企业乃至国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为了保障客户利益,加强各方面的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制订和颁布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中国移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体系,力争通过科学规范的全过程管理,结合成熟和领先的技术,确保安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为各项业务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标准主要依据国际规范,参考业界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完善而来。本标准目前主要针对互联网、支撑网等IT系统安全。 [注]:本标准所称“中国移动”是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由其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各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各省公司”。

前言 (1) 目录 (2) 总则 (11) 1.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11) 2.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11) 3.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与安全策略 (12) 4.安全需求的来源 (14) 5.安全风险的评估 (15) 6.安全措施的选择原则 (16) 7.安全工作的起点 (16) 8.关键性的成功因素 (17) 9.安全标准综述 (18) 10.适用范围 (22) 第一章组织与人员 (24) 第一节组织机构 (24) 1.领导机构 (24) 2.工作组织 (25) 3.安全职责的分配 (26) 4.职责分散与隔离 (27)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一、概述 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国家工信部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4G牌照,意味着4G正式开始商用,我国进入4G时代。 二、优势 1、通信速度快 从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作比较,第一代模拟式仅提供语音服务;第二代数位式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也只有9.6Kbps,最高可达32Kbps,如PH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这种速度会相当于2009年最新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第三代手机传输速度的50倍。 图一:各代通信技术速率对比图 2、网络频谱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通信营运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和研究,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4G通信的AT&T的执行官们说,估计每个4G信道会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3、通信灵活 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毕

竟语音资料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因此未来4G手机更应该算得上是一只小型电脑了,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会有更惊人的突破,人们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以方便和个性为前提,任何一件能看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只是人们还不知应该怎么称呼它。 未来的4G通信使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更可以双向下载传递资料、图画、影像,当然更可以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网上联线对打游戏。也许有被网上定位系统永远锁定无处遁形的苦恼,但是与它据此提供的地图带来的便利和安全相比,这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4、智能性能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于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例如对菜单和滚动操作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 5、兼容性好 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第二代平稳过渡等特点。 6、提供增值服务 4G通信并不是从3G通信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升级而演变过来的,它们的核心建设技术根本就是不同的,3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而4G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OFDM)最受瞩目,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实现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殖服务;不过考虑到与3G通信的过渡性,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会在未来仅仅只采用OFDM一种技术,CDMA技术会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与OFDM技术相互配合以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甚至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有新的整合技术如OFDM/CDMA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其实它真正运用的技术是OFDM/FDMA的整合技术,同样是利用两种技术的结合。 因此未来以OFDM为核心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一部分会是以CDMA的延伸技术。 7、高质量通信 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为此未来的第四代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