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答在答题卷上)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缓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江苏英语教师到澳大利亚进修学习英语2个月

B .加拿大人到中国定居

C .到欧洲、澳大利亚“十日游”

D .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5~6题。

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

7.在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坐标图中,以下四个国家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是 A .K B .N C .M D .P

8.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区别于亚洲其他国家,主要表现在

A .劳动力投入多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商品率低

D .单位低

9.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 B .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

C .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10.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占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B.在工业化之前城市住宅区就已存在

C.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部位 D.低级住宅区一般布置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11.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C.商业区内只有商业活动 D.中心商务区的昼夜人口数量差别不大

图中R1、R2 、R3三个圆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且R1<R2<R3,据图完成12-14

题。

12.三个城市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A.R1—小学,R2—中学,R3—大学 B.R1—小学,R2—大学,R3—中学

C.R1—中学,R2—小学,R3—大学 D.R1—大学,R2—中学,R3—小学

13.与三个城市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是

A.R1—地级市,R2—县城,R3—集镇 B.R1—新郑,R2—开封,R3—郑州

C.R1—省城,R2—县城,R3—乡镇 D.R1—北京,R2—上海,R3—重庆

14.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不断丧失的原因

A.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多

C.农业结构调整

D.粮食种植面积增多

下表为四个不同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据此回答15~16题。

15.近20年中,上述四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16.①国与②③④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①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比②③④三国大C.①国第二、三产业比②③④三国发达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②③④三国低

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据图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是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③18.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中前期D.20世纪后期

19.20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A.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B.战争的影响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D.经济危机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衰退

20.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2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回答23—24题。

1980

23.表格中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数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25.读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右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

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6-27题。

26.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

源充足

27.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28.关于世界季风水田农业正确的叙述是

A.季风水田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亚洲的主要水稻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C.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D.亚洲水稻生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29.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种植水稻的区位优势有

A.全年高温多雨 B.都可以一年三熟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较高

30.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有利的区位因素是

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3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A.人多地少 B.土地租金低C.便捷的交通D.高度发达的工业

32.兼有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南半球国家有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C.南非 D.美国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33~34题。

33.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34.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条件是

A.自然条件优越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下表为“2009年广东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完成35~36题。

35.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市场 D.劳动力

36.该县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

A.观光农业B.乳畜业C.花卉园艺业D.季风水田农业

(注:此图为第39题所用地图)

地理答题卷

班级:高一()班姓名:()

二、综合题:(3大题,共28分)。

37.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__________区。

(2)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果林业和谷物农业。请将①、②、③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38.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

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

“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

战略决策。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

大的是_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

量最大的是______地区。在四大地

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

的是______地区与_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读试卷第4页下方的世界地图,回答问题:(11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E处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主要分布于城郊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字母_____。

(4)生产中可以做到闲时和忙时错开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字母_______。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②乳牛业;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③谷物农业;地形平坦开阔,土地租金低。38.(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2)西部;中部;东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任写两点得2分)

39.(1)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混合农业E大牧场放牧业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每点1分)

(3)B (4)D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 2.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化 工 厂公 路河 流 及 流 向D A B C 居 民 区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石油厂 D.食品厂 8.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9.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C.乡村地区 D.发展中国家 10.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技术工业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汽车工业 D.航天工业、造船工业 11.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 件是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12.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洋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的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13.“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这是因为 ①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②新厂址交通更便捷③“硅谷”的土地被使用殆尽④“硅谷”的劳动力价格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 15.“第三意大利”分布在A.意大利北部 B.意大利东北部和南部 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6~17题。 16.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若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点最适宜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1~3题。 1.A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 D.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2.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3.C区域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人口过多 C.劳动力素质低 D.劳动力过剩 下图为“印度东部沿海某城市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

) 4.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力发电厂,其最佳区位是( .④D.② B C.③.① A )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5(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A - 2 -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6.在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7~8题。 7.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 A.a、b B.c、d C.d、e D.b、e 8.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 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面9~10题。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完成20~21题。 .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9 - 3 - .科技水平.原材料.劳动力 C D A.市场 B .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10 .原材料 B.市场 C.科技水平 DA.劳动力 题。读下图,回答11~12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由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及该地区人口迁移数量构成。 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作为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衡量指标。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就是在增加的,反之则是人口在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 1.分类: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的原因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的下降,实现最终转变是出生率的下降。 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3.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无论题目提供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 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 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注: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2)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发达国家是现代型(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好,养老制度完善,社会文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劳动力需求大,宗教影响等); 原始型出现在落后的原始部落。 中国、古巴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也进入了现代型; 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提前进入了现代型。 一般宗教影响下的国家或地区是较难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因为宗教为了扩展影响力,一般不会限制生育,例如印度。 【跟踪训练】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试题(卷)新版

涡阳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检测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 .传统型 B .原始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HD 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的目标。下图甲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乙为“北京市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5题。 3. 北京市近年来HD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 B.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很快 C.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 D. 城市地下空间的广泛使用 4. 图甲中北京市人口分布对北京市区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荒漠化 ③交通拥堵 ④住房困难 ⑤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⑤ 5. 为解决北京市人口分布所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 1270 1290 1310 1330 1350 万人 自然增长率 -1 -2 -3 人口数量 自然增长率 %

B. 在周边城镇新区均衡配置教育和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C. 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D. 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 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6~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403020 10 -10-20 气温(℃) 甲乙 6.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 A .3月 B .5月 C .11月 D .9月 7.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 .病虫害少 B . 离市场近 C .水源丰富 D .上市较迟 下图是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苹果能在特殊产地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地形 C .技术 D .劳动力 9.下列地区最适宜建苹果果汁厂的是 A .黑龙江 B .云南 C .山东 D .海南岛 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集聚度越高。读表回答10~11题: 中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10.影响食品加工行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原料 D .劳动力 11.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专用设备制造业处于低端集聚水平 B .产业集聚度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 C .食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度下降 D .石油化工业比食品加工业分布更均匀 行业 年份 1994 1996 2000 2003 2005 食品加工业 0.032 0.049 0.033 0.111 0.169 烟草加工业 0.427 0.428 0.44 0.41 0.449 石油化工及炼焦业 0.128 0.162 0.135 0.194 0.233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46 0.042 0.033 0.045 0.013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国家甲乙丙丁 人口出生率(%)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2.3 1.2 1.0 1.1 人口增长率(%)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0.2 -0.1 0.1 0.2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4.右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5.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地理必修二考试试题

地理必修二试题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B.acd C.abd D.bcd 21.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 图5示意某种农事安排。读图,完成28~29题。 28 ①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②商品率不高 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不适合个体农户经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①东北平原②华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长江三角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图6为某工业区位模式图(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读图,完成30~31题。 30.若图中①代表市场、②代表劳动力,则与该模式图相符的工厂是 A.水果罐头厂B.啤酒厂C.微电子工厂D.制鞋厂 31.若图中①代表劳动力、②代表市场,则与该模式图相符的工厂是 A .水果罐头厂B.啤酒厂C.微电子工厂D.制鞋厂 图7为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分布图。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 图5 图6 技术 原料 ② ① 图7

污染量(克/立方米)。读图,完成32~33题。 32.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33.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高级住宅区B.②——工业区 C.③——教育文化区D.⑥——中心商务区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据图完成25—27题。 25.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 26.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的原因不包括 A.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 B.交通便利C.科技发达 D.土地租金低 27.B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 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32~33题。 32.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 c、a、b C. c、b、a D.b、a、c 33.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B.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 B.14.3% C.0.9% D.1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每年净增人口多③人口老龄化明显④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 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 7.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B.就业压力加大 C.人口老龄化D.劳动力成本下降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结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第8题。 8.图中①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练习题知识分享

新课标高一地理同步测试—人口的变化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A.50亿人口日B.60亿人口日C.70亿人口日D.80亿人口日 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图1回答4~5题。 4.(图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根据图2回答下列6~7题 6.(图2)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7.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9.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 10.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迁移造成的1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A.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13.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3”,回答14~15题 14.图中与①②③④曲线排序相应的一组国家是()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15.有关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典是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 老年型 B.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加 剧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目前我国 没有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D.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16.影响当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土壤的肥力状况C.经济因素D.宗教因素 17.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 1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 20.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 21.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D)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B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C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铁岭朝高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文科地理试卷 高一班;姓名: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读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2问题。 1.我国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 A.1965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5年前后 D.2045年前后 2.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 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此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 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D.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得到缓解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据此完成3——4题。 3.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 A.10岁~20岁 B.28岁~60岁 C.23岁~65岁 D.30岁~52岁 4.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A.造成人才流失 B.利于城市化建设

C.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5.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人口增长 A: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 B:环境人口容量 C: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 ①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 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先谷底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 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城市首位度是之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咏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广州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 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外来人口迁入 C.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2011年 京津唐城市群 1.62 1.5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35 2.2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1.93 1.23 辽中南城市群 1.32 1.21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必修二1-2章练习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 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 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拉动农村消费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 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 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

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 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 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 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 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 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 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 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命题人:曾祥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人、6 000人、 4 500人、10 000人,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 )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 读下图回答3—4 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 .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 .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 .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 .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 4.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B .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减少 C .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 D .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回答5~7题。 5.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 .铁矿、塑料 B .石油、农田 C .原始森林、地下水 D .煤炭、化肥 6.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 C .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 D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 7.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 ) A .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B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C .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D .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8.关于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 .是指地球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B .是指全球或一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能供养和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C .是指全球或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维持最高生活水平状况下的人口数量 D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 9.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最低的地区是 ( ) A .北温带 B .中温带 C .干旱半干旱区 D .青藏区 10.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 .自然资源 B .科技水平 C .人类的文化水平 D .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 11.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学校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密--------------------------------------------封

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 (1)

马外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 下图是四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C) A.①B.②C.③D.④ 4.关于④类型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B.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C.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 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短缺

5.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A) A.3% B.6% C.6.2% D.3.2% 6.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C)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安徽省单独二胎政策于2014年1月23日起正式施行,成为继浙江省后全国第二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不.属于浙江、安徽两省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原因的是(A) A. 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 B. 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 C. 家庭规模持续缩减 D.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8.“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安徽未来十年的影响为(B) A.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B. 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降低家庭抗御风险的能力 D. 加大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 9.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D)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10~11题。 10.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C) A.abc B.acd C.abd D.bcd 11.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B)

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2 综合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京低读下图①~④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图。判断3~5题。 3、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递增排序为()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4、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②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③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④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C.是指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口规模 D.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轰回答8—9题。 8、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