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谜语大全及答案

中国谜语大全及答案
中国谜语大全及答案

中国谜语大全及答

10、遇火燃烧,遇水挨浇,若猜尧字,智慧不高 猜一字

( 林 )

11、子时将尽, 打三字日常用语 ( 快一点 )

12、小伙一向厚道 打一样式主持人名字 ( 郎永淳 )

13、跨赤兔,走千里。 打一元杂剧作家 ( 马致远 )

14、挥手告别 打一字 ( 军 )

15、垂涎三尺 打三字俗语 ( 顺口溜 )

第一场谜题及谜底 1、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打一字 ( 日 ) 2、 不知医药何来,忽然沉疴脱体。 打一西汉人物 (霍去病) 3、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且宜在下 打一字 ( 一) 4、 (雪)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上上肿 打一物 5、 一言难尽 打《水浒传》一人物 ( 安道全 ) 6、 青一块,紫一块 打一字 ( 素) 7、 没心思 打一字 ( 田) 8、 成年后走出峻岭 打一山名 ( 大别山 ) 9、 告别蛇年 打一种机械名称 ( 马达)

16、白首雄心志不移猜一字(恁n e n)

17、农历十六娶新娘打一成语(大喜过望)

18、老大老二和老三,兄弟三个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 站在最下边。

打一字 ( 奈)

第二场谜题及谜底

1、目字加两点,不作貝字猜 打一繁体字 ( 賀 ) 19、

先生从前住西楼 打一字( 杉) 20、

遇水一片汪洋,逢木可闻花香。 打一字 ( 每) 21、 左顾右盼 打一体育名词 (运动项目 )

22、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打一网络交流平台 (新浪微博 ) 23、 (传真)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打一通信用具 24、

匠心独具需出新 打一网络称呼 ( 亲) 25、

一旦用心有奔头 打一足球队名 ( 恒大) 26、

两个气球断了线 打一软件 (QQ ) 27、

你有我没,花有草没 打一字 ( 人) 28、

随意堆叠 打一网络名词 ( 乱码 ) 29、

人面不知何处去 打一常用语 ( 丢脸 ) 30、

岂可虚度年华 打一国作家 ( 安徒生 ) 31、

百里挑一 打一节气 ( 白露 ) 32、

左边缺一半,右变空一半 打一字 ( 缸 ) 33、

愚公之家 打一成语 ( 开门见山 ) 34、

有点骄傲 打一节气 ( 小满 )

2、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打一字 ( 佯)

3、天生雅骨自玲珑,能画能书点缀工,毕竟卷舒难自主,只缘身 入热场中。 打一物 ( 折扇 )

4、我有一张琴,琴弦常在腹,任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打一

物(墨斗)

5、九十九 打一字 ( 白 )

10、匈奴困苏武 打一古代作曲作家 ( 关汉卿 )

11、看着像牛却是马 打一字 ( 午 )

12、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三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 不出头 。打一字 ( 森 )

13、祟 打两个电脑常用词 ( 退出 显示 )

14、60 分是 3600秒 打六字成语 ( 此一时彼一时 )

19、小院清香 打一词牌名 ( 满庭芳 )

6、 点滴积累方有为。 打一字 ( 力)

7、 (扇) 推门望一望,门里一大将。你说关云长,他说楚霸王。打一字 8、 草上飞 打一字 ( 早 )

9、 措手不及 打一字 ( 昔)

15、

猴子尾巴翘 打一字 ( 电) 16、

金乌玉兔一相逢 打一字 ( 胆) 17、 自由滑、速度滑、花滑 打一菜名 (溜三样 )

18、

不是门也是门。 打一字 ( 扉)

20、 舌尖上的西湖 打一字 ( 沙) 21、 炎黄子孙,生生不息 打一扑克牌游戏 ( 接龙 ) 22、 奉先到,即挽公台。 打一名胜古迹 (布达拉宫 ) 23、 过目不忘 打一数码产品 ( 记忆棒 ) 24、 大圣驾起筋斗云 打一花炮名称 ( 窜天猴 ) 25、 提前留心点,保证能猜到。 打六字常用语 ( 早在意料之中 ) 26、 十分之九在革新 打一成语 ( 一成不变 ) 27、 头天不开放 打一集邮名词 ( 首日封 ) 28、 走是不对的 打一字 ( 赵) 29、 是黑不念黑, 点睛就能飞 打一字(乌) 30、 秋收万颗子 打一数学名词 ( 纳米 ) 31、 面带喜色 打一花名 ( 含笑 ) 32、 闯王府 打一成语 ( 自成一家 ) 33、 我老爸最棒 打一神话人物 ( 夸父 ) 34、 站直方可测身高 打一网络热词 ( 正能量 ) 第三场谜题及谜底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 打一自 然现象 ( 风 )

2、 火烧赤壁 打一词牌名 ( 满江红 )

3、 柜 打一四字成语 ( 水到渠

成 ) 4、 (田)

四山纵横,两日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 打一字

5、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之气。打一字(卜)

6、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打一字(孕)

7、已经晓得打两字昆虫名(知了)

8、多出一半打一字(岁)

9、有点像画眉鸟打一生肖(马)

10、刘邦闻之则喜,刘备闻之则悲。打一字(翠)

11、榜头题处笑开眉” 打一成语(乐在其中)

12、代父从军未挂花打一字(栏)

13、阳光帅男打一台球运动员(丁俊晖)

14、上面能飞,下边能站,今天猜不出,明天出答案。打一字(翌)

15、一个字,千张嘴,要想活,给它水。打一字(舌)

16、“卷我屋上三重茅” 打一成语(风吹草动)

17、孔雀开屏打一央视主持人(张羽)

18、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 ; 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 ; 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打一字(米)

19、昨日之日不可留打一国家名(乍得)

2020年1月广东省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3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造人。 A.泥土 B.树木 C.空气 D.血液 2.传说中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人物是 A.蔡文姬 B.王昭君 C.李香君 D.孟姜女 3.《灰姑娘》的故事属于 A.幻想故事 B.生活故事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4.《格萨尔》是一部 A.史诗 B.神话 C.传说 D.民间长诗 5.“举秀オ,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是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间歌谣 D.谚语 6.“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 A.成语 B.格言 C.俗语 D.谚语 7.艺人说书的提纲,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是 A.柁子 B.扣子 C.梁子 D.悬念 8.明代中后期是中国民间歌谣搜集整理的一个小高峰,其中以的成就最为突出。 A.刘邦 B.唐太宗 C.无名氏 D.冯梦龙 9.著名的《刘三姐》的歌词大多是人民以汉语创编的。 A.藏族 B.苗族 C.壮族 D.族 10.1950年3月,由任理事长,老舍和钟敬文任副理事长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A.郭沫若 B.茅盾 C.叶圣陶 D.周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等。 A.神话 B.民间史诗 C.俗语 D.歇后语 E.民间说唱 12.从散文体作品看,故事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按顺序展开,模式化、类型化结构十分普遍,通常有 等结构形式 A.对称式 B.三叠式 C.连锁式 D.四季歌 E.五更调 13.被誉为我国古代民间叙事长诗的“双子星座”是 A.《氓》 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 D.《木兰诗》 E.《西洲曲》 14.汉族作为中国华族的主要凝聚核心,它在历史上广泛流传的一些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如四大传说,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流传甚广。 2020年1月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2016年1月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3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渝朱涂均无分。 1.在艺术上,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 A.特指的 B.泛指的 C.固定的 D.指定的 2.有较强的喜剧、幽默意味,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现象的是 A.民间传说 B.民间小戏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3.《尚书?无逸》对民间谚语的解释是 A.“谚,俗所传言也” B.“谚,俗语也” C.“谚,俗言也” D.“俚语曰谚” 4.“王大姐头戴两朵花(美)”,这个谜语类型是 A.字谜 B.事谜 C.物迷 D.动作谜 5.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出现在 A.前秦时代 B.两汉时代 C.三国时代 D.唐宋时代 6.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的形成与集体性的关系是 A.传承性等于集体性 B.传承性受集体性制约 C.集体性受传承性制约 D.集体性不利于传承性的形成 7.原始人解释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是 A.人类起源神话 B.宇宙起源神话 C.洪水再生神话 D.文化文明神话 8.被称作是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的是 A.《淮南子》 B.《抱朴子》 C.《左传》 D.《山海经》 9.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主要保存在 A.《乐府诗集》 B.《诗经》 C.《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D.《楚辞》 10.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高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是 A.信天游 B.花儿 C.四句头 D.爬山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迭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来涂均无分。 11.迁徒史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以民间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 B.以沿途迁居为空间线索 C.以迁徒原因、活动为叙述内容 D.展现各民族或各支系的族群命运 E.与部族、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关联 12.民间传说的特征有 A.可信性的内容 B.传奇性的情节 C.箭垛式人物形象 D.意境忧美生动 E.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90分钟完成) 一、根据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 (27分) 1.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写得正确、工整。(6分)盈率膝幽遮隶 2.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栖.息(xīqī)细菌.(jūn jùn)飞来横.祸(h énɡhènɡ) 大厦.(xiàshà)战车千乘.(chénɡshènɡ)翘.首遥望(qi áo qiào) 3.根据读音填字。(3分) zào干()急()()音 ɡē()壁收()()膊 4.写出加点字的意思。(4分) 惊叹不已.()互相应和.()应怜.屐齿印苍苔()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5.按要求写成语。(4分)

①照样子写意思相近的成语。 例: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举世无双()化险为夷 () ②形容“说”的成语:()() 6.选择正确的词填入括号里。(4分) 收银买单网民网虫包涵借光留步赐 教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坐出租车叫打的,吃完饭结帐叫(),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用户叫 ()。 ②你家的客人要告辞了,你把他们送到门口说:“招待不周,请多()。”客人说:“多谢盛情,请()。”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2分) 1.月亮出来了,。月光洒落在江面上,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 有。《望月》(4分)2.“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古人的诗句,到了冰心的文章里变成了“游人不解春何在,”。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大江保卫战》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顾炎武的名句,到了文中变成了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推荐下载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1-08-01 14:17:37) 分类:学习资料汇编 标签: 文化 一、单选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B )、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 B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B )、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D )、 A、精神民俗 B、社会民俗 C、物质民俗 D、语言民俗 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书出现于( A )、 A、唐代 B、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代 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的种类名称为( D )、 A、世情书

B、袍打书 C、神魔书 D、短打书 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C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10、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D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12、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B ) A、《钟九闹漕》 B、《嘎达梅林》 C、《召树屯》 D、《十五从军行》 13、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 A )的演变过程、 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 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D、从"学像生"到"乔像声",再到"相声" 15、中国的狗耕田型(两兄弟型)故事首见于( B )、 A、《山海经》 B、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C、晋代干宝《搜神记》 D、晋代陶潜《搜神后记》 二、多选题 1、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 B、C、E)等 A、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

民间文学试题

中国民间文学 一、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采录的原则是()。 A.全面搜集 B.忠实记录 C.科学整理 D.失事求似 E.主观加工 2.保存古代神话较多的典籍主要有()。 A.《世说新语》B.《山海经》C.《楚辞》D.《淮南子》 E.《笑林》 3.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印度 E.日本 4.民间谚语的分类()。 A.时政谚语B.生活谚语C.农业谚语D.风土谚语 E.情感谚语 5.民间传说的类别主要有()。 A.人物传说 B.包公传说 C.风物传说. D.习俗传说 E.难老泉的传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6.民间文学 7.神话 8.英雄史诗 它是歌颂人类童年时期的民族英雄的传奇武功与光辉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古代民族形成过程中,民族部落或民族之间的战争,主人公都是历史转变时期的民族英雄,部落领袖和原始社会的君主,以及由他们转化而来的新兴奴隶主或封建领主。英雄史诗产生的时间比创世史诗晚一些。如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9.生活故事 直接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又称为“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其基本特征是:以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物为主人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用写实手法来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有着鲜明的阶级倾向和浓厚的现实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0.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11.传说与神话、区别? 二者的联系在于: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时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1分)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1分)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传奇效果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但只作为辅助内容存在。(2分区别在于:第一,二者的故事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1分)第二,神话的超现实情节是传播者信以为真的,传说的幻想只是为增强故事的传奇性存在。(1分) 4、一、奇特的幻想和浓郁的生活特性;(2分)二、泛指性或通称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往往是含糊、不确定;(2分) 12.复述“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中的任意一个传说(孟姜女、白蛇传、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四、论述题(20分)

民间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包公传说突出他铁面无私,诸葛亮的传说则突出他的聪明机智,却很少描绘他们的外貌,这在传说艺术中叫做() A、传奇色彩 B、历史性 C、粗线条刻划人物 D、纪念物 2、《虎丘塔为什么是斜的》是一则()传说。 A、风物 B、史事 C、人物 D、土特产 3在各类巧匠故事中,最著名数量最多的是谁的故事?() A、七仙女 B、李老君 C、鲁班 D、石敢当 4、"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拉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这是一首() A、劳动歌 B、仪式歌 C、儿童游戏歌 D、情歌 5、甘肃莲花山下一年一度的民间诗歌盛会称为() A、歌圩 B、耍歌堂 C、三月街 D、花儿会 6、"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这首民歌用的是什么手法?() A、叠字 B、重复 C、双关 D、比喻 7、谜语:"山月随人归",打一明朝作家,谜底:归有光。败笔是() A、底面相犯 B、浅露 C、谜面不成文 D、闲字无着落 8、"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 A、成语 B、格言 C、俗语 D、歇后语 9、谜语一则:广州市灯谜协会(打一日用品商标),谜底:虎头牌,主要毛病是() A、闲字无着落 B、谜面不成文 C、底面相犯 D、浅露 10、《大风歌》的作者是() A、刘邦 B、唐太宗 C、无名氏 D、冯梦龙 11、《敕勒歌》是()的民歌。 A、朝鲜族 B、蒙古族 C、鲜卑族 D、满族 12、《爱尔兰歌谣札记》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拉法格 D、恩格斯 二、多项选择题。(两个以上) 10、清代作家吴趼人从民间笑话、寓言中汲取养料,创作的优秀走品有() A、《俏皮话》 B、《笑林广记》 C、《新笑林广记》 D、《粤风续九》 E、《古遥谚》 14、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民间故事分类法有() A、以神为主的分类法 B、按情节、母题分类 C、以著名故事的题目来概括类型 D、以序号称谓来表现民间故事 15、民间童话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A、有强烈的幻想性和浓厚的浪漫色彩 B、有曲折的情节和美满的故事 C、主人公为通称人物,类型化,没有特定的背景 D、把动物人格化 E、有固定的表现手法,如三段式中间插韵语等 16、下列对民间歌谣的判断正确的有() A、是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的 B、口头韵文作品 C、用途最广 D、最富于相象 E、不需人物形象 17、谜语应具备的特点有() A、知识性 B、疑难性 C、独创性 D、趣味性 E、文学性 三、填空题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得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得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得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得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得了解,对民间文学得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得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得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得珍惜、热爱之情与保护民间文学得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得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得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得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得基本知识与理论,内容涉及到 民间文学得含义、性质;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得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具体得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得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得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得理解与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得主要内容与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得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得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得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得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得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得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得含义。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得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得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得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成就与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得方法搜集整理身边得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识记:神话、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日月神话、开辟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 话、民族起源神话等关键概念。著名神话得基本情节。

自考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半期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A、审美价值高 B、教育意义大 C、认识价值深刻 D、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2、"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是() A、成语 B、谚语 C、歇后语 D、谜语 3、《赵州桥》是一则()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4、《虎门烧烟》是一则()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5、第一次使用"童话"一词的人是() A、阿尔奈 B、瞿秋白 C、山东京传 D、庄子 6、郭沫若指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他"指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7、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本菲 B、库仑父子 C、格林 D、胡适 8、《粤风》的编者是() A、屈大均 B、冯梦龙 C、李调元 D、黄遵宪 9"米筛筛米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这首民歌用的是()手法。 A、双关 B、托物起兴 C、比喻 D、白描 10、"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兴 B、借喻 C、双关 D、叠韵 11、谜语一则:"多多多多"(打二民间节目,谜底:七夕,除夕)。这则谜语的败笔是()。 A、浅露 B、底面相犯 C、谜面不成文 D、闲字无着落 12、谜语一则:月巴(打一城市名,谜底:合肥)。这则谜语的主要毛病是() A、谜面不成文 B、扣合不紧 C、底面相犯 D、浅露 二、多项选择题 13、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作者的范围扩大了 B、民间文学概念发生变化 C、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的重要条件 D、流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E、体裁发生了变化 14、郭沫若同志说过,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 A、神话 B、民间文艺 C、作家文学 D、童话 E、经过加工的民间文学 15、民间文学单项整理的内容有() A、改换过于偏僻懂得方言方语 B、规整词句 C、增饰文采 D、删节封建迷信思想,神仙鬼怪等 E、删去不必要的重复 16、民间文学艺术特色主要是() A、倾向性鲜明 B、体式和章法较稳定 C、修辞手法灵活多样 D、常用拟人法及托物言志 E、结构完整,线索清楚 三、填空题 17、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 18、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_________有机组成部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期末考试四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ān y án ji àn k ān ɡ li ú ch àn ɡ m ǐn ru ì 二、我会给带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3分) 扎.( )针 编扎.( ) 挣扎.( ) 避难.( ) 困难.( ) 难.( )民 三、读句子,给带点的词语换一个近义词。(4分) 1.一个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生命。 ( ) 2.我紧紧地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 ) 3.疾病夺走了母亲的生命,我十分悲伤..。 ( ) 4.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 ) 四、补充词语,并分类写下来。(4+4分) ( )地而起 狼( )虎咽 波( )壮阔 争先( )后 ( )无其事 花( )叶茂 清( )见底 一丝不( ) 描写景物的: 描写人物的: 五、选择用“信”字组成的词语进行填空。(不重复)(4分) 深信 诚信 自信 坚信 我是一个( )的人,做人非常讲(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追求才有希望,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对此( )不疑。 六、仔细分辨,请选出句子中引号的作用。(6分)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特殊含义。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1.我常常想起爸爸说过的话:“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 ) 2.他嘲笑你的手太“巧”了! ( ) 3.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为了画好金鱼,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用“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2.仿照句子写一句话:几场春雨过后,成群的竹笋就从土里探出头来.... 。 3.听了母亲的话,温暖与幸福充满了我的心里。(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姓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shuài l ǐn ɡ f ēi xi án ɡ j ìn ɡ p èi x ī sh ēn ɡ

民间文学考题

一、填空题 1、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收入了许多民间笑话。 2、民间故事有头有尾,顺序展开,很少有违反常规的现象,中间有固定的结构,如“对称式”、“三叠式”等,这种艺术形式上代代相袭的现象体现了民间文学的 特征。 3、文人作家既能保护民间文学,也会由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强加一些主观因素,比如宋朝李茂诚的,梁山伯变成了热衷于追求功名、平“寇”有功的“义忠王”。 4、文化英雄,属于,常以兽、鸟、人、半神等各种形态出现。 5、呆女婿故事与相对应,一男一女,一巧一呆,相映成趣。 6、《江格尔》是流传在我国民族的英雄史诗。 7、明代李开先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 8、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那就是,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9、我国的幻想故事主要有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 10、包袱是相声特有的艺术手段,由、解、结、抖等过程组成。 11、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颁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12、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同一首歌谣,同一首故事,表述的语言千差万别,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特征。 13、关汉卿的《窦娥冤》吸取了民间故事素材进行再创作,其故事原型是 的故事。 14、民间传说总是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其传承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 15、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德国学者爱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的《》。 16、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 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 17、《玛纳斯》是流传在我国新疆境内的民族的著名的英雄史

自考00508民间文学分析试题

1、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 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由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等特征带来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靠记忆保存的,是在民众中集体流传的,所以不断受到人民的加工改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民间文学的变异理所当然。传播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因。 2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哪些丰富的素材?(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什么影响?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原始口头文学,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创造,是后世一切文学的源头。各国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从民间创作的宝藏中汲取滋养的。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直接取材于希腊神话,旦丁《神曲》运用了古希伯来神话和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普希金《上尉的女儿》等著名作品充满了民间文艺的主题、题材和诗情。所以,伟大诗人用民间艺术的乳汁哺育了自己的作家文学,反过来,作家用自己独特的、天才的创造丰富了民间艺术宝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成为文学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我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九歌》,是楚地民间祭歌的修饰润色之作;建安时期和唐代杰出诗人,直接采取民间神话、传说、歌谣,如曹操的《十五从军征》、王璨的《七哀诗》;我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主要作家关汉卿、马致远、 - 3 - 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蒲松龄等几乎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 3、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创作提供哪些美的形式? ①诗歌从民歌起源; ②词并不是单由文人创造,唐代民间便有了“菩萨蛮”、“长相思”等词牌; ③戏曲的产生可追溯到宋、金民间产生的说唱形式---诸宫调:歌唱性很强,讲唱者常常跳进跳出,模拟各种人物进行写意性的表演。 ④小说:白话小说与宋元民间说唱文学的兴盛分不开。 4、1、分析题(8分):仔细阅读以下神话,回答问题。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参考材料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珍惜、热爱之情和保护民间文学的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的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涉及到民间文学的含义、性质;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和原则;具体的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的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的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的含义。 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就和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整理身边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讲解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祥子和虎妞是(作者)的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 2.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最成功的作品有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3.在《春之声》中王蒙采用手法作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 4.王一生是(作者)的小说《》中的人物。 5.汪曾祺的《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 6.《孕妇和牛》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 《伤逝》 C.《孤独者》 D. 《肥皂》 2.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赵树理的小说作品有() A.《李有才板话》 B.《锻炼锻炼》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5.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A.《倾城之恋》 B.《小城之恋》 C.《荒山之恋》 D.《锦绣谷之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以《棋王》为例,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填空题 1.短篇小说《故里三陈》的作者是()。 2.王蒙的小说《春之声》这个题目,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这一标题也蕴涵着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 3.棋呆子王一生是()小说《棋王》中的主要人物。 4.《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 5.《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作家王安忆称为()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的故事。 6.《孕妇和牛》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的情绪。 7.许三观是余华的小说()一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D.《坟》 2.“陈聋子”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____中的人物。 A.《菱荡》B.《桥》 C.《莫须有先生传》D.《竹林的故事》 3.“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 C.郭沬若D.胡适 4.老舍被人称为____小说的鼻祖。 A.京味B.京派 C.海派D.北京市民诗人 5.《正红旗下》里写得最为传神的人物是二哥福海,小说里有两处突出的场面描写是____。 A.请安B.当油漆匠 C.加入白莲教D.洗三 6.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__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7.关于《李有才板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 B.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 C.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D.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

华中师大《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和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 2、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 3、民间文学的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有异文在所难免。 4、共六卷,主要记述了周穆王巡游四海,见西王母的故事。 5、被称为"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的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是三国时魏所撰的,现存二十余则。 6、可以看作是南朝民歌的代表。 7、1955年5月,民研会主办的专门性刊物月刊创刊。 8、从1984年开始,由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共同组织领导、编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9、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有人把它称为“”。 1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8年制定出“,重点整理,大力推广,”的民间文学工作方针。 11、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则是书面形式创作和流传的。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有30余种,这些志怪小说中保存了大量的传说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的《搜神记》、王嘉的、陶潜的等。 13、人民大众所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包括神话、民间歌谣、、 、 、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14、由民族文化的交流整合,投射中国民间文学这个口头艺术整体上的中华文化特色,可以从 、 、 、 四个字上反映出来。 15、西汉著篇记载了古老的壮族民歌《越人歌》。 16、宋元戏曲的乐调主要就是按照的宫调来分配的。 17、民间文学又通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 18、所谓传承人,可分为和两种。 19、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集体性、、和传承性。 20、唐太宗制定的集中了隋唐时代汉族民间以及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乐曲的成就,完成了汉族声律的大转变。 21、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天地万物的神话,最早也见于三国东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 22、随着市民阶层的形成,加上受西域音乐的影响,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民间文学形式,即。 23、20卷(续集10卷),写成于晚唐时期,是一本极有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集。此书所载的灰姑娘型故事、木鸟型传说《鲁班作木鸢》成为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同类型故事。 24、民间小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中,构成了庞大的系统,在这些

民间文学试卷及答案

三明学院 本科《民间文学》期末试卷 11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 10 分) 1 、 1984 年,文化部、国家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前方了《关于编辑出版 〈〉、〈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 2 、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同一首歌谣,同一首故事,表述的语言千差万别,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特征。 3 、关汉卿的《窦娥冤》吸取了民间故事素材进行再创作,其故事原型是的故事。 4 、民间传说总是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其传承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 5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德国学者爱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的《》。 6、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 7、《玛纳斯》是流传在我国新疆境内的民族的著名的英雄史诗。 8、赋体民歌有两类,一是,另一类则是简练的白描。 9、1957 年,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了汉代一件,说明我国的民间说唱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10 、在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亲切活泼,具有灵活性,小戏人物形象单纯鲜明,角色一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远在 2500 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 1 )《吕氏春秋》( 2 )《论语》 ( 3 )《诗经》( 4 )《逍遥游》 2 、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戏”,()是“最心爱的宝书”。 ( 1 )《笑林》( 2 )《山海经》 ( 3 )《庄子》( 4 )《三国演义》 3 、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导致世界末日的一般都是()。 ( 1)湮灭世界的大洪水( 2 )熊熊燃烧的大火 ( 3 )地震( 4 )火山爆发 4 、在中国神话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 1)女娲神话(2)盘古神话 ( 3)洪水神话(4)射日神话 5、在()中,讲述人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前……”。 ( 1)故事(2)神话 ( 3)传说(4)史诗 6、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 1)典型人物形象(2)平面人物形象 ( 3)箭垛人物形象(4)历史人物形象 7、机智人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很发达,汉族以()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广。 ( 1 )徐文长( 2 )陈梦吉 ( 3 )庞振坤( 4 )杜老幺 8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属于()。 ( 1 )时政歌( 2 )情歌 ( 3 )生活歌( 4 )仪式歌 9 、()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 ( 1 )柁子( 2 )扣子 ( 3 )梁子( 4 )悬念 10 、(),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 1 )秧歌戏( 2 )傩戏 ( 3 )采茶戏( 4 )道情戏 三、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鲁迅说,(),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绞死它。 ( 1 )歌( 2 )诗( 3 )词 ( 4 )画( 5 )曲 2 、以超人的神佛仙道为重要角色介入人间生活而构成的故事,有()。 ( 1 )求好运( 2 )请穷神( 3 )灰姑娘 ( 4 )烂柯山( 5 )渔人遇仙 3 、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 1 )渔夫与水鬼( 2 )两兄弟( 3 )观棋遇仙 ( 4 )两老友( 5 )孩子和山妖 4 、呆女婿故事包含多个类型,其中以()最具代表性。 ( 1 )借布机( 2 )奇巧婚配( 3 )守株待兔 ( 4 )刻舟求剑( 5 )学话得胜 5 、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对口的形式可以分为()等种类。 ( 1 )一头沉( 2 )外插花( 3 )子母哏 ( 4 )贯口( 5 )腻缝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民间文学: 2 、口头性: 3 、机智人物故事: 4 、民间笑话: 五、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中国民间生活故事主要有哪些系列?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

2018年10月民间文学概论

2018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民间文学概论试卷 一、单选题 1、“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 A.《蛇郎》 B.《灰姑娘》 C.《一千零一夜》 D.《田螺姑娘》 2、故事累积近四百篇的是()P71 阿凡提 3、呆婿故事属于() A幻想故事 B 生活故事 C 民间笑话 D 民间寓言 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的演变过程。 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 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D.从“像生”到“相生”,再到“相声” 5、《走西口》是属于() A. 民歌 B. 叙事长诗 C.史诗 D.传说 6、民间说唱最早能追溯到() A. 先秦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二、多项选择题 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讲瞎话、.讲经、摆龙门阵、说白话?、讲古) 下列是民间抒情悲剧长诗的有()P116 《特华之歌》《达稳之歌》 三、判断改错题正确是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田螺姑娘》属于生活故事。×幻想故事P69 AT分类法将故事划分为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神话。×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P66 四、名词解释 21.AT分类法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洁的文字写出了梗概提要,并根据一定

的原则对这些故事情节进行了分类编排。“AT分类法”将故事划分为五大类,(1)动物故事(2)普通民间故事(3)笑话(4)程式故事(5)未分类的故事。 22.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23.民间叙事长诗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情节并注重任务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24.幻想故事 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这类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25.劳动歌 劳动歌中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 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多用于体力负荷很重或者动作重复单调的劳动,而且多为集体劳动,如打夯号子,装卸号子,行船号子等、 五、简答题 26.简述中国享誉世界的三大史诗。 这部史诗是关于英雄格萨尔一生业绩的神圣叙事。史诗《格萨尔》起源于古代的部落社会,它继承了古老的说唱故事、谜语或占卜的传统,具有浓厚的西藏本土信仰——苯教色彩。《格萨尔》又称作《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描写了英雄格萨尔大王率领岭国人抗击侵略,征服岭国,降魔除暴、完成西藏统一的历史过程。 《江格尔》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人中。我国新疆卫拉特地区是《江格尔》的故乡。是一部以主人公江格尔的名字命名的史诗,它的各个章节都有一批共同的英雄人物形象,以此作为有机联系构成它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国内学界称为“并列复合型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 《玛纳斯》是在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英雄史诗,讲述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共八代反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 27.简述集体性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 P21 1.集体情景中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28.简述我国流传较广,艺术上较成熟的生活故事类型。 P69 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这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展开的叙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交友道德与家庭伦理故事。 二、奇巧婚姻故事。 三、长工斗地主及民斗官的故事。 四、巧女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