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试题+-简答题1

种子生产学试题+-简答题1
种子生产学试题+-简答题1

5、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必备条件。

1、气候条件:(1)温度;(2)降雨与湿度;(3)风。

2、自然生产条件:(1)良好的隔离条件;(2)基地的无霜期较长;(3)土地集中连片,肥沃,排灌方便;(4)病虫害轻,自然灾害少;(5)交通方便;(6)基地农业生产水平高。

3、社会经济条件:(1)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主动性高;(2)技术力量基础好;(3)劳力充足;(4)耕作制度适合良种繁育要求,生产水平较高;(5)农户经济基础好。

6、两系制种时,怎样才能安排好“三期”?

(1)先将育性敏感期安排在日长不少于临界日长、日温不低于临界日温的季节(2)在上述季节中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安排抽穗扬花期

(3)根据播始历期安排播种期

11、生态条件对种子生产的影响。

1.气候条件:主要有无霜期、日照、温度、年降雨量和雨季分布等。

2.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pH、含盐量等。磷肥对油分形成有良好作用,因为糖类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需要磷参加。钾肥对油分积累也有良好作用。

3.生物群落:主要是传粉昆虫的种类、数量等,会影响虫媒花植物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16、大白菜常规品种良种生产。

A.成株采种法

第一年秋季培育种株,即使之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成株采种法

第一年秋季培育种株,即使之长成叶球。从中选择生长强健、具有原品种特征的植株,连根带球挖出冬贮。

第二年春季将种株重新栽植,使之抽薹开花结实。这是大白菜最典型的采种方法。

B.小株采种法

利用大白菜萌动的种子就能感受低温而通过春化,在长日照条件下不经过结球就能抽薹开花结实的特性进行种子生产。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生产方式有多种:第一种方式是前一年底到当年年初苗床育苗,到2月底3月初定植于采种田,这是华北地区常用的方法;第二种是冬前选择优良单株采种田露地直播或育苗移栽,以7-8叶大的幼苗露地越冬,必要时进行简易覆盖;第三种是春季直播,当年夏季收获种子。

C.半成株采种法

这种方法介于成株采种法和小株采种法之间。采种过程类似于成株采种法,主要不同点是秋季播期较前者晚7-10d,越冬前不能形成充实的叶球。此种方法种子产量高,在种子质量、生产成本、选择效果及后代生产力等方面居于前两者之间。

21、种子生产实施方案制定的内容。

与基地农民签订种子生产合同;公司对完成种子生产计划所采取的物质保障计划;公司对完成种子生产计划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种子收购计划。

22、种子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

(一)实行专业化生产

有利于保证种子的产量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实行专业化生产

有利于保证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因为:1.基地集中连片,隔离安全;2.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质;3.先进的技术措施容易推广;4.与农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

方法是:对农户交的种子,公司和农户共同扦封样品,公司将每户的样品进行室内纯度检验,也可在田间或温室(玉米)进行种植鉴定。收购时先给农户粮价款,质量鉴定合格后再付清种子加价款(包括利息)。

(二)严把质量关

要求基地人员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对特约种子生产基地的农户或单位,不仅要求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而且要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做到技术责任落实到人;质量低劣的种子不予收购,且不准自行销售。

(三)种子精选和加工

(四)种子检验

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又一措施。建立检验队伍,培训基地人员;统一检验标准,贯彻国家标准和检验规程;建立检验制度,制定检验员责任、技术档案。检验中,依结果签发检验报告单,供种随附标签;充实检验设备:现在批量小,批次多,检验任务重。

24、杂交稻种越夏贮藏技术。

1.降低水分,清选种子。种子水分﹤1

2.0%进仓密闭贮藏。除去秕粒、虫粒、虫子、杂质,提高种子贮藏稳定性,提高通风换气的能力,为降温降湿打下基础。

2.密闭贮藏:水分﹤12.5%,可常年密闭。

3.防虫:磷化铝熏蒸:水分﹤12.5%,种子3g/M3,空间2g/M3,熏蒸7d后开仓释放毒气,3h后,作密闭贮藏管理。

4.注意控制温湿度:水分﹤12.5%,种温20-25℃,相对湿度﹤55%可长期贮藏。水分在12.5%~13%的种子,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白天仓内开除湿机,早上8点左右,短时间通风降温,然后立即密闭贮藏,以顺利通过炎热夏季。

5.采用低温库贮藏: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低温库贮藏。在低温库条件下(﹤15℃)种子的水分﹤13%,可以安全度夏,而保持其原有的生活力水平。

25、玉米优良自交系应具备哪些条件?

(1)综合农艺性状好

(2)一般配合力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综合农艺性状好

(2)一般配合力高

(3)自交系本身产量高

(4)品种纯度高

27、种子生产基地的形式有哪些?

答:(1)种子企业自有或国优良种繁育基地

(2)特约良种基地

(3)自主租凭的种子生产基地

28、一圃制的优点。

采用一圃制既能克服三圃制的缺点,又简便易行、高效实用,它是目前自花授粉作物原种生产最常用的方法。

31、简述玉米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物类型。

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同时因光照、温度、栽培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品种叶片数多,生育期长,反之越短。一般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总叶片数分别为23-24,19-22,17-18.日照较长,温度低,肥水充足时,生育期较长,反之,则较短。根据玉米器官的出现顺序,可把生育期划分为苗期,蕙期和花粒期。

玉米栽培品种: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糯质型、甜粉型、中间型,有稃型。

43、油菜杂种种子生产的四条途径。

1、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实行三系配套制种

2、利用核不育两用系生产杂交种

3、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实行两系制种

4、利用化学杀雄制种

47、水稻制种使用赤霉素的目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喷赤霉素的目的

解除包颈;促进母本提早开花,提高父母本花时相遇机率;增大开颖角度,提高柱头外露率,延长开颖时间,延长柱头活力,增强受精能力;增大剑叶与主茎角度;调节父母本植株高度;增加水稻生育后期冠层叶片的光合性能,加速营养物质向穗部输送转化。

(2)原则:适时、适量、适法

①适时

喷施时期:见穗5%-10%,割叶当天第1次,接着每天1次,连喷2-3次。

喷施时间:晴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

喷施天气:晴天,但光照过强叶面易蒸发不利于吸收。

如遇阴雨天,可在全天任何时间抢晴喷施,如喷后3小时内遇雨,应补喷或下喷时增加用量。

②适量:一般用量:籼稻12-15g/亩;粳稻6-8克/亩前轻、中重、后少。

③适法:晴朗无风天气,田间有6cm水层,喷头离层30cm,雾点要细,喷洒均匀。叶面布满水珠还不滴水为好。

(3)注意事项

赤霉素禁忌与碱性物质混用;水剂可直接施用,粉剂要事先用少量95%酒精溶解

24小时以上。溶液要随配随用,不可久存;喷赤霉素时,田间必须保持水层;必须掌握适宜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时期。

49、提高种子繁殖系数的主要途径。

1、单粒播种

2、异地扩繁

3、异地加代

50、确定父母本行比的原则与依据有哪些?

原则:在保证父本有足够花粉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母本的行数。

依据:①父本的生育期长短、长势强弱、花粉量多少‘②父母本植株的高矮。

51、烟草杂交制种的有利条件。

繁殖系数高:2000。花器大,构造简单,容易进行人工传粉杂交。花期长:30d。花粉耐储藏:常温常湿花粉活力5~7d。常温干燥花粉活力30d。0℃干燥花粉活力1年。

54、种子室内检验的特点。

(1)有一定的连贯性和顺序性——样品、检测分析、结果计算及报告

(2)一个项目测定后的样品是下一个项目的分析样品

(3)按照技术规定测定,结果才有效

(4)借助大量的仪器设备进行测定

55、简述光温敏核不育系园中生产的方法步骤。

a典型单株选不育。选符合原品种特征的的典型单株,在育敏性感期内进行为期10d左右的低温或长日低温处理;b抽穗镜检花育性。凡花粉不育度在99.5%以下的单株全部淘汰;c割茬再生核心种。选中单株立即割茬再生,并使其在第二年或短日低温下恢复育性,所结种子即核心种;d隔离条件繁原种。在严格隔离的适宜条件下用核心种繁殖原原种,然后繁殖原种供制种用;e同步生产恢复系。同时,对恢复系建立选种圃进行单株选择,并与不育系测交;次年进行株行比较和杂种鉴定,决选父本株系;第三年父本混系繁殖生产原种。

58、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良好的种子生产基地

(2)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3)应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4)应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

(5)应取得该作物的品种权或该品种的生产授权

64、简述栽培品种的DUS三性。

植物品种一般有三个基本需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

三性。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生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

70、玉米种子应在什么时期收获?此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完熟期收获。

标志:茎叶发黄、苞叶松散,籽粒干硬,达到生理成熟。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色泽。吐丝后45-50天。

71、品种防杂保纯的措施。

1、严格管理防止机械混杂(合理轮作把好种子接收发放关把好播种关严把收获脱粒关)

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合理隔离严格去杂)

3、定期更新和采用四级种子程序

4、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5、改善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

72、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即重复繁殖)

将育种者种子精量点播于原种圃。通过“一年生产、多年贮藏、分年使用、定期(一般5年)更新”的方法供应原种生产。

2.二圃制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二圃制的一般程序是在良种生产田选择典型优良单株,下一世代种成株行圃进行株行比较,将入选的株行混合收获,进入原种圃生产原种。

三圃制经过选株(穗)、选行和选系三次选择,最后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繁育原种。

75、光温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程序:单株选择——低温或长日低温处理——再生留种(原原种)——原种——制种。其核心技术是:控温鉴定,再生留种。具本方法如下:

(1)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单株,在幼穗敏感期内进行为期10d左右的低温或长日低温处理(14h,24℃)。

(2)抽穗时逐株镜检花粉育性,凡花粉不育度在99.5%以下的单株一律淘汰。(3)选中单株立即割茬再生,当再生株进入敏感期,移入工人气候室使其在低温或短日高温条件下恢复育性(13h,20-23℃),结出核心种子。

(4)在严格隔离的适宜条件下,用核心种子繁殖原原种,再繁殖原种供制种用

80、种子的发芽指标。

答案种子发芽势——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种子发芽率——种子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82、种子生产基地的必备条件。

答案(1)气候条件(温度,降雨与湿度,风)

(2)自然生产条件(隔离条件好,无霜期相对较长,土地集中连片、肥沃、排灌方便,病虫害轻,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水平高)

(3)社会经济条件(政府重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技术力量基础好;劳力充足;耕作制度适合良种繁育的要求;农户经济基础较好)

84、种子生产学的任务。

答案1、阐明种子生产原理

2、探索不同种类种子的最佳生产方法和技术

3、把育种和生产联系起来

85、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

答案提高种子净度降低种子含水量,保持种子健康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

86、栽培品种的分类。

答案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指导品种。

88、玉米花期预测的方法。

叶片检查法(1——2片叶);剥叶检查法;叶脉预测法;镜检雄穗幼穗法。

89、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及其对种子生产的指导意义。

答案内容: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选择、突变、迁移、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干扰,则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代代保持稳定。

指导意义:在长期自由授粉的条件下,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是一个遗传基础构成复杂又保持遗传平衡的异质群体。如果对该群体施加人工选择,再加上自然突变、异品种的杂交和小样本的引种等因素,则品种纯度将受影响。

92、光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

答案必要性和特殊性:光敏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存在遗传漂移现象;原种生产必须在可控的光温条件下进行;原种使用代数短,原种生产必须年年进行。程序:单株选择---低温或长日低温处理---再生留种(核心种)---原原种---原种---植株。

操作步骤:1、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单株,并在与性敏感期内进行为期10d左右的的低温或长日低温处理2、在抽穗时镜检花粉育性3、选中单株立即割茬再生,是再生植株在在低温或短日高温下恢复育性,结出核心种子4、在严格隔离的适宜条件下,用核心种子繁殖原原种,原种。

93、简述A0SCA的种子认证程序。

答案a提供繁殖认证种子的繁殖材料既系谱:登记种子、基础种子、育种家种子等;b认证申请书:州立或国家认证机构,注明认证级别,至少带一个繁殖材料的官方标签,遵循申请程序;c田间检验;隔离种植,苗检或腊熟检查变异株、杂株;d收获;常规收获;注意水分、纯度、机械损伤;e处理:净度达标;器械消毒;防止机械损伤;f扦样:同一时间,同一程序进行;g种子检验:纯度、芽率、净度、健康度测试是否符合认证的质量标准;h种子标签:两种标签:分析标签和认证标签、封口缝袋内;i认证种子的销售;订单生产;质量声誉。98、确定父母本间种行比的原则。

答案行比是制种田中父本行与母本行的比例关系。行比大小决定着母本占制种田面积的比例大小和结实率,进而影响制种产量。确定行比的原则是:在保证父本花粉充足供应前提下,尽量增加母本行的比例。

103、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措施。

答案父母本错期播种(基础)

科学的制种栽培管理(保障)

花期预测与调节(补救)

109、种子内在因素对贮藏的影响。

答案1.种子本身的遗传性

水稻不抗高温,小麦耐热性好;杂交稻种不如常规稻耐贮藏;红皮小麦比白皮小麦耐贮藏。

2.种子饱满度、完整性、籽粒大小

同一品种小粒、不饱满、不完整种子不易贮藏,受伤的山芋留种易腐烂。

3.种子的生理状态

未充分成熟、受冻伤、泥谷,通过休眠期或发过芽的种子难贮藏;成熟度好,种子活力高,容易贮藏。

117、玉米一代杂种生产共性技术。

答案1、确定制种田和亲本繁殖田的面积比例

2、设置隔离区

3、父母本间种行比

4、调节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5、除去杂株

6、及时去雄和辅助授粉

7、父母本分收分藏

8、质量检查

122、种子分级的方法。

答案品种纯度是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主要依据。

1、常规种子:原则上采用常规种不分级。纯度达不到原种指标降为良种,达不到良种的即为不合格种子。净度、发芽率、水分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种子。

2、杂交种:杂交种分一、二级纯度达不到一级良种指标的降为二级,达不到二

级良种降为不合格种子。净度、发芽率、水分有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种子。

123、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

答案(一)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必须强调质量、市场、效益、竞争四个观念。

(二)积极推行合同制

1.预约生产:做法是种子公司与种子生产者签订预约繁种合同,公司负责提供种源,进行技术指导。生产者提供土地、劳力,严格执行繁种技术操作规范,按质量完成种子生产任务。对生产者实行五定:定面积、定产量、定质量、定交种数量、定收价格。

2.预约收购:播种(栽插)后,应根据实际面积,核实收购计划;生长中后期落实收购田块;收获前落实收购数量,把预约收购建立在稳妥的基础上。

3.预约供种:预约供种必须建立在用种单位或使用者自愿的基础上,公司可以通过召开良种现场观摩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以优良品种增产的实例,使群众能耳闻目睹良种的表现,促进预约定购工作。另一方面,还可实行价格优惠,用经济手段促进预购工作。

125、小麦种子生产的问题

答案保持品种纯度,防止混杂退化。

127、使用包衣种子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1)种衣剂不能与敌稗等除草剂同时使用。使用种衣剂30天后才能使用敌稗;如先使用敌稗,需3天后才能播种包衣种子,否则易发生药害或降低种衣剂的效果。

(2)种衣剂在水中会逐渐分解,速度随pH值及温度升高而加快,所以不宜和碱性农药、肥料同时使用,也不能在盐碱地较重的地块上使用。

(3)播种时不能吃东西、喝水,徒水擦脸、眼,以防中毒,工作结束后用肥皂洗净手脸后再用食。

(4)出苗后,严禁用间下来的苗喂牲畜。

(5)用含呋喃丹的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时,注意防止污染水系。

(6)凡含有呋喃丹成分的各型号种衣剂严禁在瓜果、蔬菜上使用,尤其叶菜类

绝对禁用,因呋喃丹为内吸性农药,菜类生长期短,用后对人有害。

(7)使用种衣剂后的死虫、鸟严防家禽、家畜吃后发生二次中毒。

135、种子生产技术的内容。

答案包括种子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措施:如①基地建设;②生产计划;③田间生产;

④加工;⑤贮藏;⑥质量检验;⑦经营管理等,都是“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内容。

136、简述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

答案①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新引进的品种,具品种权的新品种既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

②品种审定的品种是对比对照品种有优良的经济性状的新培育的品种和引进品种。品种保护是对国家保护名录之内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授予品种权,品种来源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一定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通过品种保护审查程序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有的可以通过品种审定推广应用,但是有的因其经济形状的缘故不能在生产中推广,但是可以作为育种科研的繁殖材料。

③我国品种保护的受理、审查和授权集中在国家一级进行,由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负责。而品种审定采用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二者批准授权依据不同的法规条例。新品种保护证书是授予育种家一种财产独占权,品种审定证书是该品种进入市场的推广许可证。

142、三系制种如何做好去杂工作?

答案(1)杂株类型:

不育系行中的保持系植株和半不育株;父母本行中的其他混杂株。

(2)去杂时期及依据:

秧田期:根据植株高矮、、叶色、叶形、分蘖强弱。

分蘖期:以叶鞘色为主要依据。

抽穗期:根据抽穗早迟、卡颈与否、花药性状、稃尖颜色、开花习性、柱头特征、花药形态和叶片形状大小

根据保持系比不育系抽穗早的特点,在父本开花前的一段时间内,每天早晨到制田,对不育系中先抽穗的植株认真鉴别,发现花药呈黄色且饱满的植株拨除,生育期过迟的植株也应拨除。

混入的异品种植株,从株高、长相、颜色等性状极易鉴别,是除杂的关键时期。成熟期:根据结实率、柱头外露率和稃尖颜色。

145、种子生产的特点。

答案繁育方式多样性;自然选择制约性;种子生产的时效性;种子质量鉴定的困难性。具备条件:具有良好的种子生产基地;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备;具有种子生产许可证;取得该作物的品种权和生产授权。

147、栽培品种DUS三性及判别标准。

答案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stability),简称DUS三性。

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

153、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答案(1)建立严格的种子生产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采取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

(3)严格去杂去劣,加强选择

(4)定期进行品种更新

(5)改变生育条件

(6)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

(7)脱毒技术的应用

154、小麦杀雄法制种的优缺点。

答案优点:

1、不需要培育不育系和恢复系

2、亲本选配自由

3、能够确保稳产高产

4、种子生产程序简单

缺点:

1、不能保证纯度

2、时机不好掌握

155、简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答案(1)安全隔离

(2)规格播种

(3)去杂去劣(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4)花期调控

①花期预测的方法:a、叶片检查法b、幼穗检查法。

②花期调节的方法:

a、苗期:如果由于墒情不好等原因,迟播亲本出苗较晚,出现父母本生长快慢不一致时,可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对生长较快的亲本则采取晚间苗、晚施肥、晚松土的控制措施。

b、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一方面偏施肥浇水,同时可喷20mg/L的“九二0”和1%的尿素混合液,每667m2喷100-200kg;或者每667m2喷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00kg,可提前花期2-3d。每667m2喷4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100kg,可使雌穗花丝提前抽出,而对雄穗抽雄散粉影响不大。

c、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则在母本雌穗刚露出时,提前对母本去雄,或带顶叶去雄,母本吐丝可提前1-2d;如父本已散粉,母本雌穗苞叶过长,在花丝已抽出1-2cm时,可剪短苞叶(以不伤雌穗顶端为宜),使花丝早露;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3cm左右,以便接受花粉。

(5)母本去雄

(6)重视父本作用

(7)人工授粉

158、调节花时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母本赶露水;父本喷冷水;母本喷调花灵与920;母本喷施硼肥。

159、常规稻种子贮藏要点。

答案1.严格控制水分:水分13.5%以下。水分在14%,到次年6月籼、粳稻种子发芽率均有下降趋势,15%以上到次年8月份种子发芽率几乎全部丧失。试验认为含水量6%、0℃贮藏可长期存放而不降低发芽率。籼稻比粳稻安全水分低1%。

2.入仓时不要直接踩在种子上。

3.不要趁热进仓,以防结露早稻种子温度高,晚稻水分高,秋后易出现种子堆表面结露。

4.防地面返潮。

5.防虫:马拉硫磷纯度90%,最低10ppm;杀螟松纯度为94%,5ppm,配好后按种子量的0.2%喷于种子上;或用背负式喷雾器按种子量的1%喷洒种子上。拌匀堆好半年不生虫。用背负式喷雾法杀虫,种子水分比安全水分降低1-2%,种子用剩了,要经3个月以后才能食用。

161、种子生产中生态条件的调控。

答案一般种子生产中生态条件的调控,主要有如下途径:

1.就近制种:一般来讲,育成品种地区的生态条件就是最适合的生态条件,其附近是该品种最好的种子生产地。

如种植马铃薯的黑龙江地区,冷凉的生态条件使种薯带毒少,是生产种薯的最佳地域。

2.异地制种:利用异地或当地不同生态条件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地区制种,是多年来广泛采取的人为控制自然条件的措施之一。

如黄河、长江流域的马铃薯,种薯若在当地繁殖,会因结薯期高温使品种迅速退化。为避免退化:可到黑龙江、内蒙等冷凉地域繁种,以保证种性。

3.设施制种:利用人工温室、塑料大棚进行稀有、珍贵急需种子制种。

165、利用设置保种圃法生产小麦原种的方法。

答案方法:单株选择、株行鉴定、分系种植建立保种圃、混系繁殖生产基础种子和原种生产。

170、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

答案1、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根据田间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比较结果,入选株穗行,并自交单株选择自交,同时与测验种测交,对应编号自交种子株(穗)行比较圃测交种产量比较混系种子原种繁殖。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③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④栽培技术不良和选择不当;⑤遗传漂移;⑥病毒感染。2、品种防杂保纯措施:①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③去杂去劣,正确选择;④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⑤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175、水稻单株选择的标准。

答案(1)一期:生育期

(2)三性:典型性、一致性、丰产性

(3)四型:株型、叶型、穗型、粒型

(4)五色:叶色、叶鞘色、颖色、稃尖色、芒色

177、种子生产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答案(1)自然条件好

气候条件适宜;便于隔离;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病虫害轻;耕作管理方便,又不易受家畜为害;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交通便利;农民有一定的种子生产技术。(2)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较好

一般应选择农业生产尤其科技水平较高的地方,交通方便。关于经济状况,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往往不利于种子生产的优质高效。但经济太落后,不利于组织领导,有碍种子生产的产业化。

(3)领导干部和群众积极性高

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事情就好办;群众文化水平高,通过培训,便可形成当地的种子生产的技术力量。

178、怎样才能做好人工辅助授粉?(说明人工辅助授粉的原则、方法、时间、次数及注意事项)

答案

原则:轻压、重摇、慢放。

方法:绳索拉粉法;单竿赶粉法;双竿赶粉法。

开始日期:割叶第二天。

每天开始时间:母本接近盛花时(一个穗上开4-5朵花)。

次数:每天3-4次,两次时间间隔:20-30min。

每天结束时间:父本无花粉,当季结束日期:父本无花粉。

如果遇雨,雨在九、十点钟停止时,要在当天进行赶粉,下雨时间较长时,要在第二天早于平时1小时去赶粉。

注意事项:绳子要光滑并保持在穗下20cm;掌握好每天开始与结束的时间。

179、玉米种子高产技术措施。

答案1、选用自身高产的母本和父本(母本:配合力强、吐丝顺畅、花丝生活力强,接穗率高、各种抗性强。父本:植株高于母本,花粉量足,花粉生活力强)

2、选地,整地、使用基肥

3、播种规格

4、花期预测和调节(叶片检查法、剥叶检查法、叶脉预测法、镜检雄穗幼穗法)

5、人工辅助授粉

6、田间管理

7、玉米异地加代繁育制种技术

185、杂交种生产的技术要求。制种区隔离的方法。

答案(1)确定制种田和亲本繁殖田的面积比例制种基地选择要求:应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病虫等危害轻且无检疫性病虫,便于隔离,交通方便,生产水平较高,技术条件较好,制种成本低,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块。(2)隔离区的设置

除小面积采用人工套袋、网室以外,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以下方法:A.空间隔离

要求在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区周围一定距离内,不种植非父本品种。有的作物如十字花科作物属间也应有一定的隔离。

B.时间隔离

通过调节播种期,使制种田或亲本繁殖田的花期与周围同类作物的生产田花期错开,从而达到隔离目的。

隔离时间的长短,主要由该作物花期长短决定。一般春播玉米播期错开40d以上,夏播玉米30d以上。水稻错开20~30d。

C.自然屏障隔离

利用山岭、村庄、房屋、成片树林等自然障碍物进行隔离。

D.高秆作物隔离

在制种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种植玉米、高粱、麻类等高秆作物。

要求:第一,高秆作物应提前播种20d以上,以保证制种田花期到来时有足够的高度;第二,高秆作物隔离带应有一定宽度。

187、栽培品种按品种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

答案(1)同质纯合型:品种群体的个体间基因型基本相同,个体内各个等位基因位点基本上均是高度纯合的,如自花授粉作物的纯育品种,异花作物的自交系。表现型整齐一致。

(2)同质杂合型:品种群体的个体间基因型基本相同,但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如异交作物自交系间的单交种,无性繁殖作物的优良无性系。

(3)异质杂合型:品种群体中,个体间基因型不一致,个体内基因型也是杂合,但群体的主要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等是基本一致的和稳定的。如异交作物的地方品种顶交种、双交种和综合种均属此类。

(4)异质纯合型:异质纯型的品种群体是多个纯系的混合体,个体间基因型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个体的基因型属纯合型。如自交作物的地方品种及多系品种,属于这一类的品种。

188、在水稻制种过程中,如何提高制种产量?如何保证种子质量?

答案(1)提高制种产量的措施

①在保证花粉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母本行比

②培育多蘖壮秧,增加有效穗数

③加强田间管理,搭建高产禾架

④搞好病虫害防治

⑤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

⑥适当割叶,减少传粉障碍

⑦人工辅助授粉

⑧喷施620

(2)保证种子质量的措施

①选用纯度高的合格亲本

②严格隔离

③严格去杂去劣

④防止光温敏核不育系自交结实

⑤父母本单收单藏

192、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测定的意义。

答案测定休眠种子的生活力:利于正确评定种子品质、合理利用种子;可在短期内了解种子的发芽状况引、调种前林木、花卉、牧草发芽所需时间长;测试研究新品系或新品种的休眠特性。

194、简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步骤。

a:提交参试品种b:制定试验方案;c:安排区试;d:总结试验结果。

195、杂交水稻三系的相互关系。

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种子;保持系自交种仍是保持系;恢复系自交种仍是恢复系

197、国内外种子检验发展概况。

(一)国际种子检验的起源与发展

1897年美国颁布了检验规程。

1906年德国汉堡举行第一次国际种子大会。

1921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第三次国际大会,创立了欧洲种子检验协会。

1924年在英国剑桥召开第四次国际大会,决定把原名改为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二)国际种子及种子检验组织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AOSA,北美官方种子检验协会。

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三)我国种子检验发展概况

1976年农业部颁发《农作物种子检验办法》和《主要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主要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和操作规程》。

1983年国家标准局颁布GB3543—8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1984年1月1日实施。

1995年国家标准局颁布新规程和标准,即GB/T3543.1-7-1995。

198、配制杂交种,什么是是关系制种成败的关键?

母本去雄好坏。

199、单项选择题水稻的花序由(D)组成。

A.主轴和支梗

B.小支梗和小穗

C.主轴和小穗

D.主轴、支梗、小支梗和小穗

200、胡萝卜采种方式。

1、成株采种法

2、半成株采种法

3、小株采种法

管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P5 4:怎么样认识“控制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 答:意指计划和控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1)只有计划和目标而缺乏控制手段,只能使人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但无从知晓做的怎么样,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改进等。 (2)只有控制而没有计划和目标,这容易导致不知道控制什么、怎样控制。 (3)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设计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成功地调动起来。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进行,不能完全保 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所以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管理活动中的终结。P5 8:为什么把泰勒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而把法约尔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答:(1)泰勒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是因为他对管理学的早期发展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A、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生产率,并通过科学方法的应用来增加工的工资。 B、他的原理强调应用科学,创造集体协作和合作,达到最大的产出和培养工人的能力。 (2)法约尔对现代管理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或许是现代管理理论的真正创始人。 A、他将工业活动划分为六个方面:技术的、商业的、财务的、安全的、会计的和管理的。 B、他承认管理教育者的必要性并系统讲述了管理的14各原则。 P15 4:简述管理与领导的主要区别? 答:(1)范围不同:管理范围要大一些,领导的范围相对小一些 (2)作用不同:管理为组织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等,而领导则为组织活动指出方向建立 目标等。 (3)层次不同:领导体现管理过程的战略性和综合性。 (4)过程不同:领导活动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集中起来,表现为独立的职能。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课程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 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联会 核型 随机交配 数量性状 遗传相关 剂量效应 等位基因 DNA的复性 基因突变 核小体 GT-AG法则 复等位基因 孟德尔群体 遗传标记 母体效应 PCR 同源染色体 基因家族 卫星DNA

基因定位 基因 遗传力 基因组印记遗传多样性图距单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 密码的简并性移码突变 冈崎片段 不对称转录基因工程 启动子 信号肽 帽子结构RNA剪接 缺失

假显性 单倍体 嵌合体 主效基因 二、填空 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2.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 ()和()四种类型。 3.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 4.在性别控制中,精子分离法包括()、()、()、()、()和激光细胞分离器法。 5.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 ()。 6.DNA二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和()。 7.断裂基因由()和()间隔组成。 8.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 ()和()。 9.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和 ()。 10.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学说有()和()。 11. 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的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 (),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2.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将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而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缺失、()、()和易位。 14. 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15.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值又可剖分为()、()和(),用公式表示为 ()。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学》 基本概念 1.种子生产:就是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结合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特点,使用科学的种子生产技术, 在保持优良种性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种子。 2.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一致性和稳定性, 并有适当名称的植物品种。 3.纯系学说:认为同一纯合亲本自体受精而得到的后代,或由长期连续近交得到的动物或植物的高度自交系,具 有相同的基因型,它的每一个基因座都是纯合的,所以不会发生分离。 4.遗传漂移,是指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5.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是经过审定定名品种的复合一定质量等级标准的种子。 6.三系杂交稻: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保持系(B系)和恢复系(R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 7.二系杂交稻:是指基于光(温)敏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光(温)敏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不育,可用作 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种子。 8.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是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 成。 9.杂交种品种:亦称杂交组合,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 体。 10.纯系学说:纯系,是指从1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 一、简述新品种合理利用的意义和措施。 意义;尽量保持其纯度,延长其寿命,使之持续地发挥作用。 措施;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原种生产基地和大田用种基地。 二、两系法杂交水稻(与三系法比)优势: 配组自由,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增大;一系两用,长日高温下(夏季)可制种,短日低温条件下(春、秋)繁殖,能简化程序,降低成本;由于光温敏不育性核基因遗传与细胞质无关,可克服三系法不育系中细胞质的负效应;能紧跟常规稻的选育步伐,开辟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新领域,实现更高产目标。 三、花期相遇的判断标准:母本比父本早1-2d始穗。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2-3d内。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 或迟3-5天,盛花期只有部分相遇。 不遇:始穗期比理想花期早或迟6天以上,盛花期基本不遇。 母多早熟,幼穗分化历程短,父多中晚熟幼穗分化历程长。一至三期父早一,四至六期父母齐,七至八期母略早四、花期调节的方法 促慢控快:是促进生长发育,提早抽穗和缩短开花历期;延缓生长发育,推迟抽穗和延长开花历期。(氮控钾促、干控水促、喷施“九二0”、喷洒化学药品,借父传粉、密度调节、秧龄调节、拔苞拔穗法) 五、三系不育系的分类 孢子体不育:野败型、冈型、D型和矮败型,花粉败育较早(单核后期),典败为主 配子体不育:红莲型败育较晚(二核期),园败为主;BT型和滇型败育最晚(二核后期或三核初期),染败为 主 六、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 2)三圃制和二圃制原种生产技术: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行圃)、分系比较(株系圃)、混系繁殖(原种圃)的三圃制繁育原种。 3)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 七、简述两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 ⑵制杂交种:①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②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③父母本行比④安全隔离⑤去杂:⑥人工辅助授粉⑦田间管理:母氮早施、少施磷钾 八、杂交种子生产的技术途径:人工去雄、利用理化因素杀雄制种、标志基因利用、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利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及答案

1:如理解管理的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 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 交,F 2 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 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 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 2 代至少 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 ________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他们的比例为。 10、遗传病通常具有和的特点,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即、、。 11、基因工程的施工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顺反子中,把两个突变点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称为式,若有互补,表明两个突变点位于顺反子中;若没有互补,表明它们位于顺反子中。检验两个突变点是否属于一个基因即顺反子的实验叫,是由首先提出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A、 3/8 B、 5/8 C、 7/8 D、 9/16 2、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经典整理)

生理学试题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五、简述题 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阈电位: 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4.局部反应: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增快)。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运的物质可溶于(脂肪)。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膜的通透性),(膜两侧浓度差)和(膜两侧电位差)。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Na+)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载体)。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载体)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顺)浓度梯度扩散。

管理学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概述 1.为什么管理者对于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十分重要? 组织的活动有两类———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达成组织目标的,但组织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还需要开展管理活动,管理是促进作业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了解管理的这种属性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在管理实践中,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 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3.在分析企业的市场环境时,应主要考虑哪些要素? ●现有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 ●替代品生产者 ●供应商 ●用户 4.为什么SWOT分析方法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应用? 将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非结构问题结构化,为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明确地识别自身的优势、劣势,把握外部机会和威胁;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方案。 5.概念技能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履行其职责的意义是什么?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决定了其能否为组织。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战略。概念技能也是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础。 6.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工作是如何随着其所处层级的变化而改变的? 首先,管理职能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完成不同管理职能的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高层管理者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多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领导职能上所花的时间要少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 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 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 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 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 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 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 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 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 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 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 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最新版精编2019年《生理学》大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2019年最新大学《生理学》题库3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正常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C A.75ml/min B.100m1/min C.125ml/min D.150m1/min E.175m1/min 2.近曲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B A.低渗性重吸收 B. 等渗性重吸收 C.高渗性重吸收 D. Na+的重吸收是被动的 E.重吸收80%的葡萄糖; 3.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A A.近曲小管 B.髓襻升支 C. 髓襻降支 D.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4.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C A.Na+、K+ B.氨基酸 C.血浆白蛋白 D.甘露醇 E.葡萄糖 5.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不会减少:E A. 动脉血压降至10.6kPa以下 B.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 C.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D. 肾小囊内压力升高 E. 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 6.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将增加,D A.高血压、收缩压达170mmHg时 B.交感神经兴奋,入球小动脉收缩时

C.大量摄入含NaCI多的食物 D. 严重营养不良 E.糖尿病血糖浓度为180mg/100ml时 7.各段肾小管对Na+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A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 髓襻升段 D.髓襻降段 E.集合管 8.引起抗利尿素分泌增多的因素不包括:D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机体失水过多 C.循环血量减少 D.循环血量增加 E.血压降低时 9.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使血浆滤出的动力是:E A.全身动脉压 B.肾动脉压 C.人球动脉压 D. 出球小动脉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10.不能重吸收Na+的是:E A.近曲小管 B.集合管 C. 远曲小管 D. 髓襻升支细段 E.髓襻降支细段 1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D A. 水的含量 B. Na+的含量 C.葡萄糖的含量 D. 蛋白质的含量 E.尿素含量 12.用下列哪种物质能准确地测出肾小球滤过率:B A.肌酐 B.菊粉 C. 果糖

学校管理学简答题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学校管理? 答:学校管理就是通过指挥、协调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使学校按教育规律正常运转,使其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为什么要研究学校管理? 答:(1)研究学校管理是时代对校长提出的要求。 (2)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校长研究学校管理 (3)在教育大环境下,为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长需要研究学校管理 (4)能使校长更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 (5)能促进校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能提高校长的工作效率。 (6)使校长能立足本地、本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学校管理规律,提高工作能力。 (7)能尽快提高校长理论修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3.学校管理历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经验管理(2)行政管理(3)科学管理 4.什么是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工作效率有何关系? (1)答:管理幅度是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多少人数。 (2)答:管理幅度决定着一所学校要设置多少管理层次,配备多少管理人员。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信息沟通相应就畅通,效率也越高。但管理幅度过宽也会造成无法有效管理的问题。随着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宽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以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加速学校决策过程。 5.什么是学校组织机构?谈谈你校的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情况? 答:学校组织机构是指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整体。 答:主要从学校组织机构在设置的基本形式、职能的发挥、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等方面谈。 6.学校组织结构有哪些职能? 答:(1)实现目标。(2)组织资源。(3)指导工作。(4)沟通信息。 (5)协调关系。(6)激励员工。 7.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评价。 8.学校的管理目标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答:(1)导向作用。能为学校管理活动指明工作方向,确保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 (2)激励作用。由于目标管理注重全员参与和自我管理,这一做法切合教师的特点,因此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控制作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自觉调控和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完善的责任制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4)标准作用。目标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尺度,促使学校去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9.怎样确定学校的管理目标? 答:(1)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遗传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 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就是由体质与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 尔于1866认为性状的遗传就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沃特森与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与变异以及自然选择就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以上均就是理想的特征 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就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就是 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就是:( ) A Avery O、 T B Barbara McClintock C Beadle G、 W D Gregor Mendel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就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就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就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就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与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就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就是新合成的。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就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就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就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

种子生产学复习题说课讲解

一、名词解释: 1、品种(cultivation):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2、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3、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4、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1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13、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4、基因频率genotype: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5、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6、遗传平衡定律(l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7、常规品种(conventional cultivar):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8、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19、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yivar):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9、显性假说 dominance hypothesis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19、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rothesis 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0、纯系:指从一个基因型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即由纯合的个体自花授粉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21、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 22、自交不亲和性:self incompatibility 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 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与答案

1:如何理解管理的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6、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容有哪些?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答: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 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答:(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