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考题名词,简答(仅供参考~~)

国际经济学考题名词,简答(仅供参考~~)
国际经济学考题名词,简答(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贸易条件:

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

2.有效保护:

是指对于受保护行业的单位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率的保护。

有效保护率=值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加值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加增加值用税后国内价格计算的-即:EPR=(V'-V)/V

3.贸易创造:

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较低成本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4.购买力平价:

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5.悲惨增长:

是指当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的增长而使产品出口增加时,不但没有带来该国的出口收入和福利水平提高,反而是降低了。

6.贸易转移:

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7.一价定律: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在经济中市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8.实际汇率:

两国之间的实际汇率是物价变动的汇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CH US P P E Q /)(?=

上式中,Q ¥/$为实际汇率。

对实际汇率的理解:可以表现为一种货币在两国购买力的比较。例如,人民币在中国购买力为,在美国的购买力为,比较人民币在中国和在美国的实际购买力,就是:

/

=Q P P E CH US =?/)(。

二、简答:

1.简述列昂惕夫悖论及其主要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进口替代产品),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美国是通过对外贸易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的。这与人的印象刚好相反,在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中引起巨大争议。

2.在大国情境下,关税的福利效应:

大国可以左右价格,关税负担转移给国外出口商。大国关税也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国内价格提高,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国内价格提高,消费者剩余减少,-(a+b) 。

政府由于补贴的指出,也受到损失,-(b+c+d+e+f+g)。

由于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下降,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同进口关税的作用相反),损失为,(e+f+g)。

3.分析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

(1)本币对外汇率的贬值,可以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目的。

(2)当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时,即进口>出口,通过本币对外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使出口增长,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

(3)如此做的条件:①对方不报复;②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③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4)本币贬值到对外贸易逆差的到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滞后,在这段时间内,逆差可能会更加严重,而且本币贬值,总要造成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4.国际收支中有哪三个主要账户?哪些记为借方?哪些记为贷方?

(1)经常账户:①货物:一般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管理、各种运输工具的采购,非货币黄金;②服务: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专用权使用费,特许费(版权等),个人娱乐、文化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③收入:职工报酬、投资收入(直接、间接投资)。④经常转移:除了下面3项,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固定资产联系的收买或放弃为条件的资金转移,转权人不要回报的债务取消等之外的转移,如保险费、侨汇等。

(2)资本和金融账户;资本账户,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放弃等。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等,还包括构成外国当局储备的负债,特殊融资交易等。

(3)国际投资头寸;不属于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是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平衡,如有对非居民的债权和债务、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

任何导致对外国人进行支付的交易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任何导致从外国人那里获得收入的交易都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

5.在对未来汇率预期不变的情况下,GDP增加对汇率短期影响效果分析如何?

6.分析偏向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7.简述吸收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1)吸收法采用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考察,偏重与商品市场均衡,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基本公式如下:

Y=C+I+G+(X-M)

X-M=Y-(C+I+G)

令BOP=X-M,即设转移支付为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

则有:BOP=Y-(C+I+G)。令A= C+I+G

则有:BOP=Y-A

当Y>A时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得到改善。

2)政策含义:调整国际收支从吸收法看有2种方法:调整国民收入或者调整吸收。前者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总体生产力,这要求有闲置的资源。后者是使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得到调整,逆差时压缩,顺差时扩张。该方法与宏观经济结合较好,但涉及资源的实际利用水平,进口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与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的矛盾,同时也存在时滞的问题,以及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忽视货币在调整国际收支中的作用。

8.根据李嘉图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决怎样一个问题?

理论: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处于绝对劣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是一样的,这样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是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最大劣势的产品,继而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在论述中所设定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与国际贸易实际相差较大,如要素在国际中完全不能流动的假设,并不是经济现实。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的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但事实是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即今天的国际贸易实践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程度产生了疑问。

9.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双赤字的原因;

石油价格飙升,使得美国的进口成本增加,直接导致了逆差的扩大,这是造成贸易赤字创下新高的短期原因。在长期中,美国甘心落位于逆差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国外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保持国内能源可持续供应的局面,并维护美国资源环境的优质性。此外,贸易赤字也是弥补国内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贸易逆差一方面是国外资源的流入,另一方面是美元的流出,作为贸易盈余方的其他国家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为美国财政赤字的减少做出了“隐性贡献”。

财政赤字再加上经常项目赤字,美国经济重新又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双赤字”现象

10.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有哪些经济目标,其中那几个最重要?要达到几个经济目标?要使用几个政策工具?政策工具如何分工?

三、论述:

1.比较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存在哪些差异?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这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因为现实的世界毕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2.贸易的商品模式。3.贸易的要素模式。4.贸易构成和贸易量。5.贸易利益。

2.比较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果?

固定汇率下的分析,如你条件所给,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右移,利率上升,此时国际收支盈余,本币是有升值压力而不是贬值,货币当局用本币购买外币来抑制本币升值。

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好,因为当货币供给增加后,Lm线会向右下方移动,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汇率会上升,is线向右上方移动达到新的均衡,同理,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会很差。

3.评书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

世纪之交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其中跨国并购增长更快。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准入限制大大减少,外国资本将大量涌入,外资大量并购我国企业将不可避免。FDI快速增长的动因是什么,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如何应对,有必要在理论上对被称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核心理论的内部化理论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利作出适时正确的反应。

它的出现提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其理论有力地解释和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跨国直接投资行为。标志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重大转折,一度被称为跨国公司理论的核心,至今仍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之一。内部化理论把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或垄断因素存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上升,企业就会创造内部市场进行交易。4.分别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货币数量理论分析决定汇率的基本因素。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及答案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而B国为,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 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时各国生产计算机和Array 小麦的产量。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 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 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 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 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 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 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 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单位;中国应专业 生产小麦,数量为800/4=200单位。

国际经济学 案例分析

一、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1.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掀起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主张货币金银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证明,货币金银及贵重金属,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贵重金属的流入可以增强国家的国力,流出则是国家的损失,主张对贵重金属的流动进行经济干预以增加贵重金属存量。重商主义前期,重商主义这较为注重限制贵重金属的流出,而在重商主义流行的后期,重商主义更加注重重金属的顺差,此时的重商主义也被称为是贸易差额理论。 1.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的看法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产生国际分工,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从而产生了国际贸易。 每单位所需的劳动(小时) 酒棉布 英国 4 2 葡萄牙 2.5 5 两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情况 上图表示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分别所需的时间,及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为时间的倒数,分析出英国在生产棉布上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两国在生产上进行分工,分别生产其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同时向对方国家进口比国内原来生产的产品更为便宜的同类产品,这样两国的综合生产率就得以提高,同时资源也得到的更加合理的配置利用,两国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这样的绝对优势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两种产品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话,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重商主义的否定,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划下了历史新的一页,重商主义的没落,世界走向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1.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绝对优势的局限性,解释了在一个国家两种产品都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2)在一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可以再各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是在国与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3)商品在两个国家内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人为障碍 (4)假定没有运输成本 (5)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 (6)产品的夹着仅由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决定 (7)两国的劳动数量是给定的,而且是被充分利用的,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和剩余(8)当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相互转换时不存在机会成本 (9)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产品时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 (10)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存在货币之间的交换,只有物物交换 劳动数量(小时/ 年)劳动生产率(单位/1小时) 酒棉布 英国1000 0.1 0.2 葡萄牙1000 0.5 0.25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简答和辨析)

【简答和辨析】 1、绝对购买力理论与相对购买力理论的关系 答:①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若本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购买力就会下降,市场力量会促使汇率回到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的水平。 ②计算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e =*t t P P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 t t P P e ③联系与区别: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汇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汇率。 2.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价格的绝对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反映价格的变动率。 3.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汇率的决定基础,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说明汇率之所以变动的原因。 4.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多用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相对购买力平价理用于付诸实施和统计验证。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答:一、经常项目,指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其一,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其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三、错误遗漏项目,用于抵销统计误差 3、生产补贴与关税哪种手段更优 答:①幼稚产业论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改进生产效率,既然是针对国内生产,显然直接的保护方式应是引入生产补贴,采用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②生产补贴比关税的保护成本低,因为生产补贴不改变国内价格,可避免消费扭曲。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特征 答:1自由贸易区 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②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③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2关税同盟 特点:①对内自由,对外保护: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②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 ③成员国较自由贸易区权利让渡更多,失去了自主关税的权利。 3共同市场 特点:①各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②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经济同盟 特点:①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二、判断改错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B.贸易差额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A.贸易差额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 案例适用:比较优势理论 案例内容: 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案例评析: 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生产率的产品,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使世界福利增大。通过贸易使得各国获利。 案例中当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进口产品会威胁本国产业,进口限制可以保护国家利益。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的进口。而比较优势理论有力的压倒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的故事更有力的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可以看作是能高效生产太阳光的厂商,生产成本为0。由于有了这个“厂商”使得国内“太阳光”厂商失去了国内市场,倘若没有太阳,国内会生产并出口人造光。根据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光威胁到了国内人造光市场,应该禁止使用太阳光。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会禁止使用太阳光,而自己进行生产。原因就在于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该国应该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太阳光。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该国停止生产“太阳光”会节约资源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商品。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 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 案例适用: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案例内容: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利坎特省,人口约20万的埃尔切市,一直为欧洲的鞋业中心之一,鞋业作坊有六七百家之多,依靠发展制鞋业一度富庶。中国鞋商1998年才正式进入埃尔切市,由于中国产的鞋子款式、设计制作美观新颖,再加上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该市由华侨华人开的鞋业公司、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已增至60多家。在西华人鞋商的销售额占当地的20%左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观点与重商主义的观点有何区别? 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虽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由于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国家的贸易收益来自其贸易伙伴的牺牲,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同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因此,重商主义主张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但是亚当斯密则认为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提倡自由贸易,国际贸易允许各国之间进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那么各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他们能生产的成本最低的商品,就能提高各国国内生产率的一般水平,并增加世界产出。 2.举出一个数字的例子,说明生产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还能在其中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假定美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瓶酒或40码布,而英国工人只能生产20瓶酒或10码布。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由于美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效率都高于英国,因此无法进行互利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但是由于美国产布的效率是英国的四倍,而产酒的效率仅为英国的两倍,因此,美国在布的生产上比在酒的生产上更具有绝对优势,英国在酒的生产上比在布的生产上绝对劣势更小。所以美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布。3.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世界贸易的模式只能由供给条件决定。请解释。 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都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及认为在每个国家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并且一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只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所以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产品价格仅由供给因素决定,需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4.比较成本的概念如何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联系在一起的?说明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怎样 导致不同的机会成本? 因为李嘉图的理论严格依赖于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劳动 被假设为唯一的投入要素,而在实际中,劳动只是若干 投入因素中的一种,认识到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后,现代 贸易理论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解释比较优势。生产可 能性曲线说明的是当所有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本 等)都得到有效利用时,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 的各种数量组合。 ?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线性时,无论一个国家选择 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哪一点上进行生产,以另一种商 品计价的一种商品的相对成本都是一样的,那么机会成 本不变。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呈凹状或是从原图向外歪曲, 边际替代率递增,那么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 界凸向原点时,边际转换率递减,则机会成本递减 5.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增的含义是什么?在什 么样的情况下一国的成本不变或递增? 机会成本不变是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机会成本递增是 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 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不是不变, 而是不断增加。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线性的情况下,一 国的成本不变,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呈凹状或是从原图向 外歪曲,则一国的成本递增。 6.什么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还 是完全的? 机会成本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 还是完全的。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完 全专业化,因为生产成本不随着产出水品变化,一国生 产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并不失去其比较优势。而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的专业化一般是部分的, 这是因为每多生产一件商品,一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就会 上升,由于国家间的成本差异不存在了,专业化继续进 行下去的基础也就消失了,那么两个国家极有可能会每 种商品都生产一些。 7.贸易三角形的含义是什么? 一国的贸易三角形表明了其出口、进口和贸易条件,在 一个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世界中,一个国家的贸易三 角形和另一个国家的相同,一个国家的出口等于另一个 国家的进口,并且有相同的贸易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边际转换率等于生产可能性 曲线的斜率,说明随着一种商品产量增加,则边际转换 率递增,表明要想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一个国家必须 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也就越多,则这种产品的机会 成本递增,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该产品的供给曲线向 上倾斜,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上升。 9.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有什么不同? (1)边际转换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利用既定资 源生产两种产品时为增加一单位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 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斜率。 而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任意给定的满足水平上,增加一种 商品的消费必须以减少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为代价,两 种商品的替代比率为边际替代率。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 (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 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而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 规律,即为了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每增加单位某商品, 所能代替的另一种商品越来越少。 10.相互需求说的含义是什么? ? 相互需求说认为,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的上下 限是由两国国内的商品交换比例决定的,其国内交换比 例是由等量的劳动投入生产出不同量的产量决定的,而 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 限之间。 11.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条件? 李嘉图从供给的角度进行分析,给出了贸易均衡条件下 降必须遵循的外部限制,国内价格比率设定了均衡贸易 条件的外部限制,如果贸易条件位于两个国家的国内价 格比率之内,两个国家就会发生贸易,而根据相互需求 理论,贸易的实际价格取决于贸易伙伴的相互需求。 12.为什么两个国家国内成本比率限定了均衡贸易条 件的范围? 如果一个国家接受低于其国内成本比率决定的贸易条 件,那么这个国家接受贸易后的消费点将位于其国内生 产可能性曲线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贸易显然 要比进行贸易更有利。因此,国内价格比率设定了均衡 贸易条件的范围。 13.商品贸易条件如何衡量贸易收益的方向?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一个 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善是指在给定时期内,出口价格相对 于进口价格上升,只需向国外出售数量较少的出口商品 就可获得既定数量的进口商品。相反,一个国家贸易条 件恶化是指由于在一段时间内,进口价格相对于出口价 格提高,购买既定数量的进口产品需要牺牲更多数量的 出口商品。 14.运输成本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 当存在运输成本时,高成本的进口国生产更多,消费和 进口的商品数量都将减少,低成本的出口国将生产更少, 消费更多,而出口更少,因此运输成本一般会减少贸易 量,降低相关国家生产专业化程度和贸易收益。只要贸 易前商品在两国间的价差大于商品在两国间的运输成 本,该商品就将出现国际贸易。 15.试解释国家间的产品和要素的国际移动如何促进 各国的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可以使以前价格较 低的充裕要素的需求增加从而其价格上升;而原先较为 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由于不再使用而价格下降。最终,贸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7-12

第七章练习答案 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 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 吗? 答案提示:不会。 3. 试比较上述两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而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5. 假设某一行业(X 1)需要另两个行业(X 2和X 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 分别为,2.021=α 5.031=α,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 1、t 2和 t 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 1的有效保护率。 (1)t 1=30%、t 2=20%、 t 3=10%; (2)t 1=30%、t 2=20%、 t 3=40%; (3)t 1=30%、t 2=50%、 t 3=10%。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是:1V =0.3 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是:()()5.012.0113211?+-?+-+='t t t V 有效保护率是:%1001 111?-'= V V V ERP 6.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 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国际经济学 简答计算

国际经济学 1.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可以附加图表) 答: 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价格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产生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2.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答: 如果创新国研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并获得成功,则创新国将和其更新产品的(潜在)模仿国之间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模仿国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创新国将向其模仿国出口新产品,而从模仿国进口相同产业中的旧品种。 3.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答: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4.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什么? 答:

在资本具有完全自由流动性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可能独立地操纵货币政策,其原因如下: 假设一国货币当局希望提高利率,因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很快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为了享有这一更高的利率而将其资金转入该国,结果由于巨额资金流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外国人购买该国大量的金融资产会造成该国货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该国中央银行有责任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稳定,因此中央银行将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买进外币,结果使该国货币存量增加,抵消了最初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最终国内利率退回到最初水平。而财政政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却进一步扩大了。 5.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 答: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 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对于出口补贴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进口替代部门和消费者虽然不支持此项政策,但是从此项政策中受到的直接损失不明显,也不会激烈反对。 6.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 答: 1、"穆勒标准是从内部规模经济和产业本身的角度提出,是最基本优势; 2、巴斯塔尔布标准是从国家总体福利的角度提出的,是比较优势; 3、凯普标准是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是竞争优势。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

1.利用李嘉图模型进行分析,假设如下: Labor Hours per Bottle of Wine Labor Hours per Kilogram of Cheese Vintland 15 10 Moonited Republic 10 4 Vintland 拥有30,000,000 小时劳动力. Moonited republic 拥有20,000,000 小时的劳动力。 (1) 哪个国家在wine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在cheese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2)哪个国家在wine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在cheese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 画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并用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标明在贸易开放前,两国各自的福利水平(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时候,Vintland消费1,500,000 kilo cheese,Moonited Republic 消费3,000,000 kilo cheese)。 (4)贸易开放后,如何进行专业化分工并进行贸易?如果世界均衡价格为1/2 bottle of wine per kilo of cheese, 两个国家的生产如何决定? (5) 自由贸易发生后,均衡时, 贸易量为2 million kilos of cheese和1million bottles of wine,那么自由贸易时各国的消费点如何决定,用消费者无差异曲线进行表示. (6) 每个国家是否因贸易而得利? 在图形中予以解释说明。 ①moonited共和国在葡萄酒和奶酪绝对优势。 ②劳动生产率酒vintland:1 / 15 在vintland奶酪的劳动生产率:1 / 10 酒在vintland比较劳动生产率:(1 / 15):(1 / 10)= 2 / 3 同样,在moonited共和国葡萄酒比较劳动生产率:2 / 5 在vintland奶酪比较劳动生产率:3 / 2 在moonited共和国奶酪的比较劳动生产率:5 / 2 所以vintland在葡萄酒生产中的比较优势;moonited共和国干酪的生产中的比较优势。③ ④当贸易开放,vintland出口葡萄酒,而moonited共和国出口奶酪。 国际葡萄酒价格必须满足条件: 2 / 3≥国际葡萄酒≥2 / 5的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平衡国际贸易价格比率是1 / 2瓶酒每公斤的奶酪,它满足的条件,所以vintland将专门生产酒,和共和moonited将专门生产奶酪。 ⑤ As shown in graphs C1.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练习题(一)含答案word版本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练习题(一) 一、单选选择题(请从A、B、C、D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1.不属于国际贸易当代理论的是__C______ 。 A.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B.战略政策贸易理论 C.技术差距论 D.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某国产商品价格为1000元,其中500元为进口原料(不征收关税),500元为新增价值,如果对同类进口货物征收20%的从价税,但对原料尽快免税,该关税的有效保护率为D________ 。 A.20% B.25% C.30% D.40%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包含_A_______项目。 ①货物②服务③收入④资本转移⑤投资⑥国际赠款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二、名词解释 1.绝对利益 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2.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3.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4.幼稚产业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5.提供曲线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6.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 7.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在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及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二、简答题: [简答题A类,卷面所占题量 1题,卷面每题分数 10 ] 1、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 答: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依然存在,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该停止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提高产品的消费,节约劳动,增加两个国家的产出。 2、试画出技术差距论图形。 答: T0T1:需求滞后期,创新国生产出一种新产品之后,模仿国需要一定时间才会产生出需求。 T1T2:反应滞后期,模仿国在消费一段时间的新产品之后,开始投资生产新产品。 T2T3:掌握滞后期,模仿国经过一段时间生产之后,最终掌握了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整个T0T3为模仿滞后,在T3之后:模仿国开始大规模、低成本生产该种新产品,并进行出口。 3、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 答:斯密绝对利益说的一个必要假设前提是,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处于绝对低的地位上,如果一国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对象国,那么该国就不具备参与国际贸易的条件,不能从贸易中获益。但是这一点并不符合国家贸易中的实际情况,比如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发达国家,但是贸易依然发生。因此就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困境中:如果没有高生产率的部门,那么就会被排除在国际贸易的大门,或者在贸易中本国的部门均被对方击跨,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4、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 答: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认为(1)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总是出口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一样,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

计算题? 1、已知: 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计算: 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进行分工??解X:6K/1L〉Y: 1K/2L?所以,X是K密集型,Y是L密集型?A国P K/P L〉B国P K/PL? A国是L丰裕,B国是K丰裕?A国生产并出口Y产品,B国生产并出口X产品?2、已知: 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用比较利益理论分析xx将会如何分工? ?解: a国: AP X=1×30+6×10=90$, ?AP

Y=2×30+1×10=70$。 ?b国: AP X=1×60+6×10=120$, ?AP Y=2×60+1×10=130$。 ?X a/X ba/Y b; ?所以根据比较成本理论,A国应生产Y,B国应生产X。? 3、已知一辆自行车的进口价为200美元,生产每辆自行车须投入价值120美元的型钢和价值20美元的橡胶。 ?计算: 当自行车、型钢和橡胶的进口税分别为10%、8%、5%时,自行车的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各是多少??Te=(T-∑aiti)/(1-∑ai)?? t1=8%t2=5%?T=10%?××?名义保护率为10%,实际保护率为 15.67%.? 4.假设有三种货币在三地的汇率如下: 纽约是2美元=1英镑,伦敦是400日元=1英镑,东京是180日元=1美元。现在有一个商人用100万英镑进行套利,试描述其套利过程并说明套利活动对汇率的影响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以英镑为货币单位)?????

国际经济学考题名词,简答(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贸易条件: 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 2.有效保护: 是指对于受保护行业的单位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率的保护。 有效保护率=值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加值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加增加值用税后国内价格计算的-即:EPR=(V'-V)/V 3.贸易创造: 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较低成本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4.购买力平价: 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5.悲惨增长: 是指当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的增长而使产品出口增加时,不但没有带来该国的出口收入和福利水平提高,反而是降低了。 6.贸易转移: 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7.一价定律: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在经济中市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8.实际汇率: 两国之间的实际汇率是物价变动的汇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CH US P P E Q /)(?= 上式中,Q ¥/$为实际汇率。 对实际汇率的理解:可以表现为一种货币在两国购买力的比较。例如,人民币在中国购买力为,在美国的购买力为,比较人民币在中国和在美国的实际购买力,就是: / =Q P P E CH US =?/)(。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Chapter 1 Introduction 案例1-1 案例名称:甚至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也不全是美国生产的 案例适用:国际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 案例来源:萨尔瓦多著朱宝宪吴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第1页。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市场销售的IBM公司个人电脑,许多零部件其实是国外生产的,表1表明:生产成本总计860美元,其中625美元用于海外生产零部件的成本(其中230美元花费在美国自己在海外开设的工厂上)。如果所有的海外生产都在国内进行,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成本从而提高个人电脑价格。实际上,IBM公司1992年的新型PS/55laptop完全是在日本生产的。 案例评析: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经济隔绝的状态下生存。一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诸如工业、服务部门、收入和就业水平等等,都与其贸易伙伴的经济紧密相连。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案例中,IBM的个人电脑是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分工的产物,在美国国内只能完成构成其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在总成本860美元中,美国自己工厂所占的部分仅为230美元。因此,其不仅是属于美国的,更确切的说,应是属于世界的。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这种国际分工合作的产品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已经没有多少产品可以只依靠国内资源来获取生产的竞争优势。当然,这也仅是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一种简单表现。 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复杂问题,在不同国家之间以及一个特定国家中的不同部门之间经常会产生强烈而不均衡的影响。同时,国家间相互依赖也表现为一国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反过来也是如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国际经济学的知识以正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K135班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 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 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 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 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 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 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 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 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 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 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是不同货币 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 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 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 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 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 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 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 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 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 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 费组合。√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 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 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不会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6、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处于成长阶段 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7、跨国企业是指向六个以上不同国 家出口的企业。× 跨国企业是指在数个国家设有生产 工厂的企业。 8、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 元是关键货币。√ 9、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最 常用但并不完善的指标是人均GDP。√ 10、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若美国的通货膨胀速度低于英国,则 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及答案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的产量。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 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 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 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 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 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 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 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