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介绍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两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两杠一星:少校

两杠两星:中校

两杠三星:上校

两杠四星:大校

一麦一星:少将

一麦二星:中将

一麦三星:上将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中将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校软肩章

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

陆军少校肩章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

陆军上尉肩章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尉软肩章

陆军中尉肩章陆军少尉肩章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陆军少尉软肩章

陆军少尉肩章士兵

陆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肩章

陆军学员

陆军学员软肩章

陆军学员肩章

海军军衔

海军军衔版面为金黄色,镶边和纵向彩杠颜****分军种,陆军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海军上将软肩章

海军上将肩章

海军学员肩章

海军士兵

空军军衔样式与海陆相同,纵杠为天蓝色

空军上将肩章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我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空军上将软肩章

空军上将肩章

空军士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五)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史上的70个军(五) 仅供参考 第41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1军,辖第121、第122、第123、第154师,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平津、广西等战役。 第42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 948年11月改称第42军,辖第124、第125、第126、第155师,万毅任军长,刘兴元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平津、鄂西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第43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第43军,辖第127、第128、第129、第156师。洪学智任军长,赖传珠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平津、渡江、湘赣等战役。1985年10月该军被撤销。 第44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4军,辖第130、第13l、第132、第157师,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平津、湘赣等战役,1952年10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45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5军,辖第133、第134、第135、第158师,黄永胜任军长,邱会作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津、广西等战役,1952年10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46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第46军,辖第136、第137、第138、第159师,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1985年该军被撤销。 第47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7军。辖第139、第140、第14l、第160师,梁兴初任军长,周赤萍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平津、宜沙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第48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8军,辖第142、第143、第144、第16l师,贺晋年任军长,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津、湘赣等战役,1952年3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49军: 前身是东北军区第12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9军,辖第145、第146、第147、第162师,钟伟任军长,袁升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分类

一、军官的军衔 现役军官军衔共设三等十级: 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专业技术军官的军衔冠以“专业技术字样”。 军官佩带的肩、符号必须与其军衔相符。 二、士兵的军衔 士兵军衔是区分士兵等级表明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士兵的荣誉。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志愿兵役制士兵军衔(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和义务兵役制士兵军衔(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 初级士官(下士、中士)、 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中,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列兵为最低军衔。海军、空军士兵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士兵必须按规定佩带与其军衔相符的肩章、符号。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 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中士,下士)。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 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 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 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 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 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 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 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 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 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 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 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 【军衔制的发展】 为了加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 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形式予以发布。 军衔制,军官军衔分为4等14级: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元帅;大将、 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 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后来 又增加了准尉军衔。 1955年9月27日,授予元帅军衔 及勋章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 举行,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朱德、彭德怀、 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 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元帅授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 典礼,周恩来总理为将官授衔。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 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校级军官3.2万名,尉 官49.8万名、准尉11.3万名。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时止,共授予上将 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 1965年5月22日,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6月1日开始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军队建设的需要,1986年下半年,中央军委常务会议经多次讨论,决定实行新的 军衔制。 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官军衔条例》。条例结合中国军 队新时期建设特点,规定军官军衔 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 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 11级,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向17位高级军官授予上将军衔。10月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共授予将官军衔1452人、校官军衔18万人、尉官军衔40.5万人。1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发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1989年1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将官授衔仪式。在此之后,中央军委又先后举行了17次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 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现役军官军衔设3等10级,将官: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官军衔仪 式。 这是17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军官在主席台上与大家见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99式军衔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肩章: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衔肩章:

【陆军上将】: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及第一、第二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及第一、第二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及政委、总装备部部长及政委】一般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及政委、总后勤部部长及政委、七大军区司令及政委等。】 【陆军中将】:为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也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中将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空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也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空军中将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空困少将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注: 预备役部队陆军少将:为预备役部队最高军衔。正师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试题

一、填空题 1、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历史使命是(2)。 2、促进我党对武装斗争认识的两个重要事件是(2)。 3、我党最早提出武装斗争问题的人是(1)。 4、1926年9月,恽代英撰写了(1),这是我党第一次对政治工作进行系统的论述。 5、我党在黄埔军校创建了自己的组织(1)。 6、陕甘区委在1927年2月帮助冯玉祥创办了(1),在杨虎城军中创办了(1)。 7、我军正式称为红军是在(1)。 8、红军游击战的作战原则是(4)。 9、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是(1)。 10、我军的建军日是(1)。 11、1930年5月,召开了(1),做出了猛烈地扩大红军和实行(1)的决议。 12、第一次反围剿红军采取的战法是(2)。 13、最终选定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是在(1)决定的。 14、秋收起义成立了(1)。 15、工农红军的称谓始于(1)。 16、1930年10月和11月,我军先后颁布了(2),这是我军正规化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 17、我军三大任务是在(1)提出来的。 18、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第一任主任是(1)。 19、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建立于(1)。 20、1929年春,我军在福建建立(1)。 21、红军时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指的是(3)。 22、1933年5月,我军的指挥机关统一改称为(1)。 23、红军一个军团包含(1)个军。 24、(1)中央军委建立炮兵团。 25、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是(1)。 26、新四军游击支队的指挥员是(1)。 27、平型关战役中与115师作战的是日军华北方面军(1)。

28、红军时期颁布了(2),对红军的物质待遇给予了明确规定。 29、1939年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确立了(2)的决策。 30、相持阶段新四军的作战方针是(3)。 31、皖南事变之后,我军重组新四军军部,副军长为(1),政治部主任为(1)。 32、皖南事变之后,我军重组新四军军部,代军长为(1),政委为(1)。 33、从1941年开始,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4)斗争。 34、1943年之后,华北贯彻(1)的方针,恢复扩大抗日根据地。 35、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1),为反共舆论造势。 36、1943年后,华中开展了(2)斗争。 37、抗日战争中,我军实行了(3)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8、抗日战争中,我党通过了(1),进一步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39、1938年9月11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1)的原则。 40、1937年8月,洛川会议组成了新的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主席,(2)为副主席。 41、1942年我军颁布了(1),规定“党支部是连队的战斗堡垒”。 42、1942年我军颁布了(1),规定军队受上级领导的同时受同级党委领导。 43、1945年4月的(2)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 44、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纪律建设方面先后颁布了(3)。 45、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形成了以(1)为核心的新型军民关系。 46、(1)标志着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熟。 47、我军对知识分子的原则是(3)。 48、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我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是(2)。 49、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我军反击国民政府军的几次大的战役是(3)。 50、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我军对东北的策略是(2)。 51、1946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的(1)创东北歼灭敌军一个整师的先例。 52、鲁西南战役中我军的战法是(4)。 53、1947年11月,我军发动了(1),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 54、1948年,我军发动了(1),收复延安。 55、鲁西南战役中,敌军32师和70师重兵集结,为防止困兽犹斗局面的出现,我军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该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以山海关内几个解放区进入辽宁省北部和吉林省西部等地区的部分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 1945年9至11月,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北发展,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新四军第三师、陕甘宁教导第1旅、冀东军区、冀热辽军区、晋绥军区等各抽调一部分部队,分别进至沈阳、长春、四平和辽北、吉西等地区。其中进至沈阳的冀东军区和晋绥军区的部队,于10月扩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1旅,其他部队分别扩编为地方武装团队。这些旅团在西满军区领导下,开辟辽北、吉西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参加四平保卫战和开鲁、通辽、茂林等攻坚战。 1947年2月至3月,以上述作战地区的地方武装团队合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4月,辽吉军区保安第1、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依次改称西满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5月中旬至6月初,3个独立师在东

北夏季攻势中,先后攻克玻璃山、双山、榆树台等地。6月中、下旬,参加四平攻坚战,独立第1师师长马仁兴作战牺牲。8月,在吉林双辽县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任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第19、第20、第21师。全纵队2.1万余人。9月至11月参加东北秋季攻势。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7纵队。 1947年12月至1948年3月,参加东北冬季攻势。4月至8月,在四平地区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9月至10月,参加辽沈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攻克锦州,尔后将国民党军第9兵团包围于黑山、大虎山地区,歼敌4万余人,俘国民党东北行政委员会上将副主任张作相和第49军中将军长郑庭笈。 1948年1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治委员,曾克林任副军长,谭甫仁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高体乾任参谋长。原第19师改称第130师,徐绍华任师长,邓东哲任政治委员;第20师改称第131师,刘水源任师长,罗友容任政治委员;第21师改称第132师,李化民任师长,朱民任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独立第12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7师,曾敬烦任师长,邢程任政治委员。全军4.8

中国军衔及肩章

解放军陆军军衔 (1)将官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注:黄的为肩章,绿的为软肩章 ②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校官 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③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9):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尉官 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介绍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两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两杠一星:少校 两杠两星:中校 两杠三星:上校 两杠四星:大校 一麦一星:少将 一麦二星:中将 一麦三星:上将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中将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校软肩章 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

中国军衔制

中国军衔制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军: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 1950-1965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军衔设置上比1953年条例草案减少了兵种元帅、准尉两级,共设6等19级。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2] 1980年以后 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3] 1993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专业军士划分为四个级别,称谓由高到低为: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4] 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5]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衔全集及武警、警察警衔、海关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衔全集及武警、警察警衔、海关衔(绝对全集) 前言: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为明确军中指挥关系、激励士气而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军队管理制度。军衔既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军衔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国家的武阶体制。近代军衔制度出现于15世纪的西欧。之后,经过二三百年的不断发展与传播,最终形成了现代国际上通行的军衔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1927年8月1日。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诸军兵种之间指挥、管理和保障的协同,便于进行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9月首次在全军(包括现在武警部队的前身公安部队)实行了军衔制。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55式(1955-1965) 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 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88式(1988-1993)

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专业军士、军士长 学员、少尉、中尉、上尉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少将、中将、上将、一级上将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93式(1993-2000) 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 军士、一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四级专业军士

军士长、一级专业军士长、二级专业军士长、三级专业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长 学员、少尉、中尉、上尉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及士兵军衔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为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利于军队的指挥和管理,增强军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实行军官军衔制度。 第三条军官军衔是区分军官等级、表明军官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军官的荣誉。 第四条军官军衔按照军官的服役性质分为现役军官军衔和预备役军官军衔。 第五条军衔高的军官对军衔低的军官,军衔高的为上级。当军衔高的军官在职务上隶属于军衔低的军官时,职务高的为上级。 第六条现役军官转入预备役的,在其军衔前冠以“预备役”。现役军官退役的,其军衔予以保留,在其军衔前冠以“退役”。 第二章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 第七条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第八条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

(一)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二)专业技术军官: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第三章现役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第九条人民解放军实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第十一条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的前身是由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的一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一部和冀鲁豫、晋察冀几个分区的部分地方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经过一年多作战,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继续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党中央抓住战局发展的有利形势,及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同时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区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恢复解放区。 西北野战军为完成内线反攻的任务,粉碎胡宗南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加强我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力量,于1947年10月11日,在陕西省绥德县,以教导旅、新编第4旅组成第6纵队,隶属西北野战军建制。罗元发任司令员,徐立清任政治委员,张贤约任副司令员,唐子奇任参谋长,饶正锡任政治部主任,全纵队1.3万余人。纵队组成后即参加第二次攻打榆林。11月,部队集结于西岔、镇川堡地区。

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1948年2月下旬,参加宜川战役,以主力会同第3纵队围攻宜川城,以一部兵力在宜川西南之铁龙湾地区参加阻击、围歼驰援宜川之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击毙其第90师师长严明,俘军参谋长刘振世以下3300余人。3月上旬,会同第3纵队围攻洛川。4月中旬,参加西府陇东战役。5月中旬,转到韩城、山西省河津地区整训。8月至11月,参加澄 、荔北、冬季战役。 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隶属第一野战军。罗元发任军长,徐立清任政治委员,张贤约任副军长,唐子奇任参谋长,饶正锡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郑云彪任后勤部部长。教导旅改称第16师,吴宗先任师长,关盛志任政治委员;新编第4旅改称第17师,程悦长任师长,黄振棠任政治委员。共约1.4万人。2月下旬参加春季战役,会同第3军解放蒲城、富平。3月初,第6军攻占大荔、朝邑、平民等城镇。5月上旬,参加陕中战役,20日解放西安,歼国民党军第17军、暂编第2旅及地方反动武装各一部,俘2000余人。尔后解放 县(今户县)、蓝田、渭南、临潼等县城。6月初,在晋南运城由运城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组建第18师。张树芝任师长,景明远任政治委员。新建第18师补充第6军。中旬,第6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六)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史上的70个军(六) 仅供参考 第51军: 由武汉以南贺胜桥、金口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9兵团改编而来。1949年7月改编为第51军,辖第211、第212师,张珍任军长,杨春圃任政治委员。1950年11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52军: 由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一部改编而成。1949年11月改编为第52军,辖第214、第215、第216师,王劲修兼任军长,杨树根任政治委员。主要在广西桂北执行剿匪任务。1951年11月该军军部和番号撤销。 第53军: 由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保安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1949年11月改编为第53军,辖第217、第218、第219师,彭杰如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主要在广西桂北执行剿匪任务。1951年11月该军军部撤销。 第54军: 由原第45军和原第44军各一部合编组成。1952年10月改编为第54军。辖第130、第134、第135师,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第55军:

前身是第48军军部及第144师和第49军第145师、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等部。1952年10月改编为第55军,辖第144、第215、第219师,陈明仁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担任守卫雷州半岛的任务。1985年10月31日该军番号被撤销。 第58军: 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及其改编的桐柏军区。1949年2月改编为第58军,辖第172、第173、第174师,孔庆德任军长,方正平任政治委员。成立后随即执行剿匪任务。1949年9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60军: 前身是华北军区第8纵队。1949年2月改称为第60军,辖第178、第179、第180师,王新亭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扶眉、秦岭、解放成都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书评

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有感 本书真实详细描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这80年得战斗历程,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起,已经走过了80年的战斗历程。人民解放军的80年,是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80年,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80年,是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建立丰功伟绩的80年。 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与全国人民一起,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夺取了政权,巩固了国防,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并且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在长期建军和作战实践中,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民军队建设的道路,由一支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的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80年来的历史表明,人民解放军无愧是一支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国革命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80年来,人民解放军在发展壮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指导未来的中国军队建设、军事斗争,遏制战争和夺取战争的胜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经验和启示是: 第一,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二,坚持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行正确的战略指导。 第四,努力探索不同规律的战争规律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第五,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使军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第六,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第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在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当前国际形势虽然趋于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未得到改变,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在新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将一如既往的坚决保卫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使人民解放军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继续胜利前进。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为此,人民解放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包括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国防科研等,都将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导和统揽下,周密规划全面部署和深入展开。全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服从于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为确保这一战略方针的实现而展开并力争切实取得成效。人民解放军正“努力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前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积极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带我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军事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的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 t/ ] 陆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 t/ ]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 t/ ]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 t/ ]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讲堂第一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讲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一声炮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叫做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我军的军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成长,经受反“围剿”和长征的严峻考验。二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坚持持久抗战。三是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发展壮大,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第一阶段: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成长,经受反“围剿”和长征的严峻考验。 一、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大革命。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1924年开始的国共两党合作的反帝反

封建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从失败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8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工农革命军。9月11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由农民、工人和革命官兵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举行秋收起义。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革命官兵和工人赤卫队举行广州起义。至1929年底,中国共产党还在洪湖、海(丰)陆丰、琼崖、黄(安)麻(城)、湘南、桑植、闽西、渭(南)华(县)、平江、川东、百色、龙州等地区领导了百余次起义,创建了许多支工农革命武装。 湖南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1927年9月29日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将部队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制度,制定革命纪律,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初步基础。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为部队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制订

中国人民警察警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级别划分及肩章图片

中国人民警察警衔级别 1、中国警察警衔级别简史 一般来说有八大警种:治安、刑警、交警、户籍、森警、武警(包括武警消防、武警黄金、武警水电、武警内卫、武警边防、武警特警、武警警卫等部队)、外事民警、乘警,新增有:网警、维和民警。 2、《警衔条例》规定人民警察的警衔设五等十三级 一等:总警监、副总警监; 二等: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三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四等: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五等:警员:一级、二级。 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二级警监以上是高级警官,三级警监、警督是中级警官,警司、警员是初级警官。 3、编制警衔 《警衔条例》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衽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编制警衔以人民警察的现任职务为主,兼顾担任现职时间和参加工作年限等条件,综合考核,评定警衔。 1)行政职务与警衔。《警衔条例》第八条规定: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部级正职为总警监; 部级副职为副总警监; 厅(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厅(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处(局)级正职为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处(局)级副职为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科(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科(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科员(警长)职为三级督至三级警司; 办事员(警员)职为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2)技术职务与警衔。《警衔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此外:中国警察系列警衔的标志分别是: 总警监:部级正职。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 副总警监:部级副职。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监: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监: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监: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衔标志由二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督: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督: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督: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司警衔标志由一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司: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司: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司: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一级警员: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员: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

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6万人。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 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