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南
安全带设计指南00

安全带1、定义:具有织带、带扣、调节件以及将其固定在车内的附件,用于在车辆骤然减速或撞车时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运动以减轻其伤害程度的总成,该总成一般称为安全带总成,它包括吸能或卷收织带的装置。
2 标准2.12.2.1中国安全带标准:GB14166–1993安全性能试验要求主要参照了日本保安基准11-4-11或SRRV 22-3和美国联邦法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209。
2.2.2动态试验标准:QC244–1997除试验速度定义为48+/-1Km/h以外,其它内容与欧洲法规ECE R16.04相应要求一致。
2.2.3中国安全带标准:GB14166–2003基本采用ECER16.04所规定的性能试验要求内容, QC244–1997 将不再使用。
2.3不同安全带标准之对比(详见附件)3 产品的功能定义和结构选择3.1 产品的功能定义在新车型开发的时候,对竞争车型进行分析,结合车子的价位和销售对象,以及销售区域合理的确定产品的配置和产品定义。
1、前排安全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带限力装置)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带预张紧装置)卷收器式(电子式/机械式)锁扣式(与ECU通信,达到安全警戒时,卷收器自动收紧;解除警戒时,卷收器自动松弛)--Autoliv新产品高度可调(手动/电动)安全带警示灯2、后排安全带:带自卷收器的两点式腰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带预张紧装置)3、中间安全带:两点式腰带带自卷收器的两点式腰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3.2产品结构选择尽量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中选择需要的产品。
比如:卷收器、锁舌、锁扣、导向件、高度调节器、紧固件(螺栓、螺母、螺钉、调整滚子)。
其他紧固件用垫圈、螺钉等尽量采用汽标件。
Autoliv的产品详见附页,可以在其中进行选择合适的产品结构。
3.3安装固定点螺孔尺寸按照GB14167-93的要求:安装固定点螺孔尺寸为7/16″-20UNF2A或2B。
车型部总布置科布置指南(安全带法规)

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第页共页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整车技术部总布置科法规指南编制:魏海英审核:批准: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第页共页1.简述此法规为相关部门或机构制订并确认的,是汽车设计必须遵守的准则,是汽车上市的前提条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此法规的校核方法参照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布置(校核)指南。
2.法规的适用范围表一3.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国标、欧标、美标对比3.1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基本定义和位置法规对比表二3.2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图片说明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第页共页A18安全带固定点。
三点式固定示例,见图一:图一S22中间导向件示例,见图二:图二安全带上部固定点说明:图示为A18车安全带三点式固定图。
中间连接各固定点为织带。
整体为卷收器,下部固定点安全带另一下部固定点说明:如图中蓝色零件为S22车B柱内板上增加一个安全带织带导向片(为了避免织带数据与B柱下护板干涉)中间导向件国标定义:是指能改变安全带织带的方向且满足安全固定点要求的零部件。
如安全带的卷收器、导向件,固定件或座椅部件。
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第页共页克莱斯勒前排安全带固定点,三点式固定示例,见图三:图三现代后排座椅中间安全带固定点,三点式固定示例见图四:图四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第页共页雪铁龙后排座椅中间安全带固定点,三点式固定示例见图四:图五现代前排安全带固定点,高度可调示例,见图六:图六3.3安全带安装固定点术语,符号法规对比3.3.1安全带安装固定点术语,符号的示意图说明:如图六所示,安全带上部固定点处有一滑轨,上部固定点高度可调。
编制日期: 编者:版次:01第 页 共 页安全带下部两个安装固定点图七安全带上部安装固定点图八3.3.2安全带安装固定点术语,符号法规对比表格L1L2α1 α2S>140450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第页共页表三3.4安全带安装固定点个数要求(了解内容)国标:按照三个固定点来考虑的,下部两个固定点,上部一个固定点。
安全带总成设计规范

内饰系统安全带总成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R02日期目录1.规范适用范围 (2)2.法规要求 (2)3.安全带总成概述 (2)4.设计构想 (3)4.1设计原则 (3)4.2标识要求 (4)4.3设计参数 (4)5.安全带的布置 (4)5.1输入条件 (4)5.2下部固定点的布置(L1点,L2点)(图一) (5)5.3上部固定点的布置(图一) (6)5.4卷收器定位结构的形式 (8)5.5固定点螺纹孔尺寸 (8)6.其它要求 (8)1.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M1类车辆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2.法规要求GB11552 轿车内部凸出物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QC244 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712 汽车安全带装置固定连接用焊接螺母3.安全带总成概述定义:具有织带、带扣、调节件以及将其固定在车内的附件,用于在车辆骤然减速或撞车是通过限制佩戴着身体的运动以减轻其伤害程度的总成,该总成一般称为安全带总成,它包括吸能或卷收织带的装置。
功能:为乘客舱乘员提供被动性安全保护,当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碰撞时,可以将乘员固定在座椅上,减轻因撞击造成的伤害。
分类:按固定方式不同,安全带可分为两点式、三点式、四点式等;按智能化程度可分为主动式安全带、被动式安全带;除了上述两种分类,还可以根据安全带高度是否可调,卷收器是否具有预紧、限力功能进行分类。
构成:以常用的三点式安全带为例,安全带总成的构成见下图4.设计构想4.1设计原则满足功能要求: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当正确安装和由乘员正常使用时,其功能正常,并在交通事故中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满足性能要求:为满足产品的法规规定的锁止条件时的锁止要求,首先应该满足安全带卷收器的角度要求,一般安全带卷收器都是有一定的角度要求的,这个角度的误差(包括制造误差)是±3°,法规规定当车辆倾斜≤12°时,车辆不得锁止,>27°时车辆必须锁止。
SAE J383-2014 汽车安全带固定装置-设计建议

SAE J383-2014汽车安全带固定装置-设计建议解释此标准已更新为与FMVSS要求兼容。
1.范围该SAE标准指定了安全带组件固定装置位置的设计建议,这将促进人体解剖结构最坚固部位上的乘员约束力正确传递到车辆或座椅结构上。
测试程序在SAE J384中进行了规定。
2.相关2.1适用文件以下出版物在此处指定的范围内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是使用SAE出版物的最新版本。
2.2.1SAE出版物来自于SAE International,400Commonwealth Drive,Warrendale,PA15096-0001,电话:877-606-7323(美国和加拿大境内)或724-776-4970(美国以外),。
SAE J384汽车安全带固定装置性能要求和测试程序SAE J826H点装置及其在设计和测量汽车座椅过程中的使用SAE J1100机动车辆尺寸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08-乘员表现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09-安全带总成。
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10-安全带总成固定装置3.定义3.1肩峰突肩胛骨的外侧末端(肩胛骨),见图1。
3.2固定点将乘员的约束力转移到车辆或座椅结构的结构附件。
3.3髂前上棘(ASIS)骨盆髂嵴的前肢,见图1。
3.4附件硬件附件硬件是指任何或所有用于将安全带总成固定在机动车上的硬件。
3.5安全带角度基准点该点位于座椅基准点的前方64mm(2.5英寸),高出该点10mm(0.375英寸),FMVSS210也称为“X点”。
3.6安全带接触点(BCP)用于确定安全带固定件相对于SAE二维绘图或CAD模板的角度的点,是安全带及其硬件将其连接到固定件的最近的刚性接触点。
安全带接触点的位置必须能够承受可能由安全带组件的安全带施加的力,取决于安全带硬件的配置和安全带的走向方式,安全带可能不是实际的固定带。
3.7锁骨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骨头,也被称为锁骨,见图1。
3.8指定的座椅位置(DSP)如FMVSS208中所述并进一步定义的座椅位置,其座椅表面宽度至少为330mm(13英寸)。
安全带校核

3. 安全带布置设计要求Biblioteka 3.1 安全带下有效固定点位置
3.1.1 M1类车辆的前排座椅
M1类车辆的α1(非带扣侧)应在30°-80°范围内,α2(带扣侧)应在45°-80 范围内。前排座椅所有可正常移动的位置,角度要求同上。在所有正常乘坐位 置,α1和α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其值应为60±10° 。对于带有调节机构的可调座椅,当靠背角小于20°时,α1可以低于以上规定 的最小值(30°),但在任何正常使用位置均不得小于20°,参见图1、2。
图1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非带扣侧) 1.2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带扣侧,带扣固定于座椅上)
图2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带扣侧)
2.3 后排中间座椅安全带两固定点距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不得小于120mm且分列于 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两侧,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50mm,如图3。
图3 后排中央座椅位置校核 1.4 前排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位置
安全带位置校核设计指南
一、 目的
为统一各车型安全带布置校核程序及输出结果,特制定本规范。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乘用车研究院内各车型安全带位置的校核。
三、 规范内容
1. 规范引用标准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报批稿
2. 相关定义
2.1 L1和L2点:同一安全带的两个下部有效固定点位置。
2.2
1和 2:分别为通过R点、L1点和R点、L2点,且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
R-II长轴距安全带位置校核 1. R-II安全带固定点位置校核 1.1 安全带下侧固定点(非带扣侧)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1简要说明1.1综述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乘员获得安全保障的基本要素,本节主要介绍一下安全带的基本知识。
1.2设计该产品的目的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带的设计目的是: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能够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减轻伤害,保护乘员。
1.3适用范围本设计指南适用于M1类车辆〔M1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见GB15089)〕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1.4安全带的分类目前公司所使用的安全带根据卷收器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紧急锁止式(ELR)、预张紧式(PT)、简易式、自动锁止式(ALR)。
1.4.1紧急锁止式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只在紧急状态下将安全带锁止,约束乘客运动,保护乘客安全。
正常情况不妨碍乘客身体自由。
其工作原理详见本章第1.6节“安全带卷收器工作原理”。
1.4.2预张紧式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在普通安全带约束之外的身体肌体末端仍然有可能触及汽车挡风玻璃等部位而使乘员受轻伤;预紧式安全带因此设计出来;利用撞车时的加速度击发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膨胀力使卷收器反向旋转而收紧织带,将乘客向后拉向座椅,从而更可靠地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为了避免回收力过大而造成对老弱和年幼者的意外伤害,故有的卷收器设计有限力器,用以吸收多余的可能造成伤害的能量,一般搭配安全气囊使用;1.4.2.1安全带预张紧装置原理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
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
安全带技术方案

前排 高配: 1.前排左/右安全带采用预紧限力式。
2.前排锁扣采用钢板形式,左侧带提醒线束。 低配:
1.前排左/右安全带采用普通式。 2.前排锁扣采用钢板形式,左侧带提醒线束。
钢板锁把的形式根据车型数据可 以进行更改。
6.二排二连体座椅:放置在座椅靠背上,二排左/右安全带采用防翻转 式安全带,锁扣采用双织带锁。
特征参数: •形状尺寸:长69mm×宽94mm×高99mm •最小重量:900g •倾斜角度: 后倾23° •安装方式:卷收器主体安装在座椅靠 背上,下固定点安装在车体钣金上。 锁扣采用织带双锁扣放在座椅中间。
7.二排二连体座椅:放置在车体地板上的安全带,采用普通安全带。在卷收 器下部安装下把配置锁扣为织带锁锁扣。
这是放置在地板上的安全带,在下部 加装一个下把,把卷收器布置在车体 钣金上。因为本车型有四排座椅,二 排座椅这样布置后排乘员会很容易踢 到卷收器,有可能造成卷收器损坏。 安装方式可采用一个固定点一个插头 的方式。
8.二排二连体座椅:二排安全带锁扣采用织带锁
采用织带式带扣锁,软连接 固定于车体钣金上,应用带扣 锁双锁扣。织带部分的抗拉强 度满足国标要求。
下固定点的连接的形式根据车 型数据可以进行更改。织带长度 根据车型需要可进行调整。
9.二排二连体座椅右侧(出口车):固定点安装在车体地板上,配置锁 扣为织带锁锁扣。
这是简易两点式安全 带,出口车可以采用它 来代替上述的安装在座 椅靠背上或者安装在地 板上的安全带。它带有 一个知道锁扣,所以只 需配备一个单锁扣即可 满足要求。
汽车座椅及安全带DMU设计指南(01 乘员舱 零部件布置篇)

后排安全 带卷器
5mm
后排安全带卷收器与C柱上护板间隙校核
后排安全带卷收器与C柱上护板间隙要求大于5mm, 避免干涉 后排安全带卷收器与后轮罩间隙要求大于10mm, 避免干涉 安全带锁扣与后排坐垫干涉量在3-6mm之间,使得 锁扣不晃动,且不影响装配。
后排安全便性。 注意选择合理的螺栓,套筒以及工具枪。
后排安全带卷收器与后轮罩间隙校核
3-6mm 后排安全锁扣与座椅坐垫距离校核
与周边件的间隙校核 1.前排座椅与CNSL的距离要求大于10mm, 运动件到静止件的距离要求大于10mm,以 防止摩擦产生异响,防止磨损座椅面料和 CNSL面板。
编制 :
更新日期 :
10mm
座椅运动包络与CNSL间隙 所属范围 : 总布置@ 乘员舱布置 设计指南
总布置 @ C-乘员舱 零部件布置校核 部分
10mm
安全带调节器与B柱钣金距离校核
安全带卷收器与B柱加强版距离校核
卷收器与B柱钣金距离要求大于10mm,避免与B柱干涉,装配困难。
编制 :
更新日期 :
所属范围 : 总布置@ 乘员舱布置 设计指南
总布置 @ C-乘员舱 零部件布置校核 部分
CH-VI-PL-OC-GUIDELINE-P2-001
卷收器安装校核
安全带下固定点工具枪操作空间校核
编制 :
更新日期 :
所属范围 : 总布置@ 乘员舱布置 设计指南
总布置 @ C-乘员舱 零部件布置校核 部分
CH-VI-PL-OC-GUIDELINE-P2-001
7–座椅系统
后排安全带校核 后排安全带校核一般校核与周边件的距离。
C柱上 护板
Page 7/50
输入数据:驾驶侧座椅,后排座椅,前后门护板,CNSL面板,地毯,B柱上下护板,C柱护板, 衣帽架,灭火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南
1 简要说明
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乘员获得安全保障的基本要素,本 节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全带的基本知识。 1.1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能够将乘员约 束在座椅上,减轻伤害,保护乘员。因此安全带要能达到上述的要求,必须布置在合适的位 置,同时满足法规和人机工程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
卷收器 锁扣
锁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向环 高度调节器
导向环盖
导向片
下图是双头扣环和两点式的安全带,也称两点式腰带。 双头扣环
腰带
2 设计构想(思想、理念)
2.1 设计原则 2.1.1 该零件的功能要求
安全带要求在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倾斜,碰撞等情况时能够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这项 功能在法规中有相应的要求。 2.1.2 该零件的顾客要求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 M1 类车辆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1.3 零件构成图
下图是典型的前排三点式安全带示意图: 一般三点式安全带均包括以下部分:卷收器,织带,导向环,锁舌,端片,子母扣,锁扣, 高度调节器(根据配置不同,可能没有),导向件(根据实际布置需要而定)及螺栓,螺母 等。
护盖 织带 子母扣
下固定端片
安全带的其它性能主要是靠安全带本身来保证的,所以在此就不再细说,但动态性能与 整车中安全带的布置有关,这就要求安全带布置合理,与织带接触的件不能有尖锐的棱边, 在受力时不能被破坏产生尖锐的物体等。如果织带与尖锐物体接触的话,当碰撞时安全带受 力时,很小的一个毛刺都会将织带割断,从而不能将乘员约束在适当的位置。
选用合适的安全带产品进行布置就能解决尺寸方面的问题,但毕竟产品的尺寸也不可能太 小,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做设计时要合理的布置,通过其它办法来解决安全带产品尺寸的影响, 如在布置前排安全带时,B 柱下部空间有限,而卷收器又比较大时,我们就可以考虑将卷收 器往下移,或者使卷收器旋转,与 B 柱的倾斜趋势一致,这样就有可能避免或减小安全带 产品本身尺寸的影响,一般安全带卷收器等都是成熟产品,大小基本都已经确定,但是不同 的安全带供应商的产品大小是不一样的,如 TRW 的就要比 AUTOLIV 的稍大。
图一
图二
图三
3 安全带总成
3.1 材料 安全带材料主要是供应商确定,为确保安全带的性能,安全带供应商已经经过严格的测
试等来确定零件的材料。 3.2 装配的注意事项
安全带为关键件,直接影响乘员的安全,因此,安装时应该严格按照装配调整说明操作, 一般安全带的固定点螺栓为7/16〞,力矩为(50±5)N.M,装配时应保护好安全带各部件不 被损伤。否则很小的损伤也有可能造成整个安全带的隐患。 3.3 卷收器的布置设计
一般安全供应商都有现成的成熟的卷收器产品,这此产品一般都是优化过的,重量都已 经很轻,我们在做新车设计的时候,最好直接选用这些产品,而不是借用现有的某些车型的 安全带,因为我们现有的很多车型的卷收器都是在供应商的原始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架和 其它固定辅助结构,这使得安全带的重量增加。如下图一中为现在的 B11,S12 的预紧式安 全带卷收器,图二是供应商的原始卷收器,图三为供应商为适应我们的车型要求而加的转接 板,因为供应商在设计安全带卷收器产品时已经考虑重量及成本方面的因素,所以如图二中 的卷收器是最优化的,加上图三中的转接板,重量及成本都有所增加,所以我们在设计新车 型的时候,尽量采用供应商的原始卷收器进行布置设计,这样既能减轻重量也能节约成本。
一般驾驶员或乘员配戴安全带时,要求安全带能适当约束乘员而不致于驾驶员或乘员 产生被绑的感觉,并能方便乘员的活动。 2.1.3 该零件的性能要求
安全带是安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乘员的安全。安全带的性能主要是产品本身的性 能决定的,安全带的布置也影响安全的性能。
我们在设计新车时,通常会从供应商提供的现有产品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型号的产品, 来进行布置,使之符合整车的要求从而满足法规和其它的性能要求,因此我们在做安全带的 布置时首先应该从法规入手,只有法规要求满足了,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为满足产品的法规规定的锁止条件时的锁止要求,首先应该满足安全带卷收器的角度 要求,一般安全带卷收器都是有一定的角度要求的,这个角度的误差(包括制造误差)是± 3°,法规规定当车辆倾斜≤12°时,车辆不得锁止,>27°时车辆必须锁止。因此如安全 带布置的不合适,布置的角度不在卷收器本身的角度公差范围内时,就会产生车辆倾斜时安 全带不符合法规要求,通常安全带卷收器的角度是系列化的,也就是说同一型号的卷收器有 一系列的角度,这个角度通常是通过卷收器风部的钢球座来实现的,(也有其它的方式),一 般安全带供应商都会有系列钢球座,从而满足不同的角度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角度都能 满足,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根据整车布置情况选用合适的角度的卷收器。
2.1.4 零部件标识要求 安全带上应有产品零件号制造厂等标识的标签和3C认证标签。 安全带为精确追溯件,产品上就带有条形码,具体要求见Q/SQR·04·346 确追溯件物
料条形码编制规则及条形码标签要求(试行)。
2.2 设计参数 安全带设计过程中,我们同样要考虑尺寸,重量,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2.2.1 安全带的尺寸控制 安全带在设计过程中,一般卷收器,导向环等件都是采用现有的供应商的产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