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二上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二上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这部分知识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求两个问题的应用题,在应用题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解决第二个问题,两个已知条件是重点,第三个已知条件是过渡,通过连续两问,把所求的第一个问题作为已知条件,再求第二个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步加、减法解决问题及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通过创设与校本课程有关的问题情境,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结构,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这类应用题。

学习过程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案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加法、减法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能使用数学思维中的连贯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1、孩子们,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呢? 2、哇,有这么多喜欢的,有参加的舞蹈兴趣小组的,有参加绘画的,也有参加篮球的...... 3、小朋友们的兴趣真广泛,那能干的孩子,XX(任意选择一个小组)小组

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吗? 二、旧新知识结合,碰撞知识新火花: 课件呈现:(补充条件或问题) ? A、XX小组有男生16人,女生比男生少9人,_______________? B、XX小组有男生16人,_______________,XX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孩子们真棒!帮了XX小组一个大忙。孩子们,那你们能总结一下腰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几个已知的条件吗?(两个) 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也想请能干的孩子帮他们解决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3、课件出示例5,学生多形式看图读题(默读、齐读、指名读)读完后师设问:孩子们,你知道了什么?(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解决的问题有几个?(两个)分别是?(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4、孩子们想一想,这和我们刚才帮XX小组解决的问题一样吗?(前面解决的都只有一个问题,而现在连续有两个。所以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连续两问。)揭示课题 5、现在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说一说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有学生说出计算的式子教师引导学生数字分别对应条件,引出解决的方法) 6、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现在请你和同桌讨论下,我们应该先解决哪一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 (2)第二个问题。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投影片出示(最好使用复合覆盖式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用PowerPoint演示][演示课件“应用题”] (1)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导入语: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新授 1.讲解例5 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出示第二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问:第二问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 [现在指的就是在原来的15只白兔和7只黑兔和的基础上,又生了8只小兔,兔子的总只数.] 小组讨论:第二问只有一个已知条件,想想看,该怎样解答这道题呢? 小结:解答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已知条件,如果要解答的问题只有一个条件,就要先想一想,解答这个问题都需要哪些条件,再把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的两个条件找齐,然后,再用这两个条件来解答所求的问题. 2.讲解例6 (1)出示例6 例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7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你们要先解答哪一问? [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应该先解答第一问.]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有联系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可以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信息来用,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分析、理解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2、通过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积累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把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改编,创设了和生活结合紧密的情境,这样就拉近了数学和我们的距离。针对教学目标,第一个目标,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我先出示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前天刚刚学过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当时教过学生画线段图,虽然没有达到人人会画,但是大家已经对线段图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高年级画图奠定基础。在第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我再出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什幺信息,找到两个问题的联系,从而认识了有两个问题的应用题。 ?第二个目标,是积累连续两问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连贯性的思考。我是这样突破的。从例题到练习,一共练习了三道题,并且拍手游戏也是练习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充分分析了什幺时候用加法,什幺时候用减法。引导学生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连贯思考,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缺少的条件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解答出来,并将其作为已知条件。 ?从课堂检测来看,一共检测了两道题,每道题都是两个问题。全班参加了76人,全对的有54人,占了全班的72﹪,还有8个学生算式是正确的,得数算错了,如果加上这8个学生,学会本节课内容的是62人,占83﹪。错误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8题。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步加、减法解决问题及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发现问题,搜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2.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积累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经历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难点 发现连续两问的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连续两问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连续两问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连续两问解决问题》课时作业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预习教材第32页。 2.解决问题 (1)小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兔多采9个,兔妈妈采了几个蘑菇? (2)图书馆有故事书3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6本。 请你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信息)。 思考1:仔细观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示在课件上,即: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思考2:一共有多少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在一起)【设计意图:结合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自主探究 活动1:梳理信息和问题,拿出作业纸,独自把题目中的关键数据圈起来,把问题划出来。 思考3:思考这两个问题,怎样解答呢? 活动2:独立思考,在作业纸上试着解答。 把你的想法在你的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4:为什么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我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吗? 不可以,必须先解决第一个,因为只有先解决男生的人数才能解决兴趣小组的人数问题。 思考5:男生的人数怎么解决? 女生的人数-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男生的人数 思考6: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怎么解决? 女生的人数+男生的人数=总人数 像这样解答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需要把男生有多少人的问题先解答出来作为已知信息,也就是说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已知信息,这样的解决问题,叫做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思考7:解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梳理清楚每个问题需要的信息。 为了使解答过程更清晰,我们在解决第1个问题时,可以标上序号(1),也可以在算式旁边标注男生人数: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可以标上序号(2),也可以在旁边标注美术兴趣小组人数。而且算式和答语要对应。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说课稿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磨家小学的李倩。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小节例5,课本32页。教材是结合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教材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熟悉、具有相关练习的学习素材——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材以小朋友对话的形式,突出了整个分析的过程。 二、说学情: 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已经掌握加、减法的相关运算,有了计算的基础。也初步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这为本例题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阶段的多数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能够独立的找出相关的数学条件和数学问题。但还有一少部分在分析数学条件时会有困难,针对本例题,教师让给足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相关的教学过程,对于部分学生应引导其逐步找到相关的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加法、减法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我将 1、学生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能使用数学思维中的连贯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开课后,教师利用谈话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融入情境中。孩子们,在学校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生自由回答:篮球、绘画、舞蹈、书法......)孩子们的兴趣真广泛,真棒!现在舞蹈小组的小朋友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利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环节二、旧新知识结合,碰撞知识新火花: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两道不完整的数学问题: A、XX小组有男生16人,女生比男生少9人,_______________ B、XX小组有男生16人,_______________,XX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的根据一个条件和问题补充出另一个条件并解答,或者根据两个条件补充问题并解答,利用旧知为新知做铺垫。(教师对于补充条件或问题很好的学生表扬如:你表现的真好,提出的数学问题语言很简练等)【设计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常规训练,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当一个问题缺少条件时必须把条件补足,才能进行解答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做知识上的准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走好连贯思考第一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案例 【设计说明】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最后部分安排了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教材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内容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标准(2011)》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我认为: 一、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通过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连贯的思考是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还不习惯于,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三、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能积极思考,主动地去探索数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32页例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学生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读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方法,掌握这些条 件之间的联系,会列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他的生活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开办兴趣班了,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生答。 师:你们的兴趣爱好真广泛,今天蒋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希望小学的兴趣班,大家愿意吗? 出示手工兴趣小组图片。 手工兴趣小组有男生18人,手工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提出质疑,师引导: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有用的已知条件。 再出示另外一个条件:女生有24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 2、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习的解决问题,一般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所求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决,这时我们要先找到或补充上一个已知条件,才能解答。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美术小组野外写生的图片。 师:我们再去看看美术兴趣小组的情况吧,小朋友们正在野外写生呢!他们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的聪明能干,就想考考大家。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学生读题,说说你得到的数学信息。 (2)利用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在小组内说说你提的数学问题。 指名说说提出的数学问题。师板书两个问题。 (3)明确题目中有两个数学问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我们已经提出了两个数学问题,现在老师将这两个数学问题放在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后面,让它变成一道完整的题,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读一遍。 生读题。 师:这道题给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要先解决哪个问题? 生: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追问:如果先解决第二个问题会怎么样? 指名回答。 (4)小组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将第二个问题隐去。 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14-5=9(人) 师提醒: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在这个算式的前面加个小标题, 男生的人数:14-5=9(人)。 再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指名学生汇报,师板书:一共的人数:14+9=23(人) 师追问: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男生的人数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指名回答。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

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海珠区实验小学唐欣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理解每一个算式的意义。 3、逐步学会整理条件和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解决第二问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已知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补充条件。 音乐兴趣小组有女生18人,____________,音乐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补充一个信息,让它成为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吗? 导入新课: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解决问题,两个信息解决一个问题。今天碰到的解决问题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新课。 (出示例题图) (一)知道了什么? 1、哪位小朋友能声音响亮地把整道题目的意思完整地读一读?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生说) 一共有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全班读,师标①),第二个是…… 4、这里有两个问题,所以我们待会列式的时候也是列两道式子,先在下面标好序号和横线。 5、比较一下,今天遇到的数学问题跟之前解决的数学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要解决男生有几人,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请生说,师重述) 那如果要解决“一共有几人”,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说女生和男生的数量,师板书女男) 女生人数知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男生人数呢? 小结:题目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但在第一个问题里就可以求出男生的人数。所以我们可以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已知信息。 7、谁能完整地说说解决这道题的步骤?(请生说先解决……再解决……,若能说根据什么求出什么更佳。) (二)怎样解答? 1、你会解决吗?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2、学生汇报。问:这里的9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 (三)解答正确吗? 1、检查答案 2、师:检查完了,我们一起口答。 讨论:刚才我们是先求出第一问,再求第二问。能不能不算男生的人数,直接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呢?(不可以。因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必须先求出男生有多少人。可题目只给了女生的人数,所以一定要先求出男生人数,才能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也就是说,要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先求出什么?(第一个问题) 补充课题:小朋友真棒!今天一下子帮美术兴趣小组解决了两个问题。像这样一道题里有两个数学问题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续两问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并读两遍)。 三、翻书释疑。 请大家翻开课本32页,拿笔把方框里缺少的数学信息和答的内容补充完整,再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都学懂了吗? 四、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课本32页做一做,学生自己读题,标问题编号。自行解答并汇报。 (二)变式练习。 1、两个班一共70人,二班有37人。一班有多少人?二班比一班多几人? 对比刚才做的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虽然题目改变了,但一班和二班之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变化。) 2、一班和二班一共70人,一班有33人。二班有几人?三班比二班多2人,三班有多少人? 这道题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全班读)谁发现这个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续两问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

“连续两问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关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桥梁作用。 由于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本节课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了吗?”这三个解决问题的常规步骤,同时明确第一个问题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的作用,建立解决连续两问实际问题的模型。 磨课要点 1.起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终点: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明确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逐步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3.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以六一儿童节为背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能积极思考,主动地去探索数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前面学过的“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两个班一共有几张画”,分析问题已知条件,还缺少一个条件,需要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同时在解题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道完整解决问题的过程,想一想:知道了什么?→算一算:怎样解答?→验一验:解答正确吗?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结构,

二年级数学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练习题修订稿

二年级数学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练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及答案一、光明小学开运动会,一共给六年级准备了72件奖品,发给六一班23件,还剩多少件又发给六二班19件,现在还剩多少件 二、二一班有26幅美术作品参加展览,二二班有31幅美术作品参加展览,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幅美术作品参加展览要把这些美术作品都粘在展板上,已经粘上了29幅,还有多少幅美术作品没粘上展板 三、补充上合适的问题和条件后,再解答。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7人,到第一站后又有12人上车, 四、同学们做红花。二年级同学做了43朵,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少做7朵,()(提出问题解答后,改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 五、水果店有68箱苹果,卖出42箱,还剩多少箱又运回60箱,现在水果店有多少箱苹果 参考答案 一、(1)72-23=49(件) 答:还剩49件。 (2)49-19=30(件) 答:现在还剩30件。 二、(1) 26+31=57(幅) 答:两个班一共有57幅美术作品参加展览。

(2) 57-29=28(幅) 答:还有28幅美术作品没粘上展板。 三、(答案不唯一) (1)这时车上有多少人到第二站后,又上来了2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7+12=49(人) 答:这时车上有49人。 49+27=76(人) 答:现在车上有76人。 (2)这时车上有多少人到第二站后,又下车2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7+12=49(人) 答:这时车上有49人。 49-27=22(人) 答:现在车上有22人。 四、分析:解答这类题时,先要根据条件,正确地提出相关的问题,解答后再改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时必须以原题为根据进行改编,即把原题的条件作为问题,把问题变成条件。编一道与原题内容无关的题是不符合要求的。 解:(1)补充问题:一年级同学做了多少朵红花? 43-7=36(朵) 答:一年级做了36朵红花。 改编题:同学们做红花。一年级同学做了36朵,二年级同学比一年级多做7朵,二年级同学做了多少朵红花?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解决问题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一二旧知链接 1.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2)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二二新知速递 1.预习教材第32页例5? (1)解决问题有哪三步? (2)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2.尝试练习? (1)我们已经做了34朵小红花?还要做16朵小红花?一共要做多少朵小红花?如果再做30朵小黄花?一共做了多少朵小花? (2)有15条花金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24条?黑金鱼比红金鱼少6条? (1)红金鱼有多少条?(2)黑金鱼有多少条? 3.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或老师一起解决? 1.提问题?再解答? (1)书架上有75本书?借走40本?一一一一一一? (2)教室里原来有25人?又进来10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补充下列应用题的条件?再解答? (1)一一一一一一一?卖出20个气球?还剩多少个气球? (2)一一一一一一一?又买来12棵白菜?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3.光明小学开运动会?一共给二年级准备了72件奖品?发给二(1)班23件?还剩多少件?又发给二(2)班19件?现在还剩多少件? 4.补充上合适的问题和条件后?再解答?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7人?到第一站后又有12人上车?(一一一)?(一一一)? 基础练习 1.填空题? (1)美术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求男生的人数?就是求比(一一)少(一一)的数是多少?用(一一)法计算?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一一)人数和(一一)人数合起来?所以用(一一)法计算? (2)一本故事书共95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5页?根据(一一一一一一一)和(一一一一一一一)两个已知信息?可以求出第二天看了多少页?如果第三天再看30页?丽丽(一一)(选 能 或 不能 )把这本书都看完? 2.小乐有100元钱?买书先用去30元?又用去17元?一共用去多少元?还剩多少元? 3.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具有连续性两个问题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材以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前面学过的“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问题已知条件、还缺少一个条件,需要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教材以“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认真审题,同时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弄清楚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在解答问题的编排上,教材以两个小朋友对话的形式呈现,第一个问题是旧知,学生会解答,第二个问题解答缺少的条件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解答出来,并将其作为已知条件。进而清楚地认识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例5 解决有关联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由于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第一次接触,还不习惯于连续地思考,需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常规训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 初步培养学生有连贯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二年级(1)班图书角有故事书14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8 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例5》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应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能够连贯地思考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铺垫,巩固旧知 1.列竖式计算。 28+35=44-19=65+26= 82-59=67-35+16=47+37-56= 2.解决问题。 (1)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去郊外写生,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 (2)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去郊外写生,有14名女生,9名男生,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操作指导:在复习导入阶段将例题分解为两道学生熟悉的题,为学习新知作铺垫,自然过渡。 板块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32页例5情境图) 师提问:这是美术兴趣小组去郊外写生的画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图意,结合我们刚刚

做过的两道题,编一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呢? (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生: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去郊外写生,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尝试解答。 师提问:这道两问的题你们会做吗?大胆尝试一下。 (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 (2)汇报解题过程。 生:要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求比14少5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14-5=9(人);要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即9+14=23(人)。 师追问:题里没有给出男生人数,你是怎么知道男生人数的? 生:虽然题里没有给出男生人数,但是第一个问题求的就是男生人数,所以男生有9人。 师小结:这道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已知条件,我们把求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叫做中间量。当我们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题中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然后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结合另一个已知条件求出题中的问题。 操作指导:这一板块要注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探究新知,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 板块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32页“做一做”。 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教材33页1、2题。 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操作指导:进一步巩固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预设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卢艳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2《连续两问解决问题》。 二、设计理念: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是以后两步计算的基础。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其学习过程的作用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之后,学习解决问题,既体会100以内数的应用,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所学的新知与已有的经验较为密切,教师在引导解决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导解决问题过程中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 教材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首次让学生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并已掌握了一步解决问题的步骤。学习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强化一步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时也为以后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五、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七、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八、教学准备:PPT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找出相关的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a\采蘑菇,小兔子说“我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说“我采的比你多9个”,___________? b\诗歌朗诵小组有女生12人,,诗歌朗诵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汇报完成情况。 2、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自主理解题意。

二年级数学下《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下《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投影片出示(最好使用复合覆盖式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用PowerPoint演示][演示课件应用题](1)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导入语: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新授 1.讲解例5

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出示第二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问:第二问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 [现在指的就是在原来的15只白兔和7只黑兔和的基础上,又生了8只小兔,兔子的总只数。] 小组讨论:第二问只有一个已知条件,想想看,该怎样解答这道题呢? 小结:解答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已知条件,如果要解答的问题只有一个条件,就要先想一想,解答这个问题都需要哪些条件,再把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的两个条件找齐,然后,再用这两个条件来解答所求的问题。 2.讲解例6 (1)出示例6 例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7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你们要先解答哪一问? [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应该先解答第一问。] (3)问: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解答第一问?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复习过程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具有连续性两个问题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材以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前面学过的“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分析问题已知条件、还缺少一个条件,需要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教材以“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认真审题,同时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弄清楚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在解答问题的编排上,教材以两个小朋友对话的形式呈现,第一个问题是旧知,学生会解答,第二个问题解答缺少的条件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解答出来,并将其作为已知条件。进而清楚地认识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例5解决有关联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由于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第一次接触,还不习惯于连续地思考,需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常规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连贯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二年级(1)班图书角有故事书14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读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方法,掌握这些条 件之间的联系,会列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他的生活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开办兴趣班了,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生答。 师:你们的兴趣爱好真广泛,今天蒋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希望小学的兴趣班,大家愿意吗? 出示手工兴趣小组图片。 手工兴趣小组有男生18人,手工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提出质疑,师引导: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有用的已知条件。 再出示另外一个条件:女生有24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 2、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习的解决问题,一般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所求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决,这时我们要先找到或补充上一个已知条件,才能解答。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美术小组野外写生的图片。 师:我们再去看看美术兴趣小组的情况吧,小朋友们正在野外写生呢!他们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的聪明能干,就想考考大家。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学生读题,说说你得到的数学信息。 (2)利用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在小组内说说你提的数学问题。 指名说说提出的数学问题。师板书两个问题。 (3)明确题目中有两个数学问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我们已经提出了两个数学问题,现在老师将这两个数学问题放在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后面,让它变成一道完整的题,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读一遍。 生读题。 师:这道题给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要先解决哪个问题? 生: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追问:如果先解决第二个问题会怎么样? 指名回答。 (4)小组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将第二个问题隐去。 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14-5=9(人) 师提醒: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在这个算式的前面加个小标题, 男生的人数:14-5=9(人)。 再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指名学生汇报,师板书:一共的人数:14+9=23(人) 师追问: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男生的人数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指名回答。

二年级上册数学连续两问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连续两问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练习单 班级:学号; 姓名: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1.花坛里的菊花开了,黄菊花有28朵,比白菊花多8朵,白菊花有()朵,两种菊花一共有()朵。 2.图书角有图书56本,同学们又捐了19本图书,现在一共有()本图书,如果被借走25本,图书角还有()本图书。 3.二(1)班同学做了82朵小红花,送给二(2)班22朵,又送给二(3)班38朵,一共送出()朵,现在还剩()朵。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问题) ①绘画社团有多少人? ②绘画社团和书法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③书法社团有男生多少人? ④书法社团的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 三、聪明的你,答一答。 1.妈妈今天用支付宝支付了多少钱?如果再转入50元,妈妈手机支付宝里就有多少元? 2.月月家下午接了多少个订单?月月家今天一共接了多少个订单?

3.二(1)班和二(2)班一共借走了多少个篮球?二(3)班需要借25个篮球,剩下的篮球够吗? 4.他们一共搬了多少把椅子?如果二(1)班有60名同学,每人1把椅子,还差多少把椅子? 5.根据下面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 (1)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令狐文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具有连续性两个问题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材以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前面学过的“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分析问题已知条件、还缺少一个条件,需要将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教材以“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认真审题,同时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弄清楚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在解答问题的编排上,教材以两个小朋友对话的形式呈现,第一个问题是旧知,学生会解答,第二个问题解答缺少的条件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解答出来,并将其作为已知条件。进而清楚地认识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例5解决有关联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由于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第一次接触,还不习惯于连续地思考,需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常规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连贯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二年级(1)班图书角有故事书14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教室学习栏里,小明得了22朵红花,小军得的红花比小明少5朵,小军得了多少朵红花? 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 师:第一题怎样列式?并说说想法。 生:14+8=24,求科技书有多少本,就是把和故事书同样多的14本与多的8本合起来,所以用14+8。 师:第二题呢,谁来说。 生:22-5=17,求小军得了多少朵红花,就是把小明得的红花朵数减去5,所以用22-5。 [学情预设:根据条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是刚刚学过的内容,学生不会困难。] [设计意图:根据条件,解决一个问题的应用题是新课学习连续两个问题应用题的基础,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巩固学生第一个问题数量关系分析方法,提高对问题解决的熟练程度,为新课学习作辅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数学书第32页例5的情景图和问题。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名。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个是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给时间让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及哪两个问题,防止学生漏掉问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2)根据已知条件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想一想你能求出什么?也就是第一个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