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专练

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专练
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专练

V--t 图像

10、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发球前喜欢让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球拍上,与球拍多次碰撞后静止在球拍上,再开始发球,下图反映的是此过程中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

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11、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12、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13、如下图所示,表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是 ? ( )

14、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15、下图所示是物体的运动图象,纵坐标v 表示物体的速度,横坐标t 表示时间,其中哪个图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

出现的 ( )

A

B

A

B

16、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

17、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18、小华从家里开始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小路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在如图所示的位移一时间图象、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哪些可以表示小华的运动情况?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 ( )

2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

2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v(m/s)

A B C D

B

D

A

B

C

D

A

B

C

D

t

t

A

B

D

t

t

A、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2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

B、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2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4s内运动情况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C.前2s内做匀减速运动

内的位移为零

2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后位于出发

点正方向上

D、在t = 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25、如图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2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

物体在前2s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4s内始终向东运动

1

B.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1

t

D .物体在第2s 回到出发点

27、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28、电梯上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 、6m B 、39m C 、0m D 、30m

2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4s 至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和物体前10s 内的位移s 分别为( ) A 、a =s 2,s=40m B 、a =s 2,s=95m

C 、a =5m/s 2,s=95m

D 、a =5m/s 2,s=30m

3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不能够说明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有 ( )

3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往复运动

B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3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

第29题图

第28题图

A

B

D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3、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物体的出发点B在A 前m处。

A、6m

B、3m

C、2m

D、0m

34.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D、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3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以甲出发时为计时起点,以甲、乙的出发点为原点,其v—t 图如下,则正确说法为()

A.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

时刻,甲与乙相遇

时刻,甲与乙距离最大

D.甲在中间停了一段时间乙未停止

36、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A.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的快,故乙追不上甲;

B.在2s末时乙追上甲;

C.在2s末时甲、乙的位移相同;

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比甲运动得快

B.在第2s末时,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1 2 3 4 5

60

v/(m/s)

10

20

38、如图所示,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由图可知,下列不.

正确

..的是 ( )

A.在4s末乙在甲前面

B.在4s末甲、乙相遇

C.在2s末甲乙相距最远

D.前4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39、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始阶段B跑在A的前面,20s后B在A后面

B.20s末B追上A,且A、B速度相等

C.40s末B追上A

D.B追上A之前两物体越来越远

40、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4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v一t图象,由图可知 ( )

A.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

C.乙比甲晚1s出发

D.5s末两物体相遇

4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4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物体的V一t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

A.甲的运动速度比乙的运动速度大B.甲、乙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1

-1

-2 10

C.如果两个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则两个物体会再次相遇

D.甲作匀速运动,乙作减速运动

44、从空中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上脱落一个物体,该物体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升至最高点后再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的加速度相等(都等于重力加速度),则如图所示的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取竖直向上为正向) ( )

A B

45、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该球运动的v-t图象为图中的(取向上为正)

A B C D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图像题 01.(08年宣武一模)小明研究甲、乙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了两小车的路程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6秒钟,甲、乙两车相距 m 。 02.(2008年丰台二模)如图25是甲乙 两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乙运动 s 时刚好追赶上甲。 答案:2 03.(2008年西城一模)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23所示,它在OA 段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m/s ;它在BC 段的速度_________OA 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17 s/m t/s s /m 0 1 2 3 4 t /s 40 30 20 10 图25 甲 乙

答案5;小于 04.(2008年大兴一模)图14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 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 。(2分) 答案:4 05.(2008年顺义二模)图17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小车在 0~3s 内运动的路程为 m. 06. 如图13所示是小刚同学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时,画出的图像。 (1)观察分析图13,小车的图像可知,小车在AB 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s/m 0 1 2 t/s 图 17

(2)小车在OC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_________s。(3分) (3)小车在OA段的速度为 ________ m/s。 答案:(1)静止;(2)20;(3)2 07.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 - 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 /s。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 s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 器 m。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17,物体在0至15s的状态是。 (3)如图18所示,物体在F=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19。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拉力的功率 W。 图17 图18 图19 答案:(1) 34 (2)静止 (3) 10 200 08.在实验室里,小明利用一个水平气垫导轨(气垫导轨可以看成光滑 轨道)研究 t/s S/m 图13 C s/m 5 10 15 20 25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学生作业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二)课后作业 1、简述右图各图象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1)图象1表示 (2)图象2表示 (3)图象3表示 (4)图象4表示 (5)图象5表示 (6)两图象的交点表示 2、右图是A、B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象,则() A、在0~t1时间内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t2~t3时间内B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C、A物体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比t1~t2时间内的 加速度小 D、A物体在t2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E、B物体在t 3时刻回到出发点 3、右图为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知:() A、t1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B、t4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 C、t2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 D、物体在出发点的一侧往复运动 4、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在t0时刻,甲、乙相遇 C.在0~t0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 D.甲、乙相遇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6、汽车由甲地开出,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时,刚好停止运动。它的速度—时 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汽车的()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7、如右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纵轴表示位移,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D.若纵轴表示速度,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 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 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31=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 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图5--14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图像专题

热学图像 一、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2.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二、沸腾 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三、比热容 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5.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 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 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 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 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J/(kg·℃)。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 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如果要 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电学图像 1.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 2.有两只定值电阻R A和R 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图象中的A、B。则()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流是R B的2倍 B.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压是R B的2倍 C.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3.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左下图所示,R A= 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电源电压是V。B图像说明:。 4.小刚用如右上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5V不变,当滑片P位于a 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W,此时,电阻R1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J.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八年级物理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

八年级物理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 1.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 知,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m。 2.在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某物体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左 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图4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右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可以描述上述的物理量。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 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位置同时同向行驶,如图反映了它们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根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两车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 ; 在时,甲、乙两车运动的速度各为_______和_______;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时,甲车行驶了_______;甲车行驶的路程_______选填“”、“”或“”乙车行驶的路程. 4.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让大小不同的两个气泡A、B在同一 根足够长的玻璃管中上升,他测量并描绘出气泡A、B相遇前后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相遇前,气泡A的速度为__________; 时两气泡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两气泡相遇后的运动图线可能如图乙中__________选填“a”、“b”或“c”所示. 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__ __ __ __ ;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__

高中物理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高中物理位移时间图像和 速度时间图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x-t 图像与v-t 图像知识清单 一.x —t 图像 1.物理意义:描述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2.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3.从x —t 图像中获取的信息 (1)任意时刻对应的位移大小、方向。 (2)物体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 (3)斜率: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若图线向上倾斜,则斜率为正,即:k>0,速度方向为正。 若图线向下倾斜,则斜率为负,即:k<0,速度方向为负。 若图像与t 轴平行,则斜率为零,即:k=0,物体静止。 (4)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同一时刻,在同一位置。 (5)截距:图像不过原点,若从纵轴开始,表示计时时位移不为零。若从横轴开始,则表示计时开始一段时间后,物体在开始运动。 (6)若x —t 图像为直线表示物体匀速运动。若x —t 图像为曲线,表示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等,物体做变速运动。 —t 图像所代表的的运动情况 图一:① 图二:① 图三: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5.注意:(1)无论在他t 轴的上下,斜率为正则速度为正方向,斜率为负则速度为负方 向,同一条直线 的斜率不变。 (2)在t 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方向,在t 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方向 二.v-t 图像 1.物理意义:描述作直线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图像与坐标轴t 轴所夹图形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图形在t 轴上方对应的位移为正, 在图形t 轴下方对应的位移为负。 4.从v-t 图像获取的信息 (1)物体在任意时刻对应的速度大小、方向。 (2)物体速度改变所用的时间。 (3)斜率: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若图像向上倾斜,则k>0,加速的为正方向。 若图像向下倾斜,则k<0,加速度为反方向。 若图像与他t 轴平行,则k=0,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发生变化。 注意:无论图像在t 轴的上下,加速度的正负只看斜率。 (4)交点:两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大小方向都相同)。 (5)截距:图像不过原点,若从纵轴开始,则表示计时开始时速度不为零,有初速度。若从横轴开始,表示计时一段时间后物体才开始运动。 (6)若v-t 图像为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v-t 图像为曲线,则表示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相同,物体的加速度不恒定,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像所代表的运动情况 图一:① 图二:① 图三: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t/ s 图2 图3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图像题 01.(08年宣武一模)小明研究甲、乙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了两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6秒钟,甲、乙两车相距 m 。 图17 s/m t/s 02.(2008年丰台二模)如图25是甲乙两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乙运动 s时刚好追赶上甲。 s/m 0 1 2 3 4 t/s 40 30 20 10 图25 甲

乙 答案:2 03.(2008年西城一模)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23所示,它在OA 段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它在BC段的速度_________OA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5;小于 04.(2008年大兴一模)图14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2分)

答案:4 05.(2008年顺义二模)图17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 像可知该小车在0~3s内运动的路程为 m. s/m 1 2 t/s 1 2 3 图 17 06. 如图13所示是小刚同学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时,画出的图像。 (1)观察分析图13,小车的图像可知,小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小车在OC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_s。(3分) t/s S/m 图13 C (3)小车在OA段的速度为 ________ m/s。 答案:(1)静止;(2)20;(3)2 07.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 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 - t)图象。超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 /s。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 s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 m。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17,物体在0至15s的状态是。 (3)如图18所示,物体在F=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19。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拉力的功率 W。

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专练

V--t 图像 10、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发球前喜欢让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球拍上,与球拍多次碰撞后静止在球拍上,再开始发球,下图反映的是此过程中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 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11、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12、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13、如下图所示,表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是 ? ( ) 14、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15、下图所示是物体的运动图象,纵坐标v 表示物体的速度,横坐标t 表示时间,其中哪个图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 出现的 ( ) A B A B

16、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 17、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18、小华从家里开始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小路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在如图所示的位移一时间图象、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哪些可以表示小华的运动情况?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 ( ) 2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 2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v(m/s) A B C D B D A B C D A B C D t t A B D t t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 项练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80 南京市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km/h ,合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 s /m 6 .31 =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 “80”的含义:,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 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多少km ? 【专题三】声音来 回问题 7一辆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s 听到了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 山崖的距离。(2)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8.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专题四、其他类型 9、观察如图4所示的出租车票,求人乘坐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全程运行1288千米,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表可知,K18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需要多少小时?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列特快列车T31,表中所列是这次列车的时刻表 求(1)T31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西的时间是多少? (2)T3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图5--14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期末复习之速度图像题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之速度图像题 1.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 知,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m。 2.在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某物体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左 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图4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右图所示的速度时 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右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也可以描述上述的物理量。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 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位置同时同向行驶,如图反映了它们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根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两车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 ; 在时,甲、乙两车运动的速度各为_______和_______;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时,甲车行驶了_______;甲车行驶的路程_______选填“”、“”或 “”乙车行驶的路程. 4.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让大小不同的两个气泡A、B在同一 根足够长的玻璃管中上升,他测量并描绘出气泡A、B相遇前后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相遇前,气泡A的速度为__________; 时两气泡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两气泡相遇后的运动图线可能如图乙中__________选填“a”、“b”或“c”所 示. 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________;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__ 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甲所示。以甲为 参照物,乙向__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__________请在图乙中画出乙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行驶的图图像如图,在时,甲车与乙车 通过的路程分别是_______m和______m;在时,甲乙两车的 _________速度路程位置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在______s时,甲乙两车相遇. 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速度,运动5s两车相距________m。

初中物理运动图象专题(练习+知识点)

§3 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要点]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2.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明确要研究的对象A (如车上的人); (2)选择参照物B (如地面); (3)判断A 和B (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有改变。 若位置有改变,说明A 相对于B 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则A 相对B 是静止的。 *注: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二)速度(V )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的方法);②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的方法)。 2.速度(v )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运动快;速度小,运动慢。 (2)定义: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类似于观众的方法) (3)公式:v=s/t s:路程 t:时间 (4)国际单位:m/s , 读作“米每秒”。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根据v=s/t 可以得到: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当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即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三)平均速度(V )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公式:v=s/t *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该段的总路程/该段的总时间 *总时间包括兔子睡觉的时间等。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速度计(速度表)、子弹炮弹出膛口、探头检测到的汽车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一般情况下(物体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S/m O V(m/s)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运动学图像专题(含答案)

图像专题: 在运动学中的图像,主要是S-T 图像和V-T 图像。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 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比如S-T 图像中,S 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比如S-T 图像中T=0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O 点多远。再比如,V-T 图像中T=0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从S-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同样,V-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V-T 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如果时间为t1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比如,S-T 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练习题】 1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 2.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t 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4.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训练:-速度的图像与计算

速度的图像与计算 类型一速度的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像 1.如图1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2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 第2~6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6~7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7 s后物体停止运动。(均 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图1 图2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 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3.某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s=3 m/s×t,请在图3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时 间图像。 图3 (二)路程-时间图像 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4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4 A.前4 min乙同学的速度比甲同学的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m/s C.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

5.[2018·黄石] 图5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5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 D.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 6.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 ________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图6 (三)综合运用 7.甲、乙、丙三辆电动汽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7所示。其中________车运动最快;经过6 s,最快的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图7 8.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下表是一物体运动过程中,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一组数据。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

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案 8.26 1(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在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 C 在4s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 ? D 在末,质点的加速度为 2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0~1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2~3s向下运动 C.物体0~1s加速度方向与2~3s加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0~1s平均速度与2~3s平均速度相等 3(多选)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 A 前10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 B 10~15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 15~25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2m/s2 D.汽车全段的平均加速度为1.2m/s2 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物体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 5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

高中物理xt图像与vt图像

高中物理x-t图象与v-t图象全解 (一)x-t图象 1.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x-t图象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2.若图线为一条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 A.速度大小判断:直线的倾斜速度反映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倾斜程度越大,位移随时间变化得越快,运动越快;直线的倾斜程度小,位移随时间变化得越慢,运动越慢。即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B.速度方向判断: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沿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沿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 3. 凡是曲线均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特点: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说明: ①物体开始运动的初始位置由t=0时的位移,即纵轴的截距决定。图线与时间轴的交点表示物体回到原点。 ②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位移越来越大,则向前运动,速度为正,否则反向运动,速度为负。 ③区分位移和速度的正负方向的方法:位移方向是相对于坐标轴的原点,用“+”“-”号来表示,“+”表示质点在原点的正方向的一侧,“-”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位移由“+”变为“-”并不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用x-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在向正方向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点向负方向运动。 ④如果几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图线的交点表示物体相遇。 4、斜率:表示直线相对于横轴的倾斜程度。直线与横轴正半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即该直线相对于该坐标系的斜率(90°<α<180°时,斜率为负)。对于一次函数y=kx+b,k即该函数图像的斜率。 k=tanα=Δy/Δx∣k∣越大,倾斜程度越大 k>0,0<α<90°, 直线“上坡” k=0,α=0°,直线y=b,平行于x轴

(完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试题(图像专题)

物理图像题练习 1、下列物理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4、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9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在第2min 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6、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图11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 ℃范围内,水具有 (填“热胀冷缩”或“热缩 冷胀”)的性质。

第8题图 7、实验测得小灯泡L、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6所示。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入1.5V的电源,则通过电源的电流是A;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4.0V的电源,则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是W。 8、如图所示是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断开时,小灯泡的阻值为Ω;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W。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0、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11、砌墙时,随着 墙体高度的增加, 地基受到的压力 会逐渐增大。下图 像中,能正确描述 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12、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图),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水中食盐剩余。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13、去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图3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A.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速度》图像题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B. 从计时起再经过2s,物体又前进了10m C. 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2.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路程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 经过4s,甲乙相距8m 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 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 0至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B. 0至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C. 2s至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 5s至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 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 4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第8 s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D. 0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图 A. 一定是图线a B. 一定是图线b C. 可能是图线b D. 可能是图线c 6.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的运动速度为 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高一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例题

高一物理 速度时间图像随堂练习 1、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由图像可知:( ) A 、OA 、AB 、BC 、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B 、OA 段速度与B C 段速度方向相反 C 、OA 段加速度大于BC 段加速度 D 、OA 段加速度与BC 段加速度方向相反 E 、前2秒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4m ,前5s 内发生的位移为14m F 、1s 末的速率为2m/s 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初速度为-20m/s B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C 、物体前2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0m ,前4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0m D 、物体前2s 内物体的路程为20m ,前4s 内物体的路程为40m E 、物体的加速大小为10m/s -2第2s 末加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 F 、前2s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某物体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 ) A 、第1s 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 、第2s 内与第3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5s 内物体的位移为1m D 、物体做往复运动 4、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两质点( ) A 、甲乙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B 、第1s 末相遇 C 、第1s 内甲比乙运动的快 D 、前2s 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 5、甲、乙两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质点同时运动 B 、甲乙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 、甲乙两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运动描述小测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时刻表示极短的时间间隔,较长的时间间隔才可以叫做时间 B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都表示时刻 C .1min 可以分成60个时刻 D .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 2、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是瞬时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中,8s 末的速度为12.5m/s B 、百米赛跑中,50m 处的速度为10m/s C 、汽车在100m 内的速度为8m/s D 、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m/s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4、下列运动可能存在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为零 B.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反 D.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率很小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x-t 图象,由图可知( ) A.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4m D.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