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问题案例分析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问题案例分析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问题案例分析

农业科技政策对“三农”重要性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两个农业政策案例,并对政策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他们的经验及

教训。

关键字: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红富士苹果种植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f the

"three rural"

Wang yin Plant Protection 201230221301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ase of the two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the success of the policy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analysis, to sum up thei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Keyword:The double ridge film coverage rainwater harvesting furrow sowing technology; Fuji apple cultivation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大篇幅的论述,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表明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即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镇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3%,总量比2011年翻一番,达到1.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达到1亿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万元,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二三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现代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构建辐射全镇的硬质化交通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镇,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低生育水平有力控制,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积极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场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东河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提升。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谋划和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持续推进以道路、水利提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全民幸福指数。

成功案例分析: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山区农民的行为改变

1.概述:

甘肃省榆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海拔在1430-3670 m,年均降雨量350mm左右,蒸发量1450mm以上,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平均只有120天左右,在我国的农业区划中属典型的半干早地区,是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早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山地和早地占72.8%,农业生产以雨养农业为主。自然降雨少,缺乏灌溉,干旱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首要因素和瓶

颈因素。为此,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肥总站和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充分考虑半干旱山区农民的科技需求,针对降雨量少、分布时空不均匀、春旱频繁而严重,研制推出了“半干旱地区旱地、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2.政策实施:

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对旱坡地等高垄作技术的一种创新,在沿等高线起垄时形成80 cm和40 cm宽的两个拱形垄面,起垄后用0.006-0.008 mm的薄膜覆盖,全地面不留空间,垄面上每隔lm压“土腰带”以固定地膜,垄沟内视地块的坡度情况每隔1-2 m打一土垄阻断径流,在垄沟内按规定株距点播玉米,大小垄面及垄沟全膜覆盖后形成集雨面,接纳降水集中到垄沟,顺播孔进人土壤。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充分增加了微量降雨入渗,抑制了强降雨的径流

双垄全膜覆盖在田间形成了多个垄和沟,增加了地表的表面积,形成了大的集雨面,对大小垄面上的各种形式的降水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播种沟内,从而使同等降雨条件下作物根部的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增加到1倍以上,提高了土壤水分的供应强度,从而较大程度地满足了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2.全面抑制了地表蒸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保墒作用

地膜全部覆盖后,形成了地面与大气之间的隔离层,隔断了土壤中水分向大气的交换与蒸发,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因地表裸露而造成的水分大量无效蒸发,集蓄的雨水基本上只通过玉米叶片的蒸腾作用而转变为有效蒸发。

3.提高地温,有利于防寒

全地面的覆盖,使白天的田间光照条件得以改善,夜间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受阻,在早春和晚秋季节,表层土壤在白天可吸收较多的太阳能,储藏较多热量,并传递到深层土壤中,到夜晚地表辐射散热时又可从深层缓慢释放热量传递至地表,延缓了地表温度降低的速度。

4.减少了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全膜覆盖能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少了中耕除草等农田作业对地表土壤的人为扰动,田间的沟、垄、带结构阻断了强降雨后的地表径流,有效减轻了地表土的风、水侵蚀面,减轻了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全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水、温、气条件,加剧了土壤微生物活动,一方面提高了作物根系等有机残体的分解速度,一方面又阻滞了因分解挥发而导致土壤养分的损失,对提高土壤肥力十分有利。

3.原因:

针对山区农民经济困难、壮劳力外流多、信息相对闭塞、基础教育水平低、传统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科技意识和技能差的实际,在技术推广的实施措施方面,既采用了传统有效的政府干预、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建设样板的方式,也引进了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广费用共担、参与式推广等机制的尝试和创新。

1.实施政技结合、目标责任管理、推广责任人深入一线的推广机制

作为促进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工程和农业技术推广重大项目,县委、县政府把双垄沟种植技术推广作为全县工作的大事和实事来抓,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乡(镇)、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农技中心、农机站、农广校的科技人员为核心成立了技术实施小组,两个小组紧密配合,各扬其长。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任务落实到户。

2.加大政府投入,动员群众共担推广费用,改变传统的依赖思想

在本项目的技术推广中,政府一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效果的感

染、补贴政策的激励,诱导农民自己掏腰包买必需的种子、薄膜和农具后签订项目任务。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全程服务,种子、农资部门积极调运作物良种、化肥、地膜、农药等农用物资,为农民提供物资保证,农业机械部门把农技和农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双垄沟施肥起垄机、覆膜机的研制生产,当年生产起垄机210台,覆膜机140台,无偿投放到农户手中,有效地解决了起垄环节费时、费工、费力的问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农民采纳行为的改变。

3.启动科技特派员机制,建好示范样板,带动连片规模种植

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蹲点驻村,建设示范样板是我国农业推广的传统做法,也是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实施农业推广项目的重要环节。本次项目的示范样板建设启动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的尝试,采用自愿报名、政技搭配、效益挂钩等做法,每个示范点安排有1名技术强将带领推广人员蹲点,和参与的示范户农民一边进行试验研究,一边示范推广。

4.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创新技术的覆盖度

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县电视台、广播站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像、报刊、农业科技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县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播放技术专题片,及时报道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全县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旱作农业发展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山、早区农民采纳应用全地膜覆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实施技术牵头、行政推动的示范展示观摩,促进创新技术扩散的速度

由县农技中心牵头、农牧局组织,县级主要领导、有关部门、乡村主要领导、农技站长、科技示范户累计数千人参加的现场观摩会。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在严重干早的情况下,此项技术显现出的抗早、保墒、增产的技术优势。各乡镇相继组织村、社两级干部、示范户到示范点实地参观学习。不但使该项目创新技术的效果实实在在地深人全县山区和早区,充分鼓励了他们效仿采用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大规模的观摩与宣传,在全省的山、旱区开始迅速扩散。

4.正面结果:

1.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06年,全县玉米双垄全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6.5万亩,在早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玉米平均亩产506 kg,比半覆膜田亩增产32.1 %,与早地大田小麦相比增产5倍多,每亩增收400多元。充分显示了这一创新技术的抗早增产优势。

2.促生了粮食的商品生产,将山区农民带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长期以来,频繁的天灾给这里的老百姓造成了很深的囤粮情结。因此,广大的山区种植结构单一,经营粗放,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双垄全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后,使山地的亩产猛增到500 kg以上,加上山区人均耕地相对丰富,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广大农民无粮不稳的恐慌心理,也降低了一般经济作物受交通不便、市场供需波动、存贮压力大、成本高等因素所带来的营销风险和价格风险。对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经营能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突破作用。

3.大量的玉米桔秆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一条致富之路

过去由于缺乏饲料,山区的养殖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山区养殖业只能是“养牛为耕田,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全覆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成功推广,不仅提高了土地的粮食产出,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玉米田套作栽培的豌豆、甜菜等副产物成为农民养畜的优良饲料,促生了“以粮促养、以养增肥、以肥生能、沼能综合利用”的山区循环生态农业。

4.项目实施的成功,刺激了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兴趣和自觉性

由于项目实施迎合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和愿望,创新成果的技术又简便易学,效果立竿见影,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改过去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的推广方式,积极尝试和采用参与式的推广方法,无论是政府的干部,还是农业推广技术人员,都参考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机制,坚持与农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耐心细致地开导、平等地讨论、严格地示范、手把手地教,一起经营管理示范样板田,随时解决面上出现的问题。

5.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全省旱作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与采用

在成功样板带动下,甘肃省当前的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已实现了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的转变,2007年,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旱作农业专项资金,以中东部常年受旱的32个县为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现场会议,安排部署推广工作。省农牧厅将该项技术推广列为当年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作为旱作农业重大项目来实施,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旱作农业区各级党政更是高度重视推广工作,加大行政推动,加大财政支持,组织干部下乡蹲点包村,人户指导,开展了大规模的推广行动。

失败案例分析:红富士苹果种植失败原因分析:

1.概述:

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山地以北,号称“八百里秦川”,是我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耕作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研究对象A村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某县最东端。全村总人口863人,农田75.13平方千米,人均拥有耕地0.08平方千米。目前,该村农业生产全部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自产自食,仅有部分赢余出售;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出外打工,从事建筑业;打工收入成为农户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2.政策实施: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村部分干部群众曾经数次引进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视图惊醒农业产业化经营,苹果新品种红富士,由于果形正、色泽亮、口感好、品质高,很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A村所在县地处渭北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属于苹果优生区。给予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1993年由该县农业局牵头,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负责提供技术,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红富士苹果种植。A村村民小组决定集中划出一片土地作为苹果种植区。1993年,由村民组长带头,共有5户农民率先栽植,随后又多为农户相继跟进。1996年达到高峰,这一过程与以往研究中农业新技术的采用过程和规律完全相同;但从1997年开始,部分农户开始挖掉果树,改种粮食作物;此后,苹果栽植户逐年减少,终于在2004年全部农户重新从事粮食种植。这标志着苹果新品种红富士在A村推广、扩散的彻底失败。

3原因:

红富士苹果新品种在A村推广失败,被广大农户拒绝内置抛弃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场因素、机会成本、基础设施状况、政策因素、配套技术的供给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的

1.苹果价格低,销售困难

1998年,陕西的苹果价格整体下降。A村也受到了这种市场环境的严重影响。由于市场整体疲软,A村苹果无法向外地销售,村民只能在附近集市自行摆摊销售,甚至入村串巷,沿街叫卖。但是周边村落大部分都存在类似的情况,最后苹果只能砸在手里,白白烂掉。

2.村子地理位置偏僻

A村位于权限最东端,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据最近的公路也有2.5km的距离,远离市场,交通不便。

3.缺乏规模

这是导致农户后续推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总体种植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吸引外地客商收购苹果的问题,更加无法吸引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服务。

4.外出打工挣钱比种植苹果收入更高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A村形成了一种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建筑业的热潮,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兼业行为。果树在生长期内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大量劳动力和资金投入。

5.政府税收政策的影响

A村苹果陆续挂果后,税务部门开始像农民征收农林特产税。较重的赋税和市场的不景气的双重作用下最终是大部分农户做出了退出的决定。

6.灌溉问题

苹果生产需要充足稳定的水资源进行灌溉。A村灌溉用水由村中唯一的一口机井提供,这酒导致了村民生活用水和弄也生产用水之间的矛盾产生。A村地下水埋藏较深,靠单个农户自身通过自备井解决问题资金投入较大,而农户之间的联合又绝非易事。

7.缺乏完善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苹果生产技术是一整套集成技术,对农户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农技推广人员在最初的种苗提供、果树修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后续的田间管理、农民培训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没有到位。

4.负面结果:

1.种植红富士新品种苹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政府本希望农民通过种植苹果致富,结果却导致了,村民话费大亮点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没有的到满意的回报,在几年之后依旧回到了种植农作物的老路上,没有达到真正的富裕、

2.政府在农民心中产生信誉危机

原来农民依靠政府希望到达致富的效果适得其反,而且在种植过程中政府没有出台正确的政策,没有帮助农民结果苹果销售等诸多问题,甚至在挂果的时候向农民征收繁重的赋税,使农民对政府信任产生了怀疑。

3.农民对新鲜技术的推广恐难接受

在技术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没有更好的为农民着想,没有站在农民角度考虑问题,没有真正保证农民的利益,使得以后新技术的推广阻碍重重,农民原来就是一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农民的思想封建,有了这一次错误的苹果种植教训,农民将会更加慎重的接受新政策,新的种植方案,原本适宜当地发展的方法也许会搁浅。

4.大量劳动力流出

原本就有许多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建筑业等,经过此事以后,会有更多的青壮年外出从事其他工作挣钱,村里就剩下老幼妇孺,对于村子整体的生产没有一点好处,导致农业产业停滞不前。

5.改进措施:

1.完善区域基础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农业新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优化区位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2.农业发展专业化、规模化

农业技术创新推广是需要专业化的生产和有规模的经营作为保障的,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造成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最终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农户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这是农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最终走向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3.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

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中政府和市场起着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要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范围,如对于不同性质的农业技术可以区别对待:对于经营性技术,可以完全交给市场去运作,广大农民可以通过市场渠道和手段去获取;对于中间性技术和公益性技术,必须发挥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4.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的扩散,特别是由政府所主导的农业新技术扩散,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和认识技术本身的特征、扩散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从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予以切实的保障。

5.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

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民作为新技术的接受方,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农业新技术扩散的重要影响,研究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围绕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和推广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源减量技术、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系统优化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在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国海.农业技术扩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2] 高启杰.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式与制度.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3] 康凯.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模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盛亚.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 刘笑明,李同升.由失败案例透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 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07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处于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三农”政策在性质上属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由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前者具有可诉性,后者则无,因此对“三农”政策的事后规制和救济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农业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孔祥智[1] 认为,“三农”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农村、农民的范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安全性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2]。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切入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3],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搞好农村集

形势与政策 三农问题论文

三农问题及其对策 在21世纪里,“三农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1) 第一,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多数农民仍然只能通过种粮,散养家禽获得收入,而这些收入都不高。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却不能分享其利益。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滞后、培训面不广、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同时,随着对农民工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外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 第二,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耕地少、分散,受气候的制约较大,交通不便、通讯困难、能源短缺等客观问题一直存在。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多数项目带动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规模不大,辐射面不广,农民能从中获益的不多。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第三,农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和教育“两基”投入等原因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率低,且村镇极其分散,工业企业小而且少,缺乏产业群规模的大型企业的支撑,缺乏规模效益。三是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 二、“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1) 第一,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一个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城乡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第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第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针对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改2)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 一、前言 1.我国一贯重视农业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三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从2003年中央财政2千多亿元的“三农”支出,到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伴随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迈上新台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合计187亿元。 二、出台的背景 1.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泰国水灾: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1月大米出口量较上年同期骤降逾一半; 俄罗斯大火:2010年8月禁止粮食出口,因受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影响2010年粮食同比约减产三分之一。 2.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 全球暖化、近期欧洲雪灾, 欧洲雪灾:气候科学家表示:此次横扫欧洲的东风寒流,背后正是俄罗斯西北部上空的强烈反气旋;这种异常只能归结为全球暖化造成的北冰洋海冰减少。波茨坦气候影响研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之三农问题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之三农问题 答题模板 三农问题 一、是什么 1、农村改革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历史 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 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 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农村存在的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问题 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⑵城镇化水平低 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二、怎么说 三农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个“没有,就没有”)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三、怎么干 1、解决三农问题: ⑴目标: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⑵具体措施有: 1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 2为农民进城镇变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 2、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⑴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⑶还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⑷“加快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3、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例题: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的学术观点综述

三农问题的学术观点综述 选自国研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b5611036.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4b5611036.html,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824758 &leafId=14106&chnId=&viewMode=content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如果说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并且由土地入手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序幕,那么,30年后今天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将从土地入手完善和解决一些束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三农”问题。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曾多次撰文探讨和呼吁。写就了《农民与农民问题的探讨与思索》、《农民工问题与三农问题刍议》、《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切莫把“农民”与“村民”混为一谈》、《解决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还给“农民工”合体的称谓》等一系列解决“农村、农民”问题以及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文章和呼吁文章。 在这些文章里,关于一些概念的界定问题,关于反对土地私有化的提法倡导“土地使用权转让问题”,关于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问题,关于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城市发展权问题,关于农村和谐发展问题,关于“村民”、“农民”的界定问题,关于制定《农村发展保护法》的问题,关于村民的权利和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以及城乡环保一体化问题、生态农业问题等等,他都或多或少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纵观有些见解和看法,值得欣慰的是许多观点和看法与中央正在逐步推行实施的相一致。现简述一下社会学家艾君的一些主要的观点: 1)对“农业产业化看作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的提法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将土地进行产权分配并作为生产资料可入股问题”应该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观点。 1995年春天,由山东诸城等地总结出来的一套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在我国已进入研讨试点阶段。当时典型事例就是“得利斯公司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其内涵实质是“加”字,模式即“公司加农户”、“农户加协会”、“协会加公司”等等。 1996年5月左右,全国首届农业产业化研讨在潍坊召开,会议进行了四天。中央有关部门官员、全国各地农业部门负责人、工程院院士、各农业科研部门专家学者进行了3天的研讨。会议最后一天大家推举让艾君代表谈谈感受,当时他提出了如下看法:一是不赞成第二次飞跃的说法。土地问题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根本,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可以称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次飞跃”,因为是从土地入手的,农民最关心的也正是土地。而“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的是市场和经营问题,不是从根本解决农民问题,因此有关权威提出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的观点,他不赞成,不可以称为“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如果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的是当时我国农民吃饭问题,那么,实行农业产业化仅仅可以称为解决了农民如何经营农业,如何赚钱过好日子的问题。如果是解决农村经营和市场问题,为何大都是研究农业技术和政策的专家学者入会,为何不吸收一些例如,商业部、外贸部、社科院等一些长期研究市场和经营的专家和学者一起研究呢? 二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如果按当时农村现状,盲目上马一些农村经营实体、村办企业,会不会造成农村原材料的浪费?会不会加工技术问题不过关?会不会造成农业部门对原材料、乡村企业的垄断?会不会造成城市尤其是当时的轻工行业国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因原材料进货难、进价高而造成破产(因为我国大部份轻工企业原材料都是来自农村)? 三是“农村盲目成立一些协会,例如诸城绿宝协会、蔬菜协会”等等,从经验看在全国发展会员,是否已经违背社团管理规定?[因为按社团法规不许异地发展会员]。 会上,艾君针对定性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观点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要真

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

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站在形式与政策的角度来一起分析下三农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形式与政策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一“三农问题”的现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借用04年某期《读书》杂志中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曾有某些领导到农村调研之后饱含深情地大声疾呼“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这期杂志后续,还有不少农业问题研究专家进行专门的讨论。这些讨论保持了《读书》杂志的风格,丰富而深入,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让人对前面三句话的印象越发深刻起来:这样的三句话还不足以完全概括三农问题的全面情况,但也并无丝毫的夸张。 此次中央全会前,总书记到了安徽凤阳,在与当年曾开体制之先的农民座谈中提出,还要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要更灵活处理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随即不少经济学家及媒体以耸动性的语言报道,中国将尝试实行土地私有化。作为中国媒体,如此宣传是极不负责任的。不少经济学家有其担心,觉得是否会出现大批农民丧失土地的事情发生。这恐怕也是中央在这么多年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生活无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太大增长的困局面前的最大顾虑。然而现实的情况摆在面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

经逐渐演变成了经济危机,农业以外的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由外至内的经济增长靠不上了,只能靠练内功,从国家内部寻找发展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公即提出一部分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第一步已经基本实现,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不少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便是中西部省份也有不少国民实现了富裕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现实背景下,大动作真正地启动第二步工作势在必行。从三农问题突破,正是中央的坚定信念与果断决策的结果。中央全会号召中,有一句“锐意进取”,这其实很难。在处理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劳动力—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基本已实现了劳动力的自由转移,相关政策不存在太多问题,而相应的土地政策则使得农业发展无法突破小农经济的框框。具体而言,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消除农民可能丧失基本生产资料,即土地的担忧: 其一,法律保障。中央提出了土地经营权的概念,而并非突破了土地国有的宪法保障。即在法律框架内保障地还是国家的,中央对土地政策灵活处理是可控的; 其二,共同富裕。这么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让我们知道,规模化的,优化生产资料配置的改革方向将给我们的生

《农业科技政策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带答案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3、农业政策手段: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常用的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有: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农业发展或结构政策手段等。 4、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5、农业政策监督:是指对农业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检查、控制和矫正,以便发现和纠正违反农业政策目标的行为,把各种执行活动规范在农业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 6、农业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等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7、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8、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这一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

浅论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湖南大学2013年在职法硕班《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课程 浅论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反思 姓名:唐春华学号:P131900402 新中国历经60余年,在风雨兼程中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发展,朝有现代化意义的方向不断前进。然而,认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们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况且,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在认真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获得的。 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应当定义中国的现代化: 一、中国现代化不是部分地区的现代化,而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地区之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保持国内稳定和防止地区与民族分裂势力抬头的关键因素。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与历史、自然等条件密切相关,不可能平均发展,但发展的不均衡,却会引发地区间、民族间矛盾。所以,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来推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现代化不是某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

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②。也就是说,现代化应该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具体而言,现代化由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构成: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富强),政治发展是制度层面(民主),思想与行为模式变革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心理层面或精神层面(文明)。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有机体,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个国家如果片面追求某个层面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最终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样,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中国现代化在目标体系上符合三个层面的要求(和谐可以视为对前三项的统筹)因而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地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三、中国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推进。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后发型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往往因为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而盲目追求高速度,其结果几乎都是欲速不达,反而导致现代化进程的延误。新中国现代化也有过这样的曲折。在中国这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进程确实应该是一个被大大压缩的赶超过程,否则,就会永远处在落后地位。但赶超战略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在比较充分可靠的基础之上,循序推进。如果超过了客观条件允许的程度,就会成为盲目冒进,最终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好,速度也并不是越快越好,而必须与本国的综合国力相适应。 四、中国现代化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应该走自己的路。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迁过程,各国之间理应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落后国家尤其要多向发达国家学习。但落后国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能不能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成为后发型国家现代化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从正、反两个方面充

社会调查报告集锦八篇

社会调查报告集锦八篇 社会调查报告集锦八篇 在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调查报告篇1 实践人: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04级会计2班张雪静实践时间:05年2月10日——12日实践活动:公交车上售票实践目的;第一,勤工俭学;第二,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 这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个寒假,理所当然要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不过身为当代大学生,总不该“日出三竿而起,日落西山而息”地无所作为。回到家后,我与父母商量,准备找一份工作。可是工作还没找到我人却先病了。等我恢复如初时,假期已经过了一半了。本以为打工的事就这样泡汤了。没想到,隔壁的李叔到我家来了。他说原来的售票员李姐过两天有事,想找人代班,问我是否愿意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一口答应了。在我的印象里,售票员不就是收收钱嘛!这种活儿, 只要认识钱不就会干嘛。可是李叔还是让我提前一天跟着李姐熟悉一下工作内容,了解情况,简单的帮忙找余钱我本不想提前去,可还是点头答应了。因为是春节,大家忙着走亲访友,所以车上乘客特

别多。慌乱之中,我差点找错了钱,幸好我反应及时。中午休息时,我把这事告诉了李姐。她没责备我,只是很认真地说:“做我们这行的,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认真,记忆力好。虽说车上上上下下的,又多又乱,很容易出差错,但是这也正能考验你能否在慌乱的场面中保持镇定。不过,你是第一次,已经不错了。”我开始觉得我当初的想法,认识是那么肤浅。李姐又问我: “沿路的站点,你今天上午记住了几个?这条路你平时坐车也经常过,应该全记好了吧?”我此时更觉得羞愧了,因为我根本就没注意这一点,这时候能想起来的也没几个。或许,李姐也意识到了我的尴尬,于是就拿出路线图,耐心地将每一个站点一一指认给我。我认真地在心里记了一遍,然后又利用饭后的时间记了几遍。下午我开始反复检验自己是否记住了。提前说出下一个站点,并不断回忆以经过去的站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到晚上休息时,我已经能很快地说出任何一个站点的次序。此时的我也开始慢慢理解李姐的话了。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此时已没有李姐的帮忙了,我要亲自招呼乘客了。我开始在脑海里回想昨天晚上李姐告诉我的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要合理安排座位尽量让老年人坐在中间的几排位置上,因为中间比较平稳;当然更要记住每一位新上车的乘客,因为这样收费时就会少出错;最后就是在每个站点到达之前提醒乘客下车,让乘客提前做出准备。还好,这一切进行的还算顺利。就算我有一些小疏忽,司机李叔也会及时的提醒我。将近中午,有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奶奶上车了,但车内已经没有座位了。我问其他乘客是否愿意让出一个座位,没想

三农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共中央2003年底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在政府﹑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措施、政策分析、成效 三农问题的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农问题的背景、产生原因 (一)三农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然而,中国农业产品开始同外国农业大国竞争,从而开始出现农民“手里有粮买不出”的现象。随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减少,引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丁稀少。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显著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1.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三农问题产

2017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姓名:曹国璠课程名称: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课内学时数: 36 学分数: 2.0 使用院系部和专业:农学院各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开课时间:教学第 10 周—教学第 14 周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之一,其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学习农业政策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掌握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当代农业科技展望。第二部分是政策学总论,主要介绍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涉农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第三部分为三农政策各论,主要介绍我国涉农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具体的政策。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2、理解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了解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整手段; 4、掌握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具体政策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当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4学时)

一、优种化趋势 二、生物制剂趋势 三、可持续化趋势 四、信息化趋势 五、产业化趋势 第2章政策学概述(4学时) 一、政策的本质 二、政策的涵义 三、农业政策的类型 四、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3章政策的制定(4学时) 一、政策问题的确定 二、政策目标 三、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 四、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第4章政策的执行(4学时) 一、政策执行的内涵与意义 二、政策执行的条件 三、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法与程序 第5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4学时) 一、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二、政策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三、政策的调整 第6章农业结构政策(4学时) 一、农业结构政策的目标 二、农业区域结构政策 三、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四、农业经营规模政策 第7章农业土地政策(4学时)

三农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三农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其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我国人口流动量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由此可以估算,我国农业人口规模大约为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1.5%。“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三农”问题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1.2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关键词] 三农问题;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根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复兴或重建是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的难题。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个历史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矛盾积累的结果,它在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总的来看,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着很深的社会、历史和体制根源,必须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进而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三农问题具有多重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自1997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年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1997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而城镇居民收入却增长了2500多元,增加额尚不足城镇居民的1/6。从纯农业的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1997年的水平。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必然影响到农民尤其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导致粮食生产持续下滑。2000年以来的4年间,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持续下滑,播种面积不断下降。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仅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2亿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粮食总产量8600多亿斤,粮食需求大概在9700亿斤左右,供需相差1100亿斤,粮食安全另人担忧。 第二,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越来越沉重,有的地方农民实际负担甚至占了纯收入的15%—20%,而且越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贫困地区,农民负担就越重。农民负担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基层社会稳定。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取得的成效却难以令人满意。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40%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这样,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

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

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 ——新三农辩论·系列评论之六 关键字:三农农业小农经济土地流转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本聚焦三农 当前中国三农政策的重点应该在哪里?我们以为,当前中央应当以小农经济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小农经济还要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前提来制定三农政策,调整三农政策的方向。三农政策必须服务于小农经济。 一、 未来30年,中国农业一定是多主体参与经营的,其中规模最大、起到基础作用的将长期是小农经济。此外,无论是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种植大户以及资本农业,都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家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规模农业就一定比小农经济更有效率,更不能通过政策支持规模农业与小农经济竞争,以打败小农经济;二是国家在为规模经营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小农经济的需求,尤其不能将服务于小农的政策、财政、组织体系碎片化,从而使小农经济陷于困境。 当前三农政策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国家试图通过扶持所谓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打败小农,比如规定国家新增惠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种支农项目大量投入到规模经营项目,或规模经营项目获得了远比小农经济大得多的财政和项目支持强度。而地方政策更是存在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土地流转,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的普遍情况。成都市规定,土地流转规模越大,政府所补费用越多,超过1000亩的经营规模,政府已经补到1000元/亩,苏州常熟每亩补到800元,这样大量的财政补贴给规模经营户,很奇怪,也很可怕。 二、 以小农经济仍将长期存在并且仍将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小农经济仍然具有极为重要功能为认识前提,来讨论当前三农政策,我以为,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进行讨论,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二是结合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下乡,要针对小农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小农经济正常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坚持和完善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其中坚持就是要继续给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当前中国农村以村社为单位分田到户形成的承包经营制度还有强大活力,这种活力一是表现在以“老人农业+中农”为典型的小农经济可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正是农民有自己的承包地,农民进城失败,他们仍然可以返回农村来。这样,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年级 2010级6班 姓名细雨 学号 7 24354656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处于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国家的“三农”政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金融、税收、社会保障等重要措施来逐步改善农民的不平等待遇。而“三农”政策在性质上属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由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前者具有可诉性,后者则无,因此对“三农”政策的事后规制和救济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农业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

吴晓波观点集锦

回顾历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稳定”的周期律 吴晓波说:“我们对历史所有的困顿和好奇都来自于当代的好奇。” 纵观历史,中国统治者们在发展-稳定,放纵民间与加强集权间循环。中国四大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它们的力量在此消彼长中的博弈;中国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制度,全民思想控制制度,社会精英控制制度,宏观经济制度这四大基本制度左右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吴晓波逐一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变法。春秋时期,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这两次变法奠定了中国式改革思想的形成。西汉汉武帝变法加强中央集权,盐铁官营等措施打破枝强干弱的状态,后西汉末王莽变法,奉故改制。盛唐时民间繁荣,逐渐地方势力过度膨胀,导致安史之乱,随后中唐刘晏变法。十世纪,王安石进行了农耕时期最后一次整体配套的经济改革。鸦片战争后,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进行改革,仅图洋务而不改制,其间在民间资本大好的前提下又造成两次国进民退。二十世纪初,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全面瓦解时期,民间空前繁荣,1927年后宋子文孔祥熙开始变法重建统治阶级,虽最终在宏观经济领域全面失败,但其间造成了两次大的国进民退,中国开始进行金融管控。 建国后陈云改革实行计划经济,全面国进民退,从此中国再也没有自由的资本市场和有产阶级,经济活力全失,国贫民弱。1978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全面复兴经济,而“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也造就了一个极端功利主义的社会。八十年代的改革主要是放权让利,紧紧围绕财政货币和土地,中央财政开源节流,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其结果是国有企业基本失败,老工业基地衰弱,支强干弱。1993年通货膨胀,1994年朱镕基开始改革,以增强中央政府的经济主导权为目标,从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变为体制内的改革,改革的主导权由地方上交中央,由民间还给政府。吴晓波认为朱镕基改革是王安石变法后最伟大的和最为深刻的整体配套改革,影响至今,其基本思路在中国依旧未变 面向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前瞻性思考 当今社会,地方政府和有产阶级权利缩小,国有企业重新成为主脉,民营企业边缘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通货膨胀,改革停滞,投机盛行,社会动荡,财政在不断消耗,为新政府制造了大的势能和困境。“我们到今天又走到了十字路口,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呼之欲出的时候。”吴晓波先生说到。 由经济发展期到了利益调整期,四大基本制度的变革由控制要变为开放。当今中国经济改革主要有三个流行性思路:“一步到位”,“重庆模式”,和维持九四变法的基本策略。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吴晓波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研究中的启发。第一、统一文化是一切经济改革的前提;第二、自上而下的改革首要的突破口不是调整政府与民间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贵分配;恢复民间资本的活力,不是垄断行业的一次性瓦解,而是从金融产业的开放为突破口的渐进开放;第四、国有资本集团的改造,不可能以全民私有化为第一目标,而必须探索新的管理和利益分配模式;第五、避免改革动荡的关键在于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第六、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不一定能保障经济改革成功,但是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为前提的经济改革一定不能成功。 “虽然矛盾重重,但中国的改革有非常光芒的希望。”吴晓波这样表示。 中国的改革天时地利人和,中国还有15-20年的城市化建设,并且现在处于全球从信息革命到新能源和生命科学革命的产业革命酝酿期,此外,还有极大的民族热情。这三点给中国大概留下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在90年以后,这个国家发生了比80年代更大的变化,这个国家从一个有文化理想的、愿意听尼采的国家变成一个完全的商业化的国家,也从全球第十二大经济体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他们那一代人也从青年步入中年。 “任何改革都有个时间窗口,现在我们已经听见了时间窗口关闭的声音。我们要在这二十年实现体制的转型,必须要拜托在座的各位,我们对中国的信心始终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信心。” 吴晓波老师为我们展望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十五到二十年关键期的前景,并提出在中国改革的关键时刻,应利用大好时机,在二十年内完成社会体制的彻底转型。 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一种自底向上设计的改革,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轻工业和农业上(允许农民以市场价格出售农产品)。在沿海地

我国三农热点问题与政策走向(上)92分

我国“三农”热点问题与政策走向(上)试卷 1、13错,余对 1、韩俊部长指出,在巴西,大农场主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远远高于小农户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 正确 错误 2、韩俊部长指出,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体制,是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正确 错误 3、韩俊部长指出,有效率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在人多地少的国家,是保障农民生计的基础。 正确 错误 4、韩俊部长指出,中国的农村改革的一个难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民向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提高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正确 错误 5、韩俊部长指出,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正确 错误 6、韩俊部长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供求平衡是脆弱的、强制性的,是一种紧张的平衡。 正确 错误 7、韩俊部长指出,中国粮食供求平衡是脆弱的,因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制约是耕地稀缺,如果不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这种平衡随时会被打破。 正确 错误 8、韩俊部长指出,对我国的稻谷而言,这些年以来虽然基本上可以自我平衡,但是如果不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来保护,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正确 错误 9、韩俊部长指出,中国强调粮食自给,更多的是强调口粮自给。 正确 错误 10、韩俊部长指出,中国强调粮食安全,最大的问题是要确保玉米的安全。 正确 错误 11、韩俊部长指出,中国一年消费掉2700多亿斤大米,如果自给率降到了80%以下,把全世界可以出口

的大米全买进都不够。 正确 错误 12、韩俊部长指出,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4200多万吨、进口食用植物油800多万吨,相当于使用了国外5.6亿亩的耕地面积。 正确 错误 13、韩俊部长指出,1993年中央明确,15年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再延长15年。 正确 错误 14、韩俊部长指出,2009年中央明确,农民以承包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长久不变。 正确 错误 15、韩俊部长指出,美国的农场85%以上是以家族为基础建立的。 正确 错误 16、韩俊部长指出,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最适合的经营方式。 正确 错误 17、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农业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实行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家庭经营内部监督成本是零。 正确 错误 18、韩俊部长指出,有效率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在人多地少的国家,是保障农民生计的基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稳压器。 正确 错误 19、韩俊部长指出,从东亚的农业现代经验来看,大规模的农地集中无法形成。 正确 错误 20、韩俊部长指出,日本农地政策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农地农有,农地农用”。 正确 错误 21、韩俊部长指出,到2009年,日本农业人口降到了5%。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