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论文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论文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论文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摘要: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城市建设理念正在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并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关专家和基层政府部门人士建议,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无论从应对日益趋紧的国外压力和国内压力讲,还是从实现经济转型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角度看,都应尽快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通过选择“低碳化”的城市发展路径,以此为主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一、发展低碳城市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我国从能源、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困境中“突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作为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欲借此摆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之后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将低碳理念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化方向转型。

(二)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可持续“转型”。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支撑,低碳城市建设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

节能低碳论文

低碳生活—给地球降温 随着PM2.5 的肆虐,人们再次正视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给带来的恶果,“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虽然这个话题是那样的沉重,那样的纷繁复杂,但是我们都不能再忽视它,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飞速提高,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与日俱增。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实现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保护好地球这个大家园,人人有责,特别是一些公共机构,更应当率先垂范,引领人们实现绿色办公,走进低碳生活。 在工作中节能降耗,提高机关工作人员节能、低碳、环保意识,营造节能的良好氛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才能打好这场持久战。 1、高度重视,落到实处。每天上下班时尽量少开车;办公期间:充分利用公文传输和公共邮箱,接收文件和下发通知,避免过多打印;打印复印,纸张要求双面使用,尽可能减少纸张的使用;动态使用电灯,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开灯做到人走灯灭;下班时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各类电器不仅要关机,还要关闭接线板电源,减少待机等等。

2、学习身边节能减排的知识,养成良好习惯。现在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低碳”一词,但具体内涵和实现低碳生活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低碳生活却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毫无概念。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宣传教育来引导人们树立低碳观念。一方面可通过媒体、网络以及其他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比如,现在一些值得肯定的电视节目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如生活实用小妙招,经常教观众一些变废为宝、节约环保的小技巧,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很多浪费,节约了部分能源,积少成多,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3、经常开展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主题活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必须实现普遍化、日常化。有条件的部门、单位定期组织节能环保知识竞赛,提高人们对节能环保理念的认知,多收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有关节能环保的影片,让人们在感受能源资源和环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到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带来的触目惊心的场景,以此达到警示和提高人们忧患意识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行动中来。 4、在单位评选节能减排标兵,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单位里出现的节约行为,我们要把它当作美德加以发扬,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把节约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风气,形成氛围,使节能减排的生活习惯真正的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

孙智贤毕业论文题目(11.23)

孙智贤毕业论文题目(11.23)

2012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孙智贤) 一、绿色贸易壁垒方面 1.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4.技术贸易壁垒对山东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5.论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二、经济贸易摩擦 1.浅议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启示 2.中日农副产品贸易摩擦研究 3.试论中欧钢铁产品贸易摩擦 4.中美轮胎特保案对山东省轮胎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从“两反一保”谈美国的贸易保护 6.浅谈温州鞋业遭遇欧盟反倾销的思考 7.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策略 8.我国彩电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 三、物流方面 1.青岛市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山东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 3.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4.浅谈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结合及其发展前景 四、服务贸易 1.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2.青岛市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思考 3.山东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4.青岛市发展港口服务业的问题与对策

五、汇率问题 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服装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3.试论人民币升值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4.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变动关系分析 5.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分析 6.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7.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问题探讨 8.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应对措施 9.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0.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问题探讨 六、招商引资与跨国并购 1.青岛外资引进现状及对策分析 2.当前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探讨 3.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4.浅析跨国公司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5.FDI对山东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6.中国中小企业出口信贷市场分析 7.论多元化融资对我国电信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推动作用 8.青岛市对韩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9.外资恶意并购中国企业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 10.FDI溢出效应对山东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11.山东产业集聚效应与吸引跨国投资关系问题研究 七、贸易实务方面 1.信用证下进口押汇风险管理探讨 2.海运提单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3.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4.不同贸易术语下“仓至仓”条款的应用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就首先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低下和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经济停滞和贫困落后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后来,罗森斯坦·罗丹又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他(1966)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电力、运输和通信等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它的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部门分析方法”。罗斯托为了强调他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使用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各国在起飞前和起飞年代中,社会先行资本(主要是交通)所需的投资水平不同。”他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起飞可能出现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

建设。这种先行的、最低限度的建设规模因各国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取决于以前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历史(1914年以前的俄国)和当代的情况(1958年后的中国)都表明:在没有相应的前提性资本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起飞的国家,它们在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起飞年代中的严重问题。”“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不过,罗斯托的“社会先行资本”概念有时又包括农业、教育等部门,显得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性。 Mschauer D.于1989年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末美国经济生活中生产率的下降,能从同时期公共资本量的恶化状况中得到解释。而Munnell A.在1990年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些结论。Hiehl D.于1986年在给欧共体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学者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作过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总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一条共同的结论,那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也研究了基础设施问题,他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资本,一般以运输和通信为代表,它们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初期条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为

论文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摘要: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穷上升,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威胁到地球寿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不断增长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大打折扣。此时,“低碳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作为现代社会的新新大学生,我们要明白:要学会生活,更要学会“低碳生活”。 关键字:低碳生活、气候变化、中国式、90后 一、“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1、概念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成为人们推进生活的新潮流,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一个问题。 2、背景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让地球的“体温”居高不下。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 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因此算作大气污染物之一。 物种减少 美国媒体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3)为住房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适当支持。住房非营利组织并非是一个空壳,而是由土地、资金和住房等配套制度组成。英国和德国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得到了政府在土地、税收和贷款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因此,在我国如果成立住房非营利组织,必须在资金和土地上给予相应的适度支持,特别是土地。 当然,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住房保障中心,可以在其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其人力和资金等要素获得方式,促使其从“影子政府”的角色逐步过渡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强化其非营利性和草根性。 (4)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展开竞争。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例如住房合作社、住房保障中心、住房慈善基金会,等等,让住房非营利组织之间展开竞争,确保其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城市安居支持模式研究:现状、路径与政策”(13YJA79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2CJL058)。 【参考文献】 [1] Bebbington, A. J., S. Hickey and D. Mitlin. Introduction: Can NGO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Alternative[M]. 2008, London: Zed Books. [2] Drabek, A. G..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the Challenge for NGO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J]. World Development, 1987, (15): 15-27. [3] Lewis, D., and N. Kanji.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M]. 2009, Abingdon, UK: Routledge. [4] Power, G., M. Maury, and S. Maury. Operationalising Bottom-up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NGOs: Barriers and Alternatives[J].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002, (12 ): 272-284. [5] Brass, J. N.. Why Do NGOs Go Where They Go? Evidence from Kenya[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2): 387-401. [6] Nicola Banks & David Hulme. The Role of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M]. 2012,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7] 徐湘林.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J]. 公共管理学报. 2005, (8): 7—22. [8] 刘鹏. 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5): 91—99. 【作者简介】 任媛(1981—),女,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人口与区域发展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城市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刊发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包括:城镇化、区域与城市、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名城保护等。本刊来稿的取舍以学术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 1.篇幅与格式论著、综述等文稿,包括图、表在内,字符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论著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产生论文的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正文、图表、注释、参考文献、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和研究方向)和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职称职务、电话和E-mail地址),以及英文版的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2. 题目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题目中不得出现英文。 3. 署名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并对该论文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最多署5位作者姓名.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名者中间无连字号。 4. 摘要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数控制在300-400字之间。 5. 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6.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7. 正文层次序号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5级。各层次一般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1”、“3.1.1”等。 8. 数字的用法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以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10 . 缩略词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11. 表格与插图均应少而精,设计正确,使人容易看懂,并按顺序附在正文内。表格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照片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确,标注好图号。表格与插图的题目需用中文表达。 12. 参考文献论著、综述列出的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发表的论著为主,未公开发表的不宜引用(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已肯定将被公开刊物采用者可注明“待发表”。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注。所有参考文献均需标明起止页码。 13. 其他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权删改。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表。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 ol.22 No.3 2015·C18·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论文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 (吉林省蛟河市第二高级中学吉林蛟河 132500) 摘要: 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关于气候环保低碳等话题就 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在很多的时候,“低碳”是我们的举手之劳,所以它不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态度.作为一名老师,我们 应该培养学生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将这些理念带入日常生活当中, 使学生们成为一个个环保卫士. 关键词: 意识培养;行为渗透:低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45-01 近年来,随着人口、经济的不断增长,“低碳”教育逐步走入高中教育的视野。看着大大小小的”低碳”标语,听着似懂非懂的环保口号,心中不免一阵困惑,困惑我们当下的教育,尤其是低碳意识行为的教育。 当空洞的理论无法感动那些稚嫩的心灵的时候,当严厉的说教无法纠正那些不良习惯的时候,我们不妨多一点无痕教育、无声教育。从转变自身环保观念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将低碳理念注入学生们心灵的深处,使学生们参与、体验、理解、感悟。 1.我参与,我明白 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有必要树立良好的低碳观念和意识,怎样才能让十七八岁的学生懂得“低碳”,参与“低碳”,

不妨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把这些理念落到实处,如避免浪费电,教室没人会随手关灯,在家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避免水龙头自由流水……每天演算的废纸,不随意扔掉,变废为宝。平时喝剩的水瓶积攒起来,回收再利用。除此之外,教育环境布置的优雅、干净、整洁,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举办以“步入创新行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们明白“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2.我体验,我努力 低碳教育活动是更集中、更高层与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它能更强烈的迸发高中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展示个性特长,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是促使高中生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利用”4.22”地球日、“6月25日”环境日开展不同类型的环境体验活动,在升旗仪式后庄严宣誓,争做“低碳卫士”,悬挂:“森林是地球的肺,湿地是地球的胃”宣传标语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低碳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他真正走到我们的世界,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3.我理解,我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越大。”是的,不经意的教育,效果是最明显的。很喜欢给同学们讲一些环保话题。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发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

低碳环保的论文

低 碳 , 一 个 时 代 的 话 题 班级:中文系2010级9班姓名:曹雪灵 学号:201011050126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定局,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气候变暖,而是其所带来的对人类生理机能造成的影响,人类生病的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给空气和海洋以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低碳环保已是刻不容缓。这一话题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却是一时的热题,自低碳一词提出至今,我们的环境虽有所改善却又渐渐的被人们所忽视。我们要重新重视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低碳,让地球低碳。 正文 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遍性、全球性的问题。对作为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来说,环境问题更是不可避免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国家很重视、政府很重视、环境相关人士很重视,但是部分普通民众依然不太了解低碳环保的重要性。还记得那部叫做《2012》的电影吗?在地球不堪重负时毁灭的就是人类。当然,我不否定《2012》的虚幻性,它毕竟只是一部电影。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环境问题,依然只把低碳环保当做别人的事情,那么“2012”就离我们不远了。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我们所普遍认为的单纯变热,还有许许多多的影响,是同人类生活有直接密切关系的。 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人类生病的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会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脏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病毒类疾病、细菌类疾病……人们社会在医疗上所支付的金钱将越来越多,死于非命的人将越来越多。癌症,将越来越普及;促死,将会越来越普遍。再多的钱,再好的医生,也未必能救得了你的命。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到那时,再多的钱,也未必能救得了你的命。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会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且会带来许多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再加上瘟疫的入侵,后果无法想象。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一定会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因为陆地水分的流失,随时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大火无情,我们的家将24小时处于危险当中。 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都是由冰山融水组成的。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有一个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一个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一个过滤过程。这整个的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的平衡保障。而现在全球变暖使得冰山上的冰雪积累的速度远没有融化的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经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 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的食物消失,将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

低碳乡村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环境科学 低碳乡村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引发冰雪融化,增加洪水的发生几率,海平面上升严重影响海岸地区的城市及一些小岛国,而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人蓄饮水困难,粮食作物产量下降,受害人群占到全球人口的1/6。气候变化使生态系统变得异常脆弱,15%-40%的物种面临灭绝,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鉴于此,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前不久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哥本哈根协议》,是世界各国为低碳经济发展所作的新努力。2009年6月,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正式提出,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为这一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核心指标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还宣布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发展低碳生产,也要倡导低碳生活;不仅要建设低碳城市,更要建设低碳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废物、废气的排放也相应地增加,减缓这一趋势刻不容缓。因此,结合新农村建设,寻找我国低碳发展策略,改善自身生活环境,减灾增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低碳型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今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在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的了解农村的特点,系统的整理概括低碳乡村建设发展基础、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清楚掌握中国在低碳方面取得的成果来分析研究农村在未来的时间里发展低碳项目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 与挑战,并以浙江典型竹林乡村为例,对此类农村以后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低碳项目提出一些切实可效的意见及对策。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如下: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简介:张敏(1976-),女,安徽亳州人,工程师,从事能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09-10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张 敏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设备科,安徽合肥230081) 摘要:城市是人类物质投资和智力创新的中心。把发展低碳经济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 的主流方向。除发达国家以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有能力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必须以节能减排来减少城市碳源、增加有效的城市碳汇和发展低碳经济做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是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该文通过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的剖析,继而提出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经济;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2)23-122-03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水平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能耗生活方式的不断蔓延,使得大气层中的CO 2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并带来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的变暖及相应恶劣天气的增多,在对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 特大洪水,受灾面积2000万hm 2 ,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多 亿元。2004年12月26日, 印度洋发生的地震及海啸,对其中影响最大的印尼造成遇难人数超过10万人,流离失所的灾民更高达百万之巨。2008年初的我国南方的特大雪灾和2011年底到2012年初的云南省的持续干旱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由于CO 2的过度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限制和降低CO 2的排放,并且增加对CO 2的吸收,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7]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碳排放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的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3] 。这是中国作 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人类社会的承诺, 也是对我国如何合理的、有效的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提升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给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等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载体 [7] 。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其聚集了全国经济总量的90%以上和全国人口的50%左右。所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我们无法规避的现实选择 [7] 。 1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城市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城市的 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内很少提及“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对低碳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研究。2009年,仇保兴博士在“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以“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为主要出发点的生态城市类型 [4] 。低碳生态城市同时体现了低碳城 市的低污染、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活宜居型、运行安全型及经济发展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低碳理念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形成“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2] 。 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 2.1 现阶段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概况 根据中 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230个,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所占比重分别为为80.1%和46.3%;尤其是2003年以后,提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数量增长较快(如图1) [3]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还需 要更多的人继续加以深化研究 。 图1 1996-2011年全国累计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数量 221安徽农学通报, Anhui Agri.Sci.Bull.2012,18(23)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城市化和少数城市大型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避免重蹈其他国家一些大城市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覆辙,迫切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尤为重要。 (一)、对城市本质的认识问题。 研究世界城市的各学科和各学派的学者都对城市下过不同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城市是一种与乡村不同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最基本也是最简单定义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城市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见钱不见人。这就要求:1、在城市建设上,必须以适于人的居住、生活、休息为根本原则。要给人以正常自由活动的空间,确保市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洁净的水,吃到健康的食物。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上,要注意提高市民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尽最大可能保证就业,让市民有谋生手段和谋生之处;3、在政治生活方面,要随着城市居民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及其对社会信息的掌握程度,不断为市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4、在文化上,要随着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混杂的特点,在建设主体文化的同时,发展多元文化,以满足不同市民的文化需求。 (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问题。 90年代以来,全国先后有40多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但据国家计委、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众多专家、学者完成的建设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战略研究》认为,至本世纪中叶,最有可能进入国际性城市之列的城市只有三座:上海和依托天津的北京,加上回归后背靠深圳的香港。热情实践与冷静思考之间的矛盾在于对国际大都市内涵的不同认识,其中涉及到国际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两个概念。国际化城市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存在密切交流并且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而城市国际化,可以是城市某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国际化,比如旅游国际化、宗教国际化、文化艺术国际化等,如日内瓦、维也那、海牙和威尼斯……客观地说,要在我国造就出40多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使我国的大城市在结构和功能上具备一定的国际性,不仅是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不是遥不可及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的论文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的论文 801马季 摘要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例如,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不仅使极地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海平 (摘自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P51《极面升高也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 地保护在行动》) 正文 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遍性、全球性的问题。对作为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来说,环境问题更是不可避免的大问题。部分普通民众依然不太了解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我们所普遍认为的单纯变热,还有许许多多的影响,是同人类生活有直接密切关系的。 气温升高,导致极地冰雪融化,致使淡水资源减少,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还会引发疾病等多种危害。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活中,我们可以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提倡步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自觉转变观念加以践行,但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实施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 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都应该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低碳经济毕业论文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始终是世界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人类生存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自然环境却在发展中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至于直接危害到人类现有生存境遇。全球气候变暖就是自然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之一,强烈的生存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问题。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信息经济之后,人类如何选择下一个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关键问题。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强调要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此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研究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总量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利用基础上的。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经济模式,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农业发展还没有真正正视低碳经济,更没有去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研究和践行低碳经济是我国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战略要求。 一、我国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不仅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我们更是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农业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情况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必然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走的是粗放型路线,以人力物力的大投入来换取农业产量的增加。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我国农业产量虽然很大,但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却很低。巨大的农业产量是以巨大的资源投入作为代价的,其中资源消耗高、技术水平低以及农业生产的环境破坏性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低碳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发展要摈弃粗放型发展方式,转而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和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要建立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基础上。我国农业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创新农业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思考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思考摘要:快速城市化加重了资源的消耗和对城市周围环境的破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时需要尽可能降低这些影响,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注重低碳生态方面的考虑,在城市建设中,编制低碳城市规划或引入低碳理念已渐成趋势。本文结合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实际,首先简要阐述了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建设低碳城市新区意义重大,提出低碳城市新区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定位、理论研究基础、低碳城市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低碳城市新区规划的实施等方面进 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新区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城市新区规划思考 abstract: rapid urban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urban surroundings, the need to minimize these impacts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low-carbon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the preparation of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construction, or the introduction of low-carbon concept has become the trend.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new distric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ctual briefly first low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环境保护论文——低碳生活

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摘要: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经济”仅有 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低碳生活;方式;环保 正文: 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遍性、全球性的问题。对作为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来说,环境问题更是不可避免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国家很重视、政府很重视、环境相关人士很重视,“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 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止境,以及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正在面临着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高,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气候变化也屡屡出现,如今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情况和健康安全,即使是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和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

和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在如今这样“危险”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低碳”的重要性,“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概念、政策应运而生。 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而如今,走向低碳化时代也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数量巨大的排放量。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下面,就从 以下方面,对低碳生活方式做一探索: 1.低碳生活,从饮食做起 “低碳饮食”最早是由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所撰写的《阿特 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中提出的,其提出背景与健康减肥密切相关,后来美国医学会发现“低碳饮食”不仅适用于减肥,也符合现代人“低

城市低碳交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低碳交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作者:王光荣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300191 刊名: 前沿 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 年,卷(期):2012(17) 参考文献(32条) 1.常雪梅交通部:正研究低碳交通体系 2010 2.徐建闽我国低碳交通分析及推进措施 2010(04) 3.刘丽亚走低碳之路促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0(01) 4.张陶新;周跃云;赵先超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现状途径分析 2011(01) 5.陆键当代世界低碳本位的交通战略 2011(01) 6.孙凤英;刘婵低碳城市客运交通的实现路径分析 2011(03) 7.郭万达;黄佳军;杨伟低碳城市化:我国城市发展新坐标 2010(02) 8.余凌曲;张建森轨道交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 2009(05) 9.张俊艳;李璐;姜福祥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2011(03) 10.石京低碳交通是一种效用选择 2010(08) 11.周珂;梁文婷;李姗姗论构建我国低碳交通运输法律体系 2011(02) 12.王光荣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研究 2011(02) 13.陈洁行杭州低碳城市交通实践与发展对策 2009(12) 14.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与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2009(06) 15.黄少卿低碳交通模式及其在现代都市的普及--以上海为例 2010(04) 16.郭万达深圳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与对策 2010(02) 17.任力;倪玲;李响厦门低碳交通发展研究 2010(02) 18.黄海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管理体系研究 2010(02) 19.王光荣天津市发展低碳交通的综合战略 2010(09) 20.孙钰;臧广宇;姚晓东天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研究 2011(05) 21.刘文宇北京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前景分析 2010(09) 22.杨平贵阳市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2011(02) 23.谢军安;卢小志;刘阳石家庄市发展低碳交通的思考和对策 2011(01) 24.孙红霞关于焦作市低碳交通建设的问题 2011(06) 25.肖荣波;艾勇军;刘云亚欧洲城市低碳发展的节能规划与启示 2009(11) 26.陈博西方国家的低碳城市建设 2009(24) 27.杨雪英更加绿色的未来--英国低碳交通发展思路 2010(11) 28.华红琴;翁定军低碳城市:从理念到行动 2010 29.连玉明低碳城市的战略选择与模式探索 2010(02) 30.倪外;曾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 2010(05) 31.弋振立低碳城镇化: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 32.王光荣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及其建设简论 201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