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6页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6页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6页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

女性盆腔肿块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CT检查是继B超之后女性盆腔肿块的主要检查之一,正确诊断盆腔肿块是及时治疗的必要手段。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CT对25例患者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或病理对这些患者进行验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中,卵巢肿块15例,子宫平滑肌瘤5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子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快2例,年龄16~77岁,平均38岁,病程7 d~3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腹部不适或疼痛,月经紊乱、阴道流血,自触或医生触诊及其辅助检查发现盆腔肿块等。

1.2方法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已婚患者检查前阴道填塞纱布,扫描前30 min口服1.5%泛影葡胺约800 mL,平卧,自耻骨联合下起10 mm 层厚10 mm层距连续扫描至双侧髂骨上棘联线水平,部分病例向上至肿块扫完为止,在CT影像上,由2位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一致者纳入统计。

2结果

本组25例女性盆腔肿块中,CT作出准确定性诊断22例,符合率88%(22/25),误诊率12%(3/25),准确定位率92%(23/25),主要病变CT

作出初步诊断后,再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卵巢囊肿1例,卵巢囊腺瘤4例,卵巢癌2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子宫肌瘤5例,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块2

例。

2.1卵巢肿块①卵巢囊肿1例,圆形密度均一囊性肿块,囊壁薄光滑锐利,囊腔无分隔,②卵巢囊腺瘤4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例,表现为盆腹部巨大单房性囊性肿物,壁薄,内未见乳头状物及砂粒体,CT增强无强化,瘤体直径7.2~17 cm,挤压盆腹部及周围组织;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例,表现盆腹部可见巨大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内呈多囊分隔状,囊液呈均匀较低密度,囊腔间密度有差异,囊壁薄而光滑,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大小直径在15~28 cm,肠管受压推移。③卵巢癌2例,1例表现为盆腔右侧可见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影,密度不均匀,部分呈囊性低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实性区明显强化,形态不规则,腹部可见大量腹水,1例表现盆腔内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左右相连,边缘光滑,其内密度均匀,增强后病灶呈分隔样改变,壁强化明显,病灶中央有强化结节影,子宫直肠窝内可见积液,误诊为卵巢囊腺瘤。④卵巢畸胎瘤5例,瘤体内有软组织密度、脂类密度伴斑片状高密度钙化1例,1例可见随体位改变的浮球征,有2例可见脂液平面,1例仅见单纯水样囊性密度,误诊为囊肿。⑤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囊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可见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

2.2子宫肌瘤5例,2例肌壁间或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普遍性增大,2例浆膜下多发肌瘤,引起子宫呈角状突出,1例肌瘤囊性变,误诊为巨大巧克力囊肿。

2.3宫颈癌1例,表现为子宫颈体积增大,宫颈不均匀增厚,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可见强化。

2.4子宫内膜癌1例,平扫子宫体明显增大,中央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子宫肌层强化均匀,子宫中央低密度肿块强化不明显,盆腔内可见肿大淋巴结。

2.5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表现盆腔左侧可见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及高密度出血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子宫体积增大。

2.6双侧附件炎性包块2例,表现为多房囊性包块,囊壁较厚,但内壁光滑,囊液密度较高,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与周围器官有不同程度粘连。

3讨论

3.1大部分病例表现典型,可以定性定位,本组病例,CT对女性盆腔肿块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8%(22/25)。①卵巢囊肿:卵巢囊肿为子宫两侧圆形或椭圆形单房水样密度影,其大小不定,边界清楚,增强后囊肿显示更清晰,囊液不强化。②卵巢囊腺瘤:常表现为低密度的囊性肿块,边界比较清楚,腔内分隔比较多见,边缘较规则、光整,肿瘤内乳头状突出的密度常呈软组织密度,浆液性囊腺瘤单房比较常见,有部分可以呈多房状改变,囊内液体的密度比较均匀,大约10%的病例囊壁或间隔可以见到钙化影,而粘液性囊腺瘤,囊壁及其分隔的厚薄往往不均匀,多房较为多见,各房囊内液体的密度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囊液密度比软组织密度低,但比水密度高,增强扫描,囊壁、间隔和实性成分可以强化,密度较平扫时明显增高[1]。③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约80%发生在卵巢,约50%为双侧性,因异位的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纤维化及粘连逐渐形成囊肿,内含陈旧性血液称巧克力囊肿,CT表现为子宫附件及直肠陷窝处可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鉴别诊断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祝新平周攀 【摘要】目的提高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正确性。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84例共102个病灶,所有病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并对其CT 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个囊性包块,良性86个,恶性16个。CT诊断定位正确80例(96.1%),定性正确69例(82.1%)。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13例13个病灶;卵巢囊腺瘤11例15个病灶;卵巢囊腺癌5例9个病灶;卵巢转移瘤3例4个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2例16个病灶;卵巢囊肿19例22个病灶;输卵管积水或积脓5例7个病灶;子宫内膜癌3例;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8例;其它5例。结论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女性盆腔;囊性病灶;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女性盆腔病变中囊性肿块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对肿块的来源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CT的广泛应用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女性盆腔解剖结构和病灶细微特征的显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84例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的CT鉴别诊断能力。 资料和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2014年7月的84例被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例。年龄12—92岁,平均43.9岁。临床上最常见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腹痛、月经不调、不规则阴道流血。病灶大小18mm—210mm,平均55mm×63mm。囊性病变定义为CT图像上囊性区占病灶的2/3以上,囊壁及囊内间隔厚度以3mm为界,小于3mm为薄壁,大于3mm为厚壁。 采用GE公司的Highspeed 双排CT扫描。于扫描前晚无渣饮食,扫描当日饮清水1000ml,扫描时保持膀胱充盈。研究病例行平扫及增强,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80-100ml,速率2.5ml/s。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向上至髂嵴,如肿瘤巨大延伸至盆腔以外,包括全部病变。图像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 结果 本组84例102个囊性包块,病例CT诊断定位正确80例(96.1%),定性正确69例(82.1%)。84例病变中良性病变86个,恶性16个,单房50个,分房52个。 囊性畸胎瘤:共13例13个病灶,年龄12—79岁,平均41.4岁。病灶为圆形或卵圆形,均为单侧,大小22mm—115mm,平均68mm。所有病灶内均见液性及脂性密度区,脂肪CT 值在-20HU以下,10例软组织结节灶,11例见钙化影,为小条状。囊壁薄,7例见薄壁分隔。2例合并对侧卵巢囊肿。 囊腺瘤:11例15个病灶,年龄27—92岁,平均48.8岁。单侧7例,双侧4例。浆液性5例7个病灶,大小33mm—210mm,平均83mm,单房病灶5个,多房2个,分隔薄,3例出现囊壁结节。黏液性6例8个病灶,大小22mm—184mm,平均92mm,均为多房,壁厚薄不均匀,有强化。6例见壁结节,壁结节增强后有轻中度强化,囊液的CT值平均为30-45HU 左右,其中1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合并对侧卵巢囊肿。 囊腺癌:5例9个病灶,年龄38—59岁,平均51岁。浆液性1例,黏液性4例。单侧1例,双侧4例。大小33mm—165mm,平均95mm。均有分房及附壁结节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增强后有强化,边界不清。5例伴有盆、腹腔积液,1例伴网膜结节转移。 卵巢转移性瘤:3例4个病灶,年龄45—73岁,平均57岁。单侧2例,双侧1例。大小55mm—110mm,平均80mm。均有分房及附壁结节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有强化,边界不清。1例伴有盆、腹腔积液。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6页

25例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 女性盆腔肿块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CT检查是继B超之后女性盆腔肿块的主要检查之一,正确诊断盆腔肿块是及时治疗的必要手段。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CT对25例患者进行诊断,并通过手术或病理对这些患者进行验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中,卵巢肿块15例,子宫平滑肌瘤5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子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快2例,年龄16~77岁,平均38岁,病程7 d~3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腹部不适或疼痛,月经紊乱、阴道流血,自触或医生触诊及其辅助检查发现盆腔肿块等。 1.2方法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已婚患者检查前阴道填塞纱布,扫描前30 min口服1.5%泛影葡胺约800 mL,平卧,自耻骨联合下起10 mm 层厚10 mm层距连续扫描至双侧髂骨上棘联线水平,部分病例向上至肿块扫完为止,在CT影像上,由2位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一致者纳入统计。 2结果 本组25例女性盆腔肿块中,CT作出准确定性诊断22例,符合率88%(22/25),误诊率12%(3/25),准确定位率92%(23/25),主要病变CT 作出初步诊断后,再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卵巢囊肿1例,卵巢囊腺瘤4例,卵巢癌2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子宫肌瘤5例,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例,双侧附件炎性包块2

例。 2.1卵巢肿块①卵巢囊肿1例,圆形密度均一囊性肿块,囊壁薄光滑锐利,囊腔无分隔,②卵巢囊腺瘤4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例,表现为盆腹部巨大单房性囊性肿物,壁薄,内未见乳头状物及砂粒体,CT增强无强化,瘤体直径7.2~17 cm,挤压盆腹部及周围组织;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例,表现盆腹部可见巨大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内呈多囊分隔状,囊液呈均匀较低密度,囊腔间密度有差异,囊壁薄而光滑,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大小直径在15~28 cm,肠管受压推移。③卵巢癌2例,1例表现为盆腔右侧可见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影,密度不均匀,部分呈囊性低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实性区明显强化,形态不规则,腹部可见大量腹水,1例表现盆腔内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左右相连,边缘光滑,其内密度均匀,增强后病灶呈分隔样改变,壁强化明显,病灶中央有强化结节影,子宫直肠窝内可见积液,误诊为卵巢囊腺瘤。④卵巢畸胎瘤5例,瘤体内有软组织密度、脂类密度伴斑片状高密度钙化1例,1例可见随体位改变的浮球征,有2例可见脂液平面,1例仅见单纯水样囊性密度,误诊为囊肿。⑤卵巢巧克力囊肿3例,囊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可见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 2.2子宫肌瘤5例,2例肌壁间或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普遍性增大,2例浆膜下多发肌瘤,引起子宫呈角状突出,1例肌瘤囊性变,误诊为巨大巧克力囊肿。 2.3宫颈癌1例,表现为子宫颈体积增大,宫颈不均匀增厚,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可见强化。

个常见疾病CT诊断报告书写

15个常见疾病CT 诊断报告书写,你get了吗? (一)脑梗塞 头颅CT扫描(平扫) 片示:右侧大脑半球额叶、颞叶和顶叶可见大片扇形低密度灶,CT值21HU,边界尚清,局部脑沟变浅消失,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变小,中线结构向左移位,其余部位脑实质未见异常改变,骨窗观察颅骨骨质未见异常。 意见:右侧大脑半球额叶、颞叶和顶叶缺血性脑梗塞。 (二)脑出血 头颅CT扫描(平扫) 片示:右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灶,CT值75HU,大小约20mm×25mm×20mm,边界清楚,周围有一低密度带围绕;其余部位脑实质未见异常改变,脑室脑沟脑裂未见异常,中线结构未见移位,骨窗观察颅骨骨质未见异常。 意见: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5ml)。 (三)脑胶质瘤 头颅CT扫描(平扫+增强) 片示:平扫见左侧大脑半球额叶有一不规则低密度灶,CT值23HU,大小约20mm×35mm×18mm,边界欠清,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强化;局部脑沟变浅消失,左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变小,透明隔略向右移位;其余部位脑实质未见异常改变,骨窗观察颅骨骨质未见异常。 意见: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脑胶质瘤。 (四)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部CT扫描(平扫+增强) 片示:右侧眼球内可见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大小约24mm×28mm×30mm,内有斑片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同侧视神经增粗,但眼外肌和眶壁未见异常;左眼未见异常。 意见: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 (五)鼻窦炎 鼻窦CT扫描(平扫) 片示:左侧上颌窦窦腔内密度增高,可见液气平面,黏膜环状增厚,但窦壁骨质未见异常;右侧上颌窦及两侧筛窦、蝶窦、额窦和鼻腔未见异常。 意见:左侧上颌窦炎。 (六)周围型肺癌 胸部CT扫描(平扫+增强) 片示:左肺下叶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30mm×40mm×50mm,平扫CT值26HU,增强后CT值30~65HU,肿块轮廓不光整,有分叶和毛刺,并可见胸膜凹陷征。其余肺叶未见异常改变,气管支气管通畅,两肺门部和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胸膜、心包、肋骨、胸椎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意见:左肺下叶周围型肺癌。 (七)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胸部CT扫描(平扫+增强) 片示:右后下纵隔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35mm×50mm×60mm,密度均匀,平扫CT值26HU,增强后CT值65HU,肿块轮廓光整,与后胸壁呈广基底相连,其邻近的椎弓根破坏,椎管扩大变形。两肺未见异常改变,气管支气管通畅,两肺门部和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胸膜、心包和肋骨未见异常。

胰腺常见疾病CT、MRI影像诊断

第十四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 第三节胰腺常见疾病CT、MRI影像诊断 一、导入新课 (一)复习正常胰腺CT、MRI表现 胰腺为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置较深,相当于第一、二腰椎水平,横卧于 腹腔后方,后面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结构。 CT表现正常胰腺呈弓形带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或呈波浪状改变。正常胰腺实质密度均匀,略低于脾;随年龄的增长,胰腺萎缩,脂肪增多,常呈羽毛状。正常情况下,胰管不能显示。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 MRI表现横断面图像上其外形与CT相同,在T1WI和T2W皆呈均匀的较低信号,与肝实质信号相似。 (二)重点、难点 急性、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CT、MRI表现。 二、新课讲授 (一)、急性胰腺炎 是胰蛋白酶原溢出被激活成胰蛋白酶引发胰腺及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 急性炎症。 1、临床:起病急骤。多见成年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 重者休克、腹膜炎体征,发病前多有酗酒、暴饮暴食或胆道史,另外生化、血液 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变。 2、病理:多分为水肿型,少数出血坏死型。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多见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以广泛的胰腺坏死、出血为特征,由于胰液、炎性 渗出、脓液、出血、坏死组织等积聚在胰腺内外,并可沿和多条途径在腹膜后间 隙或向腹腔扩散,因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3、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胰腺外形增大,密度稍减低,大多为弥漫性,也可局限于胰腺的某一部分 2)、水肿型表现为均匀性低密度,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 3)、出血坏死型胰腺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匀,坏死区呈低密度,出血区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4)、胰腺炎常累及胰周及腹膜后各间隙,致小网膜囊、肾旁前间隙积液,液体潴留被纤维囊包裹即形成假性囊肿;炎性渗出可向上累及胸腔,向下累及盆腔 5)、CT扫描可显示病变的程度和累及的范围,了解有无并发症等,从而指导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