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者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2.证治分类

(1)心虚胆祛证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常用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心虚胆祛证,若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

(2)心血不足证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心血不足证,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证

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

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常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阴虚火旺证,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若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天王补心丹;若阴虚兼有瘀热者,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郁金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4)心阳不振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常用桂枝、附片、人参、黄芪、麦冬、枸杞子、炙甘草、龙骨、牡蛎。

心阳不振证,若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温阳散寒;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锻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服;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利水化饮;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红、红花;若心阳不振,以致心动过缓者,酌加炙麻黄、补骨脂,重用桂枝以温通心阳。

(5)水饮凌心证

主症:心悸眩晕气急,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常用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水饮凌心证,兼见肺气不宣,肺有痰湿,咳喘胸闷,加杏仁、前

胡、桔梗以宣肺,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若见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者,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如真武汤。

(6)瘀阻心脉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常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心悸的中医辨证

心 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 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 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 ;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

⑤ 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 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 ;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 ⑦ 同 用。 【附方】 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 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共分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 瘀阻,痰火扰心7个症候进行辨证论治。心悸患者要饮食有节、保持精神乐观、生活节律化 才能使疾病早去,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 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因惊恐、劳 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正式的提出了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病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 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 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心悸的形成,临床上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 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因素有关。《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症,为临床多见,既可为仅发于心的病变,也可以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 的多脏腑病变。心悸相当于西医所述的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 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按照心悸辨证论治。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心悸的病性有虚实两方面,为 本虚标实之证,以虚证居多,亦有虚实夹杂。治疗心悸时,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 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 的恢复;心悸由于痰饮、瘀血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 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心悸的具体辩证论治如下: 1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静安神,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 若心悸气短,烦扰即发,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伴有神疲乏力,自汗懒言,面色无华,头晕 目弦,舌淡苔薄,脉细弱或沉细而数,为心气不足,治以养心益气、安神定志,用四君子汤 加味以甘温益气、健脾扶中。 2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 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

7种辨证治疗心悸的中医疗法

7种辨证治疗心悸的中医疗法 心悸是中医里的一个病证名称,心悸是指病人感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袪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疗时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1.心虚胆怯之心悸: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可选服安神定志丸。心悸、怔忡、惊恐不宁者可服用定心汤:龙眼肉30克,酸枣仁15克,山茱萸15克,炒柏子仁12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二次,十日一疗程。肝气偏旺或惊恐所致的心悸、不寐等,可食茯苓粥:茯苓30克,羚羊角粉2克,粳米100克,先将茯苓捣细煎汤去渣,入粳米煮粥,加入羚羊角粉2克,调匀,温服,每日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有平肝息风,宁心安神之功。 2.心脾两虚之心悸:心脾气血两虚证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可服归脾汤:龙眼肉20克,炒枣仁12克,炒白术12克,茯神9克,当归9克,黄芪15克,人参6克(另煎),木香8克(后下),远志6克,炙甘草3克,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二次,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或选蜜枣龙眼羹:蜂蜜、大枣、龙眼肉各300克,生姜汁10克,将大枣、龙眼肉洗净,加水适量煎至七成熟时,加入蜂蜜和生姜汁,继续用文火煮熟,每次饮用药汁30克,食用大枣、龙眼肉各5枚,每日三次,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脾虚血少等症,有痰及湿滞停饮者不宜服用。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缺乏,舌质淡,脉细者可选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子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 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人,每日一次。

心悸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心悸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惊悸,病情较重者—怔忡,可呈持续性。 历史沿革 1.关于病名:《内经》有惊、惕、惊骇、惊惑、惊躁等名称,《金贵要略》和《伤寒论》中称“惊悸”、“心动悸”、“心中悸”、“心下悸”。宋·严用和《济生方》首次提出“怔忡”之病名 2.关于病因病机:《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诸病源候论》:外感、情志失调:“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悸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 唐宋以后医家对心悸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认为心悸为水停于心下所致:宋·陈无择:“五饮停蓄,闭于中脘,使人惊悸,属饮家。” 认为心悸是水停于心下及心气虚所致:成无己:“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 情志所致:宋·杨士赢:“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张京岳《京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心血不足加痰郁:清·李用粹:“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成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肇端也。”《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也责之虚与痰:“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痰因火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3.关于治疗 《金贵要略》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诸病源候论》强调应用气功治疗。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惊悸怔忡》:“痰则豁痰定惊,饮则逐水蠲饮,血虚者调养心血,气虚者和平心气,痰结者降下之,气郁者舒畅之,阴火上炎者,治其肾则心悸自已,若外物卒惊,宜行镇重。” 王清任首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有殊效:“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范围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 心悸是一种自觉症状,既是症状同时也是疾病。患者常在过度劳累、兴奋激动、惊恐不安、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出现自我感觉心跳加快并且不能自主、惶惶不安,同时伴有左胸部心脏位置不适感、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症状。症状轻的患 者可于休息或平静后自行缓解,但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鉴于此,即使是症状轻的患者,若长时间出现心悸且不加以干预治疗,身体健康状况 也会在无形中与日俱下,因此不能对此病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目前相关学 者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心悸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并且中医在标 本兼治的原则下,采取辨证论治,治疗方法众多。例如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穴位 贴敷中药、针灸及综合方法治疗心悸。 1. 中药饮片汤剂治疗心悸 中医运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疾病,就是运用中草药的气和味调解人体出现的 气血阴阳的偏颇。那么心悸在中医辩证理论下的分型都有哪些呢?根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气滞血瘀类型、气虚血瘀类型、脾胃虚弱 类型。然后根据上述不同的证型,选用与其相对应的方剂进行对证治疗。下面我 们详细谈一下关于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其选用的方剂,以期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 少许帮助。首先是气滞血瘀类型的心悸,临床表现为由气的运行不畅,气滞后继 而导致气推动血液运行环节出现问题。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伴随症状则为胸胁 部位疼痛或胀满感、面色及唇色晦暗、舌苔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结、代、弦等。选用血府逐瘀汤,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的功效,方中的君药桃仁、红花活血行血,祛瘀止痛;臣药是川芎、赤芍、牛膝活血祛瘀;佐药当归、桔梗、柴胡、枳 壳理气,气行则血行。十药甘草,合而用之,诸症可愈。其次是气虚血瘀类型的 心悸,临床表现为由气虚导致气的推动能力弱,气虚则血运行无力,时间长之后 则导致淤血产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伴随症状则为气短乏力、动则益甚、舌 质暗淡、脉细、弱涩。选用升解通瘀汤。方中黄芪补气;桔梗、升麻、柴胡理气;

心悸

心悸 【定义】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惊悸,由七情所伤,因惊而悸,时作时止。 病情较重者—怔忡,无惊亦悸,持续悸惕,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素质虚弱,久病失养,劳倦过度→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心悸 具体如下: 心气亏虚→血脉运行失常→推动无力→心脉瘀阻→心悸 心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液内停→上凌于心→心阳被抑→心悸 心肝肾阴虚→阴虚火旺,水不济心→心火独亢→心神被扰→心悸 心血不足→血不养心→神失所养→心悸 2.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触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心悸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心悸 ↘阴血暗耗→心失所养→心悸 大怒伤肝→怒则气逆 大恐伤肾→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心神扰动→心悸 3.感受外邪 风寒湿→痹证→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心脉痹阻→心悸 风湿热↗ 温病、疫毒(风温、春温、暑温、白喉、梅毒)→灼伤营阴→心失所养→心悸 邪毒内扰心神→心悸 4.药食不当

嗜食肥甘厚味、煎炸炙博→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心悸 药物过量、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心悸 如:中药——附子、乌头、洋金花、麻黄、雄黄、蟾酥 西药——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锑剂,补液过快、过多 二,病机 1.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病位——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 病位主要在心—心神失养或不宁→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脾——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 肾——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扰动心神 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 肺——肺气亏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脉运行不畅 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行失常 肝——肝气郁滞→气滞血瘀→心脉不畅→心神被扰 气郁化火→扰动心神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 虚——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 实——痰火扰心、水饮凌心、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 4.病理演变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正气耗伤→气血阴阳亏虚 虚症—可因虚致实—兼实证表现 阴虚—常兼火亢或痰热 阳虚—易夹水饮、痰湿 气血不足—血瘀 瘀血—兼见痰浊 5.转归与预后 初起——常见心气虚—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脾两虚、心虚胆怯、气因两虚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

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指痰 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邪实 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阳盛 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为虚 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气血凝 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而沉细,微 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 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 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长 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伴 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虚 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骤, 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

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 临床分虚实两类。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悸的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的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西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心悸的病因较复杂,既有体质因素、饮食劳倦或情感所伤,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心律失常;实证者常见痰浊、瘀血,而致心神不宁。 【诊断】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不适,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2、听诊示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或伴有心者强弱不等;脉象可有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3、发作常由情感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测血压、X线胸部摄影及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虚当审脏腑气、血、阴、阳,何者偏虚,实当辨痰、饮、瘀、火,何邪为主。 2、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

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之浮合脉。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脉律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数对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对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 3、结合辨病辩证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辩证的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性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湿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有风生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证多由心阳不振,心搏无力所致。慢性肺心病所引起的心悸,则虚实兼夹为患,多心肾阳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4、辨明惊悸怔忡大凡惊悸犯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实证居多,但也存在内虚因素,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来虽渐,病情较重,每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治疗原则 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心悸由于痰浊、水饮、瘀血等实邪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

中医关于“心悸”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心悸”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心悸 心悸是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症的疾病。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等发作,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多为阵发性;病情较重者为,可呈持续性。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神经官能症等以心悸为主症者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心悸”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黄帝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原因可致本病相关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曰死。”这是认识到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称为“心动”“心中”及“惊悸”等,认优、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以炙甘草汤为主治疗心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以炙

甘草汤为主治疗 3.元·朱丹溪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丹滚心法·惊属虚:时作时有时,以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征无时,血少者多,有想虑使的正者,痰因火动。 4.明·虞抟《医学正传·惊悸证健忘证》云:“征者,心中对,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之状,有时而作者是的证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张景岳《景岳全书,征惊恐》谓:“此证唯阴虚分人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原,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认为征由阴虚劳损所致。清·李用粹《证治证)将心悸分为肝胆心虚、郁痰、停饮、气虚、血虚、痰结、气郁、阴火八个住《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列有“心跳心忙”病证,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唐川《血证论分设“惊悸”“怔忡”专篇,将本病病因病机归于虚、痰、瘀、火四者,所列方约已较为完备。 5.《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6.《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者为悸”;“心下悸,半夏麻黄丸主之”。 7.《证治准绳·惊悸恐》:“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矣,失守则舍空,舍空而痰入客之,此惊悸

郝万山:心慌心悸,我的临床治疗经验方

郝万山:心慌心悸,我的临床治疗经验方 原创郝万山医承有道学堂今天 导读:本文为大家分享郝万山老师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思路是老师临床所总结,而治疗的方剂,也都是郝老师加减化裁,验证有效的,具有很强的临床参考意义。本文节选自视频课《郝万山讲内科病》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主讲人/郝万山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慌心跳、惊悸不安,难以自持为主症的病证。多呈阵发性,易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心中惕而不安,不能自控)。惊悸和情绪有关,突然发作。时间不长它就可以自己缓解。怔忡多为久病渐成,因劳倦而加重,难以速已,病情较重。 证候一:心虚胆怯 病因:素体心胆虚怯,受惊恐,闻异声,见怪状,登高涉险,则心悸胆怯,心动神摇,不能自持而成惊悸。 证候: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例: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人参10 茯苓15 茯神15 远志12 石菖蒲10 生龙齿20(先煎)加 琥珀粉3克(分冲)或磁石15-20克(先煎) 这个方子是在孙思邈千金药方的定制小丸中加味而来的,定志小丸有人参、茯苓、菖蒲、远志四个药,而安神定志丸在这个基础上加了茯神、生龙齿。我在临床用的时候,还要再加琥珀粉,或者磁石。 磁石是我特别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一味药,但这个药的剂量比较重,尤其是生磁石,你要用30克的话,它会直下肠胃拉肚子。

琥珀粉它不溶于水,你可以装在胶囊里头,或者和药液混在一起,咕咚一口咽下去。千万别含着药水,然后用鼻子来出气,这样就可能把琥珀粉吸到鼻腔里,这个应当注意。 兼心阴不足者,加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收敛心气。 若兼痰火内扰,胃失和降,证见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可用黄连温胆汤加枣仁、远志以清热痰、安心神。 黄连温胆汤非常好用,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有个更好用的方子,那就是柴桂温胆定志汤。 北柴胡黄芩桂枝炒白芍陈皮法半夏 白茯苓竹茹枳壳制远志党参石菖蒲 炒枣仁炙甘草珍珠母 证候二:心血不足 病因:素体虚弱,脏腑虚损;久病失养,阴亏血少;思虑烦劳,耗损营血阴精;亡精失血,均可导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 证候;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弱。 治法:补心养血,益气安神 方例:归脾汤(《正体类要》)加减。 归脾汤有很多个版本,药物组成都不一样,我在临床中用的是《正体类要》里面的归脾汤,方剂组成如下: 炒白术15 当归15 白茯苓15 炙黄芪20 龙眼肉10 远志12 炒酸枣仁20 木香6 人参10 炙甘草6 若气虚血少,血不养心见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本文节选自线上课《郝万山讲内科病》36节视频课,12种内科病原价499元的视频课

刘渡舟辨治心悸刘渡舟辨治心悸

刘渡舟辨治心悸刘渡舟辨治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导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胸闷气短,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等。 本病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以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病证,治疗颇为棘手。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 ,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刘老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尤其精于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诊治特色。本文拟对刘老治疗心悸九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有资于临床。 1、温补心阳法 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胸为阳,火亦阳,两阳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 。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故心脏能不息地搏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为先决条件。故心主血脉与神志,也无不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如果离开了阳气,则心就停止了搏动,而血脉不流,神志消灭,也是不言而喻。刘老认为: 心脏以阳气为用,故心脏病亦恒多阳气之病,或阳气太过,或阳气不足。然就临床观察所见,在现代 医学所称的心脏病中,其证属心阳虚者多而心火旺者少。凡是由于各种原因损伤心之阳气,例如: 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而内戕阳气; 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等,皆可发生心阳虚的心悸。症见: 患者两手交叉按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心 悸

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要点一概述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最早记载脉律不齐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日死。”这是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发病“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医林改错》补充了瘀血内阻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心悸的病因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之气血阴阳,亦可引起心悸。如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或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安,也可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5.药物中毒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质,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二)心悸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心悸的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心搏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热毒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中医病证名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心悸,中医病证名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心悸,中医病证名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心悸,中医病证名。是指病人自 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 其病位在心,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 应分辨病变有无涉及肝脾肺肾,是涉及一脏,或病及多脏, 心悸病机有虚实之分,故治疗上应分虚实, 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中医学名,心悸 发病部位,心 相关西医疾病? 心律失常等 其他名称: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 多发群体:所有人 疾病分类:内科-心系疾病传染性无 名词解释: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历史沿革

1.《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4.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5.《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6.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石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病机 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经方心悸案

经方心悸案 “ 悸” 是一种跳动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伤寒论》、《金匮要略》有“ 心悸” “ 心动悸” “ 心下悸” “ 心中悸” “ 脐下悸” 等多种描述。考其病机,《伤寒明理论》云:“ 不外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 因此其治法有二,一者扶正,如桂枝甘草汤;一者祛饮,如小半夏加茯苓汤、苓桂术甘汤等。心悸病机虽由“ 一虚一饮” 统摄,但变化复杂,涉及五脏六腑,关乎阴阳气血寒热虚实,临床必须仔细辨证,才能收到桴鼓之效。 1、真武汤证 患者。女,45岁,2005年4月2日就诊,10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5年前因为喘憋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坚持服地高辛、华法令,此次因为感冒诱发,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喘憋,头晕,咳嗽,咯痰,神疲乏力,自汗出,形体肥胖,畏寒肢冷,肌肉喟动,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腻、脉沉。查体:血压140/80m mH g,心率84次/mi n,律绝对不齐。双肺底可及细湿罗音,以左肺为重,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患者拒绝住院治疗。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肺部感染。中医诊断:心悸:脾肾阳虚,水饮凌心。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方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制附子15g,白术10g,茯苓20 g,生姜10g,白芍10g,桂枝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头孢呋辛0.5g每日2次,消炎抗感染。7天以后心悸消失,喘憋减轻,双下肢水肿消失,血常规正常,但仍旧有神疲乏力,自汗出。形体肥胖,畏寒肢冷。真武汤加减:制附子15g,白术10g,茯苓20g,生姜10g,白芍10g,党参15g,煅龙牡各30g。7剂后,仅留有气短,肢冷,但症状均较前明显减轻。患者继服用中药,嘱服金匮肾气丸,避风寒,避免感冒。活动适度。 (按):此患者为阳虚水泛之症.肾阳亏虚,阳虚水泛,水气上

心悸中医辩证论治

心悸中医辩证论治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如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有“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的记载,并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成无已《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曰:“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谓“水亏火盛而惊悸不宁者。”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医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范围】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 •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 •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 •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 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 心悸。 二、病机 1 •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 因常反复发作。 2 •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 •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 •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5 •病机转化心悸以虚为主,其病机转化主要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程度有关。 如心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心血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阴虚,心阴虚EI久 致心肾阴虚,心阳虚日久可致肾阳虚等等;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又可致气血不足,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等。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饮、痰浊、瘀血内生,阻滞脉络,或郁而化热,扰乱心神等,都可因虚致实,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至晚期五脏俱损,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 •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 张,心慌不安。

心悸

心悸 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

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 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