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原理课件

普通化学原理课件

普通化学原理课件

导语:刚刚进入大学的你们,一定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好奇。提起化学原理,这是一门很基础的化学课,其地位相当于力学之于物理,现在就让我们谈谈化学原理这门课。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普通化学原理课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课程设置

首先提一下教材,化学原理分A,B两种班,其中A类课程是化学方向必须选修的,而B类课程则为非化学方向的课程。有人会说A比B 难,这个说法并不合适。作为化学专业方向的一门课,化学原理A更倾向于原理的理解,而B更倾向于数值的计算。因此两者并无难易之分,只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设置的课程。

A班用张祖德的《无机化学》,B班用北大出版社的《普通化学原理》。但是内容都差不多,包含了气体液体,化学热力学(主要)和部分动力学内容,其次还有很多新的概念,酸碱,沉淀,电极电势,能级,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知识架构

第一部分,热动力学,这是一个需要大量计算的部分,比较烦人,有很多近似以及常数,一定要仔细学习,牢记各个步骤的意义,明白什么时候近似,为什么可以近似,这样才不会盲目的套公式,或者近似出错,而是一步一步清楚的算出结果(对,推荐一步一步求解,不要列综合式子)。还有,每次算出来之后要简单的检查一下,凭借着你对这个化学反应性质的判断来检验你的结果是否离谱,所以对化学反

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原理试卷》

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原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U=Q+W适用条件是——,Q p=△H的成立条件是——,Q v=△U的成立条件是——。 2、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氮气与2.0L 303kPa氧气充入容积为 3.0L真空容器中,则P(N2)=——kPa,P(O2)=——kPa,容器内总压力=——。 3、反应进度ξ的单位是——,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化学计量数νB——0,生成物νB——0,ξ=1mol表示——。 4、基元反应是指——,若aA+bB→xX+yY是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A物质的反应级数为——。 5、2H2(g)+O2(g)=2H2O(g),△r H mθ=-483.64KJ●mol,则H2O(g) △f H mθ=——KJ/mol。 6、已知Ag2CrO4的K sp=9.0×10-12,则其溶解度为——,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 7、当n=4时,该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个,某元素原子在n=4的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在次外层l=2的轨道中有6个电子,该元素符号是——,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8、OF2分子的中心原子是采用——杂化轨道成健的。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9、 分子轨道表示 式价健结构 式 健级磁性 O2+ 10、配合物[CoCl2(NH3)4]Cl的中文命名为——,其配离子空间构型为——,实验测得此配合物为反磁性(μ=0),其中心钴离子成健所用杂化轨道为——。 二、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1、对反应N2H4(g)+O2(g)=N2(g)+2H2O(l)来说,△r H m与△r U m的关系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原理考试题目

说明: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 《普通化学》___级期终考试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2007年1月9日14:00-16:00 命题教师:王颖霞

一、简要回答并填写(可能多选): 1.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1) 吸热反应都无法自发进行(2) ?Gθ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3) 吸热熵增型反应高温有利(4) ?G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2.下列变化中熵增的过程有: (1) 一定量的气体所受压强增大(2) NaCl溶于水 (3) 水结成冰(4) 氧气变为臭氧 (5) 某一定物质受热温度升高(6) 晶体中产生缺陷 3.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 Na和Ca是很好的还原剂,可以 还原其他金属氯化物 (3) Cu与氯气反应时,温度越高,越 有利于CuCl的生成 (4) 温度高于500K, 金属Al总是可以 还原ZnCl2 (5) 温度在600-1600K区间,Zn既可 以还原CuCl2, 也可以还原CuCl 4.(在括号给出判断)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性越强();所以,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也越大() 5. 在下列卤化物中,键的共价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1) 氟化锂2) 氟化钠3) 氯化锂4) 氯化铍 6.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存在取向力的是 (1) BF3 (2) PF3(3) SiF4(4) PF5 (5) SF6(6) SF4 7.第81号元素是, 其核外价层电子排布为, 它位于第周期第族, 该元素的离子在水中较稳定的氧化态为,原因是 8. 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9. Fe(H2O)63+显淡紫色,说明它吸收颜色的光,相应的跃迁类型是 10. HBrO4与HBrO3相比,酸性更强的是;HBr与HI相比,酸性更强的是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氧化还原·电化学)【圣才出品】

第10章氧化还原·电化学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氧化数”,它的实验依据是什么?指出下列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氧化数:PbCl2、PbO2、K2O2、NaH、Na2S2O3、K2Cr2O7。 答:(1)氧化数,又称氧化态,是指按一定原则分配电子时原子可能带的电荷。(2)氧化数的实验依据为电化学试验中所测得的阴阳极得失电子数目。 (3)所求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氧化数为: PbCl2中Pb氧化数为+2,Cl氧化数为-1。 PbO2中Pb氧化数为+4,O氧化数为-2。 K2O2中K氧化数为+1,O氧化数为-1。 NaH中Na氧化数为+1,H氧化数为-1。 Na2S2O3中Na氧化数为+1,S氧化数为+2,O氧化数为-2。 K2Cr2O7中K氧化数为+1,Cr氧化数为+6,O氧化数为-2。 2.举例说明什么是“歧化反应”。 答: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比如 Cl2+2OH-=Cl-+ClO-+H2O

3.本章曾提过4种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氧化还原电极和难溶盐电极。分别举例说明。 答:(1)金属电极是指由金属及相应离子组成的电极,其特点是氧化还原对可以迁越相界面,如铜电极Cu2+|Cu。 (2)气体电极是指由惰性金属电极及氧化还原对中一个组元为气体组成的的电极,如氢电极Pt|H2(g)|H+(aq)。 (3)氧化还原电极是指由惰性金属电极及溶液中氧化还原离子对组成的电极,其特点是氧化还原对不能迁越相界面。如Pt|Fe2+,Fe3+等。 (4)难溶盐电极是指氧化还原对的一个组元为难溶盐或其他固相的电极,它包含着三个物相两个界面,如AgCl电极Ag(s)|AgCl(s)|Cl-、氧化汞电极Hg(l)|HgO(s)|OH-。 4.用电池电动势判别反应自发方向时,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浓度的影响? 答:用电池电动势判别反应自发方向时,若所有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下则可以不考虑浓度的影响。 5.举例说明什么是“参比电极”。 答:参比电极说明如下: 单个电极电势是无法测量的。测量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时,必须再配上一个已知电极电势的电极,使成为一个电池,这样就可以算出被测电极的电势。配上的已知电极电势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又称参考电极。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氢电极”、“甘汞电极”。在海洋化学上也常用银-氯化银电极。

普通化学课件 北大 卞江教授 第一章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2006级
“这里要根绝一切犹豫, “Qui si convien lasciare ogni sospetto, Ogni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viltà convien che qui sia morta.”
普通化学
Dante (1265-1321) 但丁 Divine 《神曲》地狱篇,第三歌 Comedy, Inferno, Canto III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绪 论
1. 2. 3. 4. 5. 6.
1. 什么是化学?
7. 如何在大学获得成功? 8. 如何学好普通化学? 9. 科学方法论 10. 科学计算:有效数字 11. 关于我们的课程
什么是化学?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化学简史:从黑色魔 术到科学 化学王国的版图 化学的理论支柱 化学:面向未来
基本定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变化及 其能量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简单定义: “化学是一门关于变化的科学。”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2.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1)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2)
化学是我们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 化学是一项智力挑战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化学是生动的和激动人心的
化学:一门中心科学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Introduction, General Chemistry, CCME, Peking University. 2006 Jiang Bian
1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 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 3.1.1原子结构 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特征,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代替经典力学中的原子轨道概念。 (1)波函数Ψ(原子轨道):用空间坐标来描写波的数学函数式,以表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几率密度):Ψ2表示微观粒子在空间某位置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3)电子云:用黑点疏密的程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Ψ2)分布规律的图形。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多。 (4)四个量子数:波函数Ψ由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三个量子数取值相互制约: 1)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 n的取值:n=1,2,3,4……∞ ,

意义: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 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n = 1,2,3,4, ……∞,对应于电子层K,L,M,N, ··· 具有相同n值的原子轨道称为处于同一电子层。 2)角量子数ι: ι的取值:受n的限制,ι= 0,1,2……n-1 (n个)。 意义:表示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 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ι的取值: 1 , 2 , 3 , 4 电子亚层:s, p, d, f…… 轨道形状:球形纺锤形梅花形复杂 图3-1 3)磁量子数m: m的取值:受ι的限制, m=0 ,±1,±2……±ι(2ι+1个) 。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ι=0, m=0, s轨道空间取向为1; ι=1, m=0 ,±1, p轨道空间取向为3; ι=2, m=0 ,±1,±2 , d轨道空间取向为5;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气 体)【圣才出品】

第2章气体 (一)思考题 1.现行国际单位制的R是多少?过去常用的R有哪几种表达方式? 答:(1)现行国际单位制的R=8.314J·mol-1·K-1。 (2)过去常用的R的几种表达方式为 2.联系习题2.20和2.21,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的范围。 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理想气体,即 (1)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忽略; (2)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 (3)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发生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完全理想的气体不存在,但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以及常温常压下不易液化的气体的性质近似于理想气体,因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适用于这些实际气体。 3.简述Avogadro假说的历史作用。 答:Avogadro假说的历史作用为:Avogadro假说提出气体分子可由几个原子组成,使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得到了圆满的解释,解决了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与原子论间的矛盾,并促使了原子分子学说的形成。

4.现在公认的Avogadro 常数等于多少?查阅参考书,列举它的测定方法。 答:(1)目前公认的Avogadro 常数为 (2)Avogadro 常数的测定方法如下: ①电量分析法; ②电子质量测量; ③晶体密度法。 5.在混合气体中,气体A 的分压对吗?为什么?p A V 总=p 总V A ,对吗? 为什么? 答:(1)在混合气体中,气体A 的分压 不对,A A p n RT V = ,其中V 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而不是气体A 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V A 。 (2)p A V 总=p 总V A 正确,根据气体分压定律可知,在温度和体积恒定时,气体A 的分压等于总压力乘该气体的体积分数。 6.一个密闭容器中含1mol H 2和2mol O 2,哪种气体的分压大? 答:O 2的分压大。因为根据气体分压定律,温度与体积恒定时,某气体分压等于总压力乘该气体摩尔分数,O 2的摩尔分数大,故O 2的分压大。 7.一个密闭容器中若有1mol Ne 和2mol N 2,哪种分子碰撞器壁次数多? 答:N 2分子碰撞器壁次数多。因为单位时间碰撞的次数由单位体积的粒子数和粒子速

中国人民大学835-普通化学原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35-普通化学原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 复试分数线 835-普通化学原理课程介绍 《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共16章,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和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元素周期律等基本化学原理。《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第2版1995年曾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至今已重印10次。2002年又被选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着继承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第3版的修订体现出下述原则:(1)深入浅出——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等基本原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但又涉及较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如何深入浅出地表述是作者们潜心研究之处;(2)承前启后一既关注中学基础,又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有些内容用小字或页下注排印,兼顾叙述的系统性和要求层次的区别,希望读者由此悟出“学然后知不足”;(3)注重实验与史实——引入必要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参照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一些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使读者能初步领会人类认识自然的相对性和局限性,以利于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按照课程设置的改革,第3版新增加了元素化学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两章。希望读者能从化学原理的角度,了解元素的基本知识,并立足于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领悟化学学科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 01哲学50509090330↓ 02经济学55559090360 03法学50↓50↓9090350 04教育学5050180330↓ 05文学55559090350 06历史学5050180335↑ 07理学45459090300 08工学45459090300 09医学5050180↑300 12管理学50↓50↓9090350↓ 13艺术学45459090330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圣才出品】

第12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分子中,既是非极性分子同时又含有π键的是()。[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 A.CH4 B.Cl2 C.C2Cl4 D.CHCl3 【答案】C 【解析】非极性分子,即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含有π键,即含有不饱和键。 2.下列不属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力的是()。[中山大学2015研] A.色散力 B.诱导力 C.氢键 D.取向力 【答案】C 【解析】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C项,氢键既有分子间氢键,也有分子内氢键,不属于范德华力。

3.按分子轨道理论,O2分子中最高能量的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是()。[暨南大学2015研] A.π2p B.π2p* C.σ2p D.σ2p* 【答案】A 4.将以下物质A.CH4,B.SiH4,C.GeH4,D.SnH4按沸点高低的顺序排列,应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 A.A<B<C<D B.A>B>C>D C.A<C<B<D D.A<B<D<C 【答案】A 【解析】ABCD四种分子晶体中,不含氢键,主要与色散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色散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 5.H2O的沸点是100℃,H2Se的沸点是-42℃,这可以用下面哪种概念来解释?()[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 A.范德华力 B.氢键

C.分子量 D.共价键 【答案】B 6.CO2和SO2分子之间存在着()。[暨南大学2014研] A.色散力 B.色散力+诱导力 C.色散力+取向力 D.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答案】B 【解析】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取向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CO2非极性分子,SO2为极性分子。 7.晶格能的大小,常用来表示()。[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 A.共价键的强弱 B.金属键的强弱 C.离子键的强弱 D.氢键的强弱 【答案】C 【解析】晶格能是指破坏1mol晶体,使它变成完全分离的自由离子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晶格能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晶体越稳定。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元素化学)【圣才出品】

第15章 元素化学 (一)思考题 1.碱金属、碱土金属是活泼的轻金属(通常将密度小于5.0g ·cm -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试查阅Al 、Fe 、Cu 等金属的密度、电离能、标准电极电势等数据,并与Na 、K 、Ca 、Mg 等进行比较。 答:略。 2.Li 、Na 、K 、Ca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各生成什么产物? 答:Li 、Na 、K 、Ca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产物分别为Li 2O 、Na 2O 2、KO 2、CaO 、MgO ,反应方程式如下 22222 22 224Li O 2Li O 2Na O Na O K O KO 2Ca O 2CaO 2Mg O 2MgO +→+→+→+→+→ 3.在氧气面罩中装有Na 2O 2,它起什么作用?试写出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1)在氧气面罩中装Na 2O 2的作用是供氧,它与人呼出的CO 2能反应产生氧气。 (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生石膏,熟石膏,芒硝。 答:烧碱和苛性钠(NaOH),纯碱(Na2CO?),小苏打(NaHCO3),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CaSO4?1/2H2O),芒硝(Na2SO4?10H2O)。 5.Ba盐通常被认为是有毒的,但医学上可以让病人服用BaSO4以探查疾病,即所谓的“钡餐造影”,为什么? 答:Ba盐虽然有毒,但因为BaSO4不溶于水和脂质,不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因此对人基本无毒性。“钡餐造影”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6.举例说明周期表中的“对角规则”。 答:对角线规则是指处于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左上和右下方)的两元素,其性质具有相似性,例如:Li、Be、B分别与Mg、Al、Si处于对角线位置,其性质具有如下相似性: ①Li、Mg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与氮气直接化合而生成氮化物。 ②Be与Al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 ③B与Si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作为半导体材料。 7.写出HIO4、Ca(ClO)2、NaNO2、Na2S2O4、K2S2O8、Na4P2O7、CH3CO3H的中英文名称。

2020智慧树,知到《普通化学原理》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普通化学原理》章节 测试[完整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的学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分析化学是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 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系统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学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判断题: 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配离子解离平衡都是水溶液化学基础所讲解内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多选题: 普通化学原理这门课程主要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讲解 选项: A:化学热力学基础 B:化学动力学基础 C:水溶液化学基础 D:电化学基础 答案: 【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水溶液化学基础;电化学基础】

化学热力学基础所讲解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些? 选项: A:焓 B:吉布斯自由能变 C:标准平衡常数 D:催化剂 答案: 【催化剂】 8、多选题: 以下哪些内容是化学动力学基础所讲解内容? 选项: A:化学反应速率 B:基元反应 C:速率方程 D:活化能理论 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速率方程;活化能理论】 9、多选题: 以下哪些内容是电化学基础所讲解内容? 选项: A:原电池的组成 B:电解原理 C:Nernst方程

D:金属腐蚀的原理及如何防护 答案: 【原电池的组成;电解原理;Nernst方程;金属腐蚀的原理及如何防护】 10、多选题: 物质结构基础主要讲解哪几部分内容? 选项: A:原子结构 B:分子结构 C:晶体结构 D:原电池结构 答案: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系统中含有两相的是 选项: A: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B: 锌粉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系统 C: 冰水混合物 D:

智慧树网课答案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作业答案.docx

智慧树网课答案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作业答 案 问:林碧坊中用到()的形式。 答:船 问:林彪喜欢看地图,你爸喜欢看地图,所以你爸是林彪。这个推理不正确的地方在于()。 答:中项两次不周延 问: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向称咏梅绝唱,最早为谁激赏:() 答:欧阳修 问:林冲的绰号是()。 答:豹子头 问:林冲的娘子遭到高俅的调戏,为林冲今后遭遇的横祸埋下伏笔 答:错 问:林冲的性格变化在戏曲中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什么表现出来的? 答:行动 问:林冲的性格是一种善良的小人物的性格,安分守己,息事宁人。但当欺凌超出隐忍的极限达到情不可堪的程度时,好汉林冲终于爆发。() 答:正确 问:林冲的性格是一种善良的小人物的性格,安分守己,息事宁人。但是当欺凌

超出隐忍的极限达到情不可堪的程度时,好汉林冲终于爆发。() 答:对 问:林冲的性格是一种善良的小人物的性格,安分守己,息事宁人。但是当欺凌超出隐忍的极限得到情不可堪的程度时,好汉林冲终于爆发。 答:正确 问:林冲和卢俊义被发配时什么是相同的?() 答:恶公差姓名相同 问:林冲和卢俊义被发配时什么相同的? 答:恶公差姓名相同 问:林冲娘子被他人调戏,林冲隐忍不发的原因是() 答:认为对方不知道是自己的妻子,不知者无罪 调戏者是自己上司的儿子,给上司留面子 经济命脉掌握在人家手里 问:林冲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答:水浒 问:林冲是因为什么罪名发配沧州 答:行刺长官 问:林冲形象受到了《三国演义》中()形象的明显影响。 答:张飞 问:林冲在逼上梁山前是地位很高的高级军官。() 答:错 问:林冲在林娘子被调戏后痛打了高衙内。() 答:错误

智慧树知到普通化学原理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普通化学原理》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以下系统中含有两相的是 A: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B:锌粉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系统 C:冰水混合物 D:葡萄糖水溶液 正确答案:冰水混合物 2、敞开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 A: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B:只有物质交换 C: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D:只有能量交换 正确答案: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3、下列各组均为状态函数的是 A:P、T、H B:W、G、H C:V、QP、W D:Q、ΔG、ΔH 正确答案:P、T、H 4、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回到起始状态,则系统的 A:Q = 0,W = 0,ΔU = 0,ΔH = 0

B:Q = 0,W= 0,ΔU = 0,ΔH = Q C:ΔU = 0,ΔH = 0,ΔG = 0,ΔS = 0 D:Q = W,ΔU = Q,Δ W=0,ΔH = 0 正确答案:ΔU = 0,ΔH = 0,ΔG = 0,ΔS = 0 5、下列各个物理量与变化途径有关的是 A:热力学能 B:功 C:吉布斯函数 D:熵 正确答案:功 6、对于任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所做的功与反应途径无关 B:系统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C: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反应途径无关 D:其余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系统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7、通常,反应或过程的物理量能通过弹式热量计直接测定的是A:ΔH B:Qv C:QP D:ΔG 正确答案:Qv

8、在298K,反应H2(g) + 1/2O2(g) == H2O(l)的Qp与Qv之差是 A:-3.7 kJ?mol-1 B:3.7 kJ?mol-1 C:1.2 kJ?mol-1 D:-1.2 kJ?mol-1 正确答案:-3.7 kJ?mol-1 9、按规定,下列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A:C(金刚石) B:I2(g) C:Br2(g) D:Br2(l) 正确答案:Br2(l) 10、下列哪一反应(或过程)的熵值是减小的 A:NaCl 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B:反应 C(s) + 1/2 O2(g) = CO(g) C:CuSO4·5H2O晶体溶于水 D:固态 I2的升华 正确答案:NaCl 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11、反应CaCO3(s) = CaO(s) + CO2(g)的ΔrHm? = 178 kJ?mol-1,ΔrSm? = 161 Jmol-1?开始分解的温度是()CaCO3(s)K-1?,则 A:900 K B:500 K C:800 K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反应速率)【圣才出品】

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 (一)思考题 1.对基元反应A十2B→3C,若,则反应速率v=? 答:由题意得 =3×10-3mol·dm-3·s-1 =1×10-3mol·dm-3·s-1 2.一个反应在相同温度及不同起始浓度的反应速率是否相同?速率常数是否相同?转化率是否相同?平衡常数是否相同? 答:一个反应在相同温度及不同起始浓度的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速率常数相同,转化率不同,平衡常数相同。 3.一个反应在不同温度及相同的起始浓度时,速率是否相同?速率常数是否相同?反应级数是否相同?活化能是否相同? 答:一个反应在不同温度及相同的起始浓度时,速率不一定相同,速率常数不同,反应级数相同,活化能相同。 4.是不是任何一种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变? 答:不是任何一种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变。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是一种

匀速反应,其速率不随时间而变。 5.哪一级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哪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答: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6.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是不同的,它们各是什么? 答:零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dm-3·s-1;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s-1;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1·dm3·s-1;三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2·dm6·s-1。 7.若正向反应活化能等于15kJ·mol-1,逆向反应活化能是否等于-15kJ·mol-1?为什么? 答:逆向反应活化能不等于-15kJ·mol-1。这是因为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 8.催化剂对速率常数、平衡常数是否都有影响? 答:(1)催化剂对速率常数有影响。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增大速率常数;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减小速率常数。 (2)催化剂对平衡常数没有影响。因为平衡常数只有温度有关。 9.对反应A+2B→C,速率方程式为什么不一定是?什么条件下速率方程才是此式?

智慧树知到《普通化学原理(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需用以下参数()。 答案:n,l,m 2、主量子数为4的电子层中,亚层种类最多可以有()种,原子轨道的最多数目是()。答案:2 3、对于原子中的电子,量子数正确的一组是()。 答案:n=3,l =1,m=-1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调酒时使用蛋清是为了酒品的味道更滑润; 5、下列元素中,价层电子全为成对电子的元素是() 答案:Zn 6、()可以解释能级交错,而能级交错现象又可以解释()现象。 答案:《论语》 7、多电子原子中,在主量子数为n,角量子数为l的分层上,原子轨道数为 答案:2l+1 8、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在n=4,l =1,m=0轨道中的电子数为() 答案:1 9、电子具有波粒两象性,即它一会儿是粒子,一会儿是电磁波 答案:第一空:戴维孙——革末电子束衍射实验 10、原子轨道指原子运动的轨迹。 答案:238,92 11、原子在失去电子时,总是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答案:直线 12、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几率密度的大小。 答案:对 13、主量子数n 为3 时有3s、3p、3d、3f 四条轨道。 答案:× 14、任何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是吸热的 答案:正确 15、电负性是综合考虑电子亲合能和电离能的量,后两者都是能量单位,所以前者也用能量作单位。 答案:正确 16、卤素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按F、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 答案:0 第2章单元测试 1、按照价键理论(VB法),共价键之所以存在σ和π键,是因为() 答案: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2、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 答案:BCl3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NF3的几何形状为() 答案:三角锥 4、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不可能存在的是() 答案:Be2 5、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均呈顺磁性的是() 答案:He2+、B2

化学考研学校及科目

要考物化和分析的学校: 1、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仪器分析} 2、东北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 3、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 4、河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 5、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 6、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 要考物化和无机的学校: 1、厦门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基础化学} 2、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大学化学}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 4、南京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 5、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 6、华南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 7、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 8、云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 注意:由于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内容几乎一样,故把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归为无机化学!!! 要考物化和综合化学的学校: 1、复旦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含结构化学)②无机和分析} 2、华中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及分析} 3、安徽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 4、西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大学(无机和化学分析)} 5、宁夏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有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6、河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和有机} 7、浙江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化学(有机、分析、仪器分析)} 8、烟台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化学综合(分析、无机、有机)} 9、黑龙江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无机、有机、分析)} 注意:《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为参考书。 要考有机和分析的学校: 1、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仪器分析} 2、华东理工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分析} 3、暨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分析(含仪器分析)} 4、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有机②分析}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相变·液态)【圣才出品】

第3章相变·液态 (一)思考题 1.在常温常压呈液态的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各有哪些? 答:(1)在常温常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有汞(Hg)。 (2)在常温常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有溴(Br2)。 2.什么是临界温度?它与沸点有什么关系? 答:(1)临界温度的定义 临界温度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不论怎样加大压强都不能使气体液化,临界温度与压强无关。 (2)临界温度与沸点的关系 ①临界温度是沸点的最大值; ②沸点是指当温度升高到蒸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液体沸腾的温度; ③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就越高。 3.在沸点以上,液体能否存在?在临界温度以上,液体能否存在? 答:(1)在沸点以上,液体存在。原因为:过热液体的温度就在沸点以上,过热液体是指温度超过当时大气压所对应的沸点而尚未沸腾的液体。 (2)在临界温度以上,液体不存在。原因为:在临界温度以上,不论怎样加大压强都不能使气体液化,一旦超过临界温度,就以气体存在。

4.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理想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1)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 理想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 pV=nRT (2)二者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是因为理想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指的是在压力很低且分子极性很弱的情况下,在此条件下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已经不适用。 5.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1)在一定温度下,在气液共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气相体积、液相的量无关;在全部气化时,蒸气所占体积与蒸气压的关系可用理想气体方程式pV=nRT估算。 (2)因为气液共存时,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6.外压小于1×102kPa时,沸腾现象是否存在?举例说明。 答:外压小于1×102kPa时,沸腾现象存在。例如,在珠穆朗玛峰顶,大气压约为30kPa,水烧到70℃左右就可沸腾了,水在密闭容器中减压至2.34kPa,20℃就沸腾了。 7.在什么条件下,理想气体方程式可用于液体蒸气压的计算? 答:当液体全部气化时,蒸气压可用理想气体方程式计算。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普通化学第五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 答案(1-)(2-)(3+)(4-) 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 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 o l g m o 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 11 1 -+???-=????-----Cb=849J.mol-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 1 =????--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 →)(243s O Fe )(3s FeO ×2 (-58.6)+2(38.1)+6p q =3(-27.6) 1 7.166) 1.38(2)6.58()6.27(3-?-=----= mol kJ q p 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1 ΔH=ΔU+Δ(PV )=ΔU+P ΔV 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 与q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 的分解 NH4HS(s) NH3(g)+H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 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 9.答案:ΔU-ΔH= -Δ(PV )=-ΔngRT (Δn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 ×T= 0 (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 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 -1530.5kJ.mol-1 (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 -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产物是NH4+(aq) (4)Fe(s) + CuSO4(aq) 答案 -153.87kJ.mol-1 11.答案 查表 ) 15.298(K H m f θ ?/kJ.mol-1 -74.81 0 -135.44 -92.31 )15.298(K H m r θ ? = (-135.44)+4×(-92.31)-( -74.81)= -429.86kJ.mol-1 )15.298(K U m r θ?=)15.298(K H m r θ?-(4-5)RT 25℃ 25 ℃ -78℃ 25℃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溶 液)【圣才出品】

第4章溶液 (一)思考题 1.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1)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比例浓度。 (2)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的特点 ①质量分数为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无量纲,可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质量分数表示的浓度数值不随温度变化。 ②摩尔分数为溶液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和的比值,无量纲,可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用摩尔分数表示浓度可以和化学反应直接联系起来,无论溶液由多少种物质组成,其摩尔分数之和总是为1。 ③质量摩尔浓度为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单位为mol?kg-1。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随温度变化。 ④体积分数是在相同温度、压力下,溶液中某组分混合前的体积与混合前各组分的体积总和之比。 ⑤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的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缺点是溶液密度或体积随温度略有变化。 ⑥比例浓度是指溶质与溶剂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来配置溶液时,溶剂与溶质的比例。这种浓度表示方法极简单,常用于硝酸、硫酸、氨水等市售试剂的配制。

2.饱和溶液是否一定都是浓溶液? 答: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浓溶液。因为溶液的浓和稀是一定量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而饱和与不饱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是否达到最大量,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中浓度也是很小的。 3.归纳比较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规律。 答:(1)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通性为: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②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③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而不同。 (2)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不同之处在于: ①气-液溶解规律: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压力不同而不同;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②液-液溶解规律:液体溶解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③固-液溶解规律: a.固体在水中溶解性有差异; b.随温度升高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变化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再减少。 4.真空冶炼的金属“砂眼”、“蜂窝”情况要比常压冶炼好得多,为什么? 答:真空冶炼的金属“砂眼”、“蜂窝”情况要比常压冶炼好得多,是因为金属在冶炼时,

普通化学原理山东联盟课后答案.docx

普通化学原理山东联盟课后答案 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决定的 答:B 问:和珅曾担任的官职有()。 答: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首席大学士步军统领 问:转基因技术按照受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动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 问:()和()是我国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的两个重要法规。 答:AC 问: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因诊断的特点是()。 答:针对直接的病因的诊断诊断范围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应性强 问:前南斯拉夫分崩离析的原因在于() 答:地方民族主义盛行中央权威的削弱过分强调形式上的民族平等权威人物去世后,民族问题迅速激化 问:科学是: 答:知识、过程和世界观的统一 问:在V-M系统中,当晶闸管装置的触发角增大时,电动机的转速降低。() 答:对 问:科学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和()。

答:最终得到的结论抽象提炼的过程 问: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答: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问: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因诊断的是()。 答:对复杂疾病的预诊新生儿筛查对迟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产前检测 问: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答:√ 问:?: ? ???????? ?: ?, ?????. ???????? 答:???? 问:转基因技术按照途径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人工转基因自然转基因 问: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再次关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深刻性主要体现在 答:揭示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性的特点,每一个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问:??????????. 答:?? 问:下列哪些方面体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应用?() 答: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及医学的贡献对生物技术的贡献对细胞、胚胎、组织工程的推动对制药工程的贡献

普通化学原理答案

普通化学原理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思考题选析: 1.(1)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T、P不变,N 2、CO 2 物质的量不变,而浓 度会改变 2.参看教材P 22 页 3.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略 5.略 6.(1)(2)(3)错(4)对(5)(a)错(b)对 7.△U=Q+W(1)△U=[-60+(-40)]KJ=-100KJ (2)△U=[+60+40]KJ=+100KJ (3)△U=[+40+(-60)]KJ=-20KJ (4)△U=[-40+60]KJ=+20KJ 通过计算看出:(2)过程的△U最大 8.(1)(2)(4)(5)(7)(8)错(3)(6)对 9.(1)不同。因为两个反应的反应计量系数不同 (2)不同。因为两个反应的反应物Br 2 的状态不同 10.-5 KJ·mol-1 11.(1) (2) (5) 12.(3) 13.不等。因为S(g)不是稳定单质 14.33.18 KJ·mol-1 习题解析: 1.2.47吨硝酸 2.m=2.9103g 3.9.6天 4.T= 44.9℃ 5.P N2=7.6104Pa P O2 =2.0104Pa P Ar =1103Pa ? ???

6.(1)P CO2=2.87104Pa (2)P N2=3.79104Pa (3)x O2=0.286 7.(1)P H2=95.43KPa (2)m(H 2)=0.194g 8.结论: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U=0.771KJ 10.(1)V 1=38.3L (2)T 2=320K (3)W=502J (4)△U=-758J (5)△H=Qp=-1260J 11.略 12.△H=Qp=-89.5KJ △U=-96.9KJ 13.(1)-393.509 KJ ·mol -1 ;86.229 KJ ·mol -1;-8.3 KJ ·mol -1;-315.6 KJ ·mol -1 (2)-315.5 KJ ·mol -1 由上看出(1)与(2)计算结果基本相等。所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4.反应(3)=反应(2)3-反应(1) 2 (3)= -1266.47 KJ ·mol -1 15.(1)Qp = -3347.6 KJ ·mol -1 (2)Q= -4141 KJ ·mol -1 16.(1)151.1 KJ ·mol -1(2)-905.47 KJ ·mol -1(3)-71.7 KJ ·mol -1 17.-127.3 KJ ·mol -1 18.Q p =-3.69KJ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思考题选析: 1.(1)(3)(4)错(2)对 2.(1)不一定。因为<0的放热反应,在高温时>0,为非自发反应。 (2)不一定。因为<0的熵减反映,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3)是 3.通过计算可知。锡石与氢气一起加热的反应所需温度最低,可考虑选用。 ????θ m rH ?m r S ?m rG ?m r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