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航管理知识点-分章节

适航管理知识点-分章节
适航管理知识点-分章节

适航管理主要内容

第一章

1、相关定义:

适航性: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适航标准: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适航管理: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适航管理揭示和反映了民用航空器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的客观规律,并施以符合其规律的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

初始适航: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

持续适航: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格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持续适航管理是对使用、维修的控制。

民用航空器:指除军事、海关、警察等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之外的,用作民用航空飞行活动的航空器。

2、适航标准的特点及含义:“最低”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该标准是基本的、起码的;二

是表明该标准是经济负担最轻的。其特点包括:法规性,务实性,稳健性和平衡性。3、适航性责任: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对初始适航负责;航空器运行和维修单位对航空

器持续适航负责。

4、适航管理的宗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5、适航管理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立法定标;颁发证件;证后监督检查

6、适航管理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中的作用:

航空器适航性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物质基础;航空器的适航性在民用航空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影响着民用航空安全;从最低安全要求做起,向最高安全等级水准迈进;从颁发各种适航证件入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企业自我审核机制的建立。

第二章

1、适航管理结构体系及各层管理单位:

第一层:立法决策层--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司和航空器适航中心;第二层:执法监督层--各地区管理局航空器适航处及航空器审定中心;第三层:委任基础层--指所有的委任适航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

2、各部门主要职责:民用航空器是适航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终目标。我国政府明确规定: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民航局:制定规章并监督规章的实施;

地区管理局:负责对所辖地域的民用航空事务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

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代表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地区管理局所在地/所辖地域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监督和市场管理;

各地区管理局适航处按适航司授权,主要负责本地区内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控制与监督,包括维修单位的审查与颁证、监督,维修人员执照颁发、管理,航空器单机适航审查、控制等;

各航空器审定中心按适航司授权,主要负责航空器型号、生产许可,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审定和对持证人的监督。

第三章

1、适航管理立法的必要性:

适航管理涉及飞机、旋翼机、载人气球、发动机、螺旋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等的适航审定,需要相应的适航标准、管理规章和程序;适航管理涉及对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资格审查、监督,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和程序;适航管理涉及航空器运行的审定和监督检查,也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和程序。总之,适航管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航法规、程序和文件。

2、适航管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有关附件为基础;以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为主要参考内容;吸收民航局已经颁发的规章和文件中的适用部分。

3、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体系的构成及各层主要的法律法规:

适航管理法律法规和文件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主要包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以下简称《航空法》),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第二层次是为执行第一层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制定的实施细则,由民航总局适航部门--适航司发布的法规性文件体系,其中包括:适航管理文件、适航管理程序和咨询通告等。

适航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从结构来说,划分为“三个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的法律为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为民航法律体系的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属于国家法律,是民用航空法律体系的龙头,是制定民航法规、规章的依据。国务院通过的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民航总局发布的关于民用航空行政法规为第二层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航总局局长以民航总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为第三层次,这是整个民航法律体系中内容最广、数量最多的,涉及民航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也是民航总局进行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4、初始适航管理相关规章:CCAR-21/23/25/27/29/33/34/35/36/37/53/55

与运行相关的规章:CCAR-91/121/135

与适航维修相关的规章:CCAR-43/66/145/147

CCAR-45:国籍登记管理规定;CCAR-39:适航指令CCAR-183:委任代表管理规定5、适航管理程序AP:适航管理程序是适航管理规章(CCAR)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管理程序。它是各级适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适航管理工作时应遵守的规则,也是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的单位或个人应遵守的规则。

咨询通告AC:咨询通告是适航部门向公众公开的对适航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的解释性、说明性和推荐性文件或指导性文件。

适航管理文件AMD:适航管理文件是各级适航部门就某一具体技术问题或工作与航空营运人、航空产品设计、制造人以及有关部门进行工作联系时所使用的形式。

第四章

1、航空器从事国际国内飞行必须携带的证件:适航证,国籍登记证,无线电台执照。

2、国籍登记标志的相关规定:我国民用航空器国籍标志B,登记标志XXXX(四位数字);

固定翼航空器--位于机翼和尾翼之间的机身两侧或垂直尾翼两侧(如系多垂直尾翼,则应在两外侧)和右机翼的上表面、左机翼的下表面;

3、挂旗航空公司:由国家指定的,允许在其机身上绘制国旗的航空公司,我国挂旗航空公司为国航。

第五章

1、航空产品定义:指民用航空器,以及用在民用航空器上的发动机和螺旋桨。

2、证件管理的基本环节:证件管理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查、颁证,以及颁证后对持证

人进行检查监督等环节。

3、适航管理各证件的颁发对象、有效期和转让性;

型号合格证TC:型号合格证是民航总局对民用航空器、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滑翔机、载人气球、超轻型飞机或其他非常规航空器,以及装于其上的发动机、螺旋桨除外)设计批准的合格凭证,航空产品取得了型号合格汪,就意味着其设计符合适航标准。

型号认可证TDA:进口外国生产的任何型号的民用航空器、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如系首次进口并且用于民用航空活动时,必须取得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认可证,才准予进口。

补充型号合格证STC:对已经取得型号合格证的民用航空产品进行设计更改,并且更改没有达到重新申请新型号合格证的时候,以STC批准设计更改。(进口航空器上进行重要改装,申请改装设计批准书MDA)

生产许可证PC:生产许可审定是指适航部门对已获得民用航空产品型号设计批准,并欲重复生产该产品的制造人所进行的资格性审定,以保证该产品符合经民航总局批准的型号设计。

技术标准规定是民航总局颁布,规定装于民用航空器上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最低性能标准。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是批准技术标准规定项目的制造人的设计和生产合格的凭证。

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PMA),是民航总局批准安装在已获得型号合格证件的航空器上,作为加改装或更换用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凭证。

适航证是民用航空器符合民航总局批准的型号设计,并能安全使用的凭证。民用航空器只有取得适航证后,方可投入飞行或营运。

国籍登记证是民用航空器在中国登记注册的凭证,凡取得中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和保护。

凡承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登记的民用航空器和(或)航空器部件维修业务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向民航总局适航部门申请维修许可证,经审查合格,颁发维修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维修业务活动。

4、生产许可证的申请资格;

申请资格:获得型号合格证、型号合格证的权益转让协议书、补充型号合格证、型号设计批准书其中任意一个证书。

PC×××A(或E,或P),PC为证件分类,它是英文生产许可证(PRODUCTION CERTIFICATE)的缩写,×××为三位阿拉伯数字,编号规则是该类证件的顺序号,A表示航空器,E表示发动机,P表示螺旋桨;

5、适航证类别;适航证的有效期;

适航证分类:标准适航证和特殊适航证

适航证有效期:一经颁发长期有效,但每年结合航空器年检工作进行有效签署。

适航证允许转让,但只能随航空器一起转让。

6、特许飞行证分类;

对于尚未具备颁发有效适航证的条件,但已能安全飞行的航空器,根据需要作特定用途飞行时,可申请颁发特许飞行证。

特许飞行证分三类:

第一类特许飞行证:研究和发展、验证性飞行、机组训练、表演、市场调查、体育、民航总局同意的其他情况;

第二类特许飞行证:为进行修理、改装、维护或封藏航空器而调机飞行,为交货或出口航空器而调机飞行,航空器撤离发生危险的地区,民航总局认为必要的其他飞行;

第三类特许飞行证:对于1987年5月31日以前研制的并经国家正式技术鉴定的民用航空器,未按规定的适航标准进行审查,民航总局根据国家正式批准的技术鉴定文件和资料,颁发第三类特许飞行证。

第六章

1、型号合格审定和批准的形式包括:型号合格证或型号设计批准书、补充型号合格证,型

号合格证更改及其他型号设计更改。

2、专用条件定义:如果适航部门认为提交进行型号合格审定的产品具有新颖或独特的设计

特点,而且有关安全性要求、营运的特殊适航要求及环境保护要求没有包含在现行的适航标准之中,适航部门将制定专用条件及修正案。专用条件在征求公众意见后颁发。专用条件与适航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3、适航标准的豁免或等效安全措施的定义:当申请人设计的航空产品的某些设计特征无法

完全满足适航标准的要求,但航空产品类似设计特征具有长期安全使用的经验,或采用等效安全措施能够达到相同安全水平时,申请人可以向适航部门申请适航标准的豁免,适航部门将根据航空产品的设计特征、安全性影响,以及采用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批准豁免的申请。

4、型号设计更改的分类:型号设计更改分为“小改”、“大改”、声学(噪声)设计更改及排

污/排泄设计更改。

5、对型号设计更改的批准形式:

型号设计“小改”通常由适航部门委任的工程委任代表批准,报适航部门备案,也有由适航部门直接批准的设计“小改”。

型号设计“大改”主要有三种批准形式,一种是对型号合格证修正或型号合格证数据单更改。第二种型号设计“大改”的批准形式是颁发补充型号合格证。第三种,当设计改动过大,需要重新申请新的型号合格证。

6、适航部门对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审定批准,方式有4种:零部件制造人批准

书(PMA);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一起批准;其他批准方式。

PMA批准不适用下述零部件:根据型号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生产的项目;根据民航总局颁发的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生产的项目;符合民航总局认为适用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技术标准的标准件(如螺栓、螺母等);航空器所有人/使用人为维护或改装自己的航空器而生产的零部件。

7、航空产品及零部件的分类,各类产品用于国内或出口时应颁发的适航证件:

航空产品及零部件一般分三类:

第一类产品是指已具有型号合格证的航空器、发动机和螺旋桨。

第二类产品是指其破损会危及第一类航空产品安全的主要部件和机载设备,如航空器机翼、机身、起落架、动力传动装置、操纵面等,以及具有技术标准规定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

第三类产品是指第一、第二类产品以外的产品,包括按局方认为适用的技术标准规定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

当产品用于国内使用时,对航空器(飞机和旋翼机)颁发适航证,对发动机、螺旋桨颁发适航批准书,对其他航空产品颁发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若产品用于出口时,对第一类航空产品颁发出口适航证,对第二、第三类航空产品颁发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

8、适航指令的定义,编号方法及适用条件:

适航指令是民航总局授权适航部门对民用航空产品颁发的强制性检查要求、改正措施或使用限制,其内容涉及飞行安全,如不按规定完成,有关航空器将不再适航。

当民用航空产品处于下述情况之一时,适航部门将颁发适航指令:

(1)某一民用航空产品存在不安全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很可能存在于或发生于同型号设计的其他民用航空产品之中;

(2)当发现民用航空产品没有按照该产品型号合格证批准的设计标准生产时;

(3)当外国适航当局颁发的适航指令涉及在中国登记注册的民用航空产品时。

第七章

1、持续适航管理的三要素:航空器、维修单位、维修人员

2、航空器适航性责任:无论航空器维修工作怎么委托,最终对民用航空器适航性负责的始

终是航空器营运人。

3、航空公司维修系统中主要的部门及其主要职责:

一般航空公司的维修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建立相应的维修系统并落实其适航性责任上,一个常见的维修系统中通常包括四个主要的部门:

(1)工程技术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包括可靠性方案、维修方案、最低设备清单(MEL)、工程指令(EO)和其他适航性资料的编写和修改;服务通告(SB)和服务信函(SIL)的评估;适航指令的处理;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写;超出持续适航文件的修理和改装工作的相关工作;与OEM的联络;技术支援和技术调查等;

(2)质量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包括对各类人员和单位评估;对放行人员的授权;单机档案和单机适航性状况的监控;内部质量审核;维修差错管理和质量调查等;

(3)维修计划和控制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包括航空器使用和维修计划;飞行记录本的配备和管理;航空器的使用统计;航空器勤务及航线维修工作的实施;航空器定期维修和非计划维修工作的实施;发动机和部件的送修;航材管理;维修安全管理;发动机地面试车等;

(4)培训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和保管培训记录等。

4、使用困难报告是民用航空器维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的

目的是为了改进航空器产品的设计,提高航空器的安全运营可靠性。

使用困难报告分为:运行类和结构类。

5、ETOPS定义及分类:

延伸航程运行是指双发飞机在其飞行航路上至少有一点距可用机场的距离超过飞机以经批准的一台发动机不工作的巡航速度(在标准条件下静止大气中)飞行1小时的航程的飞行。目前,延伸航程运行主要包括75分钟、120分钟、180分钟三种。

6、全天候运行AWO定义及分类:

全天候运行是指在由于天气条件而使目视参考受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所有滑行、起飞或着陆运行。

(1)I类(CAT I)运行:决断高不低于60米(200英尺),能见度不小于800米或跑道视程

不小于5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2)Ⅱ类(CATⅡ)运行:决断高低于60米(200英尺),但不低于30米(100英尺),跑道视程不小于3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3)Ⅲ类(CATⅢ)运行:决断高低于30米(100英尺),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小于350米的精密进近和着陆。

7、缩小垂直间隔标准(RVSM)空域是指在飞行高度8,900米和飞行高度12,500米之间使

用300米(1,000英尺)最小垂直间隔的任何空域。

8、维修单位的分类:运营人维修单位,制造厂家维修单位和独立维修单位。

合格维修单位需要满足的条件:“五四”要求

维修单位的厂房设施、工具设备、器材、人员和文件手册五个主要方面。为保证本单位的各项硬件条件满足局方的要求,维修单位还应在组织机构上达到一定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要建立质量、工程技术、生产控制和培训四个系统。

维修工作的限制分为工作类别和项目类别两种。

9、对维修单位各系统的基本要求:

质量系统:维修单位应当建立一个由责任经理负责的独立的质量系统;

工程技术系统:维修单位应当建立一个落实其工程管理责任的工程技术系统,包括制定与其维修工作有关的技术文件;

生产控制系统:应当对每项具体的维修工作建立维修工时管理制度;

培训系统:维修单位应当根据要求制定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培训大纲,建立各类人员的技术档案,人员技术档案及培训记录应当妥善保存,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近和修改。人员技术档案应当在其离开本单位后至少保存两年。

10、航空器部件定义:是指除航空器机体以外的任何装于或者准备装于航空器的部件,包

括整台动力装置、螺旋桨和任何正常、应急设备等;

11、维修单位完成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的维修工作后,应当由授权的放行人员按照民航总

局批准或者认可的形式签发维修放行证明。民航总局批准或者认可下列形式的维修放行证明:

(1)航线维修、A检或者相当级别(含)以下的航空器定期检修工作及结合其完成的改装工作完成后可以由航空营运人授权的放行人员在飞行记录本上签署放行;

(2)A检或者相当级别以上的航空器定期检修及改装工作的放行表格可以由维修单位自定,但应当采用相对固定的格式并包括必要的内容;

(3)航空器部件的维修放行证明采用由维修单位授权的放行人员签署《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的形式,但当任何部件的维修是为本单位另一项完整的维修工作需要时,其维修证明可以采用本单位内部合格证件的形式。

12、维修单位可以对维修许可证限定范围内维修工作中个别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环节或者子

部件修理等部分维修工作选择外委维修,但其维修项目范围内的主要维修工作、最终测试及放行工作不能外委。

13、CCAR-66R1所称执照和资格证书包括以下三种类别: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包括基础(ME和AV)和机型执照(机型I和机型Ⅱ类)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人员执照:包括基础部分和项目部分(航空器结构STR;航空器动力装置PWT;航空器起落架LGR;航空器机械附件MEC;航空器电子附件AVC;航空器电气附件ELC)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14、持照人的权利及义务:

(1)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持有人的权利:

获得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及相应的机型签署的人员具有下列权利:

具有机型I类签署的执照持有人具有以下权利:

(a)按照CCAR-145部放行按照工作单完成航线维修、A检或者相当级别(含)以下定期检修以及结合检修进行的改装工作航空器;

(b)按照CCAR-43部的规定,对航空器进行维修工作并批准其恢复使用。

具有机型Ⅱ类签署的执照持有人具有以下权利:

除具有机型I类签署的权利外还可以按照CCAR-145部放行按照工作单完成A检或者相当级别以上定期检修和其他改装工作的航空器。

(2)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人员执照持有人的权利

部件修理人员执照项目部分获得签署后,可对执照签署项目类别范围内的修理项目具有签字放行权。

执照持有人义务:

(1)按照执照签署并在授权的工作范围内实施工作;

(2)保证执照的完整和有效性;

(3)在生理或者心理状况不适合行使放行权时,不得行使这种放行权。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及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有关规定实施管理范围内的维修管理工作;

(5)保持维修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的完整和有效性。

15、执照有效期:自基础执照颁发之日起5年有效。

16、航空器适航信息网的结构及责任单位:

我国民用航空器适航信息网的结构组成为三级。一级信息站是全网的中心,设在北京,由适航司承办;二级信息站是全网的中间环节由各地区适航处承办;三级信息站是全网的基础,由各航空器使用和维修单位承办。

17、适航信息管理工作的流程(即三个工作环节):

适航管理信息的三个工作环节为: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反馈。

(1)信息收集环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整个信息网工作的基础,也是各个信息环节的源头。它是通过三级信息站向二级信息站上报信息,二级信息站向一级信息站上报信息这么一种形式来完成的。

(2)信息分析和处理环节是一个关键环节,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三级信息站上报的基础信息实施分析、整理,并对有关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它是一级信息站工作的基础。

(3)信息反馈环节是整个信息网的最终工作结果,它提出了对一、二级信息站信息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并可根据分析结果以及紧迫程度,酌情提出发布相应的适航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是适航部门做出最终决断的基础。

18、适航信息网络监控事件:

A类“重要事件”是指航空器在地面、空中以及检修时所发生或发现的损坏航空器、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故障或事故。B类:航空器使用、维修情况统计航空器的使用、维修情况信息包括航空器使用和维修情况的全部适航信息。

第八章

1、委任代表分类:工程委任代表、生产检验委任代表、维修监督委任代表、维修人员执照

主考委任代表以及需要的其他委任代表。

2、委任单位代表的分类:委任试验单位;委任维修人员培训与考试单位;委任适航检查单

位。

3、委任代表制度:CCAR-183部

第九章

1、维修:是指对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所进行的任何检测、修理、排故、定期检修、翻修

工作。CCAR-43部中定义的维修与CCAR-145部定义的维修主要区别是CCAR-145部中定义的维修包括改装的实施,而CCAR-43部中定义的维修不包括改装。

改装:是指在航空器及其部件交付后进行的超出其原设计状态的任何改变,包括任何材料和零部件的替代,它包括改装的方案及其实施。CCAR-145部改装的定义只包括改装方案的实施。

时寿件:指在航空器、发动机或者螺旋桨(以下简称航空产品)的持续适航文件中有强制更换要求的部件。

2、维修和改装人员要求:

对航空器及其部件实施维修和改装的人员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持有按照CCAR-66部颁发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的人员可以对相应机型实施:按照维修手册和持续适航文件进行的任何维修和改装工作;按照CCAR-91部、CCAR-135部要求的检查大纲进行的任何维修工作或者按照局方批准的其他技术文件进行的任何维修和改装工作。

(2)持有按照CCAR-66部颁发的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人员执照的人员可以对相应项目的航空器部件实施:按照维修手册和持续适航文件进行的任何维修和改装工作;按照其他局方批准的技术文件进行的任何维修和改装工作。

(3)没有获得按照CCAR-66部颁发的维修人员执照的人员可以在持照人员的监督下实施持照人员允许范围内的维修和改装工作;

(4) 持有按照CCAR-61部颁发的驾驶员执照的飞行员可以对其所拥有和使用的私用小型航空器实施勤务、保养和简单更换工作

(5) 制造厂家可以对本身制造的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在证件限定的地点实施翻修和改装工作,此项工作必须在民航总局授权的监察人员的监督下实施。

3、重要修理和改装的批准放行要求:

CCAR-145部批准的维修单位的授权放行人员,民航局授权的监察员,或民航局授权的委任代表通过签署表格AAC——085中相应的批准放行栏进行放行。

4、维修管理指令的定义,与适航指令的异同:

定义:当维修或者改装过程中发现某类维修或者维修管理活动存在不安全状况,并且此种不安全状况可能在其他同类维修活动中存在或产生时,民航局将以维修管理指令的形式提出检查和维修的规范化或者改装要求。

维修管理指令和CAD都是强制性的,其不同点在于维修管理指令主要是对运营人提出的加强维修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的要求。对于没有按照维修管理指令的要求对其有关的航空器进行维修或者改装的航空器,任何人不得批准其返回使用。

第十章

1、维修大纲:维修大纲是由工业指导委员会(简称ISC)组织编写,经维修审查委员会(简称

MRB)审查后形成的航空器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简称MRBR),该报告应当经航空器制造国适航当局批准生效。

维修大纲的作用:航空器维修大纲是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基本文件;维修大纲是航空器制造厂编制维修计划文件的基本依据,也是航空公司制定其初始维修方案、维修工卡等文件的基本依据;维修大纲是针对衍生型号或新型号审定航空器的初始最低维护/检查要求,是航空器运营人建立自己维修方案的一个基础;是用户首次使用该航空器必须执行的最低例行维修要求。

2、维修方案:维修方案是民用航空运营人或飞机用户根据飞机构型、运行环境和维修经验,

执行航空器维修大纲、适航和运行规章要求及制造厂建议而制定的计划维修检查要求。

制定依据:维修大纲(MRBR)、制造厂家提供的维修计划文件(MPD)或维修手册中建议的维修方案。按照CCAR-121运行的所用航空器,每一架都有自己对应的维修方案。

3、可靠性方案:维修可靠性方案简称可靠性方案,是用来管理维修过程的一套规则和做法,

可靠性方案通过对整个飞机、系统、部件、结构、动力装置进行监控,以便在出现更严重故障前采取纠正措施。它是航空公司和制造商监控飞机运行性能、修改维修大纲和维修方案的主要依据,是用可靠性方法控制维修的重要手段。

可靠性方案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其主要环节描述如下:

(1)收集表示使用性能的数据;

(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能鉴别不良的趋势;

(3)调查并分析可能的缺陷或发生问题的范围;

(4)确定并实施恰当的纠正措施;

(5)通过重新回到数据收集步骤,重复另一个循环来监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MMEL:主最低设备清单是航空器制造厂家制定的经局方批准或认可的在特定运行条件

下可以不工作并且仍能保持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的设备清单。(A、B、C、D四类故障修复时限要求)

MEL:MEL是运营人依据MMEL并考虑到各航空器的构型、运行程序和条件为其运行所编制的设备清单。MEL一经局方批准后,允许航空器在规定条件下,所列设备不工作时继续运行。运营人MEL上可以包含三类项目,即MMEL上的项目,乘客便利项目和管理控制项目。

CDL;CDL是运营人以航空器制造厂家颁发的缺件放行程序指南(DDPG)中的CDL部分为基础制定的清单,它指明在飞行开始时可缺的某航空公司型别的任何外部部件,并且包含与使用限制和性能纠正相关的任何必要资料。

5、保留故障/缺陷:航空器的保留故障/缺陷是指航空器在飞行后和/或维修检查中发现的

故障、缺陷,因工作设备、器材短缺或停场时间不足等原因,不能在起飞前排除的故障项目。

保留故障/缺陷一般应当以飞机最低设备清单(MEL)和构型偏离清单(CDL)为依据。

MEL中A类和D类保留项目不允许延期,当B类和C类项目确因航材原因不能在MEL规定的保留期限内排除故障时,只允许延长一个周期并需报适航部门批准。

不允许以飞机之间串件的形式延长保留故障/缺陷的修复期限。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业及答案3

管理学原理作业3 单项选择题 第1题霍桑试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答案:D 第2题假设你召集下属开会,研究解决领导所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结果其中有位比较罗嗦的人大讲特讲与主题无关的教条理论,耽误很多时间。你认为如何应付这种情况为好? A、任其讲下去,让其他与会者群起而攻之 B、不客气地打断其讲话,让别人发言 C、有策略地打断其讲话,指出时间很宝贵 D、允许其畅所欲言以表示广开言路 答案:C 第3题某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每月均对工程师们的工作进行分等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报酬挂钩。这样做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A、获得高等级的优秀工程师们会再接再励,而等级低的则会努力改进工作以求题高 B、优秀工程师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产生跳槽思想,差一些的则仍会留在企业 C、对这种严格控制,工程师们很有意见,致使今后工作难以分配 D、差一些的工程师,由于面子过不去而另谋职业出走,结果只留下优秀的工程师 答案:B 第4题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答案:A

第5题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答案:C 第6题控制活动应该()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答案:D 第7题最重要又最困难的反馈控制方法是 A、财务报告分析 B、标准成本分析 C、质量控制分析 D、工作人员成绩评定 答案:D 第8题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 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 C、收入标准 D、成本标准 答案:A 第9题()也叫做标准、查询信息。 A、系统化信息 B、外源信息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最新版

1..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特征、要素)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及含义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把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评价、应用) 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贡献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2)局限性 ?把工人看作“经济人” ?仅重视技术,不重视人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6.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六大职能、十四条原则、管理要素(职能)) 经营的六项职能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 ?财务活动:筹资,投资 ?会计活动:记帐,盘点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集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 集体精神 管理要素(职能) ?计划:预测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与人的双重结构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4、命令一致 原理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商议式的管理方 法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

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办法让职工参与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D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者 3.技术技能 4.人际技能 5.概念技能 6.管理学 二、填空题 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和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4.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管理就是。 5.管理的本质是,管理的核心是。 6.管理的目的是为了。 7.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又有。 8.在企业中,管理的对象主要指、、、、等资源要素。 9.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是、、。 11.管理者的职责包括管理者是、、、和。 12.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和作为研究对象的。 13.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理者可分为:、、。 14.管理学的特点是、、和。 1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和。

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在各管理职能上所花时间的相对多少计 划 组 织 领 导 控 制 三、单项选择题 1.()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2.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 A.机器、厂房 B.流动资金 C.人力资源 D.无形资产 3.按照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基层的班组长属于() A.决策指挥者 B职能管理者 C.决策参谋者 4.()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次之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5.()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6.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7.计划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属于() A.决策指挥者 B.职能管理者 C.决策参谋者 8.下面是一个关于各层次管理人员在不同管理职能上所花时间与精力分配模型的示意图,有人对此模型表示困惑。根据你对管理实践的理解,你对此模型的评价是: A.不正确,因为模型认为基层管理者用于控制工作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少。

1_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汇总 年级学习部,一直在为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而努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2.韦伯的理想组织形式特点: (1)存在明确的分工 (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 (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3.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也确定的 I.比起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比较容易求解的问题 II.求解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连续型规划、整数规划、单目标规划、多目标规划、目的规划、网络优化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一些随机变量,连它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这类决策问题被称为不确定型决策 常用的解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I.小中取大法 II.大中取大法 III.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其步骤是: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定义为: 后悔值=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3)风险型决策方法: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 4.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它不像传统的目标设定——由上级设定目标后分派给下级,而是组织内各级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目标,形成以总目标为中心,上下衔接、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

管理学原理作业答案

2015年第一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权变理论主要观点有: (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第一、应用不同:德尔菲法主要用于技术预测、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而头脑风暴法一般用于对战略性问题的探索。 第二、专家选择的代表、人数不同:头脑风暴法专家选择缺乏代表性,易受权威、会 议气氛和潮流等因素影响。所选专家人数为5~15人;而德尔菲法专家选择相对广泛, 采用匿名征询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消除了专家会议调查法中专家易受权威、会议气氛 和潮流等因素影响的缺陷。所选专家人数在15~50人。 第三、获取专家意见的工具不同:德尔菲法运用编制调查表的方法,把调查表分发给 受邀参加预测的专家。专家之间互不见面和联系,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表所提 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一般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即兴 发言。 第四、专家对问题的回答不同:运用德尔菲法的专家对调查表的提问有充分时间作出 充分的 论证、详细的说明或提出充足的依据;而头脑风暴法因为是即兴发言,因而普遍存在 逻辑不严密、意见不全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同时易受表达能力的限制。 第五、所用时间不同: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的征询调查,所用时间通常比较长;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讨论的是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如果讨论的问题较多,可以多召集几次会议。 5、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 答:计划编制的程序: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6、简述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形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答:扁平结构优缺点: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 构形态;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组织的外部要素是() A.可以控制的 B.无法控制的 C.部分可控的 D.不可以控制的 2.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A.系统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比较分析法 3.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指() A.管理的目的性 B.管理的必要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民主性 4.决定学习、研究管理必要性的是() A.管理的自然性 B.管理的社会性 C.管理的重要性 D.管理的历史性 5.管理学应属于() A.社会科学 B.边缘科学 C.经济学 D.自然科学 6.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A.复杂性 B.有效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7.管理的核心是() A.决策 B.处理好人际关系 C.组织 D.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内部要素包括() A.目标 B.信息 C.机构 D.人 E.物 2.()是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 B.复杂性 C.模糊性 D.控制性 E.目的性 3.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指导和领导 E.控制 4.管理学的特点有() A.一般性 B.边缘性 C.历史性 D.多样性 E.实践性 5.组织外部环境包括的要素有() A.行业 B.原材料供应 C.产品市场 D.政治状况 E.社会文化 6.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必要条件是()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B.有机构 C.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D.有管理者 E.有各种资源 7.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 B.自然属性 C.艺术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8.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责任 A.管理一个组织 B.管理管理者 C.管理工作和人 D.决策 E.计划 三、填空题 1.管理的载体是_______. 2.管理的______是管理者。 3.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强调运用管理的______性,要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______.4.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 1.管理2.管理学3.系统 五、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 2.简述系统的观点。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试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2.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A5.B6.C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DE3.ABCDE4.ABCE5.ABCDE6.ACD7.BD 8.ABC 三、填空题 1.组织2.主体3.实践性,素质4.管理活动,管理过程 四、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他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 考试内容 1. 10个选择 2.5个名词解释 3. 简答 5个 4.论述2个 5.1个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10个) 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一定手段协调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过程。【不考】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的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等的总称,其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念。 3.决策: 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对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作出反应,作出关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决定。【不考】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指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几种,不能预先确定,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估计,无论哪个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 5.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多种,但无法预先明确估计,并且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也无法确定,各种方案出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6.滚动计划法:是指编制计划时采用近细远粗的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改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每次计划修订都使计划向前滚动一次。{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7.部门化:是指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合并成若干管理单位或组织单元的过程。 8.授权:是指上级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利授予下属人员的行为。 9.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沟通、指导和奖惩等手段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或艺术。 10.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1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主要针对员工从个体动机到采取行动的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 12.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 13.需求层次理论 简答以及启示(10个) 答题方法:1,简述内容,有几条答几条,简答2.忽略启示 3.字特别少的,每一条后面加一点分析 一。简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P75 答: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3企业中存在以情感为主线的非正式组织。 4企业管理中存在霍桑效应。

《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针对当前形形色色的管理现象,某公司的一位老处长深有感触他说:"有的人拥有磨盘大的权力拣不起一粒芝麻,而有的人仅有芝麻大的权力却能推动磨盘。"这句话反映的情况表明:() A.个人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会大于职务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 B.个人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并不比职务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小 C.非正式组织越来越盛行,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这里所描述的只是一种偶然的管理现象,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各种管理活动 D.普遍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某公司有员工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多少人?管理层次有多少层?()。 A.10人 4层 B.9人 3层 C.9人 4层 D.8人 3层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 B.人员配备 C.领导 D.控制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以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计划控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A.泰罗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 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 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5、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严明。 第四章 1、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是从组织自身角度看问题,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4、综合社会契约理化观主X把实证和规X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第五章 1、根据赫伯特。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化原则,而不是最优化。 2、战术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各资源的合理使用。 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而非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 5、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 6、按决策的性质分,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7、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在把生产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分析成本、产量利润三者关系的计量方法。 8、不确定型决策无法预知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2016华东理工网院管理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答案 正确使用搜索(用Ctrl+f,用关键词查找可以快速搜到答案,注意不要用整段文字,只需部分关键词,而且不要带任何标点符号,没有搜索到答案的可以换用其他关键词在试试,) 一、选择题 1、( B、韦伯)提出了“官僚制”,并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决策涉及的费用越多而且事关重大,涉及面较广,则分权程度越( A、高)。 3、管理者能够熟练地运用管理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立达到某种效果,这是管理的( A、艺术性)。 4、( A、剥削式的集权领导)采用恐惧和处罚的激励方式。 5、( D、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 6、( C、强制权力)是一种惩罚或提出惩罚建议的权力。 7、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做,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这叫做( D、例外原则)。

8、处于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称为( C、金牛业务)。 9、下列哪些不属于激励因素( A、监督的力度)。 10、消费者能满足其欲望之产品形式的竞争称为( C、形式竞争者)。 11、关于激励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激励来自于内部 B、激励不限于个体对象 C、激励不限于物质形象 12、下列哪些是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BCD)。 B、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 C、多头领导 D、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13、按企业职能划分,可将计划分为(ABC)。 A、业务计划 B、财务计划 C、人事计划 14、决策要素包括(ABCD)。 A、决策主体 B、决策目标

C、自然状态 D、备选方案 15、组织的外部环境有两个变动特性,分别是(BD) B、简单性 D、复杂性 1、组织活动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分为财务比率和( C、经营比率)。 2、有效的计划要以( A、目标)为中心。 3、下列哪个不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的管理过程( D、质量反馈)。 4、在日常的工作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采取的部门划分方法叫做( B、时间部门化)。 5、下列哪些属于管理者的信息传递角色(: BCD) B、监听者 C、传播者 D、发言人 6、组织运行中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任务 B、结构

张康之、周军《一般管理学原理》(第4版)(章节题库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概念题 1.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管理过程就是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组合、协调和利用的过程;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管理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生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和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必然要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2.全面质量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 答: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核心的特征:①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③全面的质量管理。 3.人际关系角色[东财2009年研] 答:人际关系角色是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的角色,主要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认为,经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十种角色,这些角色都源于经理的正式权力和地位,并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十种角色又可归为三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

色。 4.帕金森定律[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帕金森定律,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提出,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业务的扩展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一效应使得企业的机构臃肿、资源浪费,员工积极性下降、人浮于事、相互扯皮、工作效率低下。帕金森定律要发生作用,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①必须要有一个组织,且该组织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在这个组织中占有一定的地位。②寻找助手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不称职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对权力的垄断性。③这个管理者能力极其平庸,且其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不称职。④该组织一定是一个不断自我要求完善的组织。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的职能。[中南财大2010、2008年研] 相关试题: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①计划。计划是指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

西财管理学803知识点总结

西财管理学知识框架总结 编写说明: 一.罗珉老师的教材是核心,占考试比重的90%以上。因此以罗珉老师的教材为纲进行总结,王德中老师教材的相应考点见最后“附录一”,还有一些书上没有或已经删除的考点见最后“附录二”。 二.本总结用“下划线”标记出大部分可考查“问答题”的知识点,重要知识点用粗体字标记。 三.各知识点不做具体展开,各知识点将注明“页码”,已考知识点也会特别注明“年份”与“考查形式”。 四.大家可以此框架更有效的系统背记“问答题”考点,建议通过大量做题和对已考真题的分析,把握重点并依书本背记。 五.本框架有待补充完善。 第一章导论 一.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二.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三.管理学的现代性、超现代性、后现代性P8(无) 1.现代管理学的持续学派:寻找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正 2.超现代学派:抛弃任何连贯的理论 3.后现代学派:挑战二元论的理论和实践 四.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围 1.组织理论的研究 2.以“人”为本的研究 3.战略管理学的研究:①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相比,有什么特点?P17 06简答 4.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型组织的构建P19 (无) 5.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现象的研究 6.比较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研究 五.管理学应用的热点课题P22 1.组织的再造工程:①其内涵及对企业带来的变化03、04简答 2.学习型组织:①有效组织的特征07论述 3.标杆管理(无) 4.六西格码管理方法08论述(无) 5.战略联盟07论述(无) 6.领导风格 7.无疆界世界和超越界限的管理 六.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新增) 1.种群生态学理论 2.进度化理论 3.资源依赖理论03论述 4.交易成本理论 5.演进理论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假设 一.人性的基本假设: 1.“政治人”的基本假设 2.“经纪人”的基本假设 3.“社会人”的基本假设 4.“自我实现的人”的基本假设 5.“复杂的社会人”的基本假设:①假设的基本模式06论述②“X”、“Y”理论及基于理论的管理(麦格雷戈的人性理论)05简答③超“Y”理论及基于理论的管理④综合假设,可提两点认识作为激励工作的依据案例P50-54 6.“文化人”的基本假设(新增) 二.管理主体的假设 1.管理主题假设的传统看法 2.管理主题“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的假设

广州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1):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管理学原理考试作业和答案

管理学原理考试作业1 14秋及以后 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中庸之道型领导方式认为,只要职工心情舒畅,生产自然会好。(×) 2、专权型领导要求下属绝对服从,认为决策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3、费德勒认为领导环境处于一般状态下,应以人际关系型领导方式较好。(√) 4、在与下属交谈时,一经开始就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随意插话。(√) 5、领导和管理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6、双向沟通的缺点是费时较多,速度慢,易于干扰。(√) 7、下行沟通比上行沟通更有意义。(×) 8、要发送的信息只有经过编码才会有准确的信息沟通。(√) 9、当谈判进入僵局时,应暂停、冷处理后再谈。(√) 10、口中讲训斥别人的话,面部却带微笑,这是领导艺术,有利于沟通。(√) 二、问答与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沟通?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案: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沟通的重要性1: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经。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建立联系的桥梁。沟通步骤1:发送者必须向接受者传达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2:发送者将这些信息翻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一系列符号3: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4: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5:接受者将这些符号翻译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6: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7: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接受。 2、论述领导艺术的内容。

答案: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在行使领导职能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包括:(一)待人艺术①对待下级的艺术:1.知人善任的艺术2.批评教育的艺术3.关心。爱护的艺术4.助人发展的艺术5上下沟通的艺术②对待同级的艺术:1.积极配合而不越位擅权2.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计较3.见贤思齐而不嫉妒忌能4.相互沟通而不怨恨猜忌5支持帮助而不揽功推过③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1.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出力而不越位2.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3.适应上级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工作4.在上级面前规矩而不拘谨5.运用“等距外交”,避免交往过密或亲疏不一6.处理好与上级关系的着眼点就放在努力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好(二)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要想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2.任何工作都要向三个“能不能”3.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4.提高会议效率5.善于运筹时间6.要精兵简政。 3、试述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答案: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1).提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传统的观念却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这是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别,因而是不正确的。 (2).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工作进展、工作成就、领导赏识、提升、个人前途等,可称为激励因素。没有激励因素,员工将没有满意。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制度、工作条件、报酬福利、人际关系等,可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好,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如保健因素好,职工幷不会因此感到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