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一、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

感觉动作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动作是智慧的基础,而且动作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书写能力都有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感统失调的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到了孩子上学以后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与正常儿童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跟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在学习中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学习能力比较低下,不会和同学交往,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们大可不必为此过于忧心忡忡。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关注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状况,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训练,又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幼儿阶段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父母会误解,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问题儿童而进行的训练和矫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提出过:0-6岁的学习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我们知道0-6岁是孩子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感觉器官本身发展

还不够完善,还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为这个阶段的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感觉统合的训练和游戏,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他们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幼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开始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的训练和挖掘、艺术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感统能力的训练。其实,早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感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果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感统训练,在孩子以后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如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非常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在外胆小怕生,从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等问题,而孩子更多的问题则可能是在孩子上学以后才会表现出来。

二、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递来的外界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分析和整合处理,以致使大脑对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从而导致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行为出现失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感觉运动统合能力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

的作用,感觉运动统合能力失调的孩子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容易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家长和老师应该清楚地了解感觉运动统合能力的知识,及早发现孩子的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和行为治疗训练。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前庭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出现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常表现为左右不分,方向感很差,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易摔倒、磕碰、撞人,转圈时容易头晕,怕上高处,不喜欢被高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写错字,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

2.视知觉不良:表现是孩子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但不喜欢阅读;就是在读书的时候,也会经常跳行,添字漏字,颠倒顺序,无法做到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3.听知觉不良:表现为不喜欢和别人讲话或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不会使用剪刀和筷子,不敢登高望远,不敢荡秋千等。多动,但动作缺乏技巧,如很难安静下来,不能有效地约束自己,时常出现多余无效的动作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说话发音不清,语速慢。

6.触觉失调:表现为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讨厌被触摸。对身体接触表现得过于敏感,对触摸反应强烈,特别不愿意洗澡、洗头和剪发。过于胆大或过于胆小。或卤莽胆大,对危险的知觉性差,行动不计后果;或腼腆胆小,不敢和陌生人接触,上课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经常咬指甲、衣袖。(本章第二节主要讲解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视知觉,听知觉的问题在其他章节中有具体介绍)

感觉统合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比如说,视觉失调会让人在阅读时速度减慢,甚至出现阅读障碍;四肢不协调会使本来很好看的动作做出来显得机械而呆板。而对于儿童来说,虽然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他们的统合能力不足,就会导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无法得到充分地发展,孩子心理会一直处于一种紊乱状态,导致孩子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会不断下降。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孩子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发育迟缓,人际关系差,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打架、逆反行为等问题。所以,家长应尽早发现并及时对孩子进行训练和治疗,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

三、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原因

造成儿童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

1.母孕期因素

(1)母孕期的不良因素、围产期的不良因素如出生窒息、低体重、新生儿黄疸等、环境毒素如空气污染物、破坏性病毒及其他进入体内的化学物等都可能引起脑功能失调,从而造成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2)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物,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影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从而影响儿童的感觉运动统合。

(3)胎位不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都易引起儿童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4)孕妇的紧张心理可导致儿童感统失调。心理的焦虑,行动上的姿势不佳,运动不够都会影响胎位的正确变动,进而影响儿童将来的平衡能力的学习。

2.脑损伤和脑功能障碍

母亲在怀孕期间出现早产、先兆流产或采用剖腹产、电吸引等生产方式,既往病史如头部外伤、高烧、患脑炎等都可以导致儿童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尤其是早产或剖腹产的儿童,由于出生时触觉未受到特殊刺激,形成自我保护膜,使触觉的学习缓慢、迟钝。

3.抚育方式

出生后家长摇抱少,“襁褓期”延长,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家长(尤其是

隔代老人)过度保护,家长繁忙,交由“电视保姆”,孩子从小缺乏运动或活动机会。

4.早期教育

家庭、幼儿园教育中偏重认知、轻视孩子运动活动的教学指导思想等。

四、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治疗

如果孩子患了感觉运动统合失调,一般3岁左右就会有所表现。经常细心观察孩子,是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对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矫正,最有效的时机是小学三年级以前,而且年龄越小越有效。

1.儿童感觉运动统合训练应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改善和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如果没有条件到专门的训练机构进行培训,家长也可以在自己家里通过亲子游戏的活动对孩子进行训练,训练前要初步断定孩子是感觉运动统合中的哪个部分存在问题,并制定合适的训练内容,训练中要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兴趣,训练要适度,以免造成欲速不达的后果,训练

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孩子的安全,家长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感觉运动统合失调与其他疾病不同,治疗的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训练,家长完全可以经过努力后改善孩子的感觉运动统合能力。

亲子活动

活动一:各种走姿

家长可以视孩子的情况训练孩子的各种走姿。如,猫步走、大跨步走、学正步走、绕过物体走(不能碰到物体)、携带物品走(可以用任何姿势,背着、挎着、拉着等)。家长可以先和孩子协商训练内容,也可以制定出训练计划直接让孩子接受训练。

活动二:爬行

让孩子将两只手放在鞋子里(也可以直接将两手放在地上),沿一定路线爬行,可以在爬行路线上设置障碍物,爬行时不要在太柔软的被褥上,尽量在坚硬且稍微有些粗糙(不划伤手和腿)的地面上爬。

活动三:走高跷

把两个易拉罐靠近底面两侧钻上小孔,从中穿一条不易拉断的绳子,让孩子双脚踩在易拉罐上,双手拎着绳子行走。易拉罐尽量用低矮的。(经过长期实践经验得知,这个游戏可能会扭到孩子的脚踝,但概率很小。孩子摔倒危险不大,可以继续玩,如果有小伙伴一块玩趣味性更大。)

活动四:弹跳训练

半蹲下跳起,够悬挂的物体,开始时物体悬挂高度控制在孩子弹跳时有时能够到,当孩子每次弹跳都能够到时再适当调高高度。

活动五:球类游戏

1.给孩子一个皮球(篮球对于婴幼儿同样适合),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对3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训练他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家长可以和孩子互相抛接皮球玩,可以要求孩子用各种姿势抛球,当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

2.趴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双臂伸开后恰好把篮球按到墙壁上,游戏开始后孩子要把篮球推到墙壁上,篮球弹回后再把篮球推向墙壁,连续进行这个动作。推球时头要抬起,双腿贴在地上,双臂不能贴在地上,动作要规范。家长可以给孩子计时1分钟,看孩子能推多少个,以后尽量让孩子每天都要有进步。家长也可以不计时,看孩子能坚持推多少个。这个游戏能够提高颈部和双臂的力量,还能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并能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以及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球类游戏能增强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训练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六:扮演小主人

每隔一段时间,你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如擦桌子、扫地等。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摘

菜或者给花浇水等,这不仅仅是提高孩子运动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活动七:打鸭子

游戏时,父母分别站在孩子的前方和后方,用一个沙包击打孩子(力量要适度),当孩子被击中而且沙包掉在地下时,则要下场变为扔沙包的一方,而击中孩子的家长要站在中间当“鸭子”;如果“鸭子”一方接住了沙包,则多了一次当“鸭子”的机会。家长陪孩子玩这个游戏时要刻意地延长孩子当“鸭子”的时间,以此更多地训练孩子的各种感觉运动统合能力。

活动八:挑木棍

家长准备小木棍若干,游戏时先将所有木棍握在手中,然后抛向底面或桌面(规定在一定区域内,面积不能太小或太大),第一根木棍要用手拿起,其他木棍可以单纯用手,也可以用手中已有的木棍挑起其他木棍,要求是挑动一根木棍时不能碰到其他木棍,一旦其他木棍动了则轮到下一人来挑。这个游戏要求的是心细和动作巧妙,在游戏中会不知不觉就训练了孩子的精细动作。

其他手指小肌肉的精细运动训练,可以根据孩子年龄、能力等特点,自行设计抓、握、捏、扔等游戏,如摆积木、投球、捏橡皮泥等。尤其应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之前要学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擦屁股。之后要练习拿笔、拿筷子、系扣子、系鞋带、夹豆子等。

只要能训练孩子的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的游戏,家长都可以应用到训练过程中,平常生活中有许多诸如跳绳、踢毽子、抓石子、游泳等活动都能提高孩子的感觉运动统合能力,家长可以灵活科学地运用。

一、造成儿童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的主要原因

触觉系统是个体在母体内最先发展起来的系统,也是个体最大的感觉系统,触觉对个体整个的神经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出生过程中胎盘的包裹、子宫和产道的收缩以及出生后吃奶、穿衣、洗澡、吹风等,都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刺激,促进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的协调不佳,从而造成大脑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和处理出现障碍,包括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造成孩子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孕期因素:母孕期的不良因素、围产期的不良因素如出生窒息、低体重等。母亲羊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胎盘与子宫内壁的正常接触,可能会导致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

2.早产:早产儿没有经过母体的正常孕育,使得婴儿的触觉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3.剖腹产:剖腹产的孩子在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必要的触觉和本体觉的学习

4.其他不正常生产:由于孩子难产而使用夹钳术,胎吸等方法,这样会导致婴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损伤,出生时出现产伤。

5.以往病史:婴幼儿有过严重的脑外伤、高烧、脑炎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触觉失调。

6.襁褓期:婴儿早期孩子缺少父母的搂抱、抚摸、轻拍,也会导致孩子对外界刺激产生过当防御,出现触觉敏感现象。

7.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孩子因为缺乏和母亲身体充分接触的机会,致使孩子的手、口、脸等触觉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8.户外活动不足:婴幼儿长期处于室内,缺少了大自然的风吹、日照等刺激;缺少正常的接触性的游戏。

9.生活空间小:与亲戚朋友的接触少,孩子的生活空间仅限于父母,祖父母,缺少了和小伙伴们的接触。

10.其他因素:如洁癖症母亲会造成婴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二、触觉失调儿童的表现

1.触觉过分敏感的表现(识别性反应不足,保护性的反应过多):

(1)通常不喜欢他人触摸,怕人触摸;不喜欢被人拥抱,却喜欢拥抱别人;不喜欢拥挤,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会拒绝进入教室与其他人接触;婴幼儿期怕擦脸、洗澡、剪指甲,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不喜欢碰触某些粗糙的衣物或物品。

(2)怕陌生人,陌生的地方;缺乏自信;常固执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喜欢独处,不爱团体游戏;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中。

(3)爱哭;发音不清晰;胆小,容易惊慌、哭泣,爱玩弄生殖器;性格孤僻;嘴巴属于触觉敏感部位,所以幼儿会变得挑食、偏食、厌食、咬手指、咬嘴唇、咬衣襟。

(4)常出现很多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神经质、容易惊慌;脾气固执;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吓的感觉,容易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有耐心和恒心的学习。

(5)触觉敏感的幼儿也会形成严重的语言障碍。

2.触觉迟钝的表现(识别刺激的能力差,保护性反应过少):

(1)反应慢,动作笨拙不灵活,少动,做事缩手缩脚,大脑的细微分辨能力差。

(2)粘人(粘固定的人),寻求很多的搂搂抱抱,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摸。过分喜欢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反复做某个动作)。

(3)缺少自我意识,学习积极性差,有学习困难,感情比较冷漠。

(4)遇意外碰伤或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对打骂不在乎;常有冒险和自残自伤行为,不懂得总结经验教训。

三、触觉失调儿童的矫治

孩子的触觉敏感问题一般是在家庭环境下通过亲子游戏解决。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一、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 感觉动作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动作是智慧的基础,而且动作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书写能力都有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感统失调的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到了孩子上学以后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与正常儿童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跟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在学习中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学习能力比较低下,不会和同学交往,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们大可不必为此过于忧心忡忡。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关注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状况,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训练,又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幼儿阶段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父母会误解,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问题儿童而进行的训练和矫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提出过:0-6岁的学习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我们知道0-6岁是孩子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感觉器官本身发

展还不够完善,还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为这个阶段的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感觉统合的训练和游戏,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他们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幼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开始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的训练和挖掘、艺术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感统能力的训练。其实,早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感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果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感统训练,在孩子以后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如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非常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在外胆小怕生,从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等问题,而孩子更多的问题则可能是在孩子上学以后才会表现出来。 二、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递来的外界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分析和整合处理,以致使大脑对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从而导致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行为出现失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感觉运动统合能力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

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培训课件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常用设备及性能 弹跳床 (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 (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 (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 大陀螺 (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 (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 (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完成前进、后退或侧行等动作,可以时儿童自主操作,也可以时在老师或同伴的协助下进行。为提高训练水平,可要求儿童在行走中完成指令性动作、运输物品或互动训练等。 (3)安全要求:①周围无尖锐异物或障碍物。②注意脚下打滑、跌落。③上下平衡木时,注意平衡木边角,防止刮、击脚趾及脚踝等。④多名儿童同时在多个在多个平衡木训练时,注意两两间隔,须保持1m以上的间距。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转) 转载说明:今天听一个同事说他的小孩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不写标点符号,还出现许多错字,特别是经常把部首写反。怎么批评都不起作用。我没有实际了解这个孩子的作业情况,但是,我初步推测这个孩子可能存在视知觉能力的问题,所以特转这样一篇博文,以便这位同事阅读。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 一、儿童视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 儿童视觉的形成和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视觉发展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学者N.Barraga(白拉格)列出了儿童正常的视力发展表: 0~1个月,看光或相关事物,眼肌调节能力差。 1~2个月,追视物体及光源,对色彩斑斓物感兴趣,盯住大人的脸,开始双眼协调运动。 2~3个月,注视地看,能区别面孔,黄色、橙色及红色。 3~4个月,眼睛运动更加自如,视力有所改进,能较顺利地追视物体。 4~5个月,视点由物体开始向身体各部分转移,企图抓或移向其喜爱的物体,开始用视觉探索环境,能认出熟悉面孔,视野发育亦趋完善。 5~6个月,够到或抓住物体,表明手眼协调开始。 6~7个月,视点能从物体转向物体,捡起失落的物体,眼球能自如移动。 7~8个月,熟练地观察物体并注视结果,观察运动物体并能快速追视。 9~10个月,视力很好,转眼自如,能搜寻物体甚至转向角落,模仿面部表情或玩看到的游戏。 11个月~1岁半,视觉敏捷,视功能充分发展,玩积木或组装物体。 1岁半~2岁,通过视觉观察将物体配对,指出书中的物体,模仿敲打与行为表演。 2岁~2岁半,远距离视觉发展,模仿其他运动,指出喜爱的颜色,视觉记忆力增强。

2岁半~3岁,分辨几何图形,画圆圈、椭圆、长方形、三角形、捣洞或对接。 3岁~4岁,依形状分类,深度知觉较好,画长线、十字及其他许多形状。 4岁~5岁,眼手协调能力增强,会做涂色、剪贴等手工。 5岁~6岁,观察图画内联系,会临摹简单字母。 6岁~7岁,临摹抽象图画,写字,阅读。 二、视知觉能力的主要内容 在心理学中,视知觉是一种将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解释,并利用其来计划或行动的能力。视觉不仅参与了知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需要经过一番发展才能获得的能力——看了,是否知觉到它的存在?孩子的视觉能力有没有发展到他自己的年龄水平?他的这种水平是否足以应付看到的视觉材料并分辨出它们的不同?可想而知,如果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发展不足,即使有正常的视觉器官,做到专心致志,也会经常“出错”。 视知觉发展存在三个关键期:第一个是胎儿9个月左右时母亲的运动状况,这对胎儿前庭平衡系统的建立与学习最为重要,所以,儿童教育学专家提倡适当遛胎,提倡孩子“百日”时的翻身抬头训练,鼓励放弃婴儿推车,多背多抱,提倡爬行训练等;第二是出生之后从仰卧到俯卧的“龙抬头”、从被抱到被背的两次空间旋转完成的情况;第三是学习爬行的情况,爬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对空间关系的认知。 视知觉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视觉联想能力。这是由视觉经验决定了的联想能力。有的孩子看见某一图形或形象,便能联想到相似的或者相反的图形或形象,有的孩子则不能。有的孩子能将破碎的图形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图形,运用联想弥补视觉信息的不足。视觉联想能力对于孩子在上学之后解决几何问题、应用题问题、形象思维问题等,均有很大帮助。视觉联想能力低下的孩子,经验贫乏,创造力低下,只能机械的学习。 2.视觉记忆能力。视觉记忆能力是大脑对眼睛所见到事物的印象保留的能力,有的儿童视觉记忆力很强,对经历的事物过目不忘,对文字、图形和其他事物,看过一遍之后,能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这对孩子的辩认、思维、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儿童视觉记忆力不良,则在后期学习中就会对文字书写、文字阅读与图形辨认感到困难,自然会影响理解力与学习效果。 3.视觉辨别能力。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外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和求异两个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短时间内视觉信息注意、视觉摄取信息、提取过去贮存信息、信息对照分析、信息加工判断、言语表达的过程。儿童的学习离不开对人、物、线条、图形或文字的辨别能力,这种视觉分辨能力随着年龄的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3-7岁儿童的训练方法

3-7 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例)在这五年期间,孩子已发展出成熟的“感觉—动作”,能与许多不同的人谈话,相交往。至于较高智力的机能将在 7 岁以后发展,如果“感觉—动作”机能发展良好,较高智力的机能才能有好的发展。孩子的第三到第七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造物者将这个时期定做是最能接受感觉、最能组织感觉的时候。孩子的内驱力使他极有活力,他也学着去做很多很多事。他的适当反应越来越复杂,每一项适当反应都扩展了感觉统合能力。去观察一个孩子跑、跳、单脚跳、转来转去、扭斗、攀爬以及摇荡,他做这些是因为好玩,而这些动作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们会形成进一步的感觉统合。请注意在平衡方面、眼—手协调,以及计划一连串动作的各方面改进;注意孩子如何尝试有危险的事,以便学习明了“感觉—动作”能力的限度;注意他如何与重力相抗衡,最后与这种强有力的力量妥协。运动场普遍受孩子的欢迎,因为秋千、滑梯、旋转游乐装置、跷跷板、游乐隧道,以及沙袋,能满足神经系统发展的需要。 使用器具: 在三到七岁之间,孩子学习着使用刀、叉、铲、桶、针、线、剪刀、蜡笔、铅笔、纸、鞋、带、拉链、钮扣以及其他一切家庭用具。每种工具的使用技巧,都需要用到孩子在更早年的活动中贮存于大脑的一切感觉信息。如果要让大脑知道如何穿一条裤子,在一片面包上涂奶油,或在地上打一个洞,虽然成人把这些动作视之为理所当然,但是身体各种感觉的统合是达到这些目的所绝对必要的。 到了这段时期的末期,我们可以看到,女孩子们玩跳房子、呼拉圈、跳绳,以及两人玩的翻线游戏,这些花样繁复的游戏,使她们的动作技巧更加熟练。男孩子通常比较喜欢玩比力气及追、动方面的活动。

言语发育 3~5 岁是儿童语言、智力、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明显的心理特征。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不会说话的婴儿用他们的哭声、笑声、喃喃发音来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了解。婴幼儿是用尽全身力量去努力沟通的。随着感觉器官(视、听、发音器官等)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以及前期字、词等的积累,3~5岁幼儿语言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前期的呀呀学语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向复杂句法结构发展。 3~5 岁口头语言迅速发展,7 岁时口头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与成人交往时能较流畅自如地运用言语,并出现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同时,连贯性言语取代了情境性言语,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必要准备。 到孩子八岁时,触觉系统几乎已经成熟。他几乎可以很准确的说出人家摸到他什么地方,重力和移动感觉也已成熟。可以单脚独立,自己平衡自己,也可以走窄木。大部分由肌肉和关节而来的感觉都统合的相当好,计划一连串动作的能力也很不错,不过这种能力在未来数年还会有所进展。他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而他自己表达的能力也很好了,足以与人沟通他的需要和兴趣。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孩子一直到七、八岁,才开始有抽象思考和理解能。皮亚杰指出,人类的脑一直到对身体、对世界、以及自然界力量有了“具体”认识之后,才发展抽象概念。七到八年的活动和游玩是必须的,为的是给与孩子“感觉—动作”信息,这将成为智力、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基础。 但是有时候,这项发展并不着照原来自然的发展途径进行。我们无法明白为什么有的孩子就会出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孩子大脑统合有困难时,孩子会有什么状况发生。我们无法取代自然,无法把每件事情弄好,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帮助孩子改善自己的组织能力。欲帮助孩子组织他的大脑,就要去观察孩子顺应自己感觉统合的内驱力;你越多花时间观察孩子,你就越能帮助他。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将儿童的脑神经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 什么是感觉统合?在母亲的子宫内,胎位变化的过程中,触觉、潜艇平衡、固有平衡等能力就已经逐渐在发展。出生后,它们和视、听、嗅、味等感官更不断相互影响。在大脑中的感觉中枢相互联系着,这 些感觉神经的交错程度,比任何网络都复杂。这种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形式有效率的组合,就叫做“感觉统合”。正因为有这中能力,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作出适当的反应。爱尔丝博士 将之比喻为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在达到各种目的的协调行动上,感觉统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智障儿童在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有的家长缺乏特殊教育知识,过于溺爱孩子,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家长有事包办;有的家长无法承受现实,夫妻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把 孩子送到祖辈照顾,与孩子接触少,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家庭环境;有的家长过于自卑,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很少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以上种种情况加重智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同时也错过智障儿童特殊教育的训练的最佳时期。 智障儿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在他们的早期教育中注重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的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 力)的提升,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教

视觉能力训练,提高孩子学习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4627031.html, 视觉能力训练,提高孩子学习力 作者:兰心 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19年第11期 孩子的眼睛,是从整体认知世界的 有一次,我去邻居家做客,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3岁多的乐乐正趴在地上玩拼图,只见他用小手抓着每一个碎片,认真观察,试图将它插到正确的地方。当乐乐拼好了大半时,被一片绿色的碎片难住了。他拿起这个碎片,按颜色区分,找到了正确的位置,想把它放进去。但是,因为没找对角度,放了几次都没成功。这时,他做出了令人驚讶的举动,只见他从地板上爬起来,站到一米之外的地方,从远处看了拼图十几秒,然后,快速上前捡起地上的碎片,一下子插了进去! 我被小家伙的机智惊呆了!这一行为,不是用简单的“聪明”二字就可以解释的。直觉告诉我,乐乐之前也做过类似的事,他尝过甜头,所以这次做得更加顺利。 多数人,恐怕不能完全解读出乐乐这一行为背后的含义。怎么努力都插不进去的拼图,为什么站在远处看一会儿就茅塞顿开了呢?其实,这和孩子视觉发育的特点有关。 从3岁开始,孩子的视觉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通过自己的方式重新认知世界。 在拼拼图时,虽然孩子还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他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协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所说的“机智”! 孩子认识世界的角度,最初是从整体开始的。也就是说,他会把看到的世界当作一个整体的画面。他们看到的,是一堆移动的形状和颜色,在这幅图画中,他看不到一个个独立的元素。 成人看到一个椅子时,很容易想象出它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另外一个角落里的情形,椅子摆在哪里我们都认识,但是,孩子不一样。一岁以内的婴儿,会因为爸爸摘掉了眼镜而感到陌生,他可能会盯着不戴眼镜的爸爸看很久,才能确认。 但是,这种视觉上的分化能力从3岁开始逐步发展。一岁半的时候,我们把玩具从孩子 眼前拿走,他会觉得这个东西从世界上消失了。但3岁时,即便我们把小兔子的脸和身体盖起来,只露出长长的耳朵,孩子也能识别出这是什么。这种根据部分视觉信息推断整体的能力,叫作视觉填充能力。 视觉填充能力,是学习力的基础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作用精选.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作用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对孩子进行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所结合儿童DDST筛查及气质评估系统对门诊就诊儿童中生活规律、行为能力、情绪等方面有偏差的儿童,由家长配合开展感觉统合训练。其中项目有: 1、滑板爬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 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2、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 脚后跟踢至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3、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孩子站在平衡 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 4、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 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孩子双手紧抓球上的两个“羊角”,坐在球上借助弹力向前跳动。可以强化身体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及视觉运动协调;对空间知觉、重力感觉和运动企划的养成帮助很大。适用于身体协调不良、多动、自闭等症。 5、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 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站立在平衡台上左右摇动、做动作或者拍小皮球等,有助于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统合,对前庭——固有平衡的建立帮助很大。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儿童。 6、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

(完整版)儿童入学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培养

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 一、视知觉能力(包括:空间知觉、视觉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充、视觉再认等五方面。) 二、听知觉能力(包括:听觉注意力、听觉辨别力、听觉记忆、听觉系列、听觉混合能力、听觉理解能力 等六方面。) 三、运动协调能力(走跳平衡、精细动作好、左右半脑协调等三方面。) 四、知觉转换能力(听转视动、视转言语或动作、动转视听等三方面。) 五、数学准备能力(顺数一百、加减乘除、分类、排序等四方面。) 六、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兴趣、自理能力、自控力、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良好习惯等五方面) 一、视知觉能力 1、孩子学业灵不灵,空间知觉来确定: (1)空间知觉指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是视知觉水平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2)空间知觉有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为: ? 拼音b、d、p、q以及f、t和n、u等常搞混; ?数字2、3、5、6、7、9会左右颠倒过来写,方向是反的; ? “人”、“入”、“上”、“下”、“手”和“毛”分辨不清; ??写字左右颠倒,数字混淆,如16和61易写混; ? 数学竖式对齐总出错,但视力绝对没问题。 (3)如何测试孩子是否有这方面问题呢?可用下面几种方法: ??对指测验:双手食指伸出、掌心向外相向运动、让食指指尖对接,能准确做到。 ??能利用同色或不同色的积木,拼几何形状或模型(彩色6块,同色9块)。 ?“3”和“E”、“6”和“9”、“士”和“土”、“左”和“右”、“上”和“下”的关系。 ?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灵敏,动作准确。 (4)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走迷宫:一开始允许孩子用手指指着辅助定向,慢慢提高为只用眼睛看。 ?笔纸活动:给孩子大量的纸,让他随意画、涂、折、剪、撕,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物体的空间变化。 ?模拟画:选择些简单的线条画,让孩子临摹。 ?找一致,辨不同。 ?看图摆图形:推荐孩子玩中国传统玩具“七巧板”。先让孩子照样子摆,逐渐提高难度,让孩子根据记忆来拼摆看过的图形。 ??直觉比较:让孩子用目测的方法,去判断两堆或两列水果或玩具的数量多少。 ?手影游戏。 2、阅读速度快与慢,视觉辨别是关键: (1)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与求异两方面的能力。(2)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为: *** 辨别拼音b、p、d、q、t、f等困难;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一、特殊儿童和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相关知识,现就“特殊儿童”、“残疾儿童”等有关概念加以介绍。 (一)特殊儿童与残疾儿童 “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沟通等能力的一个方面或多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儿童,包括低于正常发展的儿童和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两大类。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低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也称为残疾儿童、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本课程提及的“特殊儿童”均为狭义的特殊儿童。 我国的残疾人分类中,没有“感觉统合失调”这一类别,但是在临床上发现多类特殊儿童均有感觉统合失调。 (二)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为提高个体感觉统合能力,减少感觉统合失调对个体生活、学习的负面影响而开展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也称为感觉统合治疗。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问题 感觉统合训练的组织、实施涉及的基本问题有训练对象、训练服务提供者、训练的适用范围、主要训练领域、训练周期与频次、训练效果等六个方面。 (一)训练对象 1.发育阶段不同的训练对象 从生长发眘阶段来看,感觉统合训练主要用于青春期前的儿童,他们外周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强,易于组织实施,训练效果较好。 2.健康状况不同的训练对象 从儿童健康状况而言,感觉统合训练可用于单纯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也广泛用于各类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以及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等大多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须长期接受感觉统合训练。 3.参与目的不同的训练对象 从儿童参与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来讲,训练对象可分为四种类型:问题干预型、辅助干预型、预防型和发展型。问题干预型的训练对象存在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参与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感觉统合发展中的问题。辅助干预型的训练对象本身是残疾儿童,他们在接受某种专业康复训练的同时,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作为主要康复训练的补充,比如脑瘫儿童的训练以物理康复为主,也可以适度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作为物理康复的补充。预防、发展型的训练对象本身并未表现出感觉统合失调的征兆,但存在疑似不利因素(如剖宫产、出生早期血液胆红素偏高、高龄孕产等),为了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而进行的训练。发展型的训练对象既无感觉统合失调的征兆,也没有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疑似因素,也参与感觉统合训练(游戏),视感觉统合训练为娱乐活动,强身健体或进一步提髙自身的感觉统合能力。 (二)训练服务提供者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例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 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3-7 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例)在这五年期间,孩子已发展出成熟的“感觉—动作”,能与许多不同的人谈话,相交往。至于较高智力的机能将在 7 岁以后发展,如果“感觉—动作”机能发展良好,较高智力的机能才能有好的发展。孩子的第三到第七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造物者将这个时期定做是最能接受感觉、最能组织感觉的时候。孩子的内驱力使他极有活力,他也学着去做很多很多事。他的适当反应越来越复杂,每一项适当反应都扩展了感觉统合能力。去观察一个孩子跑、跳、单脚跳、转来转去、扭斗、攀爬以及摇荡,他做这些是因为好玩,而这些动作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们会形成进一步的感觉统合。请注意在平衡方面、眼—手协调,以及计划一连串动作的各方面改进;注意孩子如何尝试有危险的事,以便学习明了“感觉—动作”能力的限度;注意他如何与重力相抗衡,最后与这种强有力的力量妥协。运动场普遍受孩子的欢迎,因为秋千、滑梯、旋转游乐装置、跷跷板、游乐隧道,以及沙袋,能满足神经系统发展的需要。 使用器具: 在三到七岁之间,孩子学习着使用刀、叉、铲、桶、针、线、剪刀、蜡笔、铅笔、纸、鞋、带、拉链、钮扣以及其他一切家庭用具。每种工具的使用技巧,都需要用到孩子在更早年的活动中贮存于大脑的一切感觉信息。如果要让大脑知道如何穿一条裤子,在一片面包上涂奶

油,或在地上打一个洞,虽然成人把这些动作视之为理所当然,但是身体各种感觉的统合是达到这些目的所绝对必要的。 到了这段时期的末期,我们可以看到,女孩子们玩跳房子、呼拉圈、跳绳,以及两人玩的翻线游戏,这些花样繁复的游戏,使她们的动作技巧更加熟练。男孩子通常比较喜欢玩比力气及追、动方面的活动。 言语发育 3~5 岁是儿童语言、智力、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明显的心理特征。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不会说话的婴儿用他们的哭声、笑声、喃喃发音来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了解。婴幼儿是用尽全身力量去努力沟通的。随着感觉器官(视、听、发音器官等)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以及前期字、词等的积累,3~5岁幼儿语言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前期的呀呀学语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向复杂句法结构发展。 3~5 岁口头语言迅速发展,7 岁时口头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与成人交往时能较流畅自如地运用言语,并出现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同时,连贯性言语取代了情境性言语,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必要准备。 到孩子八岁时,触觉系统几乎已经成熟。他几乎可以很准确的说出人家摸到他什么地方,重力和移动感觉也已成熟。可以单脚独立,自己平衡自己,也可以走窄木。大部分由肌肉和关节而来的感觉都统合的相当好,计划一连串动作的能力也很不错,不过这种能力在未来数年还会

八种能力判断孩子

八种能力判断孩子“入学成熟水平” 近日,作为本报环湾生活讲坛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大讲堂”走进了北师大泉州附中。中国儿童安康成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儿童发展教育专家钱志亮博士为我市的幼教工作者、家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解读儿童入学成熟水平》。 是否达到入学标准 通过八种能力判断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既重要又艰难的转折点。”钱志亮指出,面对生活规律、学习环境和方式、师生关系、家庭期望的实质性变化,孩子不仅要达到入学年龄,而且要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即身心发展水平与状态达到小学新生的要求。 如果孩子达到了这一水平,在学习与掌握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眼神及动作暗示等方面会十分迅速,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多些,而教师的积极评价又会影响着同学对孩子的评价及其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孩子的自我定位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孩子未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尽管不笨,但会导致“学力不济”性学业不良,迟缓、多动,以及紧张、焦虑、自我评价低等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的身心具备了入学成熟水平呢? 钱志亮将其分为八个方面,即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数学准备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品质。 视知觉能力如不足 可让其画下所见所闻

在培养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方面,钱志亮指出,幼儿园老师及家长都可以利用卡通图片、拼图,通过游戏的方式观察、培养、提高孩子们的视觉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等方面的能力,如要孩子在一列有两个耳朵的兔子中找出一只仅有一个耳朵的兔子,或是找出相同的图形、图片、字母与词等。这些训练能为孩子在日后的小学学习中,尤其是在识字、阅读、书写的学习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发现孩子视知觉能力有所不足,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多提供一些自由涂抹的机会,并且鼓励孩子多去观察外面的事物,通过画笔将所见的事物画成图画,以此进行训练。 培训听知觉能力 辨别“听着差不多”的词 对于听知觉能力,通常可以从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和听觉混合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小测试。例如在听觉辨别能力方面,可为孩子读一些发音差异很小的字或词,让其辨别这些词的同异。 除此之外,孩子在小学学习活动中还需要有视听动能互相转换的能力,这当中包含了听觉转为动觉与视觉、视觉转为言语或动作等。这些能力训练,能够让孩子们在小学学习中,有能力驾驭听写、看图写文等学习方式。 孩子沟通能力好 易赢得同伴接纳 语言沟通能力在钱志亮看来也十分重要。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及效果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及效果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及效果 爱尔丝博士是一位研究运动治疗的心理学家。她在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后,设计了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和开发了众多的训练器材,以改善孩子所存在的问题。 如今,感觉统合训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治疗问题儿童采用的方法,而且成为促使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实际上,感觉统合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因为感觉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中最基础的概念。儿童最初的学习都是由最简单的感觉开始的,例如,通过触摸感觉物体的形状、软硬程度,从而形成对物体的具体概念;通过视觉观察可以知道物体的大小、形状等。正如前面所讲过的,感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效果。家长要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就需要遵循孩子大脑发展的内在规律,应用感觉与感觉统合教育促使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进而达到注意力、思维能力等高级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 1、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 感觉统合训练是以游戏的形式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视、听、嗅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促使孩子在感觉运动的中产生自主的适应过程,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大脑各区域分级地发生感觉、运动整合,在整合中促进各脑区神经细胞的成熟、神经细胞间通路的形成。可见,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促进大脑发育的游戏。 爱尔丝认为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改善大脑功能,训练的关键在于感觉的输入,特别强调触觉、前庭觉、本体感觉的刺激。当不同的感受系统同时受到有规律的刺激,中枢会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相应的运动中枢对感觉信息作出反应,安排肌肉活动和运动,同时运动中枢还预先通知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器官的反馈调节肌肉关节的运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一节中提到的“运动计划”作用,它需要孩子的全身心的积极运作。因此,感觉统合训练以游戏的方式

视知觉能力

什么是视知觉能力? 视知觉能力是指以视力为基础的使孩子能够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观察和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视觉敏感度、视觉辨别能力、视觉记忆能力、视动统合能力、视觉空间知觉能力、视觉专注能力、视觉广度、视听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几个方面。 什么是视觉敏感度? 视觉敏感度是指从一定距离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视觉敏感度,孩子就能对视野的物体做正确的观察与辨别,就能够认识到光线的明暗、距离的远近、图象的正反,以及空间的关系,并配合语言功能产生正确的视觉观念。视觉敏感度对于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它能够提高孩子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正常的视觉敏感度,当他从事抄写、阅读等学习任务时,就会出现问题,如看书或写作业时,总是趴着或歪着头,写字也歪歪扭扭;读书时吃力,容易跳行或串行;对图形的辨识能力差等现象。 什么是视觉辨别能力? 视觉辨别力是指孩子能够利用视觉来区别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形象、形状或符号,如大小、远近、高矮、长短、胖瘦等的能力。视觉辨别力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这种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个别差异性。它与孩子从小所受的训练和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是孩子阅读、书写等活动的前提条件。视觉辨别力弱的孩子对图形的细微差别观察不出来,对颜色的辨别能力也比较差,对拼音、英语的学习感觉吃力,书写时不能正确地抄写,用蜡笔着色或是用笔写字动作慢而且常超出格子外。 什么是视觉记忆力? 视觉记忆力是指对来自视觉通道的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即个体对视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理解都有极大的帮助。如果一个孩子视觉记忆力不佳,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记忆力比幼童强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少年能够利用理解、回忆、祥述、想象等方式把零散的材料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产生关系,再用各种形式重新组织材料,有效地使用视觉形象。 什么是视动统合能力? 视动统合能力是指视觉与身体各部分的精细动作相互配合的能力。视觉和动作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常用到这种能力,如扣扣子系鞋带等,学习上运用手眼协调能力的机会就更多了,如写字、画图、做手工、做实验等。当孩子的视动统和能力较弱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抄写速度慢,比较潦草,经常把字写到格子或行线外;做数学题时经常忘记计算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视觉与肢体的协调性差,容易被绊倒等。 什么是视觉空间知觉能力?

幼儿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幼儿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高新区翰林幼儿园徐夏平 215300 摘要: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近年来,感觉统合发展不足引起的学习困难愈来愈多。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60名2到3周岁的孩子进行了感觉统合能力评定,发现在学前教育期间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感统训练十分必要。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成因分析训练方法训练器材在孩子的长成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有些孩子脑子并不笨,就是在学习的某些能力方面有不同程序的障碍,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书写困难、阅读困难、计算粗心、情绪不稳定,等等,靠传统的教育方法也不奏效。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多动症,也不是智力或生理问题,而是感觉系统出现了问题,是训练不足而出现失调。这种症状被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一、什么叫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 感觉统合的定义 人类的各种感觉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几乎有80%的学习是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的。因此,应该重视孩子的早期运动能力训练。若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时,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活动带来不便,因此家长应对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修订版)【新版】

1: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西康可以被看作是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鼻祖。 3:1958年美国教育学家柯尔克制订了第一个早期干预的教育大纲 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朴永馨教授认为在特殊教育领域,早期干预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其能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和尽可能少的接受特殊教育。 5: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相关法律: 1: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一九八四年颁布其中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实施分为学前教育阶段国民教育阶段和国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的教育,进一步强调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规定身心障碍儿童的教育从三岁开始。 2:台湾地区是《身心障碍报告书》,1995年发表,提出要建立特殊儿童通报系统,并试办学前特殊幼儿评估中心和转介系统,试办三到五岁早期干预中心,两年内办理普及免费的五岁前特殊幼儿教育,并考虑向下延伸至三岁,有力推动了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要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卫生保健机构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注重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卫生保健机构和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就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和早期教育提供咨询指导 6: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的意义。 (1早期干预对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能较大程度降低成长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残障更好的发展,也能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障碍缺陷。对超常儿童而言早期干预也是相当重要的能够促进其天赋潜能得到最大发展。 (2)早期干预对儿童家庭的影响。可以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节省家长的时间,对于超常儿童来说一方面有助于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积极和谐家庭。 (3)早期干于对社会的意义。 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也有利于前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压力要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7: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领域,既往研究的不足。 (1)早期干预的对象范围略见狭窄。主要是视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以及一些自闭症儿童。(2)政府的责任意识不够。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和资金的支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显的步履维艰。 (3)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师资处于匮乏状态。 (4)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强。比如说有智力障碍孩子的家长'四处求医问药错过了孩子干预的关键期。 8:拉马克,法国生物学家,器官的用进废退说。 9: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 10:基本内容:(1)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我到六岁前是个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隔离智力发展水平在八岁前基本已确定。 (2):二到三岁是言语习得的的关键期。 (3)学前阶段是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关键期在此阶段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干预方法和处理有助于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0-1.5岁,大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感觉统合训练 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视、听、触等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这是儿童个体学习的生理基础和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如果这方面有缺损和不足都会导致行为发展和学习上的困难。 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依据 1. 美国艾尔丝博士( Dr.JeanAryes )提出的感觉统合理念( Sensorylnte —gration )因此矫治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上的不足,通过前庭觉、平衡感、触觉防御和本体感四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训练,是一种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2. 我们认为感觉统合是全方位的,应该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觉的统合。除动态的大肌肉运动外,还应增加相对静态的视、听训练,以及视、听、说、动之间的统合训练。 3. 触觉在感觉统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和一个人的情绪有关,但情绪不仅是生理触摸的问题,也是心理调节问题,使儿童处在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4. 多年研究表明,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儿童感觉统合是能力是认知能力发展的根基。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把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感统训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5. 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成立不久,引进日本 PRS 筛查量表,并对江苏省 5000 多名 5 — 12 岁儿童中进行感统失调率的样本调查,建立了江苏评定常模标准量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全国使用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定,为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依据。 6. 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 独生子女、小家庭制,都市化的形成,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逐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南京失调概率为 36.6% ,北京为 48% ,上海为 52.7% 。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小学、幼儿园参加感统训练的达 98% 以上,他们在群体预防上有一定作用。几年来,课题组举办过全国性学习班十多期,在幼儿园发展实验单位七十余家,遍及江苏、广东、山东、云南、北京、上海等十个省市,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 (一)肢体动感训练课程有三大课程: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教程文件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 培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一、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 感觉动作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动作是智慧的基础,而且动作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书写能力都有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感统失调的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到了孩子上学以后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与正常儿童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跟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在学习中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学习能力比较低下,不会和同学交往,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们大可不必为此过于忧心忡忡。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关注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状况,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训练,又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幼儿阶段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父母会误解,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问题儿童而进行的训练和矫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提出过:0-6岁的学习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我们知道0-6岁是孩子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

孩子的感觉器官本身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为这个阶段的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感觉统合的训练和游戏,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他们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幼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开始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的训练和挖掘、艺术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感统能力的训练。其实,早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感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果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感统训练,在孩子以后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如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非常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在外胆小怕生,从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等问题,而孩子更多的问题则可能是在孩子上学以后才会表现出来。 二、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递来的外界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分析和整合处理,以致使大脑对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从而导致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行为出现失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