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小报图片素材整洁又美观

合集下载

春节手抄报简单好画8张整理

春节手抄报简单好画8张整理

春节手抄报简单好画8张整理2023春节手抄报简洁好画8张2023春节手抄报简洁好画有哪些你知道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是中国最盛大、最隆重、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起来看看2023春节手抄报简洁好画,欢迎查阅!2023春节手抄报简洁好画春节的主题作文“每个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我哼着这首喜气洋洋的歌曲,手里拿着一大圈爆竹。

和爸爸一起蹦蹦跳跳地走向空地,爸爸把爆竹别出心裁的围成‘8’型,然后点好火,立即站到旁边,睁大眼睛兴奋地望着。

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由于今日是除夕,又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奇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爆竹轰,于是有了放爆竹的习俗,到了后来就成了烘托喧闹场面的一种方式。

你听那喧闹的爆竹声。

一开头,还只是一声声“啪啪”地响声,但细细回味,这不就是王安石的那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吗?我一边倾听着奇妙的‘乐曲’一边轻声地背诵那首早已熟记于心古诗。

心中早已布满了对新年的期盼。

放完了爆竹,我立即叫上小伙伴们去拜年,我来到爷爷家里,爷爷满面笑容,看着可爱的我们,忍不住将自己的童年趣事一一讲了出来,并不时地笑出声来。

用宠溺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眼前的我们是童年时的自己。

而我们呢?望着老人,眼里满是天真。

直到人已经散开,还在意犹未尽地回味刚刚的故事。

接着,我和小伙伴们手拉着手,一边蹦蹦跳跳,一边大声喊着顺口溜: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并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

念完之后,我们开头做嬉戏,让站在特定位置上的人表演一个节目。

偏偏我就是那个‘幸运儿’我学着电视名人的样子,来了一段仿照秀,引得朋友们笑得前仰后俯。

玩也玩够了,笑也笑够了,该回家吃饺子了!我回到家中,饺子已经煮好了,就等我来吃了!这春节的饺子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春节手抄报素材模板(可打印)

春节手抄报素材模板(可打印)

春节手抄报素材模板(可打印) ---春节概述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它通常在公历1月份和2月份之间的某个时间举行,具体日期会根据农历来决定。

春节是中国人团聚、拜祭祖先、祈求来年好运的重要时刻。

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它通常在公历1月份和2月份之间的某个时间举行,具体日期会根据农历来决定。

春节是中国人团聚、拜祭祖先、祈求来年好运的重要时刻。

春节俗1. 家庭团聚春节是中国人团聚的时刻。

在这个时候,无论身在何地,人们都会努力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

家庭成员一起享用传统的年夜饭,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2.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俗之一。

春联是由两幅长方形红纸组成的,上面写有吉祥的对联。

人们相信贴春联能够祈求好运和吉祥。

3. 爆竹和烟花爆竹和烟花是春节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们认为声音和光芒能驱走邪灵和厄运,迎接新的一年。

因此,春节期间,人们会放烟花、放鞭炮,制造热闹喜庆的氛围。

4. 舞狮和舞龙舞狮和舞龙表演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舞狮象征着吉祥和幸运,而舞龙则象征着丰收和团结。

这些表演通常在大街小巷、庙宇和广场上展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观众。

5. 制作汤圆汤圆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它是由糯米制成的圆形面团,通常包含各种馅料,如花生、黑芝麻、红豆等。

人们在春节期间一起制作和享用汤圆,寓意团圆和和谐。

春节的意义春节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在这个时刻祈求来年有一个吉祥、繁荣的开端。

春节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各种俗和仪式代代相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总结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家庭团聚、贴春联、放烟花、舞狮舞龙、制作汤圆等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俗。

春节还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希望大家在春节期间享受团圆和吉祥的氛围,共度一个快乐的新年。

---以上为春节手抄报素材模板,适用于打印和制作手抄报。

一等奖2023春节手抄报_漂亮好看手抄报8张

一等奖2023春节手抄报_漂亮好看手抄报8张

一等奖2023春节手抄报_漂亮好看手抄报8张一等奖2023春节手抄报春节的传说弥勒佛管人间在河北省邯郸一带民间,流传着关于过春节的神话故事。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字。

中国的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

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

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那时期,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

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

小觅汉见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

”不想,这话刚好叫财主听到了。

等小觅汉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误做营生。

”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

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

说话间,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

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小觅汉祷告的事。

见过玉帝,二话没说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间阴阳错乱,风雨成灾,人们无法生存,应该赶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

”“不假?”“不假。

”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

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

这时候。

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

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

j193-2019迎春-A4 新春小报

j193-2019迎春-A4 新春小报

回家过年春节在我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

春节俗称“过年”。

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置酒备席。

春节概念就是团圆。

人们的相互祝福是团圆,人们的内心高兴是团圆。

企盼亲人在春节归来,“回家过年”是家家户户的春节情感,福,是一个吉祥的字眼,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的、珍贵的。

在古代,百姓和帝王都喜欢“福”。

民间贴“福”字的传统,传说始于周朝,这种民俗传统沿袭至今。

每逢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上贴个大红“福”字,而且要倒过来贴,寓意为“福到了”,除旧布新、迎春接福,喜气盈盈,祈求丰年。

迎春接福一、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二、贴春联 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三、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美好的祝愿。

四、年画 浓黑重彩的年画表达了驱凶避邪、祈福迎祥。

五、守岁 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晚,话家常,通宵守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的时刻。

六、爆竹 新春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爆竹声中除旧迎新。

七、拜年 新年的初一到初七,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 节 习 俗《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迎春》 (清)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诗词班级 姓名。

2023元旦新年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8张

2023元旦新年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8张

2023元旦新年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8张元旦新年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元旦吃什么传统食物年糕出现时间:南北朝综合简介:年糕,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

年糕这一食物历史悠久,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

主要在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

历史记载:明末《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曰年年糕”。

汤饼出现时间:后魏时期综合简介:汤饼在古代指的是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也就是类似我们现在吃的面条。

历史记载: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

椒柏酒出现时间:东汉时期综合简介:椒柏酒,是由花椒和柏树叶浸跑而成的。

据古书中的记载,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

而元旦节饮椒柏酒的传统习俗,主要在山东历城、浙江嘉兴一代。

历史记载: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鸡蛋出现时间:吴晋时期综合简介:元旦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时期就已经有了。

据说当时吃鸡蛋是为了长生,不过到了梁武帝在位的时候就没有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梁武帝信奉宗教。

历史记载:正旦,当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饺子出现时间:明清时期综合简介:饺子是由馄饨转化而来的,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

但是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历史记载:《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不是公历上的元旦不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所以元旦我们会放假。

在中国现代,“元旦”是对公历新年的称呼即公历1月1日,而中国传统节日都和农历(含节气)有关,所以它肯定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只是一个公历节日。

问一个年长的农民会说,中国那时只有被我们叫农历的历法,还没有公历,公历是从西方来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喜迎2023春节手抄报漂亮8张

喜迎2023春节手抄报漂亮8张

喜迎2023春节手抄报漂亮8张喜迎2023春节手抄报漂亮春节话题作文600字一年一次的洗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人人披上红色,处处流露欢喜,伴随着鞭炮鸣响,春节锣鼓张罗地拉开序幕。

新春大吉,说到什么最让我兴奋,自然是行花街了。

古人云:“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

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

”走在街上,处处都感到春节的喜庆,此刻看到盆盆大桔,簇簇盛花,最使我欣赏的便是兰花,高尚纯洁,大方得体,优雅斯文。

蕙兰,鲜艳而花瓣大,给人充实之感;弓兰,色彩诱人,枝茎弯曲奇特,形态万千,如同张满的弓;蝴蝶兰,色彩斑斓,在枝茎绿叶中翩翩起舞。

傲霜挺立的菊花、娇嫩可人的梅花,处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人似乎包裹其中,心旷神怡。

夜色降临,除夕的夜格外热闹,坐在车中,经过的每间饭店都挤满了人,人人喜笑颜开,见面了便恭喜恭喜,递交红包,孩子收到了便笑滋滋地快速地收进袋子里,一家人团聚在饭桌前开开心心地有说有笑,大人们互相劝酒,小孩们追逐打闹,见到人人的脸上都挂着甜美的幸福,此时的感觉格外温暖,外面的风是冷的,但里面的心是热的,平日里,总不能无忧地怀着一颗欢喜的心与家人一齐团聚,一碗热饭,一桌盛菜,一股温暖,春节的前夜格外的舒畅。

新年的钟声响起,又迎来崭新的一年。

新年的第一个早晨,照例的家族大聚会,热闹非凡的酒楼布满了红色的喜悦,恭喜,新年好,身体健康的话语络绎不绝,跟各亲戚拜过年后,自然口袋涨满了红红的利是,笑嘻嘻地,此时便感到春节的好。

为了劈掉去年的晦气和不快,便倒上一小杯白酒,一口气吞下,我吞完后便觉得喉咙发热,舌头烧着了似的,但这刚烈的感觉,真让我感到一身清新,身体的邪气烟消云散。

大人聊天,小孩玩耍,平日不常见面,现在聚到了一起,感到了团圆美满,想想这春节便是连通我们的桥梁。

春节了,又在岁月的长河添上了一笔,12岁,瞬间而来,我们似乎要对自己做一些清点,因为时间过去了,才知道不能回来,让灵魂在此驻足一下,给自己多一点自信鼓励,使梦想更接近一点,让希望实在,让生活快乐,也要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

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

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8张一二三年级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春节的风俗1、扫尘民间把农历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这段时问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到处充满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于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2、备年货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同时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3、贴对联对联,又叫“春联”、“门对”、“春贴”,春节前要在大门上粘贴春联,屋里张贴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4、贴窗花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的喜庆节日气氛,而且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5、贴“福”字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大多数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6、放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7、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8、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9、闹春节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的对联1、上联:创大业年年得意下联:展鸿图事事顺心横批:四季呈祥2、上联:家门欢乐财源进下联:内外平安福运来横批:万象更新3、上联:事事如心大吉利下联:家家顺意永安康横批:五福临门4、上联:年年顺景财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春回大地5、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满室花香喜事临横批:财源广进6、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7、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横批:欢度春节8、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9、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10、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2022欢度春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10张)

2022欢度春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10张)

2022欢度春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10张)一、春节节日起源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

“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

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

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

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

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

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

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8张

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8张

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8张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8张春节是怎么来的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

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

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立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故立春为“岁始”(岁首),也即“岁节”。

立春岁节贺岁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2023兔年春节吉祥话1. 在新世纪又一次响起的钟声里,我举起杯,任晶莹的、思绪悄悄地伴随钟声飘向你身边,深深地祝福你新年快乐!2.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天空一片晴朗,快乐心中徜徉,自由随风飘荡,身体力行健康,奋劲儿热情高涨,顺利成就梦想!祝春节愉快!3. 祥马结束奔忙,吉猴粉墨登场。

转眼又是新春,祝福短信送上:愿您精彩开场,一年幸福安康;月月收入增长,天天心情舒畅;时时喜气洋洋,分秒如意吉祥!4. ^o^假期充满喜庆,团圆充满温馨,快乐洋溢笑声,春节又近尾声。

送上诚挚的问候,愿你节后生活一样多彩,日子一样滋润,心情一样开心,天天都有好运!5. 岁月如风车,把一种情谊,绵延成虹成云,成令人深深怀念的往昔。

祝你的生命在新的岁月中,更强健,更丰硕。

为了久藏你的影子,在深冬,我给心灵再上一把锁。

而如今,在这个日子,我从锁眼里仿佛又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祝新年快乐。

6. 腊月二十三,家户洁卫忙,里外刷新美环境,敬灶拜神王。

春节今来到,购办年货忙,早为春节做打算,届时醉酒玩。

2020春节手抄报精美图片6张

2020春节手抄报精美图片6张

2020春节手抄报精美图片6张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又要开始。

关于喜迎春节的手抄报如何制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2020春节手抄报精美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2020春节手抄报精美图片
春节的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前,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赵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国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关于春节的古诗
除夜
天文祥。

最新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精选

最新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精选

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一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二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三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四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五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六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七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八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九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一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二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三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四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五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四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五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六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七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八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十九四年级上册春节小报图片二十春节习俗之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春节习俗之贴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

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节习俗之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2022虎年新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_2022新年手抄报精美图片8张

2022虎年新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_2022新年手抄报精美图片8张

2022虎年新春⼿抄报简单⼜好看_2022新年⼿抄报精美图⽚8张今年是虎年,不管去年发⽣了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在新的⼀年⾥开⼼快乐,⼀切不⽢和遗憾都就此揭过。

那么2022新年⼿抄报简单⼜好看的有哪些呢?下⾯是⼩编给⼤家整理的关于2022虎年新春⼿抄报简单⼜好看,欢迎⼤家来阅读。

虎年新春⼿抄报简单⼜好看2022虎年新春作⽂600字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

在那天,⼈们常常会在家门上贴上“福”字,挂上灯笼,或是守候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我们家今年却装扮得⾮同⼀般。

⼤年三⼗的前⼀天早上,爸爸早早就起了床,拉上我直往商场⾥跑。

哦,原来是为了迎接新年,把家⾥不会亮的灯管都换⼀下。

爸爸在商场⾥买了许多灯,有冷⾊调的,有暖⾊调的。

五花⼋门,还特地请来了⽊匠,经过⼀个上午的修整,那⼀盏盏灯终于恢复了⾃⼰原来那“青春”的⾯貌。

⽽妈妈呢,早已在超市、商场购买⾷品、滋补品和化妆品。

那⾷品当然是给我的了,想想⼤年三⼗,看着电视,磕着⾹喷喷的⽠⼦,别提有多舒服了。

那化妆品当然是给妈妈的了,可以在春节化妆得漂亮⼀点,⾛在街上多迷⼈,多耀眼。

⽽那滋补品理所当然是赠送⽼⼈和亲友的,你瞧,我们家准备得多充分呀。

讲到这⾥,你肯定会问我在⼲什么,不⽤说,我已经开始准备新年的礼物了:把⽠⼦⾁⽤红纸包起来,再⽤细细的红线扎⼀个蝴蝶结,⽤粗线串起来,准备把这礼物送给最疼我的外公、外婆呢!办完了⾃⼰的事,就开始装扮家⾥的每⼀间屋⼦。

我从“⼋宝箱”⾥拿出许多“宝贝”挂在⾃⼰的房间⾥,有⽼虎、有中国结、有⼤红灯笼、还在墙上安装了⼀盏盏亮晶晶的⼩灯,显⽰出了虎年的吉祥和好运。

我觉得这些还不够喜庆,就动了个⼩脑筋,在门上挂上了有四川风味的红辣椒和⽟⽶,家⾥到处洋溢着新年热闹、喜庆的⽓氛。

虎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家以全新的⾯貌迎接着春节的到来,我和爸爸妈妈许下了美好的⼼愿:希望在这新的⼀年⾥,我的`学业会越来越好,也祝我们家虎虎⽣威,龙腾虎跃!2022虎年春节新年祝福语1. 愿甜美的笑容爬上你脸庞,真挚的情谊温暖你⼼房,⾦银珠宝装点你富贵的殿堂,祝福与企盼递送你新年的吉祥!2. 新年好,好事全来了!朋友微微笑,喜⽓围你绕!欢庆节⽇⾥,⽣活美满⼜如意!喜⽓!喜⽓!⼀⽣平安如意!3. 鉴于春节是短信⾼发期,特赶在短信“春运”前,祝你收到的祝福都实现,许下的愿望都兑现,⼀年好运,四季平安。

春节小报简单又漂亮_有关春节的小报大全

春节小报简单又漂亮_有关春节的小报大全

春节小报简单又漂亮_有关春节的小报大全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是中国人值得庆祝的美好节日。

以下是“春节的小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图一:春节的小报图二:春节的小报图三:春节的小报春节的小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有关于春节的作文。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

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

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

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

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

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

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

是来年的好兆头,中学生作文《有关于春节的作文》。

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

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

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

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不寒而栗。

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

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

2019猴年春节电子小报手抄报黑板报A4模板可编辑可打印

2019猴年春节电子小报手抄报黑板报A4模板可编辑可打印

2019猴年春节电子小报手抄报黑板报A4模板可编辑可打印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
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
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汉族的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有一个红纸袋,上面写“接福”二字,专收名
帖之用,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2024年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精选8张)

2024年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精选8张)

2024年春节小学生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精选8张)春节的来历介绍春节又称年节,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武帝时代。

年节习俗随岁月的变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变化、日臻丰满的历史过程。

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信仰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那时,人们相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日月天地之神、动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于是,在自然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等一些重要日子里,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特别是在年终岁末,还要举行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俗称腊祭。

腊祭之日,要给祖先和各路神灵陈献祭品,以吹打奏乐、吟诵祝辞等方式感谢神灵保佑取得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全家族的人饮酒欢聚,尽情狂欢。

“年”在最初并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如“五谷大熟为有年”。

我国在夏朝已开始用“年”来表达时间的含义。

从夏朝开始,各朝各代使用的历法不同,岁首的日期也因此变化,比如,夏朝岁首为正月,秦朝则以十月为岁首。

岁首不固定,年节习俗就很难固定。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这是一部阴阳合历的历法。

《太初历》把正月规定为岁首,使一年的开始与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相对应。

这样的规定,非常有利于安排农事活动,所以,尽管后世各代对历法多次进行修改,但始终沿用“正月为岁首”的规定。

《太初历》的颁行,使得年节习俗最终定型,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但是,汉代时的春节并不是指正月的年节,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曾是很重要的民俗节日,称为立春节或春节。

在立春节,皇帝亲率众臣参加迎接春天来临的仪式。

民间也有许多活动,比如“打春”,“咬春”等等,现在民间仍广泛流行的立春吃春饼,就是延续“咬春”的习俗。

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

由于年节与立春节在同一时段,民间也愈来愈重视年节,“立春节”迎春纳福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融入年节,致使“立春节”渐渐消失,立春也就仅指节气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小报图片素材整洁又美观
春节小报图片素材整洁又美观
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

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
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
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

一家人围坐
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
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年糕
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

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
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春卷
春卷是过年时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

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
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
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

”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
民俗风情由来已久。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

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
舀里舂至绵软柔韧。

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
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口感香甜。

1.纱窗的清洁:纱窗上落满灰尘,大多数我们打扫的时候,是拆下纱窗,再用水清洗。

告诉你一个不用拆下纱窗就能将纱窗打扫得
很干净的好办法:将废旧报纸用抹布打湿,再将打湿后的报纸粘在
纱窗的背面,待五分钟后,将纱窗上的报纸取下,你会发现潮湿的
报纸上粘满了纱窗上的灰尘污渍。

此种方法打扫纱窗,省时又省力,不信你试试!
2.房间周围的角落或地毯和墙壁的接缝处,是最难打扫的死角,非常容易产生霉垢,可试着用旧牙刷清理刷净。

如果遇到比较顽强
的污垢,则可用牙刷蘸洗涤剂刷除,再用水擦拭干净,保持干燥即可。

3.用扫帚扫地时,若担心灰尘飞扬的话,不妨把报纸弄湿,撕成碎片后撒在地下。

由于湿报纸可以沾附灰尘,便可轻松扫净地板。

若地板相当脏时,则可先用湿的破布擦拭整体,再用干的破布擦干净。

4.粘贴式挂钩虽然相当便利,可是一旦要拆除时,却得大费周折。

此时,只要将蘸醋的棉花铺在挂钩四周,使醋水渗入紧粘的缝隙中,几分钟之后,便可用扁头螺丝起子轻易拆除挂钩。

残留的粘着剂也
可用醋擦拭,清除干净。

5.因尼古丁而发黄的窗帘,丢到洗衣机里清洗,常常有怎么也洗不干净的困扰,此时,盐可派上用场。

只要将窗帘浸泡在洗衣机中
加入半杯食盐,摆放一天后再放入洗衣粉清洗,窗帘就能恢复洁白,整个房间也会感觉更加清爽。

6.餐桌上有时会出现一圈圈的.污渍,只要撒点盐,再滴点沙拉油,便能刷除干净。

汽油或松节油也能去除,但为避免桌面脱漆,
最好还是用盐擦拭,真的无法清除时,再使用上述清洁剂。

7.泡过茶的陶瓷或搪瓷器皿,往往沉积一层褐色的污垢,很难洗净。

如果用细布,蘸上少量牙膏,轻轻擦洗,很快就可以洗净,而
且不会损伤瓷面。

厨房的墙壁常粘附油烟而变得粘腻,只要用面包
柔软的部分即可将之擦除,轻松省事。

8.磨损了脚跟的旧袜子套在手上擦拭家具,用起来方便,可轻松除尘。

9.打扫房间时,在地板上撒些雪,这样做,既扫得干净,又能避免起灰。

还有,茶叶有助于除尘。

由于茶叶渣可以吸附灰尘,清扫
房间尘硝时,可先撒上一些冲泡过的茶叶,再用扫帚干净,这样会
更轻松省事,记住,湿茶叶可比干的效果好。

10.擦门窗玻璃时,可先把洋葱去皮切成两半,用其切口摩擦玻璃,趁洋葱的汁液还未干时,再迅速用干布擦拭,这样擦后的玻璃
既干净、又明亮。

11.白色的门窗、床单等,可用淘米水进行浸泡冲洗,具有明显
的除垢去污和增白的效果。

12.将一软布放在凉的浓茶水中浸透,用它擦洗桌椅等家具,可
使家具光亮如新。

13.脸盆边上的积垢,可用一小撮乱头发蘸点牙膏擦试,可很快
除去积垢。

14.茶壶和茶杯内壁上的茶垢,可用细纱布蘸点牙膏擦拭,一擦
就掉。

15.各种容器上的油污,可先用废报纸擦拭,再用碱水刷洗,最
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16.将一些废白纸烧成灰,用其擦拭碗、碟、杯等瓷器,去污效
果极佳。

17.铝锅、铝盆、铝勺等铝制品上的污垢,可用食醋涂擦,这样
擦过的铝制品既光洁照人,又不损伤其表层。

18.厨房灶面瓷砖上的污物,可用一把鸡毛蘸温水擦拭,一擦就净。

19.先用湿布擦一下玻璃,然后再用干净的湿布沾一点白酒,稍
用力在玻璃上擦一遍。

擦过后,玻璃即干净又明亮。

20.用干净的黑板擦擦玻璃,既干净明亮又快速省力。

21.瓷砖接缝处的黑垢。

挤适量牙膏在刷子上,纵向刷洗瓷砖接
缝处;然后将蜡烛涂抹在接缝处,先纵向涂一遍,再横向涂一遍,让
蜡烛的厚度与瓷砖厚度持平,以后就很难再沾染上油污了。

22.花洒莲蓬头有的眼堵了?用塑料袋里倒点醋扎在喷头上泡一夜,通了。

23.茶几上的茶渍。

经常在茶几上泡茶,时间久了会留下难看的
片片污迹。

可以在桌上洒些水,用香烟盒里的锡箔纸来擦拭,然后
用水擦洗,就能把茶渍洗掉。

24.木质家具表面的烫痕。

如果把热杯盘直接放在家具上,漆面
往往会留下一圈烫痕。

可以用抹布蘸酒精、花露水、碘酒或浓茶,
在烫痕上轻轻擦拭;或者在烫痕上涂一层凡士林油,隔两天再用抹布
擦拭,烫痕即可消除。

25.木质家具表面的焦痕。

烟火、烟灰或未熄灭的火柴等燃烧物,有时会在家具漆面上留下焦痕。

如果只是漆面被烧灼,可以在牙签
上包一层硬布,在痕迹处轻轻擦抹,然后涂上一层蜡,焦痕即可除去。

26.地板或木质家具出现裂缝。

可将旧报纸剪碎,加入适量明矾,用清水或米汤煮成糊状,用小刀将其嵌入裂缝中,并抹平,干后会
非常牢固,再涂以同种颜色的油漆,家具就能恢复本来面目。

27.当需要除霜时,先切断冰箱的电源,然后使用电风扇或者电吹风对准冷冻室开到最大挡位,经过风吹,霜层会融化得非常快,这样再清除时就比较容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