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阿伏伽德罗定律

高考化学《阿伏伽德罗定律
高考化学《阿伏伽德罗定律

弘毅学校作业卷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 g O

2和O

3

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 A

B.常温常压下,11.2 L乙烯(C

2H

4

)含有2N A个碳原子

C.1.7 g氨气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 N A

D.2.7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 A

2.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标准状况下,22.4LCO

2和O

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B.0.1mol Fe在0.1mol C1

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C.2mol SO

2和1mol O

2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V

2

O

5

催化)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

数为2N

A

D.将0.1mol Cl

2

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3.同温同压下,甲容器充满35Cl

2,乙容器中充满37Cl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B.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C.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D.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

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

2、O

2

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

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P(Ne)>P(H

2)>P(O

2

) B.P(O

2

) >P(Ne)>P(H

2

)

C.P(H

2)>P(O

2

) >P(Ne) D.P(H

2

)> P(Ne) >P(O

2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H

2

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在标准状况下,N

A

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g的N

2

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6.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A、B,在同温同压下,A的密度小于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体积比B大

B.A的摩尔质量比B大

C.A的分子数比B多

D.A的物质的量比B大

7.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储气瓶,一个装有HCl气体,另一个装有Cl

2和H

2

混合气体,两瓶内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B.质量C.电子数D.密度

8.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CH

4

B.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

和H

2

C.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CO和N

2D.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CO和C

2

H

4

9.关于SO

2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

2

的摩尔质量是64 g

B.常温常压下,64 g SO

2

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

C.1 mol SO

2

的质量是64 g / mol

D.常温常压下,1 mol SO

2

的体积为22.4 L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

B.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是22.4L/mol C.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D.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11.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

2)和B容器中的氨气(NH

3

)所含的原子个数

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A. 1:2

B.2:3

C. 2:1

D.3:2

12.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

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 )

A.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X可能是N

2,Y可能是CH

4

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D.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

13.标准状况下,13g某气体的分子数与14g一氧化碳分子数相等,则该气体的密度为()

A.11.6g/L B.1.16g/L C.12.5g/L D.1.25g/L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5LCH

4气体与5LNH

3

气体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

B.常温常压下,11.2LO

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大于1.5N

A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

2

和CO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相同的密度D.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为7:11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大小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16.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

4、CO

2

、O

2

、SO

2

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

体为CH

4

的是( )

17.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体积AB

2气体和1体积B

2

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态化合物,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B

3B.AB

2

C.A

3

B D.A

2

B

3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19.关于O

2与O

3

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

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B.若温度及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20.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O

2,另一个装有CH

4

,两瓶气体具

有相同的( )

A.质量B.原子总数C.密度D.分子数

答案

1.【答案】A【解析】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所以48g混合物中含有3mol氧原子,A正确;常温常压下,11.2L气体不是0.5mol,B不正确;氨气是10电子的,1.7g氨气是0.1mol,含有1mol电子,C不正确;

2.7g铝是0.1mol,失去0.3mol电子,D不正确,答案选A。

2.【答案】D【解析】A不正确,应该含有2mol氧原子;B中氯气不足,转移电子应该是0.2mol;C不正确,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1个电子,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的反比,A正确;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是气体的分子数之比,B不正确;两种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70︰74,所以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两种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7∶35,则质子数之比也是37∶35,C正确;两种氯气的中子数之比是(35-17)×2/(37-17)×2=9∶10。所以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D正确,答案选B。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PV=nRT可知,PM=ρRT,因此在温度和密度相等的条件下,压强和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根据三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可知,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H

2)> P(Ne) >P(O

2

),答案选D。

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摩尔体积,A不正确;B不正确,因为氢气的状态不能确定;C不正确,因为该物质不一定都是气体;D中,氮气的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28g混合气恰好是1mol,在标准状况下恰好是22.4L,答案选D。

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质量相同,A的密度小于B,A的体积大于B,A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所以A的物质的量大于B,C、D正确;因气体质量相同,A的物质的量大,所以A的摩尔质量小于B。

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A正确;假设气体物质的量均为1mol,1mol氯化氢的质量是36.5g,1mol氯气和氢气的质量在2g~71g之间,二者质量可能相同,B错误;1mol氯化氢电子数为18mol,

1mol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体的电子数为2mol~34mol,电子数可能相同,C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氯气和氢气的摩尔质量在2g/mol~71g/mol之间,可能相同,D错误。

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若压强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A错误;压强、体积相同的气体,若温度相同,气体物质的量相同,B错误;质量相同的一氧化碳和氮气,物质的量相同,C正确;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一氧

化碳和C

2H

4

,质量不等,而CO和C

2

H

4

摩尔质量相同,所以物质的量不等,D错误。

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项质量的单位是g。B项64 g SO

2

是1mol含有分字数为6.02×1023个。D项的状态应为标准状况下。答案选B。

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A、B错误,C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D错误。

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O

2与NH

3

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时,O

2

与NH

3

的分子数

之比为2:1,则O

2与NH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同温同压下O

2

与NH

3

的体积之比

为2:1。答案选C。

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说明A的相对分子质量和CO的相当。B气球放在O

2

中上浮,说明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的,所以A 不正确,B正确;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C不正确;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判断二者的质量大小,D不正确,答案选B。

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4g一氧化碳当物质的量是14g÷28g/mol=0.5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5mol×22.4L/mol=11.2L。因此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该气体的体积也是11.2L,因此其密度是13÷11.2L=1.16g/l,答案选B。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

以11.2 LO

3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氧原子个数小于1.5N

A

。答案选B。

1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气体分子直径大小,所以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A正确,B不正确;只要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其分子数就是相等的,和

体积并无直接的关系,C不正确;气体的摩尔体积和温度、压强有关系,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因此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A。

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气体的体积越大。由于四种气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根据n=m/M可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甲烷的摩尔质量最小,甲烷的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答案选D。

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方程式可表示为2AB

2+B

2

=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化学式为AB

3

或B

3

A。

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A 错误;N=nN A,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分子数一定相等,B正确;未知两种气体的压强和温度,C、D无法比较;

1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气体的状态不一定相同,不正确;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B正确;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在原子数相同的条件下,两种气体的质子数是相同的,C不正确;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子数是不同的,D不正确,答案选B。

20.【答案】D【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所以选项D正确。由于氧气和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二者的质量不等。同样含有的原子数也是不相等的。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答案选D。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公式 线速度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两个基本思路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r m r n m ma r T m r m r v m r M G ωππω======22222 2244m 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mg R GM =2 m (2 g R GM =,黄金代换式) 一、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测质量: 1.已知表面重力加速度g ,和地球半径R 。(mg R GM =2m ,则G gR M 2= ) 2.已知环绕天体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r T m r Mm G 2224π= ,则2 3 24GT r M π=) 3.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和轨道半径r 。(r v m r Mm G 22=,则G r v M 2=) 4.已知环绕天体的角速度ω和轨道半径r 。(r m r Mm G 2 2ω=,则G r M 32ω=) 5.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T r v π2=,r v m r M G 22m =,联立得G T M π2v 3=) 测密度: 已知环绕天体的质量m 、周期T 、轨道半径r 。中心天体的半径R ,求中心天体的密度ρ 解: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r T m r Mm G 2224π= 则2 324GT r M π= ——① 又3 3 4R V M πρρ? == ——② 联立两式得:3 23 3R GT r πρ= 当R=r 时,有2 3GT π ρ= 二、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 1.在星球表面: 2 R GM mg =(g 为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星球半径) 2.离地面高h: 2 ) (h R GM g m += '(g '为h 高处的重力加速度) 联立得g'与g 的关系: 2 2 )('h R gR g += 三、卫星绕行的向心加速度、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1.ma r M G =2m ,则2 a r M G =(卫星离地心越远,向心加速度越小) 2.r v m r Mm G 2 2=,则r GM v = (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小) 3.r m r Mm G 22ω=,则3r GM =ω(卫星离的心越远,它运行的角速度越小) 4.r T m r Mm G 22 24π=,则GM T 3 2r 4π= (卫星离的心越远,它运行的周期越大)

高中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测试题(共15小题)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N A B.1 mol乙烷分子含有8 N A个共价键 C.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 D.在1 L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总数大于N A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 D.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 E.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 A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 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H2和Cl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D.标准状况下,铝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 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 A C.) D.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 N A E.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 子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D.将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个Fe3+ 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 B.常温下,10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N A C., D.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 g E. 3.4 g NH3中含N-H键的数目为 7 .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 B. 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C. 1 L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n 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 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离子的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高考化学复习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1.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 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例如图(1)所示:ΔH 1 =ΔH 2+ΔH 3。根据上述原理和图(2)所示,判断 对应的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A F :ΔH =-ΔH 6 B .A D :ΔH =ΔH 1+ΔH 2+ΔH 3 C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0 D .ΔH 1+ΔH 6=ΔH 2+ΔH 3+ΔH 4+ΔH 5 2.已知:①2CO(g)+O 2(g) 2CO 2(g) △H=-566 kJ·mol -1 ②N 2(g)+O 2(g)2NO(g) △H = +180 kJ·mol -1,则2CO(g)+2NO(g) N 2(g)+2CO 2(g)的△H 是 A .-386 kJ·mol -1 B .+386 kJ·mol -1 C .+746 kJ·mol -1 D .-746 kJ·mol -1 3.已知:CH 3CH 2CH 2CH 3(g)+132 O 2(g)4CO 2(g)+5H 2O(l) ?H =-2878 kJ (CH 3)2CHCH 3(g)+132 O 2(g)4CO 2(g)+5H 2O(l) ?H =-2869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4.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 2(g)===2Fe 2O 3(s) ΔH 1 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2Al(s)+Fe 2O 3(s)===Al 2O 3(s)+2Fe(s) ΔH 3。则ΔH 3与ΔH 1和ΔH 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 3=12 (ΔH 1+ΔH 2) B .ΔH 3=ΔH 2-ΔH 1 C .ΔH 3=2(ΔH 2+ΔH 1) D .ΔH 3=12 (ΔH 2-ΔH 1) 5.已知25℃、101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2Al 2O 3(s) ΔH =-2834.9kJ/mol ②4Al(s)+2O 3(g)===2Al 2O 3(s) ΔH =-3119.1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 B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 相关知识点: 1、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即:n=N/N A 。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经过实验已测得比较精确的数值。在这里,采用 6.02×1023这个非常近似的数值。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或kg/mol。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m/n. 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Vm=V/n.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7、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 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即:c B =n B /V。 8、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 解题指导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问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1、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得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品质—严密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万有引力

五、万有引力 1、开普勒三定律: 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对T 1、T 2表示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R 1、R 2表示两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周期定律可表示为32 312221R R T T = 或k T R =3 3,比值k 是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 【注意】:⑴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k T R =33 ‘ ,比值k ’ 是 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⑵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 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依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殊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和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 2 R R +,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一、知识网络 二、 画龙点睛 概念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盖斯定律》【创新教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素养: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以及燃烧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本节引言部分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了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最后用CO的摩尔生成焓的计算这个实例来加强学生对于盖斯定律的理解。学生在掌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热化学计算。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掌握一种着眼于运用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2、课标分析 3、本节在本章及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点

阿伏伽德罗常数推论(一)

阿伏伽德罗常数推论(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4?碑林区一模)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 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 2.(2013?浙江模拟)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 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密度C.质量D.质子数 3.(2011?防城港一模)相同条件下,ag的A气体与bg的B气体占有相同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等于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a:b等于等质量的A与B的分子数之比 C.a:b等于同温同压下A与B的密度之比 D.b:a等于同温同体积等质量的A与B的压强比 4.(2011?新疆一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B.1mol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同,体积也都约为22.4L C.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5.(2010?清远模拟)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A.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 6.(2010?徐汇区二模)有两个容积不同的容器,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 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可能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B.密度C.质量D.颜色 7.(2009?沈阳三模)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等物质的量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摩尔质量均相同.试 根据甲、乙的密度(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ρ(甲)>ρ(乙),则气体体积:甲<乙B.若ρ(甲)>ρ(乙),则分子数:甲>乙 C.若ρ(甲)<ρ(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D.若ρ(甲)<ρ(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8.(2009?商丘二模)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O和N2 ②同温同体积的H2和Cl2 ③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④同压同体积的N2O和 CO2.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9.(2008?乐山一模)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 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2017高考化学选择 -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考察 题组一纯净物 1.同位素 (1)在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与18 g D2O所含电子数均为10N A(×) 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2.标况气体 例: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先看单位是否为体积单位,是体积单位再看,若果不是,正常计算。 (1)是否标况 (2)标况下是否为气体 无机物标况下不是气体的:NO2、HF、SO3 有机物标况下是气体的; 烃:碳原子小于等于4 烃类衍生物:甲醛HCHO、一氯甲烷CH3Cl ①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②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③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④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SO3分子数为1 N A ⑤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分子 ⑥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⑦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 3.有机物化学键 ①1 mol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 A ②0.1 mol 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③1 mol甲烷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4N A ④15 g C2H6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3.5N ⑤32 g甲醇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5N A ⑥30 g甲醛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 ⑦56 g乙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N A

1 mol C n H2n+2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 A[其中(2n+2)N A极性键,(n-1)N A非极性键],1 mol C n H2n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N A,1 mol C n H2n+ 2 O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2)N A。 4.晶体共价键 1 mol金刚石中含碳碳键2N A,。1 mol SiO2中含硅氧键4N A,。1 mol石墨中含碳碳键1.5N A,含有0.5 N A个六元环。1 mol白磷中含磷磷键6N A,.苯中无碳碳双键。 ①1 mol白磷中含有的P—P键的数目为4N A ②30 g SiO2中含有硅氧键个数为1N A(×) ③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④1 mol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4N A ⑤1 mol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 A 5.离子键个数 Na2O2中含3个离子。NaHSO4水溶液中电离出三种离子,熔融时电离出2种离子。AlCl3熔融时不电离。 ①1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 A ②1 mol 熔融的KHSO4中含有2N A个阳离子 6.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区别 ①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②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例题: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 B.12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 A C.84 g NaHCO3晶体中含有N A个CO2-3 D.标准状况下,0.1 mo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 解析A项,OH-为10电子微粒,A错误;B项,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原子构成,12 g混合物碳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 A,B正确;C项,碳酸氢钠晶体中不含CO2-3,C错误;D项,1个己烷中含有5个碳碳键,14个碳氢键,则0.1 mo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D错误。 答案 B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021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021届一轮复习训练十八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 2O2(g)===2CO2(g)+H2O(l)ΔH=-1 30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的能量 B.当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 C.当有22.4 L 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的能量 D.当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该反应就吸收1 300 kJ的能量 答案:A 解析:反应中每有1 mol C2H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电子,放出1 300 kJ能量,故A正确;当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B错误;22.4 L C2H2(g),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C错误; 1 mol CO2分子含有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反应中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D错误。 2.[2019·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已知:25 ℃、101 kPa时: 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5 kJ·mol-1 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3比O2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B.O2比O3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C.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3O2(g)===2O3(g),则有ΔH=(-2 835 kJ·mol-1)-(-3 119 kJ·mol-1)=+284 kJ·mol-1,故O2转化为O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推知,等质量的O2具有的能量比O3具有的能量低,故O2比O3更稳定。 3.[2019·江苏启东中学月考]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与阿伏伽德罗定律

高中课程复习专题——化学元素周期律与阿伏伽德罗定律 一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1-1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 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逐渐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先发现,并根据此规律创制了元素周期表。 1-2 元素周期律的内涵 结合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简单表述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往右递减,非金属性从左往右递增;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增,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逐渐增高;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元素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主族中,原子半径随元素序数的增加而增大。如果粒子的电子构型相同,则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且半径随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1-3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就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2-1 原子半径的周期变化规律 ⑴原子半径的变化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增。 ⑵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的判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阳离子则是失去了电子,所以: ⅰ对于同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ⅱ对于不同元素的同性离子: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ⅲ对于不同元素的异性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构型的离子,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且半径随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2-2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变化规律 ⑴最高正化合价: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因为只有H、He两个元素),第二周期除外(因为第二周期的O、F元素没有正价)。 ⑵最低负化合价: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最低负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而递减(从-4到-1价)。 ⑶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最高正化合价之和为8。 2-3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变化规律 ⑴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⑵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2-4 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周期变化规律 ⑴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⑵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⑶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2-5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周期变化规律 ⑴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⑵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2-6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的周期变化规律 ⑴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逐渐容易。 ⑵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逐渐困难。 2-7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周期变化规律

(完整版)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 一.三种模型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 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 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 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两种学说 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 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三.两个定律 1.开普勒定律: 第一定律(又叫椭圆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 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 的三次方跟公 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为:)4(2 23 π GM K K T R ==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 定值与行星无关 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⑴.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⑵.数学表达式: r F Mm G 2 =万 ⑶.适用条件: a.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b. 当0→r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 c. 认为当0→r 时,引力∞→F 的说法是错误的 ⑷.对定律的理解 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 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 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 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 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 (5)引力常数G :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习题

1.(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 相同质量的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A气体的质量分别是0.2g和1.6g,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含有A的分子个数为( ). 2.下列叙述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的是( ) A.11.2 L氧气中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原子 B.氧气质量是氢气质量的16倍 C.氧气和氢气的密度比为16:1 D.8 gO2中含有3.01×1023个O原子 3.如图中的两条线分别代表的是:1g C3H6和1g M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测得容器中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试根据图形判断M气体可能是( ) A.C3H8 B.C2H4 C.H2S D.N2O4 4.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O2,另一个装有C3H8,两瓶气体不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 C.密度 D.分子数 5.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A.升 B.升 C.升 D.升 6.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CO2气体,另一个盛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质量 D.密度 7.在标准状况下,若8g气体A和22g CO2所含分子数相等,则气体A的密度为( ) A.0.714g/mL B.0.714g/L C.0.179g/L D.0.275g/L 8.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O2,另一个装有O3,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总数 C.密度 D.分子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016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类型题总结

阿伏伽德罗常数专题 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一定要特别关注是标准状况下还是非标准状况。 2.物质状态:在标准状况下水、SO3、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乙醇、四氯化碳、氯仿、苯、HF、二硫化碳等许多有机物都不是气态(戊烷及碳原子数大于五的低碳烃,在标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等于化合价升降总数,特别考查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Na2O2+H2O,C12+NaOH、H2S + SO2、电解AgNO3溶液等。 4.物质结构:考查内容多涉及一定物质的量或一定质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离子等)或化学键数目(如SiO2、Si、P4、CO2、P2O5)等。 5.电离、水解以及可逆反应等:考查弱电解质电离、盐类的水解、可逆反应等,如Fe3+、Al3+,还有某些原子团如NH4+、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减少。 6.“特殊物质”的处理:“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14CO2等。特殊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均为单原子分子,O3、P4、S8为多原子分子等。 7.隐含的化学反应,如“NO和O2的混合气”、“NO2气体有时应考虑2NO2 (g)2O4(g)”等。 气体状态和条件 1.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2.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所含氢原子数为2N A 3.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 A个氧原子 4.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 5.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 A 6.22.4 L N2中所含分子个数为N A 7.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N A/22.4 8.标准状况下,22.4 L溴单质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 9.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 氧化还原反应 1.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 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 2. 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 L O2(标准状况),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3. 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 A 4. 1 mol Mg与足量O2反应生成MgO失去2N A个电子 5.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 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6.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7.7.1 g氯气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8.标准状况下,将m1克锌加入到m2克20%的盐酸中共放出nLH2,则转移电子数为 n N A /11.2 9.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每得到1molNaOH,在阳极上反应的离子就得到1 mol电子 10.1 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11.标准状况下,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有4 molHCl被氧化时,生成44.8 LCl2 12.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 A 13.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 14.电解CuCl2溶液时,若有N A个电子通过,则阴极增重64g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 班级: 姓名: 一、三种模型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自然天体还是人造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两种学说 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托勒密 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三、两个定律 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每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R 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 ) 四、基础公式 线速度:v ==== 角速度:== == 向心力:F=m =m(2r=m(2 )2r= m(2)2r=m =m 向心加速度:a= = (2r= (2)2r= (2 )2r== 五、两个基本思路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 r T m r m r v m r M G ====22 2224m πω 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mg R GM =2m (2g R GM =,黄金代换式) 六、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测质量: 1.已知表面重力加速度g ,和地球半径R 。(mg R GM =2m ,则G gR M 2=)一般用于地球 2.已知环绕天体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r T m r Mm G 2224π= ,则2 3 24GT r M π=) 3.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和轨道半径r 。(r v m r Mm G 22=,则G r v M 2=) 4.已知环绕天体的角速度ω和轨道半径r (r m r Mm G 22ω=,则G r M 32ω=) 5.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T r v π2=,r v m r M G 22m =,联立得G T M π2v 3=) 测密度: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盖斯定律理解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盖斯定律理解 一、单选题 1.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H <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显示:起始时的 2 个H 2O 最终都参与了反应 B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 C .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D .过程Ⅲ只生成了极性共价键 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 (s ,白)+2HCl (aq )=SnCl 2(aq )+H 2(g ) △H 1 ②Sn (s ,灰)+2HCl (aq )=SnCl 2(aq )+H 2(g ) △H 2 ③Sn (s ,灰)Sn (s ,白) △H 3=+2.1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1>△H 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3.根据2Ca(OH)/CaO 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ΔH >0 B .12ΔH ΔH 0+= C .342ΔH ΔH ΔH =+ D .12345ΔH ΔH ΔH ΔH ΔH 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 :C 2H O ???→高温CO+H 22O ???→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2O ???→燃烧CO 2 C .食物中可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 D .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5.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HF 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 的△H 1<0 B .相同条件下,HCl 的△H 2比HBr 的小 C .相同条件下,HCl 的△H 3+△H 4比HI 的大 D .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X 键放出akJ 能量,则该条件下△H 2=+akJ/mo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500℃、30M Pa 下,将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 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垐?噲? 2NH 3(g) ΔH = -38.6kJ· mol -1 C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kJ·mol -1,若将含1mol CH 3COOH 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 .X(g)+Y(g)垐?噲?Z(g) ΔH >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 ,上述反应ΔH 增 大 7.已知:①Sn(s 、白)+2HCl(aq)=SnCl 2(aq)+H 2(g) ΔH 1 ②Sn(s 、灰)+2HCl(aq)=SnCl 2(aq)+H 2(g) ΔH 2 ③Sn(s 、灰)Sn(s 、白) ΔH 3=+2.1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灰锡与白锡互为同素异形体 B .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 C .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完整word)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 相关知识点: 1、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即:n=N/N A 。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经过实验已测得比较精确的数值。在这里,采用6.02×1023这个非常近似的数值。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或kg/mol。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m/n. 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Vm=V/n.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7、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 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即:c B =n B /V。 8、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 解题指导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问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1、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得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品质—严密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2、考查方法:试题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上述有关概念。 涉及的物质主要有:Cl 2、O 2 、N 2 、H 2 、稀有气体、金属Na、Mg、氢化物、有机物 等。 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 考生,如H 2O、SO 3 、已烷、辛烷、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 2、N 2 、O 2 、H 2 为 双原子分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