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齐文化发祥地、世界足球发源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现代工业重镇——山东省淄博市。 淄博地处鲁中,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37位,工业总量列山东省十七地市第3位,是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是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部重点城市,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家新材料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泵类产业基地。依托资源优越条件及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形成了化工、机械、生物医药等区域特色优势经济体系。“十一五”期间,淄博市要实现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奋斗目标。在产业发展定位上,形成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在产业发展布局上,重点建设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区,发展化工、机电装备、生物医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群。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350亿元和5700亿元。 淄博职业学院卡通形象
淄博职业学院是由山东省政府批准、淄博市政府主办的、面向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院校。建院以来,学院立足于创建全国一流职业学院的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强化素质、加速发展、创建一流”的发展思路,逐步确立了“育人为本,治校从严,实践精神,技术品质”的办学理念,以“塑造优秀品格,锤炼实战技能”为校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办学规模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淄博职业学院坐落在中国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城市,全国经济综合实力五十强之一,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齐文化发祥地、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故乡,是著名的齐国故地,聊斋故里,陶瓷之乡。学院占地面积96157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5756平方米,固定资产31096.58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4963.45万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 学院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先后投资2600余万元新上或改造实验、实训设施,具有完备先进的微机室、电气智能实验室、CBE化工仿真操作平台、化工分析实验室、机电实训室、食品生物实训车间、实习餐厅、汽车修配厂等职业实训设施,新上设施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物质支撑。学院现有教职工817人,其中专任教师478人,教授、正

高职称15人,具有副教授、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178人,硕士及在读硕士86人。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任名誉院长,聘有18名博士、专家为客座教授,并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教师的进修培训。 院景
紧贴市场办学,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突出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建设综合性国际化技能型的职业学院”办学理念,构筑了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学前教育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框架。学院设二十系一部:机电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文化传媒系、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公共事业系、继续教育学院、动漫艺术系、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系、陶瓷琉璃艺术系、思政部。2012年5月,学院与圆通速递校企合作新建了淄博职业学院圆通速递学院,首批招生100名“邮政速递服务管理专业”大专学生。已开设的专业有72个: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工程、生物食品技术、精细化工工艺、化工工艺、工业分析、城市园林与绿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控技术、热能工程、汽车运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商务外语、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与造价、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韩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会展、学前教育等。学院还面向社会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专业证书培训,2004年培训8000余人。 教育教学质量过硬,毕业生就业率高。学院坚持育人至上、治校从严的方针,始终把办学质量置于首要位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努力实现从课堂教学型向技能型教学的转变。以能力为本位,大力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等改革。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设置方面,以行业和企业岗位需求为背景,制定了30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相关知识和前沿科技知识纳入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成立了淄博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100多家企业成为首批理事单位,在北京、广东、济南、青岛等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72个实习就业基地。将学历教育与资

格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山东省劳动厅、淄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际商业美术组织等都在我院设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可以对30多个门类的技术技能进行培训,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均能取得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由于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很快成为企业骨干,许多人走上领导岗位;许多毕业生自主创业,创出了突出的业绩。毕业生就业率年年在90%以上,不少专业学生未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2004年6月,在全省高校计算机技能大赛中,我院教师代表队获得第一名,学生代表队获得第二名,囊括了高校组两个一等奖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被评为全省高校百门精品课程。数控技术专业已被省教育厅推荐到教育部参加国家数控技术培训基地的评审。 淄博职业学院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目标全国一流,发展前景广阔。学院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了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中国一流职业学院的奋斗目标。同时,学院制定了发展规划,实施了建设一流职业学院的三步走战略:一是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在校生达到万人规模。二是建设淄博职业学院新校区。目前面向国际招标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出台,该方案设计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各项动工的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三是到2007年实现国内一流的目标,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建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科和专业门类覆盖区域主要产业,担负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高素质专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此学院提出了三大举措。一是贴近市场办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构建面向区域经济实际需求的专业结构体系;二是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和昂热高等专科学校、加拿大福雷明大学、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师范大学、英国ROSEN国际管理集团等国外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的意向。其中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举办法国留学班首批赴法留学学生已于2004年9月到法国就读,第二批赴法留学办如期开班。汽车技术专业被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确定为在中国十个“双元制”教育试点学校之一。2004年11月初,法国46名师生来我院进行了2天的参观访问,与我院学生进行了交流,为我院的国际合作办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办学理念
学院整体鸟瞰(三校区位置)
办学指导思想: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

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 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争创全国一流职业学院。 办学定位: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综合性、国际化、高技能教学型的职业学院。 学院精神:拼搏、创新 校训: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
学校定位
早在建院伊始,淄博职业学院就高点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学院的宏伟目标。2005年国家提出要建设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淄博职业学院立即将其列为奋斗目标,全院上下凝神聚力,全力争创。 淄博职业学院经过对全国高职发展情况的广泛调研充分认识到:作为直接面 开学了
向经济主战场的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才会形成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着眼这一认识,并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及淄博乃至整个山东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势,该院明确提出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争创全国一流职业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综合性、国际化、高技能教学型的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并逐步提炼形成了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学院精神、校训等一整套系统的学院核心理念。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这些既立足实际、贴近市场又富有远见卓识的核心理念系统指导下,该院针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46个大专专业,涉及制造、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农林、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等十二个大类,基本覆盖了区域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种类。 在大鱼吃小鱼的市场竞争时代,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的较量。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全力加强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05年学院在原主校区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了21000平方米教学宿舍综合楼和报告厅,并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满足了学院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的基本需要。为进一步拓展

发展空间,学院启动了新校区建设,并在规划设计中紧紧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院自身特点,突出了以森林式大学、生态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核心理念的设计思想。2005年11月22日一期工程南校区2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于2006年8月建成,入驻学生10000余人。与此同时北校区22万平方米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之中,2008年投入使用。 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为了强化这一优势,学院全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功能先进的千兆校园网,建成了数控技术实训室、电气智能平台实验室、网络实训室、CBE化工仿真实验室、生物制药综合实训室、物流实训室、动漫和艺术设计实训室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此外还在北京、广东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320个校外实训基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数控技术、电子电气与自动化技术被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电子电气与自动化技术中央财政支持170万元;“市场营销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微生物基础”和“财务会计”等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师资力量
人才是兴校之本,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淄博职业学院系统实施的人才强校战略,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该院每年拿出100万元,连续三年,用于教师攻读硕士以上研究生、到企业挂职锻炼,所需费用全部由学院支付。每年拿出100万元,连续三年实施“岗位创新”工程,鼓励教职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评出了60项创新课题。面向全国引进了420余名“双师型”教师和硕士、博士,以及一大批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企业中层以上骨干加入教师队伍;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担任名誉院长;聘请25名博士、专家为客座教授,并定期来学院进行指导;聘请了4名省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为驻校顾问、12名大学退休教授作为督导员;制订优惠政策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建高层次教师梯队。 经过连续5年的努力,学院师资队伍迅速迈上一个大台阶。目前该院拥有教职工94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89人,博士及在读博士7人,硕士及在读硕士316人。“双师”素质的教师达70.9%。电子电气工程系教授曾照香还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成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入选的教师。 有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还得创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出方方面面人才的办学活力和潜力。立足这一认识,淄博职业学院在人事制度、预算管理、质量管理

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机制创新与人的进步的相辅相成和和谐互动。
所获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