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世界近代史 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习题

合集下载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国际”互动事件。

如下史实中属于“国际”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苏联成立2.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这次“国际会议”是指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5.法国官员称: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

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6.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7.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A.《凡尔登条约》B.《凡尔赛条约》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8.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2020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0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时空观念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课时作业 课时答案
时空观念
1.第一次世界大战
2.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 背 展开激烈争夺。 景 (2) 两 大 军 事 集 团 的 形 成 : 三 国 同 盟 ( 德 、 奥 匈 、 意 ) 和
——邓小平
五、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领导人:甘__地__。 (3)经过:①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 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2.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大国力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 (2)主宰: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3)作用: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不能持久维持。 (4)局限:都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等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 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 C )
名称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 对中 国__山__东____的全部特权转给 户开放”的目的,使__日__本__
国的 日本,引发了__五__四__运__动__, 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影响 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约上签字
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模拟试题及答案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该会在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建立了一战后列强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如下史实中,与“该会”关系最密切的是A.《凡尔赛条约》签订B.国际联盟建立C.新经济政策实施D.《九国公约》签署2.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这次“国际会议”是指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4.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5.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6.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 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7.1921年,苏俄农民在交了粮食税后,将自己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出售。

美国青年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并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这些事发生于A .彼得格勒起义时B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C .新经济政策实施时D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8.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美国人的关注。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真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真题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1·福建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2.(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下图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A.忽视了重工业B.经济均衡发展C.实现高速发展D.依赖外国投资3.(2022·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有人说“美英等国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表现出牺牲弱国利益、达成强国妥协的自私倾向。

”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签署了《凡尔赛条约》B.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C.签署了《九国公约》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得以建立4.(2022·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国战网游《二战》联合展现出真实的战争历史,将各种真实著名战役穿插在游戏时间轴上,用户不可能在游戏中遇到的场景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5.(2022·福建三明·统考二模)“十月革命的开创性功能为东方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材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A.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促使人类由专制走向民主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D.打破帝国主义统治的枷锁6.(2022·福建三明·统考模拟预测)“他们只是知道需要某种最大程度上符合本国利益的和平,却并不真正知道如何获得稳定的总体和平…正是在他们构筑和平的历史行为中,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最初伏笔。

”这主要说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A.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B.重建战后国际秩序C.调整了大国之间关系D.无法长久维持和平7.(2022·福建三明·统考模拟预测)下图反映的史实是A.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B.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C.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8.(2022·福建泉州·统考二模)陆南泉认为斯大林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的前景相距甚远;沈宗武指出斯大林模式以十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了工业化强国。

中考历史复习练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复习练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主题三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安徽)1925—1927年夏季之前,苏联连续三年粮食丰收。

然而,1927年底之前国家仅征收到240万吨粮食,为计划征收数量的52%。

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推行了( C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垦荒运动2.(安徽)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

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

”这意在说明一战( D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3.(安徽)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

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

当时的“现实”是( B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一、单项选择1.(池州模拟)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2.(北京)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

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C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B.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C.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D.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3.(亳州风华中学模拟)熊伟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中写道:“站到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

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知识点培优训练第二十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知识点培优训练第二十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二十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A层基础必会】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下面是小刚同学整理的关于一战的部分知识要点。

其中正确的是(B)①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②主战场:欧洲③交战方:同盟国与轴心国④性质:帝国主义战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3•汉中模拟)某同学绘制了以下时空坐标,展示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其中有关③处表述正确的是(C)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3.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它”指的是(B)A.三国协约B.《九国公约》C.《凡尔赛条约》D.《国际联盟盟约》4.(2023•滁州模拟)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整个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状态。

列宁指出:采取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

“新的途径”是(C)A.农业集体化B.优先发展重工业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工业化5.(2023•烟台中考)如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C)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工业化的开展D.赫鲁晓夫改革6.1930年,一群人步行前往印度西海岸制盐,一路上宣传动员群众抵抗盐税,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此次行动的发起人是(C)A.查士丁尼B.章西女王C.甘地D.赫鲁晓夫7.如果把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等人的历史活动进行归纳,能为其搭配的合适主题是(B)A.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B.求国家独立,谋国家发展C.重视教育,提倡非暴力不合作D.不追求合作,只要求独立【B层能力进阶】8.(2023•烟台中考)为了抵御欧洲大陆的强国,英国先后采取了联合抗法——联法败俄——联合抑德——扶德抑法——纵德反苏的做法。

材料中的“联合抑德”包括(B)A.组成三国同盟B.建立三国协约C.签署《九国公约》D.实施马歇尔计划9.如图所示历史现象(C)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10.(2023•天津中考)有人说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大多只是“道具”,因为许多事情已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决定了。

专题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考点113 第一次世界大战1.(2019年重庆A)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

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答案】A【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A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的是一战的背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C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年湖南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德国是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9年山东潍坊)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A.扼杀巴黎公社B.争夺世界霸权C.解放黑人奴隶D.推动欧洲联合【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

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0200420一轮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00420一轮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2019·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2A.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2019·苏州]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4.[2020·南昌模拟]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鸣啦,并拍电俄京祝贺。

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

”“俄人”庆贺的是( )A.农奴制度的废除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人民委员会成立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5.[2019·乐山]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

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俄罗斯涅瓦河畔参观、瞻仰它,仿佛又听到它隆隆的炮声。

该文物是( )A.莫斯科红场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C.博物馆陈列的珍妮纺纱机D.巴黎凯旋门6.[2019·德阳]1919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这一条约( )A.实现了美国称霸的企图B.削弱了日本在远东的优势C.打破了英国的海上霸权D.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7.[2019·孝感]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遏制日本独霸中国D.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2024初中历史总复习第24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4初中历史总复习第24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其次十四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4·重庆A卷)1918年,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勾结,苏联红军唱着“一起去参军,英勇地去作战,为苏维埃政权……”,纷纷奔向杀敌战场。

红军战士主动参战是为了( )A.抵挡普奥联军进攻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抗拒临时政府镇压D.捍卫十月革命成果答案:D2.(2024·山东烟台)1920年年底,在俄国国内斗争基本结束的状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却反而被加强。

结果导致了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为此,苏维埃政府起先实施( )A.新经济政策B.国家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D.苏联模式答案:A3.〔2024·广东深圳(改编)〕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改变,发生这一改变的主要缘由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生产量(单位:百万吨)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B.美国加入斗争C.俄国退出斗争D.德国战败答案:B4.(2024·山东德州)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道:“1922年美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C.雅尔塔会议D.开罗会议答案:A5.(2024·山东德州)下图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改变示意图,此示意图说明苏联(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现了工业化C.完成农业集体化D.发展模式僵化答案:B6.〔2024·山东临沂(改编)〕图中的历史人物在1920年至1922年领导本国人民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导致这次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B.印度农业歉收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答案:C模拟预料1.这幅油画中有三位皇帝,从左至右依次是意大利国王温伯特一世、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奥匈帝国皇帝法兰西斯·约瑟夫一世。

【最新】2020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最新】2020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试卷: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轮考点复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2019·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2.[2019·株洲]下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统计数据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4年多15亿 3 000多万 3 300多亿美元A.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2019·苏州]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4.[2020·南昌模拟]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鸣啦,并拍电俄京祝贺。

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

”“俄人”庆贺的是()A.农奴制度的废除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人民委员会成立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5.[2019·乐山]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

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俄罗斯涅瓦河畔参观、瞻仰它,仿佛又听到它隆隆的炮声。

该文物是()A.莫斯科红场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C.博物馆陈列的珍妮纺纱机D.巴黎凯旋门6.[2019·德阳]1919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这一条约()A.实现了美国称霸的企图B.削弱了日本在远东的优势C.打破了英国的海上霸权D.激起了德国人的极大愤怒7.[2019·孝感]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专题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3)民族独立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甘地领导的印度非 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及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 革,影响深远,各具特色。
知识主干·脉络清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 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 展;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 激烈争夺。 2.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重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 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历史时空】
俄罗斯的国名变迁
沙皇俄国 俄国
苏维埃俄国
苏联 俄罗斯
1917年3月以前
1917年3-11月
1917年11月1922年底
1922年底1991年底
1991年底至今
考点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 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印度人民与_____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领导者:_____。
考点3《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 (1)时间、地点:_1_9_1_9_年1—6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2)目的:战胜的协约国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3)操纵者:英国首相_劳__合__·乔__治__、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 美国总统_威__尔__逊__。 (4)内容: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_凡__尔__赛__条__约__》。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及答案(2)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

一战的主要性质是A.民族解放战争B.帝国主义掠夺战争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2.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3.“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

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卡德纳斯改革B.印度独立C.凯末尔革命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4.法国官员称: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

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5.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6.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农业集体化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7.“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8.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D.经历了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9.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解析版)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解析版)

专题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同步测试】选择题专项1.右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

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 )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轴心国【答案】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形成了由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和由德、意、奥匈组成的三国同盟。

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巴尔干地区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3.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次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近百万人。

这说明了( )A.战争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C.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D.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发战争【答案】B4.(2018•四川南充中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答案】C5.下面有关苏俄(联)的时间轴中,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答案】A【解析】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6.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的下列措施中,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 )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B.创建新的政权机关C.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答案】A【解析】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苏维埃政府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无产阶级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成为掌握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带有明显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性质 影响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 的一场帝_国__主__义__战__争_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历时4年多,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欧了洲________ 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帝弱国了主__义__________的殖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5.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____社__会__主__义__革_命__,建立 了第一个___无__产__阶__级__专__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三、《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__三__国__协__约_____(英、法、俄)
[史料实证]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 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 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导火索 _萨__拉__热__窝__事__件___: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 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
觉醒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二、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__二__月__革__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经 济濒于全面崩溃;临时政府还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列宁指出布 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附答案)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B.特征C.性质D.结果2.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4.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5.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6.下表反映了苏联1966—1985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赫鲁晓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苏联解体7.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D.经历了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8.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福建省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后练本课件

福建省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后练本课件

“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
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
的“光明”是( D )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胜利
C.巴黎公社成立
D.十月革命胜利
6.【2021•漳州二模•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受邀参观俄
罗斯圣彼得堡(原名彼得格勒)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时,
(1)据材料,指出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领导人。(2分) 列宁。(2分)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 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 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观点:适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论述:1921 年,面对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列 宁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 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等。它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 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教材知识梳理篇
世界现代史 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2021•泉州二模•2分】1918年12月,美国总统威尔逊踏 上欧洲的土地时,民众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救世 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 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这反映出当时( D ) A.苏俄制度优势明显 B.欧洲已失去世界中心地位 C.凡尔赛体系已形成 D.民众对战后重建充满期望
A.原因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4. (时空观念)【2021•厦门一检•2分】《九国公约》签订后,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含答案)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含答案)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 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相 关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 的要求表示支持,加之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中国最终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停战 100 周年,在风雨中共同守望和平。与“那场战争”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成立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4.[2024 年安徽中考真题]1917 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
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应对法西斯的扩张
C.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D.推动东欧各国改革
13.[2024 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 世纪初,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
断。1914 年 6 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图 C 中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影 响。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图 D 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同盟国胜利的意 义。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2024 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观察下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1913 年)”,组成 “三国协约”的是( )

苏教版2019江苏中考历史界近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2019江苏中考历史界近代史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习题含答案

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时提分练习一、单项选择1.[2018·江西]“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2016·河北]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 A.德国、奥匈帝国 B.法国、俄国C.英国、法国D.英国、俄国3.[2018·大庆]11月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重要据点,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号,起义部队于次日凌晨攻占冬宫。

以上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17年B.1918年C.1919年 C.1921年4.[2018·无锡]下图是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这一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苏联解体5.[2018·德阳]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导致长时间“争眇”的主要原因是( )A.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B.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C.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D.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6.[2018·海南] 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五国公约》7.[2018·黄石]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时提分练习一、单项选择1.[2018·江西]“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 )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2016·河北]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B.法国、俄国C.英国、法国D.英国、俄国3.[2018·大庆]11月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重要据点,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号,起义部队于次日凌晨攻占冬宫。

以上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17年B.1918年C.1919年 C.1921年4.[2018·无锡]下图是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这一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苏联解体5.[2018·德阳]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导致长时间“争眇”的主要原因是( )A.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B.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C.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D.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6.[2018·海南] 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五国公约》7.[2018·黄石]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材料中的“列宁的思路”是指( )A.建立苏维埃政权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建立计划经济模式8.[2018·荆州]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9.[2018·扬州]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10. [原创题]他是印度的“国父”。

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甘地B.尼赫鲁C.凯末尔D.章西女王11. [原创题]凯末尔执政期间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凯末尔改革”,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国家,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列属于他改革措施的是( )①实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权③实行一五计划,仿效苏联④开展土地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加入同盟国作战。

【】改正:(2)1917年3月,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改正:(3)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改正:(4)1920年,凯末尔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改正:三、材料解析13.[2018·河北]探究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名称数量(人)拿破仑战争(1790—1815) 23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1 075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普法战争(1870—1871) 876日俄战争(1904—1905) 292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 94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5 509——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三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

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

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 ,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

……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材料二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等材料三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改革?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

(任举两例)(3)材料三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参考答案【课时提分练习】1.C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发动对塞尔维亚的侵略战争,从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本题选C项。

2. A3.A4. B [解析]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故本题选B项。

5.B6. C [解析] 1921年至1922年,美国、英国等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九国公约》明确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7. B [解析]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8.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故本题选A项9.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治体制。

故本题选D项。

10. A 11.B12.(1)×;同盟国改为协约国。

(2)×;十月革命改为二月革命。

(3)√。

(4)×;凯末尔改为甘地。

13.(1)交战双方遭受了惨重损失。

(意思相近即可)(2)每天死亡人数最多。

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

(意思相近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4.(1)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①:毛泽东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中国②: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3)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导致苏联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