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数量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播期辣椒制种播期,以保证花期相遇,本着父本先开花、等待母本的原则来确定。依据父母本的熟性早晚,一般播期在12月上旬-元月上旬。

二、播种育苗

1、浸种消毒。把种子浸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然后多次淘洗,洗净后催芽。一般在28-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并且每天用加入0.02%硼酸的清水清洗种子一次。待发芽率达60%时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先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有机肥(马粪、猪粪或鸡粪)6份,加葱蒜地表土4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同时加入少量多菌灵、百菌清以防治病害。苗床可在阳畦或日光温室准备。每平方米育苗床内可施入腐熟有机肥5公斤,二铵0.25公斤,然后深翻、耧平,待播。

3、播种。播种时,先浇明水达6厘米左右,水渗完后撒极薄一层代森锰锌药上,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10克左右。种子播完后,再覆盖极薄一层药土,然后撒盖0.8-1.0厘米厚的营养土。

4、苗床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18-20℃。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幼苗徒长。此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5-17℃,这样即可以防止下胚轴过长,长成高脚苗,又可以保证子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健壮。要控制浇水,若叶片中午有萎蔫症状时可用喷壶喷水。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植。一般采用在分苗畦内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分苗,或采用单株移栽到8厘米X10厘米营养钵中。分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8-20℃,在中午前后苗子萎蔫时要进行遮阴。在齐苗时、第1片真叶出现后、缓苗后和4叶期时要各覆土0.5厘米,均用营养土。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为粒为好。苗期还应尽量增加光照时间,每天应达8小时以上。定植前7-10天,要低温炼苗,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12-15℃。

三、定植

1、整地施肥。在整地前要施入足够的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深耕30厘米,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匀,以提高土壤保肥蓄水通气能力。

2、定植。采用高垄定植,覆盖地膜。地膜一定要封严防止漏风灼苗。一般于3月中下旬定植母本于大棚,父本早母本半个月定植。为保证制种后期花粉供应,还可将部分父本稍后定植于大棚。定植的株行距为30厘米X5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4000株左右,父母本比例为1:2.5-3。

四、田间管理定植后至4月中旬前,主要进行保温防寒,以后主要进行通风降温和湿度管理,特别是5月中旬后干热风多,要勤浇水降温,保持棚内一定的湿度,防止花粉失水干燥,发芽力降低和母本柱头失水脱落。肥水管理主要是制种前要尽可能使母本发育起来,最好于晴天穴施尿素;开花前期要小水勤浇,使开花集中,提高开花数,同时也提高棚内温度。一般在母本坐5个果以后要进行根处追肥,可在早上授粉前喷0.3%的磷酸二氢钾。父本于开花中期后要适当控水,延长开花期。授粉后期,母本适当控水,并加强病虫害防治。

五、病虫害防治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青枯病等。猝倒病可用25%甲霜灵8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5次,苗床喷洒药剂后,用细干土或草木灰撒施在苗床上,以降低苗床湿度,控制病害蔓延。并要尽快清除病菌,以及发病植株周围的病土,烧毁病株。发病处用40%五氯硝基苯浇灌消毒。立枯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每7-10天喷洒1次。喷药时应尽量喷在茎基部或直接用药浇灌。疫病可在种植前用硫酸铜每667平方米5公斤进行沟施或穴施处理土壤。发病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7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也可用安克锰锌600-800倍液或霜脲锰锌600-800倍液喷根。棚室可用溴甲烷每平方米50-75克密闭熏蒸2-3天,然后揭膜散气7-10天。病毒病可用病毒K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20%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施保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灰霉病可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青枯病可用47%加瑞农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也可用40%福尔马林或20%石灰水对病株附近土壤消毒。虫害主要是白粉虱和蚜虫。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的天王星2000-30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

六、杂交制种技术

1、母本杂交花位和花朵的选择。门椒由于温度低,本身生长不良,坐果后种子少,并且与上部花、果竞争养分,一般不进行杂交。授粉从对椒以上部位开始。选择的花朵,应是花蕾充分长大,花苞发白,第二天即将开放的花。

2、花粉采集。辣椒在上午9点左右大量散粉,应尽量在8点之前摘回花蕾,放在干燥器中,于当天下午取出雄蕊,用花粉筛将花粉筛出,或把干燥的雄蕊放于封闭的玻璃盒或塑料盆中摇动,使花粉散落,然后放在温度20℃的通风房间贮藏备用。

3、去雄授粉。用一只手按住母本的花萼,另一只手捏住花瓣基部,轻轻一拧,再一拔,即可将花瓣和雄蕊全部去掉。接着将柱头小心蘸授粉器中的花粉。授粉后在花前摘叶做标记或点红漆做标记。授粉时已开的花要及时摘除,以保证杂种纯度。

4、适时采收。标记辣椒红熟后,使其在植株上后熟4-5天,摘下立即取出种子,放在散射光下通风处晾干,使种子呈金黄色,防止种子受潮,影响种子生活力和商品性。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中国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摘要我国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 采用露地栽培方式; 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 采用大棚栽培方式。三种模式均是利用辣椒杂种优势生产在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上明显超过双亲的杂种一代。杂交辣椒制种是以生产高质量的杂交种子为目的,它涉及到原种、原原种的生产,杂交种子的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和技术问题。 关键词:辣椒杂交制种 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能够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蔬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人们对辣椒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辣椒的生产已朝着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辣椒的种子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这也为辣椒的种子生产提供了商机。辣椒的杂交制种从一开始就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使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农农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辣椒杂交制种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和一些注意事项,仅供广大辣椒制种者参考。 1辣椒杂交制种基地的建设 制种基地的建设对于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保障种子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种子的质量,杂种繁育基地应安排在气候条件适宜、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选择辣椒杂交制种基地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应该包括:(1)基地的无霜期要超过120天。(2)连续日平均温度在20-25摄氏度的天数不低于70天。(3)授粉季节降雨少。(4)基地周边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5)基地要避开灾害性气候经常发生的地方。第二,辣椒制种基地必须有一定的耕作积极合作条件,如栽培用地、灌溉条件和道路设施、隔离条件等。制种还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以保证种子生产区域化。第三,选择制种基地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当地的技术人员应该对制种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良种繁育经验。当地政府要支持,劳动力素质比较高,总的生产力水平要高。第四,能够提高制种者的经济效益。辣椒杂交制种是一种高投入的产业,选择基地时,一定要考虑能提高制种者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提高制种农户的积极性,保证种子的质量,制种基地才会稳定。 2原原种、原种的生产 2.1基本概念 原原种,亦称原始种子,是繁育亲本所需的种子,一般仅指经过审定的辣椒新品种育成者最初使用的原始种子或经过其选择产生的与原始种子性状完全一致的种子。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经过扩繁生产的性状与原原种一致的种子。 2.2原原种的生产 原原种是生产原种的亲本,因此它必须是高度纯合,非常稳定的自交系,杂交辣椒的原原种应该由选育该组合的原单位来生产,因为只有育种单位才真正具有选择原原种的能力,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其群体中具有很复杂的基因型结构,理论上的高度一致在实践中是不存在的,它的后代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因此,要在有分离的群体中把握某一交系的特征特性,选择典型的原原种难度很大,一般单位留种,很容易在选择方向上出现偏差,由此导致杂交后代不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特性。我国目前杂交辣椒原原种基本上是由育种者提供。 2.3原种的生产 当一辣椒杂交组合选育成功后,应由原育种单位自选生产原种,也可委托技术力量雄厚的种子公司或原种场利用育种者提供的原原种生产原种。原种的生产主要是将育种单位提供的原

浅谈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一)

浅谈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一) 论文关键词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新疆棉区论文摘要杂交棉在新疆棉区的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许多无法保证的因素。为使棉花杂交种子本地化,以确保棉种的纯度,降低成本,从播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种植,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皮棉产量提高幅度较大。但是,新疆棉区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成本高、数量少、种子纯度无法保证等因素。为此,2006~2008年,农八师148团积极探索棉花杂交制种技术。1播前准备 选择土质肥沃、交通便利、有滴灌设施及无病害的土地进行制种。制种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在2hm2左右。制种田周围种植隔离带,隔离带以内不能种植其他品种的棉花,2~3km范围内不允许放养蜂群。由于杂交制种的亲本种子成本高,数量少,必须在播前把种子晒干,使种子内含水一致,发芽整齐,并将种子内混的瘪子、虫子、烂子、杂物等全部剔除干净,为一播全苗打好基础。 2播种方式 父母本种植面积比为1∶6。母本株行配置为(66cm+10cm)×13.5cm,母本理论株数为19.65万株/hm2,父本株行配置为(66cm+10cm)×9.5cm,父本理论株数为27.45万株/hm2。采用2m宽膜覆盖,1膜6行,精量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15日。 3田间管理 采用干播湿出的方式滴水出苗,4月25日至5月10日为苗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棉花播种后10d左右即可出苗,待苗真叶出现定苗。拔除小苗留大苗,去弱苗留壮苗,原则上不留双苗。子叶期中耕1次。由于人为找花去雄,棉花生长相对较慢,加上制种田的成铃率很高,施肥又以复合肥为主,因此制种田一般不会旺长或疯长,若发现确实长势过旺,可对个别地块实施轻度化控。制种田严禁施用催熟剂,以免影响杂交种子的成熟度和发芽率。选择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重点防治蚜虫、棉叶螨,兼治其他害虫。 3.1灌溉 采用加压滴灌。全期灌溉11~14次,6月10日开始灌头水,每6~8d滴水1次,平均灌量375m3/hm2。要注意父本的水肥管理,气温超过35℃时浇水降温,以免花粉败育影响制种。 3.2施肥 基肥:三料225kg/hm2+尿素150kg/hm2;生育期滴肥:采用随水施肥,滴灌专用肥和尿素1080kg/hm2。 3.3打顶整枝 7月15日打顶,父本整个生育期不化控、不打顶,以促为主。从蕾期去除母本上的叶枝,8月2日开始清除母本植株上所有的花、蕾和赘芽。4制种技术 4.1制种前准备工作 提前1周要求制种人员留指甲,对操作人员严格培训,熟练后去雄达到20朵花/min。制种前严格检查父母亲本纯度,去除杂株、多头株,做到通风透光,同时便于制种人员操作和检查。在制种的当天,清除父母本已成的铃和开的花,此项工作在制种的全过程中做到随时遇到随时摘。区别方法:①去雄授粉杂交铃的萼片已被严重破坏或全部被剥掉,自花授粉成铃的萼片保留完整。②下午自花授粉成铃的萼片会变成红色。 4.2制种人员配置 制种田1d配置熟练工60~75人/hm2。为保证制种质量,采取定地块、定行、定人办法。同时派技术员对每天的制种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制定相应工作奖惩办法。

黄瓜制种技术

黄瓜制种技术 一、黄瓜杂交一代种子的质量标准 纯度大于95%,发芽率大于86%,含水量低于8%,净度为99%,而且色泽纯正。 二、黄瓜杂交种的繁育 黄瓜杂交制种对繁种技术、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基地应选择组织严密,有一定种子生产经验,劳动力充足的地区及单位。同时要求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便利,交通方便的地区。为确保繁种计划的落实,各繁种单位,应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繁种队伍,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确保各项繁种技术的实施,以保证种子质量。 三、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 (一)育苗前的准备 繁种前一年秋、冬季,根据繁种面积,准备好充足的生产资料。一般每亩需基肥5~10方,纱网900~1000平方米、直径8cm左右的支柱50根、2m左右架材5500根、12号铁丝25斤左右。 (二)早春黄瓜网室繁种多采用阳畦(冷床)育苗为防止播种及定植时出现混乱,要求每户做两个阳畦。阳畦应做成座北朝南的槽子畦,长度不超过10米,宽度不超过2.5米。每亩地一般用阳畦40平方米,并要求在3月中旬建成。(三)播种及苗期管理 1、播种期的确定:在春季露地定植后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量早播,同时要根据不同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熟性适当调节播种期。在我旗,播种期一般确定在4月中下旬。播种前两天阳畦要浇一次透水,宜大不宜小,待阳畦内的水渗下去后,用薄膜扣畦升温。对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在播种前一天再浇一水。播种时放种子的小盘中加点水。防止芽干。不能用手摄芽点种,要用竹镊子。一个营养方中放一个发芽的种子。播种方向以种子平放胚尖向下最好。随播种随覆土,覆土的厚度以1.5cm为宜,覆土过厚种子出土困难,过薄容易带帽出土。 2、早春黄瓜育苗时气温、地温都还比较低,播种前浇足一次透水后,一般苗期不再浇水,苗期以温度管理为主。 从播种到出苗这段时间,白天可以掌握在30℃左右,夜间20℃以上,如果夜间温度低可以加盖草苫。出苗至第一片真叶期,通过放风和关风调节阳畦内温度。白天掌握在25℃左右,夜间在15℃左右,随第一片真叶的生长,要拉大昼夜温差,白天在30℃左右,夜间最低可以到13℃,短时10℃的低温也不会对苗子造成伤害。从第一片真叶展开到三叶一心这一时期,要逐步加强放风,白天的温度也要降低一些,以25~27℃为宜,夜间仍然维持较低的温度,以13~15℃为宜。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晚上可以适当放夜风,在定植前一周,要逐步撒去薄膜,对秧苗进行耐低温锻炼,但应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以防止晚霜的危害。定植前两天在阳畦内喷一次百菌清或乙磷铝。 (四)定植 1、整地作畦与扣纱网将施肥深翻后的土地,耙平做成畦高15厘米左右,畦面宽70厘米,行宽50厘米,使用90厘米幅宽,0.005毫米的地膜,作成大垄80厘米,小垄50厘米的畦子。实际操作时每1.3米作一个高畦。作完畦后撒入拌好的毒谷防地下害虫,覆地膜,再栽柱子扣纱网准备定植,为节省用料,纱网搭建面积在1~1.5亩,尽量方正。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用常温水浸泡8小时,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课程安排1.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2.玉米杂交制种田的播种3.玉米制种田去杂去劣 4.杂交制种田的母本去雄 5.玉米大面积制种田实地参观与调查 6.玉米制种田材料收获 成绩考核100=平时表现40分+实验报告60分平时表现:出勤、迟到、早退情况及田间操作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回答问题、收获与体会等。 实验一、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 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的学习,初步了解玉米杂交种生产的各主要环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玉米杂交种生产必须保证质量(纯度、发芽率、净度、水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为了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在整个杂交制种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隔离,规范播种,严格去杂去劣,做好花期预测及调节,及时去雄,收获前和收获后要及时降水,种子收获后正确存放,避免混杂。 一、安全隔离 隔离方式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屏障隔离与作物隔离四种。隔离区采用四种隔离方式的安排方法如图所示。 为确保隔离区安全,在春玉米区一般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制种田除了要符合安全隔离条件以外,还要求土壤肥沃,旱涝保收,田块成片、方整。同时,管理要精细,力求达到高产。 二、规范播种 ? 种子处理:播前对亲本种子进行精挑细选,挑出与亲本种子不一样的种子,挑选后晒种,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二)播种: 地温要求:播种应在5厘米土层,低温稳定在10-12℃时进行;播期:一般在沈阳地区4月20日-5月15日,最适在4月25日-5月5日;在地温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播。覆土:5cm;种肥分开:以防烧种;? 踩好底格子与顶格子:保证出苗。错期播种:制种田要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调整播种期,一般做法是按正常播期播种母本,错前或错后分两期播种父本 (三)调节播期 ? 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志是:母本雌穗抽丝比父本雄穗散粉早2-3天。当父、母本的花期协调,达到良好的杂交结实效果,则可以同期播种,不必调节播期。如母本开花期过早或比父本晚,就必须调节播种期。实行错期播种,要先播开花较晚的亲本,隔一定日数再播另一个亲本。错期播种的天数,因杂交组合杂交亲本生育期早晚、播种季节的天气情况、土壤等条件而异。对新引进的杂交种,必须事先了解和掌握双亲在当地生长发育进程及开花习性,确定错期,才能大面积制种,否则会由于父、母本花期不遇或错期不当造成杂交制种失败。 (四)调节播期的方法 ? 父、母本花期相差3天以内,生育期长的亲本在播种前一天晚上浸种与另一亲本同期播种。 ? 父、母本花期相差3天以上错期天数,按父、母本花期相差天数乘以1.5-2.0,所得的乘积即错期天数。 ?

黄瓜制种生产计划

黄瓜制种生产计划 一、栽培技术(一代杂交制种(采用人工杂交制种) 1、育苗 1亩地种植4000株,父母本比例1:4即需父本800株,母本3200株需种子量父本20克,母本80克。制种田隔离区最好在1000米以上。父本比母本提前7-10天播种,父本株距18-20厘米,母本株距20-22厘米。父母本隔行栽。 2、田间管理 (1)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盖好苗眼,缺苗的要及早补齐,在二叶一心前及时定苗。 (2)适时浇水:黄瓜需要渐湿渐干的环境,不可过于干旱,也不能大水漫灌,要根据天气、苗情灵活掌握适时浇水。 (3)插架绑秧吊绳:棚室栽培4-5叶开始吊秧,注意一定要及时绕秧。 (4)追肥:苗龄在一个月左右(去雄授粉前)要追肥一次。 3、花期管理 (1)去杂:授粉前要严格去除杂株,特别是父本杂株必须株株检查宁错勿漏。 (2)授粉:①束花:授粉前一天下午将次日将开的母本雌花花蕾用嫁接夹或其他捆绑物束住,束花数雄花应多于雌花。②授粉:开花当天上午授粉时将雄花摘去,除去花冠,再将当天开放的雌花花冠打开,用雄蕊涂抹雌花柱头。授过粉的雌花继续束花隔离,并挂牌或用彩线系住花柄用以标记授粉天数和种瓜的真伪。③留瓜:一般每株留2-3条瓜。 4、采收 授粉后大约45天左右黄瓜开始成熟,采收前进行杂株清理。采收后可堆放后熟3-7天,存放在阴凉处。然后切开取出瓜瓤和种子放入缸或塑料桶中发酵,发酵时间为24-48小时。发酵后用木棒搅拌,待种子全部分离后,取出沉入底部的种子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准备好的晾晒网上晾晒。晒干后的种子要去除秕籽和异物,保证种子达到规定的净度。 二、经济效益 成本考虑以下因素:①肥料(有机肥+化肥)大概1500元左右;②人工500元左右③其他费用(农药、电费、地膜、架材)500+100+50+500=1150成本共计3200元左右 收入:50公斤*250元=12500元 收益:12500-3200=9300元 三、时间 黄瓜制种从播种到收种需要大约4个月的时间。

甘蓝高产杂交制种技术

甘蓝高产杂交制种技术 济源市园艺工作站李东锋 甘蓝,又称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2年生蔬菜,在我国南北均已普遍种植。济源市经过十多年的制种实践,已探索出了一套高产制种技术,使亩产由最初的40kg左右,稳步增加到现在100kg以上。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基地选择 一般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肥力较强、自然隔离条件良好的中性砂壤土地作为制种田。制种田必须与不同甘蓝品种、苤蓝、花椰菜或甘蓝型油菜田隔离2000m 以上。 二、播前准备 (一)确定播期 晚熟品种8月上旬播种,早熟品种9月上旬播种,根据不同品种要求对父母本进行错期播种。准备好足够的亲本种子,筛选后置于干燥处密闭妥善保存。 (二)建造苗床 选择地势高燥、灌排方便、土质肥沃、近3年未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播种前7d建成长25m、宽1.5m的标准苗床畦,畦四周设排水沟。 (三)床土配制 播种前7d,将肥沃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厩肥按6:4的

比例充分混合,同时按每10m3混料加入1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过筛后每畦施入混料150kg、过磷酸钙2.5kg,均匀铺于苗床内,保持苗床面平整。 (四)床土消毒 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比例混合,按每1m2用药8~10g与4~5kg过筛细土混合备用。 (五)播前浇水 播种前浇一次透水,待水渗下后,在床面撒一层2㎝厚混药细土,约2/3。 (六)苗床划格 将床面划成8㎝×8㎝或10㎝×10㎝网状方格,便于单粒穴播。 三、播种育苗 (一)单粒穴播 将备好的种子按每方格1粒种子进行播种,播后覆盖上1cm厚的细土,约1/3。注意父母本要分开播种,做好标记。 (二)适当遮阴 播种后出苗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或其他遮阴物,防止雨水冲刷和烈日曝晒。在80%苗出土时,早晚撤掉遮阴物;出苗7d后,完全撤掉遮阴物。遇到特殊

辣椒杂交制种程序

辣椒杂交种子的繁制与杂交制种 一、辣椒杂交种子的繁殖 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 1.辣椒花的异交性辣椒为常异花授粉作物,以自交为主,但有一定的天然杂交。不同的品种,甜椒类型,花柱短,其天然杂交率在5%以下;辣椒类型的品种,花柱长,天然杂交率高于20%。在开阔地区,辣椒最小的安全隔离距离是150米。由于辣椒的异交率较低,即使是其他方法制种如雄性不育的利用,也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2.繁殖系数高一般杂交一朵花,辣椒品种可以获得80-200粒种子,甜椒类型可得200粒以上种子。商品辣椒的种植,农户每公顷用种量少,一般每公顷只需要450-600克种子,目前辣椒杂交育种仍以两自交系杂交为主,人工去雄仍是杂交制种的主要手段的原因。 栽培技术与制种产量 1.栽培密度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单位面积内的总株数,直接影响制种产量。为方便授粉操作和灌溉,母本田均采用每畦栽两行的方法。垄的取向,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易于排水和灌水,尽量避开强光辐射,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畦面的宽窄,通常要根据母本的特征特性而定。对母本熟性早、生长势一般、授粉后坐果率高的品种,包沟包畦宽在1米左右较好;母本生长势强且不易坐果的品种,则畦面特别是沟要适当宽一些,宽度可在1.5米左右。株距同样要根据母本的性状而定。 2.授粉结束后的肥水管理授粉结束后肥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辣椒种子的千粒重。一般授粉期在30天左右,授粉结束时,辣椒已进入结果盛期,单株坐果数很多,前期果较大,后期果偏小,总产量并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后期肥水管理没有跟上,造成后期果种子发育不好,声效种子数不多,种子千粒重偏低。 二、授粉操作与制种产量 授粉操作包括采粉、选花、去雄和授粉等过程。 经观察和研究,去雄授粉后坐果率最高和单果种子数多的花蕾层次是2-6层,7-9层花的坐果率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开花集中,便于授粉,也是辣椒杂交授粉的最佳授粉层次;4-6层花不仅坐果率高,而且单果种子数较多,种子千粒重大,占单株产量一半以上,是制种的关键时期;8-9层花也是构成单株产量的主要部分。主枝花和侧枝花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研究结果表明,去雄授粉后,2-7层主枝花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都高于侧枝花。 目前,我国各制种基地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整枝方式。海南制种基地,打部分侧枝或不打;北方基地以主枝花蕾授粉为主;而华东地区大棚栽培基地,一般不打侧枝,侧枝花授粉也成为制种的一部分。 授粉时期与制种产量经多年摸索,海南的授粉期是11月至翌年2月,最佳授粉期在12月;山西的最佳授粉期是6月底至7月上旬;华东地区的最佳授粉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东北和西北的最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数量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播期辣椒制种播期,以保证花期相遇,本着父本先开花、等待母本的原则来确定。依据父母本的熟性早晚,一般播期在12月上旬-元月上旬。 二、播种育苗 1、浸种消毒。把种子浸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然后多次淘洗,洗净后催芽。一般在28-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并且每天用加入0.02%硼酸的清水清洗种子一次。待发芽率达60%时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先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有机肥(马粪、猪粪或鸡粪)6份,加葱蒜地表土4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同时加入少量多菌灵、百菌清以防治病害。苗床可在阳畦或日光温室准备。每平方米育苗床内可施入腐熟有机肥5公斤,二铵0.25公斤,然后深翻、耧平,待播。 3、播种。播种时,先浇明水达6厘米左右,水渗完后撒极薄一层代森锰锌药上,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10克左右。种子播完后,再覆盖极薄一层药土,然后撒盖0.8-1.0厘米厚的营养土。 4、苗床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18-20℃。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幼苗徒长。此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5-17℃,这样即可以防止下胚轴过长,长成高脚苗,又可以保证子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健壮。要控制浇水,若叶片中午有萎蔫症状时可用喷壶喷水。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植。一般采用在分苗畦内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分苗,或采用单株移栽到8厘米X10厘米营养钵中。分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8-20℃,在中午前后苗子萎蔫时要进行遮阴。在齐苗时、第1片真叶出现后、缓苗后和4叶期时要各覆土0.5厘米,均用营养土。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为粒为好。苗期还应尽量增加光照时间,每天应达8小时以上。定植前7-10天,要低温炼苗,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12-15℃。 三、定植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阳光工程培训资料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一、杂交水稻制种类型 杂交水稻制种分为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二系杂交水稻制种。何谓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二系杂交水稻制种。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二系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恢复系。 二、安排好父母本播差期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和母本的生育不同,如何确保父本和母本同时抽穗,达到开花期相遇,首先必须安排好父本播种时间和母本播种时间。这是确保制种高产的关键。三系稻播种是以叶差未一句,时差作参照来确定父母本播种期。二系稻制种一般是以视察未准来确定父本和母本播种期。制种组合不同,父母本播种时差不同。制种农户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播种父母本,不要擅自更改父母本播种时间,否则,会造成父母本抽穗开花期严重不遇,导致减产或失败。 三、培育父母本分蘖壮秧,加强秧田培受 一是施足秧田底肥;二是稀播匀播,采用分厢过称播种,出苗前以露田为主,提高泥湿,促进出苗;三是苗高二叶片时及时追肥,浅水灌溉,促进秧苗早分蘖多分蘖;四是病虫害防治,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倒杆潜叶蝇、稻纵卷叶螟和稻象甲。秧苗过黄不转青的插栽前一星期补

追一次尿素,促进转青。 四、适龄插栽父母本,插足基本苗 为减少大田整地繁琐,一般采取父本母本同时插秧或先插父本紧接着插母本方式。父本行与风向呈“丁”字型,每厢播11—12行母本4×5寸,多株插栽,父本插单行。母本秧令20天左右,不插老秧,秧龄?返青快,分蘖早,分蘖成穗率高。 五、加强大田培管,搭建高产苗架 1、下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复合肥50kg。 2、及时追肥,插栽后5—6天追肥,亩用尿素6—7kg或返青专用肥10—15kg,促进返青分蘖。 3、浅水灌,科学蓄水,泥脚深,地下水位高,水源方便以露田为主或间歇灌水,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 4、加强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 六、搞好花期预测与调控 花期相遇与否,直接影响到制种产量。气温条件不同,受理水平不一致,父母本生长发育进度会有差异,花期预测尤为重要。预测方法:父母本幼穗剥检法。调控措施:母本发育慢,父本发育快,排水晒天或露田,促母控父。母本发育快,父本发育慢,母本偏施氮肥加深水层控母促父,施肥时不要将肥料施到父本行间。 七、喷好“九二○” 1、“九二○”使用量。不同制种组合“九二○”用量不同,

甜椒的高效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甜椒的高效高产杂交制种技术,该杂交制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膜下微喷:大棚中根据温度使用银色或黑色地膜,并使用滴灌设施来在地膜下侧进行微喷施肥操作;(2)去杂去劣:授粉前根据株型、叶形、花药颜色等性状将父本和母本的杂株和变异株、病株拔除。本技术所述的杂交制种技术在促进母本植株长势方面,通过科学的甜椒生产管理,利于长出健壮植株;在合理种植密度下,使用膜下微喷,提高水肥效率;及时整枝,去除没有必要的营养消耗;在节省授粉过程的用工方面,选择中位杂交,去雄和授粉分开进行,并使用授粉管和有色包塑细铁丝可有效提高效率,有效节省了人工授粉过程中的人力消耗,提高了育种的效率以及种子产量。 技术要求 1.一种甜椒的高效高产杂交制种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杂交制种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膜下微喷:大棚中根据温度使用银色或黑色地膜,并使用滴灌设施来在地膜下侧进行微喷施肥操作; (2)去杂去劣:授粉前根据株型、叶形、花药颜色等性状将父本和母本的杂株和变异株、病株拔除; (3)整枝去花,中位杂交:授粉前将门椒以下的所有分枝以及植株内部的弱枝摘除,且将第1-2层花、果摘除; (4)母本去雄:当天对母本去雄,次日授粉; (5)处理镊子:每次去雄后用75%酒精棉对镊子进行处理,以去除粘在镊子上的母本花粉; (6)父本采粉:傍晚采集父本次日将开放的花蕾,置于花粉干燥器中,并将次日收集父本花粉置于花粉管中,待授粉使用; (7)人工授粉:次日将花粉装在底部带有小孔的花粉管中,找到该日要授粉的铁丝颜色,将去雄的柱头伸进花粉管的小孔中蘸取花粉,此步骤需小心操作; (8)母本摘心:整个授粉工作后,摘除母本生长点,促进果实生长;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数量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播期辣椒制种播期,以保证花期相遇,本着父本先开花、等待母本的原则来确定。依据父母本的熟性早晚,一般播期在12月上旬-元月上旬。 二、播种育苗 1、浸种消毒。把种子浸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然后多次淘洗,洗净后催芽。一般在28-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并且每天用加入0.02%硼酸的清水清洗种子一次。待发芽率达60%时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先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有机肥(马粪、猪粪或鸡粪)6份,加葱蒜地表土4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同时加入少量多

菌灵、百菌清以防治病害。苗床可在阳畦或日光温室准备。每平方米育苗床内可施入腐熟有机肥5公斤,二铵0.25公斤,然后深翻、耧平,待播。

3、播种。播种时,先浇明水达6厘米左右,水渗完后撒极薄一层代森锰锌药上,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10克左右。种子播完后,再覆盖极薄一层药土,然后撒盖0.8-1.0厘米厚的营养土。 4、苗床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18-20℃。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幼苗徒长。此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5-17℃,这样即可以防止下胚轴过长,长成高脚苗,又可以保证子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健壮。要控制浇水,若叶片中午有萎蔫症状时可用喷壶喷水。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植。一般采用在分苗畦内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分苗,或采用单株移栽到8厘米X10厘米营养钵中。分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8-20℃,在中午前后苗子萎蔫时要进行遮阴。在齐苗时、第1片真叶出现后、缓苗后和4叶期时要各覆土0.5厘米,均用营养土。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为粒为好。苗期还应尽量增加光照时间,每天应达8小时以上。定植前7-10天,要低温炼苗,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12-15℃。

甘蓝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

甘蓝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 甘蓝是结球甘蓝的简称,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蔬菜,是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近几年全国各地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基本掌握了甘蓝的高产制种技术,由原来的亩产45—50千克,提高到90—100千克。现将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播种育苗 1.适期播种据播期试验,9月上旬双亲本分期播种。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做成宽1.2米,长20米的小高畦,畦四周设有排水沟,每畦撒施腐熟优质圈肥200—25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浅抄刨2—3遍,使粪土充分拌匀,整细耙平。播种前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畦面撒一层薄的细翻身土,将备好的种子掺上适量的细沙土拌匀,均匀的撒在畦中,然后盖上0.5—1厘米厚的细盖土。 2.分苗2—3片真叶时可进行分苗移植。用同样的平畦,畦间留60—70厘米的空地,以便于管理。每畦施入腐熟土杂肥200—250千克、复合肥2.5千克,施后抄刨3—4遍。在分苗床上先开小沟,浇适量水,把苗栽上埋平,并适当用手压实。 3.苗期管理当畦面出现干旱时应及时浇水。整个苗期虫害较多,需及时喷药防治。前期浇水后,要适时划锄,使土壤疏松。5—6片真叶时视土壤肥力状况结合浇水冲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每畦2—3千克。 二、越冬期管理

越冬前植株大小是决定能否承受低温作用、来年抽薹开花的关键。一般品种茎粗需达0.7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5℃—6℃的适温才能通过春化。正常情况下,越冬前植株已达1厘米以上,并且结成一个疏松的叶球。 三、定植前准备 1.隔离条件周围2000米之内须确保没有其他甘蓝品种及菜花、球茎甘蓝、甘蓝型油菜、羽衣甘蓝等易与甘蓝串花的蔬菜品种。 2.整地、施肥、做畦按每667平方米均匀撒施腐熟捣细的土杂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复合肥20千克,耕翻耙平,做成1米宽的平畦,畦面拉平并设排水沟,以备定植。 3.定植在种苗不受冻害情况下,定植越早产量越高。3月上中旬定植。父母本比例为1:1。定植前苗床畦去杂去劣。定植时,每畦栽2行,株距0.4—0.5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800—3000株左右,边行隔株栽植,内部隔行栽植。为了便于管理,使花期协调,父、母本种苗可按大、小苗分级定植。 四、定植后管理 1.浇水施肥缓苗后浇一次大水,并根据地力和苗情长势,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冲施尿素15千克,抽薹前后要控制浇水,以免生长过旺。进入盛花期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此后供水要充足,收前开始减少浇水次数。 2.严格去杂种株开花前要经常进行田间巡视检查,发现劣株、杂株及时拔除,确保种子纯度。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高级)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用恢复系作父本和不育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叫做杂交水稻制种。自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投入大田生产以来,从最初每公顷制种几十千克产量到现在每公顷制种二、三百千克的产量,经历了一个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形成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比较成熟阶段,说明了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潜力是很大的。由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杂交组合,在制种技术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一种模式去操作。各地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不同的杂交组合对一些技术措施和指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 1. 选好制种田 (1)选好本田。选择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田制种。 (2)搞好隔离。水稻花粉粒小而轻,能随风飞扬,花粉的传播距离很远,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传播几十米,甚至上100米。据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对花粉隔离的试验结果:距离10米的,花粉混杂率为百分之五点二;距离20米的, 花粉混杂率在百分之二点三,距离30米的,花粉混杂率降到百分之一;距离40米以上的, 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所以,制种田周围50米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它水稻品种,才能使不育系在开花期间,只接受单一父本的花粉,保证种子的纯度。制种时的隔离方法有以下四种:空间隔离、时间隔离、父本隔离和屏障隔离。 2.安排好“三期” “三期”是指正确的播种期、适时的插秧期和最佳的抽穗扬花期,其中选择父母本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使花期相遇,是关系到制种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较多,主要有春制、夏制和秋制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制种,首先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好它们的抽穗扬花授粉期。其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叶龄、有效积温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种期。再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的适宜秧龄期确定出适宜的插秧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