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月考试卷月考试题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月考试卷月考试题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月考试卷月考试题教科版

第1页/共3页

三年级科学第三学月检测卷

(2019.5)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2分)

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 、 、适宜的 和 等条件。

2、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

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

3、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 ),通常用( )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 )进行测量。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 ),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 )运动。

5、25摄氏度可以写成( ),( )可以读为零下8摄氏度。

6、当环境温度低于( ),水的温度下降到( ),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冰在凝固过程中( )保持不变。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 )。

8、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 )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

滴。

二、选择题。(18分)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 A 、没有变化 B 、下降 C 、有变化 D 、上升

2、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

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 )

A 、俯视

B 、平视

C 、仰视

D 、斜视

3、种子萌发后,植物的根总是( )成长的。

A 、向上

B 、向左

C 、向下 4.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 )。 A .根 B .茎 C .叶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 、华伦海特 B 、摄尔休斯

C 、阿尔伯特

D 、伽利略

班级: 姓名:

考号:

6、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雪

B、冰

C、雾

7、蚕卵的颜色变化是( )。

A.淡黄色--玫瑰色--紫灰色

B.紫色--黄色

8、下列温度下,冰块融化得快的是( )。

A、10℃ B.50℃ C.90℃

9、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

A.受热了

B.受冷了

C.温度不变

四、判断题。(14分)

1、我们的身体时刻感受着周围环境的冷热,有时候觉得冷,有时候觉得热。()

2、“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3、从水里蒸发出来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4、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手摸摸就可以了。()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需要浇大量的水。()

6、.因为蚕的视力很不好,所以把它放在阳光下比较合适()

7、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

四、科学探究。

1.连线题。(10分)

云水蒸气遇冷凝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

露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高空

霜低空的水蒸气在O℃℃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2、(8分)

3.你知道为什么江河湖里的水一直都流不完吗?(6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

第2页/共3页

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

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寒冷的冬天,我们说话时能看到从嘴里吐出来的一些白气你

能解释这个现象吗?(6分)

5、昆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分)

第3页/共3页

3月三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2019年3月份月考三年级 数学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4分) 1、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王方在李强的东面,那么李强是王方的()面。太阳每天从()升起, 从()落下。 3、840÷8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上。 4、120的5倍是(),120是5的()倍。 5、?42÷3,如果商是两位数,?最大能填();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 6、?÷8=45……?,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从864里面连续减去9,减()次才能得0。 8、傍晚,面向太阳,他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 面是()。 9、燕子每年秋天从()方飞向()方。 10、181÷6的商大约是(),394÷8的商大约是()。 二、仔细推敲,我会判断。(共5分)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3、三位数除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4、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9。() 5、风从东北来,红旗向西南飘。() 三、认真辨析,合理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面向北极星,后面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2、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东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面。 A.东 B.南 C.西 D.北 3、被除数的末尾有两个0,商的末尾就有()个0。 A.两 B.一 C.零 D.不确定 4、一个三位数除以6,商有()位数。 A.一 B.两 C.三 D.两位或三位 5、两个数相除,如果余数是5,除数最小可能是( )。 A.4 B.5 C.6 四、我会计算。 1、直接写得数。(6分) 270÷3= 800÷4= 600×2= 2400÷8= 363÷6≈ 475÷8≈ 700÷9≈ 352÷7≈ 303÷3= 0 ÷8= 630÷7= 420÷2= 2、竖式计算。(后两题验算)(14分) 846÷7= 437÷6= 685÷5= 905÷8= △260÷4= △ 653÷6=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所有实验题

一)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一种 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相同的中间带有小孔的纸板、三个支架 方法步骤:1将纸板安在支架上; 2将三块直板平行放置,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3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会通过小孔照到墙上 4将中间的直板向右移动10厘米; 5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不会通过三个小孔,照到墙上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种 实验材料:蜡烛、吸管 方法步骤:通过用直吸管观察蜡烛火焰,把吸管弯折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吸管可以看到火焰,吸管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将磁铁贴在杯子外壁上,慢慢向上推动磁铁,曲别针就会随磁铁向上移动,直到杯口,这样就去取出了曲别针(三)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有哪些优点? 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优点:(1)提高行驶速度(2)降低噪音 (3)节省能源(4)不污染环境 (四)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好处:塑料具有防水、轻便、耐磨、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不足: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五)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物体停止发声时振动停止。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 (六)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另一只手戴塑料手套,两只手的感 觉一样吗?为什么? 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 棉布手套透气性好,透水性好; 塑料手套透气性差,不透水。 (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怎样传到我 们耳朵里?) 因为地球上有空气,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通过空 气传到耳朵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八)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怎样减弱噪音?(减弱噪 音的方法)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 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1)可以禁止鸣喇叭 (2)摩托车尾部安装消声器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外还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的速度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运动最快的,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____________千米。 3.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其中结茧前会蜕____________次,在茧中会蜕____________次 4.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5.地球是一个不规则____________,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____________。6.相对静止的物体就是相对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______) 7.运动的物体位置一直发生变化,我们也可以描述它的位置。(______) 8.苹果落地是直线运动。(______) 9.蚕茧由许多根蚕丝相互缠绕而成。(______) 10.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花生那么大。(______) 11.要给蚕盒加盖,不然蚕蛾会飞出来。(______) 12.为了保证蚕盒卫生,要经常在室内喷杀虫剂。(______) 13.我们经常在月亮的边上看到一颗亮星是金星。(______) 14.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______) 15.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______) 16.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A.11 B.15 C.21 17.经常划船是能使窄肩变宽的好运动。因为划船时上肢活动量最大,呼吸深而有节奏,可以促进背部、肩部、胸部肌肉的发育。你认为这种说法()。 A.不对B.有道理C.不确定 18.吃饭后应该()进行体育锻炼。 A.马上B.休息一会儿后C.随便什么时候 19.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 A.方向B.距离C.路线D.以上都是20.坐在船上看到两边的景物在(),说明船正在前行。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题 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马上就要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了。希望你们在期末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判断题 1、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2、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3、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在树上随意摘树叶。() 4、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 5、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 法。 () 6、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7、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与阳光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8、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是由毕生发明的。() 9、空气和水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10、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不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二、选择题 1、用腹足爬行的动物是() A、蚯蚓 B、蟋蟀 C、蜗牛 2、()是有生命的物体。 A、小草 B、白云 C、机器人 3、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课桌 C、矿泉水瓶 4、陶瓷和砖都是由()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测量水的多少,你用()。 A. 直尺B三角尺C.量筒 6、下列哪样不是液体()。 A.可乐 B.牛奶 C.黄酒 D.牛奶糖 7、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可以()。 A.用手摸 B.用鼻子嗅 C.用嘴尝 D.用眼睛看 8、下面哪个动物的寿命最长?() A.大象B.象龟C.鲸 9、下面哪些植物的茎是木质茎() A.杨树 B.狗尾草 C.三叶草 10、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 A. 肉 B.饼干 C.蔬菜 三、填图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青藏铁路全长1956(),恐龙大约重45()。 2.一袋水泥重50千克,60袋这样的水泥重()千克,合()吨。 3.50×40的积末尾有()个0. 4.兰兰每分钟写15个大字,1小时能写()个大字。 5.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千米。 6.在200米的跑道上走()个来回正好是2千米。 7.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10个零件,一个月工作22天能加工()个零件。 8. 6000千克=()吨8千米=()米 12吨=()千克10000米=()千米 9.王华3分钟走了210米,照这样计算,5分钟能走()米。 二、选一选。(10分) 1.把35连续加21次,结果是()。 A.635 B. 735 C.567 2.一个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个这样的小学生的体重大约

是1吨。 A. 100 B.200 C.40 3.小花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看了4天。第5天应从第()页看起。 A. 80 B.81 C.20 4.1吨和1千米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1千米多 B.1吨多 C.无法比较 5.下面物品的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 A. 20袋水泥 B. 1只羊 C.10头大象 三、判断题。(6分) 1.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克。() 2. 明明体重24吨。() 3. 1根铅笔长15分米。() 4. 粉笔盒大约高1分米。()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6.1千克的铁比一千克的棉花重。() 四、排一排(10分) 1.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3000千克3030千克300千克3吨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千米7007米900米6700厘米70千米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202006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30分) 1、“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为参照物。 2、我们设计和搭建的“过山车”既有()轨道,又有( )轨道。 3、蚕的一生经历了()、幼虫、蛹、()四种形态。其中()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4、汽车、自行车刹车都是采取变()为()的方法使车子停止运动。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22分) 1、手影只需要手和光屏,不需要光源。() 2、猎豹比羚羊跑的快,所以猎豹会追到羚羊并把所有羚羊都吃光。() 3、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4、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应该要用毛笔或者羽毛把剪成细条的食物扫进小蚕的盒子里。() 6、环形山全是月球上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痕迹。()

7、蚕卵孵化对温度和湿度没有要求。( ) 8、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9、自行车1小时能通过100千米的距离。() 10、蚕的身体无法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11、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以下不是现代定位系统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 B、GPS导航系统 C、北极星定向法 2、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前移动,可以判断汽车向()方向行驶。 A、前方 B、后方 C、静止不动 3、蚕卵的颜色变化是()。 A、淡黄色一紫黑色 B、紫黑色一淡黄色 C、紫黑色一玫瑰红色 4、以下关于太阳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的温度很高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太阳表面有太阳黑子 5、蚕喜欢吃( )。 A、桑叶 B、白菜叶 C、竹叶 6、蚕宝宝一共蜕( )次皮。 A、2 B、3 C、4

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月日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家长签字: 10分) 1、磁铁都有2个磁极,同极磁极互相,异极磁极互相。 2、人体骨骼可以分为:三部分。 3、人的肌肉能够和。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时,能牵动所连着的骨做运动,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能牵动所连着的骨做运动。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最短的时候是,最长的时候是和。 5、人体的肌肉有。 6、天平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它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右盘放。 7、骨骼具有、、的作用。8.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的力,这就是弹力。 9、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和。 二、我会选:(6分)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布擦亮着的电灯 B、带电修电器 C、在高压电附近放风筝 D、抢救触电人时首先断电 2、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是() A、南极 B、北极 C、中心部分 D、两端部分 3.我们玩弹弓、圆珠笔能自动伸缩主要利用了。 ( ) A、弓架的弹力 B、皮筋的弹力 C、子弹的弹力 D、手指的弹力 4.用同样大的力推小车,在下面的哪种地面上,小车会跑的最远? ( ) A、水泥地面 B、泥土地面 C、大理石地面 D、草地 5.现在有两个小灯泡和两节电池,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并且是最亮 的连接方法是()

A、串联 B、并联 6、把两块小磁铁放在一起,()现象不会出现。 A、相互吸引在一起 B、相互排斥开来 C、自动一会吸引一会排斥 三、我会分一分:(6分) ①蜻蜓②猫③蝴蝶④蜜蜂⑤蜘蛛⑥鲸⑦老虎⑧蝙蝠⑨蛇⑩壁虎昆虫的家: 哺乳动物的家: 爬行动物的家: 四、明辨是非(5分) 1、人在冰上走,没有摩擦力。() 2、鸭嘴兽也是哺乳动物。() 3、磁铁中间磁性最强。() 4、干衣服可以晾在电线上。() 5、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时,手持一个长杆,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6、指南针靠近磁铁时就不能准确指示方向了。() 7、有了骨骼的支撑人体才能站立起来,才能直立行走。() 8、我们平常所见的虫子都是昆虫。() 9、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10、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起来没关系。() 五、简答:10分 1.什么是弹力?举5个例子说明。 2、肌肉有什么作用? 3.举出生活中用到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各举3个) 4、鳄鱼是爬行动物吗?为什么? 5、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月考试卷

() 4.305×4的积接近1200。()

5.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个0。 ①1 ②2 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①3 ②4 ③5 4.下面三道算式,结果最大的算式是()。 ①400×6 ②312×6 ③596×4 5.下列算式中得数是0的是()。 ①8+0 ②8×0 ③8-8×0 四、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260-0=72÷8=302×4=131×0= 450-70= 102×4= 700 ×4=93+40= 398×5= 21×5≈ 102×4≈ 596×9≈ 五、列竖式计算(18分) 327×4= 418×5= 2700×3= 1020×7= 3006×8= 815×4= 六、列式计算(6分) 1.6个520是多少? 2.440与5相乘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05,积是多少?

七、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快乐(5×4+13=33分) 1.王阿姨的饲养场养鸡286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王阿姨的饲养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鸭? 2.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79千米,4小时能到达吗? 3.张师傅做零件,如果每天做6个,6天完成。如果每天做9个,几天可以完成? 4.养鸡场养了40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养鸡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①买4个排球,需要多少钱?(4分) ②买8个篮球,500元够吗?(4分) ③买5个足球,付了300元,应找回多少钱?(5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教科版三年级下期末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四)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一) 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不同动物的一生的相同点是()。(多选题) A.无论寿命长短,都会死亡 B.动物都会通过繁殖的方法让自己的种类得以延续 C.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死亡”四个阶段 2、从表中信息也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不同的是()。(多选题) A.出生方式不同,有胎生和卵生之分 B.生长发育过程不同,有的会变态,有的不会变态 C.寿命的长短不同 3、从图表中判断,人的一生特征与_____更相似。 4、生命是有周期的。 (1)你想对动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二)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的柱状图。 1、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一天中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大约是_____;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2、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怎么变化的?

实验探究题(三) A B C 1、物体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A>B>C ②C>B>A ③B>A>C 2、增加斜面的坡度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小木块 B.减少小木块 C.往里推动小木块 3、立方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可能是() ①A ②B ③C 4、小球在A、B、C三个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①始终不变②A是不动,B和C是滑动③A是不动,B是滑动,C是滚动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探究题(四) 根据提示,写出方向。 (1)一个人面向东,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2)一个人面向南,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3)一个人面向西,他的右面是______,背面是______,左面是______。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总结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在我们周围的(田野)、(果园)、(菜园)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土壤。平原的(土壤多),山区的(土壤少)。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8、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9、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不能握成团。 10、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1、(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2、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13、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4、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5、(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16、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17、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8、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19、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1/ 51

三年级月考试卷10-6

三年级数学月考测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由6个千和5个百组成的数是()。 2.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3.9705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8005-994,估算时,8005的近似数是(),994的近似数是(),估算的结果是();该式计算的结果是()。 5.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乘积是()。 6. 460×5的积的末尾有()个0;801×5的积的中间有()个0。 7. 452× ,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8.明明正在看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21页,一个星期正好看完。这本故事书大约有()页。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 1.从8900起一百一百地数,下一个数是()。 A.8910B.9100C.9000 2.与627最接近的整十数是()。 A.620 B.600 C.630 D.700 3.一个可以容纳10000人的体育场,如果每1000人分在一个看台,那么整个体育场可以分成()个看台。 A.5 B.10 C.100 D.1000 4.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它的海拔大约是2200米,实际海拔可能是() A.2000米B.2295米C.2155米 5.小红在计算-123时,误把123写成了321,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 A.比正确的结果约大100 B.比正确的结果约小100 C.比正确的结果约大200 D.比正确的结果约小200 6. 小红和小强锻炼身体,小红做了18个仰卧起坐,小强做的个数是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实验一、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一) 一、实验题目:音叉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音叉、木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 3、将音叉上端放入烧杯中水面。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将音叉放入烧杯时,速度要慢要小心,以防碰坏烧杯。 B、杯内水要适当少些,杯要大些,以防实验时水大量溅到杯外。 实验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二) 一、实验题目:气体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玻璃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手握玻璃瓶,嘴放瓶口,调节口的位置及吹气力量,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3、边吹边观察谁振动发声。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三、水能传声 一、实验题目:液体传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理解液体可以传声。 三、实验器材:盛水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在耳上。 3、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4、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烧杯内装水应满一些。 B、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 实验四、我看见了光 一、实验题目:纸筒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3、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4、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 实验五、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题目:镜子反光 、实验要求:知道镜子能反光。 、实验器材:幻灯机、平面镜。 、操作步骤: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 密封线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 开始的。 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 、生长发育、繁殖和 四个阶段。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通常用符号 表示。 5.磁铁有通常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 ,指南的磁极叫 。 6. 如果3摄氏度写作3℃,那么25摄氏度可以写作 。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 卵 B. 蚕蛾 C.蚁蚕 2.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 、塑料尺 B 钥匙 C 梳子 3.植物的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是( ) A 、能使植物更好看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能避免鸟类的伤害 4.水结冰的温度时( ) A 、2℃ B 、-1℃ C 、0℃ 5.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 、水平 B 、倾斜 C 、垂直 6.下列动物中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 B.猫 C.蚊子 7.为了观测比较正确的温度,观测时要( )。 A.俯视 B.仰视 C.平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植物通常都是先开花,再结果的。 ( ) 2.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后还将继续发生变化。( )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测量的时间越长,结果就越准确。 ( ) 4.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他们的磁力不一定相同。 ( ) 5.把温水和热水放在同一张桌子上,不管过多久,他们的温度都不同。 ( ) 五、填图题。(10分) 1、蚕的一生。(4分) 2、温度计。(4分) 四、简答题(8分) 小明刚洗完头,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头发干的快一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生活中有许多蒸发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________。 3.水结成冰后,就从________体变成了________体,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 4.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食盐。 5.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橡皮泥的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6.旗帜招展、柳枝摆动,我们就知道了___________的存在。 7.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8.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____________中的自然现象。 9.常用的雨量器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10.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冰在融化过程中,周围空气没有明显变化。() (2)因为糖能溶于水,所以一杯水可以无限制地溶解糖。() (3)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三态不同状态。()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天气日历。() (5)降雪量就是雪融化后的降水量。( ) (6)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7)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8)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9)1筒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 (10)燃放孔明灯可以祈福,所以我们要多多燃放。() 三、选择题 1、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量的多少影响着水沸腾时的温度 B、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C、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2、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正确的做法是()。

三年级月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1页,共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2页,共6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月考检测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33分) 1、6吨-750千克=( )千克 95 分=( )时( )分 7厘米+6毫米=( ) 毫米 248秒=( )分( )秒 2、一本数学书厚度约为8毫米,6本这样的书后约为( )厘米( )毫米。 3、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4,经过了( )分钟,秒针走了( )圈。 4、在( )里填上适合的单位。 小红今年11岁,体重28( )。昨天,他去超市买了一个长22( )的文具盒和一块长30( )的橡皮檫,还买了一袋重250( )的水果糖。下午妈妈开车带他去离家130( )的动物园,大约用了2( )就到了。他在动物园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它的体重约2( );小红还看到了一头重5( )的大象。 5、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与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6、在( )填上“>”“<”“=”。 450米( )3千米 8厘米( )80毫米 7008千克( )7吨 8时( )480分 100秒( )1分35秒 5吨( )50000克 7、小明下午5:45开始写作业,6:50完成作业,写作业用了( )分钟。 8、王刚去书店,原计划下午2:40出发,实际提早了25分钟出发,他出发实间是下午( )。 9、15×8表示( ),还表示( )。 10、三年级26人要租船游西湖。小船乘4人,租金28元;大船乘6人,租金30元。要使租船最省钱,可以租( )条小船和( )条大船。 11、像( )叫做分数。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 1.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 2.120+0 < 250×0 ( ) 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9 1 。 ( ) 4.汽车每小时行驶80米。 ( ) 5.比较分之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时,分母越小,分数值也越小。 ( )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 三、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4分) 1.把一根4米长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它的( )。 A. 21 B.43 C.4 1 2.一根绳子长12米,第一次用去 61,第二次用去6 3 ,两次用去( )。 A. 64 B.12 4 C.9米 3.长方形的周长=( ) 。 A.长×2+宽 B.长+宽×2 C.(长+宽)×2 4.把四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 A 、48 B 、24 C 、36 四、算一算。(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7分) 81+83= 1 -7 2 = 100×6= 24×5= 48÷6 = 230-50 = 82+18=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437+675= ※704-239= 804×7= 780× 9= 428+307= 800-346=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单元概述: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 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植物活动的过程中, 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 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根D、果实E、茎 2、植物的(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根D、果实E、茎 3、植物的(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根D、果实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叶D、花E、种子 、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叶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可以更新空气。后,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绿色植物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从右向左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A )。 A、匍匐茎 B、攀缘茎、缠绕茎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营养生长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DEF )等器官。

三年级英语月考试卷

xx 年上学期英发小学三年级月考英语试题 Listening Part (40 Points) Ⅰ. Listen and fill the blanks. (听单词完成句子. 4 x 5=20分) ( C ) 1. Does it have_hair ____? ( A ) 2. It has two legs and two _feet ___. ( B ) 3. It has a _nose____. ( E ) 4. These are the _eyes ____. ( D ) 5. And this is my _grandpa_____. Ⅱ. Listen and Number. (听音,给下面的句子标上正确的数字. 4 x 5=20分) ( 3 ) 1. Hello! Nice to meet you. ( 1 ) 2. Good afternoon, Wu Chen. ( 4 ) 3. Those are the ears. ( 2 ) 4. Is this your grandma? ( 5 ) 5. Who is the boy?

Writing Part (60 Points) III. 单项选择。(2 x 5=10分) ( ) 1. Who is the boy? He is my _____. A. father B. grandpa C. brother ( ) 2. Does it have hair? No, ________. A. it does B. it is C. it doesn’t ( ) 3. Is this your mother? _________ A. Yes, he is. B. Yes, she is. C. No, it isn’t. ( ) 4. These are the _____. A. eye B. ear C. eyes ( ) 5. Look ___ my toy. A. in B.to C.at III.找出不同类的词。(2 x 5=10分) ( ) 1. A. me B. meet C. you ( ) 2. A. goodbye B. fine C. bye-bye ( ) 3. A. are B. is C. to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 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 C 】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2.植物的【 A 】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3.植物的【 E 】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 B.花 C.根 D.果实 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E 】 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花 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 C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喝水制成 的。 A.根 B.茎 C.叶 D.花 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C 】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 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绿色植物 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 D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 B 】将 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 B.从上向下 C.从右向左 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C 】。 A.开花植物 B.常绿植物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 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C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 】;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A 】。 A.匍匐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新课标第一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 】等器官。 A.根 B.茎 C.叶 D.花 E.果实 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 】等条件。 A.阳光 B.土壤 C.适宜的水分 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 B.成长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BCD 】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 】等多项工作。 A.管理 B.观察 C.记录 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 来.还可以用【 BCD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 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 相适应。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36分) 1、拉笛是通过改变()来改变音调高低的,是()越长,音调越()。 2、()使我们烦燥,有的甚至令我们身体受损。 3、光是沿()传播的。 4、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和()。 5、未来通信将向()、()、()的方向发展。 6、“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后,需要和地面的人保持联系也就是需要(),那就得用到()、()、()等通讯方式。 7、每个磁铁都有两极。()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 8、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发明的。 9、声音能在()、()、()中传播。 10、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三类。 二、判断题(18分) 1、磁铁可以吸引钢铁,也可以吸引不锈钢。() 2、电饭煲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3、天空中的闪电和家里的电灯光都是天然光源。() 4、只要阳光穿过透明玻璃,就可以得到七色光。() 5、汽车的反光镜是平面镜。() 6、声音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三、选择题(18分) 1、钢琴发出的声音由()产生的。 A、琴弦的振动 B、空气的振动 2、透明与不透明的区分是() A、能否让光线通过 B、看哪个最薄 C、看哪个轻 3、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A、蓝光 B、黄光 C、白光 4、雷雨天的闪电可以击坏物体,潮湿的空气是() A、绝缘体 B、导体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A、司南 B、指南鱼 C、指南针 D、软盘 6、对于我们正在上课的学生来说,最适合的通信形式是() A报纸 B、书信 C、对话 D、电话 四、连线题(12分) A、用橡胶制成钳子柄的外套 1、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B、在月球上不能用无线电话通讯 2、塑料是绝缘体 C、古筝上长短不一的琴弦发音不同 3、不透明的物体不能让光线通过 D、用手挡住手电筒就看不到光了 4、声音与发声的物体本身有关 五、简答题(16分) 1、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 2、在组成简单的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别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空气柱长短空气柱低 2、噪音 3、直线 4、天然光源人造光源 5、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 6、传递信息雷达电脑电话 7、同性异性 8、意大利亚历山德罗?伏打 9、气体液体固体 10、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三、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C 四、连线题 A ——2 B——1 C——4 D——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1、石油、木材、棉花是()材料。 2、玻璃、水泥、塑料是()材料。 3、敲打鼓面,鼓面在振动从而发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4、光是没()传播。阳光是()色光。 5、现在手机里所用的电池大多是()电池,废旧电池会()不能随便丢弃。 6、磁铁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每个磁铁都有()磁极。 二、判断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上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1.()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在我国,我们使用的温度单位是 ()。 2.风有()、()的不同。 3.天气谚语可以分为()、看风、()和看物象四类。 4.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火柴、这是因为放大镜有()的作用。 5.磁铁能够吸(),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叫()。 二、我会选(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水泥马路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会留有一条缝隙,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行人方便 C.防止水泥热胀冷缩 2.中国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 A.李四光 B.竺可桢 C.袁隆平 3.“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谜底是()。 A.下雨 B.下冰雹 C.沙尘暴 4.蚕的头很小,头上有适于咀嚼桑叶的()。 A.牙齿 B.口器 C.舌头 5.“海市蜃楼”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A.直射 B.放射 C.折射 三、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每天室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3.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4.马王堆出土的汉代丝绸就是蚕丝制作而成的。() 5.磁铁有无数个磁极。() 6.照相机镜头中的透明镜片是凸透镜。() 7.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9.熄灭酒精灯时,用嘴一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防止火灾。() 10.我们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天气数据可以通过报纸发布。() 四、我会连(每连对一条得1分,共6分) 小孔成像折射张衡发明液体温度计 平面镜反射牛顿发明了“相风铜鸟” 三棱镜直射雷伊色散实验 五、我会答(共4分)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至少写四种)(4分)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