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知识要点】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1、元素的概念:氧气分子、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氢气分子、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二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因此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注意:原子、分子、元素、物质的相互关系:

例如:(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2)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3、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

(1)写法: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

说明:①如果表示几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若表示几个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如Mg2+表示带2个正电荷的镁离子,2Na+表示2个钠离子。

4、物质的简单分类: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注意:混合物与化合物的比较:

二、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1、地壳是由沙、粘土、岩石等组成的,元素含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等,氧元素含量几乎占地壳中各元素总含量的一半;

2、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水中元素含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氢、氯、钠、镁等,其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约占总量的96.5%;

3、人体中,水占体重的70%左右,组成人体的元素含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碳、氢、氮、钙、磷、钾、硫等;

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还含有碳、氮、氧和多种金属元素。

三、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对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如氧、碳、氢、氮等,这些元素含量较高,另外还有铁、铜、锰、锌、钴、碘等微量元素。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若某些元素过量也会导致疾病。

【典例引路】

例1、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微粒一定具有不同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同种元素的微粒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相反不同种元素的微粒一定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答案:A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物质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中既没有氧分子,也没有单独的碳原子;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个数之分;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里面没有单独的碳原子和氧原子,所以A、B、C均不对,正确的说法为D。

答案:D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元素符号是FE;

B、S只表示一个硫元素;

C、O2表示两个氧原子;

D、已知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可写作“”。

分析:A:铁的元素符号是Fe,元素符号如果只有一个字母,就用大写表示,如果有两个字母,则第一个字母用大写,第二个字母用小写,B:元素不能说个数,S可以表示硫元素或一个硫原子,C:两个氧原子的表示方法是2O,O2是指氧分子或氧气。正确的说法为D

答案:D

例4、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种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跟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选项A含有氧元素但不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故不一定是氧化物,选项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都不是氧化物,也不能用C的角度去判断,而D的说法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是正确的。

答案:D

例5、下列概念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A、化合物、纯净物;

B、化合物、氧化物;

C、化合物、单质;

D、化合物、混合物。

分析:此题考查了涉及物质分类的各种概念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要系统掌握关于物质分类的知识。

答案:A

例6、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处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的的钙是指()

A、钙单质;

B、钙元素;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

分析:本题是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里的“钙”统称钙元素,人体中缺“钙、锌、碘”等都是指元素,另外,生活中的物质或商品成分复杂,我们也是从物质组成元素上来说明成分或比较含量。

答案:B

【达标自查】

1、下列物质的组成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是()

A、氧气(O2);

B、铜(Cu);

C、氯化钠();

D、二氧化硫(SO2)。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硫分子是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

D、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单质的是()

A、氯酸钾;

B、空气;

C、二氧化硫;

D、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B、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它们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C、高锰酸钾中含有多种元素,所以是混合物;

D、所有发现的元素中,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

5、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6、下列关于混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B、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两种或多种化合物;

C、混合物中既可能含有单质又有可能含有化合物;

D、混合物中必须同时含有单质和化合物。

7、下列物质中,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8、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是化合物。

9、下列有关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该物质一定是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一定是由碳、氧二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10、某种物质通过物理方法(物理变化)能得到两种其他物质,该物质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11、某元素被誉为“智力之花”,人体中如果缺少或含量过多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这种元素()

A、碘;

B、钙;

C、锌;

D、铁。

12、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阳离子。

【学力提高】

1、宏观说法二氧化碳由组成的。微观说法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而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的。

2、某化合物隔绝空气受热后,分解成氧气和氯化钾,由此证明该化合物中一定含

有、、、三种元素,其中是金属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3、用符号和数字表示①3个氮原子;②镁元素;③氯元素;④5个锰原子;

⑤钙离子;⑥2个氯离子。

4、在①液态空气、②液氧;③镁;④氧化铜;⑤铜;⑥氯化钠;⑦碘盐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5、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吗?

(2)混合物具有哪些特点?

【探究升级】

1、1982年发现第109号化学元素,1997年命名为Meitnerium其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是()

A、MT;

B、mt;

C、mT;

D、Mt。

2、开采出来的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给石油加热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被汽化导出,再经冷凝后,就分别得到不同的油种,这种使混合物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馏,用此法可分馏出溶剂油、汽油、航空油、煤油、柴油等成分,由此可推断,石油是()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3、在纯净物中,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四类物质中

(1)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属于;

(2)含有两种以上分子的物质一定属于;

(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属于;

(4)含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属于;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参考答案

【达标自查】

1C;2B;3B;4B;5D;6D;7A、D;8A;9D;10D;

11A;12B。

【学力提高】

1、氧元素和碳元素、二氧化碳分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2、氧元素、氯元素、钾元素、钾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

3、①3N;②Mg;③Cl;④5Mn;⑤Ca2+;⑥2;

4、①⑦、④⑥、④。

5、(1)不一定是,有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碳、铁、铜等,有的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氢气等,因此综合起来,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①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均是纯净物,②各成分都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③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探究升级】

2.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案

2.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案 (2课时)第一课时: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主要内容 ①化学式及其意义;②化合价概念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③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及化学式的读法。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理解)。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化合物的组成(理解)。 3.能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 4.能根据化合价写简单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能正确读写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式、化合价等有关知识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比较、归纳、概括、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及有关计算等内容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化学式的意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与化学式 难点:化合价与化学式

关键:元素符号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本课时教学的基本思路:由物质组成的表示提出化学式→探究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由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提出化合价问题→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推断化合价。 本课时教学内容宜采取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并以练为主的学习方式。 新课导入可采取问题导入方式,提问学生板演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如H2、O2、H2O、H2O2、CO2、HCl、Fe、Cu、NaCl、CuO、P2O5、KClO3等),为了后面教学需要,教师还要补充介绍几种化学式,如H2SO4、NH3等(每个化学式板演的位置根据教学需要,应有所指定)。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些符号就是对应物质的化学式,给出课题。 给出课题后,让学生给出化学式的定义,若学生有困难,教师给予启发。 采取讨论式的、探究式的引导学生分析、比较H2、O2、H2O、H2O2四个化学式的相同点、不同点、各符号、数字的含义等,归纳、概括出化学式的意义。接下来进行化学式意义练习,教材中硫酸化学式的意义可作为练习 如何书写化学式?仍然采取讨论式的、探究式的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板演的那些化学式,归纳、概括书写化学式一般规律: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单质分子、简单化合物)。然后适当进行练习。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案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扬中市长旺中学施正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式的含义;知道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知道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认识化合价和离子电荷的关系; 3、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常见的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4、学会对简单物质的命名; 5、学会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 素的质量分数); 6、学会阅读自主学习;初步形成对事物的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2、认识定量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物质基本组成的统一性 2、体科学计算的规范和严谨。 【教学课型】多媒体课 【教学课时】3-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化学上用什么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2、写出你所知道物质的化学式 【新授】阅读思考:1、什么叫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演示讲解:如课本图示说明化学式能反映物质组成 讨论交流:思考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你能得到有关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哪些信息? 小结点拨:2、化学式的含义?表示物质和物质的组成元素 ?揭示物质中原子或离子的个数关系 如为“分子式”,则还可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其分子的构成。 如:“H2O”“2H2O” 联想与启示: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请试着书写出铝单质、氦单质、金刚石;氧气、氮气等物质的化学式,体会这些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有什么差异,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 小结:如何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 一、单质的化学式 (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 v金属单质单质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组成》教案

第三节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式的含义;知道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知道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认识化合价和离子电荷的关系; 3.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常见的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4.学会对简单物质的命名; 5.学会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6.学会阅读自主学习;初步形成对事物的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2、认识定量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物质基本组成的统一性 2、体科学计算的规范和严谨。 学习重点: 1.记忆部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写出部分物质的化学式;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元素的质量或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教学课型】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化学式与物质的组成 课堂学习: 一、引入: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一张名片,让学生了解名片上的有关信息。[问题情景]自然界千万种物质有没有自己的名片呢?你能帮他们设计他们的名片吗?请大家设计物质水的名片。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展示同学的设计成果。 [师生讨论] 名片中的化学式能反映出物质的许多信息,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化

学式? 二、师生互动: [学生比赛]分4—6个小组进行书写知道的物质化学式比赛,然后展示学生的比赛结果。 [问题情景] 以上都是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你们能分析出化学式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讨论] [师生整理] 化学式是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的组成的式子。 [教师设疑] 为什么以上的物质有着他们所特有的化学式呢?这还需要从物质的微观来认识这个问题。 [实验展示] 化学书图3—24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的关系示意图 [教师设疑] (以写出水的化学式为例) 1.从构成水的微观可知,在水分子存在的原子的种类有哪些? (确定水的元素组成) 2.从构成水的微粒可知,在水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多少? (确定水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让学生分析金属铁和氧化铜的微观构成得到它们的化学式 [小结] 1.可见化学式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以物质的组成为依据的。[教师讲解]在自然界中,不同地方的水的组成总是相同的,因此都可用“H2O” 表示。事实上,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有了它的固定的 化学式,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式也就不同。化学式是 全世界一致认同的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符号。 [练习]根据物质的组成情况,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种田中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式(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认识化合价,知道化合价与离子间的关系. 3.知道化合价有正负之分,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重点】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难点】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中考要求】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情景导入】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人们第一次见面,相互认识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是什么?自然是交换一下各自的名片,那在化学王国里各物质又是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身份的?在前边我们已经多次使用H2O,CO2,NaCl,Fe等来表示相应的物质,其实这些式子就是这些对应物质的“名片”,它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物质的组成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掌握它可以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 【板书】 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 【活动I】听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氯__氢__钾__钠__银__氧__钡__钙__镁__锌__铝__硅__磷__ 铁__碳__硫__铜__汞__氮__金__氦__氟__碘__氩__锰__氖__ 【检测预习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并予以展示,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教师梳理】 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①表示某物质 ②表示某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微观:①表示一个某分子 ②表示一个某分子有哪些原子构成。 注意: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2)表示某元素 (3)表示某单质(4)表示一个某原子 (若元素符号前边添加数字就失去了宏观意义只能表示n个某原子) 二、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三、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化合价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铜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七锰全占。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是铵根。 2. 化合价的表示:标注在元素的正上方(穿插复习数字含义) 【当堂检测】 (学生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适时鼓励) 【反思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是否得到解决? 齐声诵读元素化合价表) 【课后作业】牢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 评课建议:

物质构成的表示

专题II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构成的表示 一、知识点整理:【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知识脉络整理本部分有关知识】 知识结构梳理 原子结构示意 物质结构方面 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用语元素符号 物质组成方面离子符号 化学式 (一)常见化学用语的意义 1. 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 例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1个氢原子。 2. 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以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的1个分子以及该分子的原子构成。 例如,CO2,其宏观意义既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又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意义既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又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在+m 2 8 n 中,小圆圈表示:_____________;圈内的数字表示:_________;弧线 表示:_______________;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 注意: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或离子的依据是:核电荷数是否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①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中性原子,例如+10 2 8 (氖原子); ②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例如+9 2 8 (氟离子);

③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例如 +12 2 8 (镁离子)。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重点记住核电荷数1~18的所有原子及相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三)1、写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价 H O N C S P Cl Mg Fe Na K Ca Ba Al Zn Cu Hg Ag 2、写出下列原子团的化合价 2 4SO 23CO 3NO 4NH OH 二、题型训练【2010年中考试题精选】 知识点1:【化学用语及化合价的应用】 1、(聊城)化学科学常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 .3N ——3个氮元素 B .2O ——氧气 C .Al ——铝离子 D .P ——1个氟原子 2、(滨州)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第3章 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课堂自我评价

《第3章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课堂自我评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相符合的是()A.氧化镁(MgO2)B.五氧化二磷(O5P2) C.二氧化碳(CO)D.四氧化三铁(Fe3O4) 2.H2除了表示氢气外,还可以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分子;③两个氢元素;④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⑤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⑥两个氢原子。正确的一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②④⑥ 3.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葡萄糖分子中一共有三个原子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4.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化合物的为()A.NO2B.N2O C.NO D.N2O3 5.某氧化物R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4 B.16 C.32 D.80 6.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A.BN B.B3N2C.NB D.B2N3 二.非选择题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高锰酸钾;硫酸钾;碳酸钠;氯化钾; 氯气;铁;氢气;氧化铜; 水;二氧化碳;氩;四氧化三铁; 氢氧化钙;硝酸铵;氯化镁;碳酸氢铵。 8.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u H2O Ne SiO2P2O5

K 2O AgCl ZnO NaCl K 2MnO 4 Al 2O 3 SO 2 NH 4Cl CaCO 3 Mg(NO 3)2 9.用化学符号表示: 两个碳原子 三个水分子 四个氮分子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三个氢原子 一个钠原子 两个铁原子 两个氖分子 10.(1)指出下列符号的微观含义 O 2 O O 2 2 O 2 K + 2S 2- Mg +2 H 2O -2 (2)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3CO 2 “3” , “2” , “1” 11.甲醛是居室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它的化学式CH 2O ,可以做出4点推断(本题多解) ; ; ; 。 12.磷酸二氢钾(KH 2PO 4)是一种化学肥料。试计算: (1)磷酸二氢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2)磷元素的质量分数。 (3)500g 该化肥中含钾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13.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 4计算: (1)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 (2)多少克高锰酸钾与245g 氯酸钾(KClO 3)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14.氮肥对农作物的有效元素是氮元素,商店现有两种氮肥碳铵(NH 4HCO 3)、尿素〔CO(NH 2)2〕,标价为:碳铵0.54元/Kg ,尿素1.25元/Kg ,若用100元钱买氮肥,试通过计算论证理论上买哪种氮肥合算。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四讲 物质组成的表示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的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注意 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不能臆造。 离子的数目;(3)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粒子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5)元素符号(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3个二氧化碳分子 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 2个氣原子-2+4 注意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变,化学式中各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变。

(1) 22 K Hg Zn Si He Ne Ar H O ?? ?? ???金属单质: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等固态非金属单质: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C 、等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等 气体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等说明 稀有气体和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固态非金属单质,它们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化学式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③化合物里元素排列顺序的规定; ④表示原子个数的“小数字”的书写部位。 注意 ①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②化学式中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比一般是最简整数比。 ③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0。 ④化学式中原子团的个数≥2时,原子团必须加“( )”,表示原子团个数的数字应标在“( )”的右下方;个数为1时,原子团不加“( )”,“1”省略不写。 5.化学式的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读法 一般除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外,其余直接读元素名称。如:2O 读作氧气,2I 读作碘等。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名称,从右向左,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 读“氯化钠”。 注意 ①在读化合物的化学式时,有时要读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但,“1”一般不读出。如CuO 读作氧化铜。 ②若该元素能组成多种不同的物质,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同,此时这个,“1”字就要读出。如2CO 飞读作“二氧化碳”,CO 读作“一氧化碳”。 知能解读(二)化合价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 (1)化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不同元素以什么样的原子个数比相结合,一般情况下,通过元素的“化合价”可以认识其中的规律。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有正、负之分,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或“-”号在前,数值在后,“1”不能省略。例如:+1+32H O 、+3-2 23Al O . (3)离子符号中电荷的标注与化合价标注的区别和联系 以确定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 例:已知2+Mg ,则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已知X n + ,则X 元素的化合价为+n ;已知-2 2Na O ,则氧离子为2-O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 例1:(南通市中考)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O.4反应前质量/g 31.6 19.7 8.7 3.6 0反应后质量/g 17.4待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解读由题中所给的数据可知:C反应后质量没有了,说明是反应物,而B、D反应后质量都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C反应掉 31.6g,B、D共生成的质量只有11.9g,说明A也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9.7g,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一定是化合物,A、B、D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然后由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求化学计量数比。 答案:AD 例2:(北京市中考)甲醇(CH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3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OH + nOmCO+ 2CO + 16HO。若反应生成2232 水,请计算:3.6g m值是(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2()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化学计量数。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解读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然后根据化学方程2+2+16 ,n=11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等,8=m+2 m=6 8+2n=6 3.6g式,由生成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1(答案:)61 / 6 (2)8+2n=6×2+2+16 n=11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6CO+ 2CO + 16H8CHOH + 11OO 2322 11×32 16×18 x 3.6g 11?32x?16?183.6g x=4.4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例3:(江西省中考)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将5.8g 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5.6g。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7-化学计算-中和反应

(2019·抚顺中考)27.(5分)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技术员检测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现有98t 废水,为达标排放,需要加入熟石灰中和至中性。请计算所需熟石灰的质量。 14. (2019·鄂尔多斯)为了测定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桢桢同学用小烧杯取了16g10%的NaOH 溶液,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当滴入稀硫酸质量为4g 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答案】(解法一)(1)解:设10h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80 98 16g ×10% x x 10%×16g 9880= g 96.180 10%×16g ×98x ==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100%×g 10g 96.1= (2)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0.92g 100%×40 23×10%×g 1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0.92g (解法二)(1)解:设10h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80 98 16g ×10% 10g ×x x ×10g 10%×16g 9880= %6.19196.010g ×8010%×16g ×98x === (2)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0.92g 100%×40 23×10%× g 1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0.92g 20.(3分)(2019?张家界)某工厂化验室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假设废水中只有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现取一定量的废水样品,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3课时)

第3章第三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3课时)【学习目标】 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 2、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阅读〗P85-86 二、思考与交流 (一)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CO2中C、O 质量比= NH4HCO3中N、H、C、O的质量比=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Fe2O3中Fe的质量分数= (2)NH4NO3中N的质量分数= 注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要把所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找清楚,不要漏掉。 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的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36g水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多少克氧元素?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求多少克CO2中会有6g碳元素? 三、总结与反思 四、达标检测 1、10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0个二氧化硫分子,一样多的是( ) A.氧分子个数B.氧原子个数C.氧元素个数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试根据其化学式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4)求120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5)求多少千克尿素与158kg的碳酸氢铵含氮量相等。 3、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你可获得哪此信息? ① ② ③ 4、商店中现有碳铵(NH4HCO3)、尿素[CO(NH2)2]两种氮肥,标价为:碳铵0.54元/kg,尿素1.25元/kg,若用100元钱买化肥,通过计算论证理论上买哪种化肥合算? 5、尿素[CO(NH2)2]是一种肥效高的常用氮肥。现有一尿素样品,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3.5%,通过计算说明尿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6、青少年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海洛因是一种常见毒品,其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C:68.29%,H:6.23%,O:21.68%,其余为氮。若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400,求海洛因的化学式。 五、课后训练《同步导学》第6课时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二)

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组成的表示》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青岛第六十三中学杜春艳 [教学内容]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第67页《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材简介] 化学式同元素符号及化学方程式一样,它们都是化学的语言,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好化学式则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原子的构成、元素及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等的复习,已经为进一步的化学用语复习奠定了基础。 由于化学式、化合价较抽象,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媒体展示化学式应用在化妆品的标签,实验室药瓶的标签及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实例,让学生感性的意识到化学式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会写会用化学式是多么自豪,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复习中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在联系中学会反思,学会方法的总结,已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针对学生对化学式意义与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意义易混的现象,教师要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来进行复习教学。 为了把学生从枯燥的单纯计算中解脱出来,教师要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入手,将化学式计算融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注重化学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集体式讨论和学习,对问题的共同探索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难点:运用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教学用品】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导学案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意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记忆常用元素的化合价。 3、熟知化合价规则,并能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化合价。 4、掌握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式的意义教学难点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三、课前预习: 1、叫化学式,化学式不仅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以及。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由决定的,在化合物中, 为零,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3、有时候,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是靠各自提供电子,形成来实现的,这种情况下,化合价的数值就是。 4、为什么有些元素有可变化合价? 四、学习过程: 1、化学式H2O表示哪些意义?符号2H2O表示什么意义? 2、阅读课本P83“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表,完成“活动天地”4-3中的各题。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需记忆,你能总结出化合价的记忆口诀吗?) 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氢锂钾钠银,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一二铁二三,碳锡铅在二四寻, 硫为负二正四六,负三到五氮和磷, 卤素负一、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观察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素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各有什么特点? 3、阅读课本P89活动天地4-4中的内容,思考讨论: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写出化学式? 练一练:已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你按步骤书写氧化铁的化学式。 五、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化合价。()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2、含磷洗涤剂因含Na 5P 3Ox ,大量使用会造成水污染。已知该化合物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x 的 值为( ) A 、5 B 、7 C 、9 D 、10 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7价元素的是( ) A 、KClO 4 B 、K 2MnO 4 C 、KClO 3 D 、H 3PO 4 4、说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H 2O NH 3 CH 4 通常,一种元素的原子能够与其他元素的原 子相互化合的比例,与 有关。 5、标出下列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MgO H 2O MgCl 2 K 2O AlCl 3 6、(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____。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7、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NO -22 H +1NO -23 N H +13 SO -22 H +12SO -24 Na +12S 8、根据名称写化学式: 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氧化钾 六、达标测试: 1、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O 2 B 、Mg C 、H D 、C 60 2、下列几种物质是按氮元素化合价规律排列的:NH 3 N 2 NO ( ) N 2O 4,则括号内的物质应该 是( ): A 、N 2O B 、N 2O 3 C 、NO 2 D 、HNO 3 3、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2H ;②H 2O ; ③Mg 2+ ;④CaO -2 ; ⑤2CO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6、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CaO , NaOH , H 2SO 4, Cu , H 2S , K 2O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2、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准确掌握有关化学式计算,规范书写格式。 二、重点和难点: 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三、课前预习: 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 四、学习过程: 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P90, 讨论总结: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和的最简整数比 例:求硝酸铵(NH 4NO 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教案

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认识化合价,知道化合价与离子间的关系,知道化合价有正负之分,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重点】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难点】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中考要求】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情景导入】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人们第一次见面,相互认识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是什么?自然是交换一下各自的名片,那在化学王国里各物质又是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身份的?在前边我们已经多次使用H2O,CO2,NaCl,Fe等来表示相应的物质,其实这些式子就是这些对应物质的“名片”,它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物质的组成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掌握它可以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 【板书】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一课时) 【活动I】听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5分钟) 氯__氢__钾__钠__银__氧__钡__钙__镁__锌__铝__硅__磷__铁__碳__硫__铜__汞__氮__金__氦__氟__碘__氩__锰__氖__

【检测预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予以展示,组间互评,教师点评。(15分钟) 【教师梳理】(10分钟) 一.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宏观:①表示某物质 ②表示某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微观:①表示一个某分子 ②表示一个某分子有哪些原子构成。 注意: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的意义: ⑴表示某物质 ⑵表示某元素 ⑶表示某单质 ⑷表示一个某原子 (若元素符号前边添加数字就失去了宏观意义只能表示n个某原子) 二、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一般为2,臭氧为3,足球烯为60) 三、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学设计说明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吕伟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构成的微粒性,知道原子构成及各粒子数的等量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表。 2、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意义,梳理辨析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把握化合价、化学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及计算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单元的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化学式的意义及延伸(即计算); 三、本单元教材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化学的重要学习容。只有对物质的微

观结构有所了解,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才能理解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发展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双基”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单元的主要容是引导学生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树立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能进行有关组成的简单计算。本单元的容较抽象,化学基本概念多,涵盖了全书基本概念的一半以上,没有一个课堂演示实验。此外,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的形成、核外电子排布观念以及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没有直接经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管学生已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但已有的微观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学生难于理解,教学会有相当的困难,事实证明,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极易形成第一次分化。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2.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内容要点: 1.通常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可以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通常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原子的数目。 4.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5.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中间用“化”字连接,如氧化铜(CuO)。 6.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刚好相反,如氯化钠(NaC l)。 7.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如五氧化二磷(P2O5)。

8.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硫酸钠(Na2SO4)等。 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 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如 aRbc a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 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

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式的含义; 知道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符号及其化合价;理解化合价和离子电荷的关系; 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常见的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实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物质基本组成的统一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化学上用什么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新授】 1、阅读思考:什么叫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演示讲解:如课本图示说明化学式能反映物质组成 3、讨论交流:思考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你能得到相关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哪些信息? 小结点拨: 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物质和物质的组成元素2、揭示物质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关系 如“分子式”,则还可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其分子的构成。“H2O”“2H2O”联想与启示: 一、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请试着书写出铝单质、氦单质、金刚石;氧气、氮气等物质的化学式,体会这些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有什么差异,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小结:如何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 (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 金属单质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部分非金属固态单质 (2)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单质: 非金属单质: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氟气(F2)、氯气(Cl2)、碘(I2)等。 联想与启示: 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请试着书写出水、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氢氧化钙、碳酸氢铵等物质的化学式,体会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要领。 小结:如何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1)弄清物质的组成元素或原子团 (2)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合称为原子团。化学上常用“根”来命名。如氢氧根(OH)、碳酸根(CO3)铵根(NH4)等 (3)确定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关系 讲解:确定原子个数关系可利用化合价 1、什么是化合价?化合价的确定。 2、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P83表: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3、记忆方法(口诀):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2.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内容要点: 1.通常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可以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 通常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 的右下角。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 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 一般呈正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 于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原子的数目。 4.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5.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中间用“化”字连接,如氧化铜(CuO)。 6.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 法刚好相反,如氯化钠(NaCl)。 7.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如五氧化 二磷(P2O5)。 8.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硫酸钠(Na2SO4)等。 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教学主题。只有了解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因而本主题的学习对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变化,学习身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主题的复习中,我们要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学习化学,认识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帮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系统地形成微粒观、元素观和物质分类观。 (二)教材主要内容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包括四个二级主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主要使学生形成物质分类观;“微粒构成物质”——帮学生构建完整的“微粒观”;“认识化学元素”——帮学生构建完整的“元素观”;“物质组成的表示”——将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和化学符号间建立了联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本主题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分子式量等多个概念,以及原子的结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内容,涉及的知识多而杂,概念易混淆。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把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系统化,把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把相互联系的概念连接成“知识线”,最后交织成“知识网”。这样可避免知识零碎、不成系统,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主题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对物质的由表及里的认识中,教会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世界。 四、教学目标

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组成的表示(一) 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4H2 B、4H C、2H2 D、H4 2、在水(H2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氧气(O2)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气分子 C、氧元素 D、以上各项都有 3、下列物质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单质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4、化学上常用的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用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关于3517Cl和3717Cl的下列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含有相同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个原子,也能代表该物质的是() A 、O2 B 、Cu C、H D、CO 6、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备宏观意义的是() A、H2 B、N2 C、CO2 D、2H2O 7、如图所示,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4、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气 B、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化物 1、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一种单质 2、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是() A、单质是一种物质,化合物至少含两种物质 B、单质是纯净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4、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