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14 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

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基础理论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

整体观念

要点:

1.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 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 精的概念

2. 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2.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 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 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 阴阳的含义

2.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

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

1. 阴阳对立制约

2. 阴阳互根互用

3. 阴阳交感互藏

4. 阴阳的消长

5. 阴阳的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 五行的含义

2. 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

1. 五行相生与相克

2. 五行制化

3. 五行相乘与相侮

4. 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 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要点: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

1. 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第六单元五脏

2.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 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 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

1. 心与肺的关系

2. 心与脾的关系

3. 心与肝的关系

4. 心与肾的关系

5. 肺与脾的关系

6. 肺与肝的关系

7. 肺与肾的关系

8. 肝与脾的关系

9. 肝与肾的关系

10. 脾与肾的关系

11. 肾与命门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要点:

1. 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2. 五脏的外华

3. 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4.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5.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 胆的生理功能

2. 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 小肠的生理功能

4. 大肠的生理功能

5. 膀胱的生理功能

6. 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

1. 心与小肠的关系

2. 肺与大肠的关系

3. 脾与胃的关系

4. 肝与胆的关系

5. 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要点:

1. 脑的生理功能

细目二:女子胞要点:

1.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 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2014年度中西医助理医师成绩查询入口

2014中西医助理医师成绩查询入口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经于12月正式开通,为让广大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生及 时查询成绩,请关注:https://www.360docs.net/doc/512864837.html,/YvFanN 更多考试信息在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QQ群:341706652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已经于9月13、14日考试结束,成绩查询时间预计为12月份。 请您参考: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时间9月14、15日,合格分数线公布时间为12月18日,成绩查询时间为12月19日。 历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线请参照: 201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87分 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93分 2011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87分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84分 2009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86分 200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78分 200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74分 2006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96分 2005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77分 200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72分 200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58分 200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56分 2001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56分 200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50分 1999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 156分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精选试题及答案汇总 1.沉涩脉主病常为 A.寒凝血滞 B.脾肾阳虚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全套资料

201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1年01月12日16:10 来源: 文都教育我要评论(0) 一、中医辩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病症诊断能力 (三)确立治法的能力 (四)选方与用药能力 (五)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六)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 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 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 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

中冲外关支沟翳风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1)偏头痛 (2)中风 (3)痛经 (4)扭伤 (5)牙痛 (6)晕厥 (7)虚脱 (8)高热 (9)抽搐 (10)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1.滚法

2018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8 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职业素养职业素质要体现在临床工作的相关环节。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基本诊治技术 (一)医院交叉感染控制在实施口腔检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体现无菌观念和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的意识,掌握基本方法。 1.洗手、戴手套 2.口腔黏膜消毒 (二)基本检查技能 1.口腔一般检查,填写检查表 2.牙髓温度测验 3.牙周探针检查 4.咬合关系检查 5.颞下颌关系检查 6.下颌下腺检查 7.社区牙周(CPI)检查和记录 (三)基本操作技能 1. 刷牙指导(改良Bass 刷牙法) 2. 窝沟封闭术 3. 口腔局部麻醉术 4. G V Black □类洞制备术(磨牙邻(牙合)面洞) 5.磨牙开髓术 6 .龈上洁治术 7.牙拔除术 8.牙列印模制取 9.磨牙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 (四)基本急救技术 1 .血压测量 2 .吸氧术 3 .人工呼吸 4 .胸外心脏按压 (五)基本诊断技术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1.牙髓活力温度测试 2.X 线检查 ( 1 )正常影像 ①根尖片 ②全口曲面体层片 (2)口腔颌面部疾病的X 线诊断 ①牙体硬组织疾病 ②根尖周病 ③牙周炎 ④阻生智牙

(3)根管充填后根尖片 3.实验室检查 ①血、尿、粪常规 ②血清电解质检查 ③血糖 ④血沉 ⑤肝功能 ⑥肾功能 ⑦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 三、临床综合思辨能力 (一)病史采集根据主诉进行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和有关病史,提出所考虑的可能疾病,体现鉴别诊断思路。 1.牙痛 2.牙松动 3.牙龈出血 4.牙龈肥大 5.牙龈肿痛 6.口腔黏膜溃疡 7.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 8.颌面部肿痛 9.修复后疼痛 (二)病例分析 模拟口腔疾病的标准化病例,每个病例至少包括 2 种疾病。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设计。 1.龋病 2.牙髓病 3.根尖周炎 4.慢性龈炎 5.慢性牙周炎 6.侵袭性牙周炎 7.牙周脓肿 8.复发性口腔溃疡 9.口腔念珠菌病 10.牙外伤 11.干槽症 12.智牙冠周炎 13.颌面部间隙感染 14.口腔颌面部创伤 15.牙体缺损 16.牙列缺损 17.牙列缺失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者男性,38岁。近日发热微恶寒,口苦,胁痛,尿短黄,大便粘臭,舌红苔薄白,脉数。其证候是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表热里寒 D.表寒里热 E.表里俱热 试题答案:D 2.在辨别寒热真假时,真象常反映在 A.面色 B.皮肤 C.四肢 D.舌、脉 E.胸、腹 试题答案:D 3.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位于 A.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 B.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 C.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D.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方,赤白肉际处 E.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试题答案:E 4.患者男性。两天来腹痛腹泻水样便,日泻10余次,经治疗已缓解,目前口渴心烦,皮肤干瘪,眼窝凹陷,舌淡白苔薄黄,脉细无力。此证候属 A.阴虚 B.亡阴 C.津亏 D.实热 E.外燥 试题答案:C 5.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阳维脉 B.阳蹻脉

C.督脉 D.带脉 E.冲脉 试题答案:C 6.下列哪项不属于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起病缓,病程长 B.水肿皮薄光亮 C.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D.下半身肿痛 E.腰酸肢冷 试题答案:B 7.若寒邪中阻,腹痛拒按,宿食不化,舌苔白厚,脉象多见 A.弦紧 B.滑数 C.迟缓 D.结代 E.细涩 试题答案:A 8.患者男性,74岁。神情痴呆,表情淡漠,举止异常,面色晦滞,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其病机是 A.痰火扰心 B.心血瘀阻 C.痰迷心窍 D.心脾两虚 E.肾精亏虚 试题答案:C 9.下列哪个腧穴是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的首选穴 A.肺俞 B.四缝 C.膏肓 D.足三里 E.关元 试题答案:B 10.后溪通的奇经八脉中的 A.阳跷脉 B.督脉 C.阳维脉 D.任脉 E.带脉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外科 学》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细目一:中医外科命名与专业术语 要点: 专业术语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致病因素 2.发病机理 细目三:诊法与辨证 要点: 1.诊法 2.辨证 细目四:治法 要点: 1.内治法 2.外治法 第二单元无菌术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无菌术 2.灭菌 3.消毒 细目二: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要点: 1.化学消毒法 2.物理灭菌法 细目三:手术人员和手术室的无菌原则要点: 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第三单元麻醉 细目一:概述 要点: 麻醉方法的分类 细目二:麻醉前准备与用药 要点: 1.麻醉前准备 2.麻醉前用药 细目三:局部麻醉

要点: 1.常用局麻药 2.局部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 3.局麻药的不良反应与防治细目四:椎管内麻醉 要点: 1.蛛网膜下腔麻醉 (1)适合证与禁忌证 (2)并发症及处理 2.硬膜外麻醉 (1)适合证与禁忌证 (2)并发症及处理 细目五:全身麻醉 要点: 1.分类 2.并发症及处理 细目六:气管内插管与拔管术要点: 1.气管内插管的适合证 2.拔管指征 第四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

细目一:体液代谢的失调要点: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2.钾的异常 细目二:酸碱平衡失调要点: 1.代谢性酸中毒 2.代谢性碱中毒 3.呼吸性酸中毒 细目三:肠内营养 要点: 1.适合证 2.注意事项 细目四:肠外营养 要点: 1.适合证 2.并发症及处理 第五单元输血 细目一:外科输血 要点: 1.适合证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医师职业素养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中医思维与诊疗能力 (一)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辨证论治 (四)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 手太阴肺经腧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 足阳明胃经腧穴: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内庭 4. 足太阴脾经腧穴: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 5. 手少阴心经腧穴:通里、神门、少府 6.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后溪、养老、天宗、听宫 7.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膏肓、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 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 9.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郄门、内关、大陵、中冲 10.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中渚、外关、支沟、翳风 11. 足少阳胆经腧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 12. 足厥阴肝经腧穴:太冲、蠡沟、期门 13. 督脉腧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印堂 14. 任脉腧穴:中极、关元、气海、中脘、膻中、天突 15. 常用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定喘、夹脊、腰痛点、十宣 (三)针灸技术 1. 毫针法 2. 艾灸法 3. 其他疗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耳穴压丸法 4.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皮肤灼伤及起疱、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外周神经损伤 5. 常见急性病症的针灸治疗 (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心悸(5)哮喘 (6)呕吐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抽搐 (12)内脏绞痛 (四)推拿技术 1. ?法 2. 揉法 3. 按法 4. 推法 5. 拿法 6. 抖法 7. 捏脊法 8. 搓法 (五)拔罐技术四、西医临床技能

2019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2019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令第4号《医师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资 格考试委员会对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2005版医师资格学优网纲(医学综合笔试部分)实行了修订,形成了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 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 2006年2月,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了2006年版中医师(助 理医师)学优网纲,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本知识的原则下, 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同 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本次大纲修订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础知识的原则下,合理 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今年的中医不考人解,生理,病理之类的了), 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将针灸学纳入了中西医结合医师 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要求。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重点 考查考生动手操作水平和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 查六部分。通过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可参加综合笔试。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

2016年《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 一、习题精选 A.1型题 1.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应属 A.新生儿期 B.幼儿期 C.婴儿期 D.学龄期 E.学龄前期 2.1岁正常男孩进行体格检查,其标准身长约是 A.50cm B.60cm C.65cm D.75cm E.85cm 应试点拨:本题考查小儿身高的计算。一般正常小儿出生时身长为50cm,生后第一年内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计算可得75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缓慢约10cm,2周岁以后身长可按照公式计算。 3.下列各项,对小儿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脏腑娇嫩 B.易虚易实 C.形气未充 D.生机蓬勃 E.发育迅速 4.关于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正确的是 A.由下而上 B.由细到粗 C.由高级到初级 D.由简单到复杂 E.由远及近 应试点拨:本题考查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近到远、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规律。 5.小儿正常前囟闭合的时间是 A.6~8个月 B.4~5个月 C.10~12个月 D.12~18个月 E.18~24个月 6.小儿开始更换恒牙的年龄是 A.2~3岁 B.4~5岁 C.6~7岁 D.8~9岁 E.10岁 7.健康小儿1岁时,其头围是 A.38cm B.46cm C.50cm D.52cm E.64cm 8.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新生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幼儿期 9.称小儿为“纯阳”之体,应理解为 A.小儿纯阳无阴

C.小儿生机旺盛 D.小儿脏腑娇嫩 E.小儿气血未充 应试点拨:本题考查小儿生理特点。“纯阳”最早在《颅囟经?脉法》中提出,“纯”指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阳元阴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纯阳”即是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 10.按公式计算,6岁小儿收缩压的正常值是 A.75mmHg B.80mmHg C.82mmHg D.92mmHg E.100mmHg 应试点拨:童时期正常血压可用公式计算:收缩压(mmHg)=2×年龄(岁)+80;舒张压(mm-Hg)=收缩压×2/3。11.小儿出生后能独自坐稳的月龄 A.1~2个月 B.2~3个月 C.3~4个月 D.4~5个月 E.6~7个月 应试点拨:小儿大运动的发育规律概括为:二抬四翻六能坐,七滚八爬周能走。 12.小儿哭声绵长,口作吮乳状,多是 A.针刺 B.腹痛 C.口疮 D.饥饿 E.积滞 13.3岁以下小儿正常指纹为 A.色泽青黑显于风关 B.淡紫隐隐显于风关 C.色泽鲜红显于风关 D.淡紫隐隐显于气关 E.淡紫隐隐显于风关之下 14.察指纹的适用年龄是 A.5岁以内 B.4~5岁 C. 4岁以内 D.3~4岁 E.3岁以内 15.下列各项,不属按诊内容的是 A.按皮肤 B.按四肢 C.按毛发 D.按胸胁 E.按头颅 16.3周岁小儿按公式计算,身长体重应该是 A.身长85cm、体重12kg B.身长90cm、体重14kg C.身长90cm、体重12kg D.身长100cm、体重14kg E.身长120cm、体重26kg 应试点拨:生理常数。正常小儿出生时的身长平均为50cm,第一年内增长最快,约生长25cm,第二年增长稍慢,约10cm。2~12岁身高计算公式:身长(高)cm=年龄×7+70。 A.2型题 1.患儿,6个月。每闻声响则惊哭不安。其病位是 A.心 B.肺 C.肝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2.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互藏 4.阴阳的消长 5.阴阳的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制化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要点: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11.肾与命门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要点:

(整理)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11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病症诊断能力 (三)确立治法的能力 (四)选方与用药能力 (五)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六)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 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 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 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 中冲外关支沟翳风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 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 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1)偏头痛 (2)中风 (3)呕吐 (4)痛经 (5)扭伤 (6)牙痛

(7)晕厥 (8)虚脱 (9)高热 (10)抽搐 (11)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滚法 2.一指禅推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按法 7.拿法 三、中医常见病症测试范围 1.感冒 2.咳嗽 3.哮病 4.喘证 5.肺痨 6.心悸 7.胸痹

2016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备知识精选-中医诊断歌诀

中医诊断歌诀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201 201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第一单元绪论 细目一:中医妇科学定义及范围 要点: 1.定义 2.范围 细目二: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要点: 1.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 2.这些著作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毛际的位置 2.阴户的位置及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胞宫的含义 3.子宫的功能 4.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第三单元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要点: 1.新生儿期 2.儿童期 3.青春期 4.性成熟期 5.围绝经期 6.老年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脏腑、天癸、气血、经络) 3.月经周期节律 细目三: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 细目四: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五:临产与产后 要点: 1.临产调护的六字真言;临产、试胎及弄胎的概念 2.正产现象 3.恶露的概念及持续时间 4.哺乳期的最佳断乳时间 第四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 要点: 1.寒热湿邪

3.生活失度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第六单元妇科疾病的治疗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1)滋肾补肾 (2)疏肝养肝 (3)健脾和胃 2.调理气血 (1)理气法 (2)调血法 3.温经散寒

5.调治冲任督带 6.调养胞宫 7.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宫腔注入 6.肛门导入 7.中药离子导入 8.介入治疗 细目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要点: 1.血崩证 2.急腹症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考试大纲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 (一)病史采集 包括主诉、病史采集与记录。测试项目(症状)17项。 1.发热 2.疼痛: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 3.水肿 4.呼吸困难 5.咳嗽与咳痰 6.咯血 7.恶心与呕吐 8.呕血 9.便血 10.腹泻 11.黄疸 12.消瘦 13.心悸 14.惊厥 15.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狂躁、谵妄 16.少尿、多尿、血尿 17.休克(感染性、失血性、心源性、过敏性) (二)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进一步检查项目及治疗原则。测试项目(病种)22项。 1.肺炎 2.结核病 3.高血压病 4.冠心病 5.消化性溃疡 6.消化性肿瘤 7.病毒性肝炎 8.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9.泌尿系统感染 10.贫血

11.甲状腺功能亢进 12.糖尿病 13.一氧化碳中毒 14.细菌性痢疾 15.脑血管意外 16.农药中毒 17.胆囊结石、胆囊炎 18.急腹症(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胰腺炎) 19、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胆、脾、肠、肾破裂) 20.异位妊娠 21.胸部闭合性损伤(肋骨骨折、血胸和气胸) 22.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和大关节脱位。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20项。 一般检查 1.血压 2.眼:眼球运动、调节反射、对光反射(直、间接)、辐辏反射 3、浅表淋巴结 4.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5.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6.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7.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8.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9.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10.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1.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2020中西医助理医师真题

2020年安徽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报名条件_2020 中西医助理医师真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内容如下: 参加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为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自2014年3月18 日公布施行,依据此规定“学历审核”内容如下: 学历的有效证明是指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药学类等医学相关专业,其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一)高职(专科)学历 1.经省级以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同意举办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2013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 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取得资格后限定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执业满 5年后,方可申请将执业地点变更至县级医疗机构。2014年1月1 日以后入学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不能作 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2008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含教育部、 原卫生部批准试办的初中起点5年制专科层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含初中起 点5年制专科层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其专科学历不作为报考 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3.2009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符合本款规定的医学专业专科 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应以学历专业报考;2010年1月1日以

后入学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该学历不作为 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除外。 (二)中职(中专)学历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 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医师资 格的学历依据。 2007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其中职 (中专)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卫生职业高中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3.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历不作 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三)成人教育学历 1.2002年10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 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该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 别的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2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上述毕业生,如其入学前已通过医 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且所学专业与取得医师资格类 别一致的,可以以成人教育学历报考执业医师资格。除上述情形外,2002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 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高等教育学历不作为报 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2001年8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中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 成人中专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1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中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 人中专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四)其他

最新如何增强中西医助理医师笔试信心

如何增强中西医助理医师笔试信心

如何增强中西医助理医师笔试信心 我建议参加中西医助理医师笔试的考生就在这关键一步调整好自己!不要因为小小的几步错误入迷途! 1、走路挺胸抬头 人外部的姿势和步伐是和人的内心体验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强有力,速度也稍快。人在丧失信心时会低头哈腰,走起路来无精打采,步伐软绵,速度缓慢。 考生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坚强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 2、不打疲劳战术 很多考生搞疲劳战术,学习时间很长,特别是晚上搞到12点,甚至是一点、二点。这样使考生精疲力竭,使考生第二天无精打采,这种疲劳烦躁的心情会使人信心减弱。而考生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时间又重视学习效率,这样考生就有一种生物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就有利于增强信心。 3、要学会微笑 人在充满信心时往往春风满面,面带笑容,而人在丧失信心时往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面带愁容。笑是使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内心快乐的外部表

现,笑和人的信心体验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进,自信心使人充满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满信心,两者相互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我建议考生学会微笑,经常微笑。学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信心就会在心中滋长起来,我还建议考生每天对着镜子开心地笑几次。 4、运用积极自我暗示 据了解,不少考生在助理医师考试前受到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信心的增强。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增强自己的信心。例如,心中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类的语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 5.不要相信迷信 近几年来时常一些考生在电话中叙述他们听见了什么和身体有什么感受。这些将对他们考试发生影响,形成消极暗示,影响情绪,影响信心。有的考生告诉我,早上听到乌鸦叫了,认为这是不吉之兆,意味着考试可能会失利,其实这都是不可相信的东西,实际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来控制考生的命运,考生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由考生的学习实力和心态来决定的。 最后,祝参加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复习愉快!

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第一单元传染病 细目一:细菌性痢疾 要点: 1.病原学。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3.诊断。 4.治疗。 细目二:霍乱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诊断。 5.治疗及预防。 细目三:伤寒 要点: 1.临床特点。 2.实验室检查。

3.治疗。 细目四:病毒性肝炎 要点: 1.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预防。 细目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要点: 1.病原学。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治疗及预防。 第二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支气管炎 要点: 1.病因。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防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2.治疗原则及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病因。 2.典型及中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3.抗菌治疗。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病因及分型。 2.诊断及治疗原则。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要点: 1.临床表现。 2.早期诊断。 第三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要点: 1.病因及诱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三:风湿热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四:风湿性心脏病 要点: 1.左房室瓣膜病变的临床表现。2.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五:高血压病 要点: 1.分型、分期及临床表现。 2.诊断标准。 3.治疗与预防。 细目六: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 要点: 1.病因。 2.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及预防。

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最新、最全)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河南的中西结合执业考题 7.1日的考题 第一站中医水肿湿热蕴结 西医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站1,穴位肾俞,合谷,三阴交的定位 2,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 3,脊柱弯曲度的检查方法 4,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方法 第三站1,病史采集患儿,女,1岁,发热,咳嗽4天,气促,发绀1天 2,如何处理应向单方向捻转而出现滞针的情况? 3,处理慢性肾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的措施。 4,总胆固醇升高除了见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还见于那些疾病? 参考答案:如何处理应向单方向捻转而出现滞针的情况:可向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 处理慢性肾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的措施:维持水平衡,维持钾平衡,纠正磷钙平衡失调和肾性骨病的治疗。 总胆固醇升高除了见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还见于甲减,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等 ********************* 河北7月1号047题 某女,产后2年月经过多引起的贫血 与慢性炎症性贫血鉴别 中医辨证 西医诊断 治疗 *************************** 7月2号中西医结合执业题 我今天考的第一站51号题风湿关节炎 第二站1按摩滚法 2腹部的9区分法 3巴(什么证)检查,我忘了这题 4外伤换药 第三站40号题1男,45岁,腰酸,遗精3年,请你问诊

2膈腧,阳陵泉的主治 3椎体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 4窦性心率,98次每分钟ST段(忘了) 希望大家都能抽到我这题 *************************** 中西医执业技能题 第一站 中风中经络 第二站 针灸的直刺斜刺 九区分法 颈椎损伤的搬运 忘了!! 第三站 女64岁腰痛2年伴有手足觉冷要求进行问诊 公孙穴神阙穴的主治 又忘了 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 ***********************************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7月1日 第一站:乙肝胁痛(肝郁脾虚)症辩错了... 第二站:1.膀胱触诊2.右肾触诊3.脱隔离衣4.推拿中摩法 第三站:1.某某,身医学.教育.网论坛目俱黄伴脘腹痞满4周,加重2天第一站;016胸痹心痛瘀血阻络 第二站:059 1、按摩指摩法操作 2、脾脏的触诊 3、肾脏和尿路疾病压痛点的解剖位置 4、穿隔离衣 060 1、掌摩法操作 2、右肾触诊 3、 4、脱隔离衣 第三站:019 1、某某、女23 喘咳胸闷5天问诊 2、神阙肾腧的主治 3、肾病综合症的诊断要点 4、某人风湿热5年,突发心慌。。。。 X线检查;二尖瓣心心电图风湿性型脏病 ************************************************** 第1站:颈椎病风寒症 第2站:下关,丰隆,太溪定位 拉塞格症检查 墨菲症检查 脱隔离衣

XXXX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12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要点: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交感互藏 4.阴阳的消长平衡 5.阴阳的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2.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大纲

ㄩ ﹛﹛珨﹜瓟遞僱籵 ﹛﹛媼﹜還散淖谿佷峎夔薯 ﹛﹛ㄗ珨ㄘ甡擂侐淖囀輛俴望痐蹦笥﹛﹛ㄗ媼ㄘ瓷痐淖剿 ﹛﹛ㄗㄘ牖梗淖剿 ﹛﹛ㄗ侐ㄘ蕾笥楊 ﹛﹛ㄗ拻ㄘ恁源迵蚚狻 ﹛﹛ㄗ鞠ㄘ啎滅迵覃誘 ﹛﹛﹜笢瓟撮扲紱釬撮夔 ﹛﹛ㄗ珨ㄘ笢瓟侐淖 ﹛﹛ㄗ媼ㄘ渀奮都蚚錓悃 ﹛﹛1.喜屙 ﹛﹛2.謂郔 ﹛﹛3.蹈 ﹛﹛4.赶暱 ﹛﹛5.屾妀 ﹛﹛6.妀栠 ﹛﹛7.磁嗷 ﹛﹛8.忒爵 ﹛﹛9.喀 ﹛﹛10.潛鏦 ﹛﹛11.茩眅 ﹛﹛12.華累 ﹛﹛13.狟壽 ﹛﹛14.芛峎 ﹛﹛15.毞忺 ﹛﹛16.褽 ﹛﹛17.馭掏 ﹛﹛18.逋爵 ﹛﹛19.沭諳 ﹛﹛20.猿癒 ﹛﹛21.囀穸 ﹛﹛22.鼠呤 ﹛﹛23.秝蝠 ﹛﹛24.華儂 ﹛﹛25.秝鍬 ﹛﹛26.悛漆 ﹛﹛27.籵爵 ﹛﹛28.朸藷 ﹛﹛29.綴洈 ﹛﹛30.毞跁 ﹛﹛31.泭僧 ﹛﹛32.婗罣

﹛﹛34.煎貤﹛﹛35.錴貤﹛﹛36.庛貤﹛﹛37.朳貤﹛﹛38.湮釵貤﹛﹛39.棒鏀﹛﹛40.巹笢﹛﹛41.窏晚﹛﹛42.創刓﹛﹛43.壎贅﹛﹛44.扠闕﹛﹛45.祫秝﹛﹛46.蚇﹛﹛47.怮洈﹛﹛48.桽漆﹛﹛49.囀壽﹛﹛50.湮鍬﹛﹛51.笢喳﹛﹛52.俋壽﹛﹛53.盓僱﹛﹛54.鐓瑞﹛﹛55.瑞喀﹛﹛56.潛凝﹛﹛57.遠泐﹛﹛58.栠鍬﹛﹛59.唑笘﹛﹛60.俴潔﹛﹛61.怮喳﹛﹛62.藷﹛﹛63.殈栠壽﹛﹛64.韜藷﹛﹛65.湮袢﹛﹛66.啃頗﹛﹛67.朸穸﹛﹛68.阨僱﹛﹛69.荂斻﹛﹛70.笢憤﹛﹛71.壽啋﹛﹛72.漆﹛﹛73.朸蜮﹛﹛74.笢錸﹛﹛75.錌笢﹛﹛76.侐朸棲

﹛﹛78.隅揚 ﹛﹛79.標撕 ﹛﹛80.坋哫 ﹛﹛ㄗㄘ渀奮撮扲 ﹛﹛1.瑭渀楊 ﹛﹛2.鬲奮楊 ﹛﹛3.匿嫡楊 ﹛﹛4.坻渀楊 ﹛﹛ㄗ1ㄘ濩渀楊 ﹛﹛ㄗ2ㄘ痺渀楊 ﹛﹛5.渀奮祑都錶揭燴 ﹛﹛ㄗ1ㄘ婠渀 ﹛﹛ㄗ2ㄘ笴渀 ﹛﹛ㄗ3ㄘ俔渀 ﹛﹛ㄗ4ㄘ剿渀 ﹛﹛ㄗ5ㄘ悛笫 ﹛﹛ㄗ6ㄘ痺觖夼摯邐 ﹛﹛6.都獗摹痌腔渀奮笥谿 ﹛﹛ㄗ1ㄘ芛芫 ﹛﹛ㄗ2ㄘ邈淠 ﹛﹛ㄗ3ㄘ笢瑞 ﹛﹛ㄗ4ㄘ驍苂 ﹛﹛ㄗ5ㄘ芫冪 ﹛﹛ㄗ6ㄘ聾夼 ﹛﹛ㄗ7ㄘ挴芫 ﹛﹛ㄗ8ㄘ婠婽 ﹛﹛ㄗ9ㄘ剞迕 ﹛﹛ㄗ10ㄘ喲握 ﹛﹛ㄗ侐ㄘ芢鏽撮扲 ﹛﹛1.ㄗ痻渿ㄘ楊 ﹛﹛2.楊 ﹛﹛3.偌楊 ﹛﹛4.芢楊 ﹛﹛5.鏽楊 ﹛﹛6.順楊 ﹛﹛7.羼撕楊 ﹛﹛侐﹜昹瓟還散撮夔 ﹛﹛ㄗ珨ㄘ极跡潰脤 ﹛﹛1.旯袨怓潰ㄗ汜韜极涽﹜楷郤﹜极倰﹜茠欱袨怓﹜砩妎袨怓﹜醱﹜极弇﹜祭怓ㄘ ﹛﹛2.痺潰 ﹛﹛3.桶邀匙賦潰 ﹛﹛4.桉潰脤ㄗ桉薣﹜賦臚﹜僥臚﹜肏謂湮苤﹜勤嫖毀扞ㄘ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试大纲

一、职业素质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病史采集 (一)发热 (二)皮肤黏膜出血 (三)疼痛 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腰背痛 (四)咳嗽与咳痰 (五)咯血 (六)呼吸困难 (七)心悸 (八)水肿 (九)恶心与呕吐 (十)呕血与便血 (十一)腹泻与便秘 (十二)黄疸 (十三)消瘦 (十四)无尿、少尿与多尿(十五)尿频、尿急与尿痛(十六)血尿 (十七)抽搐与惊厥 (十八)眩晕 (十九)意识障碍 六、病例分析 (一)呼吸系统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扩张 4.肺炎 5.肺结核 6.肺癌 7.呼吸衰竭 8.血胸和气胸 9.肋骨骨折 (二)心血管系统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3.冠心病 4.高血压 5.心脏瓣膜病 6.结核性心包炎 (三)消化系统 1.胃食管反流病 2.食管癌 3.胃炎 4.消化性溃疡 5.消化道穿孔 6.胃癌 7.肝硬化 8.肝癌 9.胆石病、胆道感染 10.急性胰腺炎 11.溃疡性结肠炎 12.肠梗阻 13.结、直肠癌 14.肠结核 15.结核性腹膜炎 16.急性阑尾炎 17.肛管、直肠良性病变 18.腹外疝 19.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脾、肠、 肾损伤 (四)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 统)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 3.尿路感染 4.尿路结石 5.前列腺增生 6.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 (五)女性生殖系统 1.异位妊娠 2.急性盆腔炎 3.子宫颈癌 4.子宫肌瘤 5.卵巢癌 6.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 (六)血液系统 1.缺铁性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急性白血病 4.淋巴瘤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七)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纯性甲状腺肿 3.糖尿病 (八)神经系统 1.脑出血 2.脑梗死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硬膜外血肿 (九)运动系统 1.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2.大关节脱位 (十)风湿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类风湿关节炎 (十一)儿科疾病 1.肺炎 2.腹泻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4.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 手足口病、猩红热 (十二)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 2.细菌性痢疾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艾滋病 (十三)其他 1.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2.急性乳腺炎 3.乳腺癌 4.一氧化碳中毒 5.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三、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 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