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201X年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

201X年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总结

201X年,XX市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广校、省劳转办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普通中专农民中等职业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等方面做出良好成绩。

一、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农业局党委(组)的要求,XX市农广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X年2月25日正式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具体规定为切入点,贯彻整风精神,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全面推广升级版的“孟连经验”,深化拓展“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成果,着力解决农广校系统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扎实开展思想动员、结合实际抓好学习、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二是深入查摆分析问题、扎实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三是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强化正风肃纪、改进提升群众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巩固提高、抓好“回头看”工作。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正面教育为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整改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困难,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改进作风,农广校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提升了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二、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201X年是农业部全面推动阳光工程转型,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之年。XX市农广校按照市委提出全面深入实施绿色工业强市战略和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全市农广校共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1200人,组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000人,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4434人,颁发绿色证书2035人,建立绿色证书培训示范村10个,学员参加当地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8项,推广面积达

5.7万亩。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00人,利用白玉兰农业远程教育点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0511人,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6747人,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5450人,组织“三进村”行动中,专兼职教师进村137人次,农民视听达2527人次,播放科技节目达189小时。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18885份、科技书籍5680册、vd技术光盘167张,自编(乡土)教材18类3715册,科技直通车进村35个,培训1750人。全市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取得较好成绩,为普洱三农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

XX区、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澜XX县、西盟县农广校和市农广校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66号)文件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1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试点的安排,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六县区农广校和市农广校共承担12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一是确定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标准,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从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从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中遴选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人员不低于70%的比例,年龄不超过55周岁。二是创新培育模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

段安排课程,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创新培育内容。各县区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培训规范,结合当地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培育机构课程设置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四是创新培育手段。各县区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通过试点,取得经验,为201X年全面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积极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按照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今年西盟县、景谷县列为省农业厅项目实施单位,西盟县完成10个村500人培训任务,景谷县完成9个村500人培训任务,培训要求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进村办班培训不少于15天,专业技术指导不少于15次。景谷县结合当地粮食、蔬菜及产业发展实际确定进村办班内容,景谷乡文召村养生蔬菜高产栽培50人,威远镇江东村蔬菜栽培50人,威远镇河东村水产养殖100人,威远镇课里村咖啡种植50人,凤山乡柏林村黑山羊养殖50人,正兴镇波云村豆类种植50人,永平镇迁云才蔬菜种植50人,永平镇费竜村养殖50人,永平镇勐嘎村蔬菜种植50人。西盟县结合当地粮食生产及蔬菜生产实际确定进村办班内容,在勐梭镇班母村完成甘蔗丰产管理技术50人。勐梭镇

班母村富母来组冬早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50人。勐梭镇勐梭村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50人。翁嘎科镇英腊村莫美组冬早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50人。翁嘎科镇英喉村玉米地膜二次利用50人。项翁嘎科镇班岳村秋玉米规格化栽培50人。翁嘎科镇龙坎村秋玉米规格化栽培50人。翁嘎科镇班弄村间套种技术50人。勐卡镇永业村小米荞种植技术50人。岳宋乡曼亨村木鼓坝割胶技术50人。项目承担县成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整个项目工作,培训班建立台账制及实行季度报告制度,并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对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到积极实效。

(三)绿色证书培训突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201X年绿色证书培训围绕绿色生态,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全市完成培训4434人,颁发绿色证书2035份。澜XX县积极争取县财政经费支持5万元,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证书培训方案,完成培训2650人,获得绿色证书1500人,其中种植业1350人,畜牧业150人;宁洱县结合项目,通过各方努力完成培训712人,获得绿色证书435人,其中烤烟栽培175人,茶叶栽培与加工197人,养殖专业63人;墨江县积极争取领导重视,结合项目完成培训500人。其中烤烟栽培250人,蚕桑专业100人,咖啡栽培100人,养猪技术50人;孟连县整合资金,结合培训项目完成培训238人。其中玉米栽培38人,咖啡栽培100人,水产专业100人;镇沅县完成拖拉机驾驶员培训234人,市农广校根据农民需求在景谷半坡乡、宁洱普义乡共完成200人的橡胶割胶技术培训。

绿色证书培训是农广校的职责,《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农广校要着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积极承担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农民进行系统产业技术和技能培训,重点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服务等领域从业农民的职业技能。主要面向种养大户、生产能手等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培养生产经营领域具有绿色证书的专业农民;主要面向农村经纪人、农机手、动物防疫员、植保员、沼气工、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服务领域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服务水平和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就业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成效显著

201X年上级下达XX市农业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2700人指标,市农广校和7县(区)农广校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00人,占任务总数的8

1.5%。其中:XX区完成300人,墨江县完成300人,景东县完成300人,澜XX县完成200人,镇沅县完成200人,孟连县完成200人,西盟县完成200人,市农广校完成500人。具体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茶叶种植与初加工708人,咖啡种植与加工406人,畜禽养殖256人,水产养殖培训150人,无公害蔬菜种植培训120人,美丽乡村农民100人,甘蔗栽培1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员100人,橡胶割胶工100人,马铃薯栽培技术60人,水稻栽培技术50人,紫胶生产技术50人。培训涉及面广,专业多,内容丰富,几乎涵

盖主要农业生产,培训按照当前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其可操作性强,实际、实用,有效促进项目实施县农业生产发展。

(五)白玉兰农业远程教育网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较好成绩

201X年全市农广校114个白玉兰农业远程教育网点,开展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33期,培训人数达10511人次。其中,粮食作物132期,培训5879人次。经济作物78期、培训3114人次。养殖类16期,培训1018人次。农业工程类7期,培训500人次。教育培训中注重农村基层干部及党员培训,完成村组干部培训643人次、农村党员培训2188人次、农村各类辅导员2188人次。白玉兰农业现代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政策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利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对促进XX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附送:

201X年农业执法大队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201X年农业执法大队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201X我局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XX市农业依法行政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

“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的主题要求,以加强法制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农资打假为中心,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职责,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现将201X年度农业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农业法治宣传,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按照省依法治省办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六五”普法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农业工作实际,我局制订了《XX县农业局“六五”普法工作规划》。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执法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对我局农业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技能,结合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了我县农资经营者、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法生产和经营。通过采取电视媒体、广播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我局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5万余份,开展职工普法教育6次,举办各类农民和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5200人次,出动宣传车辆92台次,悬挂宣传横幅120条,切实提高了经营人员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为法治邵东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搞好农药经营资格审查我们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第十九条之规定,在今年3-6月份对全县的农药经营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经营资质审查,对符合经营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出具《农药经营条件审查确认函》,凭我们出具的《确认函》,农药经营单位和个人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农药。今年,我们共出具《农药经营条件审查确认函》201个,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我们限期对其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联合工商部门依法取消经营资格。

三、对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备案登记按照《种子法》的有关要求,凡是进入我县销售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种子经销商都要到县种子管理站进行备案登记,对凡是没有备案登记的品种,我们一经发现其违法行为,我们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到目前,到县种子管理站备案登记的水稻品种128个,玉米品种38个,西瓜品种26个,辣椒品种18个,通过对我县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登记,很好规范了我县种子市场的经营秩序。

四、开展实验示范,筛选早、中、晚稻主推品种为搞好我县水稻生产,为明年政府采购水稻种子提供第一手资料。今年,我们在水东江镇香花村安排连片220亩水田,选择金优89

9、金优45

8、t优706等11个早稻示范品种,金优974为对照品种;选择深优95

7、资优29

9、五丰优569等8个晚稻示范品种,t优115为对照品种;选择荣优390、f优49

8、两优5867等23个中稻示范品种,两优9918为对照品种,按照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专人管理,专家全程技术服务的耕作模式,在水稻收获前组织我局专家组对45个示范品种和对照品种分别就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抗性、特性、产量等进行现场考评,力求做到示范品种数据准确,科学规范、公平公正。通过水稻品种示范,真正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水稻品种,为政府采购和农民用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认真督促种子经营户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我们统一为经营户印制了种子经营档案本,要求经营户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做好种子经营档案工作,我们不定期对种子经营户的档案进行检查,没有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或种子经营档案不健全的我们限期对其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查处。

六、积极调解处理种子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我们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投诉、来信、来访及种子纠纷的接待处理工作,积极主动介入种子纠纷调解,努力做到热情接待群众投诉,公正调解种子纠纷,属种子质量纠纷的,依当事人的申请,我们组织专家组进入田间现场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合理合法地进行调解,属非种子质量问题的,耐心帮投诉人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投诉电话10个,人员6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起。

七、严格执法,净化农资市场我们按照省、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要求,采取集中整治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全县各乡镇,对全县200多家农资店进行了地毯式检查,主要检查主要农作物品种是否未审先推,种子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农药质量是否合

格,农药标签是否规范,肥料有效成分是否与登记批准相符。今年,我们共检查主要农作物品种230余个,肥料品种25个,农药品种150个,其中抽样送检肥料品种6个,农药品种12个,黄花菜样品10个,全年共查处3个销售不合格农药案和3个擅自修改农药标签案及1个假冒农药登记证案,3个销售肥料有效成分与登记批准不符案和2个非法添加焦亚硫酸钠的黄花菜案,这些案件现已全部结案。全年共没收过期农药20公斤,下架处理过期农药3起。通过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较好地规范了我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八、大力整治黄花菜违法添加焦亚硫酸钠的违法行为今年7月2日接群众举报,有祁东黄花收购商在我县廉桥、流光岭、团山等乡镇在收购过程中,往新鲜黄花菜中过量添加焦亚硫酸钠。我们立即行动,经周密部署安排、排查摸底,共出执法人员15人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行动中共捣毁3个新鲜黄花菜加工窝点,收缴销毁添加过量焦亚硫酸钠的新鲜黄花菜9吨,监督销毁新鲜黄花菜10余吨,没收销毁干黄花菜2吨左右,立案查处3件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干黄花菜案,通过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打击了不法收购商的违法行为,较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维护了我县黄花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九、认真开展有益生物保护执法今年7-8月,我们在县城农贸市场、杨桥镇、火厂坪镇开展了2次打击非法青蛙的专项行动,共依法收缴青蛙200余公斤,并在桐江河予以放生,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警告教育。

十、规范案卷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开展201X年,我们按照一事一卷、一案一卷要求,对12个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整理完善。我们高度关注,明确专人,按照行政处罚相关法定程序,逐一审查,全部完善,确保所有案卷档案规范归档,也为今年严格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我队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依法行政水平还不够高,执法力度还不够强。为此,我们将突出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法制队伍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综合执法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制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四是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地遏制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