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1、建筑学(0813)

浙江农林大学建筑学学科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绿色建筑技术、建筑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建筑技术等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是浙江农林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与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签订科学研究暨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长期合作协议,每年选派3-4名优秀在校研究生到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学科拥有一支20名学术骨干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

浙江农林大学建筑学学科紧密结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具有我省建筑文化特征的乡村农居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为我省城镇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为我省建设生态性、节约型强省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积极开展智能建筑技术研究,为我省建设智慧城市、搭建城市管理云数据平台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近五年,学科担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一级期刊及EI收录期刊论文30余篇。

2、城乡规划学(0833)

浙江农林大学城乡规划学坚持以区域城乡统筹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强调人居环境规划与生态科学紧密结合,以城市规划与设计省级重点学科为龙头,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为支撑,凝练出城乡规划设计、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旅游规划管理、城乡环境整治与生态规划和城乡规划技术与应用等5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

近5年来,结合浙江省城乡统筹方略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围绕城乡生态环境规划、村镇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方面,深入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形成了一支具有52名学术骨干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承担各类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社科基金6项,科研总经费136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近5年来招收硕士研究生164名,已毕业30人。

3、风景园林学(083400/097300)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前身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属浙江省第五批重点学科),根据2011年新学科目录调整为“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并于2012年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工学)授予权,2011年获得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是唯一具有该硕士点的省属高校。本学科开始于1985年成立的园林专业,目前学科支撑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园林专业,已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术、职称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和科研团队。现在有专任教师34名,其中博士15名(含在读),硕士17名;其中教授3人,研究员1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23人。

经多年研究与实践,学科形成了风景园林植物及其应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历史理论遗产保护、园林工程技术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研究方向。近5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18项,总经费33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各类科技期刊发表论文170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获得各类奖项6项,其中省部级奖项2项。研究生教育硕果显著,先后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学生竞赛一等奖1项,“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银奖1项等奖项。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风景园林学科排名全国并列第六,浙江省第一。

4、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十二五重中之重二级学科,是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思想活跃的学术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讲师4名;其中浙江省“151人才”2人,浙江省中青

年学科带头人2人。已形成园林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生物技术、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园林植物生态及效益评价等5个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学科拥有浙江省首批重点创新团队---“花卉产业创新团队”以及“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观赏植物学”、浙江农林大学“重点创新团队”等科研和教学平台,建有硬件齐全的园林植物实验室、园林植物教学科研基地、现代化温室等,实验室面积近900㎡,温室面积2000㎡,仪器设备总投资1200多万元。近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7项,科研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部。

5、城乡旅游规划与管理(0833Z2)

城乡旅游规划与管理以城乡地域为研究空间范围,集中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城乡旅游活动有序开展的内在关系。研究领域涵盖了城乡区域规划发展和社会经济宏观层面的研究;城乡旅游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研究;城乡旅游规划、管理、法规和政策体系等层面的研究。研究重点关注城乡旅游规划设计的质量、公共政策的运用、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和城乡区域范围内景区规划管理等系列问题,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产业有序组织、居民户外旅游休闲度假活动合理布局为功能导向,不断丰富我国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理论体系。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2012浙江省“民生民意杯”首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结果公示

浙江省“民生民意杯”首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结果公示 浙江省“民生民意杯”首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 68所学校(含独立学院)的400个作品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和复赛两轮双向 匿名的网评,共有81个作品入围决赛。决赛于2012年11月16日至17日在 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举行。本届竞赛共有33个作品获得一等奖、60个作 品获得二等奖,100个作品获得三等奖。 现将本届竞赛结果进行公示(见附件一和附件二)。若有异议,请在公示 期内向省教育厅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或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组委 会反映。任何学校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的形式反映意见和情况。 以学校名义反映意见和情况的应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 的提倡署本人真实姓名,以便进一步了解情况和反馈意见。 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即2012年11月19日至11月27日。 请相关学校领队、指导教师及参赛队员认真核对指导教师姓名、参赛学 生姓名及排序等相关信息。如有出入,请将修改申请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邮 寄至竞赛秘书处。公示结束后竞赛秘书处将打印证书寄各参赛学校教务处。 省教育厅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受理电话:(0571)88008979 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组委会受理电话:(0571)28877227 28008088 传真:(0571)28877204 通信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综合 大楼305房间)。邮编:310018 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组委会 2012年11月19日 1

附件一:浙江省“民生民意杯”首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本科组获奖名单 2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A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2018 - 2019 学年第 一 学期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适用专业: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 若已知工质的表压力P g =0.07 MPa,环境压力P a =0.1 MPa 。则工质的绝对压力为 。 ( ) A. 0.03 MPa B. 0.17 MPa C. 0.07 MPa D. 0.1 MPa 2. 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的准平衡过程中,若工质的压力降低,则 。 ( ) A. 技术功为正 B. 技术功为负 C. 体积功为正 D. 体积功为负 3. 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中 。 ( ) A. q =0 B. Δh =0 C. W t =0 D. W =0 4. 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量 。 ( ) A. ΔS >0 B. ΔS =0 C. ΔS <0 D. ΔS ≥0 5. 饱和蒸汽经历绝热节流以后,变成 。 ( ) A. 湿饱和蒸汽 B. 饱和水 C. 过热蒸汽 D. 未饱和水 6. 若再热压力选择适当,则朗肯循环采用再热后 。 ( ) A. 汽耗率上升,热耗率下降 B. 汽耗率下降,热耗率上升 C. 汽耗率与热耗率都上升 D. 汽耗率与热耗率都下降 7.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比是指余隙容积与 之比。 ( ) A. 滞胀容积 B. 有效容积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必需氨基酸; 2.超二级结构; 3.Tm值; 4.米氏常数; 5.氧化磷酸化; 6.变构调节; 7.尿素循环; 8.内含子; 9.反密码子; 10.半保留复制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GSH的中文名称是(1),它的活性基团是(2),它的生化功能是(3)。2.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4)圈螺旋?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为(5)。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6)中,RNA主要位于(7)中。4.酶具有(8)、(9)、(10)和(11)等催化特点。5.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为(12),纵轴上的截距为 (13) 。 6.(14)抑制呼吸链的部位为NADH和CoQ之间,(15)抑制呼吸链的部位为Cytb和Cytc1之间。 7.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16)作为模板,(17)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18)作为合成的场所。 8.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19)。 9.欲使某一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2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20)倍。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4′-磷酸二酯键 C.3′,4′-磷酸二酯键 D.3′,5′-磷酸二酯键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 D.包括A,B和C 3.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A.盐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4.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 mRNA 5.参加DNA复制的酶类包括:⑴ DNA聚合酶Ⅲ;⑵解链酶;⑶ DNA聚合酶Ⅰ;⑷RNA聚合酶(引物酶);⑸ DNA连接酶。其作用顺序是()。 A.⑵→⑶→⑷→⑴→⑸ B.⑵→⑷→⑴→⑶→⑸ C.⑷→⑵→⑴→⑶→⑸ D.⑷→⑶→⑵→⑴→⑸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研究生入学《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考试是为招收园林植物育种与应用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园林植物栽培相关的基础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掌握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了解树木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掌握园林树木栽植施工、养护管理(土壤、水肥以及整形修剪)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分析、解决园林植物栽培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园林植物栽培施工、养护管理中应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一)试卷内容及分值 试卷满分为100分,由以下内容构成: 1、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与相关概念20分 2、园林树木移植、栽培理论与技术30分 3、园林树木土、肥、水及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理论与技术30分 4、园林树木整形修剪主要方法与作用20分 (二)答题方式及考试时间 1、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题型结构及权重 名词解释20%、简述题50%、论述题30%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掌握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基本概念,熟悉园林植物栽培养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简史。 2、了解园林植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基本规律,掌握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及年周期的变化规律,和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3、了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概念及施工原则,掌握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能进行正确的植树季节选择,掌握园林植树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熟悉大树移植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样卷

浙江林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细胞全能性: 每个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或任何细胞的潜力。 2、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的和木质化增厚呈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由凯斯于1886年发现的。 3、生态异形叶性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出现不同形状的叶,如水毛茛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4、共质体运输:植物细胞间通过原生质体和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 5、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增大了质膜表面积,并含丰富的细胞器与胞间连丝,具短途运输的功能。这类细胞特称传递细胞。 6、细胞型胚乳:有些植物的胚乳,在形成初生胚乳核后,每次分裂都随之进行胞质分裂,产生细胞壁,成为多细胞结构,而不经过游离核时期,这种类型叫细胞型胚乳,见于大多数合瓣花植物。如番茄等。 7、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经过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 胞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8、原植体植物: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类植物称原植体植物。 10、聚花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也称花序果,如桑、无花果等。 二、判析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银杏的果实因成熟时外果皮橙黄色,象杏子而得名;因坚硬的中果皮呈白色,所以又称白果。……………………………………………………(×)改正:银杏是裸子植物,胚珠没有子房的包被,所以银杏成熟时只形成种子,没有果实。 2.裸子植物中管胞是活细胞,起输导作用。………………………………(√) 3.2-细胞花粉是指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减数分裂而形成的花粉粒。………(×)改正:2-细胞花粉是指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而形成的花粉粒。 4.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的叶称为异面叶。…………………………(√) 5.复叶的小叶柄基部没有腋芽。………………………………………………(√) 6.植物细胞均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改正:大部分植物都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 7.花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改正:花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8.颈卵器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改正:颈卵器是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生殖器官。

浙江农林大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 各举例说明之。 答: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中遇到的障碍以及被克服的相关例子如下: (1)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 (3)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4)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2.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反思? 答:(1)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如下:①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年)——朦胧阶段 a.代表人物:各国劳动人民。 b.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②初创期(1676~1861年)——形态描述阶段 a.代表人物:列文虎克。 b.特点: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③奠基期(1861~1897年)——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b.特点: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④发展期(1897~1953年)——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E.Büchner。 b.特点: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⑤成熟期(1953年~至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 b.特点: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2)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与反思

(完整版)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简答题专版

3、从结构上说明根具有吸收、固着和贮藏的功能。 答: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又由主根与多级侧 根组成,因此根在形态上具有固着的功能。初生根经次生生 长可形成次生根,初生根尤其次生根的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 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根初 生结构的表皮形成附属物表皮毛,表皮毛向土壤中吸收水和 无机盐,通入表皮进入皮层并进入初生木质部的导管,经导 管输送到植物体地上各部分,因此根具有吸收的功能。根初 生结构的皮层和髓中的薄壁细胞均具有储藏淀粉等营养物质 的功能。 6、举例说明植物适应旱生环境在形态及结构上的变化。 叶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但生活的环境不同,它 的形态结构差别也很大。 根据植物和水的关系,可将它们划为旱生植物、中生植 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不同环境的植物,其叶的构造会 有很大差异,而长期适应的结果,又形成相对稳定的叶的结 构。一般地讲,叶是可塑性最大的器官。 (一)旱生植物叶 旱生植物叶一般以保持水分和防止蒸腾为明显特征。通 常可以向两个方面发展,形成两种不同旱生植物类型: 1.叶肉薄壁组织增多,呈肉质状态,能贮存大量水分,并减少水分的消耗(如景天、芦荟、马齿苋)。 2.另一种,叶片小而硬,叶表皮细胞外壁增厚,角质层发达或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具多层表皮细胞, 构成复表皮等。栅栏组织层次多,甚至分布叶上下两面, 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叶肉细胞壁内褶,叶脉分 布密,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均较发达,可保证水分的及 时供应。 (二)水生植物叶 水生植物的全体或部分生长在水中水分充足,但气体和 光线不足,其结构与旱生叶相反,叶片分裂成丝状,并且没 有正、反面,随水漂流,都能光合作用,例黑藻、金鱼草。 (1)表皮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无表皮毛,也无气孔,而具叶绿体,所以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均可由表皮 细胞进行。 (2)叶肉不发达,层次很少,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气腔中常充满空 气。 (3)由于沉水植物的全部表面都能进行吸收,所以导管不发达,机械组织十分衰退,可随水漂荡。有些植物具漂 浮叶,仅上表皮具气孔。 (三)湿生植物叶 它处于前两者之间,一般其叶片常大而薄,角质层不发 达或一般无蜡被和毛状物,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和机械组织 不发达,胞间隙大等特点。 (四)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叶 所谓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是根据对光照关系而言。阳性 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像马尾松;阴性植物则须 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阳性植物叶结构与旱生植物叶结构相仿,但不等于旱生 植物。水稻为阳性植物,但叶结构趋向于湿生植物。 1、试述被子植物从孢原细胞的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的整个 花药发育过程。 答: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内、外二层细胞,在内的 一层称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不断分裂,形成大量小孢子 母细胞,这些细胞的体积大,核也大,原生质浓厚、丰富, 与壁细胞很不一样。小孢子母细胞继续发育,通过减数分裂 形成四分小孢子。四分小孢子形成时由胼胝质所分隔和包围。 以后四分小孢子相互分离,而成独立的细胞。四分体分离出 来的单核花粉粒,单核、壁薄、质浓,它一边转化胼胝质为 纤维素,一方面绒毡层分泌孢粉素形成外壁。同时,单核花 粉粒从绒毡层细胞中不断吸取营养。接着核开始分裂,产生 大小不等的两个核。靠近萌发孔,核大的称营养核,另一个 为生殖核。细胞经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形状有差异的细 胞,生殖细胞呈凸透镜状,紧贴远离萌发孔的内壁上,由生 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此时称2-细胞花粉。经一段贴合期, 生殖细胞从内壁游离出来,不形成细胞壁,而成为裸细胞。 它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精子也是无壁的裸细 胞,核大、质少。这时的花粉粒称3-细胞花粉。 2、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答:①随着胚珠的发育,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 或再经分裂分化或直接增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 ②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即四分大孢子;③ 四分大孢子沿珠心排成一行,其中靠近珠孔的三个细胞逐渐 退化消失,离珠孔端最远的一个具功能的大孢子继续发育, 形成胚囊;④功能大孢子开始发育时,细胞体积增大,并出 现大液泡,形成单核胚囊,随后核连续进行三次分裂,第一 次分裂形成二核,移至胚囊两端,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 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和八核胚囊。⑤八个核先 暂时游离于共同细胞质中,然后每端的四个核中各有一核向 胚囊中部移动,相互靠陇形成极核。极核与周围的细胞质一 起组成胚囊中最大的细胞,称为中央细胞。有些植物中中央 细胞的两个极核常在传粉和授精前相互融合成二倍体,称次 生核。⑥近珠孔端的三个核,一个分化成卵细胞,二个分化 成两个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⑦近合点端的三个核分化 成三个反足细胞。⑧至此,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成熟胚囊也就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其中卵器是被子植物 的雌性生殖器官,卵细胞称为雌配子。 3、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靠昆虫传粉的植物叫虫媒植物,它们的花叫虫媒花。这 了适应昆虫传粉,虫媒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的色彩; (2)虫媒花多半能产蜜汁。蜜腺分布在花的各个部 分或发展成特殊的器官; (3)虫媒花多具特殊的气味以吸引昆虫; (4)虫媒花在结构上也常和传粉的昆虫间形成互为适应的 关系。 4、简述风媒花适应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1)花被很小,不具鲜艳颜色,甚至无花被。 (2)无蜜腺及香味。 (3)花粉量大,细小光滑,干燥而轻。 (4)柱头往往分叉成羽毛状。 (5)开花一般在开春放叶前。 5、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识别作用 传粉花粉管萌发(如为2-细胞花粉,生殖细胞分裂为两个精子)进入助细胞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形成合子(2倍体)和初生胚乳核(3倍体)。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①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②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于减数分裂 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形成 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差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 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③作为胚发育中的营养来源的胚乳,也是通过受精的初生胚 乳核发育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这就使 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和 适应性。 因此,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 最高级的形式。 6、简述松属从合子到种子的形成过程。 答:合子经两次分裂形成4个自由核,移到颈卵器基部,排 成一层,再经一次分裂产生8个核,并形成细胞壁,分上、 下2层排列。下层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16个细胞,排列成4层,其中第3层细胞伸长形成初生胚柄,将最先端的4个细胞推至颈卵器下的雌配子体胚乳中,此时最先端的4个细胞继续分裂,上部的细胞伸长形成次生胚柄。每行最先端 的细胞继续多次分裂,形成相互分离的4个原胚及长而弯曲的胚柄,原胚继续增大形成胚。与胚发育同时,雌配子体继 续发育,形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这样整个胚珠形成1粒种子。 7、简述裸子植物小孢子的产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小孢子叶背面着生两个小孢子囊,幼时囊中充满核大而 细胞质浓的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分裂发育形成小孢子 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四分体。四分体再分离成4个小孢子。单核的小孢子分裂为两个细胞, 其中较小的一个叫第一原叶细胞,较大的一个叫胚性细胞, 胚性细胞分裂形成第二原叶细胞和精子器原始细胞,精子器 原始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一个粉管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此 时,花粉粒已成熟,这种具有四个细胞,即第一原叶细胞、 第二原叶细胞、粉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成熟花粉也就是雄配 子体。随着发育,第一、第二原叶细胞逐渐消失,仅留下粉 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继续发育。 8、简述裸子植物大孢子的产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胚珠的珠心由一团幼嫩细胞组成,在珠心深处形成大孢 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 在珠心组织内排成直行,基中仅远离珠孔的一个成为可发育 的大孢子。大孢子经多次分裂形成许多游离核,逐渐形成细 胞壁,使雌配子体成为多细胞结构,称为胚乳。在雌配子体 的近珠孔端形成3-5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具数个颈细胞和 一大型的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分裂成卵细胞和腹沟 细胞,但后者迅速退化消失。 9、被子植物受精过程及种子的形成。 答:花粉粒传到柱头上后,从柱头吸收水分,同时发 生蛋白质的释放。经花粉壁蛋白与柱头表面的溢出物或亲水 性的蛋白质膜(表膜)的相互识别,决定雄性花粉被雌蕊“接受”或被“拒绝”。花粉粒从柱头分泌物中吸收水分膨胀, 内壁从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细长的花粉管,内含物流入管内。花粉管不断伸长,经花柱进入子房,最后直达胚囊。当花粉 管从一个退化助细胞处进入胚囊后,先端破裂,两个精子分 别穿过质膜。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 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 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 双受精。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以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 房发育成果实。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岩石与土壤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土壤概念 土壤是一种自然体,他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过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即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需求的能力。 3.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场所。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 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场所:无机养分的有机化,有机质的矿质化,养分元素的释放和散失,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 3)雨水的涵养作用占土壤水的1%-5% 4)生物的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 (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第二章矿物 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 1)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2)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叫做岩石。 3)受力影响引起岩石破碎和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 4.三大岩石的常见类型 岩浆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石英斑岩中性岩类:闪长石、安山岩、粗面基性岩类:辉岩、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 沉积岩: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含义

新版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 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4)风景园林基础(503)风景园林设计 参考书目为:

344风景园林基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第三版)徐文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园林规划设计》(第三版),胡长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园林工程》孟兆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503风景园林设计(6小时) 《园林设计》唐学山、李雄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工程》孟兆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版 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用的是《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里面的高频词汇都给列出来了,真的挺方便的,并且刷真题我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 前期,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积累,也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基础相对差

从微博到微信的高校突发事件传播——以“暨阳学院学生失踪”事件为例

从微博到微信的高校突发事件传播——以“暨阳学院学生 失踪”事件为例-新闻学 从微博到微信的高校突发事件传播——以“暨阳学院学生失踪”事件为例许译尹王凤栖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微博和微信在高校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异同和优劣,以更好的服务高校,维护高校形象。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新媒体微博微信 高校突发事件是公共突发事件的一种,在新媒体环境下极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 年4 月21 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某女生“失联”多日的消息引起了浙江高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暨阳学院大二某女生于4 月17 日左右与校方及家长失去联系,随后该女生的室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找人。消息在微信扩散后,又在新浪微博由“失联”女生的姐姐和同校学生开始扩散。于21日引起了警方和学院领导的注意,随即展开搜救行动。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根据2007 年11 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界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关于高校突发事件,根据《广东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直至死亡,或是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以及学校名誉受到损害的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组成部分,高校突发事件具有公共危机事件的共性,即难以预见、处置紧迫、危害严重和广泛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因为某

种具体或者综合原因引起,在高校或虽不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直至死亡,或是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以及学校名誉受到损害的事件。 二、新媒体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 在“暨阳学院学生失踪”事件中,微博和微信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类似于信息接力。首先是微信的小规模信息传播,将消息“传”出去,再由微友利用微博进行大规模信息扩散,将失联消息“散”出去。 微信对突发事件的消息源侧重于来自微信朋友圈,微信的朋友圈是基于个人交际的圈子,从朋友圈中看到的信息是属于已经加工过的二级甚至是三级信息,但是由于微信朋友圈的消息大多来自于熟悉以及相识的圈子里的人,人们对于消息的准确性判断较为客观。诚然,这也使微信的信息传播来得更为迟缓。另一方面,微博的突发事件信息源较之微信更为广泛,因而能够更快一步地将信息发布出去,提高了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效率。 1、微信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表现 (1)微信是突发事件传播的源头 在“暨阳学院学生失踪”事件中,与微博不同,微信通过朋友圈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微信好友通过朋友圈得到消息后,随机转发,形成“点对点”的封闭式信息传播。 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下,微信凭借其使用主体及主体之间的联系,使信息发布者首先想到是在微信中发布消息,引起小规模响应。从而打开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闸口,形成突发事件传播的源头,给信息的大规模扩散做好铺垫。 (2)微信是突发事件传播中的“把关人”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植物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门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 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2.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 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 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 生长。 4.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和叶序的概念;熟 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 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了解茎与叶、茎与根之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 长中的相互影响。 6.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三)植物的繁殖 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掌握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 类型;熟悉各类型的代表植物。 3.了解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4.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以及形态结构;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 的形成。 5.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与区别;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及其生 物学意义。

201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基础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风景园林基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1.三维绿量 2.线性绿色空间 3.风景资源 4.近似协调 5.孤景树 6.用水量标准 7.水雕塑 8.王维辋川别业 9.一池三山 10.可为布朗(Capability Brown) 二.填空(每空1分,每题2分,共20分) 1.园林中的三远视景指(1)、(2)和中视平远。 2.园林设计中,“和谐”是指各物体之间形成了(3),也就是在事物的差异中强调了(4)的一面。 3.城市的文脉(文化的内涵)包括了(5)、(6)和两者之间的整合与协调。 4.大地绿化规划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及岸线绿化,结合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协调(7)和(8)的关系。5.公园中儿童游戏场的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9);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0)米。 6.儿童公园严禁配置(11)、(12)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 7.土方工程根据其使用期限和施工要求,可分为(13)和(14)两种。 8.我国早在殷周时期就开始营建园林,是为我国园林之起源,请列举其中的两种园林形式(15)、(16)。 9.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17),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18),

号称粤中四大名园,他们可视为中国古代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品。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建设十分繁盛,其别墅花园大多依山而建,采用规则对称的格局,应用植坛、水景等形成台地花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20)(列举其中两例)。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拙政园腰门入口设置黄石大假山的造景手法为()。 A.借景 B.主景与配景 C.夹景 D.抑景与扬景 2.当人的视距(D)与四周的景物高度(H)比例为()时,给人以封闭感。 A.D/H=1 B.D/H=2 C.D/H=4 D.D/H=6 3.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属于_________。 ( ) A.公园绿地 B.防护绿地 C.附属绿地 D.其他绿地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形式因具体情况而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进行绿地布局,多采用_________的形式,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也使城市小气候环境改善。 ( ) A.带状绿地布局 B.块状绿地布局 C.楔形绿地布局 D.混合式绿地布局 5.在园林的处理上,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具、树木排列中以相同间隔的安排,花坛座椅均匀的分布等,这种手法运用的是()的美学规律。 A. 质感与肌理 B.节奏与韵律 C.比例与尺度 D.渗透和延伸 6.土壤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土方工程施工,土壤含水量大于30%称为()。 A.干土 B.湿土 C.潮土 D.虚土 7.园路工程中,一步灰土的厚度是 ( mm)。 A.100 B.150 C.200 D.300 8.以下不是英国园林设计师的是() A. 肯特 B. 布里奇曼 C. 布朗 D. 奥姆斯特德 9.以下哪句是针对东汉大将军梁冀园的景观特色描写?() A. 深林绝涧,有若自然

浙江省本科高校名单(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

浙江省本科高校名单(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 01 浙江大学教育部杭州市本科 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03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04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05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舟山市本科 06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临安市本科 07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温州市本科 08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09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金华市本科 10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11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省湖州市本科 12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绍兴市本科 13 台州学院浙江省临海市本科 14 温州大学浙江省温州市本科 15 丽水学院浙江省丽水市本科 16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17 嘉兴学院浙江省嘉兴市本科 18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19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20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省宁波市本科

21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22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省宁波市本科 23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24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25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26 衢州学院浙江省衢州市本科 27 宁波大学浙江省宁波市本科 28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29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本科 30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省教育厅绍兴市本科 31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本科 32 浙大城市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33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省宁波市本科 34 杭州医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本科 35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本科 36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省教育厅金华市本科 3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本科 3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本科 39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本科 40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教育厅舟山市本科 41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省教育厅诸暨市本科 42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温州市本科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本科-理工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届) ×××系 题目: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设计(论文)《××××××××》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引用注释,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制作的本校论文模板 xx系 xx专业 xxx姓名指导教师:xxx 摘要:本论文主要内容是基于本高校的论文格式要求,利用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的人工智能引擎排版出来的论文模板。各位同学可以通过此模板撰写论文,只需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内容填充到相应的标题下面就可以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论文排版的困扰。如果有的同学不会用此模板编辑论文,可以选择PaperYes论文排版,根据您所在高校的格式要求,自动生成目录和页眉页脚,解决奇偶页难题,智能编排标题、图、表和公式,适配字体字号和段落等,10秒搞定,安全高效。 关键词:论文排版;机器人;PaperYes;论文模板

Research on PaperYes Paper Layout Technology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paper format in our university, us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 of PaperYes, a paper typesetting robot, to compose the paper template. Students can use this template to write papers, just fill the content of the papers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headings, to help students solve the problem of paper typesetting. If some students do not use this template to edit papers, you can choose PaperYes paper typesetting. According to the format requirements of your university, automatically generate directories and headers and footers, solve the odd and even page problems, intelligently arrange titles, graphs, tables and formulas, and adapt font size and paragraph, etc., 10 seconds to complete, safe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PaperYes; Layout Technology; AI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Based on;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的丝,是能量、物质、信号的通道。 纹孔:当次生壁形成时,次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即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细胞壁特化: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构成。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理机能的不同,细胞壁常常沉积其他物质,以致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如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和矿质化等。原生质:泛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 原生质体:构成生活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由有生命物质原生质所构成,是各类代谢的主要场所。 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长管状细胞器。 成膜体:细胞分裂末期在二个子核之间连续丝中增加了许多短的纺锤丝,形成了一个密集着纺锤丝的桶状区域,称为成膜体。 染色质:间期细胞内由DNA,组蛋白及少量非组蛋白和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形式。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时期,叫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细胞分化:在植物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脱分化:在一定条件下,成熟细胞恢复到胚性细胞的过程。 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全面降解,形成特定细胞的现象。 细胞全能性:每个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体或任何细胞的潜力。 组织: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生组织:由未分化的、具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组成的组织。 成熟组织: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组织,也称永久组织。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增大了质膜表面积,并含丰富的细胞器与胞间连丝,具短途运输的功能的薄壁细胞。 补充细胞:在气孔或气孔群下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不产生木栓细胞,而是产生许多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 周皮: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有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