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作业答案..

大学化学作业答案..
大学化学作业答案..

配位化合物作业

1 磁矩的测量证明[CoF 6]3-有4个未成对电子,而[Co(CN)6]3-离子没有未成对电子,由此说明其中[Co(CN)6]3-属于内轨型配合物,其空间构型为八面体,中心原子采取d 2sp 3杂化。

2 配位化合物[Co(NH 3)4(H 2O)2]2(SO4)3的内界是[Co(NH 3)4(H 2O)2]3+,配位体是NH 3,H 2O ,配位原子是N ,O ,配位数为6,配离子的电荷数是+3.

3 配合物CrCl 3·6H 2O 的水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只有沉淀出1/3的氯离子,已知该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所以该配合物化学式写成 [CrCl 2(H 2O)4]Cl·2H 2O ,该化合物的中文名为:二水合氯化二氯四水合铬(III)

4 Ni 2+和CN -生成反磁性的正方形配离子[Ni(CN)4]2-,与Cl -却生成顺磁性的四面体配离子 [NiCl 4]2-,请用价键理论解释该现象。

答:Cl -为弱场配体不能使中心离子d 电子重排而

CN -为强场配体,能使中心离子d 电子发生重排,

形成新的电子构型。右图分别是Ni 2+以及重排以后

的电子构型:前者体系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是顺磁性

的;而且形成了sp 3杂化轨道,所以是四面体结构。

后者体系没有未成对电子,是反磁性的;形成了dsp 2

杂化轨道,所以是正方形结构。

5 已知元素Cr 的原子序数为24,现有化学式为的化合物①画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②已知某种异构体A 的中心原子所受的力场可以近似看作正八面体,其晶型分裂能为1031850cm -=,问该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什么?③计算异构体A 的磁矩,该化合物的其他异构体的磁矩是多少?④能不能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出化合物A 的颜色?

解:② A

的结构式以及Cr 3+的电子构型如右图:

由Cr 2+的电子构型可以看出该物种中中心原子采用

d 2sp 3杂化方式。③由于在杂化体系中有三个未成

对电子,根据磁矩公式μ=n 是

体系中未成对电子的数目,所

以3d 4s 4p Ni 2+

的电子构型4s 4p 重排以后的电子构型

Cr H 3N

3NH 3H 3Br

Br A 3d

4p

3.87μ==,由于三价铬离子d 轨道已经有两个空的,所以硝酸根强场配体也不会使其发生重排,所以还是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磁矩还是 3.87。④由11

1313.9nm 31850cm λσ-===,而313.9n m 属于紫外区,所以该物质对光没有反应,是无色的。

所有的结构以及空间异构体 Cr

H 3N 3NH

3H 3NO 2

Br Cr

H 2N

22H 2NH 2

Cr

H 3N NH 3

H 3NH 3

NO

2Cr H 3N NH 3O 2NH 3NH

3Cr O 2NH 3H NH 3NH 3Cr H 2N 2NH 3H 3NH 3Br Cr H 3N 3H 3NH 3Cr H 3N 3Br O 2NH 33Cr

O 2N

NH H 3NH 33NO 2

Cr

H 33NH 3

H Br Br

Cr

H 3N

NH 3H 3NH 3Br Cr H 3N 3NH 3NH 3Cr Br NH 3H 3NH 3NH 3Cr

H 3N

NH 3H 3Br NH 3

Cr H 3N 3H 3Br Br 以下是硝酸根作为外离子

以下是溴离子作为外离子

材料化学作业

9.1 名词解释:灰口铁,白口铁,球墨铸铁,金属陶瓷,超导电性,光导纤维,单体,链接,聚合度,热塑性,热固性。

答:灰口铁:生铁中的一种,含碳量约3%,含硅量约2%,断面呈深灰色 白口铁:铁中的一种。含碳量约2.5%,硅在1%以下。因断截面呈现白色而得名。白口铁中大部分的碳与铁化合以碳化铁Fe 3C 存在。其碳和硅的含量较常见的灰口铁少。白口铁的质地很硬且脆,不容易切削,不易进行机械加工。

球墨铸铁: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

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

金属陶瓷:为了使陶瓷既可以耐高温又不容易破碎,人们在制作陶瓷的粘土里加了些金属粉,因此制成了金属陶瓷。金属基金属陶瓷是在金属基体中加入氧化物细粉制得,又称弥散增强材料。主要有烧结铝(铝-氧化铝)、烧结铍(铍-氧化铍)、TD 镍(镍-氧化钍)等。

超导电性:某些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电阻降为零的性质。

光导纤维:光导纤维是一种能够导光,传像,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玻璃纤维,又称光纤。它具有传光效率高,集光能力强,信息处理量大,速率快的特点。

单体: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

链接:链节指组成聚合物的每一基本重复单元。

聚合度:聚合度指聚合物分子链中连续出现的重复单元的次数。用n 表示。 热塑性: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大多数线型聚合物均表现出热塑性,很容易进行挤出、注射或吹塑等成型加工。

热固性:指加热时不能软化和反复塑制,也不在溶剂中溶解的性能,体型聚合物具有这种性能。

9.8 ABS 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以下性能: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好.

2、有高抗冲、高耐热、阻

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3、流动性比HIPS 差一点,

比PMMA 、PC 等好,柔韧性

好。

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

PVC :聚氯乙烯

用途: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护

套等塑料软制品,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快艇护舷,也可生产板材、门窗和阀门等塑料硬制品。 H C *CH 2CH 2CH 2CH CH H 2C *CN n ABS H 2C H C **Cl n

特点:聚氯乙烯具有原料丰富(石油、石灰石、焦炭、食盐和天然气)、制造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等突出特点。

Teflon :以聚四氟乙烯为基体树脂的氟涂料

特氟龙(铁氟龙)涂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高性能涂料,结合了耐热性、化学惰性和优异的绝缘稳定性及低

摩擦性。 经过特氟龙涂装后,具有以下特性:不粘性、耐热性、滑动性、抗湿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

开司米:聚丙烯腈纤维:

腈纶纤维有人造羊毛之称。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其纺织品被广泛地用于服装、装饰等领域。

聚丙烯腈纤维可与羊毛混纺成毛线,或织成毛毯、地毯等,还可与棉、人造纤维、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成各种衣料和室内用品。聚丙烯腈纤维加工的膨体毛条可以纯纺,或与粘胶纤维、羊毛混纺,得到各种规格的中粗绒线和细绒线“开司米”。

丁腈橡胶:由丁二烯和丙烯腈

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电性能低劣,弹性稍低。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

9.12 下列有机聚合物中哪种适合做塑料,哪种适合做橡胶,为什么。①聚氯乙烯(Tg=75℃;Tf=260℃) ②尼龙-66(Tg=48℃;Tf=265℃)③天然橡胶(Tg=-73℃;Tf=122℃)④顺丁橡胶(Tg=-108℃;Tf=?)

解:①聚氯乙烯和②尼龙-66适合做塑料,其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在常温下为玻璃态,适合做塑料。③适合做橡胶,因为其在低室温时仍具有弹性,而黏流态温度Tf 高于室温。④不确定,取决于Tf 的大小。

9.13 一种钙钠玻璃的分子式可以用222CaO 3Na O 14SiO ??表示,问他的制备原料是哪些,生产一吨这些钙钠玻璃需要这些原料各多少斤? C C **F F n H C H 2C **CN n H 2C H C H 2C C H C H H 2C **

n

CN

解:生产钙钠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CaCO3)、纯碱(Na2CO3)和石英砂(SiO2)。在800度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CaCO3→CaO + CO2↑;

Na2CO3→Na2O + CO2↑;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下熔融。

计算得:给定钙钠玻璃的分子量是1138。则生产每吨给定组成的钙钠玻璃所需:

石英砂(SiO2):(840 / 1138)?1000 = 738 kg

石灰石(CaCO3):[(112 / 1138) ?1000] ?(100/56) = 279 kg

纯碱(Na2CO3):[(186 / 1138) ?1000] ?(106/62) = 176 kg

能源化学作业

10.2 ①石油炼制分为蒸馏、裂解和精炼三种,每种炼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蒸馏:把沸点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叫分馏,产品叫馏分。目的是把不同沸点的化合物分离开来。不同碳链长度的组分实现其各自的用途。

裂解:是在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化为裂解气。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催化剂,温度,压强条件不同而异。目的是从重油中获得更多的乙烯丙烯丁烯等化工原料,也能获得较多较好的汽油。

精炼:加氢精制也称为加氢处理。是提高油品质量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目的是使油品中的S,O,N等有害杂质转变为相应的氧化物。并使烯烃和二烯烃,芳烃部分加氢饱和,提高油品的质量。

②煤焦化的过程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可以得到哪些化工产品?

答:煤的焦化也叫做煤的干馏,把煤置于隔绝空气的密闭炼焦炉内加热,煤分解生成固态的焦炭,液态的煤焦油和气态的焦油气。

③碱性锌-锰电池是第三代锌-锰电池,与前两代电池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答:他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就是电解质和正极的材料不同,他用高导电的糊状KOH电解质代替中性干电池中的氯化铵电解质,正极导电材料为钢筒,二氧化锰紧靠钢筒,而在钢筒里面锌以锌屑形式存在,代替中性干电池中的整个锌筒,因而放电容量要比中性大3-5倍。

10.3 下列几种电池的电池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极反应方程式

传统锌-锰电池 Zn ZnCl 2,NH 4Cl MnO 2,石墨

负极:2+Zn Zn 2e -→+

正极:()()+2+423Zn 2NH 2MnO 22NH 2MnO OH Zn s e -+++→++

总:()2+4232Zn 2NH 2MnO 2NH 2MnO OH Zn +++→++

碱性锌-锰电池

Zn MnO 2,KOH,aq 石墨

负极:()()()()-12Zn 2OH ZnO H O 2s aq S l e -+→++

正极: ()()()()()-1222MnO 2H O 2Mn OH 2OH s l e s aq -++→+

总:()()()()()()222Zn MnO H O ZnO Mn OH s s l s s ++→+

银-锌纽扣电池

KOH,(40%)Zn-ZnO Ag 2O-Ag

负极:()()()()-12Zn 2OH Zn OH 2s aq s e -+→+

正极:()()()()-122Ag O +H O 22Ag 2OH s l e s aq -+→+

总:()()()()()()222Zn Ag O H O Zn OH 2Ag s s l s s ++→+

铅酸蓄电池 Pb PbSO 4PbSO 4-PbO 2

H 2SO 4

负极:2-44Pb SO PbSO 2e -+→+

正极:()2-2442PbO 4H SO 2PbSO ()2H O aq aq e s l +-+++→+()()

总:()22442PbO Pb H SO 2PbSO ()2H O s l ++→+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Ni(H 2)KOH(aq)O 2(C)

负极:222H ()4OH ()4H O(l)4g aq e --+→+

正极:-22O ()2H O(l)44OH ()g e aq -++→

总:2222H ()O ()2H O(l)g g +→

10.4 并配平下列方程式,并指出哪些是α,β衰变。

①105010548

147Cd Ag e +→+ ②2501125719851030Cf B Ln 4n +→+

③236423294

292Pu He U →+(α衰变) ④225

022588189Ra Ac e -→+(β衰变) ⑤240124194

094Pu Pu n +→ ⑥1238253009299115U Es 7n e -+→+(β衰变)

⑦212121185

085At At n →+ ⑧235114419092056036U Ba 2Kr n n +→++

⑨311311

151160P H S n +→+

10.5 1Kg 标准煤燃烧可以放出29980KJ 的能量,1.0KgU-235的裂变可以释放

108.21610KJ ?的能量,求①燃烧多少吨标准煤才相当于1g U-235裂变所放出的能量?②一座发电量为300MW 的火电机组,煤燃烧率为340g/KWh.问,一年需要消耗标准煤多少吨?

解: ①1g U-235释放出的能量为10338.216101010J -???

1g 煤释放出的能量为732.9981010J -??

假设χ吨的煤燃烧的能量与1g U-235释放出的能量相当。则:χ=2.74t ② 由题意:一小时内产生1KW 的电需要煤340g ,36524?小时产生

630010W ?的电需要煤χ。则:χ=33403652430010g ????=58.910t ?

答:燃烧2.74吨标准煤才相当于1g U-235裂变所放出的能量;一年需要消耗标准煤58.910 吨。

10.6 酸雨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贵州重庆容易形成酸雨,而北京天津地区不易形成?

答:3SO 极易与2H O 形成硫酸雾或者酸雨,危害生物,环境,对建筑物,金属设施,造成腐蚀和危害,给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危害。

贵州重庆地处山区,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北京天津地处平原,而且大城市建筑物密集,人口密集,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这样城市气流容易与郊区交换气流,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10.7 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哪些是全球性的,哪些是地区性的?

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是地区性的,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是全球性的

10.8 海水赤潮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发生赤潮事件对海水的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答:因为水体中N ,P 含量较高,使得海藻等浮游生物以及水草的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做水体富营养化,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海湾发生此类情况叫做赤潮。藻类腐败以后又分解大量营养物质,进而促进藻类的进一步发展,最终造成溶解氧含量降低,水质恶化。

10.9 某市日产垃圾10万吨,其质量组成大致是:纸布类7%建筑垃圾11% 塑料制品7%金属2%玻璃7%竹木2%厨房垃圾33%其余为水提出一种处理这些垃圾的合理方案。

答:废塑料:经过燃烧产生蒸汽或者发电;形成固体燃料和通过分解制成油;经加工制成生产塑料的原料(热塑性的).

厨房垃圾:精制发酵得到优质肥料.

竹木,纸类:回收处理,作为造纸的原料.

建筑垃圾:用来作为水泥,砖瓦等墙体材料,而具有一定强度,体积稳定的废钢渣和废矿石可做混凝土骨料.

玻璃:回收用于玻璃的制造.

金属:回收利用.

10.10 某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水质指标为PH=5,浊度为55mg/L,CoD=220 mg/L,BoD=88 mg/L,铅(以Pb计算)=3 mg/L,大肠杆菌=10个/mL,根据这些水质指标设计一个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

答:首先用沉淀等物理方法分离出悬浮物质;

BoD/ CoD=0.4>0.3,适合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不断的向构筑物中鼓入足量的空气,利用好氧微生物来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成CO2,H2O,和各种无机盐。加入一定的硫酸铁结合离子型的铅,在絮凝剂的作用下絮凝沉淀。再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和水体中过多的酸;加入消毒剂,除去大肠杆菌。

日用化学作业

12.2 (1)表面活性剂由哪几种成分组成,每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洗衣粉的成分共有五大类:活性成分、助洗成分、缓冲成分、增效成分、辅助成分。

洗涤活性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是去除污垢的主要成分,起润湿,增溶,乳化,分散和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它的含量一般不低于13%。

助洗剂是用量最大的成分,一般会占到总组成的15%-40%。助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束缚水中所含的硬度离子,使水得以软化,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所谓含磷、无磷洗涤剂,实际是指所用的助洗剂是磷系还是非磷系物质。

缓冲成分:衣物上常见的污垢,一般为有机污渍,如汗渍、食物、灰尘等。有机污渍一般都是酸性的,使洗涤溶液处于碱性状态有利于这类污渍的去除,所以洗衣粉中都配入了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一般常用的是纯碱和水玻璃。

增效成分:为了使洗涤剂具有更好和更多的与洗涤相关的功效,越来越多的洗涤剂含有特殊功能的成分,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洗涤剂的洗涤性能。

辅助成分:这类成分一般不对洗涤剂的洗涤能力起提高改善作用,但是对产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感官指标起较大作用,比如使洗衣粉颜色洁白、颗粒均匀、无结块、香气宜人等

(2)烫发有哪几种方法,他们的原理是什么,分别需要用到哪些化学试剂?

答:烫发分为电热汤和化学烫。

热烫就是首先将头发浸上碱性的药水,利用卷发器将头发弯曲,以改变头发中角质蛋白的形状,然后对头发进行加热,使头发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汽。受热后的烫发药水发生水解作用,二硫键被破坏,通过化学变化形成新的硫化键将头发形成的波纹固定下来,在热烫中二硫键的破坏和硫化键的形成是一个连续过程。

冷烫:头发涂上冷烫精(主要成分巯基乙酸铵)头发中的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这样就可以轻易把头发做成需要的形状,然后用冷烫精中的过硼酸钠氧化破坏溶剂,这样二硫键又重新结合,形成了需要的形状。

用到的化学试剂主要是热烫剂和冷烫剂,热烫剂的主要成分是由,无水硫酸钠,棉籽油,氨水和硼酸组成。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巯基乙酸铵,还含过硼酸钠。(3)吊白块的化学名是什么,它有哪些化学性质,用工业吊白块儿对食品进行漂白存在哪些问题?

答:化学名是,二水合次硫酸氢钠甲醛或二水甲醛合次硫酸氢钠

受潮时放热。80°C开始分解放出硫化氢。110°C完全分解,放出新生氢,此时还原性最强。

甲醛次硫酸氢钠可在原位产生次硫酸氢根离子,还原性很强,因此可在有机合成用作还原剂。

芳香二硫化物与卤代烃在甲醛次硫酸氢钠存在下反应,可得芳香硫醚。

与单质硒和碲作用,可得含有组成大致为Na2Se2和Na2Te x的化合物的溶液。与溴化苄作用,发生S-烷基化生成砜:

也可发生O-烷基化,此时产物将是亚磺酸酯。

危害:吊白块进入人体后,对细胞有原浆毒作用,可能对机体的某些酶系统有损害,从而造成中毒者肺、肝、肾系统的损害。

(4)简述毛发的结构和烫发染发的几种原理和方法,使用的化学试剂有哪些?

答:人体的毛发是由毛干,毛根,和毛乳头组成的。

烫发分为电热汤和化学烫。热烫就是首先将头发浸上碱性的药水,利用卷发器将头发弯曲,以改变头发中角质蛋白的形状,然后对头发进行加热,使头发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汽。受热后的烫发药水发生水解作用,二硫键被破坏,通过化学变化形成新的硫化键将头发形成的波纹固定下来,在热烫中二硫键的破坏和硫化

键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冷烫:头发涂上冷烫精(主要成分巯基乙酸铵)头发中的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这样就可以轻易把头发做成需要的形状,然后用冷烫精中的过硼酸钠氧化破坏溶剂,这样二硫键又重新结合,形成了需要的形状。

染发剂的类型:氧化染发剂,又称永久性染发剂(由于该染发剂中染料分子较小,染发时先让染料渗透到毛发皮质层中,然后再使用氧化剂,染料在头发中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染料分子较大,在头发皮层内固定下来,不会被洗发剂洗掉,可保留颜色很长时间)。矿物性染发剂(利用金属氧化物把头发染成黑色),暂时性染发剂。

(5)什么叫做清洁剂,防腐剂?杀菌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答:清洁剂,是一种液体状态的用来洗涤衣物或清洗用具或清洁家具等东西的清洁产品。它采用多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去污力强,漂洗容易,对皮肤无刺激。最宜洗涤厨具,家具,及水果瓜菜。

防腐剂,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灭菌剂的作用机理: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抑制能量的产生;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甾醇等的生物合成。

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它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杀菌剂则是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防腐剂对微生物繁殖体有杀灭作用,对芽胞则使其不能发育为繁殖体而逐渐死亡。不同的防腐剂其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

12.3 现有一瓶膏霜,如何才能鉴别它是油包水型还是水包油型乳剂?

答:稀释法:把少量的膏霜加入到油溶性的有机溶剂,如果能够很好的溶解,则为W/O,如果浑浊则为O/W。

电导法:测其导电性,以水为外相的O/W型有较好的电导性,而W/O的乳状液导电性能很差。

染色法:以微量的油溶性有色染料加入到乳状液中,若整个乳状液带有染料的颜色,则,该乳状液为W/O,如果只有其中的小液滴带有颜色,则是O/W。

12.4 甘油三酯的化学结构如何?动物油,植物油和化石油的化学成分有什么异

同点?

答:动物油就是动物脂肪,其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几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营养,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动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并且含有较多的胆固醇。

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主要含维生素E 和维生素K 。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化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12.5 一种物质的气味浓郁与否,宜人与否分别与物质的哪些性质有关?

答:物质气味的浓郁与分子量的大小有关,分子量越大香味越浓,怡人与否与气味的种类以及分子量有关。

生命化学作业

13.3 萄糖6126C H O 燃烧时放出2870KJ/mol 的能量,棕櫆酸16322C H O 完全燃烧释放9790KJ/mol 的能量,将他们分别看作糖类和脂类释放能量的代表,问每克糖类和脂类分别释放多少能量?

解:()()61261632211C H O C H O 180g mol 256g mol M M --=?=?,

每克糖类放出的能量为1

11

2870KJ mol 15.94KJ /g 180g mol Q --?==? 每克脂类释放多少能量1

219790KJ mol =38.24KJ /g 256g mol

Q --?=? 13.9 蛋白质有几大类?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有何差异?蛋白质的导电性有哪些实际应用?

答:蛋白质分为:按照分子形状分球状蛋白和纤维状蛋白;按照功能分为活性蛋白和非活性蛋白;按照化学组成分为简单蛋白和结合蛋白;

简单蛋白:水解后只产生氨基酸而不产生其他物质的蛋白质。根据来源、受热凝固性及溶解度等理化性质的不同,分为白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组蛋白、鱼精蛋白和硬蛋白等七类。

结合蛋白:结合蛋白由简单蛋白和非蛋白(辅基)组成;按其非蛋白部分的不同而分为核蛋白(含核酸)、糖蛋白(含多糖)、脂蛋白(含脂类)、磷蛋白(含磷酸)、

金属蛋白(含金属)及色蛋白(含色素)等。

导电性的应用:各种氨基酸在其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因而用调节等电点的方法,可以分离氨基酸的混合物。还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值,使其发生沉淀和变性。

13.15 已知DNA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浓度为0.14mol/L的NaCl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极小值,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大,根据上述信息和你掌握的知识,设计一套从猪血细胞中提取DNA的操作步骤。

答:先把猪血溶解在水中让细胞溶胀,使细胞核溶解出来,用离心机提取细胞核;把得到的细胞核溶解于乙醇中一段时间,使其中的DNA溶解出来,取滤液,加入到浓度为2mol/L的NaCl水溶液中,慢慢加水稀释,使DNA析出,最后用95%的乙醇重新提取。

13.16 已知某DNA的片段为A-G-C-T-A-G-G-A-A-T-C-G-T-T-G,问转录mRNA 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什么,最终合成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多肽?

答:mR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U-C-G-A-U-C-C-U-U-A-G-C-A-A-C,最终合成出的多肽是:丝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

食品与营养化学作业

14.1 在消化过程中肝脏和胰脏分别分泌哪些物质,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将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称为物理消化,也称作“乳化”。

胰脏分泌胰液、胰液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14.8便秘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1)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使食物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不足,或因摄入的食物过少、过细,尤其是缺少遗留大量沉渣的食物,使肠道刺激减少,反射性蠕动减弱而造成便秘。

(2)生活习惯改变、排便姿式不当、经常服用强泻剂及灌肠等,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下降,以致虽有粪便进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使排便反射不能产生而引起便秘。

(3)精神抑郁或过于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而引起便秘。

(4)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持续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等,也可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便秘。

14.13 简述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主要生理功能以及缺乏症,富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食物有哪些?

答:B1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

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1、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可提高肌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2、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

3、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4、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

维生素B2的欠缺会引起口腔、唇、皮肤、生殖器的炎症和机能障碍。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牛奶、动物肝脏与肾脏、酿造酵母、奶酪、绿叶蔬菜、鱼、蛋类。

14.18 植物油和动物油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中老年人应该以植物油为主而少吃动物油?

答:植物油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凡是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统称植物油脂;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钾(K)、钙(Ca)、铁(Fe)、磷(P)等矿物质,脂肪酸等。

动物油就是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动物油中的胆固醇还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胆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动物油味道较香,具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作用;。

由于食用动物油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意外,所以中老年人应该以植物油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动物油的营养,所以应该少吃动物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如果人体长时期摄入油脂不足,体内长期缺乏脂肪,即会营养不良、体力不佳、体重减轻,甚至丧失劳动

能力等。过多食用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意外,对人体不利

药物化学作业

15.3 天然青霉素有什么缺点?研制半合成青霉素的目的是什么?

天然青霉素G的缺点为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只能注射给药;抗菌谱比较狭窄,仅对革兰阳性菌的效果好;细菌易对其产生耐药性;有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半合成青霉素是将R基用其它侧链取代,目的是为了得到一系列耐酸、广普、高效的青霉素衍生物。如:

在青霉素的侧链上引入吸电子基团,阻止侧链羰基电子向β-内酰胺环的转移,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得到一系列耐酸青霉素。

在青霉素的侧链上引入较大体积的基团,阻止了化合物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又由于空间阻碍限制酰胺侧链R与羧基间的单键旋转,从而降低了青霉素分子与酶活性中心作用的适应性,因此药物对酶的稳定性增加。

在青霉素的侧链上引入亲水性的基团(如氨基,羧基或磺酸基等),扩大了抗菌谱,不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也有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 1.40; 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 1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 1.解:(g) 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 (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 2.解: ) 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 H ν)mol ·(kJ 14.6272 11r -Θ-=?=H Q p K 1077.3109.9824.3733 3 m r r ?=?--= ??= -S T 转) mol ·(kJ 78.34357 .86)15.137(36.3941 f B r --=---=?=?∑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 1 6.21311B r ---=--?+==?∑ νNO(g )CO(g )+(g) N 2 1(g)CO 22+) mol ·(kJ 24.37325 .90)52.110(5.3931f B r --=----=?=?∑ H ν

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 ,2 2p nRT 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 定温变化,0=?U 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 CaO(s) + SO 3(g) = CaSO 4(s) 求得 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但由于该反应 ,故存在一个能使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该 温度为 一般的炉温是1 200℃左右,所以热学上,用CaO 来吸收SO 3以减少天气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已有应用。 5.解:(1) ) mol ·kJ (4.116108.21515.29874.18013 r r r --=??-=???T )K 298(r ?) (J 1.247150 100100 50300314.8150RT 2112e 21 e e e e -=?-? ???=? ??? ??-=? ??? ??--=?-=?-=p p p p n p p nRT p nRT p V p V p W 7 .10676 .25675 .39) k ·mol ·(J 79.321106.37103.604)mol ·(kJ 11.434172.39509.634)mol ·(kJ 111f 1f -------?---?S G H 11r 1r K ·m ol · J 81.189,m ol ·kJ 7.346----=?-?S 11r mol ·kJ 42mol ·kJ 7.346---<<-?℃8571 K 0.130281 .189103.4043 ==-?-==H T )mol · kJ (74.180) 37.90(21f B r -=-?-=?=?∑ ν0,0r r ?? < ) K ·mol ·J (8.2150 .7220.2044.77211B r --=?-+?==?∑ ν1 3f 3f 4f r mol ·kJ 3.404)09.634()72.395(11.4341)CaO )SO )CaSO --=-----=?-?-?=?H H H H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含有杂质铜的铁,在3KNO 溶液中将发生()腐蚀。此腐蚀 电池的阴极反应是(),可用()检查;腐蚀电池的阳极反 应是( ),可用( )检查。 2、在单晶硅、KI 、4SiH 、SrO 、3NH 、3FeCl 、石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有( ),属于离子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 属于过渡晶体多的有( )。 3、周期表中5、6周期副族金属的原子半径相近,这是由() 引起的,使得他们的( )相似,矿物共生,难以分离。 4、作为光电材料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区,因为该区元 素( );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 )区,作 为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元素分布于周期表的(),因为该 区的元素();作为低熔合金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 )区 和( )区。 二、选择题 1、已知2(/) 1.07E Br Br V Θ?=,32(/)0.77E Fe Fe V Θ++=。则反应: 3221 2 Br Fe Br Fe ?+++??→+的电动势E Θ值为( ) (A)0.3V (B)-0.3V (C)1.84V (D)-1.84V 2、 某反应在400℃下平衡常数是14,此反应的r m G Θ?为( ) (A)5.21kJ mol ??(B)14.81kJ mol ??(C)-11.41kJ mol ??(D)-14.81 kJ mol ??

3、 某催化酶反应的活化能是1501kJ mol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如果病人发烧到40℃。则此催化反应的速率是37℃时的( )倍。(A)51.9610×(B)0.83 (C)1.2 (D)1.75 4、 已知322()3()O g O g =的机理是:32()()()O g O g O g =+(快反应) 32()()2()O g O g O g +=(慢反应)与此机理适合的反应速率方程是 () (A )3()v kc O =(B )3()()v kc O c O =(C )232()()v kc O c O =(D ) 232()/() v kc O c O =5、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Ag (B)Cd (C)Sn (D)Mo (E)Co 三、判断题 1、3Fe +的外层电子构型为265333s p d () 2、活化能就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活化能越高,分子越 难活化( ),反应速率越小( )。 3、副族元素的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与主族元素不同,即同族内自 上而下金属性减弱(),其氢氧化物的碱性则自上而下增强 ( ),唯独IIIB 族相反,单质的金属性自上而下增强( )。 4、由于Na 和F 的电负性之差大于Mg 和O 的电负性之差,所以NaF 的熔点高于MgO 的熔点() 四、计算题 1、某温度下,在10kg,pH=1.5且含有0.0401mol kg ??2H S 的溶液中,

工科化学第十章总结和课后答案~强亮生版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5)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 2. 填空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2)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植物残骸→腐殖质→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阶段,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学版)第1_2_3_章 第1章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2 习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 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 (√) 3. 由于CaCO 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 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 5. 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 大大增加 。 (×) 6. ΔH, ΔS 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 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 (×) 7. 凡ΔG θ 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 8. 273K ,101.325KPa 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 (√) 9.反应Fe 3O 4(s)+4H 2(g) → 3Fe(s)+4 H 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44 (/)(/)H O T H p p K p p θθθ= 。 (√) 10.反应2NO+O 2→2NO 2的速率方程式是:) ()(22O c NO kc v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 二.选择题 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 A. 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 是否相等 B. ΔH 相等 C. 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2. 已知 CuCl 2(s)+Cu(s)→2CuCl(s) Δr H m Θ(1) =170KJ?mol -1 Cu(s)+Cl 2(g) → CuCl 2(s) Δr H m Θ(2) =-206KJ?mol -1 则Δf H m Θ(CuCl,s )应为( D )KJ.mol -1 A.36 B. -36 C.18 D.-18 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 Θ的是( B ) A. Ag(s)+1/2Br 2(g)→ AgBr(s) B. Ag(s)+1/2Br 2(l)→AgBr(s) C. 2Ag(s)+Br 2(l)→ 2AgBr(s) D. Ag +(aq)+Br -(aq)→ AgBr(s) 4. 298K 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Δf H m Θ≠0,Δf G m Θ=0,S m Θ=0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二) 考生姓名: 得分: 【提示】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15×2=30分) 1. 德布罗依(Louis de Brogelie )关于粒子波动性假设,得到以下哪种证据的支持………答 ( ) A. 电子衍射实验 B. 光电效应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等离子体放电 2. 地质队在高原野外做饭,常做成“夹生饭”,可用以下原理合理解释的是…… ……… 答 ( ) A. T bp 上升原理 B. T fp 下降原理 C. 渗透压原理 D. 蒸气压下降原理 3. 关于锌锰干电池,正确的说法是…………………………………………… …………… 答 ( ) A. 属二次电池 B. 正极材料是Zn C. 负极材料是碳棒 D. 电池电动势为1.5V 4.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用可波函数ψ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 ( ) A. ψ 1,1,0 B. ψ n,l,m C. ψ 2,1,2 D . ψ n,l,ms 5. AgCl 在浓度为0.01mol ?dm -3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答 ( ) A. NH 3 B. NaCl C. NaNO 3 D. Na 2S 2O 3 6. 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电子分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为……答 ( ) A. s 区 B. p 区 C. d 区 D. f 区 7. 下列情况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 答 ( ) A. 试管中的反应 B.水浴加热反应 C.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D. 绝热保温瓶中的反应 8.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的影响因素有 ..…………….….…..………….………………… …答 ( ) A. 物质的分压(气体) B. 反应温度 C. 物质的浓度 D. 催化剂 9. 浓度均为0.01mol·kg -1的蔗糖、HAc 、NaCl 、Na 2SO 4水溶液,其蒸气压最大的是… …答 ( ) A. 蔗糖 B. HAc C. NaCl D. Na 2SO 4 10. 对某一化学反应,下列哪种情况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更快?…………………………. 答 ( ) A. △r G 越小 B. △r H 越小 C.△r S 越小 D. E a 越小 11. 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或过程,其r m ΔG 1=10 kJ mol ?-,则该反应… 答 ( ) A. 一定自发 B. 一定不自发 C. 能否自发需作具体分析 D.达平衡 12. 已知反应NO(g)+CO(g)= 2 1N 2(g)+ CO 2(g) 的r m ΔH 1=373.2 kJ mol ?--,欲使NO 和CO 的转化率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 …… 答 ( ) A. 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 13. 某反应在某条件下的转化率为38%,当有催化剂时,反应条件与前相同,则反应的转化率为: A. 大于38% B.小于38% C.等于38% D.无法判断 … 答 ( ) 14. 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答 ( ) A. Ba(OH)2 B. H 2S C. Na 2S D. Na 2SO 4 15. 关于对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即Balmer 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答 ( ) A .有6条谱线 B. 有5条谱线 C. 属于(n) 2-1跃迁 D.属于(n) 3-1跃迁 二.填空题(22分,每空0.5分) 1. 在铜银原电池中, 电极是负极, 被氧化, 电极是正极,盐桥中电解质正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只有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 学习帮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 学习帮

工科大学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V Q m r H ?(T) Θ m r H ?(T) Θm f H ?(T ) ξ 答:V Q :等容反应热; m r H ?(T):某温度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 值等于等压反应热);Θ m f H ?(T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ξ:反应进度。 2.盖斯定律的使用条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等压 (2)等容 (3)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 (4)等温、不做有用功,等容或等压 答:正确答案为(4)。 3.热力学标准态的含义?为什么要确定热力学标准态? 答:热力学标准态是指在温度T (但没有限定温度)和标准 压力 [ p Θ (100kPa)]下物质所处状态。而对纯理想气体热力学标准态是指 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 [ p Θ (100kPa)]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中 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 Θ 时的状态。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答: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Θ ?MgO ,m f H = - 601.7 kJ/ mol, Θ ?3 2 O Al ,m H = - 1675.69 kJ/?mol -1)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 而反应放出的热量又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 2,又加速镁、铝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 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5.通过计算说明,氧-乙炔焰为什么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答: (5/2)O 2 + C 2H 2 = 2CO 2 + H 2O(g)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习题答案

成绩 重庆大学大学化学(Ⅱ)期末考试试卷(B) 学院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页) 大题一二三四 成绩 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9小题, 每小题1分, 共9分)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离子键。答() 2、所有电子的电子云都有方向性。答() 3、微细的铝粉、麦面粉、煤粉等与乙醚、丙酮、苯等类似,也属于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危险品。答() 4、 r H大,并不预示其反应速率快。答:() 5、由于共价键十分牢固,因而共价化合物的熔点均较高。 答() 6、稀有气体固态时,在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所以它们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答() 7、同一元素的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答() 8、碳原子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故只能形成2 个共价键。 答() 9、过渡元素在高氧化态时一般均可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答() 二、将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本大题分11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2分) 1、下列各系统中,具有最大摩尔熵值的是答:()(1) 20 K 时的冰(2) 273.15 K 时的冰 (3) 373.15 K 时的水蒸气(4) 400 K 时的水蒸气 2、H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答() (1) 氢键 (2) 取向力 (3) 诱导力 (4) 色散力

3、在一定条件下,由蔗糖水溶液、冰、水蒸气、氧气、氮气组成的系统中有答()(1) 三个相(2) 四个相(3) 三种组分(4) 四种组分(5) 五种组分 4、确定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量的是答()(1)n (2)n和l (3)n,l和m (4)n,l,m和m s 5氢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能源,下列各项中尚需研究解决的有答() (1) H2是一种没有污染的能源 (2) 用水制氢资源丰富 (3) H2的运输方便、安全 (4) H2的燃烧热值大 (5) 价廉的制氢方法和技术 6、下列有机高聚物中电绝缘性最好的是答:() (1) 酚醛树脂 (2) 聚氯乙烯 (3) 聚四氟乙烯 (4) 聚酰胺 7、下列有机高聚物中,最适宜作粘结剂,且使用范围最广的粘结剂是答:() (1) 聚碳酸酯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 环氧树脂 (4) 酚醛树脂 8、在由气体A 与B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组分A 的分压力与总压力之比等于答:()(1) A 组分的摩尔分数(2) A 组分的分体积与总体积之比(3) B 组分的分压力与总压力之比 (4) A 组分与 B 组分的分体积之比 9、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已知有一气态化合物分解只产生两种气态物质:单质磷蒸气和氢气。4 体积的该气态化合物分解产生1 体积单质磷蒸气和 6 体积氢气。对此最简单的解释是该单质磷气体的分子式是答:()(1) P (2) P2(3) P3(4) P4 10、可制备耐热合金的金属元素是答() (1) Cu (2) Ag (3) Mo (4) Ni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1) 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达平衡时的蒸气压称为该液体的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2) 氢的电极电势是零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D )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D )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D ) (A) 单一化合物Al2O3 (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 (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C )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 HCl 的是……………………………………………( C )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D )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D ) (A) 盐酸 (B) 硝酸(C) 硫酸钠 (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D )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C )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B )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C) H3PO4和HCl (D) PH3和HClO 13. 下列各对物质,水解能力对比,正确的是………………………………………( D ) (A)>(B)> (C) SnCl2 > SnCl4(D) PCl3 > BiCl3 14. 二氧化氮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D (A) NaNO2和H2O (B) NaNO2,O2和H2O (C) NaNO3,N2O5和H2O (D) NaNO3,NaNO2和H2O 15.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2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 B ) (A) SnS (B) SnS2(C) PbS (D) Bi2S3 二、填空题 ( 共12题 30分 ) 16. N2O3很容易分解为 NO 和 NO2。将棕黄色的NO2冷却到0℃左右,它几乎全部转变为无色的 N2O4。经X射线衍射研究,证明固体N2O5含有两种离子。 17. NCl3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 NH3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HOCl __; PCl3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 H3,PO3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HCl______;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3.45) B、CH3COOH (pKa=4.75) C、NH3·H2O (pKb=4.75) D、HCN(pKa=9.31)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 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

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 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 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环境对系统做功,其符号为(+);反之为(–)。功不是状态函数,是过程量。因为功总是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有关。例如盐酸与锌单质在烧杯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会有热效应,但是系统并不做功(W有= 0)。但是,若将其组成原电池,系统就可以对环境做电功(W有<0)。又例如一个带活塞的汽缸膨胀,分别经过①向真空中膨胀;②向大气中等外压膨胀。设活塞的两个过程的始、末状态相同,则W体1=0;而W体2 = p环境(V2–V1)≠0。 10.热(Q)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系统吸收热量,热的符号为(+),系统放热为(–)。热是与变化途径有关的物理量,任何一个系统只能说它在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它本身含有多少热量,所以热不是状态函数。

大学化学作业题附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 第一章 1.现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0.25℃时结冰。已知在298K时纯水的蒸汽压为3.130kPa,水的K f=1.86 K·kg·mol-1,则该蔗糖溶液在上述温度下的渗透压(kP a)为(C )(A)600 (B)180 (C)332 (D)-332 △T f = K f×b B b B= △T f / K f =0.1344 ∏V=nRT ∏=cRT =0.1344×8.314×298 =333 kPa, (因浓度小可以近似认为b B=c) 2. 现有一瓶硫酸溶液,其质量分数为98%,则其物质的量分数应为(C )(A)0.5 (B)0.98 (C)0.90 (D)0.80 (980/98)/[20/18+ 980/98]=0.9 3. 现有1mol理想气体,若它的密度为d,分子摩尔质量为M,在T(K)温度下体积为V (L),则下述关系正确的是(D )(A)p V=( M/d) RT (B)pV d= RT (C)p V=( d/n) RT (D)p M/d=RT 4. 理想溶液是指-------------------------------------------------------------------------------------( D ) (A) 溶质对溶剂分子间作用力没有明显影响 (B) 溶解过程中几乎没有热效应 (C) 溶解前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没有变化 (D) 以上三个性质 5. 有一种称“墨海”的带盖砚台,其结构如图所示,当在砚台中加入墨汁,在外圈加入清水,并盖严,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 现象并解释原因。 答案: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墨汁变谈,因外圈的清水蒸气压 大,而砚台中加入墨汁蒸气压小,外圈的清水水分子蒸发而在 墨汁中凝聚。 6. 当26.9 g 未知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500 g 硝基苯中,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2.30 K 。已知硝基苯的K f= 7.00 K·kg·mol-1, 则该未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164 ___ 。 △T f = K f×b B= K f×m/MM A M== K f×m/△T f M A =7.00×26.9/2.30×0.500=164 7.60℃时, 180 g水中溶有180 g葡萄糖, 已知60℃时水的蒸气压为19.9 kPa, C6H12O6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180, 则此水溶液的蒸气压应为---- ------------------------------------- --------------( D ) (A) 1.81 kPa (B) 9.95 kPa (C) 15.9 kPa (D) 18.1 kPa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该溶液中含有() A. 甲醇 B. 甲醛 C. 甲酸 D. 乙醇 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① 苯② 硝基苯③ 溴苯④ 四氯化碳⑤ 溴乙烷⑥ 乙酸乙酯 A. ①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3.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 一氯甲烷② 二氯甲烷③ 甲醇④ 甲醛⑤ 甲酸⑥ 甲酸甲酯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④ 4. 结构简式是 A. 加成反应 B. 还原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5.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 C. 2-甲基-1-丁炔 D. 2,2-甲基-1-丁烯 6. 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B. D. 7. 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 A. 苯 B. 甲苯 C. 乙烯 D. 丙炔

8. 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 结构)共有()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9. 苯的同系物,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B. C. D. 10.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 金属钠 B. 浓 C. 无水 D. 胆矾 1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明矾净化水 B.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12.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 B. 无水乙醇 C. 冰醋酸 D. 乙醛 13. 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 消去反应 B. 加成反应

章工科大学化学有化习题及答案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第16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3-二甲基戊烷 (2) 2-甲基-3-异丙基己烷 (3)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新戊烷 (5)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3-二甲基-1-丁烯 (7) 2-甲基-2-丁烯 (8) 反-4-甲基-2-戊烯 (9) 反-1,6-二溴-3-己烯 (10) Z-2-戊烯 解答: CH 3CHCHCH 2CH 3 3 CH 3 (1) (2) CH 3CHCHCH 2CH 2CH 3 3 CH(CH 3)2 (3) (4) (5)(6) CH 3CHCH 2CCH 2CH 2CH 3 CH 3CH 2CH 3 CH 3C(CH 3)4 CH 3CHCH 2CH 3 CH(CH 3)2H 2C CCH(CH 3)2 CH 3(7) (8) (9) (10) H 3CC CHCH 3 CH 3 C C H H 3C 3)2 H C H BrH 2CH 2C CH 2CH 2Br H C C H H 3C H CH 2CH 3 2.用IUPAC 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HCH 2CH 2 32 CH 3 (1)(2)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 (3)(4) CH 3CHCH 2CHCHCH 3 2CH 32CH 3 CH 2CH 3 CH 3CH 2CCH 2CH 2CH 3 CH 2CH 2CH 2CH 3 (5)(6) CH 3CHCH 22CH 3 C CH 2CHCH 2CH 3 CH 3 H 3C CH 3 CH 3 (7)(8) (9)C C H CH 3 (H 3C)3C H 3C CH 3CH 2CHCH 2C 3 CH 3 CH 3 CH 2CH 2CH 2CH 3

大学化学上册作业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上册)》作业题 专业_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基础化学部无机及分析教研室编 2008秋

绪论 4.正确地修约下列数据:(1)37.800至3位;(2)72.75至3位;(3)90.045至4位;(4)12 5.550至4位; 5.以正确的有效位数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1)50.00×27.80×0.1167; (2)(2.776×0.0050)-6.7×10-3+(0.036×0.0271) (3) (4) 0.001120 5.10 21.14 3.10? ? 238 . 14 839 . 15 5.67 4.3) - 9.85 ( 24.16 - ? ?

第10章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 2. 重复分析一银合金试样,测得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67%,95.61%,95.71%和95.60%。试计算:(1)均差;(2)标准差;(3)变异系数。 3. 现对一种煤的含水量做了4次测定,测得水的质量分数为18.3%,18.9%,17.7%和18.6%,试求在置信水平95%时的置信区间。 5. 为检验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现采用一种钙的质量分数ω(Ca)=21.20%(真实值μ)的标样以新方法进行分析,若x= (Ca)=21.24%,s=0.12%,n=10。试问x与 μ的置信水平90%和95%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8 现有两个含铀试样的测定结果如下: 试样1 10.32%,10.39%,10.19%,10.21% 试样2 10.45%,10.41%,10.51%,10.36%,10.34%,10.39% 试问在置信水平95%时,两试样有无显著性差异?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教资)

普通化学第五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 答案(1-)(2-)(3+)(4-) 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 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 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b=849J.mol-1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1 =????- - 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 →)(243s O Fe )(3s FeO ×2 (-58.6)+2(38.1)+6p q =3(-27.6) 1 7.166) 1.38(2)6.58()6.27(3-?-=----=mol kJ q p 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1 ΔH=ΔU+Δ(PV )=ΔU+P ΔV 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 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 与q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 的分解 NH4HS(s) NH3(g)+H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 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 9.答案:ΔU-ΔH= -Δ(PV )=-ΔngRT (Δn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 ×T= 0 (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 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 -1530.5kJ.mol-1 (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 -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产物是NH4+(aq) (4)Fe(s) + CuSO4(aq) 答案 -153.87kJ.mol-1 11.答案 查表)15.298(K H m f θ ?/kJ.mol-1 -74.81 0 -135.44 -92.31 25℃ 25℃ -78℃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