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仪操作规程资料讲解

台阶仪操作规程资料讲解
台阶仪操作规程资料讲解

台阶仪操作规程

精品文档

台阶仪标准操作规程

1.0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人员对机器和设备进行正确操作,并作为初学者的学习指引,特制订此操作规范。

2.0职责

2.1工艺部门对产品制定检查标准

2.2对新进入操作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指导

2.3按照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查

3.0文件内容

3.1台阶仪

台阶仪电

源开关

焦距调节旋钮

平台微调旋钮

平台倾斜调节

3.2台阶仪操作步骤

3.2.1单点测量

3.2.1.1. 打开电脑,待电脑完全启动后,打开台阶仪电源。将待测样品放在台阶仪平台上,尽量保证在

探针的正下方。

3.2.1.2. 双击桌面的图标,开启测试软件,此时测试平台自动调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全自动氧弹热量计操作规程

松江水泥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3-09-01发布2013-10-01实施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发布

全自动氧弹热量计操作规程

1. 主要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氧弹热量计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自动氧弹热量计对煤发热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SDACM3000全自动氧弹热量计使用介绍》 3. 操作使用主要数据 点火丝标准热值25J/g,。 4. 使用条件 4.1 氧弹计应放在单独房间固定台面上,不得在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它试验项目。 4.2 室温应尽量保持恒定,每次测定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K,通常室温以不超出15-30℃范围为宜。 4.3 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因此不应有强烈的热源和风扇等,试验过程中应避免开启门窗。 4.4 氧弹计实验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阳光照射,否则热量计应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4.5 标定仪器常数后至下一次标定仪器常数,室温相差不得超过5℃。 5. 操作方法 5.1 氧弹正确使用

(1)将氧弹芯挂于氧弹支架上; (2)将已烘干的坩埚置于天平称量盘上,称出其质量。若是电子天平,则直接归零去皮; (3)用干净镊子或角匙将试样(充分混匀过),放入已称重的坩埚内,记下其质量(苯甲酸取两片;煤样为1g±0.1g;油样为0.3g~0.7g; (4)将装有试样的坩埚放到氧弹的坩埚支架上; (5)将点火丝接到坩埚支架(氧弹电极杆)上并拧紧螺帽,使点火丝靠近或稍接触试样; (6)点火丝不得与坩埚接触。若是煤样,则点火丝不得插入煤中,应弯成圆弧并尽量靠近煤样表面; (7)试样及点火丝装好后,平稳地将氧弹芯放入装有10 ml蒸馏水的氧弹筒内,旋紧弹盖并平稳放到充氧器上充氧; (8)测试完成后用放气阀将氧弹中的残留气体放出。 5.2 使用 打开氧气瓶阀门(减压阀的高压表指示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应大于5 Mpa),把氧弹放在充氧器弹定位盘上,使氧弹头对准充氧器气嘴,下压充氧手柄,压力要求为2.8~3Mpa(低压表指示),充氧时间30-45秒,充足氧气后缓慢松开手柄。取出氧弹,此时应能看到氧弹上面的气门芯向上突出,表示氧弹已充有氧气。 5.3 数据输入 输入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添加物热值。

煤质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企业简介 红外线快速煤质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日常操作 1、打开5E-MACⅢ仪器主机电源,连接好加温电源,启动电脑、打印机,仪器预热半小时。 2、打开氧气、氮气钢瓶阀门。出口压力调节为0.1Mpa。 3、启动测试程序:5E-MACⅢ红外快速煤质分析仪测试系统 4、点击【系统设置】打开系统设置窗口,检查系统设置,(一般设置为:快速法:水分:120℃恒温5分钟;挥发分:900℃恒温7分钟;灰分:860℃恒温25分钟)设置正确的参数后,按确定返回。 5、点击【开始测试】,输入相关的试样信息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测试窗口 6、给每个坩埚加好坩埚盖后,盖上仪器上炉盖,点击【称水挥灰空坩埚加盖重】,称量完毕,系统提示移去坩埚盖,(注:包括0号坩埚,盖子的顺序不能错位。)确定移去坩埚盖后,系统自动称量空坩埚重。空坩埚称量完毕,系统提示放置试样(注:0号坩埚不能放样,样重一般为0.6~1.0克),放样完毕,盖上仪器上炉盖,点击【称水挥灰样重】,称量完毕系统提示开始分析,点击【水挥灰开始分析】进入分析 7、开始加热高温炉(系统会自动打开氮气阀,向高温炉内通氮气,气体流量控制在4~5L/min)先将高温炉加热到设定温度并恒温到设定时间之后,称量坩埚,系统报出水分测定结果,水分分析结束。然后进入挥发分测试阶段:系统提示加坩埚盖,(注:包括0号坩埚,盖子的顺序不能错位。)加盖完毕,氮气继续打开,(气体流量控制在4~5L/min)高温炉加热至900℃恒温7分钟,系统提示打开仪器上炉盖,降温至350℃恒温15分钟,然后称量,报出挥发分测试结果,关闭氮气,挥发分分析结束。转入灰分测试阶段:提示移去坩埚盖,确认移去坩埚盖后,盖上仪器上炉盖,系统自动打开氧气阀,(气体流量控制在4~5L/min)高温炉继续加热至860℃并恒温25分钟后,开始称量坩埚,系统报出灰分测定结果,灰分分析结束,并打印结果或报表(如果在系统设置中设置了打印)。 8、实验结束后,点击【水挥灰停止实验】退出程序,打开仪器炉盖降温,关闭仪器主机电源,关闭电脑、打印机;关闭氧气、氮气钢瓶。 二、注意事项 1、当气体钢瓶气压≤1Mpa时,需更换气体。 2、在系统设置中,各个温度点的恒温温度、恒温时间可自行设定。 3、在放试样时请戴上清洁、干燥的工作手套,放样要均匀,并且要轻轻摇动坩埚使试样均匀分布在坩埚底面;0号坩埚做校正用,不放试样;放多种试样时,极干燥的样品后放入;本仪器配有专用的试样勺,试样勺使用前应是干燥的,每次放一个试样后必须清洁干净后再放另一试样。 页脚内容1

量热仪操作规程

TYHW-V汉显全自动量热仪操作规程 一环境要求 1.实验室应设有一单独房间,不得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他客观存 在试验项目;实验室最好朝北,以避免阳光照射;否则,仪器应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2.实验室尽量保持稳定,每次测定过程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通 常室温仪15~30℃范围为宜。 3.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因此不应有强烈的热源和风源等,实 验过程中应避免开启门窗;应避免室内人员过多。 4.若实验室内装有空调,则必须避免空调运行时形成的气流直接吹 响仪器,建议用户24小时开启空调或者不开空调。 5.电源:AC220V±10%,50Hz;须良好接地。 二、操作方法 接通电源,仪器“嘟嘟”报讯,并排水,同时显示内筒及外筒温度。

排水结束后系统进入如下界面并等待进一步的操作: (一)热容量标定 标定前应先输入苯甲酸、点火热数值。如数据不变,则不必输入。 1.称取苯甲酸0.9-1.0g·。(如为片装则可直接使用)苯甲酸应 研细,在以浓硫酸为干燥剂的干燥皿中放置三天活在 60-70℃烘箱中烘3-4小时,冷却后压饼。 2.安装点火丝 取0.2mm粗的点火丝约10cm长,中部绕成螺旋状,安装 在遮火罩上的电极间。并注意点火丝不要接触遮火罩,以 免形成短路。把已知重量的棉线一段夹紧在点火丝上,另 一端搭接在试样上。 3.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拧紧氧弹盖,放在充氧仪上充氧

15秒以上(每次试验充氧时间应该一致)充至压力 2.8- 3.0MPa 把氧弹放在内筒的支架上,盖上顶盖。 4.按“标定”键,根据提示进行输入后通过“确认”键进入 下一步“加水”时间设定,单位“秒”。设定结束,“确认” 后自动入水。加水结束进入“定容”过程。

JX-3热解析的操作规程

JX-3热解析使用及操作说明 一、按键说明 “状态”键:在运行后,按“状态”键可查询各个部位实时温度状态。 “△、▽”键:在设定界面中,用来调节时间和温度的设置。 “标定”键:做样和活化解析管用。(标定即反吹、吹扫)。 “运行”键:进入下一步骤及设定温度后“加热”。 “停止”键:停止当前步骤回到上一状态。 二、一般设定条件和参数 假定TVOC使用条件为:解析300°C,阀箱100°C,管路120°C,标定2分,(一般2-5分)解析5分。进样30s 苯一般使用条件为:解析350°C,阀箱120°C,管路120°C,标定5分,(一般2-5分)解析5分(一般5-10). 进样20s(一般20-30s)。 色谱条件: TVOC:毛细管柱:柱温50°C,保持10一般毛分后以5°C,/分升至250°C保持2分。气化室250°C,检测器250°C,柱前压0.1Mpa,分流比1;10左右,尾吹20ml/min,氢气4.5圈30ml/min左右,空气300ml/min,5.0圈左右。 苯:毛细管柱:60°C,。气化室150°C,检测器150°C,柱前压0.1Mpa,分流比1;10左右,尾吹20ml/min, 氢气4.5圈30ml/min左右,空气300ml/min,5.0圈左右 填充柱:?3mm*3.5m: 90°C, 气化室150°C,检测器150°C,柱前压0.2Mpa. 氢气4.5圈30ml/min左右,空气300ml/min,5.0圈左右。(一般填充柱使用二硫化碳作溶剂较好,) 三、操作要求及使用步骤 1.气路连接:氮气与热解析的氮气接口相连,热解析的色谱载气接口和色谱的载气相连(一般和色谱仪的柱前 压两通相连),热解析的保温进样管和进样器的载气入口相连。 2.电路连接:热解析的背面启动串口和色谱仪启动口及色谱工作站的启动线连接。 3.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设置热解析的各项参数。 4.按“运行”键使各路温度加热,待温度稳定后方可进行操作。 5.按“标定”键后旋动调节流量旋钮,调节流量100ml/min.。(即吹扫流量)。 6.按“停止”键后返回到开机界面,即“状态就绪”界面。 7.若已制作好的标定管,或采集的样品管可直接放在解析仪的解析盒内后,按“运行”键自动完成分析。 8若用进样针进样,事先应将吸附管活化,然后将吸附管两端旋紧后放在支架上,将针从右端锁紧口插入,按“标定”键在标定时间内,将缓慢推动针杆将标液注入。(一般30s左右)(本步骤及制作标准管) 9.一般标定时间结束后,出现“标定结束,按停止键结束”提示后按“停止”键,(一般苯应将管倒换头)再将 管放入解析盒。按“运行”键即可。 10.然后进入“解析阶段”. 11.解析后,自动进入“取样阶段”。 12.取样后,自动进入“进样阶段”。 13.最后自动进入“活化阶段”。 14.活化后,按“停止”键返回到“就绪状态”界面。将解析管取出放在支架上冷却。再准备下一次操作。 (若苯管反过头,应冷却后再反过来,即进样端一直不变。) 15.在进样完成后,可直接按下“标定”键,(不要从解析盒中取出)即可实现单支解析管的活化。也可按解析 仪设定的程序自动活化。最后按“停止键”返回“就绪状态”界面。 注意事项:1.一般TVOC做样时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有可能出现在一起,含量填写时应为二者含量之和。 2.苯管应截取120-130mm最好,应经常检查?10*2.4密封圈(氟胶)。 3.国家标准:苯≦0.09mg/m^3TVOC≦0.5mg/m^3

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的操作步骤

细胞分选的简要操作步骤 一、上样前的准备 FACSCalibu可以分选细胞进行培养或功能性研究,而这些研究需要清洁环境以保持分选后细胞不受污染继续培养,因此在样本制备,上机检测分选等过程中需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1、应用无菌技术制备下列无菌工作液。 3L 70%乙醇(用无菌蒸馏水配制) 5L无菌蒸馏水 5L无菌PBS 2、在干净的鞘液筒中加入3L 70%乙醇。盖紧盖子,振摇鞘液筒,确保桶内壁被乙醇充分洗 涤。安好鞘液筒。 3、将过滤器短接,否则乙醇将破坏滤膜。。 4、用70%乙醇冲洗收集管接口处,并喷洒进样口处的空气。 5、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BD 50ml收集管(若不使用浓缩器)。 6、放上一支装有70 %乙醇的进样管。 7、设分选门(画一个空门使机器进行分选操作)。 9、从Acquire menu选择SortSetup。在Sort Gate菜单中选择步骤7设定的分选门。按液流控制 键RUN。 10、在Setup 方框中打叉,点击Acquisition Control 菜单中Acquire。。 11、跑乙醇直至2支收集管注满(每管注满需要9min ),点击Pause, Abort。 12、再重复上述步骤2次,共需要1h。 13、断开鞘液筒,在鞘液筒中加入500mL无菌蒸馏水,振摇鞘液筒,倒掉液体,反复操作直 至洗净桶内壁残余乙醇。 14、在鞘液筒中加入3L无菌蒸馏水,盖紧盖子。安好鞘液筒。 15、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新的收集管。 16、放上一支装有无菌蒸馏水的进样管。 17、点击Acquisition Control 菜单中Acquire。 18、跑无菌蒸馏水直至2支收集管注满(每管注满需要9min),点击Pause Abort。 19、再重复上述步骤2次,共需要1h。 20、断开鞘液筒,在鞘液筒中加入3L无菌PBS盖紧盖子。安好鞘液筒。 21、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新的收集管。 22、放上一支装有无菌PBS的进样管。 23、点击Acquisition Control 菜单中Acquire。 24、第一支收集管(最左)中收集15 mL PBS后取下,使PBS由左至右流入下一收集管。重复 操作至2个管都收集了15 mL PBS为止。点击Pause, Abort。 25、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新的收集管。若要分选动物细胞,则应用无菌技术,用无菌 PBS4 % BSA缓冲液过夜包被50mL锥型管,将包被好的锥型管安置于收集接口。 26、按下述分选步骤分选样本 二、分选细胞

使用电导率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85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使用电导率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使用电导率仪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将仪器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仪器预热30分钟方可使用。 2.在测量状态下,先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并完成温度设置。 3.根据被测溶液电导率的测定范围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4.测定时,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至少2次,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将电导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均匀;测量高纯水时,最好采用密封、流动的测量方式,避免空气中的CO2落入纯

水后,具有导电性的CO32-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5.电极的贮存:经常使用的铂电极可贮存在蒸馏水中,若长期不使用应贮存在干燥的地方,使用前须放入蒸馏水中数小时;镀铂黑的铂电极部不允许干放,必须贮存在蒸馏水中。 6.电极的清洗: 1)含有洗涤剂的温水可以清洗电极上有机成分玷污,也可以用酒精清洗;钙、镁沉淀物最好用10%柠檬酸。 2)光亮的铂电极,可以用软刷子清洗,但是不可以在表面产生刻痕;对于镀铂黑的铂黑电极,只能用化学方法清洗。 7.为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必要时在仪器使用前,用该仪器对电极常数进行重新标定,同时应定期对电导电极常数进行标定。

8.电极插头座绝对防止受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9.样品检测完毕后,清洗电极、关闭开关、拔掉电源、清洁仪器、罩好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使用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使用量热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量热仪室房间室温能控制在15℃~30℃(有空 调),相对湿度≤80%,室内无强烈的空气对流,无热源、 冷源和风扇,周边无强烈震动、灰尘、强电磁干扰、腐蚀 性气体;不要在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他高温项目试验; 有空调或用电炉、暖气取暖的实验室不得时开时关,更不 得上班开,下班关;仪器放置时,不能靠近暖气片、空调 风直吹处、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每次测定室温变化不应超 过1℃,外筒温度应尽量接近室温,相差不得超过1.5K。 2.使用前必须事先检查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电 路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良好,确认各部分是否安置妥 当。 3.装样时,将氧弹头挂于氧弹支架上,将装有样品的坩

埚放在坩埚架上,装好点火丝,点火丝应与试样接触良好或保持微小的距离,并注意勿使点火丝接触坩埚,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坩埚及坩埚架。同时还应注意防止两电极间以及燃烧皿于另一电极之间的短路。 4.往氧弹加入10ml蒸馏水。小心拧紧氧弹盖,注意避免坩埚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甚至使试样被点火丝弹出。对于易与飞溅的试样,可先用已知质量和热量的擦镜纸包紧,或先在压饼机压饼并切成2-4mm的小块使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少振动氧弹,以避免坩埚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造成点火失败或烧毁坩埚。 5.煤样的粒度应小于0.2mm,先将煤样混合均匀,不同部位多点称取煤样,煤样重量为(1±0.1)g左右;在用同一把勺子称取多种试样时,取完一个试样后必须擦干净再取另一个试样;高热值的试样称量应小于1g(如油品,称样量在0.5g),保证总热量不超过35000J。

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通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通用版) ⒈接通仪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⒉仪器进行分段测试,预热30分钟。 ⒊将取样探针用密封塞密封,进行汇漏测试(每天开机后进行一次)。 ⒋汇漏测试无故障后进入等待测试模式。 ⒌将取样探针插入排气口,按下"测试"键,当屏幕显示测试结果后,电脑自动提示进入车速检测程序,待整车检测程序检测完毕后,"检测监控"机自动将信息存盘后,传输经打印机,并打印出检测结果。 ⒍废气分析测试必要条件: a、发动机必须热(机油温度必须>60oC) b、排气管不能有泄漏。

C、点火正时应调整到标准参数。 d、车辆怠速运行,不能使用辅助启动方式。 ⒎废气测试标准: 汽油车尾气CO(%)不大于 检测项目 车辆类型 新车 在用车 95.7.1前 95.7.1后 95.7.1前 95.7.1后 轻型车 4 3.5 4.5

4.5 重型车 4.5 4 5 4.5 汽油车尾气HC(ppm)不大于检测项目 车辆类型 新车 在用车 95.7.1前 95.7.1后 95.7.1前 95.7.1后 轻型车

最详细的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一、实验准备 1.标本制备: 2.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 二、凋亡 1.凋亡的检测方法:网站和其它 2.PI染色法 3.Annexin V 法 4.TUNNEL法 三、细胞因子 1.激活的细胞因子 2.CBA 四、血小板 1.活化 2.活化检测 3.网织血小板 五、红细胞 1.网织红细胞 2.PNH 3.胎儿红细胞 六、肿瘤学 1.DNA 细胞周期 2.蛋白 3.多药耐药 4.微小残留白血病

第一部分标本处理 一、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时的样品制备 (一)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细胞(约1X106细胞/ml),在每一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HAB,并充分混匀,于室温中静置1分钟以上(),再直接加入连接有荧光素的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反应(如做双标或多标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孵育20-60分钟后,用PBS(pH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虽然直标抗体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的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约1X106细胞/ml),先加入特异的第一抗体,待反应完全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以FCM检测其上标记的荧光素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本方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标本的检测。但由于二抗一般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易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标本制备时应加入阴性或阳性对照。另外,由于间标法步骤较多,增加了细胞的丢失,不适用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标本。 二、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1.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浓度应该合适,如果浓度过高,背景会因为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加。 2.在使用第一抗体之前,将样品与过量的蛋白一起培育,如小牛血清蛋白(BSA),脱脂干奶酪,或来自于同一寄主的正常血清来作为标记的第二抗体。这个步骤通过阻断第一抗体和细胞表面或胞内结构的非特异性的交互作用来降低背景。 3.在使用第一抗体之后,将样品与5%至10%的来自于同一寄主的正常血清和作为标记的第二抗体一起培育。这个步骤会减少不必要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细胞表面或胞内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用来自于同样的样品的血清稀释标记过的抗体可以略过此步骤。此步骤适用于很多方面,但有时候它也会导致已标记的第二抗体和正常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复合体的形成。这种复合体会优先与一些细胞结构进行结合,或者它们最终会导致期望得到的抗体活性的丢失。 4.使用F(ab’)2片段会使背景决定于第一或第二抗体与FC受体的全分子结合。大多数的第二抗体的F(ab’)2片段容易利用。而第一抗体的F(ab’)2片段一般是不能利用或很难制作。因此,在NaN3存在的条件下,将新鲜组织或

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校准要领旨在指导使用者对电导率仪进行常规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可 靠性,并以最佳工作状态运行。 责任: 操作员严格按本电导率仪校准标准操作规程执行,质监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内容: 1.标准操作规程 校准准备 将电导率仪电源打开,预热30min后进行校准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校准需要使用标准液进行,标准液有袋装及瓶装方式,一般向导电度计生产厂家购买,并出具检验报告及标注有效期。 检查标准液有效期,瓶装方式的取出一小部分于洁净容器中备用,需要对该容器进行润洗。袋装方式的可以一次性直接使用。 FE30型电导率仪可以使用两种标准的标准液进行校准,一种为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包括84μs/cm、1413μs/cm、cm;另一种为中国标准液组,包括μs/cm、1408μs/cm、ms/cm、cm。 设置参数 按仪器“设置”键,MTC温度闪烁,直接按“读数”键,此时校准组开始闪烁,进入标准液组选择状态。 按“∧设置”或“∨模式”键在不同校准液组中切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梅特勒-托利多标准液组,即84μs/cm、1413μs/cm、cm,按“读数”键确认。确认之后进入标准液选择状态,在随机附带的标准液中,包括2袋1413μs/cm 和2袋cm标准液。根据实际试验中需要检测的电导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液,按“读数”键保存。 按“退出”键退出参数设置模式,准备校准。 校准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电极,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标准液中,轻轻搅拌以使电极和标准液充分接触。按“校准”键,仪器将自动识别校准液并将不停变动屏幕显示的电导率值。 默认状态下,仪器采用自动终点判断方式,即可在无需人为判断的情况下到达校准终点。(仪器所测电导率与过去6秒所测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时即为测量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 作规程正式版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启动前应检查电源与地线是否接触良好,以及主机的通信线连接好。 二、按仪器规定程序启动仪器,以及选项规定进行试验 三、试验时按规定操作,氧弹内加 10ml蒸馏水,氧压力达到2.8—3.0Mpa,充氧时间不小于15秒。若氧气压力低于5Mpa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若降到 4Mpa时,应更换氧气瓶。 四、若发现氧弹漏气,则应检查氧弹漏气部位,换上备用密封圈。若氧弹螺纹滑丝,则禁止使用。

1、充氧仪严禁与各种油脂接触和周围严禁明火存在。 2、充氧仪上的导管应避免弯折、扭曲和碰伤。 3、每年必须定期更换一次外筒水。 4、每次试验完毕后,必须将氧弹的各部位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 5、测完热值后,氧弹内的气体一定要排净。 6、试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7、煤的发热量测定按GB213-2008标准规定执行。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MB23水份分析仪操作规程

MB23水份分析仪操作规程 1工作原理 水份分析仪是根据称重法和红外线加热烘烤法原设计,通过对被测物质在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进行比较,而得到被测物质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2主要技术参数 2.1最大称量值:110g; 2.2显示分度值:0.01g; 2.3可读性:0.01g,0.1%; 2.4 加热源:红外加热; 2.5温度调节范围:50℃~160℃(5℃为一步进量); 2.6重量校准:50g; 2.7秤盘尺寸(mm):Φ90; 2.8外形尺寸(D*W*H):280*500*380; 2.9净重:2.1kg; 3.0毛重: 4.15kg。 3操作方法 3.1水份仪有一个水平泡及四个水平调节脚,调节水平脚直至水平泡位于中心位置;(注:每次位置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调节水平。) 3.2接通电源,将电源线正确的一端插入水份分析仪背部的电源输入槽内,然后将另一端接上电源插座;(注:为了获取最佳结果,通电至少30分钟后使用) 3.3按下开机键(短按),打开显示屏,进入称量模式;

3.4把空的样品盘放入盘托架,放在支架上,显示屏显示样品盘的重量; 3.5按下去皮键清零,去除样品盘重量; 3.6取出样品盘,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煤样,把煤样均匀地分散在样品盘上;(注:煤样重量10g为准) 3.7把装有煤样的样品盘放回盘托架上,显示屏会显示煤样的称量值。 3.8关上加热罩,按下开始键开始测试; 3.9当测试结束会显示测试的结果并闪烁。 4.0按下去皮键退出此次测试,打开加热罩,取出煤样,清理煤样,等待下次测定。 4注意事项 4.1水分测定仪属精密仪器,注意保持清洁,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仪器; 4.2温度控制在120℃; 4.3仪器使用时,试样尽可能均匀分散在秤盘内表面,使重量处于秤盘中心,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4.4仪器的计量性能和配套秤盘,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定期检查校准; 4.5清洗水分仪注意事项 ●清洗前水份仪必须断开电源; ●操作过程中确保水份仪内部不能进入溶液; ●确保水份仪充分冷却; ●玻璃表面可用玻璃清洁剂清洗; ●不得使用刺激性化学制品及溶剂,氨水或有研磨作用的溶剂; ●定期清洗;

流式细胞仪操作步骤(FACSCalibur)

一、开机程序: 1.检查鞘液桶和废液桶。确认鞘液充满状态(鞘液为鞘液桶体积的3/4位 置,可以连续工作3个小时左右)、盖紧黑盖、管道畅通、废液桶有足 够空间容纳本批标本排弃的废液。如果要添加鞘液,要先释放鞘液桶中 气压。 2.依次打开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稳压器、主机开关、电脑开关,打印 机。 3.气压阀置于加压位置,待流式细胞仪处于STANDBY状态,做Prime,以 排除管路中气泡。 二、运行FACSComp软件、检查仪器状况 1.制备三色标准微球样本。一般情况向1ml鞘液(或过滤PBS)中加入 1滴质控小微球,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浓度。 2.机器预热5 min,打开FACSComp软件,选择保持路径。选择所需校 正内容,如果使用的微球是新一批产品要输入微球的批号。 3.在软件界面左侧Assay Selection选项中选择质控类型,即实验过 程中是否需要清洗样品。 4.上样品,微球溶液上样之前要充分混匀。功能键设置在“RUN”。 5.仪器自动检查,并做电压、补偿等设置。 6.FACSComp软件运行完毕,显示结果通过测试。 7.做Set up。 8.打印校正结果,退出FACSComp程序。 备注:在质控过程中,如果提示收集细胞速度慢可以提高细胞收集速度,但是在调节灵敏度(Sens)时,一定要用“Low”的状态上样,保证仪器灵敏度的准确。在使用仪器过程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在上样品过程中,仪器保持在“Low”“Standby”状态。 三、样品分析软件:CellQuest Pro 软件,选择“联机”。 1.

(2)对实验样本进行命名; (3)对实验通道进行预设(FSC,SSC,FL1-FL4)。 备注:如果界面被关闭,重新调出步骤: 2.调出质控模板。 3.画图 选择画图工具(一般选择散点图),Inspect 界面会自动弹出,对几个常用选项进行设定:将散点图选中(用鼠标点击散点图边框才能够 选中图形),将 更改横纵坐 备注:第一个散点图横坐标为FSC,纵坐标为SSC 。 (1一般获取10000个细胞。 (2 ( 3)将所有补偿调为0 (4)将非 52 (5)FSC和SSC (6 4.上阴性对照 将阴性对照管混匀,上机,功能键设置在“RUN”,散点图出现细胞信 号,第一个图:让细胞信号出现在自己看上去舒服的区域;其他三个 散点图,要将细胞信号调整到阴性区域,即左下角区域。通过移动通

差热分析仪操作说明

CDR-4P差动热分析仪操作使用说明(修改) 一、仪器操作及样品测量步骤 1. 打开仪器各控制单元的电源开关,DTA实验开机及仪器面板设置 (1)开通冷凝水(出水就行); (2)开启“温控单元”电源; (3)打开“数据站接口单元”电源; (4)开启“差热放大单元”电源,“差动,差热”开关设置在“差热”档,“量 程”旋纽设置在±50uv档,斜率设置已调好,请不要随意改动。 2.打开计算机,仪器需通电预热半小时以上即可使用。 3. 称量样品和参比物,放在差热分析仪炉子中的样品池。装样时先看清贴在电炉的标签上的参比和样品杯的位置,然后将两样品放入相应的位置,不能有样品撒落入样品支架内!注意摇杆速度的控制,防止摇杆滑丝和炉体的移动。 4. 点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BALANE”,点击通道“COM1”,点击“温度程序”。 5. 输入初始温度、终止温度和升温速率后点击“确定”。下一段的“初始温度”为上步设置的终止温度,最终的结束温度的时间标签中设置为“-121” *第一周的实验内容: In、Zn(样品重量:6~8 mg )用于仪器校正。 CuSO4·5H2O(样品重量:3~5mg ),Al2O3作为参比。 实验的温度程序设置:0—500℃(10℃/min);500℃;-121(时间标签中) *第二周的实验内容: In、Zn(样品重量:6~8 mg )用于仪器校正。 CuSO4·5H2O(样品重量:3~5mg ),Al2O3作为参比。 第一次实验的温度程序设置:0—60℃(10℃/min);60—150℃(3℃/min);150—500℃;(10℃/min);500℃;-121(时间标签中) (注意:此时在“差动热分析仪DTA”采样参数设置中的“升温速率”设置为5℃/min) 6. 点击“完成”,出现“温度程序有吗”的对话框点击“是”后,点击对话框“通信成功”中的“确定”。 7. 依次点击“数据采集”、“采样”、“最小化”。

流式细胞仪操作方法

一、样品制备 1、取样(大约1×106 cells),离心弃上清,以PBS洗两遍,逐滴加入1ml 70%的冷乙醇固定细胞,﹣20℃冻存过夜。分析时,离心弃上清,以PBS洗两遍,加入100μl的Rnase(GenScript试剂A),37℃水浴30min,然后再加入400μl的PI染液(GenScript试剂B),在4℃避光条件下孵育30min后即可上FCM检测。每个样品至少获取2×104cells, 二、上流式测细胞 1.1、打开液流抽屉,确认气压阀处于减压状态;打开金属挡板;取出鞘液桶,倒掉废液,将鞘液桶加至2/3满(一般可用三蒸水,做分选必须用PBS或FACSFLow),拧紧鞘液桶盖,安上金属挡板,保证管路畅通无扭曲。检查废液桶,将废液桶的气路和液路的快速连接阀打开,倒掉废液(加鞘液一定要倒废液)向废液桶中倒入400ml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合上压力阀。确实盖紧桶盖,检查所有管路是否妥善安置。 1.2、依此接通电源、打开稳压器电源(指示灯由bypass变Ac putput)、变压器电源,稳定5分钟。将FACSCalibur开关打开,此时仪器功能控制钮的显示应是STANDBY。如果需要打印,打开打印机电源。打开电脑(密码:BDIS),等待屏幕显示出标准的苹果标志(先开仪器,后开电脑主机)。 1.3、将压力阀置于加压位置,轻拍过滤器,使气泡位于滤器的上方,打开管路开关,将过滤器中的气泡排除,关闭管路开关。若滤器管路中有气泡,打开连接头,挤出鞘液,以排除气泡。关闭液流抽屉。执行仪器PRIME功能一次,以排除Flowcell中的气泡(反向压力使鞘液从进样针中流出)。结束后自动STANDBY,5分钟后即可进行试验。 2.1、从苹果画面中选取CELLQuest,最大化,选散点图标,打开,Plot type选择Acq-analysis,X参数和Y参数分别取FSC-H、SSC-H(选择散点图主要是确定所需细胞的细胞群)。选择单参数图标,打开,Plot type选择Acq-analysis,X参数选择FL2-H 1024(此属于荧光,根据荧光染料的波长范围选择不同的荧光,本实验使用PI作为荧光染料,故选择FL2-H)

DDS-11A型数显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一、仪器正常使用条件: ⑴环境温度:5~40℃ ⑵相对湿度:≤85% ⑶除地磁场外,无其它强磁场干扰。 二、操作方法: 1 接通仪器电源,让仪器预热约10分钟。 2 将电极侵入被测溶液,电极插头插入电极插座。 3 将“量程”(RANGES)开关板向“校正”(CAL)调节“常数”(CONST) 使显示数与所使用电极的常数标称值一致。 4 将量程开关扳至合适的量程挡,待显示稳定后,仪器显示数值即为测量时 温度下的电导率。 5 对高电导率测量可使用DJS-10电极,此时量程扩大10倍:即20ms/cm档 可测至200ms/cm,2ms/cm档可测至20ms/cm,但显示数须乘以10. 1防止湿气,腐蚀性气体进入仪器内部,电极插头,插座应保持干燥,电极使

用完毕应清洗干净,用净布擦干后放好,盛放被测液的容器须干净,无离子污染。 电导仪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特点 1、仪器采用高性能集成电路组成性能稳定的正弦波发生器,因此显示稳定、漂移小; 2、仪器采用了相敏检波器,抑制了由电极引线分布电容对测量的影响,因而本仪器不 用电容 补偿调节器,换档自动补偿并能测量低电导值; 3、仪器信号源频率和量程同步切换,使用方便; 4、仪器可在全量程范围内直读电导,只需校正一次电极常数,使用极为方便; 5、仪器内装有热反馈电路和驱湿元件,仪器使用不受温度和湿度影响; 6、仪器有温度补偿器,DDS-11C型对被测液能作标准温度系数百分之二,DDS-307 型作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四补偿。 二、主要技术性能 1、测量范围:见(表三) 2、精度等级:1级(→表四) 3、电计精确度:≤F.S±1.0% 加减1个字; 4、仪器的基本误差:≤F.S±1.5%; 5、常数补偿器:≤F.S±1.0%; 6、温度补偿器:≤F.S±1.0%; 7、因电导因温度升高而增大,DDS-11C型2%(度),DDS-307型1-4%(度) 8、仪器重复性:不超过基本误差的三分之一; 9、仪器稳定性:3h内漂移量不超过基本误差的2/3 10、工作条件: ⑴、环境温度:5℃~35℃; ⑵、相对湿度:≤80%; ⑶、供电电源:AC 220V±22V,Hz 50±1Hz 三、仪器的使用 1、将电源插头插入接地可靠的插座; 2、将选择开关置于校正位置,开机预热10~15分钟; 3、电导的测量: (1)仪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测量,只须在第三量程或任用量程校正电极常数, 有效读数最多为宜。 (2)温度补偿器置25℃,标准电导的温度值。 (3)DDS-307型电极选择开关置1或0.1等相应档位。选择开关置于校正位置,调节常数调节器,使仪器显示所用电极的电极常数值。例:电极的常数为 0.87则调常数调节器,使仪器显示为0.870(870)。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量热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启动前应检查电源与地线是否接触良好,以及主 机的通信线连接好。 二、按仪器规定程序启动仪器,以及选项规定进行试 验 三、试验时按规定操作,氧弹内加10ml蒸馏水,氧压 力达到2.8—3.0Mpa,充氧时间不小于15秒。若氧气压 力低于5Mpa时,充氧时间应酌量延长,若降到4Mpa 时,应更换氧气瓶。 四、若发现氧弹漏气,则应检查氧弹漏气部位,换上 备用密封圈。若氧弹螺纹滑丝,则禁止使用。 1、充氧仪严禁与各种油脂接触和周围严禁明火存在。

2、充氧仪上的导管应避免弯折、扭曲和碰伤。 3、每年必须定期更换一次外筒水。 4、每次试验完毕后,必须将氧弹的各部位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 5、测完热值后,氧弹内的气体一定要排净。 6、试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7、煤的发热量测定按GB213-2008标准规定执行。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流式细胞仪操作方法

—、样品制备 1、取样(大约lx cells),离心弃上清,以PBS洗两遍,逐滴加入1 ml 70%的冷乙醇固定细胞,-20°C冻存过夜。分析时,离心弃上清,以PBS洗两遍,加入100|j 啲Rnase (GenScript试剂A), 37°C水浴30min,然后再加入400』的PI染液(GenScript试剂B),在4°C避光条件下孵ff30min后即可上FCM检测。每个样品至少获取2xl04cells, 二、上流式测细胞 1」、打开液流抽屉,确认气压阀处于减压状态;打开金属扌当板;取出鞘液桶,倒掉废液,将鞘液桶加至2/3满(一般可用三蒸水,做分选必须用PBS或FACSFLow),拧紧鞘液桶盖,安上金属扌当板,保证管路畅通无扭曲。检查废液桶,将废液桶的气路和液路的快速连接阀打开,倒掉废液(加鞘液一定要倒废液)向废液桶中倒入400ml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合上压力阀。确实盖紧桶盖, 检查所有管路是否妥善安責。 1.2、依此接通电源、打开稳压器电源(指示灯由bypass变Ac putput)、变压器电源,稳定5分钟。将FACSCalibur开关打开,此时仪器功能控制钮的显示应是STANDBYo如果需要打印,打开打印机电源。打开电脑(密码:BDIS),等待屏幕显示出标准的苹果标志(先开仪器,后开电脑主机)。 1.3、将压力阀責于加压位置,轻拍过滤器,使气泡位于滤器的上方,打开管路开关,将过滤器中的气泡排除,关闭管路开关。若滤器管路中有气泡,打开连接头,挤出鞘液,以排除气泡。关闭液流抽屉。执行仪器PRIME功能一次,以排除Flowce呻的气泡(反向压力使鞘液从进样针中流岀)。结束后自动STANDBY, 5分钟后即可进行试验。 2.1、从苹果画面中选取CELLQuest,最大化,选散点图标,打开,Plot type选择Acq-analysis, X参数和丫参数分别取FSC-H、SSC-H (选择散点图主要是确定所需细胞的细胞群)。选择单参数图标,打开,Plot type选择Acq-onalysis, X 参数选择FL2-H 1024(此属于荧光,根据荧光染料的波长范围选择不同的荧光,本实验使用PI作为荧光染料,故选择FL2-H) Y Parameter Plot Source: |< Select File... X Parameter Mie:| Acquisition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开机前准备 a)将多功能电极架插入多功能电极架插座中; b)电导电极安装在电极架上; c)用蒸馏水清洗电极。 仪器的使用 开机 1.1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仪器必须有良好接地。 1.2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30min后,进行测量。 1.3测量 1.3.1电导率测量过程中,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对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可配用的常数为 0.01、 0.1、 1.0、10四种不同类型的电导电极。用户应根据测量范围参数表(表1)选择相应常数的电导电极。 表1 测量范围(μs/cm)推荐使用电导常数的电极 0—— 20.01, 0.1

0—— 2000.1, 1.0 200—— 20001.0 2000—— 2001.0,10 200——100010 注: 对常数为 1.0、10类型的电导电极有“光亮”和“铂金”二种形式,镀铂电极习惯称作铂黑电极,对光亮电极其测量范围为(0-300)μs/cm为宜。 1.3.2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电极常数的设置。电极常数的设置方法如下: 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 0.01、 0.1、 1.0、10四种不同类型,但每种类电极具体的电极常数值,制造厂均粘贴在每支电导电极上,根据电极上所标的电极常数值调节仪器。按三次模式键,此时为常数设置状态,“常数”二字显示,在温度显示数值的位置有数值闪烁显示,按“△”或“▽”键,闪烁数值显示在 10、1、 0.1、

0.01程序转换,如果知道电导电极常数为 1.025,则选择“1”并按“确认”键,此时在电导率、TDS测量数值的位置有数值闪烁显示,按“△”或“▽”键,闪烁数值显示在 1.200- 0.800范围变化,如果知道电导电极常数为 1.025,按“△”或“▽”键将闪烁数值显示为“ 1.025”并按“确认”键。仪器回到电导率测量模式,至此校准完毕。(电极常数为上下二组数值的乘积) 1.3.3温度补偿的设置 当仪器接上温度电极时,该温度显示数值为自动测量的温度值,即温度传感器反应的温度值,仪器根据自动测量的温度值进行自动温度补偿;当仪器不接上温度电极时,该温度显示数值为手动设置的温度值,在温度值手动校准功能模式下(按“模式”键二次),可以按“△”或“▽”键手动调节温度数值上升、下降并按“确认”键。确认所选择的温度数值。 使选择的温度数值为待测溶液的实际温度值,此时,测量得到的将是待测溶液经过温度补偿后折算为25℃下的电导率值; 如果将“温度”补偿选择的温度数值为“25”℃时,那么测量的将是待测溶液在该温度下未经补偿的原始电导率值。 1.3.4常数、温度补偿设置完毕,就可以直接进行测量,当测量过程中,显示值为“1---”时,说明测量值超过量程范围,此时,应按“△”键,选择大一档量程,最大量程为10ms/cm或1000mg/L;当测量过程中,显示值为“0”时,说明测量值小于量程范围,此时,应按“▽”键选择小一档量程,最小量程为20μs/cm 或mg/L。 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