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培养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多元解读,培养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平辉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3期

话先从旅游说起,一个景点可供玩赏的地方往往很多,如果你在一个地方驻足不前,就会失去领略其他风光的机会。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师对课文的解读一味地依赖教参,学生浮光掠影地了解课文内容之后,便端出了标准解读答案。无疑,教参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标准、权威的答案,它犹如景点中的一处风景,其实还有不少的风光同样精彩,同样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玩赏。

只有对文本的深度触摸,对文字的反复咀嚼,才能品出不同的滋味。不同的人“口感”不一样,品出的滋味也应有所差异。固守标准解读答案的语文阅读课如同几何证明教学课,阅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有限的。

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不应只是依赖和服从权威解读,而应超越甚至反叛权威,从而创生出更加精彩的解读。这一点早已引起国外的重视。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盛行“批判的阅读”。何谓“批判的阅读”?简言之,是用自己的经验、标准去批判文本的价值。“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它强调阅读者的主观思考。“批判的阅读”不凭借先入为主的文本意义占领学生的头脑,而是充分发挥读者的创造性,让他们深入钻研作品,鼓励他们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样的理念与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是相通的,即带领学生突破标准化解读禁锢(通常来自教参),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巧妙借鉴“批判的阅读”观念,语文教学会变得更加精彩,在课堂上学生拒绝盲从,敢于思考,崇尚个性解读。课堂上有不同的观点在碰撞,我们可以倾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位教师在教学《船长》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围绕“船长在船沉之前能自救吗”进行辩论。正方认为能自救,能生存,反方认为只能牺牲。正方同学从语言细微处入手,提出自己的论点。如,“人们透过阴森可怕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徐徐沉入大海。”“徐徐”可见船长有逃生的时间,他能自救。而反方同学认为“徐徐”不是指时间长,而是表达人们对舍己为人的船长的敬佩之心,留恋之情,也表达人们此时的悲伤。学生通过细致地阅读文本,深入地思考,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方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教参提供的文本意义只是一家之言,学生对此可以采用或赞成或保留的态度,所以他们往往能解读出一些令人惊喜的意义。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悟出多元解读的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几种方法。

方法一:在文本的空白处解读,用丰富的想象来填充。以《信》的教学为例,妞妞替雏鸟写信,信的内容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这是文本的空白之处,通过引读、创设情境,有的学生读出了鸟儿很着急,希望妈妈快点回家;有的学生读出了小雏鸟多么伤心啊,它在责怪妈妈,责怪中又含着对妈妈的关心。妞妞替花儿写信,有的学生读出了花儿已经姹紫嫣红,再过几天就

要谢了,他焦急地等待着前来采蜜的蜜蜂;有的学生读出了花儿已经姹紫嫣红,此时此刻,它挂念着远方的朋友——小蜜蜂,担心是不是累了,肚子饿了吗?有的学生读出了花儿已经姹紫嫣红,它热情地等待前来采蜜的蜜蜂。文本空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引领学生思维往多向发展,让他们在个性化解读中生发智慧。

方法二:从情节的细微处挖掘,让七嘴八舌的童言飞扬。《杨树之歌》有这样一个细节:“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为什么下雨时唱得响亮?学生读出了有了小雨点的帮忙,杨树越唱越带劲。还有的学生读出了杨树的心情多么欢快,感谢雨为它带来解渴的水。润润喉咙,杨树的歌声多么响亮。

正是一个个细节构筑了文本的意义,会读书者善于从文本的细节处读出自己的理解。挖掘文章的细节,鼓励学生个体体验,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深刻的洞察力。

方法三:让关注的目光透过标点符号,从标点处作解读。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是文章思想感情的传声筒。在教学中,标点符号往往被我们忽视,关键的标点符号可以让学生谈理解,从标点处体会文章的思想。《瀑布》中的“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有的学生产生疑问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感叹号?通常这句话应该这样加标点:“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有的学生从这里体会到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他们还结合自己旅游经历来谈体会。有的学生体会到瀑布的雄伟与壮美。又如《你一定会听见的》第8自然段“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此处省略号可以引导学生给予关注,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补充出作者还想说的话。我们让学生围绕标点谈个性化理解,可以让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领悟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方法四:咬文嚼字,多元解读。“语文课,语文味”是近年来语文教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关注语文本身,既让学生亲近、理解、崇拜文字,从多角度去品味语言。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爱如茉莉》这一课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课文的结尾“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为什么连续用了两个“爱如茉莉”。老师让学生多元解读。一学生认为,他把“爱如茉莉”这个词放在心里细细品味;一学生认为,小作者非常高兴明白了爱如茉莉的意思;一学生认为,第一个是令人感叹,第二个是让人回味;一学生觉得第一个爱如茉莉说明了爸爸妈妈的爱是平淡的,第二个爱如茉莉能让我们久久体会那种平淡的爱;一学生觉得作者是反复指出爱如茉莉才说两遍……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薛老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从一个个字词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方法五:在升华文章中心处多元解读。《杨树之歌》中的杨树为什么边唱边轻轻鼓掌?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读的:“…轻轻鼓掌?写出了杨树生命成长的欢乐。”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做了以下几种解读。解读1. 杨树因感动、感恩而鼓掌,它们感谢金色的太阳。太阳把光和热无私地给了大叶杨,有了太阳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杨树,杨树因感动而鼓掌它们的胸中有颗感恩的心。解读2. 杨树在为别人鼓掌,为老爷爷、老奶奶、小宝宝……它们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把关爱送到千家万户,把感动记在心上。解读3,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