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统治欧洲哲学思想两千多年,却在近代受到猛烈的攻击。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诸存在?后面、上面、外面的最根本、最原始、最本质的?存在?,似乎这个?存在?是事物的一种特别的属性,加到任何事物中去,就会使该事物?存在?,像现在的味精加到任何菜肴中去都能提味一样。康德对此大加批评,指出?存在?是一综合判断,并非事物之任何属性。将?存在?加到事物中去,不能对事物增加任何东西。于是,如此理解下的?存在?只是毫无内容的一个抽象概念。言之凿凿。于是康德以后,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而存在论式微。

然而,存在论之问题并未因康德的批判就完全平息下去,因本质、本体、本原(源)等问题依然存在,而康德的知识论只着重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经验知识问题,那超出经验之外的问题,康德归于宗教信仰范围,于是有费希特、谢林,特别是黑格尔出来将经验与超越、直观与本质统一起来,也使知识论和存在论统一起来。

应该说,黑格尔的绝对哲学,已有时间的因素在内。因他的哲学,强调辩证发展的过程,?存在?作为本质的?存在?,是一个矛盾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抽象概念。黑格尔说,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全?。黑格尔的哲学,把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了,对于哲学的贡献是非常伟大的。黑格尔不仅批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而且改造了传统形而上学,使之有了一个新的、辩证的形态。不过黑格尔的哲学最终仍是一个概念的体系,他的学说从《精神现象学》到《逻辑学》的发展,说明了这种概念化的趋向,?时间?、?历史?也成了一个逻辑概念的推演体系。

将时间因素着意引入哲学,使传统形而上学彻底改变面貌的,是本世纪的海德格尔。海氏哲学来自他的老师胡塞尔。胡塞尔的现象学不可能不受黑格尔的影响,但他舍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本质直观、直观本质的直接性,固然也考虑到时间问题,但其说法,显得塞而不畅。海德格尔主要著作以《存在与时间》为书名,可谓旗帜鲜明地把时间和?存在?牢牢地拴在一起,不可分割。

《存在与时间》固为海氏早年之作,但却是相当成熟的作品。后期虽有许多的发展,并有转向之说,但其思想之基础以及转向之根据,皆可在《存在与时间》中寻得。

在《存在与时间》中,为阐明?存在?的时间性,海氏先从人的分析入手,因为他老师胡塞尔说,事物本身的意义只是向人才显现出来,所以胡塞尔现象学着重人的研究,是为?人文科学?——人就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不是有理性的动物,因为人不是动物。

胡塞尔哲学对人的分析,对海德格尔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不过海德格尔还进一步指出,人固不是动物,但人仍是万物之一,问题是万物中之?何物?是人?人不是天使,人也不是野兽,那么,人又处于何种状态?

海德格尔说,就哲学意义来讲,人是Dasein。海氏的这个词和?存在(Sein)?一样难懂、难译;弄清楚这两个基本概念,海氏的思想大体也就可以弄清楚了。

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借助基尔克特的?存在(Existenz)?来解释他的Dasein,谓Dasein是从?万物?中?脱颖而出?(ex—sistence)的意思;但Dasein的?Da?,在德文是指?具体的?意思。什么叫?具体的??具体的就是有具体时间、地点的,不是超时空的思想概念。这样,人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定义,而是具体地?在??那里(Da)?。按海德格尔的意思,一旦人进入到Dasein的状态——即有了Dasein的?觉悟(befinden)?,则Sein的意义就显露出来了。这时候,Dasein是具体的,有时空的,Sein同样是具体的,有时空的,因而就不像传统形而上学说的那样是抽象的、概念式的超时

空的,似乎可以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这样,海德格尔将时间(空间)观念引入形而上学,使?存在(Sein,Being)?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于是,

海氏似乎蛮有理由地宣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它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陷于无事可做、寿终正寝的地步。

巨大的任务仍在于如何阐述Sein的时间性,如何将时间观念合理、清楚地引入?存在?,又如何与空间观念结合起来,使得人们能够了解?存在(Sein

)?的确?在?时间(空间)中,而又不是?诸存在(Seiende. beings)?,

因为即使海氏所着重研究过的康德的?时空?和?存在?,也都在经验对象范围内,而不具备他的超越的意义。

世上万事万物?在??时间—空间?中,这好理解。从这个意思引伸出来形而上学意义的?存在?——那个超越万事万物之上、之后、之外的东西,就也会?在?时空之上……,因而是超时空的,而超时空则是永恒;于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存在?是不变的、永恒的。我们看到,这个道理倒也自圆其说,所以它统治西方哲学很多年。

然而这个理论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弄不好会自相矛盾。既然形而上学的?存在?是超时空永恒的,它就只能是一个思想中的东西,而没有现实性,没有现实性的东西如何说它?存

在??思想的东西只是一个观念,一个理念,于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就说了自相矛盾的话:?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问题,也是康德抓住的几个二律背反的核心基础。

如今为形而上学本身计,挽救这个?存在?,使之不至于流于空洞的思想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为使形而上学的?存在?真正?存在?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把?存在?与时间在一个新的理路中结合起来,这个理路则必定会使传统的形而上学彻底改变面貌。这就是海德格尔所做的工作,于是时间就被引入了?存在?。

时间被引入?存在?就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坚持?存在?的时间性,同时还要让这个

?存在? 与作为万事万物的?诸存在者?(Seiende,beings)区分开来。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体会海德格尔的理路:形而上学不是要探本求源吗?我们现在就来考虑这个?本?,这个?源?。

?本?、?源?原是古代希腊早期哲学家就提出了的问题,是被亚里斯多德称作?自然哲学?时期的核心概念——’αρχη’,我们就译做?本源?,也译做?始基?。我们知道,早期希腊哲学的?自然?,原本是?生长?的意思,所以,所谓?本源?、?始基?,原本有时间的意思在内,是问事物的?始祖?;我们甚至可以说,凡问?起源?者,皆有时间的意味在内。

那么,传统的形而上学又为什么超越到时间之外去了呢?原来,凡经验的时间都被看作是无限的,如问事物之经验之起源,则可无穷地问下去,绝无止境;但形而上学又非要问出个头来不可,于是,这个?头?就只能?在?时间之外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寻根问底精神,逼出了一个纯思想的天地,一个理念的天地,这个天地倒也美丽,却是一个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它?不存在?。

从某种意义来说,传统的形而上学思想方式的毛病不是出在?超越?过分,而在于它?超越?得不够,因为它拘泥于经验地理解?时间?——把时间?想象?成无限的;殊不知,就?本源?的意义说,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里所强调的思想。我们看到,海氏这个思想,好像给传统的哲学投了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历来哲学都强调无限,如

今要颠倒过来,强调有限,并且反咬无限是经验哲学、自然科学?想象?出来的。这一思路的提出,需要相当的勇气。

我们看到,海德格尔提出此论,并非为了标新立异,他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他颠倒有限、无限的位置,根据在于他对Dasein、对人的分析,在于他的?现象学?的师承。胡塞尔关于?意义?只对人?显现—开显?,从而赋予?生活世界?以不同于?物理—自然世界?的性质的观点,仍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

人在海氏看来是有限的,会死的(mortal,sterblich),人?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都是有限的、时间性的,而不是永恒的。无限为无,有限为有;限为限定、时空,故有限为?存在?,无限为?不存在?。?时间(时限)?引入?存在?,则?存在?真的是为?存在?。

然则,时间性之?存在?为何又不同于经验中之万事万物,或者甚至说,只有在时间性意义下的?存在?才不同于经验自然之万事万物?

如前所说,经验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无头无尾的,只有?时间性?的事物——Sein,才是有头有尾的;在经验自然的范围内,我们只有永远(永恒)地探索下去,而无权问一个?头?和?尾?;只有对?时间性?的事物,我们才能合理地去问它们的?头?和?尾?,也就是说,我们才能合理地提出形而上学的问题:事物的本源、本质、始基(始祖)……,也才能合理地问事物的?终结?——事物的?始?、?终?,事物的?全?——?大全?(whole)。哲学——形而上学不是要问事物之?全?(thing as awhole)吗?事物如果没有?时间

性?,则此问题只是想象的产物,没有理论上的合法性。

这就是说,只有向人这一会死的、有时限性的存在者——Dasein开显出来的?事物?,才是有始有终的?大全?,并且这个?大全?竟然不是一个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

理路如此,我们如何进一步清楚地体会此中的意思?我今设想一个特例,可能有所帮助。

试想我们如果在一个博物馆中,面对许多文物,这时?文物?和?我?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对此种状态之分析,其实也是海氏自己说到过的,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古物?(antiqut@①t),谓其作为经验自然之物言,并无分今、古,古物之所以成为古物,乃在于它那个?世界?已然过去,使用它的人已成为?古人?。此时,海德格尔的意思已很明显,顺此而下,则可窥测其Sein、Dasein的主要思路。

就人们的基本经验来说,去博物馆并非去作科研,更非有什么实用的打算,博物馆陈列的器皿,决不允许被使用;博物馆的东西自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们的意义,不完全在眼下当前,而更侧重在它们的过去。它们展示着自身的历史。

博物馆的器皿,如果只作经验自然的器皿观,它们也有自然的功能、实用的属性,光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只是现时的。它们现时是?在?那里,而它们的?过去?,对?现时?来说,已?不(存)在?,它们的?未来?则尚未?(存)在?。

然而,在博物馆里的这些器皿(文物),则显示着它们确实?有?一个?过去?,甚至它们的意义完全在于它们?有?一个?过去?,否则它们和一般经验自然器皿无异。

一方面,博物馆里的这些器皿,有一种形而上的意味——它们在器皿(形)之上还显示着超越的?道?的意味;另一方面,这个?道?又不是抽象的、概念式的?理?,而是时间性、历史性的,因而是具体的。

博物馆里这些文物器皿,以历史、时间的形态?存在?着,它们保存、展示着它们的历史——保存、展示着它们自身的全过程,即从头至尾的?大全?。它们就是?大全?。

文物器皿的这种?大全?,同样不是抽象概念式的,不是推论至无限,而是具体的,实实在

在的,是有限的?大全?,是有时限的?大全?——它们的时限已然终结。

作为?大全?的文物器皿,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这个?世界—时代—世代?已经终结。在这个意义下,博物馆里的文物器皿,只有作为?历史?、?时间?才有其意义。

就经验自然来说,这些?存放?在博物馆里的东西,相当一部分还是可以用的,它们还是物品,事实上我们常常在用前人用的东西;只是这些进了博物馆的东西,受到特殊的保护,阻止现在的人去用它们,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它们的历史性,把它们的完整的历史面貌(大全)?呈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来看,文物器皿的意义就?在?于它们的?历史性?、?时间性?;也就是说,如果取消了它们的?历史?、?时间?性,它们作为文物的价值就没有了,就会成为经验自然的一般器皿。由这个意思又进一步可以说,?时间?、?历史?使文物成为文物,文物?(存)在(于)??历史?、?时间?中。

由这个意思,人们又可以说,存放文物的博物馆,实际上?存放?了?时间?,存放了?历史?。

文物的?历史性?、?时间性?不是参观者?想象?出来的,而是文物自己?告诉?我们的。博物馆里的那里坛坛罐罐,都在向我们诉说些什么——诉说它们的?历史?,诉说它们的?终始?;于是,我们想到了海德格尔说的那句不好懂的话——?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看到,作为文物的?存在?,的确是以语言为家,文物之所以为文物的意义,的确是?住在?语言中。博物馆通过语言?存放?(保存)了文物,使文物真正成为文物。

博物馆只是一个特例,难道那里的器皿真的展现了这些器皿的本质,而跟我们这里讨论的形而上学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

我们说过,以文物为特例,有助于理解海氏的Sein,因为正是文物的历史性、时间性,而不是文物的经验自然?属性?展示了这些东西的本质、本源。文物器皿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是这些事物的本来面貌,是?物本身?——物自体(Dinge

an sich)。

自从康德提出?物自体?的问题后,欧洲传统形而上学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康德指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因而旧形而上学一切企图把握本质、本源的努力,都被宣布为徒劳无益的,是理性在知识领域里的?僭越?。在康德看来,?理性?在?知识?领域里,只能应用于可经验、可感的部分,亦即?理性?在?知识?中,只有权为感觉世界立法,使其成为科学体系,但?物自体?是?超越?的,亦即不可感的,它不?在??感觉世界?。?本体?是一个?思想体?(noumenon),是不可感的,因而也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认知事物向我们(感官)显现的部分,那不显现的部分,是科学知识不能及的。

我们看到,康德这个思想有一个前提:物自体不?在?时空中,是?超越?的,因而不可知;如果物自体并非单纯感觉之物,而又在?时空?中,则该当如何?

把时间、空间引入?物自体?正是海德格尔要做的工作。

海德格尔在他那篇重要的演讲《艺术的起源》中有一段很形象的话:?我们在事物的表象中,事实上并不是先感受到感觉材料的蜂拥而至,如音调和声音——如此种事物概念(当指康德的事物表象概念——引者)所宣称的那样;而我们听到的毋宁是汽笛之长鸣,听到的是飞机之隆隆,并能立即分辨‘奔驰’和‘大众’的不同响声。?紧接着他深有所感地说:?物自身比所有的感觉更靠近我们。?他甚至指出,?为了听到单纯的声音,我们必须离开事物,将我们的耳朵从(具体的——引者)事物那里挪开,来抽象地听?。

?感觉?,尤其是罗素那个?感觉材料?(sense—data),

是?分析?出来的,因而反倒是抽象的,而事物本身本来是具体的;从这个思路顺下来,?感觉(材料)?反倒不?在?时空中,而具体的事物——物本身、物自体则?在?时空中。?感

觉(材料)?反倒是?思想?的抽象,而?事物自身?则是实在的?存在?。

?在?时空中的事物自身,器皿就是器皿,自身?在?那里,展现?在?那里,不会被使用、被消耗殆尽而成为?不存在?;也不是感觉材料的组合,像一个科学命题那样抽象地?在?那里,而是实实在在地?在?那里——譬如,杯子就是杯子,而不是色彩、线条……的组合。杯子就是杯子自身。

博物馆里的那些器皿正是以?器皿本身?存放起来的,而不是存放了一些?感觉材料?的组合。博物馆里存放的事物,都是?事物本身?,都是?物自体?。它们自由、自在,

不为任何人所有,它们不被tohave,只是to be。它们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它们是抽象的,

超时空的,恰恰相反,它们作为事物自身正是?在?时空中,不过这个?时空?不是广漠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它们之所以成为它们?自身?,乃在于它们已完成、终结它们的?历史?,以自身的?大全?展现?在?人们面前。

它们之所以?终结?、?大全?,是因为它们的时代、它们的世界(世的界限)已经终结(过去),因为它们作为器皿被使用的那个时代已然过去,使用它们的?人?已经?不在?,它们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就博物馆来说,正是因为这些?终结?、?完成?、?过去?才存放它们。博物馆?存放?的是它们的历史,它们的时间;空间——博物馆是为了?时间?而腾(让)出来的。?在?这个空间里存放的正是?物自体?(Dinge

an sich)。

于是,在海德格尔这里,康德的?物自体?被时间化了,因而也被?存在?化了,?物自体?就是?存在?,就是时间。

博物馆里?存放?的是时间,是Sein,那么我们到博物馆去,我们进入博物馆,又是进入一种什么状态?我们说,按海德格尔的思想,我们进入博物馆,也就进入了Dasein的?状态?。博物馆把?我们?(人)带进了Dasein的?状态?。

Dasein是个什么?状态??

我们注意到,海德格尔坚持不用?人?,而用Dasein,因为?人?具有多种的含义,譬如认知性的人,道德意义的人,还有情感型的人,等等。Dasein是?人?的一种状态,尽管是最为基础性的状态;坚持用Dasein,就是坚持从Dasein这种基本状态来理解?人?,而不是从其他的角度理解?人?。

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借助由基尔克特提出的Existen

来阐述他的Dasein。?Ex?有出来、出现的意思,?Ex—sis ten?与一般经验自然的?存在者?不同,它是从?诸存在者?的环节中脱离出来,自成一个系列;?诸存在者?在必然的系列中,?Existenz?则是自由的系列,不在那种必然、因果系列中。

海德格尔的Dasein也是?自由?的,也是从因果必然系列中出来的,不过,海德格尔更加强调他的Dasein和Sein一样,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因而人的Dasein状态,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状态,而不仅是一种?空的??自由?,Dasein的?Da?,就是具体的、有限的。

具体到作为?人?的基本状态的Dasein之有限性,海德格尔后来特别强调它的?会死

性?——sterblich ,

mortal 。尽管人被理解为mortal 是古代希腊以来的传统,但海德格尔将它与Sein 对应起来讲Dasein,就需要多解释几句。

Dasein作为?人?,当然是有思想意识的,有理解力的;这种思想意识、理解力,都在这个?Da ?的?度?中。

从这个意义来讲,Dasein不同于Sein,是因为Dasein有能力意识(理解)到自身的?有(时)限性?,有?能力?意识到、理解到自己是有死的。?死?对于作为Dasein的?人?来说,不是突然的一刹那的事,而是一个过程;对于Dasein的?人?言,?死?作为刹那的?点?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在于Dasein的?人??有?一个死前和死后的问题。而这个前后的问题,就涉及到Sein。Sein令人意识到、理解到?有?(存在着)?前?、?有?(存在着)?后?。所以我们说,人作为Dasein是?会死者?——是?有能力死?的,这个?能力?,就在于他能够意识、理解,?死?的?前??后?都不是?空无?,而是?存在?(Sein)。

我们还是到我们的博物馆来。人进入博物馆,

同时也进入了Dasein的状态,它面对的是展现着自身?历史?、?时间?的Sein,Sein 则令Dasein?思??前?,?想??后?,而从当下现时的世界脱离出来——?Ex—?,尽管只是暂时的。

Sein令Dasein有所思,而不是引起它的其他愿望;同时由于Sein的历史性、时间性,其所令之?思?,也是历史性、时间性的。何谓?历史性?、?时间性?的?思??海德格尔说,此种?思?,不是抽象性逻辑性的概念思维,而是?思念?,

海氏并从德文字形上考虑,指出denken(思想)与andenken(思念)的密切关系。

从通常的意义我们也可以看出,?思念?面对着过去,面对着历史,面对着时间;在这里,就是面对着?存在?——面对着?存留?下来的时间。于是,这里所谓?思?就是面对着?存在?的思。

就这种?存在性?的?思?——?思念?说,它不全是静观的,客观的,而是眷恋的、崇敬的、缅怀的。?存在性?的?思?是一个大综合,不仅是分析性的。

所谓?大综合?,也就是?大全?,Dasein的?思?面对了一个有限时间的?大

全?——?死?。Sein展现了一个有限的?大全?,也就展现了?死?。?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已人亡物存。亡为?去世?,?离开?了这个?世界?,是为不?在世?,?不在?这个?世界?中,而作为Dasein的?观者?,却?在?这个(现实、现时)的?世界?;但Dasein的有限性、有时限性——会死性意味着?在世?必然会转化为?不在世?——在这个意义上,Sein既?在?我们?前面?,又?在?我们?后面?,亦即,Sein既是过去,又是未来。

我们——Dasein不过是Sein的?Da?——?在世?状态。

?Da?是很短暂的,Sein?寿?于Dasein,但仍是有限的。其实,如果把Sein理解为?Da?的?存留?,Sein是?不在世?的Dasein,Dasein是?在世?的Sein,则Sein与Dasein 同寿,都是短暂的;如果光是Dasein,即从?在世?的眼光看事物,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但是,世间尚有Sein?在?,博物馆还特地妥善保存起来,给人以教育,即我们还?有?一个过去和未来?在?,因而我们的?在世?、?现世?,就不是过眼云烟,不是刹那瞬间——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死?——?有死?的教育,有时具有很消极的意义,海氏所言Dasein 之飘泊、悬置、无所依归等等,虽有其理路,总不免消极之感;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也可以不全是消极的,甚至可以是积极的,或许竟比起一般的生命永恒、精神不死的教育来,还更深刻些。这种教育,使人作为?有死者?提高到?会死者?——有能力面对死:人不但?有?一个?现时?,而且确实?有?一个过去和未来?在?。

由此可见,Dasein是?在世?的,但它又是Sein的形态,于是,作为Dasein的人?在世?时,就有能力让Sein显现出来,而不仅仅把万事万物都当做自己(实用及由此推动的研究)对象。

我们不一定要到博物馆去,而只要进入Dasein的状态,则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显现?为Sein。所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世上一出现了Dasein,Sein就会?显现?出来。从这个意义来说,Sein问题的提出,对人类言是一件?大事?(Ereignis)。于是在人类历史上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也是一件?大事?,是人对?事物?关系升华的表现,是人的?觉悟(Befindlichkeit)?的表现。就历史的情形看,中国、希腊这些思想更为成熟的智慧民族,对于形而上的问题更有感受、更有觉悟。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形而上问题的历史性、时间性觉悟得如此早、如此的深入,应是我们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如果说,?人?是Sein的?守护者?的话,那么,我们炎黄子孙是最为称职的守卫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历史感的民族。在远古的时候,当希腊人注视着天空(望天者),把大自然作为对象来观察、研究时,华夏的哲人则思考着如何承续历史的传统,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使天下从纷乱复向太平;当苏格拉底以对话、辩论的方式向人们揭示科学的怀疑精神时,我们的孔子则以答疑的方式坚定人们的信心,以求?不惑?;当亚里斯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时,孔子则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当希腊人强调现实性、现时性时,我们的先哲则教导人们不要斤斤计较当下眼前的功利。这种在历史早期就已萌发出来的分殊,待到历史发展到现在,就进一步显示它的巨大意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古代已具备20世纪的哲学思想;而是说,我们华夏民族很早就有较强烈的历史意识,这对于理解本世纪的某些哲学思想,譬如海德格尔的思想,是有帮助的,海氏本人就已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十一

历史性、时间性的Sein并非无限的实体或理念,而是有(时)限的,但它到也不是经验自然科学的把握对象;为什么?有限?而又不是经验科学的对象?

我们知道,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历史性?同样具有?绵延?(duree)性,?绵延?是时间的特性,而与一般的因果性区分开来。海氏这一思想,深受法国柏格森的影响,应是有案可查的。

柏格森曾因直觉主义、反理性主义被批评得很厉害;然而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说,自从他提出?时间?、?绵延?、?自由?这些概念与?空间?、?机械?、?必然?相对立后,哲学家们就不易绕开这些问题而要求思想上有所进展。

所谓?绵延?乃是一个?流程?,其间没有可分之处。?时间?如同希腊的原子,没有缝隙,不可分。在这个意义上,时间就是生命,生命也是切割不断的。生命是一个?流(程)?。对于?生命?,我们不能先把它解剖开来,然后再拼凑起来;拼凑起来的?生命?,是死的,不是活的,因而不是?生命?,至今法国的哲学大家如富科等,仍然很强调这一点。

切割不开的?生命?如何被认知?柏格森说,不能用经验自然的方法来把握?生命?、?时间?,而只能以?直觉?(intuition

)去体验它;就现在论题来说,海德格尔的?时间?固是?有限?的,但它仍是?绵延?,仍是不可分的整体,也不能以分割开来的方法去把握,而必须有一种整体性的?思?。从这个意义说,海氏所谓?时间?、?历史?,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科学。通常意义上的历史科学仍是经验性的,是找出?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找出?历史?的必然规律;Dasein 所面对的Sein的历史性、时间性,是?自由?的,用康德的话来说,?自由?不受?必然?的范畴支配,经验科学在这里?建立?(建构,constitute)不起自己的王国。就普通经验来说,我们也无法尽知?历史?的每一瞬间,因为无论多短促的生命,其瞬间也是无限的,这是古代希腊芝诺悖论所昭示了的。

于是,只有?在?时间、历史、生命流程的连续性中,我们才能体验它们的真正意义。

十二

一个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理解?另一个人?(他人)?看他的档案自然是有帮助的;不过,

死材料并不足以说明一个活人。要真正了解他人,最好是去和他交往。交往多了,关于他,我们就可以说,已是知根知底了;对方如果也是如此,则双方就可以说是知己的朋友了。

当然,我们已无法和古人直接交往,但仍然可以作间接的交往。在这个间接的过程中,死材料——经验性的知识,或许是很重要的,但同样不能完全代替活的交流,即今人与古人的对话、讨论、辩论。并不是古人真的?活?了过来,和你说话,而是通过其他的途径进行?对话?。

Dasein面对Sein,正是在进行?今??古?的对话;人(今人和古人,我、你、他)通过Sein互相交流、沟通,融会着古今世界,延续着生命。

?语言是存在的家?,Sein?在?向我们?说话?,?诉说?它的?历史?。作为Dasein 的?我们?是先倾听、聆听了Sein的?话?,才有话要说,才说自己的?话?的。我们作为Dasein,是Sein的?聆听者?。

Sein与Dasein的?对话?,当然不同于日常实际的?交道?,为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的讨论,像商业、经济、外交、政治会谈、谈判那样,甚至也不是一般的学术讨论,因而?语言?在这里并非经验的交往工具,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是时间、历史——?存在?得以?存留?的方式,亦即时间、历史的存在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此种?存在性?语言也是?真理(真实)?(Wahrheit)的存在方式、显现方式。

从这个意义来说,Sein向Dasein所透露的是真实的?话?,可信的?话?,Dasein常为Sein之诚(实)所感动;Dasein和Sein的关系是信(任)——Dasein

?诚实?地?接收?Sein 的?委托?(托付),Sein?真诚?地把自己?托付?给Dasein。

历史为自己寻求、培养信得过的——能理解它的意义的人,Sein(历史)?寻呼?(我所黄裕生想出这个词,颇为确切)Dasein。当然?历史?并不是总是成功的,更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理解历史的意义;但Dasein也总是会出现的,历史总能够寻找到、培养出自己的知己、自己的保护者。

?历时?要为自己寻求能与自己对话的人,寻求回应者。

人作为Dasein接收Sein的邀请,进入时间的?流程(洪流)?中,不执著于?现时?,而发现(觉悟)Dasein只是Sein的?现时?状态,Dasein和Sein的?对话?实际也是Sein与Sein的对话,是Sein自身的?言说?,也是Sein自身的延续(绵延)。

此时,人作为Dasein对Sein的回应,就不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Sein?让(令)?它说什么,它就应该说什么。这样,Dasein的话,才不是主观情感的表现,也不是把?历史?、?存在?作为客观对象来描述,而是?替??历史?、?存在?、?真理?说它没有说出的话,做它没有做的事。Dasein的言行都?在??历史?、?时间?之中,是?在?推动?真理?自身的进程,如同真理、历史时间——?存在?自身?在?运作一样。

一个人要?替?另一个人说话,很不容易。更不要以为这些人已经作古,就可以随意解释他们的意思(意义),反正他们已不会起来和你直接辩论,但?历史?的意义,也有自己的理路,不容任意篡改的。即使如某些人所说,历史像一个柔和的姑娘,任人打扮,也绝不可能把姑娘打扮成飞机、大炮,总还要给她以一个人形。

?替?古人说话,或许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把前人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说了出来,等他们把要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他们没有词儿了,则你自己的新的意思——古人所没有的意思,也就?出来?了。这就是你的创造性。在这个意义上说,Dasein并不是Sein的应声虫,过去、现在、未来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有变化、发展的。?今人?仍有很大的创造性,只是不是随心所欲地、?主体性?地为所欲为,而是有根有据地、认真负责地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

不过,无论Dasein有多么伟大的历史作用,它终究是Sein的一个(现时)的环节,随着

?历史?的运转,Dasein总会融入Sein之中去,即Dasein会退出现时,进入过去和未来,而当Dasein从?现时?消失、隐去(absent)时,一切又如同Sein自己在运作,于是,Dasein真的成了历史、真理的助产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a上加两点

外国哲学叶秀山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

二、试述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答:(一)基本内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核心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在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处于搜集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形成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二)局限性:它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运动的,而是看作静止的;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这种观点否认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别;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性质上的差别;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所以,恩格斯指出:“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古希腊。” (三)进步性:在近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则又可以看到形而上学自然观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形而上学自然观在反对宗教神学、解放人类思想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认,这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的意义。 2、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从细节上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自然界内部,取得了一大批具体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它所倡导的实践、观察、实验、归纳、分析、演绎等方法以及数学、力学的方法是近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3、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创立提供了准备和前提。从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过程)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说,作为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含义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实用的、有效的。 形而上学自然观本身是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它的形成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它对近代、现代人类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自然辩证法之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药理学梁韡s201511801010) 摘要:从西方到中国、古代到现代,对形而上学的定义逐步在变化,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笔者之前对于形而上学的概念也仅限于从教辅材料中获取,不能完全的概括形而上学,因此,查阅了书籍,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更具体的了解。本文旨在对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关键词: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 形而上学是最常见的哲学名词之一,但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却是大相径庭。在中国古代,“形而上”谓之“道”,《周易》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这个意义说,“形而上”乃是指“天”上的“象”。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象”,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但是现在有普通人在与辩证法对立意义上的理解,也有哲学家从西方古典哲学或西方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各执一词,相差甚远。因此,下文就传统形而上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进行阐述。 1.1形而上学的产生 在中西哲学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形而上学是作为哲学的代名词出现的,甚至海德格尔还认为“哲学即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了存在着的存在物及其本原问题而被看作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此后形而上学就成为专门术语,专指超越具体的事物、在具体事物之上的关于存在的最一般根据的学问。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把其他研究如理学自然学、理性宇宙论和理性神学都归入过形而上学,但后来由于理性心理学、理性物理学、理性物理学等都成了实证科学,便分别被心理学和生命科学、理论物理学等所取代,理性神学也从哲学中分离出去,回到宗教之中,而只有本体论留在了形而上学内。由于本体论是西方古典哲学的核心,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古典哲学家把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代名词使用。 关于形而上学,西方近现代哲学家有着大体一致但又相互区别的看法。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包括四个部分:“形而上学的第一部分是本体论,即关于本质的抽象规定的学说”。“形而上学的第二部分是心理学或灵魂学,它研究灵魂的形而

形而上学的两种定义

形而上学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两种意思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

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即是,非即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从而陷入了无穷的循环之中。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意为鸡不一定从来都是孵化出来的;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也不一定从来都是鸡生出来的。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因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鸡和蛋是进化而来的这只是依据,并非问题的答案,题目要求是分先后,也就是时间顺序。如果解决问题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弄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然后以之为真理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无赖都是先知了。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鸡和蛋作为一种存在,鸡生蛋,蛋成鸡,交替出现这是一种存在形式。在时间轴上,鸡和蛋的形态一直在变化,如果把当今存在的鸡和蛋的形态作为标准,则

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浅谈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勒奈·笛卡尔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为17世纪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时至今日,笛卡尔在西方哲学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流派、观点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产生关系,从他的思想和方法中汲取灵感。而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就是他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笛卡尔之前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是安德罗尼柯(Andro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之后而得名。此书进入中国,由于其内容具有超感性、非经验对象的性质,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相似,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据《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再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被赋予与辩证法相对的,某种机械的,静止的和绝对僵化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也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该概念的。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尤有重要意义,它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和基点,甚至成为哲学的同义词。

1.形而上学意义的开端 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始,西方哲学就把探索“始基”,即宇宙自然永恒普遍之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了出来。后来巴门尼德提出更为一般的“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从而奠定了他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开端”地位。巴门尼德认为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主张“存在着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主张“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保罗·爱德华兹(P.Edwards)在其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篇中这样认为:“最恰当地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表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 在巴门尼德之后,苏格拉底(Socratee, 公元前468—前399)对形而上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把神和心灵作为哲学的对象,对事物的目的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推出善就是真,且具有“合理的利己主义”。再次,他对一般伦理定义进行寻求,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对象的确定提供了前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读后感

《形而上学》读后感 内容概要: 【1】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善于和喜欢用感觉来感知和观察世界。 【2】人类和动物不同在于人类通过感觉产生记忆并从而积累经验,而经验通过总结推广会形成技术。 【3】经验是个别的具体的知识,而技术则是更抽象普遍的知识。技术由经验而来并且高于经验。 【4】经验高于感知,技术高于经验,无为的技术高于有为的技术,抽象理论高于实际技术。从而可以知道,智慧是关于抽象、普遍的原理和原因的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5】原理越普遍、越基本就越接近智慧和真理,真正的智慧就是终极的原理,解释万物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6】这种普遍的原理和学术是无用的,不能带来物质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为学术而成立的唯一自由学术——哲学。 【7】哲学思考的是最深奥、最接近神的问题,因此哲学也就是最光荣和最神圣的学术,即使它和其他学术相比不切实用。 【8】哲学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思考了解从而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让我们解开对世界的疑惑。这是哲学这门学术的结果和目的。 感想和思考: 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的语言中哲学的字面意义是“爱智慧”。那么智慧又是什么?是聪明吗?还是博学?在这篇文章中亚里士多德将这个问题一步步解构开来,剖析其中的内涵。 首先,人类的感知和思考体系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并归纳下结论说:人类像其他一些动物一样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看、听、闻、触摸,通过这些感觉的官能识知事物,而且可以产生相应的记忆,这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人类还凭借记忆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某些事情的重复出现让我们从中得知了内在规律并获得经验;根据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又逐渐产生对某一类事物的普遍性判断——这比单纯的经验要更高一层——也就从而得到了知识和技术。技术和经验的最大差别在于普遍性,也就是将对单个事物的经验拓展开来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知识,从而可以对某些事情看得更加明白透彻——不仅知道规律,并且知道为什么会如此。 可以说,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观点,可是这不是亚里士多德想要谈的主要问题,他想要说的是,怎样的学术是更接近真理更有意义的。他的认识论是为了引出什么才是智慧,从而知道什么才是最接近智慧的学术,也就是对“形而上学”进行定义。 从上面对人的认识的剖析中可以看出,记忆高于单纯的感官,经验高于单纯的记忆,技术高于单纯的经验,亚里士多德从而认为:知道更普遍规律的人更有智慧,为学术本身探求知识比思考实际应用的人更近于智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智慧的诠释。

马克思 如何看待形而上学

在当代的哲学环境中为形而上学正名显得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得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从近代哲学开始的对形而上学的据斥和科学主义的滥觞所形成的对形而上学问题理 解的混乱。虽然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批判,但是,从来也没有象当代这样对待形而上学---无论中外哲学都对形而上学形成了严厉的批判和据斥。可以说,形而上学被康德在他的古典阶段证明了是一种科学的形式而后被黑格尔完善为古典形式的形而上学大成以后,形而上学的哲学前途被人类的意志取消了,形而上学的前途被科学的前途所取代。但是,正象我们看到的科学在当代所经历的那样,当科学本身的形而上学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对科学的本体论反思发现它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以后,以至于它的发展及其需要形而上学的哲学的支持时,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将是一种历史的和理性的必然。 之所以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在哲学中,“存在”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所有哲学都在回答却始终存在的问题。随着理性的进步,应该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应回答的最大的哲学问题。“存在”究竟怎样存在,或者说应当怎样存在是我们的当代的哲学要回答的。人类的知性能否认识存在,以及认识的存在是否就是存在的自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的过程构成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所熟悉的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在证明着存在的形式化,以形式作为把握存在的方法---从存在到存在形式的思维形式构成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不能引导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时---当存 在的形式出现了形式化的困难之后,当代的哲学必须首先对存在何以为存在的问题给予回答。 但是,我们在回答存在问题之前,首先要考查主体自身的存在,这一作为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形式问题,由于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形式的自在从来都没有被怀疑过,这就引起我的怀疑,这一问题就是:人怎样证明自身的存在。我的研究发现,西方哲学除了把人的存在作出 形式化的证明之外,即人具备的时空形式和人以自身的时空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以外,没有对存在和存在的形式化给出更为可靠的证明,由此,我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人类怎样证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的精神境界中,形而上学是否仍旧持守着内在的存在根据?这一存在根据在形而上学的阶段性推进过程当中是否已被“松动”或“消解”?形而上学同现代生活是否还保持着理论与现实的内在紧张和张力关系?当代形而上学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应怎样界说?这些问题的引出和回应无疑对当代形而上学的构建、对当代现实生活的精神提升、对现实生活的“理念”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从哲学的本意考察,“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修身”、“养性”、“为人”之意蕴,就有“实践”、“践行”之训诫,也就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范型。尽管这一形而上学深层的意蕴被根植于普遍知识——存在论的固有前提下,但其内在所具有的、与人的本性相洽和融合的人本视阈与境界,从始至今都以不同的映现方式所固守着的。由此可见,形而上学同现实生活的关联始终持存着。 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系在历史上通常是以极其抽象的 二元对立方式体现出来的,这种二元对立在柏拉图那里就表现为世界的二分化。这一抽象对立的理解方式或者是以形而上学来直接“否定”现实生活,或者是以“无视”现实生活的方式来间接贬低现实生活,或者是以纯粹的理论逻辑的自足性方式来消解“现实生活”的原初状态。在这里,形而上学成了“纯粹”的理论形态。尽管如此,形而上学仍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关联着现实生活,或成为超然于生活之上的“理念”,或成为度量生活的“尺度”,或提供现实生活所尚未具备的“规定”。事实上,从形而上学自身的演进逻辑分析,就会看到形

而上学是以隐含的、更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影响着或分化着现实生活,尽管这一“影响”或“分化”是以“颠倒”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和不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形而上学必然会产生某种“转型”,会产生某种“适应”,会产生某种“分离”。一方面,形而上学由于自身的内在紧张关系即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会产生新的“调整”,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在其内在的“调整”之中所延伸出的、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新的“论证”,也会为时代的精神“迁移”与“发展”提供超越性的价值尺度、理念追求和境界指向等形而上学的“设计”。形而上学的时代理念的“设计”,也会为特定时代的现实生活确立新的“追求”、新的“设计”、新的“标准”。 从形而上学发展的阶段性过程分析,形而上学大体经历了古典、近代与现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些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形而上学在保持着同一的内在规定的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困境。正是在使命的履行和困境的应对中,形而上学本身既体现为形而上学对现实生活把握的方式,也体现为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关联的不同的特质。从大的历史背景以及精神境遇的变化内容看,古典形而上学乃是对人、神、自然三者关系的整体性论证。这一论证的理论形态必然表现为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实体性的本体论样式,体现为以实体性旨趣为归宿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在古典形而上学之中,“存在之存在”是最高的知识,是“第一学术”,必然显现为以神学为最高境界的总体性知识。古典形而上学在对神学的实体存在性论证过程中,使其本体论的旨趣与目的论的追求以高于生活、俯视生活、否定生活的方式,在自身之中得到了统一。 与古典形而上学对外在“对象”的神学确认相异,近代形而上学的基质性标志是对“自我”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如果说,古典形态的

拒斥形而上学的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拒斥形而上学——论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局限 内容摘要:现代分析哲学把传统形而上学看作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而加以拒斥。首先是维特根斯坦依据其语言图像理论而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随后逻辑实证主义者从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再其后蒯因以他的“本体论承诺”理论仍然坚持否定哲学具有陈述存在的意义。在我看来,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在根本上是不成功的,但它仍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具有启示意义和广泛影响。 关键词:分析哲学拒斥形而上学无意义性评价 现代分析主义或分析哲学,是对兴起并盛行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几种哲学流派和哲学理论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的称呼。这些思想流派和理论的共同之点就在于,都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仅是进行哲学研究所必须的方法,而且也是哲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本身。另一方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拒斥,也是贯穿在整个分析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和宗旨,分析主义思潮从兴起到发展都同这个主题或宗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围绕着分析哲学把形而上学看成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这一基本观点,着重探讨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维也纳学派以及蒯因哲学的反形而上学思想,旨在清理线索、考察实质,并力求从哲学自身反思的高度上对其局限

和意义有所把握。 1.哲学的问题和命题都是无意义的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分析哲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义反形而上学传统的第一位肇始者。其前期的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对作为逻辑实证主义[1]中坚力量的维也纳学派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以至于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把维特根斯坦视为他们的同路人,并把《逻辑哲学论》一书奉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宣言书和“圣经”。在这部著作中,维特根斯坦首次表达了他的反形而上学思想,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企图“说不可说的东西”,其结果却是提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和命题”。维特根斯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这一批判,又是建立在他的语言图像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这个理论中,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界限问题并由此而表明传统哲学的错误之所在,因此,“语言图像论”就是维氏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起点和依据。 语言图像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一个基本命题,都是一个基本事实的图像。由此又可以引伸出,由所有的命题构成的整个语言系统就是由所有的事实构成的整个现实世界的图像,简言之,语言是现实世界的图像。把语言看作是现实世界的图像,这是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思想与实在的关系问题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问题是,通常当我们谈到一

《形而上学》的意义指称和意义使用分析论文

《形而上学》的意义指称和意义使用分析论文 摘 要: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经很多了,角度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体会。从时代 背景去看亚里士多德在意义指称和意义使用,可以得到关于它不一样视角。就意义指称而言,先贤哲学家指称上的不足上,使得本文采用了常识世界中所形成统一日常语言体系下 在意义指称上的完善;就意义使用上与理性结合,从而更注重语言使用合理性、完整性和 系统性,而不是过分强调意义的色彩,即“意义即使用”;这些都是作为对它分析的切入点。进而可以更深入的理解百科全书似的哲学家对自我语言意义完整性表达的要求。 关键词:形而上学;时代;常识;意义指称;意义使用 一、亚里士多德语言意义变化之源。 罗素曾说过:“当我们要去了解和研究哲学家的思想的时候,我们既不崇敬也不蔑视,而应首先要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 的为止,然后才可以重新采取批判的态度。”[1]也就告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既要 理解,也要思考,还要反省。那么请允许我首先看看亚里士多德的生活、写作背景。亚里 士多德生活在雅典政治、军事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和强盛的伯利克里时代相比,整个希 腊世界处于急剧的动荡之中。其中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最为显赫的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 邦两败俱伤。这场战争与我们曾经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打乱了人们生活的节奏,看到了光环世界下不同的景象。此时,北方带有异族味道的马其顿王国却异军突起,直接 威胁希腊其他城邦安全。公元338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浦指挥他的军队激战四方,在战争 结束后成为希腊的霸主。[2]文化上,雅典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却未被阻断。当时“希腊的 学校”——雅典,仍然是一切追求知识渴望真理的青年所向往的地方,汇集着全希腊的学者,其活跃学术气氛仍然未见衰弱。其中哲学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璀璨星河。[3]因此,这种政治、战争、民族、文化等的激烈碰撞,便培养和造就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或许更 精确的和不一样看、写世界的眼光和态度。 亚里士多德之前已有很多的先贤对哲学开始了探索并提出了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一定的哲学语言比如泰勒斯的“水”、特别是毕德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 “是者”和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相”,将我们从现实世界带到了“梦境”世界,但是它们 却在这样的生活时代具有不完美、跳脱的味道。基于对现实生活不适应的地方,亚里士多 德对他们的哲学语言需要的是完善。从而,在我看来,时代背景下的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 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去考量语言,进而达成他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形式。 二、从《形而上学》看意义指称的完善和意义使用下的语言表达倾向 1、常识语言下的世界,意义指称的完善。

形而上学与形上境界

形而上学与形上境界 “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哲学”。按亚氏讲,它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中就有了,巴门尼德第一次将存在列为其哲学的核心概念,认为哲学之路在于理解“存在而不能不在”,并将其理解为“真理的道路”。至于存在本身是什么,在巴门尼德哲学中并未得到逻辑的分析,而是得到了诗化的描述。所以说在这里对存在的觉解主要是以一种形上境界的形式出现的。 存在之形上境界,为人之安身立命之所。人只有不断地回归于和寓于此所,才不致于为虚妄的意见左右而彷徨。这些想法在巴门尼德著作中已有显露。形上境界作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一切形而上学的起点和归宿。但它本身尚不能单独构成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必须有形上之知,形上境界只有与形上之知处于张力系统方能彰显自己。真正的形而上学是从把形上境界的内容化为认知对象加以规定之时产生的。其最典型形态便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之学。如果把知的产生归为知性,知的运作原则归为逻辑,那么,知性及其逻辑就成了形而上学的另一支撑者。所以西方形而上学产生和延续的支撑因素有二:一为人对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体证,即形上境界;二为知性及其逻辑。前者为形而上学的内在基础,后者则是形上之境彰显自身的环节,它向人保证形上之意蕴以真理和有效性的面貌显现出来。 在康德以前,哲学家们坚信知性及其逻辑胜任对形上意义的彰显,而没有看到它们所固有的缺陷。当时,形而上学领域已经是一个“纷争不息的战场”(康德语),但人们均未曾想到这“纷争不息”源于知性及知性逻辑之蔽。 对知性的彻底反思起于康德终于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家所以运用知性同时又对知性无知,关键在于没有进入其先验领域进行分析。而这恰恰是康德哲学的优势。何谓知性?康德将其理解为成就知识之能力,具体说是运用知性范畴综合感性的“先天综合”能力。康德的理解,表面看似一家之言,但实为对整个西方哲学知性意义的一个总结,是有普遍意义的。从康德抽绎知性范畴的角度看,他是把形式逻辑隐含的先验意义(知性范畴)作为知性活动的原则和规律看待的。所以他所谓的先验逻辑表达的无非还是形式逻辑的先验意义,两者均为知性逻辑的变种。知性活动及知性逻辑能否彰显形上之境?能否揭示存在之为存在之真理?这在康德哲学中被转换为知性能力的范围和知性范畴对超验理念的有效性问题。

康德的法权论形而上学之大意

康德的法权论的形而上学之大意 侯健 一、康德之谜 康德(1724-1804)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偏远小城柯尼斯堡(今天俄罗斯境内)的一个工匠家庭。1740年,他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康德当了大约8年时间的家庭教师,1755年成为柯尼斯堡大学的讲师,1770年被任命为哲学教授。他写过很多著作,其中关于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1797年)一书的第一部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又译为“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属于美国法理学家庞德所说的哲理法学。哲理法学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的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法律思想的通称。相比古典自然法学派,哲理法学派的法律思想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古典自然法学家一般使用清晰、明澈的概念和术语来表达法律思想,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但是这种思辨色彩并不浓厚。康德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是他们的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浓厚的思辨色彩。这种法律思想比较晦涩。康德与黑格尔有重要区别。康德将法归结为形式性的伦理概念、绝对命令的准则,他划分了正当与善,主张个人价值高于共同体价值。黑格尔将法解释为客观精神、自由意志的体现,主张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他们虽然都将自由作为法的中心问题,但在国家、法与个人的关系上,康德的法学具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黑格尔的法学则具有国家主义、绝对主义特征。 康德的个人生活平淡无奇。他一生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也没有领导或参与过什么重要的政治或社会运动。康德是思想史上一个著名的光棍,和一个男仆生活在一起。他的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4点半踱出家门,在一条小道上来回走8趟,邻居可以根据他的散步时间来对表。这就是一个谜:康德的生活范围如此狭隘,他何以创造出反映时代要求和进步趋向、意义深刻的思想体系的?他是如何超越柯尼斯堡这个小城的限制的? 第一,康德具有天才的思辨能力,而他又主要研究的是思辨哲学。借助已有文献资料,躬身自问、自我反思,就可以进行研究。 第二,康德并不是一个一心只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线索来发现康德何以从社会实践中汲取他的思想灵感的。从库恩的《康德传》的人物列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康德交往范围非常广泛。他曾经或一直保持密切交往关系的就有25人。这些人三教九流,有学者、教授、书商、牧师、商人、官员、贵族,有男人也有女人。康德的社会活动比较多,他与社会人士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书信往来,有各种聚会、宴会、沙龙等。18世纪的柯尼斯堡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生活着许多民族和国籍的人们,例如荷兰人、英国人、立陶宛人、波兰人、法国人等,当然还有当地的普鲁士人。他们有自己的社区。康德不用走出这个小城,便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们和文化。康德非常注意了解外界的重要变化,了解在柯尼斯堡之外的世界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有一位船长从外地回来,康德专门请他吃饭,请教国外的事情。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一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统治欧洲哲学思想两千多年,却在近代受到猛烈的攻击。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诸存在?后面、上面、外面的最根本、最原始、最本质的?存在?,似乎这个?存在?是事物的一种特别的属性,加到任何事物中去,就会使该事物?存在?,像现在的味精加到任何菜肴中去都能提味一样。康德对此大加批评,指出?存在?是一综合判断,并非事物之任何属性。将?存在?加到事物中去,不能对事物增加任何东西。于是,如此理解下的?存在?只是毫无内容的一个抽象概念。言之凿凿。于是康德以后,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而存在论式微。 然而,存在论之问题并未因康德的批判就完全平息下去,因本质、本体、本原(源)等问题依然存在,而康德的知识论只着重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经验知识问题,那超出经验之外的问题,康德归于宗教信仰范围,于是有费希特、谢林,特别是黑格尔出来将经验与超越、直观与本质统一起来,也使知识论和存在论统一起来。 应该说,黑格尔的绝对哲学,已有时间的因素在内。因他的哲学,强调辩证发展的过程,?存在?作为本质的?存在?,是一个矛盾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抽象概念。黑格尔说,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全?。黑格尔的哲学,把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了,对于哲学的贡献是非常伟大的。黑格尔不仅批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而且改造了传统形而上学,使之有了一个新的、辩证的形态。不过黑格尔的哲学最终仍是一个概念的体系,他的学说从《精神现象学》到《逻辑学》的发展,说明了这种概念化的趋向,?时间?、?历史?也成了一个逻辑概念的推演体系。 二 将时间因素着意引入哲学,使传统形而上学彻底改变面貌的,是本世纪的海德格尔。海氏哲学来自他的老师胡塞尔。胡塞尔的现象学不可能不受黑格尔的影响,但他舍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本质直观、直观本质的直接性,固然也考虑到时间问题,但其说法,显得塞而不畅。海德格尔主要著作以《存在与时间》为书名,可谓旗帜鲜明地把时间和?存在?牢牢地拴在一起,不可分割。 《存在与时间》固为海氏早年之作,但却是相当成熟的作品。后期虽有许多的发展,并有转向之说,但其思想之基础以及转向之根据,皆可在《存在与时间》中寻得。 在《存在与时间》中,为阐明?存在?的时间性,海氏先从人的分析入手,因为他老师胡塞尔说,事物本身的意义只是向人才显现出来,所以胡塞尔现象学着重人的研究,是为?人文科学?——人就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不是有理性的动物,因为人不是动物。 胡塞尔哲学对人的分析,对海德格尔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不过海德格尔还进一步指出,人固不是动物,但人仍是万物之一,问题是万物中之?何物?是人?人不是天使,人也不是野兽,那么,人又处于何种状态? 海德格尔说,就哲学意义来讲,人是Dasein。海氏的这个词和?存在(Sein)?一样难懂、难译;弄清楚这两个基本概念,海氏的思想大体也就可以弄清楚了。 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借助基尔克特的?存在(Existenz)?来解释他的Dasein,谓Dasein是从?万物?中?脱颖而出?(ex—sistence)的意思;但Dasein的?Da?,在德文是指?具体的?意思。什么叫?具体的??具体的就是有具体时间、地点的,不是超时空的思想概念。这样,人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定义,而是具体地?在??那里(Da)?。按海德格尔的意思,一旦人进入到Dasein的状态——即有了Dasein的?觉悟(befinden)?,则Sein的意义就显露出来了。这时候,Dasein是具体的,有时空的,Sein同样是具体的,有时空的,因而就不像传统形而上学说的那样是抽象的、概念式的超时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一、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第一哲学=树根。有树根就有树干、树枝,有第一,就有第二、第三,既然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看成第一哲学,那么我们不妨就把辩证法看成第二哲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呢?屈原有名句“路漫漫去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就是坎坷、曲折、遥远的意思,全句翻译过来就是~人生道路的道路很曲折坎坷遥远啊,我要百折不挠地去追求最平最直最宽的金光大道啊。形而上学有和这个名句相近的意思,但意义会更广泛,是指追求真理,崇尚科学。 我们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形而上学是用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这种认识全错,但是这种舆论至少诱导了我们对形而上学的正确认识。孟子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画一份图纸,不能只用直尺、或只用圆规,当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是不能只依赖一种哲学思维的,而这里,形而上学好比是一把直尺,而辩证法就好比是一个圆规。他们(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只能各司其职,而不是让一个工种干两份不同的活。形而上学侧重理论研究,辩证法侧重司法实践。 与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的形而上学相比,中国古老的《易传系辞》中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亦或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汉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包含一个几何图形的形字,这些人当初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会不谋而合呢?简单的说,几者都是围绕着有形体与无形体展开的说明,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把物理学这个有形体,来衬托‘后物理学’也就是形而上学这个无形体,什么是有形体?什么是无形体呢?有形体就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例如人,动物,建筑等等,无形体就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理论,概念,定义、定理等等。如果用电脑来作比喻,主机、显示器、键盘等这些硬件就是有形体,而电脑软件就是无形体。用人作比喻,人的四肢百骸就是有形体,而思想就是无形体。《易传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二者(安德罗尼克与易经)极为相似,翻译过来就是;对思想理论(无形体)的归纳总结是真理,对物质(有形体)的研究开发应用是科学。现在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来,他们为什么都包含一个几何图形的形字,其实讲无形体,讲思想性的东西不容易被人理解,他们是想通过用有形体作比喻,使人们理解无形体,通过最形象的比喻,来揭示最深奥的道理。 形而上学这四个字蕴含着什么样的含义呢?形就是几何图形,就是有形体,而,是指沿着,上,就是方向,这里指上下左右内外前后所有方向,学,是指研究,计算等。连贯起来翻译就是,研究哲学要像研究几何学一样,几何学是根据有形

论形而上学的意义

论形而上学的意义 形而上学(传统形而上学,下同)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主流,曾被誉为“科学的女王”,也曾被贬为“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妇人”(康德语);既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为这个“科学女王”献出了毕生的热忱和智慧,也有很多杰出的思想家对其进行“拒斥”。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风雨曲折本身就证明了讨论形而上学问题的重要性,而讨论形而上学问题则必须以对形而上学意义的理解为基础。本文所探讨的正是形而上学的意义。 一形而上学的一般概念 “形而上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有书目编排的秩序意义。公元前一世纪罗德岛的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第一哲学”的一组论文放在讨论自然事物的著作之后,称为“ta (biblia)meta ta physica”。后来,中世纪哲学家用这个标题指谓《形而上学》一书中所讨论的第一哲学问题来自“自然事物之后”。因此,在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或“第一哲学”就成了一门研究超越感性事物的、比感性更实在、更有价值的对象的学科。 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第一哲学”的概念,并认为它的研究对象是能为我们提供最普遍、最高级知识的万物必致终极者,即“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有的有”)或“存在本身”。而存在中最根本者是实体的存在,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研究是以对实体的本性和最确定的原则的研究为核心的,因而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就是以实体为研究对象的实体哲学。这种观点也是一般形而上学的观点。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本体”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ntos (即存在,有),本体论就是以本体为研究对象的学问(ontolgy),又译“存在论”或“有论”。 形而上学的对象“实体”(substance)虽然与本体有着细微的差别,但作为根本的存在,一般也可译为“本体”(本文中的“实体”和“本体”意义相同)。所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相通的。1636年,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纽首先在其著作中使用“本体论”这一术语,当时经院哲学家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本体论”一词。一些学者把它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构成了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后一种观点被德国哲学家沃尔夫(C.Wolff 1679—1754)等人所接受, 沃尔夫明确地把本体论和理性神学、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区别开来,把它们视为形而上学的不同分支。其实,沃尔夫扩大了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但在形而上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上,他的观点和前一种观点并无本质区别。形而上学中的本体论部分研究的是存在的本原和本性,这与前一种观点相同;他的理性神学、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分别研究上帝、宇宙(或世界)整体、心灵(或灵魂)等,而后一种观点(包括他自己的本体论)正是把上帝、宇宙的统一性的本质、心灵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本性的。所以可以说,沃尔夫的形而上学就是一种广义的本体论,狭义的即与认识论相对的本体论则是它的一个部分。 形而上学所研究的本体是超越感性经验的对象。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世界二重化,认为世界由现象领域和本体领域两个部分构成,现象是本体的结果或表现,本体是现象的原因、根源和基础;现象是可以经验到的领域,本体是超越经验的领域;相应地,形而上学一般地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康德在西方的思想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震动了德国的知识界,晃动了一直统治德国的莱不尼茨——沃尔夫体系。康德继承了洛克、休谟的英国经验主义,接受法国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在莱不尼茨的唯心主义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以著名的三大批判为根基。康德继续批判并发展形而上学,讨论认识等本质问题,建立了传说中的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完成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之后,经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终发展成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康德的哲学体系涵盖了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美学、政治学……无论哪个线索,追究到最后总能在康德那找到源头。叔本华说,任何人在哲学上不了解康德,就还不过是个孩子。而西方哲学专家贺麟认为康德的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现代西方各派哲学家受他的影响只有程度的深浅不同,但没有人是和他不相涉的。 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的哲学奠基是《纯粹理性批判》,在康德的体系中,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学有着顺序上的联系。所以,脱离理性批判的原理和批判方法,只能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得到一个个康德的关于法哲学的理论结果。从时间上看,1797年成书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是康德的一部主要的法理学理论著作,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前半部分,它和《道德的形而上学原理》(1797年也有翻译做《善德的形而上学原理》)一起构成了《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上下卷。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原理》(1786年)和以上两本书一起构成了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体系。康德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在1781年,完成《实践理性批判》在1788年——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康德写这本书时正在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如果我们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就会发现康德的建筑—— 纯粹理性实践运用的(道德的) 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思辩运用的(自然的) 纯粹理性的 批判 哲学 经验的 1797年已经是康德的中老年时期,德国的大师们如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有个基本的人生顺序——早年的青春时代投身于狂飙突进运动,中年忙着自己的体系哲学建设,晚年在不停修补自己的体系之余开始关注于现实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的思考,思想由绚烂转入平和。但是从整体看康德的哲学体系,有时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康德中年建立的庞大体系是否只是为其晚年的社会政法思想做一种理论上的奠基,还是他晚年社会的形而下理论研究只是一种老年人心理规律导致的关怀回归。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他在晚年为自由主义政治法学打开了一道权利论的理论之光,并且将一直照耀着法哲学的发展道路。当代德国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评价康德时说:整个新的法哲学和法律教义学都受到康德的影响,并继续受到康德的影响,他开创了一个法哲学时代。 这本书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首先是内容上,康德展开了一个由权利构建的法学世界。你也可以从逻辑上去探究康德在什么样的哲学环境中创建这个法学世界,也可以从形而上学出发理解康德的政法体系如何从他中年庞大的体系中产生,当然如果你第一次读康德也可以从语言上批判下康德的艰深晦涩风格…… 自由作为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部分,是一个超验的,纯粹理性的概念。在积极方面是纯粹理性实现自己的能力;在消极方面是不受感官冲动或刺激的决定。自由意志是道德和

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卷四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 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关于“形而上学” ( 2003-1-30 15:41 ) 唐君毅先生在他的《哲学概论》一书如此说: 在西方哲学中,所谓Metaphysics形而上学,原为后物理学之义,可包括Ontology与Cosmology。后物理学之一名,虽由安德罗利卡斯Andronicus编亚里士多德书而来,但其所以将亚氏论第一原理之书,编次于物理学后,亦可涵有视此部之学问之讨论,乃“自然物之所以为自然物”之进一步或上一部的研究之义。此正略同形而上之义。Ontology之语根Onto指“实有”,Cosmology之语根Cosmos指宇宙。则西方之此诸名之义,正为研究宇宙万有或全体实在事物共由之道或普遍表现之原理之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