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

2012年秋季学期学业发展水平阶段性评价抽测

八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翠华中学钟顺会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

本套试题满分150分,共三个大题,30个小题,其中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第二大题是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第三大题是解答题,共10个小题,共90分。

2、试题特征

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组成,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试题紧扣教材、有梯度、设计新颖、渗透了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察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达到了考察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利于发挥试题对数学教学正确导向的作用。重视考察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出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

二、试卷分析

1、整体情况:

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通过对120班、125班学生数学试卷分析,总体结果为第一、二大题得分较好,第三大题得分率偏低,特别是30题难度很大,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信心,没有胆量去思考,有的纯粹无从下手。在第一大题中1、2、3、4、5、7、8小题答得较好,达到了考察和教学的目的。第二大题中有11、12、13、15、17、19、20答得较好。其他的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分析能力,尤其是概念不清,审题粗心。第三大题中21、23、26、28、30做的最差,主要原因是不会分析题意造成的。

从答题情况来看,计算题失分较多,学生不会知识应用和分解,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生搬硬套,不能熟练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学习方法过死,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表现尤为突出。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

强,导致成绩偏低,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一些问题缺乏分析和堆理能力,对课本知识与技能之间相脱节,照猫画虎的多。整体表现缺乏良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解题步骤混乱、涂改严重,答题结束不复查。

从卷面上看,两个班中,有一个班10分以下的有两人,足以说明学生的学习有应付现象。还有证明题,学生的思维混乱,书写不规范,已知、求证、证明不按要求书写,好多学生对概念及定理,不能严格去记忆,而是马马虎虎。

2、存在问题:

①对基本概念混淆,基本技能不扎实。

①审题不认真仔细,导致失误丢分多。

③运算能力不过关,知识解答过程不完整。

④知识系统掌握不到位,以致应用不灵活自如。

⑤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不强,综合解题能力过弱。

三、今后措施

①在平时教学中,要把握目标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落实,重视过程与方法。

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③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教育。

④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进一步改变教学方法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

⑤进一步细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重视课堂转差工作。

⑥增加平时监测力度,拓广学生知识面,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2013-01-16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旗开得胜(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设要求的,请把你认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下的方框内) 1.(3分)在实数、﹣3、0、、3.1415、π、、、2.123122312233…(不循环)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3分)9的算术平方根是() A.3 B.±3 C.﹣3 D. 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3=a5 B.a2?a3=a6 C.(a2b3)3=a5b6D.(a2)3=a6 4.(3分)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BAC的条件是() A.∠D=∠C,∠BAD=∠ABC B.∠BAD=∠ABC,∠ABD=∠BAC C.BD=AC,∠BAD=∠ABC D.AD=BC,BD=AC 5.(3分)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8、15、17 B.7、24、25 C.3、4、5 D.2、3、4 6.(3分)若(x+m)(x﹣8)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A.8 B.﹣8 C.0 D.8或﹣8 7.(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A.BD平分∠ABC B.△BCD的周长等于AB+BC C.AD=BD=BC D.点D是线段AC的中点 8.(3分)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作法的合理顺序是()①作射线OC;②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③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C.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9.(3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1,那么a=1 B.三个内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实数 D.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3分)如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只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人. A.25% B.10 C.22 D.25 二、细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3分)因式分解:m2﹣mn=. 12.(3分)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3.(3分)如图,一棵垂直于地面的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米.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20200523121434)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我校于2015年7月8、9两天举行了期末考试。本人任教班级八年(7)(8)班分别有学生46人和47人。阅卷后,我对期末考试的试卷和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作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概况 1、试卷结构情况: 八年级数学试卷共五大题计24小题,其中选择题8题,填空题8题,计算1题,数据统计2题,勾股定理1题,四边形2题,一次函数应用2题,试卷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数据统计勾股定理四边形一次函数 应用 总分值24 24 8 16 8 20 20 百分比20% 20% 6.7% 13.3% 6.7% 16.7% 16.7% 知识板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总分值(约)49 71 百分比40.8% 59.2% 其中容易题约75分,中等题约30分、难题约15分,三档题目分值比值约为7:2:1。 2、试题的内容分布: 整卷考点分布面较广,全面考查了八年级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三个个板块的知识点。重点对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四 边形、一次函数和数据的分析等知识进行考查。 二、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利用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 种题型,全面考查了八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不少题目紧扣课标,源于课本,又着重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2、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有些试题着眼于代数与几何的交汇处命题,着 重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加强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实用数学 的思想,很好的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第7题鞋店畅销问题,第21题方案选择及确定最大利润问题、第23题顺流与逆流问题。背景贴近生活,使学生对试题感到熟悉与亲切,体现了数学有用的思想,增强了试卷的教育意义。 三、学生答题得分统计 经过分类分析比较,(7)(8)班级成绩统计数据依次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 -2 B .3-=3 C .24±= D .39=3 2.计算(ab 2)3的结果是( ) A .ab 5 B .ab 6 C .a 3b 5 D .a 3b 6 3.若式子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 ≥5 C .x ≠5 D .x ≥0 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 △BAC 的条件是( ) A .∠D=∠C ,∠BAD=∠ABC B .∠BAD=∠AB C ,∠ABD=∠BAC C .BD=AC ,∠BAD=∠ABC D .AD=BC ,BD=AC 5.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下列个数:301415926、 10049、0.2、π1、7、11 131、3 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图 形中,以方 程y-2x-2=0 (第4题图) D C B A C B 00 00 1 2-12 -21 12 x x x y y y 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是( ) 8.任意给定一个非零实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m B .m+1 C .m-1 D .m 2 9.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m ) 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道公路的长度为( )米. A .504 B .432 C .324 D .720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0,0)、 (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3,7) B .(5,3) C .(7,3) D .(8,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 -2+y 2=0,那么x+y= . 12.若某数的平方根为a+3和2a-15,则a= .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平方 结果 +2 ÷m -m m (第10题图)D C B A 0y x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新课标为准绳、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巧妙,立意高远,与时俱进。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与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共计4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90%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良好的传统。 3、非选择题共计60分。本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 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观点不明、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⑵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问答题遵义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由于学生审题不清,答成遵义会议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了。 ⑶没掌握做材料解析题的方法、综合能力较差。如材料解析题2“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畔,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由于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根据所供材料不能概括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材料解析题1,很多学生在回答第5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4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表明学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进措施: 为提高教学成绩,下学年努力做到: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2、加强材料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漏补缺,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 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 1.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表示天气的符号,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既 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46)--, B (63)-, C (52), D (34)-,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16±= B 9273 -=- C 3) 3(2 -=- D 2 11 4 12 = 4. 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图形是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若点),(1y a 、),1(2y a +在直线1+=kx y 上,且21y y >,则该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8. 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 晴 C 冰雹 A 雷阵雨 B 大雪 D 第8题 第2题 x y A B C D

已知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 A 142 B 143 C 144 D 1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10.把1.952取近似数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 11.已知:如图,E (-4,2),F (-1,-1),以O 为中心,把△EFO 旋转180°, 则点E 的对应点 E ′的坐标为 .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13.已知点),(11y x 、),(22y x 、……、),(n n y x 都在直线53-=x y 上,若这n 个 点的横坐标的平均数为a ,则这n 个点的纵坐标的平均数为 . 14.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 ,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 是 cm . 15.如图,已知函数y a 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 , y a x b y k x =+?? =? 的解是 . 16.在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 =15,且BD ∶DC =3∶2,则D 到边AB 的距离是 . A C 第16题 第18题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贾伟华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关注了对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做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考出学生的素质。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覆盖全面。 2、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题量较大,选择题难度不太大,选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选择题难度高不高,答题质量普遍较好,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择题4学生如果不根据图形分析很难找到正确的条件,第8题是对勾股定理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分析能力差;这两题错误率高。填空题16部分学生对对勾股定理推导过程遗忘,错误率较多.17题较难,18题图形分析不够,需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19、20是作图题,学生掌握得不好平时练得较少,解答题中21题求角的度数 ,运用外角和等腰三角形求解.22题运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解决问题.24题(1)证明是直角根据平角,(2)是利用面积关系推出勾股定理.25题结规律推导. 26、27难度较大,学生对动点问题有较大的畏惧,仍是今后学习的难点。 三、抽样数据 四、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好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学中对好坏的兼顾仍是思考重点。 主要失分原因: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二是学生审题不清、马虎大意,导致出错;三是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栏) 1.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 ? 4B ..±4 C . 2 D . ±2 x y3 2 .方程组的争是 x y1 x1x1x2x 0 A. B . C . D . y2y2y1y 1 3 ?甲乙丙三个同学随机排成一排照相,则甲排在中间的概率是 1111 A .- B .- C .— D . — 2346(第15题图) 4.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 y = x —6②y=—③x y= ④y= 7 —x x8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M向右平移3单位得到图形N,如果图形M上某点A 的坐标为(5,—6 ),那么图形N上与点A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 A ? (5, —9 ) B. (5,—3 ) C. (2, —6 ) D ?(8,—6 ) 6.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 2), “馬”位于点2, 2), 则“兵”位于点() A ? ( 1,1) B. ( 2, 1) C. (1, 2) D? ( 3,1) (第6题图) 7 ?正比例函数y = kx(k丰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 kx —k 的图像大致是 yk y* y* y*

&某产品生产流水线每小时生产100件产品,生产前没产品积压,生产3小时后,安排工人装箱,若每小时装150件,则未装箱产品数量y (件)与时间t(时)关系图为() 1 9?已知代数式5X a-1y3与一5x b y a+b是同类项,则 a 2 a 2 A ?B. b 1 b 1a与b的值分别是() a 2 a 2 C. D. b 1 b 1 10.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 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t (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甲跑了10千米, 乙跑了8千米;③乙的行程y与时间t的解析式为y= 10t;④第1.5小时,甲跑了12千米.其 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请你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11 .已知方程3x+ 2y = 6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贝U y= _________________ . 12. 若点P(a+ 3, a- 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 13. 请写出一个同时具备:① 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过点(0,—5)两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 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亠^ 14 .直线y = —— x + 3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直线的解析式 2 是_____________ . 15.如图|1的解析式为y = k1X + b 112的解析式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 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 疑难解析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本卷命题紧扣《课标》、教材,考点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注重了基本知 识和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2、本试卷能较全面地考查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每章节的知识都有涉及到,题量 不是很多,题目也相对适中,其它的基本上是属于基础题。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相对比较好。 二、这次期末考试卷的分值安排: A卷: 1、选择题:占36分。涉及到的知识有函数、分式的计算、全等的判定、整式的 运算、特殊四边形的判定、统计、分式方程的应用。每一小题的所占分值是3分。 2、填空题:占18分。涉及到的知识有分式、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平均数等等。 3、计算题:占12分。主要是分式方程、作图。 4、解答题:占24分。主要是分式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统计的应用。B卷: 1、解答题:占18分。主要考的是四边形和分式应用。 2、解答题:占12分。主要考的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关于存在性题的探索)。 三、现在就本次期末考试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选择题第6、9、11、12题错的相对比较多。这两道题目相对比较难,可以看出平时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后得加强。 2、填空题第14题18题错的也比较多。 3、解分式方程主要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检验这步被扣了较多的分数。 还有就是作图题非常不规范被扣了一半分数,太不值得。 4、第21题多数学生化简正确而代入的未知数的值不合要求,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是在这里被扣,答题没有完整。 5、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写出点Q的坐标没有写全而得分不全。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仍然较差。 2、解答题的解题粗心且欠规范,小分丢得不少。 3、理解题意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尤其表现在应用题)。

初二数学试卷分析

初二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成绩总体分析 这份试卷,围绕学段教材的重点,并侧重本学期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能力等等。本次试卷命题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多样、灵活,难度也较大。 成绩反映:平均分一般,及格率较高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可以,但高分率低,说明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学能力较弱。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好,个别同学较差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个别较差的学生个别辅导。 2、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在本张试题中有多个题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部分试题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学生的得分率较低,反映出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解答方法多样化,但有解题不规范的现象 试题中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可以说学生的解答方法多样,表现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试卷中有许多同学明明知道道理,却未得满分,在解题规范性上海存在问题。

4.有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据卷面失分情况结合学生平时学情分析,许多数学生失分可归因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很好养成,从卷面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忘记做题,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三、今后教学工作改进策略措施: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觉得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 1.下列以长城为背景的标志设计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326(3)9x x -= B .222()a b a b -=- C .623a a a =? D .224x x x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 .(1,-2) B. (-1,2) C. (-1,-2) D. (2,-1) 4.在△ABC 中,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那么第三边的边长可能是下列各数中的 A .10 B .7 C .4 D .3 6.在ABC ?、DEF ?中,已知AB =DE ,BC =EF ,那么添加下列条件后,仍然无法判定 ABC ?≌DEF ?的是 A .AC =DF B .∠B =∠E C .∠C =∠F D .∠A =∠D =90o 7.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4 B .5 C .6 D .7 8.若 23y x =,则x y x +的值为 E C B A D . C . A . B . A A

A . 53 B . 52 C . 35 D . 23 9.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 1 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 AP 交边BC 于点D ,若CD =2,AB =6,则△ABD 的面积是 A .4 B .6 C .8 D .12 10.如图,在55?格的正方形网格中,与△ABC 有一条公共边且 全等(不与△ABC 重合)的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共有 A .5个 B .6 个 C .7个 D .8 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 11.() 2- = . 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2 18= . 13.要使分式 22 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 15.已知122+=n m ,142+=m n ,若2m n ≠,则n m 2+= . 16.如图,△ABC 中,∠BAC =75°,BC =7,△ABC 的 面积为14,D 为 BC 边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将△ABD 和△ACD 分别沿直线AB ,AC 翻折得到△ABE 与△ACF ,那么△AEF 的面积最小值为 . (第16题图) D F E C B A (第9题图) N B C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总体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成绩也已揭晓。纵观本次考试试题,试题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考查内容,突出灵活应水平的考查。本套试卷共分三大题,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解答等不同类型。试题整体难度适中。 试卷分析: 选择题包括12小题,其内容二次根式基本概念、勾股定理的使用、四边形、一次函数以及统计等基本内容。试题的难度也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有单纯关于知识的考查,也有突出水平的考查。有来源于课本的,也有来源于生活的,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和灵活性。其次,填空题5小题,其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本学期的各个章节,试题难度有易有难。试题17题四边形折叠,因为方法和水平的欠缺,搞错的人比较多。解答题中,18,19,20,21,22题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其难度不大,试题23,24难度中等,绝大部分同学能动笔,得分也还不错。25题属方案选择,对优生难度不大,中等生答题不完整现象比较突出,不是很理想。最后一题有一定难度,从第二问开始,对于有些学生思路不是很清楚 从这次考试分数看: 有些学生进步很大,但也有学生退步的。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这次的考试主要是基础题,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及格,这就说明平日里学生学习不扎实。在近阶段的教学中,还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于讲过的重点知识,落实抓得不够好。 2.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有急躁情绪,急于完成课堂目标,而忽视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久而久之,一部分同学就养成懒惰的习惯,自己不动脑考虑问题。 3、学生中存有严重的厌学情绪。 4、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学校风气存有问题,部分学生对于考试和分数已无动于衷。 5、学生的荣辱观、是非观也存有问题,急需增强教育。 学生的学习问题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问题,它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明显缺乏。 对今后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1、抓好基础,搞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 2、关心数学“学困生” (1)抓好数学概念的入门教学,是提升理解水平的关键。“不懂”是他们最难过的门槛,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增强数学概念教学,既能够协助“学困生”增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水平,起到“治本”的效果。 讲概念要寻根求源。因为几乎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一个数学问题的背景,让“学困生”了解问题来龙去脉;具体到抽象、以旧引新引入新概念,用置换或改变条件的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 答案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4= -2 B .3-=3 C .24±= D .39=3 2.计算(ab 2)3的结果是( ) A .ab 5 B .ab 6 C .a 3b 5 D .a 3b 6 3.若式子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 ≥5 C .x ≠5 D .x ≥0 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 △BAC 的条件是( ) A .∠D=∠C,∠BAD=∠ABC B .∠BAD=∠ABC,∠ABD=∠BAC C .BD=AC ,∠BAD=∠ABC D .AD=BC,BD=AC 5.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下列个数:301415926、10049、0.2、π1、7、11131 、3 27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图形中,以方程y-2x-2=0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是( ) 8.任意给定一个非零实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m B .m+1 C .m-1 D .m 2 (第4题图) D C B A C B 平方 结果+2m

9.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m )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道公路的长度为( )米. A .504 B .432 C .324 D .720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 (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3,7) B .(5,3) C .(7,3) D .(8,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 -2+y 2=0,那么x+y= . 12.若某数的平方根为a+3和2a-15,则a= .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14.如图,已知: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 C,∠ABC=70°,∠CBC /为 . 15.如图,已知函数y=2x+b 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 (-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2x+b>ax-3的解集是 . 16.如图,在△ABC 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共72分): 17.(10分)计算与化简: (1)化简:)1(18--π0)12(21214-+ -; (2)计算:(x-8y )(x-y ). (第10题图) (第14题图) A C / C B A / C B D A (第16题图)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结构。 题型、题量、难度及分值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位,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并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了重点的考查。为中考复习奠定了基础,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源于课本,并适当拓宽加深,试题的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体现了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试卷分为填空、选择、解答题。 1、选择题、填空题。 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这部分试题在一定的广度和较浅的深度上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并注意到适当增加思维量及运算量,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思维品质、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考查了知识的小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其中选择题第17题失分率较高。考查了八年级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 2、解答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对考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探索、创新意识都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对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计算能力的考查。其中第24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错误率较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较好,对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产生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数学是以概念为先导的,不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算、推理等技能的训练,还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能力的培养发展,都是以正确理解运用概念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初二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关注了对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做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考出学生的素质。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覆盖全面。 2、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题量较大,选择题难度较大,选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选择题难度偏高,答题质量普遍较差,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择题4学生如果不根据图形分析很难找到正确的个数,第8题是对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分析能力差;第10题综合应用全等能力差,这三题错误率高。填空题15题对平方根有两个理解不够16题对等腰三角形的角分底角和顶角两种情况讨论,18题对旋转、全等联系不够。解答题中21题混合运算中乘方、开方运算理解不清,一步出错,整体全错,22题结合全等证明线段相等,如何应用平行线寻找全等条件出现问题;23题考查基本作图,格式和做法训练不够;25题结合坐标系描点,基本点找不对,不会利用对称点的性质找最短距离,26难度较大,作图加证明考查综合能力,注意证明题的条理性和清晰还有待欠缺,仍是今后学习的难点。 三、抽样数据 四、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好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学中对好坏的兼顾仍是思考重点。 主要失分原因: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二是学生审题不清、马虎大意,导致出错;三是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248x y x y x y -=- B. ( )()43 2 2 68234m m m m m -÷-=-- C. () 3 2 3 1 122 1x y x y x y xy ----== D. ()2 221441a a a --=++ 4.若分式 216 4y y 值为0,则y 的值是( ) A. 4 B. 4- C. 4± D. 8± 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211x x x ++=- B. ()()2 3253535x x x -=-+

C. ()() 3933 a a a a a -=-+ D. ()()() 22 m n m n m n --=-+- 6.如图,在ABC中,AB=8,BC=6,AB、BC边上的高CE、AD交于点H,则AD与CE的比值是() A. 4 3 B. 3 4 C. 1 2 D. 2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9,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 6或8 B. 8或10 C. 8 D. 10 8.如图,BC=EC,∠BCE=∠DCA,要使△ABC≌△DEC,不能添加下列选项中 的() A. ∠A=∠D B. AC=DC C. AB=DE D. ∠B=∠E 9.计算 22 1 a a b a b - -+ 的结果是() A. 22 b a b - B. 22 b a b - - C. b D. b- 10.若()()2 53 y y y my n -+=++,则m,n的值分别为() A. 2,15 m n == B. 2,15 m n ==- C. 2,15 m n =-=- D. 2,15 m n =-= 11.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二、抽样调查 2

频率分布 未作平得未作平得满满

3 三、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卷紧扣新教材,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总体来说是比较难,有几个题比较偏,尤其是第19题,用尺规作直角三角形,是上学期的内容,作为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题,有点不妥。第22题,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极少学生能说出4个。选择题的填答案的括号的设置很不合理,无形中加大了改卷的难度,我认为最好制一个表格专门用于填答案,如果版面比较小,也可以把括号设在每个题号前。试卷的题型与题量应该固定下来,每个题的分值也不要随意变化,以体现考试的严肃性。 试卷检验了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五个章节的知识和所具有的数学能力,重视数学基本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查。考试的试题命题主要围绕教材、课本练习题。其中选择题是平时上课极易涉及到的知识,其中的1、2、3、4、5、7题都很基本,平时练习很多,6、8题相对新颖,有一定的区分作用;第二大题是填空题,9小题考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10小题是三角形的中位线;11小题轴对称与坐标的综合,考的是对称的性质;12、13、14、16这几道题学生平时练过,但考前没有复习,做对的较少。三大题是解答题。17、18比较简单,学生平时都做过练习;第19小题题是作图题,学生动手能力差,失分很多;第20题是方位角的问题,结合勾股定理,整体得分较少;21小题考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比较简单大部分都会做;第22题比较难,23题是数形结合的题目,与平时做过练习题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得分不高,22题的考点是菱形的性质;25题是综合题,学生有一种畏惧感,有3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尤其是第3小题,要求设计最省钱的方案,一般思维是 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新版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2= B . (π﹣3.14)0=0 C . a2?a5=a10 D . (a+b)2=a2+b2 2. (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a2?a3=a6 B . (a3)4=a12 C . 5a﹣2a=3a2 D . (x+y)2=x2+y2 3. (2分)有四组条件:(1)底边和顶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2)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3)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4)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 (1)(2)(3) B . (1)(2)(4) C . (2)(3)(4) D . (1)(3)(4) 4. (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ADE,则∠AEB的度数为()

A . 10° B . 12.5° C . 15° D . 20° 5. (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2(2x﹣3)=4x﹣3 B . 2x+3x=5x2 C . (x+1)2=x2+1 D . +=0 6. (2分)五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为() A . 180° B . 270° C . 360° D . 540° 7. (2分)国庆期间,某商店推出全店打折的优惠活动,持贵宾卡的客户还可在 折的基础上再打折.某人持贵宾卡买了一件商品共花了元,则该商品的标价是() A . 元

B . 元 C . 元 D . 元 8. (2分)不论x、y取任何实数,x2﹣4x+9y2+6y+5总是() A . 非负数 B . 正数 C . 负数 D . 非正数 9. (2分)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AB,BC边上的点,且 AD=BE,AE与CD交于点F,AG⊥CD于点G,则的值为() A . B . C . D . 10. (2分)如图:小明从点A出发,沿直线前进5m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5m 后,又向左转30°,照这样方式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