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评价表

校本课程评价表

特色课程评价表

优秀校本课程标准

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标准 一、符合有关政策。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课程特色显著,课程实施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够以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整体设计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三、从校本实际出发。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通过分析和研究校内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媒介和重要形式的校本教材,要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学材料汇编或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校本教材结构合理,重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格调清新,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校本教材成果著作权人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单位。成果要求不少于1个学年的学习内容。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每项成果主编1人,参与人数限前5人。参评成

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

五、材料完整、真实可信 1、《驻马店市优秀校本教材申报表》 2、《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材料。 3、如有校本教材,需提供编写的校本教材;一学年的校本教材教案1份。 4、其他佐证性材料。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反思等环节的过程性、真实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始性材料。不能提供纸质的可提供电子材料刻录光盘。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46485

大封镇初级中学 校本课程评价办法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评价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它明确了学生、教师和课程自身是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3、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 1、学校校本课程评价任务由课程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承担。校长担任课程改革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2、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分学科制订,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符合李家小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 3、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4、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6、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机制。

校本课程申请书

林东六中校本课程申请书 课程名称:《仁爱一口气英语》 课程负责人:吴伟 任教年级:七年级

课程设计论证:(选题依据、课题内容、实用价值和研究基础四部分) 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的输入,轻语言的输出;重语言知识讲解,轻语言知识运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学到的是哑巴式英语,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他们感到英语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英语只是考试的工具。大大失去了她的日常交际作用,时代呼唤我们转变传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知识的讲解,书面输出(考试)教学模式。学生学过英语就会忘,总是记不住,学习了几年英语,话到嘴边,说不出来,其中包括大多研究生。 台湾刘毅教授针对这一点,创造了《一口气英语》,它的最大特点是背了终生不忘记。他用20多年的时间录制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编辑了一套英语口语教材。一经入市,风靡全岛,现已成为台湾中小学口语教材,每年举行全台《一口气英语》演讲比赛,普及台湾英语口语。 此书的理念是:5秒背九句英语,一分钟背108句英语,从而形成英语直觉,达到终生不忘记背过的英语。我背过此书,得到灵感。我们现在所学的仁爱英语每学期学4个单元,每个单元3个话题,共12个话题,根据每个话题的情景和主要知识点,提炼出9句话,一册书108句话,让学生背下来,最好5秒背九句英语,一分钟背108句英语,形成直觉,终生不忘。初中共6册书,66个单元浓缩成594句话。这样学生即练了口语,又学了重点知识;即进行了素质教育,又进行了应试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我打算从初一开始,进行试验,年终请旗教研室付老师指导,效果好的话,同北京仁爱教育研所共同开发此书。 目前我们学完了第一单元,就此我编了三个话题的《仁爱一口气英语》 Unit1,Topic1 Welcome to China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Tom. I’m Tom. How are you? Fine, thanks. And you? I’m OK. Mom, this is my teacher, Mr.Brown. 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 Unit1,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结合通化兴华教育中心“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校本课程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队伍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利于他们成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2、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进行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广泛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4、因地制宜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体现地域特色。本学期要结合通化山区的特色,从其地域特色、历史与文化及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等方面来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新的学科拓展类课程。 四、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组长: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范文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一)成绩评定 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 评定要求: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性,注意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性,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的评价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年课程结业满分为50学分,如果一学期结业则满分为25分,两年累计满分为100学分,累计满60分即可结业。 每门校本课程成绩分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评;过程性评价来源:出勤、课堂学习、成长记录袋、奖励分;终结性测评:期末考查、表现性活动。颐中讲堂考勤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入场。最后15分钟写听后感,作为该学科的成绩。 参与评价的主体:指导老师、同伴、自己。 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

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 50分)

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 校本课程成绩=第一年学分+第二年学分+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能够将两期相加为年学分) (二)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件包)。 (三)奖励和惩戒办法 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8分)。(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得分) 为了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每年可分年级或全校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分。 得分标准如下: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评价标准 (一)成绩评定 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 评定要求: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性,注意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的评价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学年课程结业满分为50学分,如果一学期结业则满分为25分,两年累计满分为100学分,累计满60分即可结业。 每门校本课程成绩分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评;过程性评价来源:出勤、课堂学习、成长记录袋、奖励分;终结性测评:期末考查、表现性活动。颐中讲堂考勤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入场。最后15分钟写听后感,作为该学科的成绩。 参与评价的主体:指导老师、同伴、自己。 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 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 50分)

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

校本课程成绩=第一年学分+第二年学分 +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可以将两期相加为学年学分) (二)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件包)。 (三)奖励和惩戒办法 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8分)。(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得分)为了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每年可分年级或全校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分。 得分标准如下: (以上参赛活动必须是权威教育部门组织或社会有权威特长鉴定单位组织的才认可,特长分则按技术级别折算成相应一、二、三等。) 出勤率未到规定课时的80%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开课老师必须如实填写学分卡,发现弄虚作假者,予以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良好及优秀等第。 附: [表一] 校本课程学分卡(一)

校本课程简笔画评价标准

校本课程简笔画评价标准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着力开发校本课程(选修Ⅱ)。校本课程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特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评价标准、课程方案评价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 (1)课程设置评价标准 l、满足社会、地方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地方经济发展对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需求。 2、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校本课程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体现教师特长和学校特色:应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和条件,努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应体现课任教师的个性、才华,弘扬学校特色。 (2)课程方案评价标准。 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等。 (3)课程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一年级校本课程年级课程安排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3月份 --一-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数学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4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语文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5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英语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6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体育学科实践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改革考评办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考评方法: 根据本课程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考查学生的能力入手,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基础知识20%、方法和能力20%、态度习惯、成果展示40%和期末考查20%,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学生等级,分别用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三、考评细则: (一)基础知识(20%) 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中,用于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方法和能力(20%) 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课堂参与、与人合作”的表现,由教师用“好、较好、有进步”的等级进行评价。 (三)态度习惯成果展示(40%) 主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前准备、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 (四)期末考查(20%) 教师根据平时的教学内容选取一部分难易适度的题目,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以写字样本和语文课本为准。 (五)评奖

教师根据以上考查结果评选一、二、三等奖,并给予适当奖励。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校本课程培训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与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的文本格式和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1 何为课程? 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可是对于课程是什么却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课程,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 ◆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 ◆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家:课程即教材(教科书) ◆学生代表:复杂的课程表+讨厌的教材+恐惧的考试 ◆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 我们从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如何回答课程的内涵呢?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第一个关键词是“有计划”,课程非常强调有计划,比如我们的校本课程规划就是一个计划,老师的课程纲要也是一个计划;第二个关键词是“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它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机会。至于学什么,怎样学,形式丰富多样,所以机会一词在新课程中非常重要;第三个关键词是“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结果有三类结果: 第一类结果就是可测量,可评价的结果性目标

第二类结果就是不考虑结果,只考虑过程的体验性目标 第三类结果就是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这是表现性目标。比如一些创造、发明、小制作、画画、唱歌等。 所以,教育结果有三类,不要马上定位到立竿见影的记住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这只是结果性目标。我们今天究竟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我们是仅仅把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作为唯一的追求,还是关注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来设计我们的课程?新课改提出了校本课程,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2 何为校本课程? 怎样使学校有特色?特色学校是什么?特色学校就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既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不是语数外。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可分为德育类、智育类、健康类、艺术类和综合类等五种类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存在。 3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区别? 校本课程是对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校本课程不是“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但“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编制方案、实

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安排)

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安排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整体素质,使受教育者走向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而养成教育的课程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载体和途径我校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题提出的方案,将养成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形式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安排。 一、目标与内容具体化 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内容,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指导全校从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色出发,对行为规范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训导目标。 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四个方面。 (1)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

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生活行为规范。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3)安全行为规范。要求学生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4)文明行为规范。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文明交往能力。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纵向上,分解为七、八、九学段训导点,梯度分明,便于训导、评价。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校本课程间周一课时,安排在每月第二、四周下午周会课。 二、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做到“三个并举”。 (1)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并举。 为了抓实抓好养成教育,较早地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教科书,“让墙壁草木开口说话,帮助教育”。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认养一块绿地、种植一棵小树”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促成长。 (2)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 学校教师一改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引导学生发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邱县南辛店小学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着力开发校本课程(选修Ⅱ)。校本课程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特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一、评价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二)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三)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五)全面性原则 - 1 -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评价标准、课程方案评价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标准。 (一)课程设置评价标准 1.满足社会、地方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地方经济发展对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需求。 2.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校本课程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体现教师特长和学校特色:应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和条件,努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应体现课任教师的个性、才华,弘扬学校特色。 (二)课程方案评价标准 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 - 2 -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培养阳光自信的学生为目的,以促进参与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度、培养可持续发展力为主要着眼点。 二、评价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公平性原则 考虑不同课程中师资、生源、学情基础等不同因素,以最近发展区为评价目标,力争评价公平公正,对全体课程参与者起到激励作用。 4.素质培养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品质。 5.全面性原则。 既考虑对课程负责教师的评价,又考虑到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注重过程与结果,从不同的维度予以评价。 三、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对各课程辅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四、课程评价方法 1.对课程的评价 本项评价指向于各科目课程。主要从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课程

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将评价贯穿于课程开发和实施全过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原则上按5:5划分一二等,单独奖励,积分在晋升职称时可累加。 (1)对课程纲要的评价 课程审议委员会在课程申报结束后对教师的课程纲要进行审议,决定此校本课程能否开设。教师的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开展所需条件。委员会审议的主要依据是:课程纲要是否全面;课程目标设置是否科学,符合现实,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和阳光自信的品质;课程内容设置是否合理,能否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方式是否合理、有效;课程评价是否注重过程评价,是否注意多元评价,以此为依据,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表决通过该课程能否实施。 (2)对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 包括教学准备情况,对学生的管理情况,课程实施情况和教学评价情况等。 (3)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属终结性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要形式,如现场展示、比赛、作品展示与介绍等。 具体内容见评价细则。 2.对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采用多维度、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的课程参与态度。课程参与过程中坚持不懈,不随意放弃或更改。一学期内能做到课程选择无更换、不旷课、材料准备齐全者可被评为“阳光课程守恒星。” 二看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积极性、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校本课程开设申请书

校本课程开设申请书

焦作市实验中学校本课程 开设 申 请 书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课程名称 《太极拳小百科》 申 请 人 步电东 张小忠 赵林松 年 度 2017 编 号 校本

课程名 称 《太极拳小百科》 申请人步电东张小忠赵林松 总学时 数20 适宜 年级 7--9 限制人 数 2000 一.课程目标:(指通过该课程的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教育教学目标) 做为全国武术之乡,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发源地,我市非常重视太极拳的宣传、发展,全市上下从政府到乡村,老少妇孺、工农商学军等各行各业都大力开展太极拳运动。从2005年起我市将太极拳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力在以考促练。 7—9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活泼爱动,对长时间练习太极拳感到腰酸腿疼,枯燥无味。通过给学生讲授《太极拳小百科》的历史小典故、逸闻趣事,使学习过程寓教于乐,培养和提高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发源、发展过程,历史名人,培养学生家乡自豪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300字) 本课程用简洁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授太极拳从创始、成长、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太极拳的门派、分布;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逸闻趣事、民间典故;太极拳中的经典动作,动作图解;太极拳对强身健体的作用,技战术特点;太极拳发源地的乡土民情等。 三.课程计划 2017年1月完成课程讨论、申报、规划 2017年2月初步列出课程提纲、目录 2017年3—4月资料归集、整理、筛选、走访、编录样稿 2017年5月校对整理、编印成册 2017年6月试用、做好下学期讲授计划 2017年9月-- 开始使用

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关索中学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课程改革的焦点和亮点,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 一、校本课程设置思路 未来三年,学校发展规划是以“文化为魂课程为径办理想的教育”。实施“课程兴校”,是未来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基于乡村学校少年宫优势资源,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构建学道分校系列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并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三、校本课程设置的实施策略

(一)设置原则 1、“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二)课程分类 在保障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学校构建的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学校衔接教育特色发展开设的必修特色课程,一类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选修课、活动课。 1、特色课程 我校特色课程主要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开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研发的几门特色课程,如《书法入门》、《蛋雕艺术》、《丝网花制作》、《射弩》等,主要在我校寄宿学生、留守儿童中开展,正式进入学科课程计划中。 特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师周工作量的计算,教学常规纳入教导处考核,学生成绩计入期末成绩库中。教师要针对

【最新】校本课程阶段性总结

【最新】校本课程阶段性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和>第一册教材.>和>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评价表

春有侨心完小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附评价表) 一、评价的原则 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1.把握评价的目的 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2.重视激励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3.重视过程性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4.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

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评价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乡文化差异、思维个性差异等因素,考虑学生的不同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评价方法 地方课程的评价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两大部分。评价每学期期末评价一次,评价表学生每人一份,评价完后交由教导处保存 学生校本课程评价采取等级制。 附: 校本课程评价表 学年学期年级学生姓名: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一、背景 20世纪后半期至今,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的多样化又成为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作为学校,不仅承担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任务,也挑起了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的责任。 课程的开发,就是把教育方针的落实当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点,就是把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当作办学的动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情境化和体验性。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课程的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学生个性中,实现因材施教和因趣选学,课程设置也可以形成适应不同需求的形式结构,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规定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努力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过程性与科学性、地方性与全球性、预成性与生成性、逻辑性与动态性”的融合与平衡。从而实现教育观念、师生角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小学的老师自主编写供学生学习的文本。自主设计编写,不仅仅追求文本出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在设计编写中,让学生亲近现在、融入生活。 (一)文本的确立 1、文本的范围 (1)走向特色——凸现学校特色教育。学校的特色教育要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学校特色多多少少是由校本课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的一种具体保障。而小学在历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排球这一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人人打排球这一传统,因此,为了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学校确定了排球这一校本课程。 (2)崇尚科学——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ⅩⅩ县红宇学校校本课程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我是地球小卫士》 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英特网,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库。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丰富校本课程资源。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资源库。 课程类别:环境保护 授课对象:三、四年级 二、课程目标: 从学科的知识和特点出发,通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并探索出一条在小学阶段以渗透方式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1、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让学生形成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所谓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关于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能掌握有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二是懂得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能正确理解“经

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三是懂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当代和后代的严重危害,对我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2、不断提高学生的环境觉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一是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一种人人有关、人人有责、义不容辞的社会公德。二是具有为维护良好环境而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具有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在自己活动范围内宣传和推动保护工作。四是具有与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勇气,对环境违法行为敢于进行制止或检举、控告。 三、校本课程课程表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一)成绩评定 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 评定要求: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性,注意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的评价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学年课程结业满分为50学分,如果一学期结业则满分为25分,两年累计满分为100学分,累计满60分即可结业。 每门校本课程成绩分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评;过程性评价来源:出勤、课堂学习、成长记录袋、奖励分;终结性测评:期末考查、表现性活动。颐中讲堂考勤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入场。最后15分钟写听后感,作为该学科的成绩。 参与评价的主体:指导老师、同伴、自己。 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 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 50分)

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 校本课程成绩=第一年学分+第二年学分 +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可以将两期相加为学年学分) (二)成绩管理

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件包)。 (三)奖励和惩戒办法 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8分)。(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得分) 为了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每年可分年级或全校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分。 得分标准如下: 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设计方案、调查报告等) (以上参赛活动必须是权威教育部门组织或社会有权威特长鉴定单位组织的才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