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作业题解1-3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3262x t t =+-,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分别为米、秒。求:(1)质点在运动开始后 4.0s 内位移的大小;(2)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3)t=4.0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

分析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0x x x t -=?,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

0=dt

dx

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p t ,求出p t ~0和t t p -内的位移大小1x ?、2x ?,则t 时间内的路程21x x s ?+?=,见图1—1。 解 (1)质点在4.0s 内位移的大小

4030232x x x m

?=-=--=-

(2) 由 21260dx

v t t dt

=

=-= 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 )0(2不合题意==t s t p

12010.0 2.08.0,x x x m ?=-=-= 24230.010.040.0x x x m ?=-=--=- 所以,质点在4.0s 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m x x s 4821=

?+?= (3)t=4.0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214.04.0(126)48t s t s

dx

v t t m s dt -===

=-=-?

222 4.04.0(1212)36t s t s

d x

a t m s dt -====-=-?

1-3 如图1-3(a )所示,湖中有一小船,岸上有人用绳跨过定滑轮拉船靠岸,设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 ,滑轮到原船位置的绳长为0l ,试求:当人以匀速v 拉绳时,船运动的速度v '为多少?

分析 首先选定船为研究的对象,它的速度v '也就是绳端点的移动速度,绳上各点的移动速度是不相同的;而绳速v 是指收绳的速率,是绳上各点沿绳运动的快慢,也就是绳上各点速度在绳方向的分量,绳速和船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为绳上各点的速度相同或将船的速度大小v '视为绳速v 的分量均是错误的。 定量描述船的运动状态和规律,必须建立确立的坐标系(所选坐标系可以不相同),写出船在此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并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式,即可解出问题。

解1 取如图1-3(b)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船的运动方程为 j h i t x t r )()()(-+= 船的运动速度为

i dt

dr r h i h r dt d i dt t dx dt dr v 2

/1222

21)(-???

?

??-=-===' 而收绳的速率dt

dr

v +

=,且因vt l r -=0,故 i vt l h v v 2

/1202

)(1-?

?

????---='

解2 取图1-3(b) 所示的极坐标),(θr ,则 i vt l h v i v v 2

/1202

)(1cos -??

????---=-

='θ

由此可知,收绳的速率只是船速沿绳方向的分量。

1-5 一质点P 沿半径m R 00.3=的圆周作匀速速率运动,运动一周所需时间为20.0s ,设t=0时,质点位于O 点,按图1-5(a)中所示Oxy 坐标系,求(1)质点P 在任意时刻的位矢;(2)5 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该题属于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即已知运动方程)(t r r =求质点运动的一切信息(如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在确定运动方程时,若取以(0,3)为原点的y x O '''坐标系,并采用参数方程)(t x x '='和)(t y y '='来表示圆周运动是比较方便的。然后,运用坐标变换x x x '==0和y y y '+=0,将所得参数方程转换至Oxy 坐标系中,即得Oxy 坐标系中质点P 在任意时刻的位矢。采用对运动方程求导的方法可得速度和加速度。

解 如图所示,在y x O '''坐标系中,因t T

=

π

θ2,则质点P 的参数方程为 t R x T ='π2sin ,t R y T

-='π2cos 坐标变换后,在Oxy 坐标系中有

(a ) (b )

R t R y y y t R x x +T

-=+'=T ='=π

π2cos ,2sin 0 则质点P 的位矢方程为 j R t R ti R r )2cos (2sin

+T

-+T =π

π =j t s m i t s m ])1.0cos(1)[3(])1.0sin[()3(11---+ππ 5 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j s m tj R ti R dt dr v )·3.0(2sin 22cos 21-=T

T +T T ==

ππ

πππ i s m tj R ti R dt r d a )·03.0(2cos 22sin

2222

2

22--=T ???

??T +T ??? ??T -==πππππ

1-9 一质点具有恒定加速度j s m i s m a )·4()·

6(22--+=,在t=0时,其速度为零,位置矢量i m r )10(0=。求:(1)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矢量;(2)质点在Oxy 平面上的轨迹方程,并画出轨迹的示意图。

分析 该题属于质点运动学的第二类问题,即已知速度或加速度的表达式

)(t v v =或)(t a a =,求运动方程)(t r r =,它是第一类问题的逆过程,是一段时间

内运动量的积累。处理这类问题,必须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采用积分的方法来解决。

解 由加速度定义式,根据初始条件00=t 时00=v ,积分可得

?

?=v t

adt dv 0

=dt j s m i s m t ?--+0

22])·4()·6[(

tj s m i t s m v )·4()·

6(22--+= 又由dt

dr

v =及初始条件t = 0 时,i m r )10(0=,积分可得

???--+==r r t

t dt tj s m i t s m vdt dr 0

220

])·4()·6[(

j t s m i t s m m r ])·2[(])·

3(10[2222--++= 由上述结果可得质点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即

22)·3(10t s m m x -+= 22)·

2(t s m y -= 消去参数t, 可得运动的轨迹方程 m x y 2023-=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直线斜率3

2

===

a tg dx dy k ,1433'?=a 。轨迹如图1-9所示。

1-15 碟盘是一张表面覆盖一层信息记录物质的塑性圆片. 若碟盘可读部分的内外半径分别为2.50cm 和5.80cm. 在回放时,碟盘被以恒定的线速度由内向外沿螺旋扫描线(阿基米德螺线)进行扫描. (1) 若开始时读写碟盘的角速度

为1·

0.50-s rad , 则读完时的角速度为多少? (2) 若螺旋线的间距为m μ60.1, 求扫描线的总长度和回放时间.

分析 阿基米德螺线是一等速的螺旋线, 在极坐标下, 它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θa r r +=0, 式中r 为极径,0r 为初始极径,θ为极角,a 为常量. 它的图线是

等间距的,当间距为d 时,常量π2/d a =. 因此,扫描线的总长度可通过积分

?=θrd s 得到.

解 (1)由于线速度恒定,则由r v ω=,可得2211r r ωω=,故碟盘读完时的角速度为

12112·6.21/-==s rad r r ωω

(2)在可读范围内,螺旋线转过的极角d r r /)(212-=πθ,故扫描线的总长度为

m d r r d d r rd s d

r r 32122/)(211038.5)(212?=-=??? ?

?

+

==??-πθθπθπ

碟盘的回放时间为

h s v s t 20.1103.4/3≈?==

本题在求扫描线的总长度时,也可采用平均周长的计算方法,即 m d

r

r r r r r n s 31212121038.52222?=-+=+=ππ

1-17 一半径为0.50m 的飞轮在启动时的短时间内,其角速度与时间的平

方成正比. 在s t 0.2=时测得轮缘一点的速度值为1·0.4-s m . 求:(1)该轮在

s t 5.0='的角速度,轮缘一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2)该点在s 0.2内所转

过的角度.

分析 首先应该确定角速度的函数关系2t k =ω. 依据角量与线量的关系由特定时刻的速度值可得相应的角速度,从而求出公式中的比例系数)(,t k =ω确定后,注意到运动的角量描述与线量描述的相应关系,由运动学中两类问题求解的

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即可得到特定时刻的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角位移. 解 因v R =ω,由题意2t ∞ω得比例系数 3

2

2

·2-==

=

s rad Rt

v t k ω

23)·

2()(t s rad t -==ωω 所以

则s t 5.0='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分

--='=s rad t s rad ·5.0)·

2(23ω 23·0.2)·4(--='==

s rad t s rad t

d d a ω

0.1-==s m aR a t 总加速度

n t n t a a a a Re Re 2ω+=+= 2222·01.1)()(-=+=s m R aR a ω 在2.0 s 内该点所转过的角度

rad t s rad dt t s rad t d s s 33.5·32)·

2(33220

3200=??

? ??===---??ωθθ

1-19 一无风的下雨天,一列火车以11·

0.20-=s m v 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车内的旅客看见玻璃外的雨滴和垂线成75°角下降. 求雨滴下落的速度2v . (设下降的雨滴作匀速运动)

分析 这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 设雨滴为研究对象,地面为静止参考系S ,火车为动参考系1.v S '为S '相对S 的速度,2v 为雨滴相对S 的速度,利用相对运

动速度的关系即可解.

解 以地面为参考系,火车相对地面运动的速度为1v ,雨滴相对地面竖直下

落的速度为2v ,旅客看到雨滴下落的速度'

2v 为相对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22v v v +=

(图1-19), 于是可得 11

2·36.575-=?

=

s m tg v v

1-21 如图1-21(a )所示,一汔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率为1v ,下落雨滴的速度方向偏于竖直方向之前

θ角,速率为2v ,若车后有一长方形物体,问车速1v 为多

大时,此物体正好不会被雨水淋湿?

分析 这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 可视雨点为研究对象,地面为静参系S ,汽车为动参考系S '.如图1-21(a )所示,要使物体不被淋湿,在车上观察雨点下落的

方向(即雨点相对于汽车的运动速度'

2v 的方向)应满足

h

l arctg

a ≥. 再由相对速度的矢量关系12'

2

v v v -=,即可求出所需车速1v .

解 由12'

2

v v v -=[图1-21(b)],有 θ

θ

cos sin 221v v v arctg a -=

而要使h

arctg

a 1

≥,则

h

v v v 1

cos sin 221≥-θθ

??

?

??+≥θθsin cos 21h l v v

第二章 牛 顿 定 律

2-1 一木块能在与水平面成a 角的斜面上以匀速下滑. 若使它以速率0v 沿此斜面向上滑动,如图2-1(a )所示,试证明它能沿该斜面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sin 4/(2

0a g v .

分析 动力学问题一般分为两类:(1) 已知物体受力求其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 的运动情况来分析其所受的力. 当然,在一 个具体题目中,在两类问题并无截然的界限, 且都是以加速度作为中介,把动力学方程和

运动学规律联系起来. 该题木块的下滑过程属于后一类问题,而木块的上滑过程则属于前一类.

动力学问题的一般解题步聚可分为:(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选定坐标;(2)根据物理的定理和定律列出原始方程组;(3)解方程组,得出文字结果;(4)核对量纲,再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来.

证 选定木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2-1(b)所示. 取沿斜面向上为x 轴正向,由牛顿定律分别列出下滑、上滑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0sin =-f F a mg (1)

ma F a mg f =--sin (2) 由式(2)知,加速度为一常量.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3)

as v v 22

2+=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木块能上滑的距离

a

g v a v s sin 422

20=-=

2-2 假使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到能使赤道上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一昼夜的时间有多长?

分析 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有向心加速度存在. 当提供此加速度的力即为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由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就可得一昼夜所需的时间.

解 按题意为

2ωmr mg = (1) ωπ/2=T (2)

2-4 图示一斜面,倾角为a ,底边AB 长为m l 1.2=,质量为m 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动,斜面的摩擦因数为14.0=μ. 试问,当a 为何值时,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最短?其数值为多少?

分析 该题关键在列出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后,解出倾角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t f a =,然后运用对t 求极值的方法即可得出数值来.

解 取沿斜面为坐标轴Ox ,原点O 位于斜面顶点,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a a mg a mg =-cos sin μ (1)

又物体在斜面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有

22)cos (sin 2

1

21cos /t a a g t a a l μ-==

则 )

cos (sin cos 2a a a g l

t μ-=

(2)

为使下滑的时间最短,可令0/=da t d ,由式(2)有 +--)cos (sin sin a a a μ 0)sin (cos cos =+a a a μ 则可得 ?=-=49,/12a a tg μ 此时 s a a a g l

t 99.0)

cos (sin cos 2min =-=μ

2-7 质量为m '的长平板A 以速 度v '在光滑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现将 质量为m 的木块B 轻轻平稳地放在长 平板上,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求木块在长平板上滑行多远才 能与板取得共同速度?

分析 当木块B 平稳地轻轻放至运动着的平板A 上时,木块的初速度可视为零,由于它与平板之间速度的差异而存在滑动摩擦力,该力将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到它们各自相对地面的加速度.换以平板为参考系来分析,此时,木块以初速度v '-(与平板运动速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匀减速运动,其加速为相对加速度,按运动学公式即可解得.

该题也可应用第三章所讲述的系统的动能定理来解. 将平板与木块作为系统,该系统的动能由平板原有的动能变为木块和平板一起运动的动能,而它们的

共同速度可根据动量定理求得. 又因为系统内只有摩擦力做功,根据系统的动能定理,摩擦力的功应等于系统动能地的增量. 木块相对平板移动的距离即可求出.

解1 以地面为参考系,在摩擦力1ma mg F f ==μ 2'a m F F f f '=-=

1a 和2a 分别是木块和木板相对地面参考系的加速度. 若以木板为参考系,木块相

对平板的加速度21a a a +=,木块相对平板以初速度v '-作匀减速运动直至最终停止. 由运动学规律有

as v 22'=-

由上述各式可得木块相对于平板所移动的距离为

)

(22'm m g v m s +''=μ

解2 以木块和平板为系统,它们之间一对摩擦力的功为 mgs l F l s F W f f μ=-+=)( 式中l 为平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

由于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当木块放至平板上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v m m v m ''+'='')( 由系统的动能定理,有 2''2')(2

1

21v m m v m mgs +'-'=μ 由上述各式可得

)

(22

'm m g v m s +''=μ

2-9 在一只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有一粒质量为m 的小钢球.当钢球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沿碗内壁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距碗底有多高?

分析 维持钢球在水平面内作匀角速度转动时,必须使钢球受到一与向心加速度相对应的力(向心力),而该力是由碗内壁对球的支持力F N 的

分力来提供的,由于支持力F N 始终垂直于碗内壁,所以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随ω而变的. 取图示Oxy 坐标,列出动力学方程,即可求解钢球距碗底的高度.

解 取钢球为隔离体,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图示坐标中列动力学方程

θωθsin sin 2mR ma F n N == (1) mg F N =θcos (2) 且有 R

h R )

(cos -=

θ (3) 由上述各式可解得钢球距碗底的高度为 2

ωg

R h -

=

可见,h 随ω的变化而变化.

2-12 一质量为10kg 的质点在力N t s N F 40)·

120(1+=-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 在t=0时,质点位于m x 0.5=处,其速度10·

0.6-=s m v . 求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

分析 这是在变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由于力是时间的函数,而加速度

dt dv a /=,这时,动力学方程就成为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微分方程,解此微分方程可得质点的速度)(t v ;由速度的定义dt dx v /=,用积分的方法可求出质点的位置.

解 因加速度dt dv a /=,在直线运动中,根据牛顿定律有

dt

dv

m

N t s N =+-40)·120(1 依据质点运动的初始条件,即00=t 时10·

0.6-=s m v ,运用分离变量法对上式积分,得

?

?--+=v v t

dt s m t s m dv 0

]·0.4]·0.12[20

3

2321)·0.6()·0.4(·

0.6t s m t s m s m v ---++= 又因dt dx v /=,并由质点运动的初始条件:00=t 时m x 0.50=,对上式分离变量后积分,有

??

---++=t

x x dt t s m t s m s m dx 0

2321])·0.6()·0.4(·0.6[0

33221)·0.2()·0.2()·

0.6(0.5t s m t s m t s m m x ---+++= 2—15、轻型飞机连同驾驶员总质量为31.010kg ?,飞机以155.0m s -? 的速率在水平跑道上着陆后,驾驶员开始制动,若阻力与时间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215.010N s α-=??,空气对飞机升力不计,求:(1)10s 后飞机的速率;(2)飞机着陆后10s 内滑行的距离。

解:(1)以地面飞机滑行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牛顿定律有

dv

F ma m

t dt

α===- 分离变量后并由初始条件得

v

t

v t

dv dt m

α=-

?

?

积分之得

202v v t m

α

=-

将数据代入 ,求得飞机着陆后10s 的速率

130.0v m s -=?

(2)由速度的定义有

2

02dx v v t dt m

α=

=- 分离变量并由初始条件代入积分得

200

300()24676x

t

x dx v t dt

m

s x x v t t m

m

α

α

=-

=-=-

=?

?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1 一架以12·

100.3-?s m 的速率水平飞行的飞机,与一只身长为0.20m 、质量为kg 50.0的飞鸟相碰. 设碰撞后飞鸟的尸体与飞机具有同样的速度,而原来飞鸟对于地面的速率甚小,可以忽略不计. 试估计飞鸟对飞机的冲击力(碰撞时间可用飞鸟身长被飞机速率相除来估算). 根据本题的计算结果,你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如飞机、汽车)与通常情况下不足以引起危害的物体(如飞鸟、小石子)相碰后会产生什么后果的问题有些什么体会?

分析 由于鸟与飞机之间的作用是一短暂时间内急剧变化的变力,直接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受力问题是不可能的. 如果考虑力的时间累积效果,运动动量定理来分析,就可避免作用过程中的细节情况. 在求鸟对飞机的冲力(常指在短暂时间内的平均力)时,由于飞机的状态(指动量)变化不知道,使计算也难以进行;这时,可将问题转化为讨论鸟的状态变化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并根据鸟与飞机作用的相互性(作用与反作用),问题就很简单了.

解 以飞鸟为研究对象,取飞机运动方向为x 轴正向. 由动量定理得 0-=?'mv t F

式中F '为飞机对鸟的平均冲力,而身长为20cm 的飞鸟与飞机碰撞时间约为

v l t /=?,以此代入上式可得

N l

mv F 52

1025.2?==' 鸟对飞机的平均冲力为

N F F 51025.2?-='-=

式中负号表示飞机受到的冲力与其飞行方向相反. 从计算结果可知,N 51025.2?的冲力大致相当于一个22 t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见,此冲力是相当大的. 若飞鸟与发动机叶片相碰,足以使发动机损坏,造成飞行事故.

3-2 质量为m 的物体,由水平面上点O 以初速为0v 抛出,0v 与水平面成仰角a . 若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体从发射点O 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2)物体从发射点到落回至同一水平面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分析 重力是恒力,因此,求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冲量时,只需求出时间间隔即可. 由抛体运动规律可知,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时间g

a

v t sin 01=

?,物体从出发到落回至同一水平面所需的时间是到达最高点时间的两倍. 这样,按冲量的定义即可求得结果.

另一种解的方法是根据过程的始、末动量,由动量定理求出.

解1 物体从出发到达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 g

a

v t sin 01=

? 则物体落回地面的时间为 g

a

v t t sin 22012=

?=? 于是,在相应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分别为

??-=?-==1

sin 011t aj mv j t mg Fdt I

??-=?-==2

sin 2022t aj mv j t mg Fdt I

3-6 一作斜抛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炸裂为质量相等的两块,最高点距离地面为19.6m. 爆炸1.00s 后,第一块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此处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m 21000.1?. 问第二块落在距抛出点多远的地面上. (设空气的阻力不计)

分析 根据抛体运动规律,物体在最高点处的位置坐标和速度是易求的. 因

此,若能求出第二块碎片抛出的速度,按抛体运动的规律就可求得落地的位置. 为此,分析物体在最高点处爆炸的过程,由于爆炸力属内力,且远大于重力,因此,重力的冲量可忽略,物体爆炸过程中应满足动量守恒. 由于炸裂后第一块碎片抛出的速度可由落体运动求出,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炸裂后第

二块碎片抛出的速度,进一步求出落地位置.

解 取如图示坐标,根据抛体运动的规律,爆炸前,物体在最高点A 的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h

g

x t x v x 21

010==

(1) 物体爆炸后,第一块碎片竖直落下的运动方程为 2

112

1gt t v h y -

-= 当该碎片落地时,有11,0t t y ==,则由上式得爆炸后第一块碎片抛出的速度

1

21121t t g h v -

=

(2) 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最高点处有

x mv mv x 2021

=

(3) y mv mv 212

1

210+-= (4)

联立解式(1)、(2)、(3)和(4),可得爆炸后第二块碎片抛出时的速度分量分别为

11

02·100222-===s m h

g

x v v x x 11

2112·7.1421-=-

=

=s m t t g h v v y 爆炸后,第二块碎片作斜抛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2212t v x x x += (5) 222222

1

gt t v h y y -

+= (6) 落地时,02=y ,由式(5)、(6)可解得第二块碎片落地点的水平位置 m x 5002=

3-9 一质量均匀柔软的绳竖直的悬挂着,绳的下端刚好触到水平桌面上,如果把绳的上端放开,绳将落在桌面上. 试证明:在绳下落过程中的任意时刻,作用于桌面上的压力等于已落到桌面上绳的重量的三倍.

分析 由于桌面所受的压力难以直接求出,因此,可转化为求其反作用力,即桌面给绳的托力. 但是,应注意此托力除了支持已落在桌面上的绳外,还有在dt 时间内下落绳的冲力,此力必须运用动量定理来求.

解 取图3-9所示坐标,开始时绳的上端位于原点,Oy 轴的正向竖直向下. 绳的总长为l ,以t 时刻,已落到桌面上长为y 、质量为'm 的绳为研究对象. 这段绳受重力P 、桌面的托力N F 和下落绳子对它的冲力F (如图中所示)的作用.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0=-+N F F yg l

m

(1) 为求冲力F ,可取dt 时间内落至桌面的线元dy 为 研究对象.线元的质量vdy l

m

dt F =

='0 (2) F F '-= (3)

由上述三式可得任意时刻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g m yg l

m

v l m yg l m F F N N '==+=-='332

3—13 如图3—13所示,一绳索跨过无摩擦的滑轮,系在质量为1.00kg 的物体上,起初物体静止在无摩擦的天平平面上. 若用5.00N 的恒力作用在绳索的

另一端,使物体向右作加速运动,当系在物体上的绳索从与水平面成30°角变 为37°角时,力对物体所作的功为多少?已知滑轮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m d 00.1=.

分析 该题中虽施以“恒力”,但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需接功的矢量定义式ds F W ?=·来求解.

解 取图示坐标,绳索拉力对物体所作的功为 ??==dx F dx F W θcos · J dx x

d Fx x x 69.12

12

=+-

=?

3—16 一质量为0.20kg 的球,系在长为2.00m 的细绳上,细绳的另一端系在开花板上. 把小球移至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的位置,然后从静止放开. 求:(1)在绳索从30°角到0°角的过程中,重力和张力所作的功;(2)物体在最低位置时的动能和速率;(3)在最低位置时的张力.

分析 (1)在计算功时,首先应明确是什么力作功. 小球摆动过程中同时受到重力和张力作用. 重力是保守力,根据小球下落的距离,它的功很易求得;至于张力虽是一变力,但是,它的方向始终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根据功的矢量式?=dx F W ·,即能得出结果来. (2)在计算功的基础上,由动能定理直接能求出动能和速率. (3)在求最低点的张力时,可根据小球作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由重力和张力提供来确定.

解 (1)如图所示,重力对小球所作的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即

J l mgl h P W P 53.0)cos (=-=?=θ在小球摆动过程

优化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

优化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性。 那什么是主体性呢?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本质特征,主体性教育观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表现在教学质量观上,应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课堂作业是了解小学生本课堂所学技能掌握状况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地反映教学是否已经达到预定目标和要求。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它的意义与价值,使它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点经验。 一、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我们可以让作业成为学生继续获取知识的延伸性学习,甚至把它看成就是一种学习活动,从而重视作业内容的核心设计。使它能具有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技能的作用,并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作业内容能引发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作业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那么必然会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于是在作业内容设计上,我力求激发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比如说,本学期第一节课,我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每个同学制作一个《电脑作品集》,六一’节时将展示给全校同学与家长观看,未还将刻录成光盘送给每位成功的同学”。学生听了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我趁机问他们:“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动手呀?”“现在!”学生的声音无比的整齐,无比的宏亮。于是我们有了本期的第一个作业内容:封面的设计。 《电脑作品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立刻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而“封面”这个作品的包装,当然就不能马虎。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兴致勃勃,一改再改,力求做到完美。下课时,有些学生还迟迟不愿离开,因为他们想要精益求精。有的学生问我:下节课完成作业后,能不能继续做今天的设计。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物理学史作业 2012届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姓名赵孟冬 学号 08103137 院系数理信息学院 专业物理学 指导教师余国祥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科学。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理论的基础,更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特别是他把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来研究物理规律使物理学开始走上了真正的科学道路。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规律的发现,无不有坚实的实验基础,而且在物理学史上,许多关键的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诉诸实验。本文介绍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四个着名的实验以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物理实验;发展;作用 目录 摘要 (2) 引言 (4) 1. 发现新事物.探索新规律 (4) . X射线的发现 (4) X射线的发现的过程 (4) 产生的影响 (5) 2. 验证物理理论 (5)

. 光电效应的研究 (5) 光电效应的发现 (6) 勒纳德的新发现 (6) 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 (6) 研究光电效应的意义 (7) 3. 测定物理常量 (7) . 基本电荷的测定 (7) 汤森德电解法 (7) 汤姆逊的膨胀云室法 (8) 威尔逊的平板电极法 (8) 密立根的水珠平衡法 (8) 密立根油滴平衡法 (8) e的精确值 (9) 4. 推广应用新技术 (9) . 核磁共振 (9) 从核磁矩的研究谈起 (9) 珀塞尔小组的共振吸收实验 (9) 布洛赫的核感应实验 (10) 实际中的应用 (12) 参考文献 (12) 引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来重要作用。在物理学的工作者中有90%从事实验工作。而从伦琴获得诺贝尔奖以来的一百年,176位获奖的物理学家中有67%

《物理学方法论》

现代物理学基础的思考之一————《物理学方法论》目录第一章:物理学方法论初探 1.认识论与物理学关系初探 2、现代物理学的认识论 3、科学理论与实验(包括理想实验)的关系 4、科学史与科学关系浅议 5、科学难题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6、物理学与美学 7、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提倡宽松的环境 8、基础研究的批判性 9、基础科学研究应该具有勇气 第二章:现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与困难 1、现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 2、现代物理学难以解释的几个实验 3、现代物理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4、现代物理学的批判 5、理论物理学发展方向一窥 附录1:名言录

第一章:物理学方法论初探 1.现代物理学的认识论 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手段和工具,是一种科学认识宇宙事物的方法论体系,其内容包括:1,逻辑方法;2 ,数学方法;3,哲学方法;4,观察试验方法. (一)还原论 还原:把特殊形式的运动归之于机械运动.(相信自然界的规则是由少数有限规则构成).例如:能量守恒,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运动:两种基本模型,质点的运动,连续介质的运动(波动). 化学----原子论-----机械运动,热学-----分子运动论-----机械运动,声学------机械运动,光学------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机械运动,电 磁学------波动-------以太学说--------机械运动,生命------?------机械运 动. 描述机械运动的理论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即把各种形式的运动还原为牛顿力学可以描述的机械运动. 玻耳兹曼1886年5月29日在皇家科学院的讲演中断 然宣称:“如果你要问我,我们的世纪是钢铁世纪、蒸汽世纪,还是电气世纪,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的世纪是机械自然观的世纪……”美国华裔物理史学家和哲学家曹天元教授在《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一书中说,“以往人们喜欢先用经典手段确定理论的大框架,然后再从细节上做量子论的修正,这可以称为“自大而小”的方法.……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也许“自小而大”才是根本的解释宇宙的方法.”基本规律知道了,具体规律是不是就一定能够推出来? 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19世纪有一种极端的意见,就是所谓实证论的观点,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马赫认为物理学家只须追求宏观物体之间的规律,去搞清微观的规律似乎没有用处;而且微观是否存在,分子、原子是否存在,他一概采

重庆一中2018-2019学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定时作业(一模)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注意事项: 重庆一中初 2019 级 18—19 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 物 理 试 卷 2019.05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80 分 与化学共用 120 分钟)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 g =10N/kg ,ρ水=1.0×103kg/m 3。 一、选择题 (本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下列是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0c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0g C.重庆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 50℃ D.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V 2. 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图 1 A.甲图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B.乙图中皮影戏利用了光的反射 C.丙图中水里的“月亮”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丁图中鱼缸里的“金鱼”是缩小的实像 3. 下列关于生活中热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北方结冰的衣服变干是凝华现象 图 2 B. 热腾腾的包子冒着“白气”是液化现象 C. 夏天吃雪糕消暑降温,利用了熔化需要放热 D. 翻炒回锅肉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食物的内能 4. 初中体育考试前夕,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同学们每天都在认真的训练。如图 3 所示是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立定跳远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人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起跳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落地时,人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身体会向前倾 图 3 5. 如图 4 所示,工人师傅用 500N 的拉力向下拉绳,使重为 900N 的物体在 10s 内 匀速上升了 3m ,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1500J B. 拉力 F 的功率为 150W C. 动滑轮重为 200N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 图 4

物理学与高新技术作业题

《物理学与高新技术》作业 (所有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必须交作业,否则成绩为不及格) 一、简答题 1. 物理学是技术的基础。在近代物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学术领域和产业,你所了解的有哪些? 通信技术与产业、激光技术与产业、电子技术与产业、光子技术与产业、计算机技术与产业等等。 2.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专门知识,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为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依据。 3. 技术的涵义是什么?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实现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 4.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其空间尺度从亚核粒子到浩瀚的宇宙,其包含的时间从宇宙诞生到无尽的未来。 5. 物理学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是什么? 物理学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是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指判断性的分析,如判断某种因素是否存在,判断某种事物有何性质等;定量分析法是对事物作数量上的分析。从定性到定量,这是物理学发展的必然。 6. 物理实验创新的内容包括那些? 物理实验创新包括:实验设计思想创新;实验仪器设备创新;实验研究方法创新;实验设计思想创新。其中,实验设计思想创新是关键。 7. 1877年,氧气被液化,液化点的温度是多少?氮气被液化,液化点的温度是多少?1898年,杜瓦(J. Dewar ) 第一次将氢气液化,液化点的温度是多少?1908年,荷兰,莱登实验室的卡末林·昂纳斯(Kamer lingh Onnes),第一次将氦气液化,液化点的温度是多少? 1877年,氧气被液化,液化点:-183oC,绝对温度:90K。氮气被液化,液化点:-196oC,绝对温度:77K。1898年,杜瓦(J. Dewar ) 第一次将氢气液化,液化点:-253oC,绝对温度:20K。1908年,荷兰,莱登实验室的卡末林·昂纳斯(Kamer lingh Onnes),第一次将氦气液化,液化点:-268.75oC,绝对温度:4.25K。 8. 超导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中零电阻效应指的是什么?超导体的迈斯纳效应指的是什么? 超导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中零电阻效应是指:(1)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电阻突然消失的温度被称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2)超导体的临界磁场。超导电性可以被外加磁场所破坏,处于温度为T(T

经济学方法论平时作业(共4次)

《经济学方法论》平时作业(共4次) 《经济学方法论》作业(一) (导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 1、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性( A )。 A.不可能像物理学、化学那样进行人为控制的实验。 B.可以像物理学、化学那样进行人为控制的实验。 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 D.以上说法都对。 2、最早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系统讨论的是( A )。 A.西尼尔 B.配第 C.斯密 D.萨伊 3( A )最早建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堪称科学的经济学体系。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马克思 4、“凯恩斯革命”把心理原则扩展到对一国(D )的分析。 A.经济流量 B.经济存量 C.经济个量 D.经济总量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 1、经济学研究只能使用(bcd )等方法。 A.实验室实验 B.逻辑推理 C.抽象演绎 D.统计归纳 2、经济学理论的产生与经济学家( abc)密切相关。 A.所处的时代 B.所奉行的价值标准 C.思维方式 D.所学专业 3、科学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acd)三个层次。 A.具体方法 B.抽象方法 C.一般方法 D.哲学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abcd)等构成科学方法基本要素的方面。 A.研究对象 B.物质手段 C.思维方法 D.理论工具 三、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像物理学、化学那样进行(人为的控制实验),而只能使用(逻辑推理)、(抽象演绎)和(统计归纳)等方法来研究。 2、由于经济学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 3、经济学家在研究时首先要建立或接受一套他认为是科学的(理论范式),然后用这个(范式)去观察、解释客观社会。 4、经济学方法论是关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论述的体系)的学说,是(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或体现。 5、最早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系统讨论的是1827年(西尼尔)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导论》)一书。 6、古典经济学形成以前的经济学,大都是采用(经验式的归纳法)。 7、马克思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最大限度地将传统的(历史经验总结法)运用于对经济内在普遍规律的(抽象推理)过程,从而把以往的(经验归纳法与抽象演义法的结合)推向新的高峰。 8、凯恩斯的追随者分为以(萨缪尔逊)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两大流派。 9、哲学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更大,往往决定着( 社会科学 )研究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 10、经济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客观对象)的变化而引致的,另一方面,在于(方法论)的发展以及不同(方法论)的差别。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 1、方法论: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的方式、方法和体系的学说。 2、经济学方法论:是关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论述的体系的学说,是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或体现。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萨缪尔逊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都是我们先入之见的俘虏。”这句话应如何理解?这实际上是说经济学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对他的研究结论起决定作用。 2、简述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形成。 马克思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最大限度地将传统的历史经验总结法运用于对经济内在普遍规律的抽象推理过程,从而把以往的经验归纳法与抽象演绎法的结合推向新的高峰。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论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反对庸俗方法论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3、简述以“心理原则”为基石的新古典学派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以“心理原则”为基石的新古典学派以先验的假说为演义的起点,并引入古典数学的精密函数形式与公理化手法为表述方法,完全放弃了历史与现实经验对于理论形成的能动作用。分析方法:他们认为经济学的分析始点是关于现实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一些公理,这些公理又若干不言自明的命题构成;在此基础上,有关经济实情的描述在理论中都被纳入导出命题。将基本命题与不同的导出命题结合起来,而形成不同的应用性理论。

数学方法论必做作业

数学方法论第二章作业 :学号: 设x1,x2……,x n∈{+1,﹣1},且x1x2+x2x3+……x n-1x n+x n x1=0,求证:n是4的倍数。 证明: ∵x1x2+x2x3+……x n-1x n+x n x1=0 ① 由于x1,x2……,x n∈{+1,﹣1},根据正负抵消规律,n必为偶数。 设n=2k,k∈N+,方程①可变形为: ∵x1x2+x2x3+…x n-1x n+x n x1= (1+1+…+1)(k个)+(-1-1-…-1)(k个)=0 ② ∴(x1x2)(x2x3)……(x n-1x n)(x n x1)=1k(-1)k =(x1x2……x n)2=1 从而k必为偶数,设k=2m,m∈N+,易得n=4m,m属于N+得证n是4的倍数。 数学方法论第五章作业 :学号: 5.何谓计算证明法,有哪些具体的计算证明方法,它们又各是如何进行应用的,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把证明问题转化为计算的方法叫做计算证题法,该方法一般思路单纯(即使算式紧杂但难度降低),较易著手,且能对免添加过多的辅助线。 1、代数法 代数法一一用代数知识来研究或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常用于涉及度关系的几何问题,主要用代数上的恒等变形方程知识。 教材上对于该方法的两个例题中,例5.1较简单。 2、三角法 三角法一用三角加识来研究或证明几何或代数间题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三角函数、三角换元法、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方程、证明三角不等式等方面的知识。 3、坐标法 坐标法一一通过建立坐标系,用解析几何的知识证明几何问题的方法。 此法使用时注意选取坐标轴和原点尽量为已知元素(减少辅助线),尽量减少参数(可取单位1),以便点坐标或曲线方程表达简单、运算方便。 4、复数法 复数法一一用复数知识解答其他数学问题的方法。 5、向量法 向量法一一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计算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几何中的平行、垂直、线共点、点共线等问题往往更有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正确的答案按题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0℃的水和0℃的冰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的0℃水冷 B、0℃的水比的0℃冰冷 C、他们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用放大镜观察地图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应把地图放在凸透镜的 A. 焦点以内且焦点附近 B.焦点附近 C. 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处 D. 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处 4.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 C.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5.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A.先测出30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C.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7.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为了确保健康,要把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关于餐具的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 8.用两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种实心小球甲和乙。在天平左盘上放三个甲球,在右盘上放两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由此可知道 A.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1.5倍B.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1.5倍 C.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D.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10.小明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 偏大 B. 无偏差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11.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12.国家发改委2014年2月26日发通知,自2月27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15元和0.17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 0.71×103kg/m3 B. 0.73×103kg/m3 C. 0.75×103kg/m3 D. 0.77×103kg/m3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9 分)

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纲要

《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标题: 《物理学史》 主讲教师:傅志挺吴菊英 教学材料:汇编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节) 授课对象:高一年学生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1、以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五次大综合、大统一为主线,分章节对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作系统介绍,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从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角度了解物理学宏伟大厦是如何建造,对物理学的知识体系、结构,知识的相互联系能有全面的认识。 2、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校的条件让学生重复物理学发展中的著名实验,经历、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 3、在物理学史教学中通过介绍知识的孕育、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融入物理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物理学习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是很好的补充和提高。 4、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故事,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古代物理学 第二章、经典物理力学的发展

第三章、经典光学的形成 第四章、电磁理论的建成 第五章、热学发展史 第六章、十九世纪末的三大发现 第七章、量子理论的建立 第八章、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第九章、多彩的物理新世界 第十章、奋起直追的我国物理学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是教师讲授,学生课后收集材料、归纳思考,动手实验多种教学形式的整合。实施中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与自我感悟,在实践中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1、组织形式:每班25~30人为宜,5、6人为一学习小组 2、实施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课后收集材料、归纳思考,动手实验操作,课堂交流汇报等 3、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一学期开9周,一学年共计18周18课时 4、教室场地:带多媒体的教室(最好是在物理实验室) (四)、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 1、评价以等级评价为主,评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2、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如材料的收集与归纳、总结中体现出的学生学习热情与思考程度,动手实验中的操作能力。 3、学生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模块,进行专题的整理总结,写出总结论文,若能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如实验演示、媒体展示等,可提高评价等级。

近代物理发展史论文

近代物理进展作业物理学发展永无止境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物理学发展永无止境 摘要: 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形成物理世界三大支柱。它们紧紧结合在一块,构建起一座华丽而雄伟的殿堂。物理学家甚至相信:这个世界的基本原理都已被发现,物理学已尽善尽美,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做的事,那就是在一些细节上进行补充与修正。新的物理结论代替旧的物理结论也是必然,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说绝对完美,即使我们提出的理论在完美,也终会有受局限的一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提出十分完美,别人永远攻不破的理论,我们要做的只是使物理大厦更加完善,所以我们要做只是努力向前看! 物理学的开端源溯深远,但若说物理学真正意义上的征服世界还是在19世纪末,他的力量控制着一切人们所未知的现象。古老的牛顿力学城堡历经岁月磨砺风雨吹打依旧屹立不倒,反而更凸显他的伟大与坚固。从天上的行星到地上的石头,万物皆毕恭毕敬的遵循它的规律。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更是它取得的伟大胜利之一。光学方面,波动论统一天下,神奇的麦式方程完美的诠释了这个理论并将其扩大到整个电磁领域。热学方面,热力学三大定律已基本建立,而在克劳修斯,范德瓦尔斯的努力下,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热力学成功建立。

当然,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切似乎都彼此包含,形成了以经典物理联盟。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形成物理世界三大支柱。它们紧紧结合在一块,构建起一座华丽而雄伟的殿堂。 那当然是一段伟大而光荣的日子,是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科学的力量从这一时期开始才真正变得如此强大,如此令人神往。我们认为自己已掌握了上帝造物的奥秘,在没有遗漏,我们所熟知的一切物理现象几乎都可以从现成的物理理论里得到解释。力,热,声,光,电等等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被同一种手法控制。物理学家甚至相信:这个世界的基本原理都已被发现,物理学已尽善尽美,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做的事,那就是在一些细节上进行补充与修正。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物理学的未来,将在小数点第六位后面去寻找.。”而普朗克的导师甚至劝他不要浪费时间去研究这个已经高度成熟的体系。 但历史再次体现了他惊人的不确定性,致使19世纪物理世界所闪烁的金色光芒注定只是昙花一现,而那喧嚣一时的空前繁盛的经典物理终究要像泡沫那样破败凋零! 其实,今天回头来看,赫兹1887年的电磁波实验的意义远比实际得出的结论复杂而深远。它一方面彻底的建立了电磁理论,为经典物理的繁荣添加了浓重的一笔;另一方面,它又埋下了促使经典自身毁灭的武器,孕育了革命的种子。当赫兹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的那件实验室里通过铜环接收器的缺口爆发的电火花证明电磁波存在时,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有光照射到这个缺口上时,似乎火花出现

物理实验方法论-课程体会及作业

上《物理实验方法论》课程的体会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教学更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物理实验教学论这门课程相对来说,对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更加有效,产生的影响更大一些,不仅提升了我对物理实验的认识,而且在对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实验教学,提升了自己的物理实验教学理论,最后在中学物理实验专题部分,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的迷茫和困惑,对中学物理中的一些重点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让我们对这些实验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实验教学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示范。总之,这门课程在教育硕士的所有课程当中,我认为它的价值更大,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在物理实验的认识方面,讲解了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更是物理学的方法,跟紧前言物理,物理学诺贝尔奖的获得,举例很多,说理非常的充分,讲解了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内容、方法和手段,凸显出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确实提升了我们对物理实验的认识。 在物理实验教学理论方面,更加详细的让我们认识了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物理实验的能力,物理实验的类型,物理教学实验的特点,物理教学实验设计的原则,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实验的教学评价,物理实验研究方向。在这些基础上,讲解了演示实验、边学边做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四类实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列出了很多的实例,解答了很多在这些实例中我们可能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四类实验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四类实验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而且在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总能引起我对自己这三年的物理实验教学,所在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反思,以及自己在实验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例如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节内容中,教学实验类型应该为演示实验,但是总有老师认为实验比较简单,应该由学生演示完成,尤其是在相关人士大力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理念下,学校领导或者非本学科的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的说法,殊不知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天功的道理。还有提到物理实验仪器设备方面管理到位,规划务实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仪器设备心中有数,实验精度心中有数,实验教学心中有数),我认为叙述非常到位,很有指导意义。而且在很多仪器的使用中,都会涉及到读数的问题,很

课堂作业新设计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冠()增()凝() 寇()赠()疑() 浆()仰()孤() 桨()抑()狐()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礼品()的风光()的眼睛 ()的琼浆()的小草()的叫声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我醒来时,

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 2.用“”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例: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做②与正事无关的③放着,不使用1.他俩正在闲.谈。() 2.下午我闲.着,你来吧() 3.别让机器闲.着。() 颜:①颜面,脸面②颜色,色彩 4.三军过后尽开颜.。() 5.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子。()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①靠近②对着③来到④将要 身负.重伤()①承担②失败③遭受④享有 引上绝.路()①停止②达到极点③走不通的 大举.进攻()①提出②推选③动作④抬起 二、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掩护()依托()豪迈()全神贯注() 反义词: 仇恨()崎岖()沉着()全神贯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 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部分,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四、重点段落品析。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 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 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 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 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 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 决心和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 思维创新大拓展

天津大学现代物理与高新技术讲座节课作业

一、论述学习本系列讲座后的实际收获(宏观或微观,对整体讲座或者某一讲也可结合所在专业或阅读文献后的收获) 《现代物理学与高新技术》系列讲座让我对物理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前沿、也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基础性很强的物理科学和应用性很强的高新技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深刻的相互作用。讲座中老师精彩的讲授,提升了我对物理学的兴趣,让我在生活和本专业的学习中,能主动地思考我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尤其是物理学发展所产生的高新技术在医学和检测方面的应用,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物理之美,技术之妙。 自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开始,到现在一百多年,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X射线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CT检查技术、核磁共振检查技术(MRI)、超声检查技术等建立起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体系。先进的影像检测技术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和迅速地确认患者的病灶和病因,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几年前,我的外祖父身体不适,在做心脏造影过程中发现两处血管严重堵塞,进行了搭桥手术,现在身体和精神状况比之前好了很多。试想如果没有先进的造影技术,我的外祖父很可能要长久地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会过早地去世。因此现代物理学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应用和贡献,让我满怀感激之情。 在系列讲座中,老师提到了很多现代检测技术,它们的基础和核心基本都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产物,我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下查阅资料明白了很多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和应用。 比如,老师在讲解超导物质时提到了,MRI是超导物质的一项重要应用。通过进一步查资料,我了解到,MRI的物理学基础是以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核磁共振现象。MRI 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而那个特殊的磁场,则是MRI设备中一个核心部分——磁体系统。磁体系统中的主磁体的有永磁型、常导型和超导型三种,其中超导型材料通过电磁作用产生磁场,常用的超导材料为铌钛合金,使用液氦冷却,因为造价昂贵,所以检测费用也十分高昂。但相比于X射线检测、CT检测,MRI 彻底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又有参数多,信息量大,可多方位成像,以及对软组织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对有些病变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在我的专业学习中,也经常会用到很多检测技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SEM、TEM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为我们合成的产品或材料提供了全面且准确的检测手段,帮助我们判断实验方案的准确性和优良性,帮我们及时、正确地修正实验方案。如果没有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没有高新技术的支持,各类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如鸟儿没有了双眼,轮船没有罗盘一样,举步维艰吧。 虽然我的专业不是物理学,但物理学及其衍生出的高新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学好物理学,并且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工作中,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高新技术发展的脉搏,让现代物理学与高新技术帮助我们各个学科和领域发现更多,创造更多,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做出更大贡献!

如何进行面试试讲中课堂作业的设计

如何进行面试试讲中课堂作业的设计 在平常的教师面试试讲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资格还是教师招聘面试,我们都不难发现少部分的同学在进行最后课堂作业设计的时候,往往都是说“抄写字词句或背诵课文”,匆匆了事,没有从头到尾贯彻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对于整个试讲来说可算是一块不小的瑕疵。那么该怎么才能设计出既新颖符合课文又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作业,来给面试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下面我们从设计的原则和类型来一一详解。 首先是课堂作业的设计原则,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第一,要与生活相结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扩展学生的生活化意识,摆脱形式主义和机械式繁琐,目的就是让“教、学、做相合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第二,要有层次性。人的理解能力都是从易到难,学生也一样,作业应该分三个层次:基本题-能力题-提高题。基本题是第一层次,主要是课文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找出来。第二层次是能力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引导,学生能独自或者合作解决,从而培养学习能力。第三层次是提高题,要求学生在完成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高,从而达到育人的功能。第三是要有启发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才能真正的自主学习。作业的布置也是如此,预留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搜集资料,才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行爱上学习。第四,形式要多样化。平常的作业设计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形式较单一,比较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应该设计一些新颖的灵活的,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知识的水平。 接着来说说设计作业有哪些类型。第一,理解型。这里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比如七年级语文的《春》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说一说课文一共描绘哪些春天的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喜欢的理由。第二,积累性。这类比较常用在文科中,特别是语文学科,如字词句中外文学知识的积累等等,通常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和学习中主动摘抄、收集材料、积累诗歌和文章等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进而拓宽知识面。第三,迁移型。学习方式方法不能拘泥于课堂上,更应该在生活中形成一种举一反三的思维。如数学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数学公式等,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第四,拓展延伸型。这类作业作用在于加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 总之,课堂作业的设计关系到面试的完整性体现与新课改的融汇贯通,不然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希望这些建议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顺利通过面试。

物理学第一次作业

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κT。 解:由 所以, 1 1.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一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α=4.85×10-5K-1和κ=7.8×10-7 p n-1.α和κ可以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问:(a)压强要增加多少p n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b)若压强增加100 p n,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 今使铜块加热至10℃。问压强要增加622p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今使铜块加热至10℃。问压强要增加100p,铜块体积将增加原体倍。4.07×10-4倍 1.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用反证法。两条绝热线如果能相交,再加上一条等温线就可以组成一个循环(闭合曲线)。这个循环只在等温过程从单一热源吸热,然后对外做功,显然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所以,两条绝热线不可能相交。 1.4均匀杆的温度一端为T1,另一端为T2,试计算达到均匀温度后的熵增。 解:

第i处的初温为 设单位长度的定压热容量为Cx, 于是 总熵变 11.. 1.5物体的初温T1高于热源的温度T2。有一热机在此物体与热源之间工作,直到将物体的温度降到T2为止。若热机从物体吸取的热量为Q,试根据熵增原理证明,此热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为 W max=Q - T2(S1 -S2) 其中S1 -S2是物体的熵减少量。 解:以和分别表示物体、热机和热源在过程前后的熵变。

由熵的相加性知,整个系统的熵变为 由于整个系统与外界是绝热的,熵增加原理要求 (1)以分别表示物体在开始和终结状态的熵,则物体的熵变为 (2)热机经历的是循环过程,经循环过程后热机回到初始状态,熵变为零,即 (3)以表示热机从物体吸取的热量,表示热机在热源放出的热量, 表示热机对外所做的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所以热源的熵变为 (4)将式(2)—(4)代入式(1),即有 (5)上式取等号时,热机输出的功最大,故 (6)式(6)相应于所经历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物理学史课堂作业

物理学史课堂作业 1.谈谈你对伽利略的科学成就和你对他的评价。(15分) 科学成就: ①提出了类似于惯性原理的说法并第一次把外力和“引起加速或减速的外部原因”即运动的改变联系起来,为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揭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 ③伽利略的落体实验使用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 ④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总结出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⑤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 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等等。 评价: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在人类思想解放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争取不受权势和旧传统压制的学术自由,为近代科学的生长,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并向全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因此,他是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N,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作为古代自然哲学和近代科学之间的过渡人物,为创建近代科学走的是一条很艰辛的道理,这从他的落体实验以及斜面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就可见一斑。伽利略创立运动学理论的过程相当复杂,既有思辨,又有实验,他依靠思辨和实验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这是一种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虽然他晚年终于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他开创新科学的意志并未动摇。他的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和成果,永远为后代所景仰。 2. 从牛顿的研究道路来谈谈你对牛顿的认识和评价。(15分) 追溯牛顿作出人类史上如此丰功伟绩的渊源和他的创造过程:牛顿先研究过数学和天文学并思考过引力问题,后受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影响开始动力学的研究,开普勒和布里阿德的天文学工作启示了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创立了微积分之后,牛顿再次研究天体问题。正是有了这些研究,最后,牛顿终于领悟了万有引力的真谛,用数学方法把地面上的力学和天上的力学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以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以及万有引力定律,这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指数学原理》。这部巨著总结了力学的研究成果,标志了经典力学的研究成果,标志了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是天文学、数学和力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牛顿创造性研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