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课时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管小青)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第一课时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课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观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生必须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人生。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本质是物质的要求,人生贵在行动的重要哲学依据。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上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帮助学生明确要珍惜生命,增强自觉行动的效率,为帮助学生走好人生路、实现成功的人生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教学难点: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物质运动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发展】

前面第一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道路。知道了客观实际是我们走好人生路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并且明白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而物质世界又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而正是物质世界的这种多样性和统一性决定了我们人生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个同学的人生道路都是广阔的,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光明的前途。而我们这种灿烂的人生、光明的前途的实现,不仅需要我们选择好,更要行动好。

当我们在面对人生多种可能性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只有选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播放邓亚萍的故事)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

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邓亚萍

是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2009年4月16日,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

记。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

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身为体育教练的父亲

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

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理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取得清华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剑桥博士毕业,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邓亚萍

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被正式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由此可见,人生行动,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是非常重要的,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深刻懂得这一道理,就要学习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物质运动】

可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说明上述名言诗句体现了物质和运动的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凡是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实在的基础和承担者,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思议的。

故事: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1.2666RMB元),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疲惫痛苦的旅行。”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北纬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的美好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这个故事就是说明一个道理,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因为物质是主体,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物质在运动中生存和发展,人也一样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生行动,人在行动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获得发展,在行动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人生的有限时间,积极行动,立即行动。

欣赏漫画“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

合作探究二:

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怎样的?给我们什么启迪?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结论:

人生贵在行动,积极进取,敢于行动,不怕失败。上述名言和漫画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人只有在行动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材料:杨澜的故事

我做电视已经17年了,中间也经历了许多挫折。比较大的,就是2000年在香港创办阳光卫视,虽然当时是抱着一个人文理想在做,至今我也没有后悔,但由于商业模式和现有市场规则不是很符合,经历了许多事业上的挫折。这让我很苦恼,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甚至怀孕的时候,还在进行商业谈判。从小到大,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会成功。但后来不是这样的。如果一开始,你的策略、你的定位有偏差的话,你无论怎样努力也是不能成功的。

后来我去上海的中欧商学院进修CEO课程,一位老师讲到一个商人和一个士兵的区别:士兵是接到一个命令,哪怕打到最后一发子弹,牺牲了,也要坚守阵地。而商人好像是在一个大厅,随时要注意哪个门能开,我就从哪出去。一直在寻找流动的机会,并不断进出,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听完我就心中有数了——我自己不是做商人的料。虽然可以很勤奋地去做,但从骨子里这不是我的比较优势。

在我职业生涯的前15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词,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后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加到阳光卫视,我知道了,人生中,你的比较优势可能只有一项或两项。

在做完一系列的加法后,我想该开始做减法了。因为我觉得我需要有一个平衡的生活。我不能这样疯狂地工作下去。所以就开始做减法。那么今天我想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懂得市场规律的文化人,一个懂得和世界交流的文化人。在做好主持人工作的同时,希望能够从事更多的社会公益方面的活动。所以可能在失败中更能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当然我也希望大家付出的代价不要太大就能了解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缺陷所在。

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合作探究三:

结合杨澜的人生事迹,说明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意义?总结怎样正确做到立即行动、敢于行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人生的有限时间,积极行动,立即行

动。要立即行动,就要敢于行动,不怕失败。

敢于行动,就要做到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和坚持到

底之勇。只有积极进取,敢于行动,人生才能发展,人生之路才

能不断延伸。

敢于行动,还要求我们做到善于行动,即发现事物运动的规

律,掌握行动的方法,才能使行动获得成功。

【体验导行——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如果你想锻炼身体让身体更加强壮,请从今日开始,立即

行动!如果你想读一本文学书籍提高文学修养,请从今日开始,

立即行动!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营销专家,请从今日开始准备,

立即行动!如果……请从今日开始,立即行动!

结语:播种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成功。建功

立业的秘诀就是:立即行动!只要你活着,当“立即行动”这

个暗示从你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你的有意识心理,要你去做你所应当做的事时,你就该立即行动,并坚持到底,这可以使你成为一位卓越的成功人士。

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自我发动法则实际上就是一句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警句从你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时,你就该立即行动。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第二课时 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管小青)

第二课第二课时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课时,学习唯物主义“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的观点,学生能从事物运动的规律性的原理中认识到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学会把握规律,善于行动,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解决人生问题来说,本课的落脚点在于要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懂得努力探索、认识和把握人生行动规律,找到科学的方法,为人生成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规律的内涵;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行动构筑辉煌人生。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反思敢于行动】 案例一: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民间传说,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花开的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则天大悦,下了一道谕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群花大放,真是锦绣乾坤,花花世界。仔细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开。武则天大怒,认为她平时待牡丹最厚,牡丹却如此负恩,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所以天下牡丹,至今惟有洛阳最盛。 毕业于花卉培植专业的中职生齐韵,通过仔细研究,懂得了花开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创造或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或延后花开,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她培育的牡丹花经常销售一空,不预定都买不上,她用辛勤的劳动装扮着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案例二: 枸杞,俗称“明目子”,果实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期服用可以生精治虚,补肾明目,益寿延年,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美:“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宁夏出产的枸杞被载入新中国药典,在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进献宫廷,被当地人称为“红宝”。但宁夏枸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却遇到了新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宁夏枸杞的生产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龙头企业缺失,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销者,一家一户种植几亩枸杞,小打小闹,很难将产品推向大市场。信息闭塞的农民往往是跟着“感觉”走,价格看好时就扩种,价格跌落便不顾一切地挖毁,结果是产业品牌难保,龙头不举,流通不畅,生产大起大落。“红宝”成为农民的“伤心果”。当枸杞在国内外需求日益增长之际,宁夏人发现,国内各地枸杞市场80%以上打出的是“宁夏牌”,而宁夏的枸杞产量实际上不到全国的20%。10多年前,当海南亮出红宝口服液招牌时,宁夏人似乎觉得那是一件遥远的事。但枸杞新型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供不应求的天津枸杞糖衣片,每公斤价值上万元……面对“自家养鸡,蛋生旁门”的状况,宁夏人做出了不甘落后的抉择。首先,集中精力建成了“宁夏红”、“圣杞乐”、“早康”等上规模、上档次的枸杞深加工厂家;接着,分别打出各自的名牌产品,冲出宁夏,走入国内沿海地区,乃至打到海外市场。如今,宁夏建立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此外,产品深加工由传统的医药加工向功能饮品、化妆用品方向转化,枸杞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和领域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