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与高程测量

水准仪与高程测量
水准仪与高程测量

第二章 水准仪与高程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②两点间高差AB h 是有正负的,计算高程时,高差应连其符号一并运算。在书写AB h 时,注意h 的下标,AB h 是表示B 点相对于A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是A 点相对于B 点的高差。AB h 与BA h 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图2-2 仪高法水准测量

第二节 水准仪使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 05、DS l 、DS 3和DS l0等四个等级。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 3级水准仪,因此,本章着重介绍这类仪器。

一、水准仪的结构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因此,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如图2-3所示。

图2-3 DS3微倾式水准仪及其构造

1.望远镜

DS3水准仪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对光透镜和十字丝分划板所组成。物镜和目镜多采用复合透镜组,十字丝分划板上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线,竖直的一条称竖丝,横的一条称为中丝,是为了瞄准目标和谈取读数用的。在中丝的上下还对称地刻有两条与中丝平行的短横线,是用来测定距离的,称为视距丝。十字丝分划板是由平板玻璃圆片制成的,平板玻璃片装在分划板座上,分划板座固定在望远镜筒上。

图2-4 望远镜构造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水准测量是在视准轴水平时,用十字丝的中丝截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对光凹透镜可使不同距离的目标均能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再通过目镜,便可看清同时放大了的十字丝和目标影像。从望远镜内所看到的目标影像的视角与肉眼直接观察该目标的视角之比,称为望远镜的放大率。DS3级水准仅望远镜的放大率一般为28倍。

图2-5 望远镜成像原理

2.水准器

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两种。管水准器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圆水准器用来指示竖轴是否竖直。

(1)圆水准器

圆水准器顶面的内壁是球面,其中有圆分划圈,圆圈的中心为水准器的零点。通过零点的球面法线为圆水准器轴线,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该轴线处于竖直位置。当气泡不居中时,气泡中心偏移零点2mm,轴线所倾斜的角值,称为圆水准器的分划值,由于它的精度较低,故只用于仪器的概略整平。

(2)管水准器

又称水准管,是一纵向内壁磨成圆弧形的玻璃管,管内装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加热融封冷却后留有一个气泡。由于气泡较轻,故恒处于管内最高位置。如图2-7所示。

水准管上一般刻有间隔为2mm的分划线,分划线的中点O,称为水准管零点。通过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当水准管的气泡中点与水准管零点重合时,称为气泡居中;这时水准管轴工人处于水平位置。水准管圆弧2mm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安DS级水准仪上的水准管,其分划值不大于20″/2mm。

装在

3

图2-6 圆水准器图2-7 管水准器

图2-8 水准管分划图2-9 符合水准器

微倾式水准仪在水准管的上方安装一组符合棱镜,通过符合棱镜的反射作用,使气泡两端的像反映在望远镜旁的符合气泡观察窗中。若气泡两端的半像吻合时,就表示气泡居中。若气泡的半像错开,则表示气泡不居中,这时,应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的半像吻合。

(3)基座

基座的作用是连接螺旋使仪器的上部并与三脚架连接。它主要由轴座、脚螺旋、底板和三角压板构成。

二、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时使用的标尺。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水准测量的精度。因此,水准尺需用不易变形且干燥的优质木材制成;要求尺长稳定,分划准确。常用的水准尺有塔尺和双面尺两种。塔尺多用于等外水准测量,其长度有2m和5m两种,用两节或三节套接在一起。尺的底部为零点,尺上黑白格相间,每格宽度为1cm,有的为0.5cm,每一米和分米处均有注记。双面水准尺多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其长度有2m和3m两种,且两根尺为一对。尺的两面均有刻划,一面为红白相间称红面尺;另—面为黑白相间,称黑面尺(也称主尺),两面的刻划均为1cm,并在分米处注字。两根尺的黑面均由零开始;而红面,一根尺由4.687m开始至6.687m或7.687m,另一根由4.787m开始至6.787m或7.787m。如图2-10。

尺垫是在转点处放置水准尺用的,它用生铁铸成,一般为三角形,中央有一突起的半球体,下方有三个支脚。用时将支脚牢固地插入土中,以防下沉,上方突起的半球形顶点作为竖立水准尺和标志转点之用。

图2-10 水准尺图2-11 尺垫

第三节水准仪的使用

一、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分述如下:

1.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否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置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2.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如图2-12所示。

图2-12 粗略整平过程图2-13 视差现象3.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即把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4.精平与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采用倒像望远镜,因此读数时应从小往大,即从上往下读。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读数。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图2-14 视窗中水准尺读数

第四节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水准点(Bench Mark)和水准测量路线

1.水准点

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埋设并测定了很多高程点,这些点称为水准点(Bench Mark),简记为BM。水准测量通常是从水准点引测其它点的高程。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国家等级水准点一般用石料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深埋到地面冻结线以下。在标石的顶面设有用不锈钢或其它不易锈蚀材料制成的半球状标志。有些水准点也可设置在稳定的墙脚上,称为墙上水准点。

图2-15 永久性水准点埋设图2-16 临时性水准点

建筑工地上的永久性水准点一般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临时性的水准点可用地面上突出的坚硬岩石或用大木桩打入地下,校顶钉以半球形铁钉。

埋设水准点后,应绘出水准点与附近固定建筑物或其它地物的关系图,在图上还要写明水准点的编号和高程,称为点之记,以便于日后寻找水准点位置之用。水准点编号前通常加BM 字样,作为水准点的代号。

2.水准路线

在一系列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形式主要有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是为了避免在测量成果中存在错误,保证测量成果能达到一定精度要求。布设时要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和作业要求,布设成某种形式的水准路线。

1)闭合水准路线

图2-17 水准路线形式

如图2-17)(a 所示,从水准点A BM 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1、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水准点,这种形成环形的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如图2-16)(b 所示,从水准点A BM 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1、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符合到另一个水准点B BM 。这种在两个已知水准点之间布设的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如图2-16)(c 所示,从水准点A BM 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1、2进行水准测量。这种从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而另一端为未知点的路线,即不自行闭和,也不符合到其它水准点上,称为支水准路线。

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当欲测的高程点距水准点较远或高差很大时,就需要连续多次安置仪器以测出两点的高差。

(一)高差法

如图2-18所示,已知A 点的高程A H =43.150m ,欲测B 点高程B H ,在AB 线路上增加1、2、3、4、……等中间点,将AB 高差分成若干个水准测站。其中间点仅起传递高程的作用,称为转点(Turning Point ),简写为TP 。转点无固定标志,无需算出高程。 每安置一次仪器,便可测得一个高差,即

111b a h -= 222b a h -= …………… n n n b a h -= 将各式相加,得

b a h ∑-∑=∑ 则B 点的高程为

h H H A B ∑+= (2-5)

图2-18 高差法连续水准测量

观测、记录与计算见表2-1。

(二)仪高法

仪高法测高程的施测与高差法基本相同。如图2-18所示,在相邻两测站之间有了中间点1、2、3与4、5,它们是待测的高程点,而不是转点。在测站Ⅰ,除了读出1TP 点上的前视读数,还要读出中间点1、2、3的读数;在测站Ⅱ,要读出1TP 点上的后视读数,以及读出中间点4、5的读数。

仪高法的计算方法与高差法不同,须先计算仪器视线高程i H ,再推算前视点和中间点高程。记录与计算见表2-2相应栏。

为了减少高程传递误差,观测时应先观测转点,后观测中间点。

图2-19 仪高法连续水准测量

三、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

B 点对A 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

和,因此,此式可用来作为计算的检核。但计算检核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不能检核观测和记录时是否产生错误。

2.测站检核

B 点的高程是根据A 点的已知高程和转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出来。若其中测错任何一个高差,B 点高程就不会正确。因此,对每一站的高差,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检核测量。

1)双仪器高法 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相差10cm 以上),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两次所测高差之差对于等外水准测量容许值为m m 6±,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容许值为m m 5±。超出此限差,必须重测,在此限差内,可取两次所测高差之差的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

2)双面尺法 仪器高度不变,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互进行检核。两次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同双仪器高法。

3.成果检核

测站检核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超限。由于温度、风力、大气折光、尺垫下沉和仪器下沉等到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尺子倾斜和估读的误差,以及水准仪本身的误差等,虽然在一个测站上反映不很明显,但随着测站数的增多使误差积累,有时也会超过规定的限差。 因此为了正确评定一条水准路线的测量成果精度,应进行整个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核。成果检核的方法,因水准路线布设形式的不同,主要有

1)闭合水准路线检核

理论上闭合水准路线各段实测高差代数和值应等于零,即0=∑理h 。 2)符合水准路线检核

理论上附合水准路线各段实测高差代数和值应等于两端已知高程的差值,即

始终理H H h -=∑。

3)支水准路线检核

支水准路线本身没有检核条件,通常是用往、返水准路线测量方法进行路线检核。理论上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返往h h ∑=∑。

上述三种路线成果检核的具体计算方法在下节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中详述。

第五节 水准测量的内业

水准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要检查手簿,再计算各点间的高差。经检核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和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计算各点的高程。否则应查找原因予以纠正,必要时应返工重测。下面将根据水准路线布设的不同形式,举例说明计算的方法、步骤。

一、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如图2-20所示,闭合水准路线A BM 、1、2、3、4,各段观测数据及起点高程均注于图中,现以该闭合水准路线为例,将成果计算的步骤介绍如下,并将计算结果列入表2-3中。

图2-20 闭合水准测量

(一)高差闭合差

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的代数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0=∑理h 由于存在着测量误差,必然产生高差闭合差

测h f h ∑= (2-6)

(二)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高差闭合差可用来衡量测量成果的精度,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规定为 平地 容h f = 40±L mm 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公里计 山地 容h f =n 12± mm n 为测站数

本例中,由于,容h h f f <,则精度合格,可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三)闭合差的调整

在同一条水准路线上,假设观测条件是相同的,可认为各站产生的误差机会是相同的,故闭合差的调整按与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反符号分配的原则进行即

D n f v h

i ∑-=(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

1.调整数的符号与高差闭合差h f 符号相反;

2.调整数值的大小是按测段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例的分配; 3.调整数最小单位为0.001m 。 (四)高程计算

各测段实测高差加上相应的改正数,便得到改正后的高差。以上计算过程,见表2-3中。 二、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一)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A B h H H h f --∑= (二)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同闭合水准路线 (三)闭合差的调整 同闭合水准路线 (四)高程计算 同闭合水准路线

图2-21 符合水准测量

三、支线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一)高差闭合差

如图2-22所示,已知水准点A 的高程为45.396m ,往、返测站各为15站,图中箭头表 示水准测量往返测方向。理论上往测高差往h ∑与返测高差返h ∑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图2-22 支线水准测量

由于存在着测量误差,必然产生高差闭合差,即

返往h h f h += 本例中返往h h f h +==1.332+(-1.350)=-0.018m 。 (二)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容h f =n 12±=1215=46mm

由于,容h h f f <,则精度合格,可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三)改正后高差计算

支水准路线,取各测段往测和返测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即为改正后高差,其符号以往测高差符号为准。即:

.341m 12

1.350

.33212

)(1=+=

+=

往改h h h A

(四)计算待定点高程

46.737m 1.341.93645)(11=+=+=改A A h H H

注意:支水准路线在计算闭合差容许值时,路线总长度L 或测站总数n 只按单程计算。

第六节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

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必须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才能正确地测出两点间高差。因此,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1.圆水准器轴L L ''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 ;

2.十字丝的中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3.水准管轴LL 平行于视准轴CC 。

图2-23 水准仪主要轴线

二、检验与校正

1.圆水准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如图2-24所示,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如果气泡不居中,表明圆水准轴不平行于竖轴,而离开零点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两倍的δ。

校正 调整圆水准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向居中位置移动偏离量的一半。校正工作一般都难于一次完成,需反复进行直至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圆水准器气泡皆居中时为止。如图2-25所示

图2-24 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图2-25 圆水准器的校正螺钉

2.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安置仪器后,先将横丝一端对准一个明显的点状目标P ,固定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如果标志点P 不离开横丝,说明横丝垂直于竖轴,否则需要校正,如图2-26所示。

校正 如图2-27所示,用螺丝刀松开分划板座固定螺丝,转动分划板座,改正偏离量的一半。

图2-26 十字丝横丝的检验 图2-27 十字丝的校正装置

3.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校正

检验 如图2-28所示,在C 处安置水准仪,从仪器向两侧各量40米,定出等距离的A 、

B 两点,打木桩或放置尺垫标志之。

1)在C 处用变动仪高法,测出A 、B 两点的高差。若两次测得的高差之差不超过3mm ,则取其平均值AB h 作为最后结果。由于距离相等,两轴不平行的误差h ?可在高差计算中自动

消除,故h 值不受视准轴误差的影响。

2)安置仪器于A 点附近的A ′处,离A 点约3米左右,精平后读得A 点水准尺上的读数

为2

a ',因仪器离A 点很近,两轴不平行引起的读数误差可忽略不计。故根据2a '和A 、B 两点的正确高差h 算出B 点尺上应有读数为

AB h a b -'=2

2 然后,瞄准B 点水准尺,读出水平视线读数2b ,如果2b 与 2

b '相等,说明两轴平行,否则存在i 角,其值为

ρ''??=

''AB

D h

i 对于3DS 级微倾水准仪,i 值不得大于20″。

校正 转动微倾螺旋使中丝对准A 点尺上正确读数应

b ',此时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但管水准气泡必然偏离中心。用拨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的两个半象符合。如图2-29所示。

图2-28 管水准器轴的检验

图2-29 管水准器轴的校正

第七节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一、仪器误差

1.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i 角校正残余误差,这种影响与距离成正比,只要观测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或减弱此项的影响。

2.水准尺误差

由于水准尺刻划不准确,尺长变化、弯曲等影响,水准尺必须经过检验才能使用。标尺的零点差可在一水准段中使测站为偶数的方法予以消除。

二、观测误差

1.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

设水准管分划值为τ″,居中误差一般为±0.15τ″,采用符合式水准器时,气泡居中精度可提高一倍,故居中误差为

D m ?'

'?''=ρττ215.0 2.读数误差

读数误差是指在水准尺上估读毫米数的误差,与人眼的分辨能力、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以及视线长度有关。放大倍率愈大、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愈短,则读数误差愈小。不同等级的水准测量对仪器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及视线长度都有相应的规定。

3.视差影响

当视差存在时,十字丝平面与水准尺影像不重合,若眼睛观察的位置不同,便读出不同的读数,因而也会产生读数误差。

4.水准尺倾斜影响

如果读数时水准尺倾斜,将使水准尺上读数增大。当尺的倾斜角为3°,尺上读数为2m 时,将产生2.7mm 的误差.因此,立尺人应认真将尺扶直。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1.仪器下沉

由于仪器下沉,使视线降低,从而引起高差误差。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可减弱其影响。

2.尺垫下沉

如果在转点发生尺垫下沉,将使下一站后视读数增大。采用往返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弱其影响。

3.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影响

用水平视线代替大地水准面地尺上读数产生的误差为C ,则

R

D c 22

图2-30 地球曲率的影响

如果前视水准尺和后视水准尺到测站的距离相等,则在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中含有相同的 。这样在高差中就没有这误差的影响了。因此,放测站时要争取“前后视相等”

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不均匀,所以空气的密度也不均匀。光线在密度不匀的介质中沿曲线传布。这称为“大气折光”。总体上说,白天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密度低,弯曲的光线凹面向上;晚上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密度高,弯曲的光线凹面向下。接近地面的温度梯度大大气折光的曲率大,由于空气的温度不同时刻不同的地方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所以很难描述折光的规律。对策是避免用接近地面的视线工作,尽量抬高视线,用前后视等距的方法进行水准测量

除了规律性的大气折光以外,还有不规律的部分:白天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较冷的空气下降补充。因此,这里的空气处于频繁的运动之中,形成不规则的湍流。湍流会使视线抖动,从而增加读数误差。对策是夏天中午一般不做水准测量。在沙地,水泥地……湍流强的地区,一般只在上午10点之前作水准测量。高精度的水准测量也只在上午10点之前进行。

4.温度对仪器的影响

温度会引起仪器的部件涨缩,从而可能引起视准轴的构件(物镜,十字丝和调焦镜)相对位置的变化,或者引起视准轴相对与水准管轴位置的变化。由于光学测量仪器是精密仪器,不大的位移量可能使轴线产生几秒偏差,从而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增大。

不均匀的温度对仪器的性能影响尤其大。例如从前方或后方日光照射水准管,就能使气泡“趋向太阳”,水准管轴的零位置就改变了。

温度的变化不仅引起大气折光的变化,而且当烈日照射水准管时,由于水准管本身和管内液体温度升高,气泡向着温度高的方向移动,影响仪器水平,产生气泡居中误差,观测时应注意撑伞遮阳。

第八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亦称补偿器水准仪,它的构造特点是没有水准管和微倾螺旋,而是利用自动安平补偿器代替水准管微倾螺旋,即使望远镜筒倾斜,视准轴仍水平。

补偿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悬挂的十字丝板;另一种是悬挂的棱镜组。如图2-31所示为前一种,十字丝悬吊在望远镜筒上,吊点位于物镜的光心。所以镜筒内的视准轴永远处于铅垂位置,两片反光镜的夹角严格等于45o,能把视准轴转90o后射出镜筒。

图2-31 自动安平原理 图2-32 DZS3型自动水准仪构造

两个直角棱镜是补偿器的摆动部分。镜筒倾斜时水平光线与其竖平面不正交,从而使光线在棱镜系统中产生折射,最后把水平光线导至十字丝中心。光线在棱镜系统中的多次折射可等效为一次折射。

如图所示2-32所示DZS3型自动水准仪的构造。

思考题与习题

1. 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m 016.20。当后视读数为m 124.1,前视读数为m 428.1,问B A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2. 绘图说明水准测量中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之间的关系。 3. 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4. 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作用有何不同?水准测量时,读完后视读数后转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时,圆水准器气泡和符合气泡都有少许偏移(不居中),这时应如何调整仪器,读前视读数?

5. 水准管轴和圆水准器轴是怎样定义的?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6. 望远镜有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7. 水准仪有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各起什么作用? 8.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

9.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哪些基本操作?试简述其操作要点。 10.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相等,它可消除哪几项误差? 11.试述水准测量的计算校核。它主要校核哪两项计算? 12.水准测量测站检核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方法?

13.何谓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水准测量的容许高差闭合差? 14.准测量时,在什么立尺点上放尺垫?什么点上不能放尺垫?

16.水准仪有哪几条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主条件?为什么?

17.设B A ,两点相距m 80,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 ,测得A 点尺上读数m 321.11=a ,B 点尺上的读数m 117.11=b ;仪器搬至B 点附近,又测得B 点尺上的读数m 466.12=b ,A 点尺上读数m 695.12=a 。试问该仪器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18.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采用什么方法予以消除或减弱。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B ——前视点 1、A、B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3、视线高程: 4、转点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A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A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b 1 h 2 = a 2 -b 2 …… 则: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 结论:A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 2.3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level) 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第二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准测量(leveling)、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GPS 高程测量(GPS leveling)和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水准测量是目前精度较高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与方法 一、水准测量原理 利用水准仪(level)提供的水平视线(horizontal sight),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上的读数,来测定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在A 、B 两点上各立一根尺子(水准尺),在A 、B 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袖线的仪器(水准仪),由水平视线在尺子上读数,分别为a 、b ,则两点的高差hAB=a-b 。这其中的关键是水准仪能够给出水平视线。 a ——后视读数; b ——前视读数 注意: 1.高差hAB 本身可正可负,当a 大于b 时hAB 为正,此时B 点高于A 点;当a 小于b 时hAB 为负,即B 点低于A 点。 2.高差hAB 的书写其下标的次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换,hAB 表示从A 到B 的高差;hBA 则表示从B 到A 的高差。 二、水准测量方法 转点:如果A 、B 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可在A 、B 两点之间增设若干传递高程的临时水准点,称其为转折点(Turning Point ) 转点:临时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一般转点上均需使用尺垫) 测站:每安置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站 b a h h b a h b a h b a h AB n n n ∑-∑=∑=-=-=-= 2 22111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水平仪测量高程的方法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与步骤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与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与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与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与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 (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 (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 (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 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 程:。 3、视线高程: 4、转点 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 A 、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 A 、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与得到 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 b 1 h 2 = a 2 - b 2 …… 则: 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

水准仪及其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 1.1 基本知识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欺压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等,其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基本的和精度较高的一种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就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方法。如图2.1.1所示,设在地面A 、B 两点上竖立水准尺,在A 和B 两点间安置水准仪,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分别截取A 、B 两点视距尺上的读数a 、b ,可以得到 A B H a H b +=+ (2.1.1) 式中,A 点水准尺读数a 称为后视读数,B 点水准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 A 、 B 两点的高差ab h 也可以写为 ab h a b =- (2.1.2) 若A 点高程A H 已知, 则由式(2.1.1)和(2.1.2)可求出B 点高程为 ()B A A ab H H a b H h =+-=+ (2.1.3) 图2.1.1 水准测量原理 如果A 、B 两点距离较远、高差较大或遇到障碍物使视线受阻,不能安置一站仪器完成观测任务时,可采取分段、连续设站的方法施测,在线路中间设置一些转点TP (临时高程传递点,须放置尺垫)来完成测量工作。水准路线可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三种。 如图2.1.2所示,可容易得到高程计算公式: (1,2,,)i i i ab B A ab h a b i n h h a b H H h =-=??==-??=+? ∑∑∑ (2.1.4) 或

11122121A B n n TP H H h TP H H h B H H h -=+??=+????=+ ?高程:高程:点高程: (2.1.5) 1.2 水准线路测量 水准测量的工具是水准仪,它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组成。按仪器精度分,有DS 05、DS l 、DS 3、DS l0等四种型号的仪器。D 和S 分别为“大地测量”和“水准仪”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数字05、1、3、10表示每千米该仪器往返测量平均值的中误差,单位为毫米。DS 05、DS l 型适用于精密水准测量,DS 3、DS l0型适用于普通水准测量。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激光水准仪。(1) 微倾水准仪。借助微倾螺旋获得水平视线。其管水准器分划值小、灵敏度高。望远镜与管水准器联结成一体。凭借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在竖直面内微作俯仰,符合水准器居中,视线水平。(2) 自动安平水准仪。借助自动安平补偿器获得水平视线。当望远镜视线有微量倾斜时,补偿器在重力作用下对望远镜作相对移动,从而迅速获得视线水平时的标尺读数。这种仪器较微倾水准仪工效高、精度稳定。(3) 电子水准仪。利用激光束代替人工读数。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导入望远镜筒内使其沿视准轴方向射出水平激光束。在水准标尺上配备能自动跟踪的光电接收靶,即可进行水准测量。 1.2 实验目的 (1) 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 了解三脚架的构造和作用,熟悉水准尺的刻划、标注规律,尺垫的作用; (3) 掌握水准仪测量高差的基本步骤; (4) 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检核与调整方法。 1.3 实验仪器 (1) 实验室配备:水准仪1台,三脚架1个,水准尺1把,尺垫1个,记录板1块。 (2) 自备:计算器1个,铅笔1支,橡皮1块,小刀1把。 1.4 实验内容 熟悉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练习从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整个操作流程,学习消除视差的方法,掌握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步骤,每小组完成1次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的测量,要求转点不少于4个,精度符合要求。 1.5 实验步骤

水准仪使用方法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测量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

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 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 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 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 精平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 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 注意,水准仪使用步骤一定要按上面顺序进行,不能颠倒,特别是读数前的符合水泡调整,一定要在读数前进行。 五、水准仪的测量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国家高程控制测量、工程勘测和施工测量中。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有A、B两点,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为求B点的高程HB,在A、B两点之间安骨水准仪,A、B两点亡各竖立一把水准尺,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读取水平视线分别在A、B两点水准尺上截取的读数为a和b,可以求出A、B两点问的高差为:

水准仪与高程测量

第二章 水准仪与高程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②两点间高差AB h 是有正负的,计算高程时,高差应连其符号一并运算。在书写AB h 时,注意h 的下标,AB h 是表示B 点相对于A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是A 点相对于B 点的高差。AB h 与BA h 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图2-2 仪高法水准测量 第二节 水准仪使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 05、DS l 、DS 3和DS l0等四个等级。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 3级水准仪,因此,本章着重介绍这类仪器。 一、水准仪的结构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因此,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如图2-3所示。

3水准仪及高程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准测量中,在同一测点,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 B、低于前尺点 C、高于测站点 D、等于前尺点 2.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A、2.882m B、2.952m C、2.800m D、2.763m 3.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基本公式是() A、Σa-Σb=Σh B、Σh=ΣH终-ΣH始 C、Σa-Σb=Σh=ΣH终-ΣH始 D、fh≤Fh 4.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高差 D、建筑标高 5.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0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D、方差 6.采用水准仪器测量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仪器校正部完善 B、物象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D、目标晃动 7.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按其()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C、与距离或测站数 D、与距离 8.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D、物镜光心与横轴中心 9.视准轴是指()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D、物镜光心与横轴中心 10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 11.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与A点的关系是() A、B点比A点高 B、B点比A点低 C、B点比A点等高 D、B点高度与A点高度无法比较 12.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转动微倾螺旋 13.转动三个脚螺旋式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提供一条水平准线 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线 D、使视准轴平行于管水准线 14.水准仪按置符合棱镜的目的是() A、易于观察气泡的居中情况 B、提高管气泡居中的精度 C、保护管水准气泡 D、防止圆水准器损坏 15.从一个水准点BMA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水准点BNA点,称为() A、符合水准测量 B、闭合水准测量 C、支线水准测量 D、几何水准测量 16.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 A、i角误差 B、望远镜调焦带来的误差 C、水准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 D、2C误差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2010-11-28 01:58:11| 分类:工程测量|举报|字号订阅 [教程]第二章水准测量 未知2009-12-13 16:21:06 网络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 (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 (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 (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 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 3、视线高程: 4、转点 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教案学习资料

水准测量教案

******************学院 教案章节首页 授课班级:第三章计4 学时

第三章水准测量 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的概念 根据已知点高程,测定该点与未知点的高差,然后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方法。 即: H 未=H 已+h 高程测量的方法分类 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为: 水准测量(leveling) :精度最高。 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利用经纬仪测量倾角再按三角函数解算出测点高程的方法。适用于山区。 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根据大气压力随地面高程变化而改变的原理,用气压计测定测点高程的方法,精度最低。 GPS 测量。(GPS leveling):利用GPS测定测点的高程。所测高程是大地高。 大地高: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地球椭球面的法线到地球椭球面的距离 3.1 水准测量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后视读数 A——后视点 b——前视读数 B——前视点

1.A 、B 两点间高差:AB B A h H H a b =-=- 2.测得两点间高差h AB 后,若已知 A 点高程 H A ,则可得 B 点的高程。 B A AB H H h =+ 3.视线高程: i A B H H a H b =+=+ 4.转点 TP(turning point)的概念。 111i i i AB h h a b ==-∑∑∑ 结论:A 、B 两点间的高差h AB 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注意: A :高差的符号有正有负。当高差为正值时,表示前视点 B 高于后视点A ;当高差为负时,表示前视点B 低于后视点A 。 B :计算高差时,一定要用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次序不能颠倒。 3.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一、水准仪(level)(拿仪器讲解) 1.望远镜(telescope)——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主要用途:用于提供一条视线,瞄准目标并在水准尺上读数。 2.水准器(bubble)有两种: 圆水准器(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 水准管(bubble tube)——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作用: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 3.基座(tribrach) 作用:用来固定和粗略整平水准仪 二、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尺面分划为 1cm ,每 10cm 处(E 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 4687mm ,另一把为 4787mm 。 三、尺垫(staff plate)

高程测量与水准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②两点间高差AB h 是有正负的,计算高程时,高差应连其符号一并运算。在书写AB h 时,注意h 的下标,AB h 是表示B 点相对于A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是A 点相对于B 点的高差。AB h 与BA h 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图2-2 仪高法水准测量 第二节 水准仪使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 05、DS l 、DS 3和DS l0等四个等级。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 3级水准仪,因此,本章着重介绍这类仪器。 一、水准仪的结构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因此,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如图2-3所示。

高程测量与水准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②两点间高差AB h 是有正负的,计算高程时,高差应连其符号一并运算。在书写AB h 时,注意h 的下标,AB h 是表示B 点相对于A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是A 点相对于B 点的高差。AB h 与BA h 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图2-2 仪高法水准测量 第二节 水准仪使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 05、DS l 、DS 3和DS l0等四个等级。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 3级水准仪,因此,本章着重介绍这类仪器。 一、水准仪的结构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因此,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如图2-3所示。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教程]第二章水准测量 未知??2009-12-13 16:21:06?? 网络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trigo no metric leveli ng) (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测量(GPS leveling)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咼程推算出未知点咼程。 a ----- 后视读数A -------- 后视点 b——前视读数B ——前视点 1、A、B两点间高差:?山,r-:_ T/- _ 1

2、测得两点间高差?」亠后,若已知A点高程?’工,贝U可得B点的高程: f 一;…'討-?丄;。 3、视线高程:?厂 "-+ "厂' 4、转点TP(turni ng poi 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B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 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A、B的水准路线增设若 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A、B两点 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 b 1 h 2 = a 2 — b 2? 贝U: h AB = h 1 + h 2 + .. + h n = 艺 h = 艺 a —艺 b 结论:A、B两点间的高差?_亠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level) 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DS3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1、望远镜(telescope) ――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2、水准器(bubble) 有两种: 圆水准器(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水准管 (bubble tube) ——精度高,用于精平。特性:气泡始终位于高处,气泡在哪处,说明哪处高。 3、基座 (tribrach)

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测量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

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 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 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 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水准仪,全站仪测量学习报告doc

水准仪,全站仪测量学习报告 篇一:全站仪和水准仪学习使用总结 全站仪和水准仪使用学习总结 3月20日在崇州学习了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使用,通过一天的学习和交流,我主要有这些收获。 第一,熟悉了水准仪的安装和使用,了解了全站仪的安装和基本操作步骤。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设和放样。 第二,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明白仪器设备不仅本身价值贵重,而且在生产实际中必不可少,作用重大。在以后的实际操作和使用中必须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爱护和保养。我觉得主要应该做到这么几点。 1. 安装仪器时应该轻拿轻放,脚架应搭设稳当,保证仪器安装好后不会倾覆。 2. 拆卸仪器时应该将仪器放在仪器盒内,不能随意乱放。 3. 每天上班前和下班时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将仪器和附件装好,不能丢三落四。不能因个人失误造成仪器和设备的损坏。 第三,通过学习和交流,让我明白作为技术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时,不仅要保证测设的速度,还要保证测设的质量。更要注重团队的配合和彼此的协作。 1. 在架设仪器时应在保证安全、快速、稳当。选择合

适的点,避免多次假设仪器。 2. 在使用水准仪时读数应快而准确,做好记录。 3. 在进行测量放样时,应注意保护仪器稳定,防止仪器出现晃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在保证精确的前提下尽量少移动仪器 4. 团队应互相配合,注意交流,互相包容。应该多听听同事意见和建议,不懂不能装懂,有问题大家可以讨论和商量。 第四,通过一天的交流和学习,让我看到了我自身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应不断改正。 1. 我只是比较熟悉水准仪的架设和使用,对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比较生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多摸索和熟悉,提供仪器的架设速度,熟练对仪器的操作。 2. 我对仪器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在以后的实际使用中需要更加注重对仪器的爱护和保护。 篇二:水准仪、全站仪检测报告 篇三:水准仪及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工程测量二板斧: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一、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测量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水平仪测量高程的方法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B -—前视点 1、A、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 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 3、视线高程: 4、转点 TP(turning point)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 A 、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 A 、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 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b 1 h 2 = a 2 - b 2?…… 则: h AB=h 1 + h 2 +…… +h n = Σ h= Σ a-Σ b 结论: A 、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水准仪测量放线

第二章 水准仪与高程测量标准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