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油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甲醇汽油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甲醇汽油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甲醇用于代替汽油

甲醇俗称“木醇”或“木精”,用甲醇代替石油燃料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甲醇汽车控制系统技术都已经很成熟,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紧张,汽车能源多元化趋向加剧,甲醇汽车又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甲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甲醇汽车的地位日益提升。 甲醇的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属于生物质的能源。合成甲醇可以固体(如煤、焦炭)液体(如原油、重油、轻油)木材干馏或气体(如天然气及其他可燃性气体提取。 在汽车上使用甲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甲醇汽车的燃料应用方式:一、甲醇掺烧是指把甲醇添加在汽油里,用甲醇燃料助溶剂复配的M系列混合燃料。其中:M15(在汽油里添加15%甲醇)清洁甲醇汽油为车用燃料,分别应用于各种汽油发动机,可以在不改变现行发动机结构的条件下,替代成品汽油使用,并可与成品油混用。甲醇混合燃料的热效率、动力性、启动性、经济性良好,具有降低排放、节省石油、安全方便等特点。世界各国根据不同国情,研发了M3、M5、M15、M20、M50、M85、M100等不同掺和比的甲醇汽油。目前,商用甲醇主要为M85(85%甲醇+15%汽油)和M100,M100性能优于M85,具有更大的环境优越性。目前,掺烧占甲醇汽车占主要地位。二、纯烧,即单烧甲醇,可用M100%表示,目前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三、变性燃料甲醇,指甲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而生成的甲醇,四、灵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甲醇或甲醇与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还可以用甲醇制氢气,汽油、甲、乙醇、天然气、氢气等燃料随时自由切换,这就是多燃料发动机控制技术。 当前,甲醇汽车固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例如甲醇的通电腐蚀、溶胀,等技术问题,通过国人的不断努力和国家政策上支持和扶植,应用前景是非常好的。

甲醇制汽油

甲醇制汽油 1976年Mobil公司开发成功的ZSM—5型合成沸石自甲醇制汽油(MTG)的方法。费托合成工艺(FT)、托普索一体化汽油合成技术工艺(TIGAS)、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技术工艺。 MTG工艺是指以甲醇作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和空速下,通过特定的催化剂的脱水、低聚、异构等作用转化为C11以下的烃类油。以煤或天然气作原料生产合成气,再以合成气制甲醇,最后将粗甲醇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该工艺有固定床、流化床和多管式反应器法三种工艺。 在1MPa——MPa,350℃——400℃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为100%,且催化剂活性不易衰减。此方法产生的烯烃特点: 基本不产生碳素高于11的烃类,对原料的纯度要求不高,副产物价值高,产物性能优良。 (1)固定床法-工艺流程 原料甲醇经预热器、蒸发器及过热器后,进入脱水反应器,在Cu/Al203,催化剂上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从脱水反应器出来的未反应的甲醇、二甲醚、水与来自汽油分离塔的压缩循环气混合后,进入转化反应器,通过ZSM—5催化剂转化为烃。出转化反应器的气体,一部分预热原料甲醇,一部分与循环气换热,然后去汽油分离塔,分离出液态烃、气态烃和水。循环气与出脱水反应器的气体之比是9,控制温度可以增加汽油的收率。当反应产物中测定出未反应的甲醇时,表明催化剂已经结碳,活性达不到要求。这时,反应器内的催化剂需要再生,采取的办法是用空气与氮的混合气燃烧除去催化剂表面的焦炭。工业化的流程中并联设置4台转化反应器,3台运转,l台再生催化剂。 (2)流化床法-工艺流程 主要装置有流化床反应器、再生塔和外冷却器。流化床反应器包括一个浓相段,其下部为稀相提升管。原料甲醇和水按一定比例配料并进行汽化,过热到177℃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顶部出来的反应产物经除去夹带的催化剂后进行冷却,分离为水、稳定的汽油和烃组分。流化床中的反应是急剧的放热反应,采用外部冷却器移走热量。为了控制催化剂表面积炭,将一部分催化剂循环至再生塔。l983年,该联合公司又改造了反应器,把原先在外部冷却催化剂的方法改为在反应器内部加一个冷却器。1千克汽油需要2.5千克甲醇。 特点:(1)汽油收率比固定床法略高; (2)操作中易于移去反应热,可将反应热用来生产高压蒸汽; (3)循环量比固定床大大降低。 (3)多管式反应器法(Lurqi—Mobil) Mobil工艺是在一个反应器内将甲醇部分转化为二甲基醚,在另一个反应器中再将甲醇和二甲基醚转化为烃类。而Lurqi—Mobil法则直接用一个多管式反应器将甲醇转换为烃类,也可以称为一步法。

汽车发动机机油的检查及更换

汽车发动机机油的检查及更换 汽车与驾驶维修李鹏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代汽车发动机内部的高温化对机油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润滑系统中会沉积大量的油泥,影响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出现严重的机械故障,因此对机油恰当地保养也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内容。 更换机油是车辆保养中常规且重要的项目之一,本期DIY中,笔者就带您一起了解一下从发动机机油的检查到更换的过程。 检查机油油量(难度等级★实用指数★★★) 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机油油量的检查。相信对于一般的车主,检查机油油量绝对是“小儿科”的事情了。首先把车辆停在水平地面上,很显然,如果您不注意将车停到了斜坡上,测出的机油油量是不准确的。关闭发动机后,耐心等待一会儿,抽一根香烟的功夫吧。取出机油尺并擦净油迹,插入机油尺导孔,再拔出察看。油位在上下刻线之间,即为合适。如果超出上面的刻线,应放出多余的机油;如果低于下刻线,应从加油口处添加。这样的例行检查您可以随时随地Do it yourself,如果感觉机油损耗过快,应及时去维修站检查。 检查机油质量(难度等级★★实用指数★★★★) 则说明机油已变质,应及时更换。一般特约维修店会提供给用户一个更换周期,但如果您自己掌握了检查的方法,大可以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是否应该去更换机油了。 这个步骤要稍稍繁琐一点。检查机油质量的方法很多,根据一般车主的特点,笔者这里介绍一种“比较法”。取两片洁净的白纸,在纸上分别滴下同种新机油和正在使用的机油各一滴,取机

油时要注意清洁。如果在用的机油中间黑点里有较多的硬沥青质及炭粒等,表明机油滤清器的滤清作用不良,这说明改换滤清器了,但并不说明机油变质;如果机油中间黑点较小且色较浅,周围的黄色痕迹较大,油迹的界线不很明显而且是逐渐扩散的,说明机油仍可继续使用;如果黑点较大,且油是黑褐色,均匀无颗粒,黑点与周围的黄色油迹界限清晰,则说明机油已变质,应及时更换。一般特约维修店会提供给用户一个更换周期,但如果您自己掌握了检查的方法,大可以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是否应该去更换机油了。 机油选用初级教程: 机油的标准是按照质量等级(API制)和黏度等级(SAE制)来具体区分(详见本刊2005年7月号“车用润滑油”栏目),选用可按照以下原则: 1.原车使用手册是第一号的选用依据,推荐等级以上的机油都可以放心使用; 2.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等级越高的机油当时是更适用的机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质量等级高的机油。机油桶的外包装上都会有等级说明。 3.夏季选用黏度大的机油,冬天选用黏度小的机油。 4.尽量用复级机油,即既有黏度等级又有质量等级,如5W/30。 5.同种型号的汽车,新车选机油时,可以选黏度大一点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粘度选用可以稍稍降低。 更换发动机机油(难度等级★★★★实用指数★★★★★) 上面的两项都是前期工作,真正的难点是更换机油。笔者特地找了一个在“4S”店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向他咨询车主如果自己想更换机油是否需要一些培训,得到的回答是:在“4S”店“打工”半天即可。笔者时间有限,只是在一旁观摩,遗憾的是没能自己动手尝试一下。

m15甲醇汽油配方,m15甲醇汽油技术指标,m15甲醇汽油标准

M15甲醇汽油配方 甲醇掺入量一般为5%~20%。以掺入15%者为最多,称M15甲醇汽油。抗爆性能好,研究法辛烷值(RON)随甲醇掺入量的增加而增高,马达法辛烷值(MON)则不受影响。燃烧排出物的毒性比普通含铅汽油小,排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也较少。燃烧清洁性能良好。但对汽油发动机的腐蚀性和对橡胶材料的溶胀率都较大,且易于分层。低温运转性能和冷起动性能较差,动力性能也不及纯汽油。可用作车用汽油代用品。许多国家作了大量使用试验,有的也在使用。但因较贵,以及上述诸缺点,尚未使用。 甲醇汽油是由10%-25%的甲醇与其他化工原料、添加剂合成的新型车用燃料,不含任何汽油,但可达到90#-97#国标汽油的性能和指标。此配方的车用甲醇汽油在国内独特、环保、成本低,节省资源节省外汇造福人类,市场竞争力强,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天德牌m15甲醇汽油具体配制及使用方法: 可在国标汽油中加甲醇 :将"天德"牌汽油助溶剂按重量比或体积比2%加入98%的甲醇内,成为甲醇变性,变性后的甲醇可以按20%—60%的比例加入90#或93#的汽油内,混合搅拌,成为透明、无杂质的甲醇汽油。先做小样实验,作出的小样实验要清澈透明,不分层。 将15%的变性甲醇兑入85%的90#或93#汽油中,搅拌均后为M15[93#]甲醇汽油 M15甲醇汽油技术 表1 M15车用甲醇汽油技术要求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试 验 方 法 90号 93号 97号 甲醇含量a (体积分数) (12~15)% 附录A 、附录B 抗爆性 辛烷值(RON) ≥ 90 93 97 GB/T 5487 抗爆指数(RON+MON )/2 ≥ 85 88 报告 GB/T 503、GB/T 5487 铅含量b (g/L ) ≤ 0.005 GB/T 8020 馏程 10%蒸发温度,℃ ≤ 70 GB/T 6536 50%蒸发温度,℃ ≤ 12 90%蒸发温度,℃ ≤ 19 终镏点,℃ ≤ 20 残留量,%(v/v ) ≤ 2 饱和蒸汽 压c (kPa ) 11月1日至4月30日 ≤ 88 GB/T 8017、SH/T 0794 5月1日至10月31日 ≤ 72 实际胶质(mg/100mL ) ≤ 5 GB/T 8019 诱导期(min ) ≥ 480 GB/T 8018 硫含量d (质量分数),% ≤ 0.015 GB/T 380、GB/T 11140、SH/T 0253、SH/T 0689

甲醇制汽油文献综述

刘于英,原丰贞,赵霄鹏. 甲醇制汽油工艺概述[J].山西化工,2009,29(4):2-3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甲醇生产成本的降低,甲醇作为新的石化原料来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甲醇制汽油(MTG)项目备受关注。 与其他甲醇下游技术相比,甲醇制汽油技术相对简单,并在反应器技术、油品后处理技术及油品品质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甲醇转化生产的汽油经简单加工后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优质油组分进行高清洁汽油(国家Ⅲ类标准)的调和。甲醇制汽油(MTG)工艺是由Mobil公司开发的甲醇于ZSM 25 分子筛催化剂上转化成芳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Mobil法甲醇制汽油技术首次发表于1976 年,它首先以煤或天然气作原料生产合成气,再以合成气制甲醇,最后将粗甲醇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 甲醇制汽油工艺在中国能否立足,取决于煤制甲醇是否过剩。一旦煤制甲醇过剩,MTG 就有可能成为甲醇的后继产业链。甲醇加入汽油不如甲醇制汽油,后者对环境、发动机都没有影响,因此此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埃克森美孚公司在1990年代所作的改进包括减少了投资和操作费用。采用MTG技术的第一套煤制汽油工艺设计和建设已在中国山西晋城无烟煤矿公司进行之中。该装置初期阶段设计能力为10万t/a,但预计该项目第二阶段将扩增至100万t/a。埃克森美孚公司于2008年12月也将采用MTG技术建设美国第一套MTG型CTL项目。DKRW先进燃料公司通过其旗下的Medicine Bow燃料和电力公司接受MTG技术转让,在怀俄明州Medicine Bow建设1.5万桶/d CTL装置。晋城无烟煤矿公司和DKRW先进燃料公司的装置都将比新西兰原有装置有很大改进,并积累了10a多来的操作经验。 从事气化技术的美国合成能源系统公司(SES)与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加快推广通过甲醇途径的煤制汽油技术,截至2008年9月底,在全球推行其u·GAS煤炭气化装置,已转让甲醇制汽油(MTG)技术达15套。SES公司已计划利用MTG技术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密西西比州和北达科塔州的合作伙伴在其煤气化项目中应用。如果这些项目建成,将可生产约1亿加仑/a汽油。将埃克森美孚公司的MTG技术与SES公司专有的U—GAS气化技术相结合,可利用低成本、丰富的煤炭,包括褐煤和废煤转化生产高价值的运输燃料。 据埃克森美孚公司计算,460万t煤炭进料可生产约140万t/a(约3.6万桶/d)汽油。产率和投资成本取决于煤质(灰分、湿度、硫含量和热值)。据UC Davis公司于2007年公布的加州低碳燃料标准所作技术分析,由MTG工艺生产的全部能源产品总的生命循环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无碳捕集和封存,CCS),最多可与平均的煤制油工艺的排放(48.7g/MJ炼制产品)相当。然而,每MJ汽油的排放较高(64.69 g/MJ汽油)。相对比较,从常规石油生产的汽油总的排放为25.7g/MJ,从焦油砂或超重质石油生产的燃料为29.4~35.9g/MJ。油砂燃料为33~70g/MJ。以Pittsburgh和Houston为基地从事合成能源系统开发、美国最的沥青煤生产商Consol能源公司与合成能源系统公司(SES)于2008年9月组建合资企业,推动通过甲醇使煤制汽油技术,合资企业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Benwood附近Marshall郡工业园区建设煤制汽油工厂,该工厂邻近Consol能源公司Shoemaker煤炭生产联合企业。计划于201 1年投产,这将是美国采用SES公司U—Gas气化技术的第一套装置。该公司从美国气体技术研究院取得该技术转让。Shoemaker煤炭生产联合企业将为转化生产合成气供应3 000 t/a煤炭。合成气将用于生产约72万t/a甲醇,甲醇再转化成l亿加仑/a辛烷值为87的汽油。该合资企业与埃克森美孚研究与工程公司签约以取得甲醇制汽油技术。在U—Gas气化过程中,粒状煤炭在单段、流化床气化器中于约1。8500F和200磅/平方英寸下被气化。U—Gas技术也包括以下过程,将使来自煤炭的二氧化碳副产品封存地下,以有助于减小对影响的影响。SES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套商业化煤制甲醇装置于2008年1月投产,在中国的第二套煤制甲醇装置将于2010年投运。煤炭制取甲醇,由甲醇再制汽油(MTG)路线正在我国山西省跃跃欲试。山西晋城无烟煤矿公司与德国伍德公司于2006年12月签署了

发动机机油的选用

发动机机油的选用 机油被看成是发动机的血液,选用和更换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机油牌号的选择, 我首先推荐各位车友选择国产品牌的机油,不是因为国外品牌的机油不好,也不是因为我得到国产机油生产厂家的什么好处,是因为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国外品牌的机油,只有名字是国外的,其产地都是在中国生产,中国生产的这些机油用国外的名字,是要给外国公司掏专利费的。所以,国外品牌的机油价格都很高。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报道说: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高利润,在国外成立一个空壳公司,把国内生产的机油直接运到国外,换个包装又以进口机油的名义运回国内销售。 同样,国产机油也是按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机油标准来生产的,其质量指标都是按国际统一标准来检测,只是因为价格比进口机油低很多。有些车友就认为进口机油好,国产机油不好。这是一个误区。 因此在选用机油品牌时,最好选用国产的一些知名品牌机油。 2、机油更换周期的选择 一般情况半合成或矿物质机油的更换周期以5000-7500公里为一周期,全合成机油可以延长到8000-10000公里时更换,每次换机油时应一并更换机油滤清器。过早地更换机油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延长换油时机则会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和积碳产生,油品也会随时间的增加而氧化失效。 新车及刚刚大修完的车辆最好在2500公里左右时就更换机油,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清除发动机在磨合期内产生的金属碎屑。 加注机油时,要注意机油的量不可太多或太少,应在油尺的“低”位与“满”位之间,一般选择刚到满位最好,油面过低会导致油压不足增加发动机磨损,油量超过满位则会增加曲轴连杆的运转阻力,并加快燃烧室积碳的形成。 3、机油粘度等级和质量等级的选择 现在市面上的机油包装上都有两个重要的参数,大家一定要看懂。比如:API:SG和5W/30(或者15W/40等标识)只要能看懂这两种参数的意义,就知道该如何选择机油了。 API是国际上大多数国际采用的美国石油协会的API质量分级法,我国也不例外,S后面的字母按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排列,越靠后的质量等级越高,因此在选择的时候S后面的字母不能低于《汽车用户手册》中要求的字母,比如: 在这个图中,机油只能使用Sg、Sh以上的机油,而不能选择Sf或者Se的机油。 SAE粘度的选择:这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温度来选择,有些人认为粘度越大机油就越好,其实错的,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差,润滑反而不好,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但润滑性能又会降低,因此在选择粘度时最好参考下表所示。 粘度级别,适用的气温范围,℃季节温度,我国地域 30 0~+30 夏季东北西北 40 0~+40 夏季全国各地 50 +5~+50 夏季南方 5W/30 -25~+30 冬夏通用东北西北 5W/40 -25~+40 冬夏通用东北西北 10W/30 -20~+30 冬夏通用华北、中西部

如何选择机油

如何选择机油 如何选择机油 (1)根据汽车使用规定选择机油。应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条件,选用适当的机油品种及使用级。各型汽车对机油品种要求差别很大,应严格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选用与该型汽车相适应的机油品种。 表 1为国产柴油机机油标号及其性能,表 2为机油选用参考表。 表 1 国产柴油机机油标号及其性能 标号特性和使用场合 ECA用于缓和至中等负荷条件下的轻负荷柴油机,要求具有高温清净性、分散性和抗氧化、抗腐蚀性。 ECB用于缓和至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使用高硫燃料的轻负荷柴油机,具有高温清净性、抗氧化、抗腐蚀性和一定的酸中和能力。 ECC用于中等负荷条件下工作的低增压的柴油机和工作条件苛刻(或热负荷高)的非增压的高速柴油机以及国外要求使用SAE CC级油的柴油机,具有较好的高温清净性、抗氧化、抗腐蚀和抗磨性。 ECD用于高速高负荷条件下的增压柴油机,以及国外要求使用SAE CD级油的柴油机,具有更好的高温清净性、抗氧化、抗腐蚀性和抗磨性。 表 2 机油选用参考表 国际标号API国内标号GB适用车型 SCEQC适用于东风EQ140、北京BJ212及80年代前进口的汽油车 SDEQD适用于解放CA1091等及80年代初期进口的汽油车。 SEEQE适用于上海桑塔那及80年代中期进口的汽油车。 SFEQF适用于北京切诺基等及80年代后期进口的汽油车。 SG/SH 适用于组装生产的海狮面包车等及现在最新进口的汽油车。 CAECA适用于普通农用柴油机。 CBECB适用于国产老式柴油车等。 CCECC适用于黄河JN162等及80年代初期进口的非增压柴油汽车。 CDECD适用于斯太尔、东风1141G等现在进口的柴油汽车。 汽油机机油工作条件与生产年份有关,后生产或经技术改造的汽车,机油工作条件通常要比早年生产的汽车苛刻,应选用使用级较高的机油。 柴油机机油的选用可根据柴油机强化程度进行选择,机油工作条件越苛刻,要求选用使用级高的柴油机机油。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发动机机油有国产或进口小容器(4升)包装,在容器的一侧标有API使用等级标号,进口汽车使用说明书也按API使用等级分类推荐用油。不论是进口车用国产油,还是国产车用进口油都可按表 3的对应关系选用。 表 3 汽油机机油、柴油机机油标号与API使用标号的对应关系 汽油机油柴油机油 国标GB标号国际API标号国标GB标号国际API标号 EQB EQC EQD EQE EQF=SB

汽车发动机机油的选择

汽车发动机机油的选择 一般机油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大多采用矿物油,添加剂则有金属清净剂、抗氧抗腐剂、除锈剂、无灰分散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等。机油添加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品能改善机油的品质,不仅能减低发动机的磨损延长机子的使用寿命,使到活塞及燃烧室较为清洁,润滑油路和细滤器上的沉积物少,而且能节约燃料延长更换机油的使用里程,一般换油期可达一万多公里以上。一般来说,汽油机转速高而负荷少,润滑压力低,柴油机转速低负荷大,润滑压力高,两者对机油性能的要求不同,因此机油也视发动机的类型不同而分两种,一种叫汽油机机油,另一种叫柴油机机油,二者不能混用。至于市面上有一种既可用于汽油机又可以用于柴油机的通用型机油,其性能满足两类发动机的机油级别的重叠值,所以也标明适用的机油级别范围,并不能适用所有汽车。 市面上品牌机油说明书上经常会出现"SAE"和"API","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的,黏度的含义:简单来说,黏度表示机油是稀还是稠。较稠的机油流动性较差,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损失在克服润滑油内部阻力上,但它能够在机件表面形成较厚的润滑膜,故此适合在较高温度及重负荷的情况下工作。反之,较稀的机油形成的油膜较薄,但流动性佳、阻力小,适合在低温、低负荷的情况下运转。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20摄氏度,机油黏度就会降低一半。

好了,买机油的时候如何辨识黏度是否符合需要呢?多数的机油罐上会有SAE 15w--40、SAE 5w-50这样的标记。其中,SAE代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由他们订定的机油黏度标准;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问题来了,现在是两组数值都有,那代表什么?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一般说来,可依据车辆所在地常年气温,选择机油,具体见机油推荐使用表。 机油推荐使用表 环境温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温来决定机油的粘度,一般来说冬季应选用复式粘度的机油保证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中国南方地区可选用S AE 20W/50级粘度的机油,北方冬季地区SAE 5W/30或10W/30粘度一般可以满足要求。夏季主要是考虑机油的粘度保持,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粘度太低的机油不能保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使发动机得不到润滑,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可选用SAE 15W/40或SAE40机油,温度过高地区可选用SAE20W/50、SAE 50机油。具体各粘度适用温度见下表: 粘度级别适用的气温范围,℃季节我国地域

甲醇汽油最新相关政策

国内甲醇汽油相关的国家政策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明朗,产业立项政策和甲醇汽油的国家技术标准至今没有出台,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各自为政,目前国内生产的甲醇汽油有的以地方标准为准,有的只是以一个企业的标准为准。由于配比的混乱,造成各地甲醇汽油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一览: (1) 2004年5月国家法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混合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 (2) 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而实行备案制,为打破行业垄断提供了法律依据。 (3) 2004年8月国家法改委历时一年制定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发布并全面启动,将“具备以煤为原料建设大型甲醇、二甲醚的技术能力及开发燃料油、煤制醇醚燃料高效添加剂技术”列入其中。 (4) 200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份“关于两大石油集团垄断控制油源导致民企无法生存”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抓紧时间进行石油体制改革。 (5) 2004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先生在“2004年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宣布“能源领域企业不戴国企帽子”。徐锭明介绍说,在我国的能

源规划中,已经把一些原来只打上国有企业“标签”的字眼去掉了。这意味着,只要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许进入能源领域。 (6)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已对外全面开放,同日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CCPI)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依据国家发改委的指示精神,CCPI正牵头起草一个关于现行石油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策中阻碍和限制民营油气企业生存、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以此来加快推动当前中国能源体制改革。 (7) 2004年12月16日,在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由十几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组建的“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8) 但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已对外全面开放,国家法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先生宣布“能源领域企业不戴国企帽子”,只要有条件的企业都允许进入能源领域。 (9) 2006年11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工作会议时强调,加大对替代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醇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开发应用。 (10) 2007年6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叫停粮食制乙醇和煤制油项目之后,替代能源的重点已经转向煤炭深加工、可再生能源、煤制醇醚烯烃等。

甲醇制汽油技术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

CH3OH→Zeo-OHCH3OH2O-Zeo+-[:CH2+H3O]-O- -Zeo + a→CH2=CH2 c[CH3++H2O]-O--Zeo b (7)甲醇制汽油技术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 王银斌臧甲忠于海斌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300131) 收稿日期:2011-03-30 作者简介:王银斌(1985—),男,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煤化工相关科研工作。 摘 要 综述了甲醇制汽油(MTG)的反应机理及固定床、流化床、列管式反应器等工艺流程;介绍了MTG工 艺的工业化应用情况;分析了MTG工艺的优点、经济性及制约因素。指出发展MTG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配置,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还可以为国内甲醇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关键词 甲醇制汽油 反应机理 工艺技术 经济性 风险 文章编号:1005-9598(2011)-03-0016-04中图分类号:TQ223.1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在石油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煤制油 (CTL)研究不断升温,而甲醇制汽油(MTG)作为CTL后半段的核心技术之一,也再次受到青睐。MTG工艺是在Mobil公司开发的甲醇在ZSM-5分子筛上转化为芳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煤或天然气作原料生产合成气,再以合成气制甲醇,最后将粗甲醇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Mobil法MTG技术首次公开于1976年,历经30多年的改进和创新后,该工艺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1],与石油炼制生产汽油路线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这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 1 MTG 工艺技术 1.1 反应机理 在甲醇制汽油反应过程中,首先甲醇通过分子间 脱水生成二甲醚和水,然后二甲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轻烯烃(C2~C4),最后轻烯烃通过聚合、烷基化、异构化、氢转移等多步反应生成高级烯烃、正/异构石蜡烃、芳烃和环烷烃的混合物[2]。反应式如下: 2CH3OH→CH3OCH3+H2O (1)CH3OH或CH3OCH3→轻烯烃+H2O (2) 轻烯烃→高级烯烃+石蜡烃+环烷烃+芳烃(3) 这其中,速控步是二甲醚转化生成轻烯烃,即C-C键的形成过程,具体的反应机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根据生成的中间产物的不同,主要分为碳烯机理、甲基碳离子机理、链反应机理、氧正离子机理和自由基机理等[2-4],现以碳烯机理和甲基碳正离子机理为例进行说明。1.1.1 碳烯机理 Swabb等[5]认为,在沸石晶格的碱中心和酸中心的作用下,首先甲醇发生α-消去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碳烯[:CH2],它可以直接生成低碳烯烃,也可以和甲醇或二甲醚通过sp3轨道的C-H键插入生成乙烯,反应式如下,其中R为H原子或甲基: → [Zeo-O H-CH2-O H H-O-Zeo]→(4) 2[:CH2]→C2H4 (5)[:CH2]+CH3OR→CH3CH2OR→C2H4+HOR (6) C.D.Chang等[5]提出C-C键的生成与碳烯和正碳离子两种中间体有关。首先甲醇或二甲醚通过α-消去反应生成亚甲基,接着生成表面键合的碳烯,进一步通过沸石为媒介,[:CH2]与[CH3+]相互作用生成乙烯,反应模式如下: 第3期(总第154期) 2011年6月 煤化工 Coal Chemical Industry No.3(Total No.154) Jun.2011 CH3OH Zeo-O- (碱中心 )Zeo-OH(酸中心) } [:CH2]+H2O Zeo-O - Zeo-OH }

qc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本标准是对QC/T 289-1999的修订,主要修订处: 1)取消了 QC/T 289-1999中的重要性分等。 2)增加了对机油泵行业常用术语的定义。 3)增加了技术条件要求。 4 )对原常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5)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 6)统一了机油泵的检验规则。 7)增加了机油泵的包装,标识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89-2001 代替QC/T 289-199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JB/T 8886-1999 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 3定义 3.1流量Q(L/min ):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 压力P( kPa):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n v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n v =Q /Q t 。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 k (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mm :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 中心的高度差。 3.6 工作特性 3.6.1 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4.5 的规定;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还应测定其外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由主机厂与配 件厂协商确定 4.6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容积效率,齿轮泵应不小于 76%,转子泵应不小于 85%。 4.7 总成可靠性试验后性能复试流量值应不低于可靠性试验前性能试验流量值的 90%,且 总成各零件不得有过度磨损或擦伤。 5 仪器仪表精度要求 5.1 温度计(表):误差不大于±°c 。 5.2 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 级 5.3 转速表:误差不大于± 0.5%。 5.4 流量:流量误差不大于 0.5%。 5.5 计时秒表:误差不大于 1/100 s 4.8 o o 3.6.2 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4 技术要求 4.1 要求。 机油泵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 4.2 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4.3 象。 总成装配完毕后,用手或专用工具使机油泵的齿轮转动,应转动平滑,不得有卡滞现 4.4 机油泵总成应表面光整,无锈蚀,毛刺,磕碰伤。 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机油泵,解体测定其内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按 JB /T 9774 试验合格后的总成应有良好的防尘保洁措施。

汽车发动机机油更换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汽车发动机机油更换 教学设计

发动机机油的更换 一、项目要求: (1) 正确使用设备安全生产操作; (2) 做好废油的回收工作; (3)根据汽辆要求更换合适级别的机油(粘度和质量级别要求),例如:0W-30,SF,CF; (4)加注量合适,例如:卡罗拉4.0L; (5)放油塞、滤清器按规定扭力拧紧,并且不能产生泄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1)团队协作能力,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的经验,学会互相合作,能够吸纳别人的思想也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建议; (2)善于思考,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的对待压力,对待批评与表扬; (4)安全生产,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知识目标:(1)了解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重要性: (2)这一步熟悉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作用。 3.技能目标:学生在实际工作的情境中学习熟悉掌握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技能。 4.教学重点: (1)发动机机油更换工作流程 (2)机油的加注及检查 5.教学难点:放油塞拆装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6.突破重点、难点: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 ②教师帮助个别学生提高水平。

三、项目分析: 本项目是将实训教学与具体的汽车维修保养工作结合起来,对一辆实车进行实际更换工作,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学生分析:对于学生刚刚入学开始学习汽车的专业课程,新鲜感比较强,好奇心也比较重,再加上现在的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基础文化课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主动性较差,讨厌枯燥无味的纯理论知识,更喜欢动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应想办法结合实训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为他们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发动机机油更换项目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项目教学法,在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时,贯穿理论知识,做中学,学中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以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自主学习。教师以规范示范法、现场巡回指导法施教。 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操作中老师通过视察指导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把分散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五、教学准备: 举升机,实车,机油滤清器专用扳手,套筒,扭力扳手,三件套,板布,漏斗,抹布,废机油收集器,手套,接杆,新机油和新机油滤清器等。 六、课时安排:4课时(连续) (1)学生示范老师讲解(0.5课时); (2)分组讨论和实训操作(2.5课时); (3)各小组派代表操作师生点评和老师总结(1课时)。 七、创新教育措施与设想 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推陈出新的产品,也没有这方便快捷舒畅的生活环境,创新不是凭空想

汽车发动机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介绍

汽车发动机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介绍 随着汽车发动机的不断改进,对于润滑油的工作条件也日趋苛刻,对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1、适宜的黏度和良好的黏温性能 发动机润滑油黏度关系到发动机的启动性和机件的磨损程度、燃油和润滑油的消耗量及功率损失的大校机油黏度过大,流动性差,进入摩擦面所需时间长,燃料消耗增大,机件磨损加大,清洗和冷却性差,但密封性能好。黏度过小不能形成可靠油膜,既不能保证润滑,密封性又差,磨损大、功率下降。通常负荷孝温度低、转速高的发动机应选用黏度小的油。反之,负荷大、温度高、转速低的发动机,则应选用黏度大的润滑油。 2、清净分散性能好 由燃烧室漏出的气体中的未燃燃料、有机酸、烟、水分、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都进入曲箱,混入润滑油中。发动机在高温使用时,油本身也会产生各种氧化产物,这些产物与零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混在一起,在油中便生成油泥沉积物。这种沉积物,量少时在油中悬浮,量大时会从油中析出,对发动机会有下列影响:滤清器和油孔被堵塞、油的流动性差、给油困难、活塞环槽结焦、活塞环黏着、油耗增大、功率降低。 为防止上述故障,必须将发动机润滑油中的油泥除去,或使其在油中形成无害的悬浮液,这样就要往油中加油溶性的清净分散添加剂。另外,对汽油发动机由于油中水分而产生低温油泥是主要的,这样会引起机油循环系统的严重阻塞,所以应多用无灰型清净分散剂。 3、良好的润滑性 发动机负荷大,又大都是滑动轴承,承受很大的负荷,如主轴承5~10MPa(汽油),10~20MPa(柴油);连杆轴承7~14MPa(汽油),12~25MPa(柴油);活塞销

MTG(甲醇制汽油)工艺过程

甲醇制汽油工艺过程 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技术及JX6021催化剂 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领 域和石油化工领域。属于以煤炭为原料生产清洁汽油的煤炭转化技术。 要实现甲醇转化制汽油过程,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解决催化剂问题,通过对催化剂表面酸性、孔道结构等的调整,使生成的烃集中在C5~C10范围内;另一方面,需要采取适当的工艺 措施,将反应释放的大量热量移出反应器,使反应器温度得以控制。 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过程的化学原理 该反应的主要原理是,甲醇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完全不含氧元素的烃类物质:

在适当的催化剂和适当的工艺条件下,由于分子筛催化剂的孔道制约和择型作用,上述反应生成的烃类物质的碳原子数主要集中在C5~C10之间,符合汽油馏分的基本要求,可以直接作为产品汽油使用,也可以作为石油路线炼制汽油的优良组分油使用,以提高石油路线汽油的品质。上述反应同时生成部分C3~C4烃,经分离后,这部分产物可以作为液化石油气(LPG)使用;同时生成少量甲烷、乙烷,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燃料使用。上述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每转化1kg 甲醇,放出热量为1.74MJ。 甲醇转化制汽油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由山西煤化所独立开发,工艺过程由山西煤化所和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合作开发。技术的主要特色是甲醇在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转化为以汽油为主的烃类产物。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技术与国外MTG技术的区别是,一步法技术省略了甲醇转化制二甲醚的步骤,甲醇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转化为汽油和少量LPG产品,其显著优点是工艺流程短,汽油选择性高,催化剂稳定性和单程寿命等指标均优于已有技术。 甲醇转化部分的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更换机油常识

汽车发动机更换机油常识 壳牌Shell特级黄喜力矿物机油10W-40 HX5 商品货号:092003 商品品牌:壳牌 商品重量:3.8千克 API标准:SL/CF(全面超越美国石油协会标准,见下文详解) 粘度SAE:10W-40(见下文详解) 【概况】 壳牌特级黄喜力机油10W-40为值得信赖的高品质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由矿物基础油及精选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抗磨损剂、防腐蚀剂等添加剂调配而成。出众的发动机清洁性能,保护您的汽车并提升其性能。 1、壳牌特级喜力全能护卫爱车无忧。 2、添加壳牌特殊动力清洁分散因子,具有出众的发动机清洁性能,并能够持久地阻挡尘土及其它杂质的侵袭。 3、针对日常行驶条件的出众的发动机保护性能,可以清洁发动机并使其高效运转。 4、适合各种车辆每日使用 5、特殊保护频繁冷启动的发动机 6、特殊保护经常高速运转的发动机

7、适用于用https://www.360docs.net/doc/5615818359.html,G等清洁燃料的发动机或双燃料发动机8、每箱6桶装 --------------------------------------------------------------------------------【性能特征】 1、为发动机提供全年度可靠保护。 2、高度抗氧化性,机油寿命长。 3、优异的发动机清洁性和低燃料残余,最大限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4、高超的粘度保持性,高粘度指数确保在任何工作温度下机油均能保持足够油膜强度。 5、壳牌黄喜力10W-40机油特别适合东北地区冬天使用,为发动机提供更有效的冷启动性能,节省燃料并有效防止机器磨损。 --------------------------------------------------------------------------------【温馨提示】 1、一桶机油一次用不完,可以在瓶口罩上塑料,再拧上盖子,密封保存,留待下次使用。 2、注意保护环境,妥善处理废油。

如何选择正确的机油

如何选择正确的机油 机油对于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机油,汽车发动机将遭受严重损坏,导致汽车寸步难行。机油不光担负润滑重任,它还具有冷却、清洗、减振、密封等作用。目前市面上的机油牌号错综复杂,往往令车主不知如何选择,实际上,机油的主要指标只有两个,弄清楚具体含义,就行了。 粘度指标 按SAE法分类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5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 冬季用油牌号:O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夏季用油牌号:20、30、40、50,6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冬夏通用油牌号: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质量指标 按照API质量分类法,发动机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即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统(即C 系列),每个系列的油品按英文字母顺序(A、B、C、D、E、F)排列,分为若干级别,字母排位越后,级别越高。 选用方法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发动机油外包装上的标志由SAE粘度分类级别和API质量分类级别两部分组成。通常以SAE开头,后面标注出粘度代号;而按API质量分类的发动机油标号一般省略API,直接标注出质量等级代号。 例如,标号为SAE10W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10W,质量级别为API SD的冬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30SD,表示粘度分类SAE30,质量级别为APE SD的夏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10W-30SD(或SAE10W/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既满足SAE10W又满足SAE30冬夏通用汽油机油,其质量等级为API SD级。 车迷在选择机油时,可结合本地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参照汽车的《使用手册》选用。若选用了粘度过大的机油,会增加运动阻力,消耗发动机功率;若选用了粘度过小的机油,保证不了润滑质量,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对于磨损已较严重,各配合间隙已较大的发动机,可选用高一级粘度的机油,以加强配合件的密封性能。

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示范文本

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总则 本规范规定了甲醇燃料加注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 定、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甲醇燃料加注工艺及设施、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暖通、 建筑物及绿化、工程施工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甲醇燃料加注站,适用于 甲醇燃料与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 天然气合建加注站,适用于甲醇燃料橇装式加注站,适用 于汽车加油加气站改建增加甲醇燃料加注功能的设计与施 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下述文件

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说明)都适用于本规范,最新版本如与本规范有不同之处,按下述文件的最新规定执行。 GB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xx年版) GB/T23510 车用燃料甲醇 GB/T23799 车用甲醇汽油(M85) GB/T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SH/T3134 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汽车加油站技术规范 AQ3002 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3 术语和定义 3.1 甲醇燃料 指符合《车用燃料甲醇》(GB/T23510-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