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
各种轴结构改错题目

轴结构改错题目: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例①——缺少调整垫片[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解题过程及要点:

(1)轴系上零件的选用及结构表达;

(2)支点轴向固定结构;

(3)轴系上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动件与静件接触、轴上零件定位和固定);

(4)结构工艺性(加工、装拆、调查);

(5)润滑和密封;

(6)绘图表达等其他错误。

此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如下:

(1)凸缘式半联轴器无法联接,缺少联接螺栓孔;

(2)联轴器孔应该打通;

(3)联轴器周向未定位,应添加定位平键;

(4)联轴器轴向未定位,在配合轴段应留有定位阶梯;

(5)箱体外壁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会造成轴承端盖安装不可靠或精加工面过大等问题;

(6)轴与轴承端盖间应留有间隙。轴系工作时,轴带动齿轮高速旋转,而轴承端盖保持静止,动静件间不能直接紧密接触;

(7)轴与轴承端盖分开后,应添加密封圈;

(8)无法调整轴承游隙,应添加调整垫片;

(9)轴精加工面过长且装拆轴承不方便,应留有装配工艺阶梯轴;

(10)套筒高度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与轴承外圈接触,增添轴承拆卸难度,且与静件外圈直接接触;

(11)齿轮的轴向定位不可靠,应留有“定位小窗口”;

(12)键过长,套筒无法安装;

(13)轴环高度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不利于轴承拆卸;

(14)因轴承采用脂润滑,应在轴承座孔的箱体内壁面处增加挡油盘;

(15)此轴系轴承采用双端单向固定的安装方式,不需要安装弹性挡圈。

改正后的正确结构见图11.7。

精密机械设计

第一章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机械?

答:一般认为它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

答:机械零件

3、机器的基本组成部件是什么?

答:各种机构

4、什么叫部件?

答:几个零件的组合体称为部件

第七章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1.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当主动轮转动时,利用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转矩。

3.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有何优缺点?

答:主要优点是: 1)传动零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2)传动平稳,工作时噪声很小;3)用作变速传动时,传动比调节简便;4)过载时,传动件间产生滑动,可对零件实施过载保护。主要缺点是: 1)不能保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精度低; 2)不易传递较大转矩,机构不紧凑; 3)传动件工作表面磨损较快,寿命低; 4)传动效率低。

4.何为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弹性滑动和打滑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传动的影响是什么?二者的性质有何不同?

答:弹性滑动是由于材料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滑动;当它在从动轮上产生的驱动转矩小于从动轮实际阻转矩时,接触面即产生。打滑是摩擦轮传动的非正常工作状态,经常打滑,摩擦轮表面将产生严重磨损,传动寿命降低。滑动是由于带有弹性,且松边紧边存在拉力差所产生的,使v 1> v2,不可避免。过载打滑由于载荷过大,需要传递的圆周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而引起。

5.带传动的类型有那些?

答:传动带可分为平型带、V带、圆形带、多楔带和靠啮合传动的同步齿形带等。

6.与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有何特点?

答:V带的摩擦力大约相当平型带的三倍,V带传递功率的能力比平型带大。

7.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与那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答:张紧力Fo,包角a,当量摩擦系数fo。当Fo和a一定时,fo越大,Ft越大。

8.带传动时,带中所受的应力有那几种?带中所受最大应力应在何处?

答:1、拉力产生的拉应力2、惯性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3、弯曲应力σB;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第八章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缺点是什麽?

答:传动比准确(稳定、精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缺点: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不适用较大中心距传动。

2.齿轮传动有那些失效形式?各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答:1、轮齿折断:一是轮齿因短时过载或冲击过载而引起的折断,另外是齿轮在多次重复的交

变应力作用下引起的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齿:面因交变应力接触导致齿面产生疲劳点蚀3、齿面胶合:在高速重载情况下工作的齿轮,由于其滑动速度大而导致瞬时温度过高,使油膜破裂而产生粘焊,从而引起的胶合称为热胶合。在低速重载情况下,由于齿面应力过大,相对速度低,油膜不易形成,使接触处产生了局部高温而发生的胶合,称为冷胶合。4、齿面磨损:金属微粒、灰尘、异物等落入相啮合的齿面之间5、塑性变形由于主动轮齿齿面上所受到的摩擦力背离节线,分别朝向齿顶和齿根作用,因此产生塑性变形后,齿面上节线附近就下凹;从动轮轮齿表面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分别由齿顶及齿根朝向节线作用,产生塑性变形之后,齿面上节线附近就上凸。

3.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多少?答:20°

4.斜齿轮传动有何特点?螺旋角β应如何确定?

答: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多,重合度比直齿轮大,与直齿轮相比传动平稳,承载能力较高,适用于高速重载,且冲击和噪声小。螺旋角β:考虑重合度和轴向力,一般单斜齿轮传动中,在中心距、齿距、模数等确定下,常用β= 8° 15。

第十章轴、联轴器、离合器

1.轴的功能是什么?按照所受的载荷和应力的不同,轴可分为几种类型?又各有何特点?答:功用: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支撑旋转零件,传递运动和动力。

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心轴:只承受弯矩。

2.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有那些方法?有何特点?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有那些方法?有何特

点?

答:轴向固定:常用轴肩、套筒、圆螺母(止退垫圈)和轴端挡圈等固定形式。轴肩定位:最方便可靠的方法;套筒定位:结构简单可靠,不需开槽、钻孔和切制螺纹,不影响疲劳强度。轴端挡圈:适用于轴端零件,可承受较大轴向力。周向固定:常采用键联接、销联接、过盈配合(轴承内圈)、紧定螺钉等固定形式。键联接简单方便、花键和过盈配合能承受较大的转矩。

3.轴上为什么要有过渡圆角、到角、中心孔、砂轮越程槽和螺纹退刀槽?

答:过度圆角:减小集中应力;倒角:去锐角,防刮伤;中心孔:加工时定位、对中;越程槽:为了工件表面光泽度一制,因为沙轮磨到工件根部时人的潜意识就回往回摇手把,工件根部往往磨不上,所以要切槽。退刀槽:车牙时退牙刀用还可以使螺牙平整。

4.联轴器可分为哪两大类?各使用于何种场合?

答:联轴器:刚性联轴器,用于两轴能严格的对中并在工作中不发生相对唯一的地方;弹性联轴器,用于两轴有相对位移的地方。

第十一章支承

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主要由哪些零件组成?

答: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四种零件组成。

2.滚动体主要由哪些形状?

答:球、圆柱滚子、圆锥滚子、鼓形滚子、滚针

3.按外载荷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哪三大类?

答:按承受载荷的方向的不同,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三大类。

4.滚动轴承代号的构成?

答:轴承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

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及轴改错题总结吐血推荐[1]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 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 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 B. 120° C.135° D.180° 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 C.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的轴为心轴,主要受的轴为传动轴。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轴承,其内径为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应取。 4.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楔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5.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制。 6.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称为。 7.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和等。 8.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和两种。 9.齿轮传动设计时,软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设计公式确定传动尺寸,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10.直径较小的钢制齿轮,当齿根圆直径与轴径接近时,可以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称为。

北航轴的结构设计改错——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轴的结构设计改错一、指出图中结构不合理之处,并改正。 1、 答案: 1)左端轴承处的弹性挡圈去掉。 2)右端轴承处轴肩过高,应改为低于轴承内圈。 3)齿轮右端用轴套固定,与齿轮配合的轴头长度应小短于齿轮轮毂宽度。 4)左端轴承处应有越程槽。 5)联轴器没固定,左端应改为轴肩固定。 6)右端轴承改为轴套定位。 7)与齿轮配合处的键槽过长,应短于其轮毂宽度。 8)齿轮应改为腹板式结构。 9) 将联轴器的周向固定,改为键联接。 2、

主要结构错误: 1)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母线上;2)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3)左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无调整密封垫片;4)轴套超过轴承内圈定位高度; 5)三面接触,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6)键顶部与齿轮接触; 7)无挡油盘; 8)两轴承端盖的端面处应减少加工面。3、

1)轴承内外圈剖面线方向不一致,应改为方向一致; 2)左端轴承用轴肩定位,且轴肩不高于轴承内圈; 3)齿轮没有轴向固定,改为左端用轴环,右端用轴套固定;4)与左端轴承配合的轴段上应有砂轮越程槽; 5)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应必为用轴肩定位; 6)右端轴承改为加大定位和固定,且低于轴承内圈; 7)与齿轮配合的轴段应有键槽; 8)齿轮改为腹板式结构性 9)轴的右端键槽过长,改为短于联轴器的孔的长度。 4、 答案: 1)左边轴肩高于轴承内圈; 2)与齿轮配轴段太长,齿轮轴向未定位; 3)齿轮与轴承间缺套筒; 4)右边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 5)右端盖与轴接触; 6)右端盖处缺少密封圈; 7)皮带轮周向定位缺键槽;; 8)皮带轮孔未通。

答案: 此轴系有以下6个方面13处错误: 1)轴承类型配用不合适: 左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不能单个使用; 2)转动件与静止件直接接触: 轴身与右端盖之间无间隙; 3)轴上零件未定位、未固定: 套筒未可靠的固定住齿轮; 联轴器轴向未固定; 联轴器周向未固定; 4)工艺不合理: 轴外伸端无轴肩,轴承不易装; 装轴承盖箱体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 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无调整垫片,轴承的轴向间隙无法调整; 轴上的键槽过长; 左轴承处轴肩过高,轴承无法拆卸; 5)润滑与密封问题: 轴承脂润滑而无挡油环; 端盖上无密封件; 6)制图投影错误 箱体孔投影线未画

轴系结构改错习题汇总

轴系装配结构设计错误案例: 1、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解答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2、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 解答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轴改错的题目与地总结

轴结构改错题目: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例①——缺少调整垫片[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机械设计改错题

1 (1) 闷盖上没有毡圈;(2) 二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有调整垫片;(3) 轴的两端应有倒角; (4) 二轴承滚动体应画十字中心线; (5) 左轴承套筒改为带甩油环式; (6) 与齿轮配合的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l~2mm; (7) 平键槽不应开到轴环上,应短一点; (8) 右轴承左边加一甩油环,轴环缩短; (9) 右轴承右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相应的锥端轴径也要减小; (10)透盖与轴间应有间隙,且应有密封毡圈; (11) 锥形轴端与联轴器应有半圆键联接,半圆键槽应与蜗轮处平键槽在同一条线上; (12) 锥形轴端长度应比联轴器锥孔长短一点,还应有轴端挡圈固定; (13) 闷盖、联轴器内凹过渡处及蜗轮辐板与轮毂过渡处均应画出圆角; (14) 蜗轮轮毂外圆应是锥面,端部倒角; (15) 闷盖、透盖外圆外侧应倒角,联轴器端部外圆、内孔均应倒角,联轴器外圆应倒角。 (1) 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 (2) 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 (3) 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轴肩定位; (4) 联轴器处联接平键与蜗轮处联接平键应在一条线上,键与毂孔键槽底面间应有间隙;

(6) 右轴承内圈左端面只能与套筒端面接触,与轴肩端面应有间隙,所以套筒内轴颈右端面应左移l~2mm; (7) 与蜗轮轮毂配合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1~2m;轴颈右端面缩进去; (8) 左轴承内圈不能被轴环全挡住,轴环左部轴径减小至内圈厚度的2/3左右; (9) 透盖和闷盖外圆外侧应倒角,与箱体间均应有调整垫片。 (10) 联轴器外圆及左端外圆、内孔两头应倒角,有些类型联轴器应画出联接孔轴心线; (11) 轴的左端伸出轴承内圈过长,应缩短一点。 (1) 平键与透盖于涉了,应左移;(2) 轴伸出端应有台阶,用于输入联釉器轴向定位; (3) 透盖与轴间应有间隙,应有毡圈密封; (4) 透盖与套杯间,套杯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 (5) 箱体端面非接合面应低一些,不加工,圆角过渡; (6) 箱体孔的中间一段直径加大些,减少精加工面; (7) 套杯内孔中间一段直径加大些,减少精加工面; (8) 右轴承右边应有甩油环,不使润滑油进入轴承; (9) 右轴承右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以使轴承能装到轴上,为此,齿轮应与轴作成两体,轴成台阶轴,用平键联接; (10) 轴承滚子中心应有中心线。 另外,此图两轴承为正装(面对面),齿轮悬臂较长,若改为反装(背对背),将使齿轮悬臂长减小。

轴系改错总结及例题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各轴段上所有键槽应设计在同一加工直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例1. ①——定位轴肩过高 ②——键的长度太短 ③——两个键应在同一母线上 ④——齿轮右端没有定位 ⑤——该传动件不能装入 ⑥——安装右轴承的轴段应设一轴肩 ⑦——右轴承与右边的传动件之间应有一个端盖,且有一个密封装置

例2.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及轴改错题总结

一、结构改错题:请用圆圈标出错误的位置,满分16分 二、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依次标出序号并简要说明错误的原因。(八)

1 五、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六、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2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 同一母线上布置;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七、试指出图中结构不合理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8 1 10 5 11 6 2 7 4 9 3 1、此处应有垫片; 2、轴肩太高;3 3、键太长; 4、安装齿轮处的轴的直径应小于齿轮宽度; 5、套筒直径太大,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6、轴承端盖此处的直径太大;、此处应有密封圈;7 、轴承左端没有定位8 2-3mm9、此处轴太长,轴的端面与轴端挡圈应相隔; 10、联轴器结构不合理,; 11、两个键的位置应布置在同一方向,而且轴的画法有误 八、试指出图中结构不合理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关于机械设计轴系结构改错题

轴系结构改错题(共8题) 1、在图示轴的结构图中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错误点,说明出错原因,并 加以改正。 图4-1 解: ○1.无垫片;○2无间隙、无密封○3键太长○4无定位轴肩○5无轴肩 ○6套筒高于内圈高度○7轴和轮毂一样长,起不到定位作用; ○8无定位;○9无垫片○ 10采用反装。 修改后图: 2、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解: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 1 6 2 8 7 35 4 9 10

①固定轴肩端面与轴承盖的轴向间距太小。 ②轴承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③轴承内环和套简装不上,也拆不下来。 ④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⑤轴承外圈内与壳体内壁间应有5-8mm间距。 ⑥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长。 ⑦轴承内圈拆不下来。 3、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解: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 ①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

②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 ③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轴肩定位; ④联轴器处联接平键与蜗轮处联接平键应在一条线上;键与毂孔键槽底面间应有间隙; ⑤右轴承内圈左端面只能与套筒端面接触,与轴肩端面应有间隙,所以套筒内轴颈右端面应左移1~2mm; ⑥与蜗轮轮毂配合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1~2mm,轴颈右端面缩进去; ⑦左轴承内圈不能被轴环全挡住,轴环左部轴径减小至内圈厚度的2/3左右; ⑧透盖和闷盖外圆外侧应倒角,与箱体间均应有调整垫片。 ⑨轴的左端伸出轴承内圈过长,应缩短一点。 4、指出图4-2中的结构错误,轴承采用脂润滑(有错处有编号,分析错误原因,说明改正措施)。

机械设计轴改错题

\

\ 解:1,2联轴器左端未轴向定位;左轴端应短于联轴 器左端面,便于有效定位。 6,9轴承内圈没有定位。 7齿轮没有周向定位。

密 五、结构改错题:共八处错误 五、结构改错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12分 五、结构改错题:共八处错误

密 五、结构改错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12分 五、结构改错题:共八处错误 16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设计的错误。要求: 1.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 2.在图下方的空白处标注序号,按序号列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 3.不必在图中直接改正。 看收藏的幻灯片“轴的作业” 1.端盖与轴接触且无密封,应有一定的空隙且装有密封; 2.套筒与轴承接触时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使轴承装卸不方便,应低于轴承内圈高度; 3.套筒顶不住齿轮,应使轴肩适当向齿轮内部,使套筒只是顶在齿轮上;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应该给轴分级; 5.联轴器的键和齿轮的键位置不对,两者的键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6.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无法拆卸轴承,应适当降低高度,使其在轴承内圈内; 题六图 17.题38图所示轴系结构,按示例①,编号指出其他错误(不少于7处)。(注:不考虑轴承的润滑方式以及图中的倒角和圆角)。示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1.端盖直接与轴接 触,且无密封; 2.套筒太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3.键过长,套筒无法装入;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

密 5.轴无分级,致使轴套无法紧固齿轮; 6.轴肩过高,超过了轴承的内圈高度,无法装卸轴承; 7.轴承不用用键周向固定; 8.缺少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18.指出轴系中的错误结构,编号说明其错误原因。 1.此处不用键,无周向旋转构件可固定; 2.精加工面过长,使轴承装卸不方便; 3.端盖直接与轴接触且无密封; 4.无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5.套筒太高,超过了轴承内圈,无法装卸轴承; 6.套筒无法固定住齿轮; 7.轴承左侧无轴向固定件; 一、 1.无垫片,无法调整轴承的游隙; 2.轴肩过高,无法拆卸轴承; 3.轴套长度应小于轮毂的长度; 4.同一根轴上的两个键槽应布置在同一母线上; 5.套筒应低于轴承内圈(应采用阶梯型套筒); 6.轴承端盖与相应轴段处应有密封件,且与轴间不应接触,应有间隙; 7.设轴肩对联轴器进行定位;8.轴承内外圈剖面线方向应一致; 9.轴端无倒角;10.应设轴肩便于装配。 二、

轴承改错题与总结

1、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10分) 2、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12分)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机械设计改错题

(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标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1)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2)轴的轴肩高度太高,无法拆下轴承,减小轴肩高度;(3)齿轮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缩短2-4mm;(4)键太长,将键长度变短;(5)轴承向左有可能没有抵在套筒的右端面,可将套筒轴段缩短些;(6)套筒右端外径的高度太高,无法拆下轴承,将套筒外径改为阶梯形;(7)轴承拆装不方便,加非定位轴肩(8)固定的轴承端盖和转动的半 (9)联轴器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长度比联轴器毂长短2-4mm;联轴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增加轴的长度; (10)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 4.说明:(1)轴承的配置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轴承采用油润滑; (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编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各处错误的原因。 解答: (1)左端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不便拆卸;(2)定位套筒的外径过大,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不便拆卸,并且由于套筒端面同时与滚动轴承的内、外圈端面贴合,故在与外圈端面的贴合外存在相对滑动,有摩擦;(3)轴与齿轮的配合长度应略短于齿轮轮毂长度,以使定位、固定准确

可靠;(4)键长过长,超过了齿轮轮毂(配合轴段)的长度;(5)右端轴承装到位前所经过的轴段直径应略小,以便于其装拆,且保证其配合性质;(6)半联轴器无轴向定位措施;(7)半联轴器无周向固定措施;(8)端盖孔与外伸轴之间有很大的相对运动速度,其间应留有间隙;(9)端盖孔与外伸轴之间应考虑密封装置;(10)不需要弹性挡圈来作轴向固定; (11) 端盖下无调整垫片;(12) 端盖与铸造机体的接触面应经过机械加工,故应将加工面凸起,以区分出加工面与非加工面。 5、至少8处。说明:(1)轴承的配置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轴承采用油润滑; (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标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1)轴左边轴上零件无法向右轴向定位,可加个轴肩;(2)轴承端盖和轴之间不能接触,应留出空隙;(3)轴承端盖和轴之间没有密封,应加密封圈;(4)键太长,将键长度变短;(5)轴承拆装不方便,加非定位轴肩;(6)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7)齿轮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缩短2-3mm;(8)轴承向左无法定位;可加轴肩。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结构设计的错误。要求: 1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2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3键过长4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2mm5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6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7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8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9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10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 ①联轴器无轴向定位②联轴器与端盖接触③端盖不能与轴接触 ④端盖中缺密封圈⑤套筒处不应有键⑥轴承座孔不应有凸肩 ⑦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⑧右端轴承不需要弹性挡圈⑨右端盖未顶到轴承外圈 ⑩与端盖的配合面应凸起

轴承改错题总结

轴承改错归纳 1.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 2.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3、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12

4、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5、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6.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油脂润滑,请指出该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要求: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在图下方的空白处标注序号,按序号列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不必在图中直接改正。

并指出设计错误的原因。(注:不必改正)

8.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结构设计的错误。要求:1.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2.按序号列出错误,并用文字提出改正建议;3.不必在图中改正。 9.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10指出下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

11.结构改错题:请用圆圈标出错误的位置,满分16分 12. 结构改错题:请用圆圈标出错误的位置。

13、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10分) 14、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12分)

轴系改错

轴系改错练习题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1. 图示采用一对反装圆锥滚子轴承的小锥齿轮轴承组合结构。指出结构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并画出轴向力的传递路线。 解题要点: 该例支点的轴向固定结构型式为两端固定结构,即两支点各承担一个方向的轴向力。 (1)存在的问题 1)两轴承外圈均未固定,轴运转时,外圈极易松动脱落。 2)轴向力无法传到机座上。向左推动轴外伸端时,整个轴连同轴承均将从套杯中滑出;齿轮工作时将受到向右的轴向力,此时轴将带着左轴承和右轴承的内圈向右移动,致使右轴承分离脱落。 3)轴承间隙无法调整。 (2)改正方法 1)将两轴承内圈间的套筒去掉,再将套杯中间部分内径减小,形成两价目内挡肩固定轴承外圈,从而使左轴承上向右的轴向力及右轴承上向左的轴向力通过外圈、套杯传到机座上。 2)在右轴承右侧轴上制出一段螺纹,并配以圆螺母和止动垫圈用来调整轴承间隙,同时借助圆螺母轴上向左的轴力传到套杯上。 3)在套杯和机座间加调整垫片,以调整轴系的轴向位置;在套杯和端盖间也应加调整垫片,使端盖脱离轴承外圈,兼起密封作用。 改正后的结构及轴向力的传递路线见图解。

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专业:机电一体化队别:卷型:A 卷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考试日期:考试方式:闭卷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 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 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5.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为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可采用的方法为【】A.减小齿面滑动速度υs B. 减少蜗杆头数Z1 C.增加蜗杆头数Z1 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6.在圆柱形螺旋拉伸(压缩)弹簧中,弹簧指数C是指【】A.弹簧外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B.弹簧内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C.弹簧自由高度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D.弹簧中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 B. 120° C.135° D.180° 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 C.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10.滚子链传动中,链节数应尽量避免采用奇数,这主要是因为采用过渡链节后【】A.制造困难 B.要使用较长的销轴 C.不便于装配 D.链板要产生附加的弯曲应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的轴为心轴,主要受的轴为传动轴。 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轴承,其内径为mm。

改错题分析总结

改错题总结 一、上机改错题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1.上机改错的试题中通常包含两个(或三个)错误需要修改。 2.试题中用"******found******/"来提示在下一行(或下面第二行)有错。 3.错误的性质基本分语法错和逻辑错两种,也有些试题要求把语句添加在下划线处。 4.特别要注意的是:只能在出错的行上进行修改,不要改动程序行的顺序,更不要自己另编程序。 二、改错题类型 1、若错误行是函数首部,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该行最后若有分号则删除,中间若有分号则改成逗号。 B、形参类型不一致的问题,特别是指针类型,若后面用到某形参时有指针运算则该形参必为指针类型;2,7,30 若形参是二维数组或指向m个元素的指针变量,则第二维的长度必须与main中对应数组的第二维长度相同。18 C、函数返回类型不一致的问题,若函数中没有return语句则函数类型为void,若有return 语句则函数的类型必须与return后变量的类型一致。8,12, 14, 15, 22 D、return后的变量或表达式是否正确。1,10,15 2、若错误行是if或者while语句,则要注意以下点: A、首先判断是否正确书写if或while关键字;27,29 B、然后看有没有用小括号把整个表达式括起来,若没有则加上小括号;28 C、若条件表达式中有指针变量而且没有指针运算符时,则加上指针运算符; D、忽略“=”与“==”的区别!若if条件表达式中只有一个等于号即数学等号(=),则要改写成两个等于号即逻辑等号(= =)。5,9,11,23 E、若if条件表达式为其他的比较运算符,则一般是进行逆转或加一个等于号。2,4,13,20, 27 3、若错误行中有if、while、for则要特别注意条件表达式的错误问题: A、指针变量的应用,若表达式中有指针变量且没有指针运算符,则加上指针运算符.20,26 C、for中要用分号分隔表达式,而不是用逗号。22,29 4、语法错误 A、语句缺少分号或函数少},若错误行中有语句没有用分号结束,则加上分号。6,9,11,12 B、变量名不一致。C语言是区分大小写的,大小写不对,若错误行中有大写字母则一般都改成小写字母。5,24,30 C、错误行若是变量定义,首先看类型是否符合(特别注意定义指针),再看所赋初值是否

轴改错题与总结

轴改错题与总结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1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2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3键过长4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2mm5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6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7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8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9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10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 轴结构改错题目: 1、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10分> 2、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12分>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b5E2RGbCAP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轴改错题与总结

轴结构改错题目: 1、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⑴——缺少调整垫片⑵——轮毂键槽不对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Array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 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 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专题五 轴改错题与总结

专题五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精加工面不能过长;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5)、轴端与端盖不能接触(转动件与静止件不能接触)。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若正装,轴承游隙靠调整垫片调整;若反装,轴承游隙靠圆螺母调整);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 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轴承为脂润滑时,两端的轴承内侧要有封油盘(档油环); 当齿轮齿顶圆小于轴承外圈外径时,两轴承与齿轮之间应加挡油盘,防止从齿轮上甩出的含有杂质的润滑油贱入轴承,影响

轴承寿命。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游隙调整问题。 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同一条母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 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转动件与静止件不能接触),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4)、轴承端盖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应以区分; (5)、箱体与轴承端盖的连接面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应分开,便于装配。 ㈤、联轴器的常见错误 (1)、联轴器没有轴向或轴向定位; (2)、联轴器不能与轴承端盖接触(转动件与静止件不能接触); (3)、联轴器孔必须打通,否则联轴器无法安装; (4)、无沉孔的联轴器不能用压板螺钉做轴向定位。 ㈥、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

机械设计轴改错题

-- --

解:1,2联轴器左端未轴向定位;左轴端应短于联轴器左 端面,便于有效定位。 6,9轴承内圈没有定位。 7齿轮没有周向定位。

五、结构改错题:共八处错误 五、结构改错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12分 五、结构改错题:共八处错误 ?五、结构改错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12分 五、结构改错题:共八处错误

16?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设计的错误。 要求: 1.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 2.在图下方的空白处标注序号,按序号列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 3.不必在图中直接改正。 看收藏的幻灯片“轴的作业” 1.端盖与轴接触且无密封,应有一定的空隙且装有密封; 2.套筒与轴承接触时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使轴承装卸不方便,应低于轴承内圈高度; 3.套筒顶不住齿轮,应使轴肩适当向齿轮内部,使套筒只是顶在齿轮上;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应该给轴分级; 5.联轴器的键和齿轮的键位置不对,两者的键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6.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无法拆卸轴承,应适当降低高度,使其在轴承内圈内; 题六图 17.题38图所示轴系结构,按示例①,编号指出其他错误(不少于7处)。(注:不考虑轴承的润滑方式以及图中的倒角和圆角)。示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1.端盖直接与轴接 触,且无密封; 2.套筒太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3.键过长,套筒无法装入;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 5.轴无分级,致使轴套无法紧固齿轮; 6.轴肩过高,超过了轴承的内圈高度,无法装卸轴承; 7.轴承不用用键周向固定; 8.缺少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18.指出轴系中的错误结构,编号说明其错误原因。

2012年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改错题

设计改错题: 一、结构题(本题10分)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 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 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设计的 错误。要求: 1.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 误处; 2.在图下方的空白处标注序 号,按序号列出错误,并 提出修改建议; 3.不必在图中直接改正。 解:左起(每错1分,得10分为止) 1.未画机箱;增画 2.轴肩高于轴承内圈;降低轴肩 3.无挡油环;加挡油环 4.两键未开在同一轴线上;两键同轴线 5.齿轮与轴段同宽;轴段减小 6.套筒高于轴承内圈;降低套筒高度 7.长轴段未加工阶梯;设计阶梯轴 8.轴承端盖直接与轴接触;留出间隙 9.为设置密封;设计密封 10.联轴器与轴承端盖直接接触;设计阶梯,分离联轴器与轴承端盖 11.联轴器未用阶梯轴进行轴向定位;设计阶梯 12.端部挡圈未压紧。压紧 二、结构题(10分)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结构设计的错误。要求: 1.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 2.按序号列出错误,并用文字提出改正建议; 3.不必在图中改正。

1、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 2、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 3、键过长 4、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2mm 5、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 6、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 7、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 8、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 9、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 10、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 三、指出错误画出的正确结构图如图。(10分) [解] ①固定轴肩端面与轴承盖的轴向间距太小。 ②轴承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③轴承内环和套简装不上,也拆不下来。 ④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⑤轴承外圈内与壳体内壁间应有5-8mm间距。 ⑥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长。 ⑦轴承内圈拆不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