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作者:邱学德, 徐鸿毅, 石永福, 李泽惠, 李炯明, 王剑松, 李志鹏, 方克伟, 曾贵华, 李海丹, 何进, 和术臣, QIU Xue-de, XU Hong-yi, SHI Yong-fu, LI Ze-hui,

LI Jiong-ming, WANG Jian-song, LI Zhi-peng, FANG Ke-wei, CAO Gui-hua, LI

Hai-dan, HE Jin, HE Shu-chen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病外科云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650101

刊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年,卷(期):2009,30(10)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9条)

1.Hautmann RE;Gschwend JE;de Petriconi RC Cystectomy fo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results of a surgery only series in the neobladder era 2006

2.徐鸿毅;邱学德;石永福原位肠代膀胱术远期疗效评价(附266例报告)[期刊论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8)

3.徐鸿毅;邱学德;石永福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11)

4.Nabi G;Yong SM;Ong E Is orthotopic bladder replacement the (n)ew gold standard ?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2005

5.Jensen JB;Lundbeck F;Jensen KM Complications and neobladder function of the Hautmann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2006

6.Hadzi-Diokic J;Pejcic T;Vuksanovic A Orthotopic neobladder:a 22-year experience[外文期刊] 2007

7.Stein JP;Lieskovsky G;Gote R Radical 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Long-term results in 1,054 patients 2001

8.Stein JP;Clark P;Miranda G Urethral tumor recurrence following cystectomy and urinary

diversion: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768 male patients 2005

9.Stenzl A;Bartsch G;Rogatsch H The remnant urothelium after reconstructive bladder surgery 2002

引证文献(2条)

1.邱学德.徐鸿毅原位尿流改道的远期疗效及其面临的问题[期刊论文]-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2)

2.孙娟.何治敏24例膀胱癌病人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0(3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6834090.html,/Periodical_zhmnwk200910008.aspx

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知识科普】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可控性回肠膀胱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可控性回肠膀胱术又称为Kock膀胱。可控性回肠膀胱术是对回肠膀胱术的改进,该法应用回肠套叠形成抗反流乳头瓣,防止尿液外溢,以去除回肠膀胱术所必须依赖的尿袋。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 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术前准备 (1)为避免术后发生集尿器周围溢尿,宜将集尿器试佩戴于右下腹部,选定出回肠膀胱造口的最佳位置,并予以标识。 (2)肠道准备术前清洁灌肠。 (3)备1%新霉素液500ml,供术中冲洗回肠膀胱用。 (4)备血。 (5)未切除膀胱者,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膀胱尿液,以方便手术操作。 (6)注意纠正贫血、控制尿路感染、改善肾功能和全身状况。 三适应证1.因膀胱、尿道或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已行膀胱全切除或盆腔脏器切除者,或者上述病变无法切除但已发生尿路梗阻者。 2.巨大膀胱阴道瘘和膀胱外翻,经多次手术失败或无法修补者。 3.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者。 4.结核性膀胱挛缩合并结核性尿道狭窄或结核性膀胱阴道瘘者。 5.间质性膀胱炎、坏死性膀胱炎等引起的膀胱严重挛缩,呈尿失禁状态者。 6.无法修复的下尿路先天畸形或严重创伤 7.已做过其他尿流改道手术(如回肠膀胱术)而不愿意继续佩带尿袋者或手术效果不满意者,可改做本手术。 四禁忌证1.泌尿系感染未能控制者;伴有上尿路肿瘤、结石或肾脏其他严重疾病者。 2.腹部外伤、手术或炎症所致的肠粘连者,腹腔结核、肿瘤、炎症或回肠已广泛切除者。 3.其他系统存在的严重疾病有可能导致手术危险者。 4.手术部位存在皮肤病或感染灶,妇女行经期,均应暂缓手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比较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比较 庄伟、刘为安、李毅宁、陈宝琨、颜醒愚、孙建国、陈家壁、苏学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福建省泉州市中山北路34号,362000) 【摘要】目的比较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和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我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68例的患者资料,其中行原位回肠膀胱重建35例(新膀胱组)、回肠膀胱术33例(Bricker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近远期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获随访64例,随访率94.1%。平均随访时间新膀胱组37个月,Bricker组34个月。2种术式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肠梗阻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相近,但手术时间(5.41±0.99h VS 4.51±1.28h)、住院时间(34.50±8.87d VS 21.24±8.99d)、术后尿瘘(37%VS 12%)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积水、尿囊结石、输尿管吻合口梗阻率及术后肿瘤复发方面无差异。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较回肠膀胱术虽早期并发症较多,但处理较容易,不增加患者手术创伤,不影响肿瘤根治效果,避免腹部造口,值得优先采用。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Orthotopic Neobladder)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后恢复尿路的新术式,极大改善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回肠膀胱术一起,分列为膀胱全切术后新旧尿流改道方式的代表。但随着粘贴尿袋的出现和改进,相对复杂和并发症较多的原位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手术是否比Bricker回肠膀胱术更具有优越性仍引发争议。本文比较2002.12-2007.12间在我科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或Bricker回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我科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76例,剔除合并糖尿病6例,严重呼吸道、心血管疾病2例外剩余68例进入研究对象组。其中行原位回肠膀胱重建35例(新膀胱组),回肠膀胱术33例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1.1 术前准备 ①改善全身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备血200~1 200 ml;常规备皮。 ②术前用灭滴灵200 ml冲洗膀胱并保留。 ③准备20~22 F气囊尿管1根,输尿管导管2根,肛管1根,负压球1个,备丝裂霉素6~10 mg术中使用。 ④病人确诊膀胱癌后心理负担较重,担心切除膀胱后原来的排尿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影响自身形象或视为残疾,产生自卑及绝望情绪。为此,向病人说明几种肠代膀胱术的方法及优缺点,使病人有较充分的选择,以消除绝望心理。本组病人均选择正位(原位)排尿的新膀胱术,即由原尿道可控排尿,能保护肾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自我形象。 1.2 消化道准备 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术前3 d 口服新霉素1 g,4次/d,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肌注维生素K,以补充肠道在使用抑菌剂时对维生素K的吸收障碍;术前2 d 给流质饮食以利清洁肠道。术前1 d开始进行全肠道准备;分别于13,14,15,18,21时口服灭滴灵0.2 g。15时口服10%甘露醇500 ml,果导片0.4 g以促进大肠推进性蠕动,排除肠内粪便达到清洁肠道的

目的。 1.3 术后护理 (1)导管护理:所有导管要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并准确记录。 ①双侧输尿管导管护理。回肠结肠新膀胱术后,留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并通过新膀胱造瘘由腹部切口引出肾盂内尿液,有利于新膀胱修复及切口愈合。因此,必须保持导管畅通,避免牵拉致过早脱管引起吻合口水肿和狭窄而使上尿路梗阻。为防止逆行感染一般不作冲洗。如有血块堵塞须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或用灭滴灵、生理盐水冲洗,肾盂每次冲洗液不超过5~10 ml,用力不能过大,以防止逆流,如无异常,术后12~14 d拔管。拔管前需做逆行造影,证实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漏方能拔管。本组病例未发生吻合口漏。 ②气囊尿管护理。留置气囊尿管的目的使新膀胱切口愈合,尿管从尿道插入新膀胱引出尿液、肠液,根据引流液颜色,性状及时调整冲洗速度和冲洗液,术后早期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外,每4~5 h用5%碳酸氢钠250 ml冲洗膀胱,以减少粘液分泌,防止粘液堵塞导管;用1∶5 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2~3次/d。尿道外口护理,2次/d,以减少分泌物或逆行感染。尿管阻塞时冲洗液每次<100 ml,避免量过大影响新膀胱创面及吻合口愈合。 ③负压球引流护理。经常保持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呈负压状态,达到有效引流,防止耻骨后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引流液24 h<5 ml 可拔出引流管。本组未发生耻骨后感染。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血尿长期不愈又被确诊为膀胱癌,加上此手术术程长,难度大,且术后可有漏尿、尿失禁、肿瘤复发的可能,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此手术较非可控尿流改道术的优点,并介绍同类患者术后良好的康复状态。术后患者可由原尿道自然排尿,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自我形象。通过解释使患者减轻或消除不良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术前检查。术前为患者全面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血糖以及尿培养等,改善全身状况,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尿路感染者先控制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7~9mmol/L;贫血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输血、药物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到96×109/L。术前一周戒烟酒,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饮食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前1周开始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少渣饮食,适当给予输血及血浆等,以增强患者体质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有利于清洁肠道和促进伤口愈合。术前3d开始口服抗炎药,如利福平、甲硝唑、氟哌酸等,以杀灭肠道细菌,防止术后感染。术前3d开始流质饮食并每晚给予肥皂水灌肠,术前1d晚给予蓖麻油30ml口服,术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0余次,直至无肠黏液洗出,术晨留置胃管。 二、术后护理 1 . 术后置患者于ICU监护,术后第二天经医生会诊病情相对稳定后转回病房。我们要准备好吸氧吸痰等急救物品,病室要保持清洁,定时消毒空气及地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氧饱和度监测。由于此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渗血多,术后要足量补充抗生素、血液、电解质,每日确保液体准确输入,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关注病人血象检查,如Brt,生化,凝血检查各项指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早发现心、脑血管意外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有糖尿病,在静脉营养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情况,营养液均匀输入,加强观察有无低血糖表现(心慌出冷汗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潮湿多汗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的口渴加重,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大有类似烂苹果味的酮臭味表现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缺少弹性,眼球下陷。意识障碍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头痛,继而烦躁不安或嗜睡,逐渐进入昏睡,各种反射由迟钝甚而消失,终至进入昏迷。) 2 基础护理。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长,患者身体虚弱,留置引流管多,常处于被动体位,因此应保持床单整洁协助患者翻身、床上擦浴,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应定时予扣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发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次/d,防止口腔炎的发生。同时为了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应鼓励患者在床上经常做伸、屈腿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1)留置引流导管有左侧盆腔引流管、右侧盆腔引流管、三腔气囊导尿管、膀胱冲洗引流管、与导尿管联在一起的左侧、右侧输尿管内各置入的双“J”内引流导管、胃肠减压管深静脉置管等。这些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牵拉扭曲折折叠和脱管,这是手术后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2)盆腔引流管是引流盆腔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以上患者随访 作者:邱学德, 徐鸿毅, 石永福, 李泽惠, 李炯明, 王剑松, 李志鹏, 方克伟, 曾贵华, 李海丹, 何进, 和术臣, QIU Xue-de, XU Hong-yi, SHI Yong-fu, LI Ze-hui, LI Jiong-ming, WANG Jian-song, LI Zhi-peng, FANG Ke-wei, CAO Gui-hua, LI Hai-dan, HE Jin, HE Shu-chen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病外科云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650101 刊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年,卷(期):2009,30(10)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9条) 1.Hautmann RE;Gschwend JE;de Petriconi RC Cystectomy fo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results of a surgery only series in the neobladder era 2006 2.徐鸿毅;邱学德;石永福原位肠代膀胱术远期疗效评价(附266例报告)[期刊论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8) 3.徐鸿毅;邱学德;石永福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11) 4.Nabi G;Yong SM;Ong E Is orthotopic bladder replacement the (n)ew gold standard ?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2005 5.Jensen JB;Lundbeck F;Jensen KM Complications and neobladder function of the Hautmann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2006 6.Hadzi-Diokic J;Pejcic T;Vuksanovic A Orthotopic neobladder:a 22-year experience[外文期刊] 2007 7.Stein JP;Lieskovsky G;Gote R Radical 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Long-term results in 1,054 patients 2001 8.Stein JP;Clark P;Miranda G Urethral tumor recurrence following cystectomy and urinary diversion: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768 male patients 2005 9.Stenzl A;Bartsch G;Rogatsch H The remnant urothelium after reconstructive bladder surgery 2002 引证文献(2条) 1.邱学德.徐鸿毅原位尿流改道的远期疗效及其面临的问题[期刊论文]-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2) 2.孙娟.何治敏24例膀胱癌病人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0(3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6834090.html,/Periodical_zhmnwk200910008.aspx

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回肠替代膀胱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手术治疗膀胱癌的方法,该术式具有低压保护肾功能、可控率高的优点,并且可使病人从原尿道自行排尿,排尿方式与正常人相似,从而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易被病人接受[1]。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15例膀胱肿瘤患者行回肠代膀胱术,术前术后予以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74岁,平均57岁,15例患者均有因不同程度的血尿就诊,经膀胱镜活检后确诊为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因对疾病及手术的担忧,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烦躁的心理,情绪不稳,睡眠质量差。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加强对患者相关知识的宣教,给予安慰、鼓励,情况允许可让已治愈胡患者现身说教,以消除患者的心里负担,积极配合术前准备。 2.1.2 胃肠道准备术前3d给予半流质饮食,链霉素1.0g口服/d。由于手术范围很大,涉及到肠管,需要应用肠道替代膀胱做贮尿囊,为了避免术中腹腔污染,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包括抗生素准备和机械性肠道清[2]。术前晚清洁灌肠,术晨留

置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回房患者均给与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低流量氧气吸入;注意有无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体征,及时发现出血、肠瘘等并发症。 2.2.2 引流管护理回肠代膀胱术后留置引流管较多,使用各种管道标识做好标记,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及时做好记录,每日更新引流袋,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出口,以避免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妥善固定好各引流管,防止受压、折叠、扭曲,保持导尿管通畅。 2.2.3 新膀胱护理回肠代膀胱术后因分泌大量肠黏液容易导致尿液引流不畅、阻塞,应给与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交替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时不可用力过大,冲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观察排出液的颜色、量;术后常规碱化尿液以减少黏液分泌。指导患者定时排尿,教会其利用腹压排尿的方法及安排排尿间隔时间。 2.2.4 饮食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情况,肛门排气后观察1~2天患者无不适后即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流质-半流质-普食逐步递进,忌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的早日恢复。 2.2.5 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新膀胱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定期随诊复查,指导患者对术后远期并发症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834090.html,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的护理 作者:王丽梁惠玲袁宝玉谭坚铃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总结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病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7月~ 2013 年3月行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病历资料。结果: 24例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康复出院,未出现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排尿困难;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膀胱功能的训练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精心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效果。 【关键词】膀胱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 膀胱癌或其它膀胱疾患需行全膀胱切除的病人,常常面对着如何做尿流改道的问题,理想的膀胱替代方法是不影响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又能最接近生理状态正位排尿。原位新膀 胱手术是浸润性膀胱癌( T 2 期以上)患者在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后,用其回肠肠段制成一个新膀胱,让患者恢复经原尿道排尿功能,自控排尿。该手术的优点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贮尿、控尿及排尿功能,可保护肾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该项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护理是关键。现将我科2010 年7月~2013 年3月收治的24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护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2~73岁,中位数68. 3岁。24例均为初发病例,经B 超、CT及膀胱镜下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癌,接受行膀胱全切除、回肠新膀胱术。 2 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均一期愈合,拔除导尿管后均恢复生理自行排尿。平均住院42. 6 d,未出现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排尿困难,2例发生不完全肠梗阻,处理后症状能改善;4例发生尿失禁,处理后能控制排尿;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3 护理 3.2术后常规护理 按全麻手术后常规护理,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1 ~2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定时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准确记录24 h 尿量。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膀胱癌术后愈合健康教育

题目:膀胱癌术后愈合健康教育文件号: 生效日期:版本号: 修改日期: 术后指导 1.饮食指导膀胱部分切除的病人,待肛门排气可进食维生素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回肠代膀胱术后的病人, 胃肠减压2-3日,禁食3-日,然后从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慢慢开始进食,禁食期间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6小时可正常进食,多饮水可起到内冲洗的作用,预防尿路感染。 2.体位指导 病人术后麻醉期已过,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休息。膀胱全切术后卧床8-10日,避免引流管脱离引起漏尿。 3.病情观察 膀胱全切术后,由于手术创面交大,渗血可能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静脉通道补液通畅。早期发现休克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治疗。 4.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病人,要严密观察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及回肠代膀胱引流管引流出的尿液, 并分别记录尿量,通过记录尿量可以了解双侧肾功能及回肠代膀胱的功能。 5. 膀胱全切病人术后需留置胃管,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口腔感染发生。 6. 膀胱全切术手术大,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有咖啡色 或暗红色胃液流出,应考虑应激性溃疡,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7.并发症主要为尿瘘。表现为耻骨后引流量突然增多,色泽变淡,多是由于膀胱吻合口不佳,病人一般 状况较差造成膀胱组织愈合不良或由于膀胱造瘘管、导尿管引流不畅致尿潴留所致。一旦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直到引流管通畅。 出院指导 1. 术后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禁止吸烟。对密切接触致癌物质者加强劳动保护,预防或减少 膀胱肿瘤的发生。 2. 指导病人进行代膀胱功能训练,使之能够逐步建立起随意控制排尿机制,提高生活质量。 3. 对侵润性膀胱癌术后应定期复查肝、肾、肺等脏器功能,及时发现转移病灶。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术后 病人,须定期复查膀胱镜,并提醒病人放疗和化疗均有明显的骨髓抑制现象,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4. 膀胱肿瘤易复发,为预防复发,术后应坚持行膀胱灌注治,其灌注方案根据病情而定。 5. 门诊复查:术后1月、2月、3月及6月为您门诊复查时间,请来院复查时带上您的门诊病历、检查资 料及出院小结。 拟稿人: 审定人:批准首长: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常规准备 ①改善全身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备血200~1 200 ml;常规备皮。 ②术前用灭滴灵200 ml冲洗膀胱并保留。 ③准备20~22 F气囊尿管1根,输尿管导管2根,肛管1根,负压球1个,备丝裂霉素6~10 mg术中使用。 ④病人确诊膀胱癌后心理负担较重,担心切除膀胱后原来的排尿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影响自身形象或视为残疾,产生自卑及绝望情绪。 为此,向病人说明几种肠代膀胱术的方法及优缺点,使病人有较充分的选择,以消除绝望心理。本组病人均选择正位(原位)排尿的新膀胱术,即由原尿道可控排尿,能保护肾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自我形象。 2、消化道准备 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术前3 d口服新霉素1 g,4次/d,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肌注维生素K,以补充肠道在使用抑菌剂时对维生素K的吸收障碍;术前2 d 给流质饮食以利清洁肠道。术前1 d开始进行全肠道准备;分别于13,14,15,18,21时口服灭滴灵0.2 g。15时口服10%甘露醇

500 ml,果导片0.4 g以促进大肠推进性蠕动,排除肠内粪便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二、术后护理 1、导管护理:所有导管要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并准确记录。 (1)双侧输尿管导管护理。回肠结肠新膀胱术后,留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并通过新膀胱造瘘由腹部切口引出肾盂内尿液,有利于新膀胱修复及切口愈合。因此,必须保持导管畅通,避免牵拉致过早脱管引起吻合口水肿和狭窄而使上尿路梗阻。为防止逆行感染一般不作冲洗。如有血块堵塞须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或用灭滴灵、生理盐水冲洗,肾盂每次冲洗液不超过5~10 ml,用力不能过大,以防止逆流,如无异常,术后12~14 d拔管。拔管前需做逆行造影,证实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漏方能拔管。本组病例未发生吻合口漏。 (2)气囊尿管护理。留置气囊尿管的目的使新膀胱切口愈合,尿管从尿道插入新膀胱引出尿液、肠液,根据引流液颜色,性状及时调整冲洗速度和冲洗液,术后早期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外,每4~5 h用5%碳酸氢钠250 ml冲洗膀胱,以减少粘液分泌,防止粘液堵塞导管;用1∶5 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2~3次/d。尿道外口护理,2次/d,以减少分泌物或逆行感染。尿管阻塞时冲洗液每次<100 ml,避免量过大影响新膀胱创面及吻合口愈合。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4T15:34:2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宋丽霞辛蕾刘丽萍任文丽陈晓丽 [导读]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在临床上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被认为是膀胱肿瘤的典型症状。 宋丽霞辛蕾刘丽萍任文丽陈晓丽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山东青岛 266000) 【关键词】膀胱癌原位膀胱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244-0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在临床上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被认为是膀胱肿瘤的典型症状。膀胱颈、后尿道及前列腺无肿瘤浸润的膀胱癌患者,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配带尿袋,能从尿道口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造术相比,该术极大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对20例膀胱肿瘤病人成功实施了回肠新新膀胱术,取 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女6例,男14例,年龄为50~76岁。术前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取活检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确诊为膀胱癌。其中13例为移行性细胞癌,5例为腺癌,2例为上皮混合细胞癌,X线、彩超及CT检查,提示无膀胱外远处及淋巴结的转移。 1.2 手术方法保留尿道外括约肌和神经血管束,距回盲部20 ~30cm处切除40~45cm回肠对系肠膜剖开后重够形缝合成“W”形储尿囊,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输尿管采用粘膜下隧道再植 1.3 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均能正常从尿道排尿。18例每次排尿达350ml以上,余2例每次排尿亦能达到200~300ml以上。3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性尿失禁,3~6个月后缓解。2例胃肠减压拔管后进食过早,出现了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24个月,本组患者经过锻炼后白天均能完全控制排尿,只有2例夜间偶有尿失禁。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心理压力大,除了对大手术的恐惧外,还担心手术的成功率、治疗费用及术后能否正常排尿。我们针对性的做好必要的解释及指导,帮助患者及时消除恐惧、焦虑的不良心理,建立良好的适应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请术后恢复好的患者与之沟通交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饮食要求及肠道准备原位膀胱对胃肠道准备要求较高,良好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嘱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以纠正贫血、改善一般状态,术前3 d给予无渣饮食,术前1 d禁食,静脉补充营养。术前3 d应用肠道抗感染药物,口服庆大霉素8万U,每日3次,甲硝唑0.4 g,每日3次,术前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术前给予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2.1.2 术前功能锻炼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术后切除了尿道括约肌,主要靠尿道外括约肌控制排尿,同时对膀胱充盈的感知及排尿的方式(用腹压排尿)也发生了变化,术后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和排尿失败需导尿或间歇性自我导尿,这些问题通过系统的功能锻炼能够得到改善。术后患者身体虚弱,部分年龄较大或学习能力较差患者,术后进行功能训练不能很好配合。因此,术前应教会患者做提肛运动及利用腹压协助排尿。①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增加盆底肌与提肛肌的张力,使尿道延长,增加尿道的张力,促进术后的控尿能力[1]。嘱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收缩会阴部,中止排尿,然后放松会阴部肌肉,继续排尿。如此反复,直至将尿排空,每日2-3 次。②腹压排尿训练:患者采用蹲位或坐位姿势排尿,每次排尿时屏气并收缩腹肌向下用力,借助腹肌的收缩增加腹压,使排尿速度尽量加快[2]。患者在逐渐习惯借助腹压排尿的同时锻炼腹直肌,使腹直肌的力量加强,为术后腹压排尿做好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基础护理①术后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体温,③记录24h出入量。因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同时肠管暴露时间长,体液丧失多,故补液量一定要充足。④体位及活动:患者术后因引流管较多,活动不方便,卧床时间较长,术后第1天即开始活动四肢尤其是下肢,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给予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指导正确咳痰,防止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肺部并发症,严防压疮发生。鼓励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⑤饮食:患者因行肠吻合,故待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给予拔除胃管,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饮食,7—9天无不适开始进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食物要求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保证充足营养,利于伤口愈合。⑥水、电解质的监测:新膀胱系回肠段做成,新膀胱内液体、电解质、废物可经肠粘膜重吸收,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常见为不同程度的高氯代谢性酸中毒。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并监测电解质变化,故术后常复查电解质。⑦皮肤护理:术后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及干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并在受压部位垫以松软的小枕,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防及减少压疮发生的可能。 2.2.2 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①胃管护理术后胃肠减压是防止病人呕吐物呛入口鼻而引起窒息的关键,也是促进肠管吻合口愈合、避免切口裂开的重要措施。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4h抽吸胃液,准确记录胃液的颜色及量。如胃液为咖啡色,警惕应激性溃疡,应及时通知医师。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同时严密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患者术后留置胃管,禁食时间长,极易发生口腔感染。术后应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每日2次,可有效预防发生口腔感染。②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的护理:为保持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的通畅,清除残血及肠粘膜,术后第一天起常规用生理盐水低压缓慢冲洗膀胱,2次/天。注入液体过程中遇有阻力或是感觉膀胱压力过高,患者感觉疼痛、腹胀不适时不可强行注入,以免损伤新膀胱,注入液体后,缓慢抽吸[3],以免快速抽吸,产生负压过大,使刚被冲入并漂浮于膀胱内的肠粘膜分泌及肠粘膜脱落吸附于尿管头端侧孔,导致冲洗不畅。密切观察尿管及造瘘管的引流情况,持续改进和完善导尿管的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及检查标准,减少脱管及逆行感染的发生。留置尿管期间,给予碘伏棉球会阴护理,2次/天。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及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于术后14天左右行新膀胱造影,无吻合口瘘可拔出膀胱造瘘管,留置尿管待造瘘口愈合后拔除。③血浆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折叠。血浆引流管主要引流积血及积液,起到观察伤口的作用,若引流量突然增多,提示出血或膀胱漏尿,停留时间较长,一般5—7天拔管。本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膀胱漏尿,于术后一个月给予拔管。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正文3edu 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浸润性膀胱癌由于恶性程度较高,易复发和向远处转移,常采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一2011年9月,本院肾内泌尿科完成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5例,男3例,女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经膀胱镜活检诊断为膀胱癌,有膀胱全切指征。 1.2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膀胱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大,在未来的排尿习惯和自我形象的变化后,不适合新的环境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对病人要和蔼可亲的态度,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和床科室主治医生和护士,耐心倾听病人的问题,并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通知外科手术方法,医生,患者注意要点,术前、术后,与要点,说明可能的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患者的日常沟通,有这样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检查,术前进行检查,了解病人的身体器官的情况下,根据结果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成功。 ③术前肠道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饮食和口服氟哌酸0.2克,3次/日,甲硝唑0.4克,3次/天,维生素补充剂KL;术前1日禁食,静脉注射,手术前的那个晚上清洁肠道,早上空腹喝,手术再遇清洁灌肠,留置胃管。④皮肤准备的前一天手术消毒的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剪指甲,刮胡子,清洁会阴体。 1.2.2术后护理: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常规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和窒息。严密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记录,及时作血气分析,抽血检验血常规

膀胱癌病人的心理护理

膀胱癌病人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08T12:11:40.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梁立春白海芳孙玉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中 [导读] 通过对患者各阶段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31-01 【摘要】通过对患者各阶段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尽早康复和延缓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膀胱癌心理护理 膀胱癌具有多发和复发的特点,手术后需要漫长的后续治疗,由于疾病和手术给患者心理和肌体带来的创伤较大,易产生恐惧心理,并极大地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信心,积极的心理护理对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膀胱癌手术病人50例,经过精心治疗和全面完善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经膀胱癌术后病理切片确诊,另39例女11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年龄55岁。 2 心理护理内容 2.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我们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及病区制度,介绍经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等人员情况,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并根据病人的文化、认识、素质等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有些病人要“隐瞒病情”的我们就尽量安排在单人或二人房间,减少病人的“知情”机会。对文化素质较高、对病情略知一二的,我们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之沟通,使病人更多的了解治疗的必要性,树立信心,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耐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要求,满足其需要,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使病人有一种温暖感和安全感。 2.2 术前的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着复杂的心理状态,从面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如焦虑、恐惧、怀疑甚至绝望,怕手术不顺利出事故,怕手术疼痛大出血,怕术后发生并发症、后遗症,有些病人对手术医生、麻醉人员的技术水平抱怀疑态度,少数病人因手术增加了经济负担而焦虑不安等等,均可导致病人紧张失眠、食欲不佳,从而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手术的效果,针对这些反应,我们适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经过及术中的配合要求,简单介绍有关麻醉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2.3 术后的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了,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性和手术效果,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告诉他(她)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经达到,只要他能积极的配合,不久就会康复。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因为膀胱容量小,痉挛频繁,可能引起疼痛,护士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耐心解释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心态,必要时可征求医生意见,给予缓解痉挛的药物。术后病人平静下来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从而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3],护士要准确的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列举一些术前情况比较差、但术后恢复良好的例子,鼓励患者,让患者意识到癌症不等于死亡,鼓励与疾病做斗争的勇气,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维持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4 行膀胱灌注时的心理护理 为了使患者处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应详细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程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后知期内出现的不适感、药物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嘱患者灌注后不要立即排尿,一般以保留40-60分钟为宜,根据病人的舒适度自行选择左右侧卧及仰卧各15分钟,使药物充分与粘膜接触起到治疗效果,2小时后排尿,灌注完毕后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达到自身冲洗尿道的作用以及使尿液内的药物浓度降低,减少药物对尿道粘膜的刺激。 2.5 出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脂肪类食品,少饮咖啡,禁吸高焦油烟,不吃盐腌及烟薰火烤的食物,常食海鱼可防癌治癌。定期到医院复查,前半年每1-2月复查一次,后半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如感不适可随时到医院复查。如(1)肉眼血尿;(2)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3)耻骨上疼痛或下腹部可触及肿块等。告知病人药物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 3 体会 膀胱癌因个体差异,潜伏期可达15-40年,对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其目的就是促进康复和维持个体的自理能力,降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因此,要求护士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应有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心理护理建立更可靠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解除心理上的压力,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生活产生信心和希望。

膀胱癌患者术后出院健康教育

膀胱癌患者术后出院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实施及意义。方法对97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在出院后膀胱灌注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饮食、心理、起居活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97例患者出院随访1~5年,1例出血性膀胱炎,9例膀胱癌复发。结论出院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预防肿瘤复发,减少远期并发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膀胱癌健康教育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中居首位[1]。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电灼、膀胱部分切除术,两年内复发率达13%~70%,故术后均应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灌注治疗[2]。有些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不能有效的长期坚持院外治疗和护理,肿瘤更易复发,后果严重。因此,为了提高患者治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复发危险性,本科于2007年8月~2009年9月对97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出院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地预防了肿瘤复发,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减少了远期并发症,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 97例患者经膀胱镜检和术后病检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中男80例,女17例,年龄35730.570岁,平均年龄49.7岁。文行经尿道膀胱癌电气话疗术,54例行膀胱癌部分切除术,平均住院7730.521天,随访1730.55年,1例出血性膀胱炎,9例膀胱癌复发1例因近期出院尚未随访。

2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2.1膀胱灌注治疗指导 膀胱灌注治疗可使复发癌细胞的级别和期别降低[3],手术后7730.510天即开始治疗。膀胱灌注治疗方法:用生理盐水或5%GS60ml 加入卡介苗120mg或羟基喜树碱6mg行膀胱灌注治疗,共3个疗程。第一个疗程每周1次共6次,第二个疗程每两周1次共6次,第三个疗程每月1次共6次。 膀胱灌注治疗宣教内容:(1)灌注治疗前嘱患者少喝水并排空膀胱,施行导尿术注入药物拔出尿管,药液需保留2小时以上。(2)灌注治疗后嘱患者左右侧卧、平卧、俯卧各半小时,使药液均匀的分布在膀胱腔内。(3)灌注治疗后第一年内每3各月复查膀胱镜,以后视病情改为每半年1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4)灌注治疗期间每月查1次血常规,观察全血细胞是否正常;每月查1次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癌症是否复发。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时,收集晨起第二次尿液或新鲜尿液。(5)灌注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尿、尿痛、恶心、呕吐等。 2.2饮食指导 (1)合理饮食,少吃含亚硝酸盐上的食物,如香肠、腊肉,多吃富含VitC和B6的食物可以抑制不正常色胺酸代谢,减少诱癌物质的发生。 (2)对食物上的残余农药要清洗干净。 (3)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500ml以上。

泌尿外科健康教育

膀胱癌健康教育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 病因 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6倍,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是与一系列职业或职业接触有关。现已证实苯胺、二氨基联苯、2-萘胺、1-萘胺都是膀胱癌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者患膀胱癌的概率增加,职业因素所致的膀胱癌患者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25%。 与膀胱癌相关的职业有铝制品、煤焦油、沥青、染料、橡胶、煤炭气化等产业。 临床表现 大约有90%以上的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持续1天至数天,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有时患者服药后与血尿自止的巧合往往给患者“病愈”的错觉。 诊断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 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尿肿瘤标记物、腹部和盆腔B超等检查。根据上述检

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盆腔CT或/和盆腔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最主要方法。 治疗 膀胱尿路上皮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膀胱鳞癌、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有些患者可以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也可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的方法。转移性膀胱癌以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方案有M-VAP(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和GC (吉西他滨+顺铂)及MVP(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顺铂)方案,化疗的有效率为40%~65%。 预后及预防 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可能会降低发生尿路上皮癌的危险。约70%的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为25%~40%。常用的灌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噻替派、羟基喜树碱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60%~70%。

膀胱肿瘤健康教育

膀胱肿瘤健康教育 一、疾病相关知识 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占第一位。导致膀胱癌的因素很多。吸烟是导致膀胱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解除某些化学物质也与膀胱癌的发生明显相关。膀胱的尿路上皮是移行细胞上皮,有3-7层。膀胱癌的生长方式:一种是向膀胱腔内生长,成为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另一种是在上皮内浸润性生长,形成原位癌、内翻性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 临床表现:85%-90%病人出现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显微镜下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尤其是原位癌病人。多数病人无明显体征,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触及到肿块。骨转移病人有骨痛,腹膜后转移或肾积水病人可出现腰痛。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所有膀胱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根据肿瘤生长情况可做膀胱部分切除、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因绝大多数的膀胱肿瘤会复发,对保留膀胱的病人,术后应当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以消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二、术前指导 1、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并告知检查的注意事项、目的。 2、晚12点后禁食水,入院第二日晨抽血化验,留晨起第一次尿的中段标本。 3、密切观察血尿情况,多喝水、勤排尿。 4、加强营养,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5、做好心理护理。病人常因肉眼血尿,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向病人介绍成功病例,说明手术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病人信赖,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6、术前常规准备:①做青霉素皮试②备皮③术前一日晚灌肠④为病人讲解手术的方法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三、术后指导 1、体位与活动指导根据麻醉方式不同术后6小时给予去枕平卧位,可有效地预防因麻醉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等不适。术后6小时后根据手术方式采取相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