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8683A】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及制备方法【专利】

【CN110128683A】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及制备方法【专利】
【CN110128683A】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及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1271.2

(22)申请日 2019.04.30

(71)申请人 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六合经济

开发区槽坊路

(72)发明人 于海阔 郑晓平 于天诗 韦海翔 

吴昊 曹玉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320

代理人 张松云

(51)Int.Cl.

C08J 3/28(2006.01)

C08J 3/24(2006.01)

C08L 23/06(2006.01)

C08L 23/30(2006.01)

C09D 7/65(2018.01)C09D 11/00(2014.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

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

改性蜡微粉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原料,蜡

65-100份和敏化剂1-5份,以微粉蜡常用的低粘

度或者高脆性原料为基础,与敏化剂熔融混合,

采用研磨法或喷雾法微粉化处理,最后进行辐照

交联,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微粉蜡,其粘度和韧

性均有较大提高,

表现出来更好的耐磨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10128683 A 2019.08.16

C N 110128683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28683 A

1.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蜡65-100份,敏化剂1-5份,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氧化聚乙烯蜡,所述敏化剂为烯丙酯类、丙烯酸酯类、甘醇酯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苯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酯类包括氰脲酸三烯丙酯、异氰酸三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己二酸二烯丙酯、葵二酸二烯丙酯,所述丙烯酸酯类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甘醇酯类包括二丙烯酸四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蜡65-100份和敏化剂1-5份;

S2,将步骤1的蜡和敏化剂熔融混合后微粉化处理,得到改性蜡微粉;

S3,对改性蜡微粉进行辐照交联,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蜡微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氧化聚乙烯蜡,熔滴点范围为90~138℃,粘度为100mPa.s~1500mPa.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粉化处理得到改性蜡微粉的粒径为5~15u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辐照交联的剂量为10Mrad~40Mrad。

2

放射性同位素C

放射性同位素C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12C、13C 和放射性同位素14C,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一、14C测年法自然界中的14C 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碳-14不仅存在于大气中,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切生物体中。由于碳-14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14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碳-12的含量的相对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14的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14和碳-12含量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14和碳-12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体出土化石,经测定含碳量为M克(或碳-12的质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种同位素含量的相对比值可计算出,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碳-14的质量应为 m克。但实际测得体内碳-14的质量内只有m克的八分之一,根据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有了3个5730年了,即已死亡了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年了。美国放射化学家W.F.利比因发明了放射性测年代的方法,为考古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1960年诺贝

尔化学奖。由于碳-14含量极低,而且半衰期很长,所以用碳-14只能准确测出5~6万年以内的出土文物,对于年代更久远的出土文物,如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利用碳-14测年法是无法测定出来的。二、碳-14标记化合物的应用碳-14标记化合物是指用放射性14C取代化合物中它的稳定同位素碳-12,并以碳-14作为标记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它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与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们带有放射性,可以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追踪。自 20世纪 40年代,就开始了碳-14标记化合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由于碳是构成有机物三大重要元素之一,碳-14半衰期长,β期线能量较低,空气中最大射程 22cm,属于低毒核素,所以碳-14标记化合物产品应用范围广。至80年代,国际上以商品形式出售的碳-14标记化合物,包括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核酸类、类脂类、类固醇类及医学研究用的神经药物、受体、维生素和其他药物等,品种已达近千种,约占所有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一半。以碳-14为主的标记化合物在医学上还广泛用于体内、体外的诊断和病理研究。用于体外诊断的竞争放射性分析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只要取很少量的体液(血液或尿液)在化验室分析后,即可进行疾病诊断。由于竞争放射性分析体外诊断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性好,许多疾病就可能在早期发现,为有

涂料用微粉蜡简介

蜡粉介绍 一:蜡的种类 不 二: 蜡的主要功能 增滑、耐刮、哑光、手感、耐磨擦 三:微粉蜡在涂料中作用原理 球轴理论 漂浮理论

四:各种蜡的特点 1、PE蜡柔和、手感好、滑爽、经济 2、PP蜡哑光、硬、耐刮性好 3、PE/PTFE 蜡滑爽、耐刮、耐磨擦 4、PTFE蜡滑爽、耐刮、耐磨擦、耐高温、手感 5、聚酰胺蜡增硬、脱气、离型 6、巴西棕榈蜡透明、高光泽、硬 7、费托蜡滑爽、经济 五:蜡的选择 1、品种及功效 2、粒径及粒径分布 3、分散性 4、应用方便性 5、水性或溶剂性体系 六:蜡的使用 1、添加量 0.3---2%对树脂量 2、添加方式 可直接分散或做成蜡浆,先将20-30%的蜡粉和70-80%的树脂做成蜡浆,再按所需比例做添加,或者在后阶段时直接添加,也可天研磨色料最后一次时加入研磨 3、分散方式 先以较低的速度搅拌至有漩涡产生,再将蜡粉分批小量加入漩涡当中,等蜡粉全部加入后,再将搅拌速度提升到1200转每分钟搅拌到完全的分散混合均匀, 4、温度控制 搅拌时必须注意温度控制在45度以下,夏天更应注意 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由于其中较低分子量的部分在温度高时会部分被溶解,而导致再凝聚而返粗无法再分散开 5注意事项 一般用酯类或醇类溶剂做妥散溶剂比较理想,尽量不要用甲苯或二甲苯与直接混合,因

溶剂的过强的渗透力会使蜡粉在高温时容易部分被溶解,因而产生结晶返粗,尤其低分子量聚乙烯蜡更要注意 聚四氟乙烯蜡不可以与色料一起研磨,需做成蜡浆或在膈阶段添加 七:龙海蜡粉

八:蜡的应用 1、木器漆205,206、231、236,250蜡浆 2、塑胶漆202、231,236,251蜡浆 3、工业烤漆202,231,236 4、油墨204、204A,236 5、粉体涂料203、201、250高光蜡、612砂纹剂,231A,232A 6、水性体系255W蜡乳液、256水性蜡粉 7、UV光固化253消光蜡浆、236 8、砂面漆用蜡3710\3717、376、377\378、380、382、384、386、388 耐高温砂粉364、366、368、370 九:市场竟争品 1美国三叶公司(SHAMROCK):379、393、675A、484、421、SST-3、SST-2、5378、5380、5382、5384、 2 美国微粉公司(MPI):230F、620XF、178XF、168VF、270S、230S、200SF、200S、140S 3德国科莱恩(Clariant):PE520、3620、9615A、9610F、3920、 4、德国诺誉(noveon) 1362、2003、1778、1780、1830 5、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A- 6、D-9、 6、德国巴斯夫(BASF)AF-29、AF-30 7、德国德乐士(DEUREX)9010、5010、0520、9510D 8、德国德固萨4118 9、北京化工大学 10、德国麦可门水性蜡乳液(MICHELMAN) 11、美国劳特蜡(LAWTER) 12、美国克雷威利(CRAY V ALLEY) 13、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与发展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与发展 一百年前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引起了人类对宇宙认识和知识更新的一场伟大变革。正是由于这场科学思想上的革命,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奋斗后,终于打开了核能的巨大宝库。当今全世界有437座核电站在运行,另有30座核电站在建造,核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放射性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业已遍及医学、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很多应用场合,放射性同位素至今尚无代用品;在很多其它应用场合,它要比现有可替代的技术或流程更有效、更便宜。目前,世界上总共有32个国家拥有核电。与此相比,放射性同位素几乎已在全球所有国家使用。其中有50个国家拥有进行同位素生产或分离的设施。其中一些国家的同位素生产部门已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放射性同位素(以下简称同位素)主要由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生产。同位素生产设施还包括了核动力厂、同位素分离装置和非专门从事同位素生产的普通加速器。 全球有将近300台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或设备。重要的同位素生产设施大约只有50个国家拥有。大量共享的生产设施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此外,主要的同位素生产国家还有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 正在运行的研究堆在全世界有300个,但只有将近100个堆用作同位素生产(占运行时间的5%或更多一些)。其中包括6个高通量堆,主要生产60Co和252Cf。俄罗斯的2个快中子堆生产89Sr。大多数同位素由研究堆生产,主要有99Mo、60Co、192Ir和131I等。亚洲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新的研究堆,同位素生产能力期望会迅速增加。而欧洲和北美,现有的反应堆在老化,一旦关闭,还没有计划用新的装置来取代他们。目前有几个核电厂,如加拿大、阿根廷的压管式重水堆和俄国的RBMKS堆正在生产60Co。另一些国家包括法国、俄国、英国和美国在用一些研究堆生产民用氚。 全世界有180多台加速器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其中约有50台回旋加速器致力于放射性药物生产。他们生产的主要同位素是201Tl以及少量的123I、67Ga和111In。还有大约125台回旋加速器致力于PET工作。由于这类应用正在扩展,全球估计每年要建造25台。由PET回旋加速器生产的主要同位素有18F、11C、13N和15O。此外,还有一些非专门从事同位素生产的普通加速器。 同位素分离设施包括工厂,车间和热室。在这里放射性同位素从裂变产物或放射性废料中提取出来。4家具有工业规模的设施(在比利时、加拿大、荷兰和南非运行)和几个小的车间(在阿根廷、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和中国运行)正在从事由裂变产物中提取99Mo。 另一些设施(包括热室)正在生产137Cs和85Kr。这些设施的大多数在印度、俄罗斯和美国运行。大约10个热室(在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采用很成熟的流程,从乏燃料中分离出超铀元素和α发射体。 在科学研究中,同位素的应用已深入到了生物医学、遗传工程、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医学应用在同位素诸多有益应用领域里最为活跃。广泛而又多样的工业应用覆盖了众多的工业部门。辐射育种、昆虫不育和食品保藏等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些应用还包括环境污染的监测与去除以及正在扩大的安全检查体系等。

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市场走势

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市场走势 1. 前言 目前,全世界用于工业的电子加速器有700~800台,总功率超过20000kW,其中200多台应用于电线电缆的辐照交联,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及韩国等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几乎所有生产电线的大厂,都利用电子加速器生产辐照交联特种电线电缆。我国现有电子加速器近60台,用于电线电缆辐照交联的近50台,与日本生产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电子加速器台数相近。我国辐照交联电线电缆产品无论在规格、品种和技术等各方面与先进工业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2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辐射加工应用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辐照加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电子加速器拥有量增长较快,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电缆行业开始形成了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用电子加速器生产线的投资热潮。近十几年来,电缆行业拥有的电子加速器生产线迅速增长到近40台,加上热缩行业及研究单位也用于辐照加工电线电缆的电子加速器已近50台,总功率超过2000kW,其中有一半是国产电子加速器,其它分别从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引进。目前,我国辐照加工电线电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与日本、俄罗斯、西欧等国的生产能力差距不大,被国际上认为是辐照加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2.2 辐照交联 电线电缆产品的市场开拓取得一定进展 20世纪90年代,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由于辐射工艺开发滞后,国产原材料品种少,质量又不稳定,国内相关标准滞后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电子加速器生产线开工不足,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近几年来,情况有了一定改善。1992年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年产值仅为3000多万元,现在已增加到近20亿元,已开发的并有较成熟市场的产品主要有:(1) 10 kV和l kV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该产品曾经开创了国内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第一次辉煌,目前仍为多家电缆厂辐照交联电缆的主导产品。(2) 1 kV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含阻燃、耐火、无卤低烟型)。该产品是辐照交联电线电缆开发最早的品种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长一段时期未能被市场所接受。随着国家对电网改造投入的加大和经济建设的加快,已逐渐被供电部门和广大用户所接受。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取代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已是大势所趋,用量逐年增加,已成为多家电缆厂辐照交联电缆的主导产品,应属于量大面广的辐照电缆产品。 (3) 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含阻燃、耐火、无卤低烟型)。同电力电缆一样,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势必将被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所取代,而小截面的无卤阻燃电缆则更宜采用辐照交联。

放射性同位素

示踪技术 示踪方法是引入少量放射性同位素,并随时观察其行踪的方法。例如在肥料中掺入少量的放射性磷-32(半衰期为14.28天,发射1.7兆电子伏的β粒子),可以找到给植物施磷肥的最好方法。用探测或照相胶片测量辐射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在植物中的位置,就能得到磷的摄入率和累积率的准确资料。同样,给人体注射无害的放射性钠-24(半衰期15.03小时)溶液,可以进行人体血液循环的示踪实验。为了医学诊断的目的,希望引入足够的放射性物质以便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但是放射性物质不能达到有害于人体的程度。 再如,监视掺合了放射性同位素流体的行踪可以确定许多种物质的流速,如人体中的血液,输油管中的石油或排入江河中的污水等。利用示踪技术还可以对生物体内的农药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农药施用后发生的变化及其在生态系统中运动的规律。 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产物的知识,也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 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此外,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是怎么样运动、转移的?又是怎么样积累并贮存到各种不同的“仓库”里去的?这些“仓库”包括果实(像稻米、小麦)、茎(像土豆)、根块(像甘薯)等。所有这些自然界的巧妙安排和行为,也都是在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之后才得以解释清楚。目前,除了碳-14以外,还可配合使用其它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磷-32、氢-3等作示踪剂,从而使一些研究工作能够做得更加细致周密。 还有一些工作,如除草剂的研究、家畜或鸡饲料中养分的传送方式的研究以及各种昆虫的生态方面的研究等等,都离不开使用示踪剂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示踪剂技术,才为各种精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促进了各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 中子活化分析 活化分析是一种揭示微量杂质的存在及其数量的分析方法。用中子(如反应堆中子)辐照可能含有某种痕量元素的材料样品,不同的原子核吃掉慢中子后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会进行完全不同的核衰变,通过测量其发射的β或γ射线的特有能量和强度,就能得到有关杂质的含量。即使是肉眼看不见的像尘埃那么大小的物料,只要放到反应堆里照射一下,就能定量地测定出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种微量元素。 这种测定方法用途广泛。例如,调查直升飞机喷洒农药的分散效果。农药散布到稻田以后,从各个不同部位采集稻秧,放到反应堆中照射,经过活化分析,便可测出微量农药的放射性。从而可以知道每颗稻秧上粘附的农药量。根据这些测定数据可以绘制出农药散布量的分布图。 为了调查由工厂排出的煤烟或废水引起的公害,也常常离不开使用活化分析。例如,对大气中的微量尘埃取样,进行活化分析,就能获得很多有关大气的情报。如尘埃中含有哪些元素?每种元素的含量是多少。也可以查清城市废物焚烧炉、各种锅炉、钢铁厂的冶炼电炉等不同污染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等等。另外,活化分析也可以研究煤烟或废水是如何扩散的? 活化分析技术应用于侦破化学,也是很有成效的。通常,刚打过手枪的罪犯,在衣服袖口和前胸等部位总是附着一些硝烟痕迹。从嫌疑犯的衣服上剪下一小片,放到反应堆中接受照射,进行活化分析。于是,硝烟中的各种微量元素,比如锑、钡等等便可以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然后,把这些数据与被害者身上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就能弄清两者是否相同。从而可以拿出罪犯料想不到的铁证。 此外,对于罪犯留在作案现场的毛发,也常常要透过活化分析来进行调查研究。比如,某小汽车后面的行李箱内所发现的头发是不是被害者的,便可透过活化分析来判断。在这里不必

辐照交联绝缘电线电缆特性

辐照交联绝缘电线电缆 产品标准 本产品按相应产品的国家或国标标准组织生产,也可按用户要求的其他标准组织生产。 阻燃型电缆除按上述标准外,其阻燃性能按GB/标准规定分成A、B、C三种不同的阻燃类别,A级类别的阻燃性能最优,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 耐火型电缆的耐火性能应符合GB/;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缆按以及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规定生产。 产品特征 该产品用电子加速器辐照电线电缆是辐射加工,该技术它集合电子技术、高能核物理技术、真空技术、计算机技术、辐射化学技术和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于一体,是当今高新技术的典范。由电子加速器生产的高能电子束,作用在聚合物内部,使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线性大分子变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使材料具有特殊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辐射性、高阻燃性、高强度性。其产品的主要特点有: 1、产品耐热性好:辐照交联可显著提高电缆的耐热性。如聚乙烯材料经辐 照交联后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可从60~70℃提高到90~150℃,短路温度由 160℃提高到250℃。 2、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辐照交联电线电缆比普通电线电缆的单位导体截 面载流量提高20%左右。 3、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电气性能。 4、机械强度高,耐老化性和化学稳定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好。 5、提高阻燃性能。 6、安全性高,PVC电缆燃烧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同时其使用寿命 延长,可达到40年。 产品用途 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用于电力、通讯、电子、化工、车辆船舶、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开采、地下铁道及家用电器等方面。 使用特性 导体的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最高温度250℃; 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

石灰石粉制备技术及工艺流程

石灰石粉制备技术及工艺流程 资料提供: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脱硫用石灰石粉要求粒度250目或325目(45μm),325目石灰石粉脱硫效果更好。制备这么细的石灰石粉,基本上磨机主要采用雷蒙磨(摆式磨)、悬辊磨、球磨机或欧版磨粉机几个方案。以往,雷蒙磨、悬辊磨、球磨机使用的较多,近年来,随着对石灰石粉细度要求的提高和节能减排的需要,愈来愈多的电厂脱硫制备石灰石粉开始采用欧版磨粉机方案。 采用欧版磨粉机制备石灰石粉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欧版磨制备石灰石粉工艺流程 由图1可知,制粉系统采用的设备为:破碎机、提升机、电磁振动给料机、欧版磨粉机。由于欧版磨粉机内部带有选粉装置,不需外部的选粉机,使得流程简单。 工艺流程简述如下:大块状石灰石经颚式破碎机破碎到所需粒度后,由提升机将其送至储料斗,再经振动给料机将其均匀定量连续地送入欧版磨粉机主机磨室内进行研磨,粉磨后的石灰石粉被风吹起,经选粉机进行分级。符合细度的石灰石粉随气流经管道进入新型隔离式旋风集粉器内,进行分离收集。收集的石灰

石粉成品经出料口并由输送装置送入石粉仓,以备脱硫使用。不合格的粒子经被选粉机分离后被甩向筒壁,沿筒壁落下后重新回到磨机研磨。整个系统在负压状态下运行,系统粉尘不外溢从而保证现场清洁。 由于进入磨机内的石灰石中有时有一定的含水量,研磨时产生的热量会使其变成水蒸气,使系统内气体总量增加。同时由于管道接合处或者空气随石灰石进入系统,也会使系统内气体总量增加。研磨时摩擦热也会使气体升温,体积膨胀。此时为了保持系统的负压运行状态可以开启风机和主机之间的阀门使多余气体自动导入脉冲布袋除尘器经过滤后排出,确保环境保护。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通 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2.1、放射源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与放射源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近放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放射源。 2.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放射源工作区域。 2.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禁移动放射源及照射方位,对擅自移动放射源造成放射事故,依法从严惩处。 2.4、放射源及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由专业维修人员来处理,未经许可操作人员不准乱动放射源及设备。 2.5、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业务和防护技术知识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2.6、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否则禁止工作。 2.7、放射性操作的场地范围,每天必须清扫卫生,保持设备整

洁,减少粉尘污染。 2.8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工作记录,做好保卫安全工作,发生事故应立即上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杜绝绝事故发生。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聚乙烯蜡的生产方法

聚乙烯蜡--生产方法 一、引言 在聚乙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低聚物即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又称高分子蜡简称聚乙烯蜡。因其优良的耐寒性、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磨性而得到应泛的应用。正常生产中,这部分蜡作为一种添加剂可直接加到聚烯烃加工中,它可以增加产品的光译和加工性能。高分子蜡是*良好的钝感剂,同时也可作塑料、颜料的分散润滑剂,瓦楞纸防潮剂,热熔粘合剂及地蜡,汽车美容蜡等。 二、化学性质 聚乙烯蜡R-(CH 2-CH 2 )n-CH 3 ,分子量1000-5000,是白色、无味、无臭的 惰性物质,可在104-130℃下熔融,也可以在高温时溶解于溶剂和树脂中,但在降温时仍会析出,它的析出细度与冷却速度有关:慢速冷却得到较粗的颗粒 (5-10u),快速冷却析出较细的颗粒(1.5-3u)。在粉末涂料的成膜过程中,当涂膜冷却,聚乙烯蜡从涂液中析出,形成细微颗粒,浮在涂膜表面,起到纹理、消光、滑爽、抗擦划伤作用;适当地选择微粉蜡和涂料体系可得到各种花纹。 三、技术发展 微粉技术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一般把粒径小于0.5μm的粒子称为超微粒子20μm以下的称为微粒子,超微粒子的集合体称为超微粉体。 高分子微粒制备主要有了3种途径:一是由粗粒子出发,用机械粉碎法,蒸发凝缩法和熔融法等物理的方法;二是利用化学试剂的作用,使形成的各种分散状态的分子逐渐长成期望大小的微粒,可分为溶解和乳化两种分散方法;三是直接调节聚合或降解制备。如PMMA微粉、可控分子量PP、分散聚合制备PS微粒子、热裂解成辐射裂解制PTFE微粉。我们在国内首先制备出PE蜡微粉,经上海市粉体工程中试基地测定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主要工艺过程是物理方法。 (一)PE Wax微粉的应用 1、涂料用聚乙烯蜡可以制备高光泽溶剂性涂料水性涂料、粉未涂料、罐头涂料、UV固化、金属装饰涂料等,还可以作为纸板等日用防潮涂料。 2、油墨、套印光油、打印油墨。PEWax可以用来制备凸版水性油墨,溶剂性凹版油墨,石印/胶印、油墨、套印光油等。 3、化妆品、个人护理品。PEWax可以作为粉饼、防汗剂/祛臭剂原材料。 4、卷材用微粉蜡。卷材用蜡有两个要求:即在提高涂膜表面滑度和硬度时,不能影响涂料的流平和对水的敏感性。 5、热熔粘合剂。PEWax微粉可以制备烫印用热熔粘合剂。

电线电缆辐照交联

辐射交联电线电缆 第一节绝缘材料的辐射交联 电线电缆工业是机械电子工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线电缆是传 送电能、传输信息和制造各种电器、仪表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是电气化、信息化的基础产品。随着社会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无论在微电子、家电、汽车、航空、通讯、电力等系统,还是交通运输和建筑领域对电线电缆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耐温性、耐环境老化、和耐开裂性,以提高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常规电线电缆所满足不了的,电线电缆绝缘的交联改性可大大提高电线电缆的工作温度、耐溶剂、耐环境老化,耐开裂等性能。如普通聚乙烯(PE)绝缘电线电缆,由于绝缘是线型聚合物,受熔融温度限制,只能在70℃以下场合使用,耐溶剂性、耐开裂性差。如果绝缘形成交联结构导致性能上显著提高,使其耐温和耐化学试剂性等得到改善。通常PE在70-90℃软化,在110-125℃熔流,而交联后的PE即使在250℃仍然不会改变形状。 线缆工业中有三条途径实现交联:即化学交联(CV)、硅烷交联(SV)和 辐射交联(RP)。辐射交联在中小型电线电缆绝缘的交联加工改性中占绝对优势。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电子加速器的发展和在辐射加工中的应用,电线电缆绝缘的辐射交联已成为辐射技术应用和加工的最大领域。 电线电缆绝缘的辐射交联加工它不仅与聚合物材料的辐射化行为和结构变化有关,还涉及到材料科学、聚合物化学以及加工工艺学,是多学科、多技术结合的共同结果. 1.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的选择与配方设计,是辐射交联电线电缆改性的基础。它决定绝缘材料的基本性能、加工工艺性以及辐射加工的可行性。 2.电线电缆的挤出成型,形成电缆的基本结构,取决于聚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性和线缆工艺条件。加工决定了聚合物内在相态结构,它又制约着下道工序——辐射加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结构转变。 3.成型的电线电缆,经过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EB)辐射加工,绝缘材料将由线性聚合物转化为三维网状结构,其交联度大小及其均匀性是与加速器的电子束下的传输装置密切相关的。辐射加工中常常伴有不利的副反(效)应,主要是辐射氧化、热效应、静电效应。这些效应的产生与电子能量(穿透深度)、所需辐照剂量大小、剂量率大小、传输过程和方式有关,同时也同聚合物绝缘交联所需要的剂量及配方构成有关。辐射加工是电线电缆成功或失效的关键。辐射加工效率和结果决定于添加剂和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4.产品的综合性能检测包括: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原子物理》课程论文 这学期通过学习XX老师的《原子物理》课程,我对原子物理其中一个领域—放射性同位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兴趣源于我在高中时期对生物学科中同位素示踪法的学习经历,当时我就感觉这一技术十分奇妙,但不明原理,《原子物理》课程让我认识并理解了物理和生物两大学科之间的这一联系。课堂上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些有关的应用,但是我仍不满足。老师只能作为课程的引路人,为学生指明入门方向,要想横向更加广泛地,纵向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课程的某个领域还是要学生在课外多方搜集资料,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比较和研究,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浩瀚广博,即使仅仅只谈它的示踪技术应用,也远非我这篇小论文可以概述详尽的,所以我也只能用“浅论”这两个字。下面我就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进行浅显的介绍和论述。 具体论述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无论结构多么复杂的物理学大厦,它的地基都是由一块块叫做“基本概念”的砖石筑成的。基本概念不明晰,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如此广泛而丰富的应用。那么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呢?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发出射线,它到哪里,人们就可以追踪到哪里,可作为示踪剂使用。示踪剂可以是示踪原子,也可以做成示踪化合物。因为加入示踪剂之后,就像贴上标记一样,所以又称之为标记化合物。人们已经用氚、碳-14、磷-32、硫-35、碘-125等许多核素合成了许许多多标记化合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下简称示踪技术)作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干扰少、准确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医疗、环保、国防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应用还在迅速扩展。 (一)示踪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高中时期我们就曾经学过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科的应用,即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它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产物的知识,也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等。 (二)示踪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放射性示踪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石油蕴藏在地下,油层非均匀性质很严重,油水分布复杂。搞清地下油水分布的情况,对提高采油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用氚或碘-125、硫-35作示踪剂,注入油井中,打一些监测井进行监测,就可以知道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再如,不同公司生产的石油往往共用一条输油管道,要想把哪个公司输送过来的石油分辨得一清二楚,也可找示踪剂来帮忙。例如在甲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碘做示踪剂,在乙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硫做示踪剂,当接收站测到放射性碘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甲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自动打开甲公司的贮油槽。当测到放射性硫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是乙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打开乙公司的贮油槽,保证不会认错货。 (三)示踪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用氚标记示踪剂可以帮助水利学家们研究江河中泥沙是怎么淤积的。利用氯-36示踪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下水运动走向和渗透率的大小。利用碳-14示踪剂可以研究大洋水流的循环模式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等等。磷-32、硫-35、碘-125、碳-14或氚作示踪剂,可以帮助医生从分子水平研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机制,进行药物代谢,基因工程等研究。用磷-32或硫-35标记的核苷酸,可用于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分子序的测定。 (四)示踪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我发现在医学研究中,经常需要了解某种物质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和代谢规律,包括药物、抗体、细胞膜受体,基因片段以及蛋白质等各种分子。如何能够较为方便地在活体动物或人体条件下了解这些情况呢?示踪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随着放射性标记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加,在体外探测体内放射性分布的设备不断进步,示踪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早,我们为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给病人口服放射性碘,然后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高低,定量显示甲状腺的摄碘功能,这一方法沿用至今,对于甲状腺整体和甲状腺肿块局部功能的评价,用数字或图像的方式很容易获得。还可以用于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1、奇特的同位素 2、同位素的三个特性 3、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技术 4、2、工业上的应用 5、检测 6、放射性废物的利用 7、辐射技术的应用 8、改进材料性能 9、3、农业中的应用 10、引发种子的变异 11、棉花育种 12、辐射引变 13、根茎叶的侦察兵 14、用示踪法观察作物生长 15、监测农药无公害 16、揭开光合作用的奥秘 17、食品保鲜 18、请放心食用辐照食品 19、辐照灭菌 20、使害虫断子绝孙 21、4、医学上的应用 22、核医学 23、医学跟踪 24、各种放射分析 25、同位素造影术 26、金-198肝扫描 27、放射治癌 28、伽玛刀 29、放射性消毒 30、5、考古辨伪侦察 31、碳-14考古年代 32、核技术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 33、三星堆-另一支史前文化?

34、耶稣基督“裹尸布”的传说 35、拿破仑死亡之谜 36、古老的照片复活 37、微量元素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38、高超的侦破技术 39、6、保护环境安全 40、分析环境污染情况 41、对火灾及毒气报警 42、不灭的长明灯 43、同位素避雷针 44、避雷功能更为强大 同位素的三个特性 在形形色色的原子能图象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奇妙特性及广泛用途令人眼花缭乱,最具有戏剧性。 前面我们介绍过,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和德国的迈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排出了元素周期表,那时化学家们知道的元素只有几十种。现在,已经发现的元素已经达到100多种,目前的元素周期表已经比当年门捷列夫列出的元素周期表要详尽多了。 在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元素占一个位置。后来,科学家 又进一步发现,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 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 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 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的原 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 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能放出各种不同的射线。有的放出α射线,有的放出β射线,有的放出γ射线或者同时放出其中的两种射线。还有中子射线。其中,α射线是一束α粒子流,带正电荷,β射线就是电子流,带有负电荷。 第二,放出的射线由不同原子核本身决定。例如钴-60原子核每次发生衰变时,都要放射出三个粒子:一个β粒子和两个光子,钴-60最终变成了稳定的镍-60。 第三,具有一定的寿命。人们将开始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数目减少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例如钴-60的半衰期大约是5年。 核技术中的同位素和辐射的应用,给许多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带来好处。现代核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些观察和测量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新方法,从而加强了对这些未知过程的了解,这对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生存、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同位素的分离和鉴别使我们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带动了电子学、光学和机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粉末涂料助剂厂家

国外粉末涂料助剂 粉末涂料助剂生产企业及其主要产品 一、国外企业(按企业名称的英文字母排列)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美国气体产品和化学公司) 消泡剂Surfynol 104S 固化剂Amicure CG325G,Amicure CG1200G,Amicure CG-NA 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Amicure HAPI,Ancamine 2014AS Anderson Co(美国安德生公司) 纯聚酯消光固化剂Almatax PD7690(GMA) BASF Chemical Ltd(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 流平剂Acronal 4F(液态) 流平剂环氧母粒GT2874 Bayer AG(德国拜耳公司) 聚氨酯固化剂Crelan V1,Crelan V2,Car GILL2400,Car GILL2450 BYK Additives and Instruments (德国毕克助剂及仪器公司) 流平剂BYK360P,BYK361N 改善缩孔剂BYK3900P,BYK3931P 消泡剂Ceraflour 961, Ceraflour962 纯聚酯消光剂Ceraflour 920, Ceraflour 970 美术助剂Ceraflour967,Ceraflour969 抗划伤剂Ceraflour961, Ceraflour968,Ceraflour980 Ciba-Geigy(瑞士汽巴嘉吉公司) 光固化剂Irgacure184,Irgacure651,Irgacure2959 抗氧剂Irganox B900 Clariant Chemicals Ltd(瑞士科莱恩化学公司) 消泡剂3910F Cognis Co(德国科宁公司) 增电剂Texaquat 900,Texaquat3226 Cytec Co(美国氰特公司) 流平剂ModaflowⅢ, Modaflow2000, Modaflow6000 流平剂母粒Additol P820(羧基);Additol P824,Additol P896(均为羟基) 聚氨酯固化剂Additol P932(户外),Additol P965(户) 催化剂母粒P964 聚酯固化剂Powderlink1174 增电剂Cyostat LC

【CN110128683A】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及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1271.2 (22)申请日 2019.04.30 (71)申请人 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六合经济 开发区槽坊路 (72)发明人 于海阔 郑晓平 于天诗 韦海翔  吴昊 曹玉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320 代理人 张松云 (51)Int.Cl. C08J 3/28(2006.01) C08J 3/24(2006.01) C08L 23/06(2006.01) C08L 23/30(2006.01) C09D 7/65(2018.01)C09D 11/00(2014.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 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 改性蜡微粉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原料,蜡 65-100份和敏化剂1-5份,以微粉蜡常用的低粘 度或者高脆性原料为基础,与敏化剂熔融混合, 采用研磨法或喷雾法微粉化处理,最后进行辐照 交联,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微粉蜡,其粘度和韧 性均有较大提高, 表现出来更好的耐磨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10128683 A 2019.08.16 C N 110128683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28683 A 1.一种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蜡65-100份,敏化剂1-5份,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氧化聚乙烯蜡,所述敏化剂为烯丙酯类、丙烯酸酯类、甘醇酯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苯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酯类包括氰脲酸三烯丙酯、异氰酸三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己二酸二烯丙酯、葵二酸二烯丙酯,所述丙烯酸酯类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甘醇酯类包括二丙烯酸四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蜡65-100份和敏化剂1-5份; S2,将步骤1的蜡和敏化剂熔融混合后微粉化处理,得到改性蜡微粉; S3,对改性蜡微粉进行辐照交联,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蜡微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包括聚乙烯蜡和氧化聚乙烯蜡,熔滴点范围为90~138℃,粘度为100mPa.s~1500mPa.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粉化处理得到改性蜡微粉的粒径为5~15u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的改性蜡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辐照交联的剂量为10Mrad~40Mrad。 2

PVC的辐照交联

PVC的辐照交联 辐照交联是最早采用的PVC交联方法之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交联方法。美国、日本等国已用此法生产辐照交联的PVC绝缘电线。普通PVC 材料在辐照作用下并不交联,主要发生脱氯化氢反应与降解反应,产生共轭双键使产品变色。1959年,Pinner与Miller首先发现,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能够强化PVC辐照下的交联反应,从而使PVC辐照交联成为可能。加入的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主要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烯丙基异腈脲酸酯(TAIC)、三烯丙基腈脲酸酯(TAC)、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TEGDM)、二丙烯酸四甘醇酯(TE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等。 多年来,大量研究逐步揭示了PVC辐照交联中的反应原理及结构变化,并已经能够控制辐照交联PVC产品的结构与性能,使PVC的辐照交联技术已日臻成熟。 PVC辐照交联一般以Co60-γ射线或高能电子(EB)射线为辐照源、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为交联剂,交联反应为自由基反应,PVC在辐照作用下C-Cl键断裂,形成自由基活性中心,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在辐照引发下优先产生自由基并自聚,同时接枝到PVC长链自由基上,基本的交联结构为PVC-(交联剂)γ-PVC。

V K SHARMA等采用电子束(EB)辐照交联软PVC,研究了3种交联剂——TMPTA、TEGDM及TEGDA对软PVC的交联速率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以三盐基硫酸铅(TBLS)作为体系的稳定剂。结果表明,5%TMPTA的交联效果最好,当凝胶质量分数为60%时,其拉伸强度达到了23.5MPa,较未交联时提高了7%左右,同时交联软PVC的体积电阻系数、分解温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Ratnam等采用了同样的辐照交联方法,采用TMPTA交联硬PVC,姒TBLS作为体系的稳定剂,研究了辐照剂量在20-200kGy时,其凝胶含量与硬PVC的拉伸强度、硬度的关系,同时测定了辐照剂量在100kGy时的Tg,并通过FTIR分析证实了通过电子束辐照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降解反应的发生。研究发现,当辐照剂量为100kGy时,其凝胶质量分数达到85%,此时交联硬PVC的Tg较未交联试样提高了2.5℃。同时,通过对辐照交联硬PVC的性能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用量(4%)的交联剂交联的硬PVC试样的拉伸强度、硬度都得到明显提高,当凝胶质量分数达到80%时,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55MPa,较未交联时提高了30%。此时,硬PVC的硬度也提高了13%左右,并随着凝胶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PVC的辐照交联是非常复杂的反应,主要包括PVC交联、降解、脱HCl等。各种因素对PVC辐照交联的影响都是通过影响三者间的竞争关系来实现的。PVC辐照交联反应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辐照剂量、辐照

(完整word版)“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一、3H练习 1.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 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和液泡C.细胞核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3H标记葡萄糖中的氢,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3H的是() A、H2O B、CO2 C、C2H5OH D、C3H6O3 3.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 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可以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A 一种氨基酸 B 尿嘧啶核苷 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 4.(多选)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B.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D.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5.为了研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只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 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二、14C练习 1.若用14C 标记CO2 分子,则放射性物质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会依次出现在() A.C5、CO2、C3、(CH2 O)B.C3、C5、(CH2 O) C.CO2、C3、(CH2 O)D.CO2 、C3、C5、(CH2 O) 2.用同位素标记追踪CO2 分子,某植物细胞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利用,一共穿越几层磷脂分子层?() A 2层 B 4层 C 6层 D 0层或8层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4C 标记CO2 最终探明了CO2 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 O和CO2 有力地证明了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 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 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图甲中A端,不可能在图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B.处理图乙中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