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有一些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存在反常的现 象,这些是作者整体构思、表达情感和格律 平仄的需要。
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3、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请尝试一下用诗家语读懂一首诗
2023年新高考2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2023年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履登山 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 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 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 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 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 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D
“诗家语”的五大“变形”
改变词性 颠倒词序句序 互文见义 空白省略 反常搭配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穿貂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下雨
3、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贫贱之家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翠苍绿的山色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主语后置
起 描之景、事、物。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等作用。
即承接上句承”句。承接起句而展开,是对“起”

句的延续、补充、深化。同时,它往往对后面的内 容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即承接或者递进。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 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 简要分析。(4分)
▪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 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 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 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 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 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 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 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 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 诗。
▪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 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 伤之情。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 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 合注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 迷茫,(1分) “无奈”“思家” 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 望回家之情。(1分)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 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 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 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 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 反用原典的意义。

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 “孤”、“喜”、“闲”之类。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 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关键句
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 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 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 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 理解诗人情感。
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 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 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 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 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 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 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 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 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 吟》,即用以明志。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总结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 用,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其蕴含的关键信息有:
1、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2、诗歌内容的概括; 3、写作缘由或目的; 4、表明诗歌题材,暗含诗歌表达技巧; 5、情感或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综 观 全 词 , 试 分 析 “ 心 事 ” 具 体 指 的 是 什 么 ? ( 3 分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夜煮茶。
①思亲,盼望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 ②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③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概括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角度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 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形成的氛围、感觉就是意境。
• 古代诗词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 着特定的情感,这就是特殊意象。领悟这些“意象”中的寓意, 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积累)
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2分)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一、内容事件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四、诗歌类别 五、写作目的 六、写作背景 七、时间地点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 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 的向导。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角度一:看标题,抓题眼
【例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整体阅读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整体阅读

标题 素千岁庵听泉
提示信息
雨后为山亭独卧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答友人论学 湖上晚归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 应提刑懋之
送别
白下驿饯唐少府
寄江州白司马 鹊桥仙·赠鹭鸶
角度二:看作者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5.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他领兵北伐,收复失地的样子像虎气吞万里,是何等威猛。
找出下面这首诗中倒装的诗句,就此简要分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角度三:析注释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 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四、意象叠加(列锦)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小桥下流水潺潺作响, 村庄人家升起袅袅炊烟,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行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总结方法
一、读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 括作用。 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的缘由或目的,暗含感情; 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表明诗歌的题材; 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总结方法
•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
•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 北宋哲理思考入诗 • 南宋爱国情怀入诗
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谢冕
读诗任务 含义——韵味
5
分组探究:阅读下列诗歌题目,填写下表,
然后小组展示。(10分钟)
题目
送杜少 府之任 蜀州
重要信息
念奴 娇· 赤壁 念奴娇 赤壁怀 古 咏山泉 思远人
重要信息
①交代了送别对象(杜少府); ②交代了写作 的目的(送别友人入蜀上任); ③表明诗歌题 材(送别诗)。 ①交代了写作的地点(赤壁)、事件(怀古); ②点明了诗的题材(怀古诗);③暗示了诗的 感情基调(怀古伤己)。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②表明诗歌的题 材(咏物诗);③暗示表达技巧(托物言志)。 ①交代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②暗示诗 歌的感情基调(思念之情);③表明诗歌题材 (怀人诗)。

积累历史知识
2、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 • • • • • • •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李白——清新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商隐——含蓄朦胧 李贺——奇诡变幻 杜牧——清丽俊逸 王维——诗画一体 王昌龄——雄健高昂 高适——悲壮苍凉 陆游——悲壮爱国
• 李清照——闲适与愁苦
积累文学常识
作业:预习NO.3,完成下表。
诗歌类型 咏史怀古诗 咏物言志诗 羁旅思乡诗 送别怀人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 爱情闺怨诗 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 常用意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语言“变形”是诗歌语言的独特现象。

律、绝、词、曲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有时需要语言“变形”。

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意象组合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

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借助精练的语言来表现,抓住这些关键字句,就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古诗中的一两个字或诗眼句往往能揭示古诗的情感,这样的字句叫“情感语言”。

抓住了这些字句,就能又快又准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看“变”点1.省略成分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会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

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成分技巧运用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例3】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李弥逊《春日即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诗句①的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住;下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

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应把诗的下句里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即落花一片狼藉,天色接近黄昏。

诗句②的上句中的“争”为状语,其后省略掉谓语“送”,如果将“争”误解为谓语“争夺”,势必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①省略主语。

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②省略谓语。

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2.语序倒装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
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3
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月亮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菊花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4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
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
失望与埋怨。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印象。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6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7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8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 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 的韵味。
——谢冕
读诗任务 含义——韵味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总结方法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9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例三(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
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 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 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 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
❀ 如何读懂古诗词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5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 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 血这些悲凉的景物,(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 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凄 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