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小学课件

计算机组成小学课件

计算机组成小学课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

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 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使它“活”起来,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比如,要用计算机画画,我们必须给计算机安装画画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安装Windows的画图程序。

计算机其实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硬件是可以看到的,是物质基础,软件则是它的思想灵魂。

计算机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工作环境和开发工具的大型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DOS、Windows、Unix、Linux等都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我国也有了自己的操作的系统—红旗Linux,现在正在推广运用当中。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有了应用软件,才能在计算机上画图、写文章,制作多媒体报告、玩游戏等,如WPS、Word、PowerPoint等都是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点像人的大脑、眼睛、耳朵及笔、纸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也类似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比如我们要把书上的一段文字在Word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到计算机中,我们首先应该用眼睛看这段文字,眼睛把看到的字传给大脑,大脑要对这个字进行处理,看看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如果认识,大脑就可以产生这个字的拼音编码(不认识可以利用字典查出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大脑指挥手利用键盘输入这个字。这样继续下去一段文字就会输入进去了。人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眼睛相当于输入设备;大脑相当于主机进行各种处理工作;手就相当于输出设备,把大脑的处理表现出来(利用键盘输入字)。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也像人一样,在输入字的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输入设备键盘把这个字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由主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在屏幕出打印这个字)。

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6个字来概括。

四、小结

今天你知道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五、练习

(1)填空

①内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和两类。

②奔腾Ⅰ、奔腾Ⅱ、奔腾Ⅲ、奔腾Ⅳ是指计算机的型号。

③常见的外存储器有、和等几种。

(2)你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由哪些设备组成吗?

(3)想一想:如果你要在计算机中玩下象棋的游戏,该怎么办?

小学信息技术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内容小学信息技术内容 1-电脑基础知识 1-1 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 1-1-1 中央处理器(CPU) 1-1-2 内存 1-1-3 硬盘 1-1-4 主板 1-1-5 显示器 1-1-6 键盘与鼠标 1-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 Windows操作系统 1-2-2 Macintosh操作系统 2-网络基础知识 2-1 网络的基本概念 2-2 网络的分类

2-2-1 局域网(LAN) 2-2-2 广域网(WAN) 2-3 互联网的概念与使用方法 2-3-1 浏览器的使用 2-3-2 搜索引擎的使用 2-3-3 电子邮件的使用 3-常用办公软件 3-1 Microsoft Office套件 3-1-1 Microsoft Word 3-1-2 Microsoft Excel 3-1-3 Microsoft PowerPoint 3-2 谷歌文档(Google Docs) 3-3 Adobe Acrobat 4-图像处理软件 4-1 Adobe Photoshop 4-2 CorelDRAW 4-3 GIMP

5-编程与编码 5-1 编程基础 5-2 Scratch编程教学 5-3 与网页设计 5-4 二进制与ASCII编码 6-数字素养与网络安全 6-1 网络安全概述 6-2 密码的设置与管理 6-3 网络欺诈与网络诈骗的防范 本文档涉及附件: 1-课件PPT:包含示例和练习 2-演示视频:讲解电脑操作和网络使用技巧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电脑软件:指计算机中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软件根据知识产权法律,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分发。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并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 (2)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 (3)通过教师的讲授、互动的游戏、激烈的比赛反复强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了解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都是人研究和开发出来的。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谜底:计算机)

师:由于计算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所以人们也叫它电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认识计算机。(出示课题) 活动2【活动】共同讨论,讲授新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吗? 生:知道。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那同学们见过这样的计算机吗?(课件:出示PDA图片,掌上计算机) 师:这其实也是计算机,它是掌上计算机。从外形上去看,常见的计算机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课件:出示三类计算机的图片) 师:台式计算机有多个部件组成;笔记本计算机也叫手提式计算机,俗称笔记本,它的体积比台式机计算机小很多;掌上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拿在手掌上进行操作。目前,台式计算机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机房用的就是台式计算机,下面我们就以台式计算机为例,来研究一下计算机都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活动3【活动】台式计算机的组成 (课件:课件出示完整的台式计算机图片,教师指认相应的部件,学生回答它的名字。) 师:组成台式计算机的主要有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器和音箱,这些设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把它叫做计算机的硬件。光有硬件计算机还不能工作,必须给它安装上相应的软件它才能工作。计

认识计算机课件

认识计算机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计算机课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课件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课件的定义和种类 计算机课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计算机课件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演示文稿型课件、网络课程型课件、互动教学型课件等。 二、计算机课件的优势 1、丰富的教学形式:计算机课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灵活的教学方式:计算机课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学生 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个性化的教学:计算机课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制作,使得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4、互动性教学:计算机课件可以通过互动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三、计算机课件的不足 1、技术门槛高:制作计算机课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经验,对于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制作成本高:制作计算机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专业的制作团队和支持。 3、更新和维护困难:计算机课件的更新和维护需要不断的技术支持和投入,对于一些老旧的课件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如何制作优秀的计算机课件 1、确定教学目标:在制作计算机课件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2、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和效果。例如,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都是常用的制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案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案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生产工作、科学研究还 是生活娱乐,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学的 重要内容,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掌握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计算机的 基本构成和原理出发,介绍一份适用于初学者的计算机组成教案。 一、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1.1 组成单位 计算机包含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 等核心部件。其中,输入设备主要负责接收数据,输出设备则将 处理后的数据呈现出来。CPU是整个计算机的大脑,其功能是接 受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内存则用于存储CPU执行任务所需的 数据和程序。 1.2 互联结构 计算机的各部件需要通过一些接口和总线进行连接,构成计算 机互联结构。总线是连接各部件的通信路径,其主要功能是实现

数据和指令的传输。同时,总线还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1.3 存储结构 计算机上的所有数据和指令都需要进行存储。存储结构包括内存、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内存的主要作用是临时存储CPU执行任务所需的数据和程序,而硬盘和光盘则主要用于存储长期不需要修改的数据。 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2.1 指令与数据 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都是二进制数据,无论是指令还是数据都从程序的内存中被取到计算机的寄存器中进行处理。在CPU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会根据指令中的地址信息找到对应的数据,对其进行运算并输出。 2.2 程序控制

计算机中的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构成的。在执行程序时,CPU 需要按照程序的顺序逐条执行指令。若当前指令所需的数据尚未就绪,则需要等待该数据就绪后再执行当前指令。 2.3 运算控制 计算机的运算控制是指CPU在执行指令时进行的数学和逻辑运算。例如,加法器可以将两个二进制数相加得到结果,而逻辑运算器则用于处理各种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为程序提供支持。 2.4 存储器控制 计算机的存储器控制是指CPU在执行指令时访问内存和其他存储器的控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CPU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在CPU执行指令时,所需的数据需要从内存或其他存储器中取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也需要存储到内存或其他存储器中。 三、计算机组成教案

计算机组成小学课件

计算机组成小学课件 计算机组成小学课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

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 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使它“活”起来,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比如,要用计算机画画,我们必须给计算机安装画画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安装Windows的画图程序。 计算机其实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硬件是可以看到的,是物质基础,软件则是它的思想灵魂。

计算机组成教案

计算机组成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依据《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实物展现的方法让学生生疏计算机的各个局部,对计算机有个完整的生疏。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做好根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局部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有哪些。 3、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局部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学生分析 初一刚入学的学生,其中大局部学生对电脑不怎么了解,这节有必要通过概念加实物展现方法来进展讲解。该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依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相比抽象的学习他们更能承受形象、直观性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物展现,加深他们的理解。该年龄段得学生比较活泼,课堂上留意监视他们学习。 教学预备 该节课的课件,计算机相关软件,相关图片及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二、进入讲解 三、学生思考,自主探究。 授课过程 1、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第一节内容,边看书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待会儿教师抽同学 们答复。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局部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局部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察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板书以上问题,中间留空白,以便待会儿书写答案 2.好,大局部同学应当看得差不多了吧,下面我来找几个同学答复一下教师让你们思考的问题,哪位同学踊跃的答复一下:计算机是由哪两局部组成?···· 板书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由硬件和软件两局部组成,他们共同构成:计算机系统。

小学三年级电子信息课件之走进电脑城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走进电脑城 一、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高效工具。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知道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4.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曳、双击四种操作方法,并能将这些操作灵活运用于计算机操作中。 5、了解键盘的构造和布局。 6、掌握使用键盘上一些常用键的功能和作用,并正确运用。 7、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8、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 9、学会输入大小写字母和单词。 10、学会输入正确的格式、掌握常用键Space、Delete、Shift、Caps Lock的使用方法。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2、熟练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右击、双击、拖曳的操作。 3、键盘上一些常用键的功能和正确运用。 4、键盘指法的正确掌握。

5、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主键盘区的四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 Lock。 6、能熟练地输入大小写26个英文字母,并掌握常用键Backspace、Delete、Shift、Caps Lock的使用方法。 三、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活动1电脑城前细观察1课时 活动2电脑城里的鼠精灵2课时 活动3电脑城堡的传令兵2课时 活动4十指敲击练兵忙2课时 活动5英语会话输入赛1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活动1电脑城前细观察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高效工具。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知道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学习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学习难点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课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 《神奇的画图世界》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在本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年龄学生计算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应该看到小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应多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了以下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会“画图”软件的启动和关闭,掌握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的方法,及能够运用各种画图工具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发扬学生全作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画图工具的正确使用。 二.说教法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很浓,特别是对电脑绘画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基于此,我尝试构建了“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情境导学”、“分组

讨论”、“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 三.说学法 新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我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讨论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学法来引导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素材准备:课件、图片等素材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当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来完成本次教学: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其次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接着是实践操作,体验成功,最后是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课时,我直接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么平时同学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这时大多数同学都说是用笔画的,我便顺势引入:“使用电脑也可以画出漂亮的图画。”并用课件出示:海底世界图画。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幅图画是使用windows 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其实用画图工具画图很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画图”。海底世界的图画色彩艳丽,图形千变万化,这是一张很神奇的图片,孩子们的目光被这幅图吸引住了。我立刻抛出了今天的课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被轻而易举地调动起来了。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启动“画图” 随之,我立即出示任务一:要使用“画图”软件,首先要启动它。考虑到学生年龄下,于是我提示孩子们可以先看书,然后自己在电脑上动手试一试。我密切地观察孩子们的操作情况,不少的孩子能顺利完成启动画图。但是有部分孩子还是束手无策,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的实体,又称为硬设备,是所有固定装置的总称。它是计算机实现其功能的物质基础,其基本配置可分为:主机、键盘、显示器、光驱、硬盘、软盘驱动器、打印机、鼠标等。软件是指挥计算机运行的程序集,按功能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图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存储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 "存储控制程序"的概念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等于1946年提出的,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特点: (1)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并规定了这五个部分的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将程序和数据事先放在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这就是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这样一些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但就其结构原理来说,至今占有主流地位的仍是以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为基础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如下图所示。

图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查看概念介绍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的,单位是位。 位:计算机只认识由0或1组成的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中的每个0或1就是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 字节:字节是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据单元称一个字节(byte)。在计算机内部,一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数据,也可以表示一个英文字母或其他特殊字符,两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汉字。 字:在计算机中,字是作为一个整体单元进行存储和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一台计算机字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是固定的。 字长:一个字中包含二进制数位数的多少称为字长。字长是标志计算机精度的一项技术指标。 存储容量: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存储容量的单位是:1KB=1024 bit,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几部分组成。由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三个部分是信息加工、处理的主要部件,所以把它们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等则合称为"外部设备"。又因为运算器和控制器不论在逻辑关系上或是在结构工艺上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往往组装在一起,所以将这两个部分称为"中央处理机"(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 注:点击蓝框中的文字查看各组成部分的详细介绍。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

小学信息技术课件ppt小学信息技术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课件ppt小学信息技术课件课件网免费发布小学信息技术课件【三篇】,更多小学信息技术课件【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掌握电脑各外观部件的名称; 3、基本掌握电脑的开机、关机操作; 4、熟悉电脑桌面; 教学重点:掌握电脑的开关机工作; 教学难点:电脑的关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大名鼎鼎的电脑能帮我们做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注:可行的话教师可在电脑上演示操作; 2、教师补充说明绍电脑的常规用途; 二、了解电脑的各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电脑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有哪些组成部分呢?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脑,说说电脑有哪些组成部分?

注:学生可口说也可手指。 教师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设备,介绍其名称并简单介绍其功用。 2、看谁识的快; 教师任意指出设备,学生报出名称。 方式:1、学生站起枪答。 2、开小火车回答。 3、考一考; 你们现在已认识了电脑,那你们还知道电脑还有哪些好朋友吗? 他们和电脑一起又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自问自答: 方法:让一学生提出电脑的一位朋友,让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能帮我们做些什么事。 教师一旁点拔,补充。 3、教师总结介绍: 如:打印机、扫描仪、优盘、摄影(相)机、投影仪、写字板、刻录机等。有条件的话可拿出展示介绍。 三、初试电脑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电脑那无边的能力,那怎样来敲开他的大门,与他来个亲密接触呢?(教师提示与开电视机差不多)

1、学生依据电视机的开关猜测。 2、教师讲解开机的方法。 A:打开显示器的开关。 B:打开主机上的开关。 注:为了电脑的寿命,一定要先开显示器的开关,后开主机的开关。3、确定开关: A:教师指出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B:学生互指显示器及主机上的开关。 4、开机 A:教师开机。 注:应讲清电脑开机中有个启动画面并需有一定的时间,需耐心等待。 B:学生开机。 要求相互监督、提醒。 5、接触桌面: 教师指出,我们开机后所见到的界面我们称之为桌面,他和我们现实 生活中的桌子一样是专门用来存放东西的。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桌面上有放有哪些东西呢? 1)、学生回答。 2)、教师归纳、补充说明:

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

预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世界上第一台电脑: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它的名字叫ENIAC。 2、计算机也可以叫信息处理机,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 3、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音箱等部件组成。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 4、键盘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显示器是最主要的输出设备。 5、存储器主要用来保存计算机的运行指令与数据资料。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6、内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常用32MB、64MB、128MB等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可以存储的数据越多。内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种。 7、外存储器常用的有磁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和U盘存储器(闪存),磁盘存储器又可以分为硬盘存储器和软盘存储器。 8、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输入设备把信息输入主机,由主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整过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六个字来概括。 9、CUP又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计算机中的一切工作都通过它来处理。计算机的性能与中央处理器的型号有关。人们通常所说的486、奔腾Ⅲ、奔腾Ⅳ等就是中央处理器的型号。 10、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DOS、Windows、Linux等)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如WPS、Word、PowerPoint 等)。 11、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危害性等特点。 12、道德规范①不蓄意破坏和损伤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与资源。②不制造病毒程序。③不窃取别人的软件信息资源。④不擅自篡改他人计算机内的系统信息资源。⑤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过程中,不破译别人的口令。⑥不使用和传播带病毒的软件。 13、信息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可再生性和可传递性。 14、“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讯网络。 15、计算机应用领域 ①科学计算(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 ②数据处理(人口统计、档案管理、银行业务、情报检索、企业管理等)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配置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同学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并能简单认识他们的作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学习、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合作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感兴趣的事情能采取协作学习和研究探索,从而使学生产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算机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2、难点:计算机硬件中的硬件系统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内容分析】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只能工具。正因如此,计算机被誉为20世纪以来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本节从微型计算机最基本得部件出发,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概念。 【教学设计思路】 1、针对高职二年级学生特点,喜好新奇事物,求知欲强,主动探究精神足,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一定要体现一个理念: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2、针对这一节《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配置》的内容,如果没有丰富详实的图片、资料,课堂一定毫无生趣意义。所以,我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图片、资料,以求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 3、针对我们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的这节课,没有拘泥于每一个环节,而是把学生精彩展示与教师精讲点拨结合在一起,让课堂随时随地的精彩。每一环节紧密相连,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网络、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使用已经非常普遍的使用过计算机了,很多的家庭已经拥有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 计算机整机 百度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9335216.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C%A8%CA%BD%BC%C6%C B%E3%BB%FA&in=26157&cl=2&lm=-1&st=-1&pn=32&rn=1&di=6809404785&ln=1997&fr=&fm=result&fmq=13 31691023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2&- 计算机内部结构 百度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计算机的组成(教案)

《计算机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各硬件有什么功能;并能对计算机各硬件进行识别;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软件有什么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计算机奥秘,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计算机的组成以及硬件软件的概念。 2、计算机的硬件有哪些组成,各硬件的功能。 3、计算机的软件分为哪两类,个别软件的功能。 (二)难点: 1、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及各硬件的功能。 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软件的功能。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请同学凭经验说说计算机的应用,然后引出“计算机有这么强大的功能,这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那么同学们是否有想过,究竟计算机是有什么组成的呢?所以现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计算机的组成!” (二)简介微机系统 1、给同学们看常见的微机有哪些,并简略介绍。 (1)台式计算机:也就是平时我们讲的pc,是最早走入我们生活的一款微机,我们今天所学的计算机指的就是台式计算机。 (2)笔记本计算机: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携带方便。 2、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①计算机都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②这两个部分又分别由什么组成?

③组成这两个部分的各部件有什么功能? 提问同学,纠正学生回答,并强调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三)硬件系统 1、什么是计算机硬件? 所谓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计算机设备。一台电脑一般有:主板、CPU、内存、硬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光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摄像头、扫描仪等设备。 2、计算机硬件功能及作用 (1)电源: 功能:保障电脑的电源供应。 作用:一个合格的电源对电脑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电源就犹如人体的心脏,随时提供新鲜的血液,即使再聪明的头脑或再敏捷的身手也离不开心脏,电脑电源就是如此。劣质电源不仅直接影响了电脑的正常的使用,对主板、显卡等其它配件造成损害,而且这种电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身健康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主板 主板是电脑中各个部件工作的一个平台,它把电脑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电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稳定性影响着整机工作的稳定性。 主板和CPU都是电脑中最关键的部件。 所有的板卡必须通过主板发挥作用,主板性能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3)CPU(中央处理器) 功能:也就是负责运算和控制的控制中心,是电脑的最关键部位,是计算机的头脑。 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一样,在计算机中进行的任何操作(数据的输入,存储,程序的运行,屏幕的显示,结果的打印)都在CPU的控制下完成的。CPU比计算机中任何部件都更能决定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和效率。 (4)CPU风扇 功能:为CPU降温。 作用:一开机CPU的温度就很高,搞不好就是一冒黑烟。那么你几百大元的CPU 就完了,所以啊,选一个好的风扇是十分重要的。 (5)硬盘 功能:硬盘是我们熟知的电脑配件之一,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大容量存储器,与主机通讯速度很快,成为现代电脑不可缺少的配件。 作用:由于计算机在工作时CPU,输人输出设备与存储器这间要大量地交换数据,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一、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 二、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三、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它包括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四、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入装置,用于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它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五、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出装置,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用户可以识别的形式。它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计算机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和芯片组等部分组成。 1、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命令到计算机中的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显示或输出数据到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设备,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3、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4、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它用于存储当前正在处理的

数据和程序。 5、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它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6、芯片组:芯片组是计算机的核心芯片,它由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和其他设备控制器组成,负责协调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有不同的硬件组成,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 2、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和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主板、电源、显卡、

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最新小学信息课件(锦集15篇)

最新小学信息课件(锦集15篇)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小学信息课件”,欢迎阅读。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开学前必须准备的东西,需要进行精心的规划。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将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小学信息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 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难点: 鼠标的初步使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用计算机演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欢课程。 介绍计算机的外貌时,可结合实物进行,让学生指着各部分介绍。 开机与桌面:主要让学生了解桌面组成,这里有许多新概念,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教师在这里主要是把“桌面”、“图标”“开始按钮”解释清楚,具体的一些概念留到后面课时里解决。 讲解使用鼠标时,鼠标的握法应让学生拿住鼠标感到舒服为好,并不一定要规定一个姿势,鼠标的移动让学生明白要紧贴工作台的表面移动;引导学生观察鼠标指针经过图标时、指向图标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鼠标的单击可结合单击图标、按钮进行,并让学生了解单击图标和按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关机的过程中,如计算机不是自动切断电源,一定要学生养成等

出现“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界面,才切断电源的习惯。 教学参考: 1、如果计算机室中电脑是无盘工作站可用两课时来讲解。 2、学生很容易把桌面上的任务栏拖乱,如果在桌面上找不到任务栏,可以将显示分辨率改得更高,任务栏可能就会出现了。 小学信息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机器人灭火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安装和使用火焰传感器,了解机器人灭火基本原理,为下一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火焰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机器人灭火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安装火焰传感器及机器人的灭火装置; (2)学会分析和处理机器人出现的各种情况。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火焰传感器的使用和灭火的基本原理。 2、教学重点 (1)灭火的基本原理; (2)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成因分析。 四、教学准备 将本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发到学生机上,机器人、灭火装置、蜡烛、打火机。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表演机器人灭火。 2、学习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