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地质学基础复习思考题(1)解析

2014年地质学基础复习思考题(1)解析
2014年地质学基础复习思考题(1)解析

2014年《地质学基础》复习提纲

1.什么是地质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

研究对象:地球

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

研究内容: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及其转化关系;2、研究地球结构构造及演变规律;3、研究地球形成历史和演化规律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论证。

野外调查——基本工作方法

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

历史比较法(以今论古)——基本思维方法(重点)

3.什么是均变论和灾变论及其代表人物,什么是以今证古和历史比较法?

均变论:地球上的一切地质记录——巨厚的地层,高大的山脉等,并不是什么剧烈的动力造成的,而是由各种缓慢的为人难以察觉的地质作用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而形成的。这种理论被称为均变论。由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提出。

灾变论:地壳的变化和生物的发展,不是自然逐渐演化而成,而是由于发生多次超越现在人类认识范围和经验的短暂而猛烈的剧变事件而造成的。由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提出。

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是在采用以今证古原理的同时,也注意到地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以及在地球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用历史的、辩证的、综合的思想为指导来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

4.地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其中重力、温度、密度和压力如何随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重力、磁场、温度、压力、弹塑性

密度随深度变化:地球密度∝深度;并且在地下若干深

度处(约2900km)呈跳越式变化。

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从地表到地下2900km的核幔界面,重力大体上是随深度

增加而略有增加,但有波动。在核幔界面上,重力值达

到极大(约1069伽),再往深处去,各个方向上的引力趋向

平衡,重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变小为零。

地热梯度:即每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单位是℃ /100m。

平均值是2.5~3 ℃ /100m

静岩压力,即压强随深度增加压力不断增加。

5、什么是重力异常?各种异常在在探矿中的应用

理论重力值: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重力值

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致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并不相同

正异常:g实测>g理论密度大如:Fe、Cu、Pb等金属矿床

负异常:g实测

6、什么是磁偏角和磁倾角?南北半球磁倾角有何变化?

磁偏角是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以北指针为准,偏东为正,偏西为负。磁倾角为磁针与所在地水平面的夹角,常随纬度而变化,在两磁极为90度

北半球磁倾角为正(向下倾),南半球磁倾角为负(向上翘)

7.什么是地热增温级和地热梯度及其相互关系?地热增温规律的适用范围?全球地热流值差异及对应的大地构造学说的解释(与板块学说结合)

地热增温级:在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单位是m/℃

地热梯度:是地热增温级的倒数,即每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单位是℃ /100m

平均值是2.5~3 ℃ /100m

相互关系:倒数关系

地热增温规律只适用于地壳或岩石圈

8.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及内三圈划分的两个一级不连续界面,什么是地壳、岩石圈、软流圈?

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划分依据:

两个一级不连续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或莫氏面)古登堡不连续面莫霍面:

P波、S波均能穿过,且波速急增;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大陆平均37km,在大洋平均仅7km;莫霍面之上成为地壳,其下称为地幔

古登堡面

在此界面上下纵波速度由13.32km/s突然降为8.1km/s,而横波由7.23km/s 至此则完全消失;位于地下约2900km深度;古登堡面之上为地幔,之下为地核。地壳:指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A层),属于岩石圈的上部。主要为硅酸盐类岩石。

岩石圈:地壳加上上地幔中的B’层(相当于固态的橄榄质层)合称为岩石圈(A+B’)。

软流圈:上地幔中的B’’层(古登堡低速带)深度60~400km范围内,震波速度明显下降,一般认为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称为软流圈

9.在内部圈层中各圈层的物理特征及地震波运动特点。

10.什么是克拉克值?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八种元素依次为哪些?地壳的类型、结构和厚度有哪些特点?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

八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地壳的类型:

大陆型地壳(陆壳):厚度大;具双层结构;表面大部分地区有沉积岩岩层

大洋型地壳(洋壳):厚度较小;只具单层结构;表面为海洋松散沉积物覆盖

过渡型地壳(次大陆型地壳):分布在陆壳与洋壳交会处;兼具陆壳与洋壳的特点

地壳的结构:康拉德面——并不连续。在大洋不明显或不存在(1925年发现),是次一级的界面,深约10km

界面之上,岩石平均密度2.67,花岗岩质,称硅铝层Si-Al:

成分:O、Si、Al及K、Na 特征: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界面之下,岩石平均密度2.9, 玄武岩质,称硅镁层Si-Mg

成分 :O、Si、Al及Mg、Fe、Ca 特征:是一个连续圈层

地壳的厚度:各处厚度不一,大陆地壳(平均37km)比大洋地壳(平均7km)厚

11.什么是地质作用、地质营力?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他们又分别包括哪些类型?

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自然动力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内能引起的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自然动力作用。

分类:构造地质作用、岩浆地质作用、变质地质作用、地震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外能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变化的地质作用

分类: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12.什么是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主要原则或方法?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生物演化和岩层形成顺序,将地球历史划分为若干历史阶段

确定方法:

(1)地层层序律

按正常层序,先形成的岩层(下伏地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上覆地层)位于上面,即“下老上新”

(2)切割律

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切割者年代新,被切割者年代老;包含者新,被包含者老。

(3)生物层序律

地层年代越老其中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级;地层年代越新其中的化石越高级、越复杂,且这种演化不可逆。

13.纪(系)一级的单位顺序、名称及其代号?

第四纪Q——新近纪N——古近纪E——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 ——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ε——震旦纪Z

Q—N—E—K—J—T—P—C—D—S—O—ε—Z

14.什么叫矿物、晶体格架?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晶体格架:由于质点呈有序排列,晶体内部所具有的格子状构造。

15. 类质同象与同质异象?类质同像分子式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类质同象:晶体中某种质点的位置被性质相似的质点所代替,且保持原有的晶体结构的现象。

同质异象:同一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的现象。

16. 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摩氏硬度计的十种标准矿物及其代表的硬度?野外常用的确定硬度的方法及其硬度的划分?

物理性质(肉眼鉴定特征):1、颜色与条痕2、透明度和光泽3、矿物的硬度4、解理与断口5、比重和密度6、磁性与电性7、发光性和可燃性等

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正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 相对硬度 :指甲(2-2.5),小刀(5-5.5)

注意:测试硬度时必须选择新鲜矿物的光滑面。“以硬刻软,留下刻痕;以软刻硬,留下粉痕”。

17. 什么叫解理及其程度类型?解理与断口的关系?

解理:指在外力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裂开面称解理面。

解理程度:(1)最完全解理(2)完全解理(3)中等解理(4)不完全解理(5)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断口:受力后不沿一定方向裂开,而破裂成不规则的破裂面。解理不完全,则断口愈显著。

18. 实验报告中常见重要矿物的鉴定特征。(P55-70)

一、自然元素矿物

1.金(Gold )Au

鉴定特征:颜色、条痕均为金黄色,强金属光泽,硬度低,比重大,具延展性。主要用途:造币、电子仪表。

2.石墨(Graphite)C

鉴定特征: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主要用途:耐高温材料,原子能工业减速剂

3.金刚石(Diamond ) C

鉴定特征:最大硬度和强金刚光泽。

主要用途:用于钻探研磨,光电子等方面。

二、硫化物类矿物

1.方铅矿(galena) PbS

鉴定特征:铅灰色,硬度低,比重大,可以碎裂成立方小块。

主要用途:炼铅,含银多时可作炼银原料。

2.闪锌矿(Sphalerite)ZnS

鉴定特征:颜色不太固定,但条痕经常比颜色浅(浅黄褐色),稍具松脂光泽,棱角或碎块透光,多向完全解理。

主要用途:闪锌矿为最重要的锌矿石,炼锌原料。

3.黄铁矿▲ (Pyrite )FeS

2

鉴定特征:浅黄色,完好晶形,条痕黑色,小刀刻划不动。

主要用途: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5.黄铜矿CuFeS

2

(Chalcopyrite )

鉴定特征:金黄色,条痕近黑色,硬度中等。

主要用途:炼铜的主要矿物。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

1.赤铁矿(Hematite ) Fe

2O

3

镜铁矿(接触变质型)鉴定特征:板状、鳞片状集合体,钢灰色,樱红色条痕,金属光泽

沉积型赤铁矿鉴定特征:鲕状、肾状,暗红色,樱红色条痕

主要用途:用作颜料、涂料和炼铁等

2.磁铁矿(Magnetite) Fe

3O

4

鉴定特征:铁黑色,条痕黑色,强磁性。

主要用途:磁铁矿是最重要的铁矿石之一。

3.褐铁矿(limonite) FeO(OH)·nH

2

O

鉴定特征:颜色由铁黑至黄褐,但条痕比较固定,为黄褐色。主要用途:炼铁,也可以用做褐色颜料。

4.软锰矿(pyrolusite) MnO

2

鉴定特征:煤烟灰状,性软,易染手。

主要用途:主要的锰矿石之一,用于钢铁工业。

5.石英(SiO

2 )

(1)粗粒晶体(粒)异种(石英quartz)

水晶无色透明的晶体

紫水晶蓝紫、浅蓝、浅红、浅紫的蓝紫色调

烟水晶烟黄色、暗褐至黑色(黑色者又称墨晶)

黄水晶金黄色或柠檬黄色

蔷薇水晶浅玫瑰或粉红色(芙蓉石)

鉴定特征:六方柱及晶面横纹,典型的玻璃光泽,硬度大,无解理,贝壳断口。隐晶质各类具明显的脂肪光泽。

主要用途:光学、机械、建材、电子、电讯

(2)隐晶质异种(chert)

蛋白石 Opal:白色、致密块状,

玉髓(石髓)chalcedony纤维状,特别是指褐至灰色、半透明、蜡状光泽的钟乳状体。产于岩石孔洞中

玛瑙agate 各种颜色的玉髓条带或同心圆环带交互排列而成

燧石 flint暗色、坚韧、极致密的结核状物质

碧玉jasper 块状、细粒密实的石英,呈暗红色、褐色或黄色、绿色,广泛产出于沉积岩或变质岩中

四、含氧盐类

(一)、硅酸盐类矿物

1.正长石orthoclase(钾长石) K[AlSi

3O

8

] ▲

鉴定特征:肉红、黄白等色,短柱状晶体,完全解理,硬度较大。

主要用途:陶瓷及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2.斜长石(plagioclase) ▲

鉴定特征:细粒状或板状,白到灰白色,解理面上具双晶纹,硬度大,小刀刻划不动。

主要用途:同正长石

3.橄榄石(Olivine)(Mg,Fe)

2[SiO

4

] ▲

鉴定特征:橄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高

4.普通辉石(augite) ▲

鉴定特征:绿黑、黑色,近八边形短柱状,解理近直交。

主要用途:含锂的辉石可提取锂。

5.普通角闪石▲(Hornblende)

鉴定特征:绿黑色,六边菱形长柱状,解理斜交。

主要用途:用作铸石原料中的配料。

6.云母(mica)

鉴定特征:单向最完全解理,硬度低,有弹性。

主要用途:白云母和金云母为电器、电子等工业部门的重要绝缘材料。

7.滑石(Talc)

鉴定特征:浅色,性软(指甲可刻划),具滑腻感。

主要用途:滑石是耐火、耐酸、绝缘材料

8.石榴子石(Garnet)

鉴定特征:晶体良好,颜色较深,硬度很高,比重较大。

主要用途:可做磨料,透明美丽者可做宝石。

9.高岭石 (Kaolinite)

鉴定特征:性软,粘舌,具可塑性。

主要用途:是主要的陶瓷原料

(二)、碳酸盐矿物

1.方解石(Calcite) ▲

鉴定特征:锤击成菱形碎块,小刀易刻动,遇稀HCl起泡。

主要用途:建筑材料,冶金工业的熔剂。

2.白云石▲(Dolomite)

鉴定特征:锤击成菱形碎块,小刀易刻动,遇稀HCl不起泡。

主要用途:耐火材料,冶金工业熔剂。

(三)硫酸盐类矿物

1.石膏(Gypsum) ▲

鉴定特征:一组最完全解理,可撕成薄片,或纤维状、粒状;硬度低,指甲可以

刻动。

主要用途:可用于水泥、模型、医药、光学仪器等方面

四、磷酸盐类矿物

磷灰石(Apatite)

鉴定特征:六方柱状及标准硬度(5)

主要用途:提取磷、磷的化合物及制造磷肥的重要原料

五、卤化物

1.萤石(Fluotite)(氟石)

鉴定特征:绿紫白鲜明颜色,标准硬度(4),多向完全解理(相交常呈三角形)主要用途:冶金工业上用作助熔剂,也是制造氢氟酸的原料

2.石盐和钾石盐

鉴定特征:二者性质相,但前者味咸,后者味苦咸且涩;焰色试验,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紫色。

主要用途:石盐用作食用,化工原料。钾石盐制造钾肥。

19.什么叫岩石?岩石的成因分类

岩石: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部分。

岩石的成因分类: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

20.什么是岩浆及其类型划分?

岩浆(magma)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含量(即酸度)划分为:

按SiO

2

超基性岩浆:温度较高,一般为1000-1400℃,易流动

基性岩浆中性岩浆

酸性性岩浆:温度较低,一般为700-900℃,不易流动

随SiO

含量增加,岩浆的温度降低、粘度增大,流动性减弱

2

21.火山机构有哪些?近代火山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如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火山机构:

火山通道:是岩浆由地下上升的通道

火山锥:火山喷出物大部分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一般呈圆锥形

火山口:位于火山锥顶部或其旁侧的漏斗形喷口,称为火山口

近代火山分布规律:(一)、环太平洋带(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三)、大西洋海岭火山带(四)、其他

22.火成岩的形成作用、类型划分依据及其典型代表性岩石

火成岩的形成作用:岩浆作用

(1)喷出(火山)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过程。

(2)侵入作用----岩浆由地下深处上升至地壳之中,冷凝成岩的过程。

火成岩分类依据:成分,产状,结构,构造

23.什么是鲍文反应系列及其主要内容(矿物的共生组合规律)?

1922年美国的鲍文在实验室观察相当玄武岩熔浆的冷却结晶过程并结合野外观察,得出玄武岩岩浆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主要内容:

由于矿物的熔点不同,因此结晶的顺序不同

纵向表示从岩浆冷却过程中,两个系列矿物结晶的顺序

横向表示同一水平位置的矿物大体是同时结晶的,它们按共生组合规律组成一定类型的岩石;

在纵向上相距越远的矿物,共生机会越小

鲍温反应系列只能代表矿物结晶顺序的一般模式,它不能解释火成岩结晶过程的所有复杂现象。因为天然岩浆作用过程,不仅受温度条件控制,而且受压力、挥发分、化学成分及其组合比例等都影响结晶顺序。

24.沉积岩的形成作用及其典型代表性岩石?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

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剥蚀作用: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搬运介质迁移到它处的作用,称搬运作用。有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

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水体流速或风速变慢、冰川融化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搬运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被搬运物质

的脱离搬运介质而停止运移,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作用,称成岩作用。压固、脱水、胶结、重结晶

其典型代表性岩石:

25.变质岩的形成作用及其典型代表性岩石?

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先成岩石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下发生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过程。

动力变质作用:岩层由于受到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强烈应力的作用,可以使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变形、破碎,并常伴随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这种变质作用称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1、断层角砾岩2、碎裂岩3、糜棱岩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火成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作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称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矽卡岩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数千~数万平方公里的很大的区域范围内,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大理岩、

石英岩、片岩、片麻岩

混合岩化作用:是由变质岩向混合岩浆转化并形成混合岩的作用。混合岩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混合花岗岩。

26.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应/结果

(一)温度

温度在变质作用中的作用:(1)发生重结晶作用(2)生成新矿物

(二)压力

1.静压力,又称围压。

作用:使岩石压缩;使矿物中原子、离子、分子的间距缩小;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新矿物。

2.侧向压力,也称应力。

作用:由于挤压或剪切作用可改变岩石的结构、构造,产生破裂、定向排列或变形。同时因摩擦产生的高温,而使岩石变质。

27.三大岩类在怎样的地质作用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会作图,应包括自身类型的转化和各类型间的转化)

28.什么是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岩石圈的永久变形(地质构造、构造形迹)包括哪两大类?造山运动与造陆运动。

构造运动:指由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岩石圈运动、地壳运动)

构造变动:(地质构造)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承受构造运动的岩层或岩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永久变形:褶皱变形和断裂变形

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又称造陆运动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

29.什么是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及其各自形成过程及其反应的地壳运动规律?(会做剖面图)

海侵层位:当地壳下降时,陆地面积缩小,而海洋面积扩大,也就是海水逐渐侵入大陆,这时所形成的岩层,从垂直剖面来看,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同时,新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形成所谓“超覆”现象;上升运动大于下降运动

海退层为:当地壳上升时,陆地面积扩大,而海洋面积缩小,也就是海水逐渐退出大陆,这时所形成的地层,从垂直剖面上看,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细变粗;同时,新岩层的面积小于老岩层,形成所谓“退覆”现象。由下降运动转为上升运动。

30.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有哪些、概念、特点及其反应的地壳运动规律?

1,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

特点:岩层是互相平行的,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的。整个岩层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沉积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古地理环境也没有突出的变化。

地壳运动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

2,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包括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特点:1,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层、古风化壳等;2,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期长期间断;3,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地壳有过明显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地变化。

平行不整合:如果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叫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即反映了地壳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

角度不整合:如果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斜交的,叫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地壳有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并伴有升降运动。

31.什么是岩层的产状?岩层产状要素有哪些?倾斜岩层及面状构造产状的表示方法(用倾向、倾角表示)。熟悉各种产状表达的含义。

定义: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存在状态称为岩层的产状;

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方法:30 倾斜岩层,长线代表走向,短线代表倾向,数字代表倾角。

水平岩层(0-50),长线代表走向;

直立岩层,长线代表走向,箭头指向较新岩层;

倒转岩层,长线代表走向,箭头指向倒转后的倾向。

32.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及判断方法?

概念: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褶皱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的规模可以长达几十到几百千米,也可以小到在手标本上出现。

类型: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

判断方法:

1,从外形上看,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倾向相背),向斜是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倾向相向); 2,从本质上讲,应该根据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区分,即褶曲的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是新岩层,就是背斜;相反,褶曲核部是新岩层,而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

33.何谓褶皱虚脱?

岩层褶皱时,由于层间滑动,在上下层转折端部位容易形成空隙,称为褶皱虚脱。

34.断裂构造有哪些类型?如何根据断层与褶皱的轴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进行分类?如何根据两盘相对运动确定断层的类型?如何根据横断层两侧褶曲核部宽度变化确定两盘相对运动状态。

(1)类型:节理和断层;

(2)分类:纵断层:断层的走向与褶曲的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一致,实际上是走向断层;横断层:断层的走向与褶曲的轴向或区域构造线直交,实际上是倾向断层;斜断层:断层的走向与褶曲的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斜交,实际上是斜交断层。

(3)正断层: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推断层: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枢纽断层:断层运动具有旋转性质,好像上盘围绕着一个轴作旋转运动。

35.断层的组合类型有哪些?其中什么是地堑和地垒,大陆裂谷和大洋中脊属于哪种类型的?

组合类型:从平面上看,断层排列有平行状、雁行状、环状和放射状等;从剖面上看,有阶梯状、叠瓦状、地堑和地垒等。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两侧为上升盘;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两侧为下降盘。分属地堑和地垒。

区域性的大型断裂构造:深大断裂、裂谷

36.什么是地震、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和震中距?

大地发生突然的震动称为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从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37.地震序列及其主要类型。什么是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及二者关系?在一次地震中二者的表现

在一定时间内,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具有成因联系的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类型:单发型地震又称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概念: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经过计算求出的,它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的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地震烈度有多个,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大,震中烈度也越大。

38.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

分布规律: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

学说解释:1,现代地槽;地槽可以发生在板块的不同部位,或海陆的不同部位,其所处部位不同,地槽类型和性质也不同,2,造山作用:两个板块相撞,会产生很大的挤压力,使一个板块对另一个板块向下俯冲或向上仰冲,从而使地槽沉积褶皱或发生断裂,并形成山脉;3,浊流沉积和混杂沉积:在地槽区常形成一些特殊的沉积建造,如复理石建造;4,蛇绿岩套:在地缝合线地带,常出现一套特有的岩石,称为蛇绿岩套,也叫奥菲里建造;5,双变质带:被认为是板块聚合或板块俯冲带的典型标志;6,火山活动;7,地震活动。

39.“固定论”与“活动论”各自的典型代表学说,及其根本差异?地槽区和地台区的区别?

分别是(地)槽台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固定论,主张升降运动无水平运动;水平论主张水平作用力。

地槽区代表地壳上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垂直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

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地槽区的特征:有巨厚的沉积构造,强烈的构造变动,频繁地岩浆活动,显著地区域变质作用和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地台区指地壳上构造活动微弱、相对稳定的地区,垂直运动速度缓慢、幅度小,沉积作用广泛而较均一,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也都比较微弱。地台区的特征:厚度较小的沉积建造,不太强烈的构造运动,微弱的岩浆活动,不太显著的变质作用,丰富的沉积矿产。

40.地台的构造单元有哪些及其特点?地台的双层结构及其反应怎样的地壳运动过程?

地盾:又称台盾,是指地台区中有大面积基底岩石出露的地区;

台向斜:面积广阔,直径数百至上千千米,上面覆有沉积覆盖,具二层结构;台背斜:面积广阔,沉积盖层由边缘向中心逐渐变薄,中心部分有较老岩层出露,甚至有基底出露,沉积建造中常有缺失或间断;

沉降带:多呈狭长带状,拗陷较深,地层发育完全,构造变动比较强烈。

41.什么叫板块,板块划分的依据?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特点、对应的地理实例?

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板块”。

1,拉张型边界,板块在此相背运动,受到拉伸引张作用;主要以洋脊和大陆裂谷为代表。

特征:岩石圈张裂,基性、超基性岩浆涌出,并伴随有高热流值及浅源

地震;洋底深度随着离洋脊距离的加大而增加,热流值降低,洋壳年龄

变老。如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中隆等;+

2,挤压型边界,也叫消亡带,板块在此相向运动,造成板块边界的挤压、对冲。

板块汇聚三种型式:岛弧—海沟型,在西太平这种类型最为典型,如日

本岛弧—海沟、千岛岛弧—海沟;山弧——海沟型,海沟与大陆相临,

如南美安第斯山弧——海沟;山弧——地缝合线型。是两个大陆相撞所

造成的。如喜马拉雅——雅鲁藏布江山弧——地缝合线。

特征: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变质作用强烈。

3,剪切型边界,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常出现在大洋中脊。

转换断层就属于这种边界。

4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大洋中脊两侧的地质特征

岩石圈板块相对于软流圈而言是刚性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若干块体,这些块体称为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

板块是活动的,它围绕一个旋转扩张轴活动,并且以水平运动为主。板块在漂移过程中,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接,或平移错动,这些相互运动方式和相应产生的各种活动带,控制着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1、大陆边界的形态;2、古气候的证据;3、古生物的证据;4、地质构造与岩石分布;5、决定性证据——极移曲线(漂移说复活)大洋中脊两侧的地质特征: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2、海底磁条带的对称排列

3、海底年龄特征

43. 如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双变质带、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P297

双变质带被认为是板块聚合或俯冲带的典型标志。

火山活动:火山分布基本与板块边界一致,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带:

1、沿大洋中脊分布,如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2、沿大陆裂谷分布,如东非火山带

3、沿板块俯冲带分布,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及古地中海火山带

地震活动: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

沿着板块边界(洋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地缝合线、大陆裂谷)分布。中、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俯冲带倾向于大陆的一侧;

发生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张所产生;发生于转换断层带的地震主要由扭错引起;发生于俯冲带、地缝合线的地震主要由挤压作用所产生;发生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地质学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2、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3、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5、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组成部分(矿物)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的岩石特征。 6、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7、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矿物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8、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9、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0、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11、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7、成分成熟度;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花岗岩属于(C) A、中性深成侵入岩; B、中性浅成侵入岩; C、酸性深成侵入岩; D、基性浅成侵入岩。 3、Fe3+:Fe2+如果大于3,则沉积岩底颜色多为(D) A、棕色;B、黑色;C、浅绿灰色;D、红色或棕红色。 4、下列不是矿物的是(C) A、冰; B、石英; C、煤; D、自然金。 5、竹叶状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6、下列单元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7、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B) A、放射能; B、太阳能; C、地球引力能; D、科里奥利力。 8、生物碎屑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9、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C) 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10、长江下荆江段的“九曲回肠”是因为(C)造成的。 A、河流向源侵蚀; B、河流下蚀作用; C、河流截弯取直; D、河流分叉。 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 A、黄玉; B、萤石; C、正长石; D、方解石。 12、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三、判断题 1、岩浆岩中石英和角闪石具有特殊意义,能够反映岩浆岩中SiO2饱和度,因此可以称为酸度指示矿物。×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 1 圈。 2 内部圈层。 3 4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 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698.74%,称为造岩元素。 7 8、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高,但不均匀。 9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 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 12、 先后关系。 13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4、地表形态地貌始终处于不断的剧烈的运动变化中(F) 5、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均匀的增加(F) 6、地质作用既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T) 7、野外观察是直接观察自然界的地质现象(T) 8、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龄(T)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汇编

绪论 一填空题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岩石圈。 2、地球是由若干不同状态和成分的物质呈同心圈层所组成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4、我们主要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作为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其中莫霍面、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地壳元素中的氧、硅、铝、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含量最高,占地壳总量的98.74%,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由一个不连续面康拉德面分为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层和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层上下两层。 8 9、地球内部的三个基本圈层是薄的,铝镁硅酸盐地壳,铁镁硅酸盐地幔和铁镍为主的地核。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质学上采用相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根据地之作用的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12、相对低质年代是根据地质时期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古生物阶段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先后关系。 13、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时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解性等特点。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3、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 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5、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6、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7、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8、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9、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0、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 11、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2、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3、地层: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14、岩层:由上下两个岩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15、地层层序: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16、地层划分: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划分 17、平行不整合:地层内存在区域性剥蚀面,该面上、下地层在大范围内层面是平行的,但地层时代不连续,缺失部分时代地层;两套地层内化石显著变异,岩 性、岩相有大的变化;在剥蚀面上常有古风化壳残余。 18、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

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安庆师范学院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地质学基础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学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大题 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等 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每空1分, 共10分) ()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 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3.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4.我国76年唐山地震成因属于火山地震,今年的汶川大地 震属于构造地震。 ()5.超基性岩浆岩中,SiO2含量为65 %以上。 ()6.地层是一层层沉积而成的,因此,较新的地层在任何情况 下,总是位于较老的地层之上。 ()7.地壳总质量最多的是沉积岩,占地壳表面积最多的是火成 岩。 ()8.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 A 卷) 院系 姓名

)9.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180 ° )10.背斜的核部都是新岩层,向两翼地层逐渐变老。 1 ?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 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 .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2 ?岩浆: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 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2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 石'。 3. 断层: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3.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 裂构造。 4.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其 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堑。 ( )。 2. 矿物比较硬度计中,硬度为 5,7,9 的矿物分别是( )、 ( )和( )° 3.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4. 组成断层的基本要素有:( )、( )和( )° 5. 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 )、( )和( )° 6. 晚古生代是由( )、 ( )和( )三个纪 1.地球内部层圈从外到内可分为( )和 组成。 (每空1分,共20分) 7.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 八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 三、名词解释: 分,共15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4、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6、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7、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8、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的内能引起的、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岩石圈的地质作用。 9、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10、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

11、剥蚀作用:各种外界地质营力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作用。 12、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重力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13、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 14、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5、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 16、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7、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8、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9、晶体习性:生长条件一定时,同种晶体总能发育成一定的形状,这种性质称为晶体的结晶习性。 20、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矿物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2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地质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克拉克值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片麻构造 二、选择题(18×1共计18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铁 C、松柏 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岩

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

2016年园林专业《地质学基础》复习提纲 (有▲符号为要求园林专业重点章及内容)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 地质营力 二、选择/填空 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地质作用的特点(填空) 第一章地球概况,第二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矿物; 岩石圈:由地壳及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所组成的圈层。 二、选择/填空 1.石英、云母的鉴定特征; 2.克拉克值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的百分数)。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依次为(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O、Si、Al、Fe、Ca、Na、K、Mg、Ti、H。它们的总含量占地壳重量的99.98%。

▲第三章岩石 一、名词解释 岩石; 岩性; 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熔岩; 岩浆作用; 侵入作用; 火山作用(喷出作用);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层理; 片理; 分选性; 磨圆度; 二、选择/填空 1.岩浆岩按SiO2分类(填空); 2.岩浆作用包括(填空); 3.岩浆岩、沉积岩的常见结构、构造类型(选择);4.常见岩浆岩名称(选择);

5.固结成岩作用的基本方式; 6.沉积岩的基本结构类型; 7.碎屑结构的基本类型; 8.常见沉积岩名称; 9.砂岩分类; 10.在地质历史中岩石处于消亡中和新生的(无限循环)中。这是因为地质作用改变着岩石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只能有特定种类的岩石存在。 11.火山岩是(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的总称。 三、简答题 1.简述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2.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3.简述陆源碎屑岩磨圆度、分选性与形成过程的关系。 答案: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称为分选性,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称为磨圆度。影响磨圆度和分选性的主要是风化剥蚀产物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搬运距离近的磨圆度差,而经过长期搬运的,反复磨蚀,磨圆度好;分选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沉淀条件的快慢,一般迅速沉淀的分选性差,而缓慢的搬运,会使粒径不同的岩屑逐步沉淀,因此,分选性好。

地质学基础试题八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02145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DOC)

02145地质学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 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 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 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苏铁C、松柏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地质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至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软流圈:在地下深度60-400km范围内,震波速度明显下降,这一层称为古登堡低速层,一般认为在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因此又称为软流圈。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6、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 7、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8、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 9、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10、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11、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2、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13、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1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15、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 16、同斜褶皱:由一系列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倒转褶曲所组成的褶皱,称为同斜褶皱。 17、等斜褶皱:如果一系列相连的倒转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不仅向同一方向倾斜,而且其倾角几乎相等,这样的褶皱称为等斜褶皱。 18、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19、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20、标准化石:演化最快、水平分布最广,鉴定地质年代最有价值的化石。 21、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22、内生矿床: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有用组分富集起来所形成的矿床。 23、外生矿床: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有用元素或有用组分聚集所形成的矿床。 24、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 A、赤道 B、南极 C、北回归线 D、北京 3、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地壳中占98%以上的8种主要元素之一(C) A、硅 B、铁 C、铜 D、镁 5、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B)组成 A、钾铝层;B硅镁层;C、铁镁层;D、硅铁层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要点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与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与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与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3、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 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5、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6、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7、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8、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9、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0、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 11、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2、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与形成时所处的深度与地质构造环境等。 13、地层: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14、岩层:由上下两个岩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15、地层层序: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16、地层划分: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划分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精品

地质学基础试题集

地质题库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 古代)。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 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斜) 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7、矿井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8、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 物)关系的图件。 9、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 段。 10、生产矿井中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脉状岩墙) 和(层状岩床)。 11、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大、中、 小)三种类型。 12、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13、岩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整合接触、假整合接

触和不整合接触)。 14、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三大类。 15、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 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16、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17、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 行性研究) 18、(损失率)是考核资源利用和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主要 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19、储量管理最主要的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动态 表与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 20、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之和), 称为动用储量。 二、名词解释 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2晶质体:由于质点规则排列的结果,就使晶体内部具有一定的晶体构造,称为晶体格架。具有良好几何外形的晶质体,通称为晶质体。 3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或化石群,称指相化石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4、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6、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7、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8、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的内能引起的、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岩石圈的地质作用。9、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10、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11、剥蚀作用:各种外界地质营力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作用。12、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1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 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 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 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 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 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专科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幔核界面-古登堡面位于地下约(A )。 A.67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57Km处 2.由于昼夜、季节温差变化,岩石反复遭受膨胀和收缩发生的风化作用是(A )。 A.剥离作用 B.潮解作用 C.卸载作用 D.冰劈作用 3.下列不属于海水运动的形式的是(D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紊流 4.羊背石是下列哪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D )。 A.风化作用 B.河流侧蚀作用 C.海水的剥蚀作用 D.冰川刨蚀作用 5.下列矿物中,不会在岩浆岩中出现的是(A )。 A.红柱石 B.斜长石 C.橄榄石 D.角闪石 6.当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育-古风化壳,且下面一套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面一套地层无变形,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应是( A )。 A.角度不整合 B.假整合 C.整合 D.平行不整合 7.下列选项中,属于节理力学成因分类的是(ABD )。 A.纵节理 B.横节理 C.张节理 D.斜节理 8.形成大理岩的常见变质作用类型是( C )。 A.动力变质作用 B.混合岩化作用 C.接触变质作用 D.区域变质作用 9.下列选项中,纵波能通过而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B )。 A.岩石圈 B.外核 C.过渡层 D.内核 10.下列矿物中,属于极不完全解理的是( D )。 A.云母 B.萤石 C.角闪石 D.石英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蚀地貌的是( B )。 A.雅丹地貌 B.岩漠 C.沙漠 D.砾漠 12.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称为外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下列选项中属于内能的是(CD )。 A.太阳辐射能 B.日月引力能 C.生物能 D.结晶能与化学能 13.羊背石是下列哪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D )。 A.风化作用 B.河流的侧蚀作用 C.海水的剥蚀作用 D.冰川刨蚀作用 14.确定背斜或向斜的主要依据是(B )。 A.两翼地层的产状 B.核和翼部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C.地形的高低起伏 D.转折端的形态 15.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称为( A )。 A.震源 B.震中 C.震域 D.震中区 16.下列矿物中,不会在岩浆岩中出现的是( A )。 A.红柱石 B.斜长石 C.橄榄石 D.角闪石 二、多项选择题 1.矿物的力学性质与矿物的晶体结构等有关,是矿物受外力作用后的反映,主要包括(ABD )等。 A.解理 B.密度 C.断口 D.硬度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变质岩的是(AD )。 A.板岩 B.闪长岩 C.泥岩 D.千枚岩 3.冲积物的特征包括(A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