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简答题(带答案)


1、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每级

模式的作用?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逻辑模式、外模式(子模式)、 内模式(物理模式)。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是对各个用户或程序所涉及到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内模式是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

逻辑模式是系统为了减小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并对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综合抽象而得到的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通过外模式,可以方便用户使用和增强数据的安全性。通过设计内模式,可以将系统的模式(全局逻辑模式)组织成最优的物理模式,以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改善系统的性能指标。



2、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对信息世界的管理对象、属性及联系等信息的描述形式。概念模型不依赖计算机及DBMS,它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全面的反映。概念模型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得到,对概念模型数据化处理后就得到了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3、 对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进

行描述。

数据库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各阶段的主要内容为:

① 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并分析用户对系统的需要和要求,弄清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

②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③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其性能进行优化。

④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⑤数据库实施阶段: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操作语言和宿主语言.根据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系统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价、调整和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