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正确的施肥方法

甘蔗正确的施肥方法

甘蔗正确的施肥方法

甘蔗根系发达,生长期长(-般为10-11个月),所以每茬都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以维持长时间的生长。因此种植甘蔗时增施有效活菌数在5亿以上的金宝贝微生物菌肥,能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并且对提高产量和改良土壤的效果+分有效。

1、施用基肥

施足基肥可使甘蔗迅速发芽,根系迅速伸展,分蘖早而苗壮。如果基肥施用不足,仅靠后期追肥,则会导致苗不壮,容易上粗下细,根基不牢,易倒伏。基肥-般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因甘蔗根系发达,生长周期较长,辅以金宝贝微生物菌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补充所需肥カ。

2、追肥

甘蔗在幼苗阶段需肥迫切但需肥量少,对氮的需求量大,钾和磷次之。虽然甘蔗苗期需肥少,但苗期施肥对甘蔗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苗期施肥不足,会导致苗、蘖生长矮小,发育不良,即使以后补充肥料,也难以恢复,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苗肥以高氮速溶性肥料为佳,建议使用复合肥,再配以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如粪肥不足,可适当增加肥料用量。施用时宜结合中耕培土直接穴施,或兑水穴施,在干旱时应兑水穴施。另外,要及时查缺补苗,使群体生长整齐。

甘蔗正确的施肥方法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的 发展与现状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科学施肥工作的具体落实形势,它不仅涉及肥料施用技术、推广服务形势,还包括与肥料有关的管理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情况回顾 纵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1979年开始的、历时10年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为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县级土壤肥料分析化验室,配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分析化验人员,按统一规定面积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获得上亿个化验数据,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各级土肥站在土壤普查过程中,利用所学握的测试数据和图件资料,按土壤基层分类单元和不同作物,定点连续布置大田科学施肥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资料。应用土壤肥力差减法、多水平试验选优法、养分丰缺指标法等方法制定了不同的因土因作物施肥的技术方案。到1993年全国已有1800多个县(市)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1992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农业部签订定了平衡施肥项目合作协议,在河北省唐山市、黑龙江省双城市、陕西省宝鸡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金华市、湖南省邵阳市、四川省泸县7个主要农作物带开展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土肥工作者借此机会接触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施肥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模式,为农业部和各项目省培养了一批土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国内科学施肥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该项目共在33个土壤类型上完成田间

甘蔗的种植技术

甘蔗的种植技术 甘蔗的种植技术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因此甘蔗生物产量高,收益大。新植甘蔗采用栽种甘蔗苗繁殖,栽种后不久即生根,长出许多嫩芽,形成丛状。收割时仅收割甘蔗茎,将根仍留在土壤内,即宿根,来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茎; 因此,甘蔗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获多的可达7~8 次,在中国一般为3 次,即三年后挖去宿根,重新种植。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 作物。甘蔗秆直立,粗壮多汁,表面常披白粉。叶为互生,边缘具小锐齿状,花穗为复总状花序。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 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 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 小时以上。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较好。土壤ph 值在4.5 ~8.0, 甘蔗都能生长,但以土壤ph值6.5 ~7.5 为适宜。 甘蔗下半截甜。这是因为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它吸取的养料除了供自身生长消耗外,多余的部分就贮存起来了,而且大多贮藏在根部。甘蔗茎秆所制造的养料大部分都是糖类,所以甘蔗根部的糖分最浓。除此之

外,甘蔗的叶子和梢头部分要积聚充分的水分,以供叶的蒸腾作用所需,根部的水分相对来说就很少,梢头的大量水分冲淡了糖分,所以梢头没有根部甜。 一些甘蔗品种具有固氮作用,在固氮菌的作用下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将无机氮转化为自身的有机氮。与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不同的是,甘蔗不形成根瘤,固氮菌是生活在甘蔗茎的细胞间隙中的。 甘蔗的工栽培甘蔗【蔗苗和宿根】:田间甘蔗种植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后平植或斜植。也有采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时,在将要采收的原料茎的梢头上,采取二支双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开工期,只能用于春植或一期糊仔。其它还有分蘖切离苗及各种侧芽苗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植期】: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台湾大约14 ~ 18 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12 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 间作】: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可以间 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苖长大之前收获 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但有个条件需要遵守,就是间作的作物不 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适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类、 玉米、西红柿、大蒜、马铃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轮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后又回到新植。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前,把新

(完整版)中国的制糖历史回眸汇总

中国的制糖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诗经·大雅》中就有:“周原朊朊,堇荼如饴”,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 这说明,中国远在西周时代,就有了饴糖。 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 饴糖,属淀粉糖,所以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饴糖,用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 自西周创制以来,饴糖在中国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 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第89篇中,记述最为详尽。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为后人长期沿用。时至今日,街边还有小贩在售卖麦芽糖。 但是,现代通常所说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的制糖。 甘蔗制糖,最早记载于公元前300年的印度《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甘蔗的国家,也是两大甘蔗制糖发源地。在世界早期制糖史上,中国和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在东周时代。 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早在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 交州,在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与上述的楚国,同是中国的南方,是中国甘蔗制糖最早的地区。 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这里的加工技术已经提高了一大步。

甘蔗种植技术要点

甘蔗种植技术要点 一、整地 1、先犁遍蔗地,然后再耙碎耙平。 2、开蔗沟行距:坡地~1米、水田~1.2米,沟深5~7寸,沟宽6~8寸,沟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细土。 二、种苗处理 1、砍种:要求砍成双芽段,砍种时注意不要砍坏蔗芽和砍破种苗两端切口。 2、浸种: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时或清水浸种24~36小时,可提高发芽率。 3、消毒:用2%多菌灵药液浸种,消毒5~10分钟,可防凤梨病的发生。 三、种植 1、施足基肥:种植时亩施复合肥80~100斤,有腐熟的农家肥混施更好。 2、下种前,结合施放基肥,每亩施放3%呋南丹6~8斤或特丁磷6~8斤,防地下虫危害种苗,确保发芽率。 3、下种:用双行品字形或双行摆种,蔗芽向两侧平摆。亩用种苗约1400斤,每米下种芽数要保证达10~12个有效芽。下种后用碎泥覆盖一寸左右。 4、开排水沟:水田种的在蔗田周围开通排水沟,田块较大的还要开十字沟,确保蔗田雨后不积水,防止蔗种浸坏变质影响萌芽率。 5、除草:甘蔗种植后1~2天,需进行地面封草处理,即亩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地面防杂草。

四、苗期管理 种后加强蔗田的管理,一要防蔗田积水,一要防人畜残踏。甘蔗齐苗3~5叶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施肥,亩施尿素10~15市斤,以促进蔗苗健康生长。蔗苗开始分蘖时,每亩用高效杀虫剂全面喷杀一次,防止苗期螟虫危害。 附甘蔗品种简介: 新台糖22号: 该品种早熟、高糖、萌牙良好、生长快、中至中大茎、易脱叶、茎基部粗大、宿根性好、抗病力强、抗虫为为中等,耐旱力强,适宜缺水地区及较高坡地种植,植株高大、用肥少,一般亩产可达6~11吨。 新台糖24号: 该品种萌芽迅速整齐,中期生长快,全期生长优、易封垄,适合粗放栽培、茎中等、不易倒伏、宿根性好,根系发达耐旱性强,抗病抗虫力台,具野生血缘。对一般坡岭土垠适应性较强,亩产可达7~10吨。 新台糖25号: 属中早熟品种、高糖、萌芽整齐、分蘖力强、初期生长快,生势优、中茎易封垄、宿根力强、抗病虫为中等,适宜在中低坡或水田种植,一般亩产可达6~10吨。 新台糖27号: 该品种早熟、高糖、萌芽整齐、分蘖力旺盛,初期生长慢,中后期迅速,全期生长优、中大茎、茎粗且重、宿根性佳,抗病虫力为中等,适宜地力中等以上的砂垠土或粘土种植,一般可种在低坡及水田,亩产6~10吨。 粤糖89/168: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作者:姚航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0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市场对于经济作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其中甘蔗就是常见的经济作物,是制作蔗糖的重要原料,同时也能够提炼乙醇。广西地区盛产甘蔗,甘蔗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农作物。但是近几年受到病虫害、灾害天气、栽培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甘蔗产量下降,与其相关的行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基于此,对甘蔗高产栽种技术进行探讨,简单分析了甘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给出了提升甘蔗栽培产量以及预防病虫害的建议。 关键词甘蔗;高產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广西地区盛产甘蔗。甘蔗对于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对于栽培技术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想实现高产量,就必须尽可能提高高产栽培技术水平。近年来,广西地区病虫害问题在甘蔗种植中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使得甘蔗的产量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甘蔗的产量,需要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向蔗农普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促进甘蔗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甘蔗的高产栽种技术 1.1 选择合适的甘蔗品种以及栽种时期 目前市面上的甘蔗种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而甘蔗的质量与品种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根据栽植地的情况进行品种选择,比如需要考虑到栽植地的气候条件、降水量、土壤环境等,保证栽种的甘蔗能够适应环境。广西地区一年四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充足,全年均可种植甘蔗,但需要根据季节来选择适合当季的甘蔗品种。春冬两季气温稍低,因此种植时需要注意保温,可以覆盖地膜进行保温[1]。 1.2 种茎选择 选择好种植品种之后,需要对种茎进行选择,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选取优良种茎。1)要选择外形饱满、外表没有明显损伤的种茎,而且要保证种植的种茎本身没有携带病虫害。2)要尽可能选择长势比较健康、质量较好的种茎,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选择好种茎后,应该去除损害、腐烂的部分,并且采用合适的药剂对其进行浸泡消毒,一般浸泡10 min左右即可。 1.3 整地

中国甘蔗糖业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4383129.html, 中国甘蔗糖业存在的问题、 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作者:杨枝煌 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13期 摘要:在实地考察广西和湛江两地甘蔗主产区与国内外甘蔗糖产业比较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糖业一方面遭受进口糖和走私糖的冲击,另一方面受到国内没有补贴、进口管制不善、自然灾害不断等持续打击,需要切实解决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精准脱贫、产业法治、贸易管制、转型升级、损害救济等各方面问题,从而将糖业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产业。 关键词:甘蔗糖业;发展食糖延伸产业;食糖的小生产大市场;示范产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77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甘蔗糖产业一直是我国主产区农业支柱,攸关数千万农民的致富脱贫。但是虽然我国食糖供需缺口一直高达数百万吨,却因为管理不善损害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中国作为全球食糖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中国需求”理应成为影响世界食糖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却时常面临国外冲击而失去价格主导权甚至多次遭遇颠覆性风险。为了挽救整个甘蔗糖产业,急需召开一次“遵义会议”,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保障产业安全,实现产业链整体科学发展。 一、我国甘蔗糖产业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400年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甘蔗制糖方法。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制糖技术更加发展。明朝嘉靖年间发明了白糖后,制搪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可以说,自甘蔗在中国培植以来至鸦片战争之前,食糖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甜蜜事业。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国外甜菜糖和甘蔗糖产业异军突起,打败了中国糖业。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糖产业进入了跌宕起伏时期,中国从世界第一的糖业大国断崖式降格为1949年的世界第26位。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一直努力,但也是惊心动魄。目前中国是第四大产糖区,仅次于巴西、印度、欧盟;第五大消费区,排在印度、欧盟、巴西和美国之后。从产量和消费量来说,我国糖业经过60 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制糖企业和糖农遭遇了“过山车式”的市场震荡。1949—1978年,由于实行严格计划经济,国家提供定量配给、独家经营、控制价格、限制消费和控制生产等措施来寻求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反而使食糖成为短缺产品。但是这个时期,由于实行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赶超战略,糖业也因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处于支持工业的沉重状态;1979—1990年,食糖经营有所放开,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经营双轨制,但主要还是国家对食糖实行统购包销政策,食糖全部由商业部统购统销,食糖市场依然没有形成或者说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状

甘蔗种植技术

甘蔗种植技术 一、地块选择和机耕 甘蔗种植要选择排水便利的地块,不选择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如果上茬为甘蔗,首先要用旋耕机打碎蔗头,这样不仅土块细碎,还可以减少甘蔗锯天牛为害;耕地要用大马力拖拉机深犁,最好达到35—40厘米深;然后用旋耕机打一次,耕后的泥土要细碎、平整。 二、行距和开行方法 如果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行距可适当加大,行距为1米至1.2 米为宜;如果是坡地,可选择小行距种植,行距0.8米至1米为宜。坡地开行要和等高线平行,行向不要顺坡而下,否则降雨会把肥料和蔗种冲刷出来。 三、蔗种选择和处理 旱坡地选择台糖22号种植,水肥较好的地块可选择粤糖93/159或粤糖00/236种植。蔗种最好选取鸡蛋黄以下40—50厘米长度的尾茎做种,由于尾茎种病虫害少,蔗芽活力好,在干旱或低温时不容易烂种,甘蔗出苗早、齐、壮,容易获得高产。 蔗种要消毒,可用0.2%多菌灵(如100克50%多菌灵兑100斤水)浸种。 四、种植操作方法 每亩施用50公斤“兴桂农宝”复混肥作基肥,如同时施入一些有机肥更好, 施肥后盖一层薄土,注意要先施肥,再摆种,每米的下种量12芽左右。摆放蔗种后,每亩施用5公斤左右农药颗粒剂,然后盖土5厘米左右,再盖膜,盖膜要求拉直、拉平、拉紧,紧贴地面,膜的两边用碎泥密封。 五、田间管理 1、大培土施肥 从4月底开始,一些种得早的甘蔗(每米有12苗以上)就可以进行培土施肥了,越早培土施肥甘蔗长得越好。大培土每亩施用“兴桂农宝”复混肥150公斤、20公斤的尿素和20公斤钾肥;同时每亩施用5公斤左右农药颗粒剂。 2、防水排涝

4月份后,逐步进入雨季,水田种植的甘蔗,容易积水,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引起甘蔗烂种烂芽,因此要注意地势低地块的防水排涝工作。 3草害的防治 一般种植甘蔗后和大培土后各喷一次除草剂,用阿特拉津200克+乙草胺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封闭蔗行,但如果错过了防治时机或有多年生杂草为害,每亩用阿灭净200克左右和二甲四氯钠60克左右混合喷雾,当然也可以用其它除草剂,根据杂草的老嫩程度适当增加一些除草剂的用量。 4、虫害的防治 蔗区主要害虫是甘蔗钻心虫,除种蔗和大培土时各施用农药颗粒剂5公斤左右外;如果甘蔗心叶有“花叶”现象产生,要用“杀虫双”300倍液喷雾于甘蔗心叶,防止风折蔗和死尾蔗的产生。 5、甘蔗剥叶 甘蔗“三叉口”下50厘米的叶片要保留,至少保留10片以上青叶,剥掉黄叶,不要剥伤甘蔗。 六、甘蔗收获 用小锄低砍,砍入蔗地3厘米左右,有利于宿根蔗低位芽萌发。 七、宿根蔗的管理 甘蔗收获后或开春后要及时对宿根蔗地进行清园,及时进行犁垄松蔸,促进地下芽迅速萌发出土,结合犁垄松蔸,尽快查苗补苗,凡长50厘米以上行长无蔗兜(苗)的,甘蔗未出苗时用种茎进行补种,如出苗较高,可在蔗苗较多的地方移一个蔗蔸进行补种。 结合犁垄松蔸,亩施50公斤“兴桂农宝”复混肥进行催苗,促进地下芽早发芽,另外,要施用5公斤左右农药颗粒剂。同时喷除草剂封闭。 宿根蔗的后续管理和新植蔗管理基本相同,可参考新植蔗的管理

甘蔗田间管理技术

甘蔗田间管理技术 一、新植蔗田间管理技术 1、前期田间管理(甘蔗下种后至12片青叶) (1)杂草清除。前期田间杂草的生长速度比甘蔗快,特别是新植甘蔗。必须及时进行拔除或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除,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甘蔗杂草的化学喷除可用蔗无草、蔗吉或蔗帝等化学除草剂一包兑三桶水进行喷杀。 (2)查苗补苗。在甘蔗萌芽末期,大部分蔗苗有3片叶时,发现有33厘米以上的缺株断行,需补苗,补苗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以假植苗补植:甘蔗下种时,即在田边地角预育一些种苗待用,由于在同一块田,不仅补植省工,且可带土移植,容易成活。 ②利用蔗蔸补苗:选择品种相同而又不留养宿根的蔗蔸,带土挖来补植。 ③补植时间:一般选择傍晚,阴天或雨天后进行,补植时盖好细土,压紧浇上水,待成活后,及时追施一定肥料,促其生长。 ④当甘蔗长到4—6叶时,亩施尿素15公斤壮苗肥促进分蘖,然后培土5—6厘米。凡地膜覆盖的蔗地当甘蔗齐苗后,在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全揭膜,并提早施肥管理。 (3)防洪排涝。低洼、水田改种甘蔗以及容易渍水的蔗地要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渍水,确保甘蔗正常生长。甘蔗苗期需水量少,适逢雨季,应注意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浸泡”。 (4)追肥培土。在蔗苗基本上长出5~6片真叶时及时进行追肥,追肥实行开沟深施肥以避免肥料流失,促进蔗苗和新根的生长,促进早分蘖、长壮分蘖,结合小培土亩施尿素20千克加30千克复合肥和5~10千克钾肥,结合中耕除草并进行甘蔗小培土,此次培土不宜过高。以松根除草为主,一般要求4~5寸即可。 2、中期田间管理(从分蘖期至生长盛期)。 (1)重施攻茎肥。甘蔗伸长期是发大根、开大叶、长大茎需养分最多的时候,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50%以上。因此,必须重攻茎肥,而且以施氮肥为主,以促蔗茎生长和增粗,防止早衰,提高产量和糖分。每667米2(1亩)施尿素10~13公斤,腐熟人粪尿2500~3000公斤,饼肥25公斤,如基肥和前期磷、钾肥不足,可结合补施磷、钾肥。若蔗株生长旺盛、叶色浓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年修订版)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样品采集与制备、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壤与植株测试、肥料配方设计、配方肥料合理使用、效果反馈与评价、数据汇总、报告撰写、耕地地力评价等内容、方法和操作规程。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和不同主要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引用标准 本规范引用下列国家或行业标准: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实验技术规程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土壤监测规程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实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配方肥料 以土壤测试、肥料田间实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用各种单质肥料和(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配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品种的肥料。肥料效应 肥料效应是肥料对作物产量或品质的作用效果,通常以肥料单位养分的施用量所能获得的作物增产量和效益表示。

施肥量; 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或养分的质量或体积。 常规施肥 亦称习惯施肥,指当地有代表性的农户前三年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钾肥)、施肥品种、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可通过农户调查确定。 空白对照 无肥处理,用于确定肥料效应的绝对值,评价土壤自然生产力和计算肥料利用率等。优化施肥 指针对当地(一定区域)的土壤肥力水平、作物需肥特点、肥料利用效率和相关配套栽培技术而建立的作物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种类、时期、数量、比例和方法。 地力 是指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耕地地力评价 耕地地力是指根据耕地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的综合特征。耕地地力评价是对耕地生态环境优劣、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耕地潜在生物生产力高低进行评价。 肥料利用率 是指作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 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实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实验。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实验 4.1.1 实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实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 实验设计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罗向兴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9期 摘要:巴结镇、泥凼镇是兴义市的甘蔗主产区。近年来,甘蔗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实现节本增效、高产高糖和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目的,现将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蔗农参考。 关键词:甘蔗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C)-0000-00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丰产潜力大、宿根性强的品种,如红果蔗。 2 摆种前准备 2.1选种砍种 选择无病虫危害、无裂缝,芽鳞新鲜且成熟的蔗梢作种茎,砍成2~3芽一段,使上下位芽在一个完整的节间内。砍种时, 从上位芽上方1/3和下位芽下方2/3的位置用锋利的薄刀各斩一刀, 切口斜度以45°为宜,要做到不破种茎、不伤芽。 2.2种苗处理 晒种。蔗梢苗因节间较密,组织鲜嫩,含水量高,所以采种后要在太阳下晒种5~7天, 至叶鞘略呈皱缩。 浸种消毒。种苗捆好后采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种1-2天,也可用50%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催芽。消毒后将种茎平放成堆,盖上稻草,适量浇水,外用薄膜覆盖,温度控制在25~30℃, 待芽伸长至1cm左右, 即达标准。 2.3整地、开沟、施肥 整地前,应及时清除田间枯叶和杂草,蔗田最好机耕,要求二犁二耙,耕作层深度达50 厘米,要耙碎整平,土壤要疏松。

蔗田耙碎整平后,挖植蔗沟时尽量加深,采取“深沟浅种”方式,以便达到保肥、保水效果。植蔗沟根据地形分为两种基本规格:①平坝地,沟距120cm,沟底宽35cm,够深35cm; ②缓坡地,沟距100cm,沟底宽30cm,够深30cm。 底肥一般在摆种前施入,应将肥料均匀撒在植蔗沟内然后再盖上3cm厚薄土,避免播种时 肥料与蔗种直接接触。施肥量一般为每亩800~1000kg腐熟农家肥加50kg多元复合肥或每亩100kg多元复合肥。为有效防止蔗螟危害,在施肥时,每亩用地虫杀净4~5kg与复合肥拌匀 施入。 3摆种覆膜 3.1摆种 摆种根据蔗茎大小,蔗芽稀密的不同,可适当加大或缩小种段间距,芽稀的密摆,芽密的稀摆。每亩下种量以7000~8000个健康蔗芽为宜。 据植蔗沟沟底的宽度和种芽数,摆种一般为2~3排,沟底宽30cm的摆2排,沟底宽 35cm的摆3排。摆放时,蔗种要平放在植蔗沟内,芽向左右两侧,不要摆成“天地芽”。 回土盖种时,用锄头将沟垄侧面的细土掏向沟中心,均匀地将蔗种及底肥盖上,先将种苗轻压入土后,再回土以利发根。一般盖土厚不超过10cm为宜。 3.2覆膜 覆膜前每亩施用米乐尔2-3公斤防止地下害虫,喷洒乙草胺或阿特拉津防除杂草。覆膜时贴着地面铺平拉紧,封好四边,每亩用宽幅50cm的地膜约3~3.5kg。 4 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 地膜栽培的甘蔗萌芽率、分蘖率都高, 一般在3~5片真叶时间苗, 间苗原则为:“间密留疏, 间弱留强”。1~2节时定苗,每亩留无病健壮的主茎苗6000株左右。如有缺株断行的,应及时 用蔗种补植或移密补稀,保证苗数。 4.2肥水、除草及培土管理 在蔗苗分蘖中后期,每亩施尿素10~15kg,施肥量视苗情而定,将肥料均匀撒施于蔗沟内,之后进行适当培土。水肥条件较好的蔗田,苗期杂草生长迅速,施提苗肥前,要先拔除杂草再追肥培土。

甘蔗国内外研究进展

甘蔗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技术领域发展和趋势 食糖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中国的食糖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食糖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食糖生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甘蔗主要产区转移到广西、云南和广东湛江,以旱地蔗为主,特别是广西蔗区,旱地甘蔗占90%以上,先进适用的旱地甘蔗栽培技术研发尤为重要。 近20年来,我国在旱地甘蔗节本高效栽培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获得一批科研成果,促进了蔗糖业的发展。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各省(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支持,先后组织实施了“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研究”、“甘蔗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大面积亩产吨糖田综合技术开发”、“甘蔗电脑专家系统开发及应用示范”等项目,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提高了蔗农种蔗水平,对蔗糖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甘蔗单产不断提高。 在良种繁育上,近年来我国兴建了一批高水平、上规模的甘蔗繁育基地,繁育基地建设既有科研、教学单位、国有企业,也有私人企业,全国良种繁育面积达6000多km2,年

繁育良种100万t以上,其中广西北海、南宁和云南开远、弥勒及广东湛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 通过建立甘蔗优良新品种繁育基地,研究健康种苗生产、高倍系数的良种繁殖技术以及与甘蔗新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标准化的甘蔗新品种高产高效种植管理和“科研+企业+农户+基地”模式的甘蔗高产高效良种繁育的有效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今后甘蔗的高产高糖高效益低成本生产,以及制糖企业大规模、高综合生产的发展方向,甘蔗的选育种和引种目标也应该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目标,建立新的甘蔗选育种和引种理念,创新良种。甘蔗新的选育种和引种理念可概括为“高、大、硬、强、脱”,“五字育、引种目标”。这一育、引种目标,不仅保持原有高产高糖的农艺性状,也包括了生理生化和抗逆性的内涵。 (二)国外技术领域发展和趋势 巴西是一个产糖大国,种植甘蔗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遍布全国各地的糖厂是巴西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工艺简单,直至上世纪80年代,巴西糖厂只能用甘蔗制糖,大量废料不仅白白流失,还严重污染了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巴西对制糖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据巴西农业部制糖和乙醇局局长安热拉·布雷萨介绍,为了使蔗糖业获得生存和发展,巴西以循环经济的新思路,给制糖业确定

甘蔗施肥技术

甘蔗施肥技术 一、甘蔗需肥特性 甘蔗生长期长,从萌芽到工艺成熟,需一年左右,甘蔗根系发达,茎干粗壮,茎高2米以上,一般亩产量5—8吨,高的可达10吨以上。甘蔗是高产作物,整个生育期吸收养分多,需肥量大。据资料记载,每生产1吨甘蔗需吸收氮1.5—2公斤、磷0.4—0.5公斤、钾2—2.5公斤、钙0.46—0.75公斤、镁0.5—0.75公斤。 甘蔗一生可分为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工艺成熟期。甘蔗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1:2.2。甘蔗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8%、9%、4%,至分蘖期分别占16%、18%、14%,至伸长期分别占66%、68%、74%,至成熟期分别占10%、6%、8%,以上情况说明,甘蔗生长前期要有充分的养分供应,以促进根系发育,早分蘖、多分蘖,提高甘蔗有效茎数。甘蔗生长中期(伸长期),甘蔗生长迅速,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表现出明显的吸肥高峰,此时营养供应要充足,否则会直接影响甘蔗产量。 二、施肥原则 根据甘蔗营养需求和特点,高产栽培施肥要根据“营养与生长需求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1、重视有机肥施用,创造条件广辟有机肥源。 在甘蔗栽培中,厩肥、沤熟的堆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有机肥宜作底肥,一般亩使用1500公斤,均匀施于种苗两侧或种苗上,然后将化肥施在堆厩肥上盖土。有条件的蔗区在蔗田中应积极间作绿肥、豆科作物等,在甘蔗追肥培土时与化肥一起配合压青。 2、根据甘蔗各生育期特点,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重视

攻茎肥,补施壮尾肥。 施足基肥,在甘蔗栽培时,将全生育期20~30%氮肥、60~80%磷肥、60~80%(如量少全部作底肥)钾肥、硅肥混合作底肥,施用种苗两旁或种苗上,再行盖土。 重施攻茎肥,5月底、6月初,雨季来临,甘蔗开始拔节时,采用全生育期60%以上的氮肥和20%~40%磷肥,混合均匀施于蔗根基部,进行大培土。 补施壮尾肥,甘蔗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后期易脱肥,为保证后期不早衰和次年宿根蔗芽的营养,应在8月中下旬,及时补施壮尾肥,一般用全生育期10%速效氮肥。 三、施肥技术 甘蔗施肥,要重施基肥,巧施追肥,不要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应根据甘蔗的需肥量和吸肥特性,进行合理施肥。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种植甘蔗首选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据我站多年试验,应用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产达12%左右,亩增收节支近200元,效果非常明显。操作方法是:农户到乡镇农技中心请技术人员帮助或指导取土,然后送到县土肥站化验,领取施肥建议卡,按卡购肥施肥即可。(当然,测土配方施肥也不可能做到每家每户每一块地块都取土化验分析,一般按500—600亩取一个代表土样化验分析提出施肥建议,其它田地块的施肥按肥力对比略增减施肥量)。 (二)按经验配方施肥。 以中等肥力的甘蔗地为基准,推荐施肥量和折算单质肥料配方为: ①亩产5-6吨,亩施纯氮17-20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16-18公斤,氧化镁4-6公斤,硫3-5公斤;折亩施尿素37-45公斤,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 (修订稿) 二○○六年四月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制备、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壤与植株测试、肥料配方设计、配方肥料合理使用、效果反馈与评价、数据汇总、报告撰写等内容、方法与操作规程和耕地地力评价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2 引用标准 本规范引用下列国家或行业标准: GB/T 6274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497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310-1996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3.2 肥料 fertilizer 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GB/T 6274-1997中2.1.2)。 3.3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GB/T 6274-1997中2.1.4)。 3.4 无机[矿质]肥料 inorganic[mineral] fertilizer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GB/T 6274-1997中2.1.3)。 注:硫磺、氰氨化钙、尿素及其缩缔合产品,骨粉过磷酸钙,习惯上归作无机肥料。 3.5 单一肥料 straight fertilizer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通称(GB/T

北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

北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北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 北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前仅限于长江以南地区种植。近年来通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黄淮流域甘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种植过程中,不能用甘蔗的茎进行高温育芽,如用茎育芽,甘蔗是不会栽培成功的。要想甘蔗产量高,必须用蔗梢育芽。 选种选用特早熟、拔节快的品种,如北方红皮甘蔗、黑果遮、甜城系列甘蔗号等。北方甘蔗种植技术要点 催芽选晴天把种蔗梢放入无污染清洁的水中浸泡48小时,然后检查种蔗梢浸水饱满情况,如饱满可捞出。为了防止种蔗梢感病,可用多菌灵、敌克松配制的溶液浸泡10-20分钟。捞出后晾1小时,放在背风向阳处,下铺湿草,上用塑料薄膜封严,温度保持在18℃-25℃,夜间用棉被或软草盖好保温。为防止闷芽,每24小时透1次气,透气时间2小时。一般芽长2厘米左右即可停止催芽。催好芽后小心地将芽鞘慢慢剥掉,以免碰掉种芽。注意发芽的种蔗梢不用催芽。 整地种植甘蔗的地块要适当加深耕作层。翻土晒白,加速土壤风化,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虫草害。播种前把农家肥、复合肥均匀撒在地里,然后深耕,耙平备播。也可以把农家肥和复合肥集中穴施,即把所有的肥料在播种时施在离蔗芽15-18厘米的地方。 播种播种最好在下午进行。每亩选种蔗梢1150-1200段,每段正常发5个左右芽,亩定植5000-6000株。可采用宽窄行或等行种植,株距25-33厘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140厘米,窄行距80厘米;采用等行种植,行距110厘米。按照所采用的种植模式开沟,沟深15-20厘米,沟开

甘蔗种植管理与叶面肥施肥技术

想要甘蔗长的粗壮又甜,就要有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案和施肥方法。 甘蔗种植 种茎选取:应选取甘蔗的稍部或近稍部附近的几节作蔗种,并要求新鲜、粗壮、蔗芽饱满壮实且无病虫害和外伤、畸形。 斩种:用锋利的刀经过消毒后才用于斩种蔗,下刀时应该倾斜,斩于蔗节间距下端1/3处,切口应平整,不破裂至节头伤及蔗芽。 消毒:为减少病虫害,要求蔗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将蔗种浸泡入用50%可湿性多菌灵稀释500倍或甲基托布津稀释800倍的溶液中5~10分钟。 浸种:所用蔗种必须吸足水分,砍蔗时的绿叶数不足4片的蔗种,必须浸入水中1-2天。于水中加入诺普琳甘蔗专用肥0.3—0.5%溶液效果更好,用它喷淋蔗种至湿透。 催芽:为确保出芽率,齐苗,最好采用催芽,尤其冬植过寒潮来时,其方法是采用温室,或地膜覆盖来催芽,一般把蔗种处理后的集成堆,每堆300-500kg,淋足肥水,再将每堆蔗种的四周用地膜盖严,2天后注意检查堆内的湿度、温度,要求内部温度达30度左右,当超过35度以上时,即开膜通风降温(不全揭),以后每天查一次,湿度不够时要淋水,待芽爆出来至1厘米左右,即可以进行下种。 施肥:施足底肥,用诺普琳生物有机肥50--100kg,均匀施入植沟且与沟土伴匀后再排种,注意不让蔗芽靠近肥料,以免烧苗。 防虫除草:盖土前亩施用现时当地推荐的低毒,低残留的防下虫药物,然后再盖上土,并成龟背状。喷除草剂及覆盖地膜下种盖土后或1-2天后,则可喷芽前除草剂,最好与诺普琳多肽长效液肥混用。 甘蔗收获及后续管理 当甘蔗茎田间锤度达21%以上,蔗糖分13.5%以上时可以收获,应采用小锄低砍,入土3-5厘米,不但可以增加蔗重,还为下一年度下位芽的萌芽创造条件,让宿根蔗长得好,产量高,宿根年限延长,减少新种次数。同时还要把所有的蔗笋同时也砍完。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详解

核心提示: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营养,科学施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当前肥料施用上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普遍等问题,农业部在2005年初提出要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大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将该项技术的推广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之一,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资源浪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今年2月21日,农业部又专门召开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的成效与经验,全面动员和部署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动春耕备耕开展。农业部决定2006年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为农民办理15件实事的第一件,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使100%农户获得配方施肥建议卡、100%得到施肥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到6.8亿亩,并带动全国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会上提出,今年,国家将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扶持力度,财政补贴资金由去年的2亿元增加到5亿元以上。全年免费为4000万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力求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100%,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2.8亿亩以上,辐射带动6.8亿亩,为做好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杜青林要求: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有专人负责组织,打破部门界限和常规做法,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今年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土肥工作的技术力量,广泛调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技术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面向基层、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合力。同时,要重视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认定,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完善仪器装备和技术规范。各地积极争取,科学整合,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金,从需要出发,购置必备的测试仪器、设备,形成一套先进完备的土壤肥料测试系统。严格按照农业部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采样、测土、试验、配方和施肥。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各地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技术知识,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作用。五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质检、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肥料市场监管,依法惩治销售假冒伪劣肥料的不法行为。省级农业部门要对配方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简化登记手续,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杜青林强调,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切实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给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工作,深入实际,转变作风,全面扎实地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顺利开展,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新的贡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是浙江省2 006年10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温岭市作为浙江省首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重点县(市),在过去的一年中,根据省、市部署和要求,以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和标准农田普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依据,以科技入户及办方示范为抓手,以建立组织为保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推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兼顾果蔗等经济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19.83万亩,平均每亩节肥17.2元,增收56.58元,全市累计节本增效1463.80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工作,巩固工作成果,现将测土配方施肥有关技术作如下介绍,供参考:

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发表时间:2009-09-28T10:59:13.373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郭炬[导读] 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中科学计量施肥的开始。 一、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是我国施肥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中科学计量施肥的开始。 二、科学测土配方的作用意义 1.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我国目前化肥利用率比较低,平均只有30%,氮肥20%~45%,磷肥10%~25%,钾肥25%~45%。主要原因是施肥量、施肥比例不合理。通过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的确定施肥量,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2.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化肥这种生产资、料占农业总投入的50%,合理各种肥料的比例,可达到增产作用。 3.测土配方施肥效益明显,表现明显的增产作用。首先是调肥增产,不增加化肥量,仅调节氮磷钾就可增产:减肥增产,在高肥高产地区,减少化肥用量而达到一样增产或平产效果;增肥增产,发现缺的,多施可增加产量。 4.合理配方施肥还可培肥地力,保护生态,协调养分,防止病害,可对有效肥力合理应用分配。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 以前的错误观念是多施肥就有高产出,实际上施肥不合理反而会造成植株倒伏,籽粒不饱,这叫高成本低收入。现在的科学施肥理念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最大与最小的施肥原则。如果不计划成本,盲目施肥,会造成最大施肥量获得最小收入。近代科学施肥提出,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理论依据是最小养分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作物产量是由土壤中最小养分决定的,所以必须合理增加;其二,最小养分增加到能满足,作物需要时,就不再是最小养分了;其三,如果不是最小养分,多施也无益。 2.递增与递减的施肥原则。刚开始施肥时,产量是递增的,到增产一定程度后,产量会减少,每一单位肥料报酬递减率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承认这一点。 3.按作物营养特性的施肥原则。什么作物,什么时期需什么肥,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同一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营养要求不同,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不同作物所需比例也不同。比如,禾谷类,所需氮、磷多,钾次之,所以供给合理的氮磷是增产的关键;豆类虽说对氮的需要量大些,但其根瘤有固氮作用,可以满足50%的量,因此应以农家肥等含磷的多施,再施钾肥,少施氮肥;叶类蔬菜,所需钾肥、氮肥较多,应把农家肥、灰土粪、工业钾肥多分给块根、块茎类和蔬菜;另外耐肥作物只-有栽培在水肥充足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获得高产,不耐肥的水肥充足反而会有不良后果。 四、土壤养分测定要注意的事项 1.土样的采集处理。所采土样要有代表性,否则分析化验配方施肥就没有意义了。采样时要尽量减小误差。要根据作物长相,地的肥力水平,而且面积不要过大,以不超过3公顷为宜。大致有三种方法,一是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1公顷以下,地势平,肥力均匀的地块,采取10个点;二是棋盘式采样法,适用于面积中等,大约1~2公顷,有肥力差别的地块,采10~15个点;三是蛇形式,适用于面积大,约2~3公顷,肥力不均,地势不平的地块,采15~20个点。然后各自把所采土样混在一起,作为一个混合样,捏碎,拣掉植株残体,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筛选,直到剩0.25~0.5千克,然后装袋,放上标签,标签上要写明采样名称、日期、地点、采样人等。 2.分析化验的项目。氮磷钾是作物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对这三种营养成分测定含量是有必要的。土壤肥力状况不仅取决于养分的含量,还取决于养分存在的形态。有的形态,可直接利用,称速效养分,有的形态不可直接利用,称迟效养分。 五、配方施肥方案的制定 配方施肥是科学性很强的一项技术,涉及到土壤,肥料,环境条件的各个方面。其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几个方法: 1.地力分区法,也叫地区分析法,把测试结果按土壤养分含量划分三级,即丰、中、缺,并结合群众实践经验,计算这一级别区域内所需的营养成分,措施接近当地经验,有一定的针对性。 2.应用养分平衡法公式计算施肥量的方法。 肥料施用量(千克/公顷)=目标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测定值(毫克/千克)×2.25×校正系数肥料中有效成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六、大力开展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一项科学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施肥方法,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划定好配方区,收集当地有关技术资料。 2.制定当地配方施肥的技术措施。 3.加强简化配方施肥技术,将要点制成配方施肥建议卡,群众易接受。 4.推广、示范、实验相结合,让群众眼见为实,要多实验,改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方法。 5.搞好技术培训,做好各级培训工作。使村级技术员真正掌握技术,做到懂配方,会用配方。(作者单位:151600 黑龙江省青冈县德胜乡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