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泰来一中张国忠

1.(2010天津卷∙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

CH3CH3(g);ΔH< 0使用

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答案:B

2.(2010重庆卷∙10)COCl2(g)CO(g)+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答案:B

3.(2010安徽卷∙1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2(g)+NO(g)+NH2(g)

150

−−−→

催化剂2H3(g)+3H2O(g) ∆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4.(2010福建卷∙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答案:B

5.(2010福建卷∙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μmol∙L-1·min-1和2.0μmol∙L-1

B.2.5μmol∙L-1·min-1和2.5μmol∙L-1

C.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D.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答案:B

6.(2010江苏卷∙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答案:AC

7.(2010上海卷∙17)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答案:B

8.(2010江苏卷∙1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

△H=−92.4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B.a+b=92.4 C.2p2

答案:BD

9.(2010四川卷∙13)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

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

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答案:B

10.(2010天津卷∙10)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 + CO(g) CH3OH(g);ΔH =-90.8 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

③CO(g) + H2O(g) CO2(g) + H2(g);ΔH=-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

⑷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

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 v逆(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__________。

答案:(1) C+H2O高温CO+H2。(2) Na2CO3+H2S==NaHCO3+NaHS (3) -246.4kJ· mol -1

c、e (4) ①>②0.04 mol·L-1 0.16 mol·L-1·min-1

11.(2010全国卷1∙27)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1、c(B)=0.200mol·L-1及c(C)=0mol·L-1。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H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v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v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

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1;0.008mol(L·min)-1

12.(2010广东卷∙31)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 + 6H2O=2H3BO3 +________。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 +3CH3OH B(OCH3)3 +3H2O中,H3BO 3的转化率(α)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

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 ___

_____0(填“<”、“=”或“>”).

②该反应的H

(3)H3BO 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 3(aq)+H2O(l)[B(OH)4]-( aq)+H+(aq)已知0.70 mol·L-1 H3BO 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 0 × 10-5mol·L-1,c平衡(H3BO 3)≈c起始(H3BO 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 B2H6 + 6H2O=2H3BO3 +6H2

(2) 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②△H>0 (3) 10/7或1.43 13.(2010山东卷∙28)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SO2+2H2O+I2===H2SO4+2HI

Ⅱ2HI H2+I2

Ⅲ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 O2的同时产生1mol H2 (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 min内的平均放映速率v(HI)= 。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 。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

a.NaNO3 b.CuSO4c.Na2SO4d.NaHSO3

(4)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

已知:2H2(g)+O2(g)===2H2O(I) △H=−572KJ.mol-1

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答案:(1)c (2)0.1 mol·L-1·min-1 ;64mol/L;b (3)向右;b (4)80%

14.(2010重庆卷∙29)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⑴V 2O 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①一定条件下,SO 2与空气反映t min 后,SO 2和SO 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 和b mol/L, 则SO 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生成SO 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min) 。

②工业制硫酸,尾气SO 2用_______吸收.

⑵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题29图所示.

①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 .

②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 色变为 色.

③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 和 ;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 +)的变化量为 .

答案: (1)①a b +;/b t ②氨水

(2)①2222VO H e VO H O ++-+++=+

②绿 紫 ③参与正极反应; 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电流通过溶液;0.5mol

2010年四川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四川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 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Cu 64 N 14 O 16 Fe 56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6.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 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 7.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A N 个 B.盛有2SO 的密闭容器中含有A N 个氧原子,则2SO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A N 个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A N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2010四川,)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A 族 B.主族元素X 、Y 能形成2XY 型化合物,则X 与Y 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322442222422AL SO Ba OH BaSO ALO H O -+--+++=↓++g 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22222Fe OH H Fe H O +++=+ C.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432NH OH NH H O +-+=? D.向2CH BrCOOH 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222CH BrCOOH OH CH BrCOO H O --+??→+V 10.有关①100ml 0.1 mol/L 3NaHCO 、②100ml 0.1 mol/L 23Na CO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 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化学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共42分)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0.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 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 mol/L B.10(2a-b) mol/L C.10(b-a) mol/L D.10(b-2a) mol/L 11.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 -12.1 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 的?H = -55.6 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 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 kJ/mol 12.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2Ag(s)+Cd2+(aq)==2Ag+(aq)+Cd(s) B.Co2+(aq)+Cd(s)==Co(s)+Cd2+(aq) C.2Ag+(aq)+Cd(s)==2Ag(s)+Cd2+(aq) D. 2Ag+(aq)+Co(s)==2Ag(s)+Co2+(aq) 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 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 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 子形式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泰来一中张国忠 1.(2010天津卷∙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 CH3CH3(g);ΔH< 0使用 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答案:B 2.(2010重庆卷∙10)COCl2(g)CO(g)+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答案:B 3.(2010安徽卷∙1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2(g)+NO(g)+NH2(g) 150 −−−→ ℃ 催化剂2H3(g)+3H2O(g) ∆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2010年天津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天津卷 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解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 答案:D 命题立意:考查低碳经济。本题关注社会,密切联系实际进行了命题。 2、解析: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阵痛药,这是生活常识,A正确;Si3N4、Al2O3是常用的高温结构陶瓷,B正确;铜和铁组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故C错;铅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D正确。 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化学与STES。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食品、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 4-和CO2 3 -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 .用K M n O 4酸性溶液鉴别CH 3CH =CHCH 2OH 和C H 3CH 2CH 2CHO 3、解析:Al 3+和Mg 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 错;SO 42-和CO 32-与Ba(NO 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 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 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 4氧化,KMnO 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 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4.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的溶液p 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 .p H = 4.5的番茄汁中c(H +)是p H = 6.5的牛奶中c(H +)的100倍 C .AgCl 在同浓度的CaCl 2和N 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 .p H = 5.6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Na +) > c(CH 3COO - ) 4、解析:某些强酸的酸式盐pH <7,如NaHSO 4,故A 错;pH=4.5,c (H +)=10-4.5 mol·L -1,pH=6.5,其c (H +)=10-6.5 mol·L -1,故B 正确;同浓度的CaCl 2溶液的c (Cl -)是NaCl 的两倍,它们对AgCl 沉淀溶解平衡的抑制程度不同,故C 错;混合溶液显酸性,则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c (CH 3COO -)>c (Na +),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知识,包括盐类的水解、溶液的pH 与c (H +)的关系、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用F e C l 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 e 3+ = Cu 2+ + 2Fe 2+ B .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 :Na 2O 2 + H 2O = 2N a + + 2O H - + O 2↑ 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 l 2 + H 2O = 2H + + Cl - + ClO - D .用浓盐酸酸化的K M n 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 2MnO 4 + 6H + + 5H 2O 2 = 2Mn 2+ + 5O 2↑ + 8H 2O 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2010年安徽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安徽卷 7.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2和H2 D.高温燃烧石灰石 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3— B. Al3+、NH4+、Br-、Cl- C. K+、Cr2O72-、CH3CHO、SO42- D. Na+、K+、SiO32-、Cl-

1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 3(g)+NO(g)+NO2(g)2N2(g)+3H2O(g) 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 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 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 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 化率增大 11.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12.右图是三种稀酸对Fe-Gr合金随 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13.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④NaCl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 NaCl+NH3↑+H2O B.Mg(OH)2+2HCl=MgCl2+2H2O C.NaOH+NaHCO3=Na2CO3+H2O D.NaOH+HNO3=NaNO3+H2O 2.(3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 ②C4H10(g)+O2(g)=4CO2(g)+5H2O(g)△H=﹣2658kJ/mol ③C4H10(g)+O2(g)=4CO(g)+5H2O(l)△H=﹣1746kJ/mol ④C4H10(g)+O2(g)=4CO(g)+5H2O(g)△H=﹣1526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kJ/mol B.﹣2658kJ/mol C.﹣1746kJ/mol D.﹣1526kJ/mol 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 4.(3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5.(3分)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B.1:2C.2:1D.4:1 6.(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3C.1:2D.1:1 7.(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8.(3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A.B.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全国卷1) 6答案:C 6解析:A选项中Si3N4、NaCl、SiI4依次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一般熔沸点递变规律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A 选项正确。结构相似,一般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故PH3的沸点小于AsH3,又由于NH3中存在氢键,所以氨气的沸点异常的高,故:沸点:NH3> AsH3>PH3,故B错。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酸)酸性越强,P、S、Cl同为第三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故这三种最高价酸的酸性顺序应为: HClO4>H2SO4>H3PO4,故C正确。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碱)碱性越强,Na、Mg、Al同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故这三种最高价碱的碱性顺序应为:NaOH>Mg(OH)2>Al(OH)3,故D正确。 7答案:B 解析:Li不如钠活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可以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强酸制取弱酸,B选项中CO2与次氯酸钙溶液制取次氯酸,相当于用H2CO3制取HClO,由于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故可以用该反应制取。C选项若可以发生,则反应方程式为 SO2+H2O+BaCl2=BaSO3+2HCl,相当于用亚硫酸制取HCl,弱酸不可能制取强酸,C错。出题人不知道干什么吃的,B、C两选项考察知识点相似度如此之高。除NH3不具有强还原性,与硫酸铜反应可能得到络离子或Cu(OH)2沉淀,D错。 8答案:D

解析:A选项铁与稀硫酸反应只能得到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不可能得到Fe3+,A错。B选项电荷不守恒,而且Fe3O4硫酸我们可以看成是FeO?Fe2O3,故它与盐酸反应同时得到Fe2+和Fe3+,B错。C选项电荷不守恒,错。D正确。 9答案:D 解析:对于酸来说,越稀释酸性越弱,PH越大,越接近7,故b>a,A 错。PH小于8.2酚酞就变为无色,故此时PH应略小于8.2,B错。盐酸是一种酸,怎么可能PH大于7呢,此时PH小于7但很接近7,这里就不计算了,C错。D选项默认25℃,PH=7说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1mL PH=1的盐酸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10-3 L×10-1mol/L=10-4mol,故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4mol÷0.1L=10-3mol/L,故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 10-3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11mol/L,即PH=11,D正确。10答案:A 解析:电池的作用就是提供电能,当电池工作时就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一般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里是太阳能电池,所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电子在外电路中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从图中容易看出电子是从TiO2电极流向导电玻璃,所以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C正确。将前两个反应合并得: TiO2/S→TiO2/S* + e-①,将后两个反应合并得:2TiO2/S*+ 2e- →2TiO2/S ②,失去电子的反应①为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②为还原反应,是正极反应。通过①②可以看出I-和I3-的浓度不会发生变化,D正确,B错误。

2010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强劲版

2010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原创)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 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 ) A .电解水制氢:2H 2O 2H 2↑+O 2↑ B .天然气制氢:CH 4+H 2O CO +3H 2 C .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 2O 2H 2↑+O 2↑ D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 TiO 2 太阳光2H 2↑+O 2↑ 解析: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利用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最节能的,答案:D 命题说明:让学生密切关注化学与生活,运用化学来改造自然,达到学以致用。 (原创)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N 2的结构式:N≡N B .乙醇、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 为:CH 2O C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 .S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6 解析: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为:CH 2O ;在C 图是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但碳原子与氢原子体积大小符合事实;S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4。答案:A 命题说明: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结构式,有关分子的球棍模型以及有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等化学用语。 (原创)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2.4L O 2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 B .3.4g NH 3中含N —H 键数目为0.6N A C .分子数为N A 的CO 、C 2H 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质量为28g D .0.1mol 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解析:在A 中若是在标准状况下,22.4L O 2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 ;在C 中若是在标准状 电解 高温

2010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全国1卷 (2010全国1)6.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 【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 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 正 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 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A 项错误, 2009年高考全国卷I 第29题已经考过,NH 3分子间存 在氢键,故最高,AsH 3、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 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 3>AsH 3 >PH 3; 【答案】A 【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 【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 (2010全国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 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解析】A 错误,因为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O, 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

2010年福建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福建卷 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解析】答案:D 本题考查必修2中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较细,较广。目前在“福建必 修考有机化学”框架下此题是无奈的设计。 7.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 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 A 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解析】答案:A 本题是有关N A的常规考题,选项B设计有点新意,空气这一混合物这样来设问以前没见过。(2010福建,)8.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解析】答案:B 本题侧重考查反应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等,这题大多是纯文字表述。A选 项“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是有当前“科学探究”的大环境影响,比较新颖,但有许多模拟题有出现,D选项切合一线教学,许多教师在比较HX性质时肯定会补充 它们酸性比较,这样对学生头脑中“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时,是以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判断依据”产生干扰,此项设问甚好! (2010福建,)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X Y Z X A.Na NaOH NaHCO3 B.Cu CuSO4Cu(OH)2 C. C CO CO2 D.Si SiO2H2SiO3 【解析】答案:C 本题涉及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考点,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知识面也比较广,转化图形式比较新。但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碳这知识点对有些学生不公平,4Na+3CO2=2Na2CO3+3C这个方程式对 老师来说也是比较陌生的。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 = 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 D.由0.1 mol·L—1一元碱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 HA + OH—【解析】答案:D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新课标)(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宁夏、吉林、黑龙江)理综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 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 C.10(b-a)mol/L D.10(b-2a)mol/L 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 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Ag(s)+Cd2+(aq)==2Ag+(aq)+Cd(s)

2010年北京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理综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 .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 .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 -3e - =Fe 3+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 的是 A .H 2SO 4、NaOH ——腐蚀品 B . CH 4、C 2H 4——易燃液体 C .CaC 2、Na ——遇湿易燃物品 D .KMnO 4、K 2Cr 2O 7——氧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 .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 乳酸(C 3H 6O 3) D .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 .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 .0.1 mol/L CH 3COOH 溶液的pH >1: CH 3COOH CH 3COO - +H + B .“NO 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 2(g ) N 2O 4(g ) ∆H <0 C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 ++2NO 3- ===3Fe 2++2NO ↑+4H 2O D .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 23- +H 2O HCO 3- +OH -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 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 或PbS ,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uS 的溶解度大于PbS 的溶解度 B .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 .CuSO 4与Zn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 2++S 2- ====CuS ↓ D .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2.某温度下,H 2(g )+CO 2(g ) H 2O (g )+CO (g )的平衡常数K = 9 4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 2(g )和CO 2(g ),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 (H 2)/mol/L 0.010 0.020 0.020 c (CO 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 .平衡时,乙中CO 2的转化率大于60% B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 2的转化率均是60% C .平衡时,丙中c (CO 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2010年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u 64 一、选择题 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沸点:NH3>PH3>AsH3 B.熔点:Si3N4>NaCl>SiI4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 3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D.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10.如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TiO2/S*(激发态) TiO2/S*―→TiO2/S++e- I+2e-―→3I- 2TiO2/S++3I-―→2TiO2/S+I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I-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2010年高考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0年高考试题——化学(重庆卷)解析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5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 本部分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6.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下列反应不产生 ...温室气体的是 A.用纯碱制玻璃B.用煤炭作燃料 C.用铁矿石炼铁D.用氨制碳酸铵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中产生的温室气体。A项,制玻璃的反应为:Na2CO3+SiO2 高温Na 2SiO3+CO2;B项,碳燃烧可产生CO2气体;C项,铁矿石与C或CO反应可生成CO2;这三项均生成CO2,即产生温室气体。D项,NH3与CO2反应生成(NH4)2CO3,没有产生CO2。7.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图的分析。A项,CCl4与水分层,故可以用分液操作,正确。B 项,NaOH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错误。C项,倒置的漏斗中应置于液面上,否则起不了防倒吸的作用,错误。D项,温度计应测小烧杯中的温度,错误。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 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8.答案C

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解析(1)

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解析 高三化学杨兴文 201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严格按照《省学科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各种题型与样卷有较高的吻合度。题型继承了09年试题的风格,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客观题常规中见新意,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观题除了有机题比较经典以外,其它三题创新力度较大,十分重视化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具体解读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题部分解读分析:选择题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官能团性质、原电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等知识。 7、【解析】答案:C。考查形式同2010浙江高考参考卷第7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STS的等。A项错误,光导纤维不是高分子;B项错误,无磷洗涤剂与直接降低碳排放无关;D项错误,阴极射线、布朗运动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 8、【解析】答案:D。考查形式同2010浙江高考参考卷第11题,主要在元素周期律的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中渗透了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具体素推断为基础看,考查了氢键、晶体类型与熔沸点的大小比较等规律。依据题意推断X-Na Y –Si Z –S W –O M—Cl。A项错误,Na和O两种元素能形成Na2O、Na2O2两种化合物;B项错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最高;C项错误硅是原子晶体、硫是分子晶体、氯气是分子晶体,所以三者晶体类型不同。 9、【解析】答案:B 。考查形式同2010浙江高考参考卷第13题,本题以新型Li-Al/FeS 电池为载体,主要考查放电、充电的工作原理。A项错误,在负极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0价;C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应该为Li-e =Li+;D项错误,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10、【解析】答案:A 。考查形式同2010浙江高考参考卷第9题,;本题在分析维生素B2键线式的组成和性质的基础上,还包含了H2CO3、NH4+等无机化合物性质的测试,具体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考查酰胺键、醇羟基等官能团的性质。A项错误,因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0N4O6;B项正确酰胺键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可生产碳酸放出CO2;C项正确,氨基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后加碱可有NH3生成;D项正确因分子结构中有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 11、【解析】答案:C。考查形式同2010浙江高考参考卷第10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萃取、纸层析、蒸馏、提纯及物质的检验,均出自选修6《实验化学》教材。A项正确,从水溶液中萃取碘不能用酒精;B项正确新制的Cu(OH)2悬浊液和甘油出现绛

2010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分析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 .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 .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33Fe e Fe -+-=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 .24H SO 、NaOH ——腐蚀品 B .424 C H CH 、——易燃液体 C .2C aC 、Na ——遇湿易燃物品 D .47KMnO O 22、KC r ——氧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 .1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ol 乳酸(363C H O ) D .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 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2SO 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2SO 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2SO D .为确认4CuSO 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 .0.1mol /L 3CH COOH 溶液的p H>1:3CH COOH B .“2NO 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2NO (g) (红棕色) (无色),△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 +8H ++2N 3O - 3Fe2++2NO↑+4H2O D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 + H2O H CO3— + OH —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 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 或PbS ,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uS 的溶解度大于PbS 的溶解度 B .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 .CuSO 4与Zn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Cu S +- + CuS↓ D .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2.某温度下,H 2(g )+CO 2 (g) 2O (g )+CO(g)的平衡常数94 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 2(g )和CO 2(g ),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 .平衡时,乙中CO 2的转化率大于60% B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 2的转化率均是60% C .平衡时,丙中c(CO 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D .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 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②Al 3+在pH =5.0时沉淀完全;Mg 2+在pH =8.8时开始沉淀,在pH =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Ⅰ.向化合物X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 ,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 至5~6,产生白色沉淀B ,过滤。 Ⅳ.向沉淀B 中加过量NaOH 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201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 1.(4分)(2010?山东)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 【解答】解:A、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 B、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相同,故B错; C、16O与18O之间的转化,属于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 D、1.12 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做这类题目要细心. 2.(4分)(2010?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 【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 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 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