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张相勇

提纲

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3、中药产业初具规模

二、研究开发中药用于动物保健品的优势

1、中药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具有优于西药的特点

2、中医药是保存完整的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3、复方优势

4、中药是开发绿色动物保健品的金矿

三、研究开发中药面临的良好机遇

1、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

2、中药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接受

3、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成为中药手段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手段

四、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常用中药

五、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药剂型

1、中药颗粒剂

2、中药β环糊精包结物

3、微型胶囊

结束语

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影响下的今天,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医药市场逐渐也开始接受天然复合药物,不断有源于天然药物的新药问世,中药走向国际化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中药在动物保健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

我国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580万亩,药材基地有600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对南药和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建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数万人。农业院校中也有很多设有中兽医(药)课程,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批中药重点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了一批骨干制药企业,以加强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仪器设备、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自实行《新药审批办法》依赖,共审批中药新药逾千个,批准生产700余种。中药剂型也由原始的丸散膏丹发展到40余种。

在数千年的实践应用中,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中药药典籍卷帙浩繁,统计的秘方、验方达30余万首,有记载的就有6万余首,一批中药文件数据库已经建成。

3、中药产业初具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1996年统计,全国中药工业企业1095家,固定资产原值133.4亿元,年工业总产值235.4亿元,占中西药总产值(中药和化学药)的21.5%,其中182家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5%。中药商业法人机构11360个,商业网点35339个。工业销售产值219.4亿元;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产品品种达470种,产值和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的达21个品种;中成药总产量达19.9万吨。销售收人230.8亿元,中药工业实现利润19.1亿元,完成利税37亿元,中药工业人均创利润1.3万元。出口创汇总值5.98亿美元,其中中药材4.63亿美元,中成药1.35亿美元。

二、研究开发中药用于动物保健品的优势

中医药是保存完整的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中药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具有优于西药的特点中医药作为世界上迄今保存完整的传统医学,具有理论系统、实践丰富、制度严密、文献浩瀚的特点,已具有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西医药具有200多年历史,一些药品特别是抗生素在使用之初非常有效,但长期应用以来,人们也逐渐发现了这些药品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抗药性增强、药性减弱的缺点。中药在数千年中作为中华民族长期传统,在用于防止人和动物疾病的使用中验证了其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使用时简、便、廉、验的特点,正在逐渐被世界所认识。

2、复方优势

中药大多采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和药物归经。复方中每味药的治疗作用可能并不大,但各位药放在一起会有协同效应,相互增强疗效,却又减少毒副作用。西药讲究弄清有效成分的结构式,要求纯而又纯,这却往往成为西药毒副作用的原因;西方草药多用单方,即使采用复方也不讲君臣佐使,不懂炮制。目前西方人也逐渐认识到复方的优越性,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实际上不过是西药复方和综合治疗的初步尝试。

21世纪将是复方的世纪,中药复方将风行世界。中药西化将是剂型西化。

3、中药是开发绿色动物保健品的金矿

研究开发中药有理论指导,有规律可循,与西药开发依赖“筛选”的方法相比,要简单有效的多。开发一个西药,约需5~10亿美元,通常要8~10年;开发一个中药只需几十万至几百万人民币,两三年时间。因此,中药是开发新药的金矿。

一个美国人在英国创建了植物药有限公司,利用治疗皮肤病中药处方加以开发,申报新药,尚未拿到许可证时,首批订单即高达3亿英镑。有人估计,若在英国注册公司进行中药开发,平均约3年可以申报成功一个新药,耗资约300英镑,而收益将以10亿美元计。

同样的,利用中药这一金矿,开发用于动物的保健药品和饲料添加剂将也将为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因为中药使用没有残留的危险,也为我国畜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保障。因此,我们可以说,中药动物保健品工业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研究开发中药面临的良好机遇

1、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

目前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在全世界药品市场上,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已

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对中草药和中药制剂的需求也迅速增大。欧共体国家现有生产植物药的企业2000余家,在1992年天然药物的销售额达到17.6亿美元,5年平均上升了30%以上,1993年达22亿美元。近几年欧共体的植物药市场发展要快于化学药品,英国自1987年以来植物药的购买力上升了70%,法国亦上升了50%;而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据估计,美国每年的中药流通量有27亿美元。日本的汉方制剂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已15%以上的速度增长,1993年的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

2、中药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接受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生存环境的变化,使人类身心疾病增加。天然药物由于毒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1976年一1978年连续3年的世界卫生大会都将传统医学列人议程,形成了培养传统医学人才和开展传统医学研究的两个文件。WTO(世界卫生组织)还专门成立了“传统医学规划署”,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每年来我国接受正规培训的中医药人员达9000多人次。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澳大利亚已取得合法地位,连限制最为严厉的美国和欧洲,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优质绿色的动物食品的生产也受到人类的重视。

3、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成为重要手段

19世纪以前,在西方,人们主要依靠人体试验从自然界中寻找药物。19世纪以后,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获得成功,开始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化学结构较为简单的新药。19世纪末,606药品合成的成功,开拓了通过化学合成寻找新药的道路。20世纪20—30年代,磺胺药和青霉素的问世,使世界化学合成药进人了黄金时代。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发现新药的命中率明显降低(从九百分之一降到万分之一),创制成本越来越高(现已达每个药约3—5亿美元),研制周期越来越长(每个药约需10年时间)。加之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多的新药研究部门又开始从天然产物中寻求新药。有人认为从400

种植物中筛选活性成分并进行开发,就可能得到一个较理想的新药。这比合成药物的成功率要高的多,成本也低得多。因此,世界各大制药公司纷纷设立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国际上约有170多家公司、40多个研究团体在从事传统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与此同时,国际上申请的中药及其植物药专利数量迅速上升,1978年为1.5万件,1985年达3万件,7年时间增长1倍。如果说,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国际上中药研究开发的成长期,那么,21世纪第一个10年将是中药研究开发的成长高峰期。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手段

当今蓬勃兴起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空前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新的分析方法发展到难以想象的微小程度。过去一年分析的混合物,现在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在微升的的规模上分离并逐个鉴别100个以上的组分;各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已使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万倍,过去认为是“0”含量的,现在也能检测出来。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传统中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四、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梓叶饲猪,肥大三倍”的记载,可能是运用中药作为动物的饲料添加剂最早的记载。我国境内中草药品种较多,功效各异,各地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添加剂配方也很多。

松针粉含蛋白质7%~12%,比优质牧草苜蓿的蛋白质含量(5%~8%)还高,含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总含量达 5.5%~8.1%,含粗脂肪7%~12%,此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丰富,高达197~343kg/kg;松针粉还含有植物杀菌素,能抵御鸡病的发生,提高雏鸡成活率,明显增强猪的抗病力。

艾叶(艾蒿)是一种很普遍的草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文献记载添加艾叶喂猪试验,猪的饲料效率比对照组提高12.1%,胃肠炎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

另外,许多中草药都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如大蒜、甘草、神曲、麦芽、黄芪等具有营养保健、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穿心莲、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及野菊花都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感染作用。大蒜、生姜、桂皮、胡椒、丁香、肉豆蔻、辣椒、茴香、柑桔皮等香辛味的中药,不仅能调味增香,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禽肉质,还能起到防腐保鲜,增加营养价值的作用。

五、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药剂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防病治病主要依靠中药,九散膏丹、胶酒露锭等传统剂型源远流长。在传统剂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继承、提高与创新,中药新工艺新剂型已有了新的发展,如片剂、冲剂、口服剂、注射剂、袋泡剂、栓剂、膜剂等,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工艺和剂型上又出现了环糊精包结工艺、控释剂型、缓释剂型、颗粒剂、微囊剂等。

1、中药颗粒剂

中药颗粒剂是借鉴化学药物颗粒剂的有关技术,结合汤剂、酒剂、糖浆剂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等特点,又克服了汤剂需临时煎煮,久置易霉败变质的特点,并能掩盖中药的苦味,味甜适口,而且体积小,运输方便,而且不易受潮。

2、中药β环糊精包结物

β环糊精包结物是一种超微药物载体,分散效果很好,而且易于吸收,释药缓慢,副反应低。因环糊精是碳水化合物,容易被动物体吸收、利用,进人机体后断链开环,参与代谢,而且无蓄积作用,本身无毒。

使用β环糊精包结物具有很多优点:①可以增加药物稳定性;②增加药物溶解度;③使液体药物粉末化;④减少药物刺激性;⑤降低毒副作用;⑤掩盖不良气味;①调节释药速度;③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3、微型胶囊

药物进行微囊化后具有延长疗效、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嗅味,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并可将液体药物制成固体制剂。制成的微囊可进一步制成散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和软膏剂等。作为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药根据不同需要应具备易混匀、易添加、不易受潮等特点,以上三种新工艺剂型,均为固体粉末状及颗粒状制剂,不仅易于保存运输,而且易吸收。将具有保健、促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制成上述剂型,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有助于动物对其吸收利用,保证动物健康成长,继而生产出更优质的动物产品。

结束语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重视。1992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了《中美知识产权保护谅解备忘录》。1993年我国实行了新的《专利法》,已将药品列入专利保护范围,我国不久将加入WTO,专利和入世会对我国经济、科技、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医药和动物用药也将产生极大影响。我国目前生产的783种化学药品(医药)中有97.4%是仿制的。当实行新的专利法和加入WTO后,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化学药品,促使我国必须加快新药开发。利用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用药经验丰富的优势,开发中药产品将为我们挑战国际竞争创造条件。采用中药开发包括饲料添加剂在内的动物保健品是动物保健品。

摘自《中国兽药信息网》

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鸡用中药饲料添加剂配方

鸡用中药饲料添加剂配方 味香肥鸡散桂皮40%、小茴香30%、沙羌10%、陈皮10%、胡椒5%、甘草5%,粉碎混匀,每只鸡喂1克,拌料,可提高肉鸡增重,并改善鸡肉风味。 鸡痘方黄芪60克、党参60克、肉桂20克、槟榔60克、贯众60克、何首乌60克、山楂60克,粉碎过筛或水煎取汁,为100只鸡用量。用于防治鸡痘。 攻毒汤党参30克、黄芪30克、蒲公英4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甘草(去皮)10克、蟾蜍1只(100克)以上。先将蟾蜍置砂罐中,加水1.5升,数次煎沸后,入其他七味中药,文火继煎数沸,放冷取汁。供100只中雏,1日3次用,药液可饮用或拌料;若制成粉末拌料,用量可减至1/3~1/2。 百咳宁柴胡、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玄参、赤芍、厚朴、陈皮各30克、细辛6克,制粗粉,过筛混匀。药粉加沸水焖半小时,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使用,也可直接拌料。用于鸡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支、传喉等。 加味麻杏麻黄300克、大青叶300克、石膏250克、制半夏200克、连翘200克、黄连200克、金银花200克、蒲公英150克、黄苓150克、杏仁150克、麦冬150克、桑白皮150克、菊花100克、桔梗100克、甘草50克,水煎原汁或共制粗粉。煎汁拌料,为5000只雏鸡1日用量,连用3天~5天;粉末每只雏鸡每天0.5克~0.6克,开水浸后拌料饲喂,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霍乱宁穿心莲6份、板蓝根6份、蒲公英5份、旱莲草5份、苍术3份,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适量淀粉,压制成片,每片含生药0.45克,鸡每次3片~4片,1天3次,连用3天,用于防治禽霍乱。 健鸡散党参10克、黄芪20克、茯芩20克、六神曲(炒)10克、麦芽(炒)20克、山楂(炒)20克、甘草5克、槟榔(炒)5克,混饲,家禽每100千克饲料加2千克,连喂3天~7天,可提高肉鸡增重。 克喘星散板蓝根60克、冰片2克、雄黄1克,混饲,鸡每100千克料0.80克~1千克。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呼吸道型大肠杆菌病等。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张相勇 提纲 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3、中药产业初具规模 二、研究开发中药用于动物保健品的优势 1、中药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具有优于西药的特点 2、中医药是保存完整的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3、复方优势 4、中药是开发绿色动物保健品的金矿 三、研究开发中药面临的良好机遇 1、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 2、中药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接受 3、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成为中药手段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手段 四、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常用中药 五、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药剂型 1、中药颗粒剂 2、中药β环糊精包结物 3、微型胶囊 结束语 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影响下的今天,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医药市场逐渐也开始接受天然复合药物,不断有源于天然药物的新药问世,中药走向国际化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中药在动物保健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 我国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580万亩,药材基地有600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对南药和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建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数万人。农业院校中也有很多设有中兽医(药)课程,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由于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引起营养学家们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并为解决抗生素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中草药是一种即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报酬,增加饲养效益,又能防病治病,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和残留,应用前景广阔的天然优质新型畜禽鱼虾饲料添加剂。 1、中药添加剂的作用 (1)防病治病。如北京市中兽药厂用白头翁、马尾莲、马齿苋、黄柏、雄黄、诃子、滑石、藿香八味中药组方,防治雏鸡白痢,按3%拌料作预防用,治疗量为每只0.5克,其保护率为99%,治愈率达98%,而对照组发病率高达42%。 (2)保健促长作用。如使用松针、泡桐叶、党参茎叶等一味制成粉拌入饲料,能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如用3%泡桐叶干粉拌饲料饲喂雏鸡,4周后的结果,试验组比对照提高日增重5.1%-1.4%,饲料报酬提高5.5%-6.19%。中草药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3)无副作用,无耐药性。中药大多数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无污染。不少中草药又属于人类食品和畜禽的饲料,经长期临床应用实践证明,极少出现危害人畜安全的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残留。 2、中草药添加剂生产应用现状 目前,经研究和验证,可以开发和利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中药已达200多种,其应用对象包括鸡、鸭、鹅、鸽、猪、羊、牛、鹿、兔、鱼、虾等10多种动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中草药添加剂达50余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采用生物技术将黄柏、板蓝根、陈皮、大蒜等10种中药和中草药发酵剂加工配制而成的肉鸡中草药添加剂;江苏徐州淮海中兽药厂生产的“鸡瘟片”、“治喘灵”、“止痢散”等;江苏宜兴中兽药厂生产的猪用、肉鸡用、蛋鸡用、鱼用的中药添加剂;河南商丘兽药厂生产的“囊复康”;河南豫东兽药厂生产的“特效霍乱灵”;广东燕塘兽药厂生产的“禽健宝”、“喉炎灵”;河北省石家庄九通兽药厂生产的九通牌中药系列产品;吉林敦化市动物药厂生产的“天然植物增蛋剂”;辽宁省健平县松针粉厂生产的“松针粉添加剂”;北京农大三五技术公司开发的“激蛋添加剂”;广州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大蒜素添加剂”等,均已投入市场。 3、中药添加剂应用技术 (1)在配方组成上:要根据不同动物的不同重量阶段的特点,设计科学配方,如对育肥猪,应选择健胃消食、活血散瘀、安神镇静的药物为主,对奶牛、奶羊等泌乳动物则应以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及与泌乳有关激素分泌,增强乳腺发育和促进泌乳的药物为主;对蛋鸡宜选用平补消食类的药物为主;这种药物对其生产性能都有促进作用。应注意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的条件性配伍问题,还要注意到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2)采用中西药结合配制,提高中药添加剂的效果,取长补短,互相协同,相许相加,如营养性的西药添加剂与中药配合使用时,以利于中药活血化瘀的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中药安神镇静作用,可使机体能量等营养物质消耗减少,有促进增重效果。 (3)对有毒性的中药,应确定有毒成份,并要通过安全试验证明安全有效,方能使用,以免给人畜造成不良后果。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核心提示: 未来我国中成药产业将开始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如云南白药和广东凉茶,一个开始生产牙膏,另一个向功能性饮料发展等等,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中成药产业向消费品领域延伸,对提升医药企业的品牌效应有很大的帮助。 中成药是以我国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的总称,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它是我国经过历代医药学家的实践创造所得。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成药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一环,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概况 1、行业概况 进入09年以来,我国中成药产量保持着08年的快速发展势头,09年1-4 月,我国中成药总产量达到52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3.7%,其中4 月份的单月产量就达到14.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2.5%,4月中成药单月产量占1-4 月总产量的28%左右。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在整个医药行业销量都在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中成药产业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新医改的推进及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它销量仍然上升的原因,再加上我国对中药的偏好,所以使得中成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快速增长。 2、市场概况 4 月,新医改方案的颁布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马上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基本药物制度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因此,中成药市场上迎来一次努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浪潮,这可以淘汰小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使中成药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另一方面,近期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 流感疫情也带动我国中成药市场销量的升高,市场上以预防流感疫情的中成药销量明显上涨,大多数家庭都把中成药作为常备品,中成药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背景及意义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外界信息的80%以上都是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的,当今社会,视频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伴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视频内容为自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视频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视频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目标跟踪作为智能视频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使得目标跟踪被大家所关注,其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视频处理的大量运算得以实现;其二,存储介质的价格不断降低,使得大量的视频信息得以保留,方便后期调用;第三,军事、民事的需求增强,人们都想借助计算机协助改善生活质量。 目标跟踪在如下领域已经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1)军事应用,军事上的巨大应用前景极大促进了运动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远程导弹、空空导弹的精确打击,飞机航线的设定和规避障碍等都离不开目标跟踪技术,无人机的自动导航功能,通过将目标跟踪得到的位置信息和自身航行速度做分析,实现自主飞行。 (2)机器人视觉,智能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运动的前提就是它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并用“大脑”对其分析判断,认知并跟踪不同的物体,机器手需要通过在手臂上安装的摄像头,锁定目标,并跟踪其运动轨迹,跟踪抓取物体。 (3)医学影像诊断,目标跟踪技术在超声成像中目标自动跟踪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超声图像噪声非常大,有用信息很难清楚直接的通过肉眼定位识别,在整个视频中,对有用目标进行准确识别跟踪,将会极大提高诊断准确性,Ayache 等人已经将目标跟踪应用到了超声检查的心脏跳动中,为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心脏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人机交互,传统的人机互动是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完成的,一旦机器能够跟踪人类的肢体运动,就可以“理解”人类的手势、动作,甚至嘴型,彻底改变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将人机交互变得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清晰。 (5)车辆跟踪,目标跟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贴近民生的应用就是车辆跟踪。随着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我国从自行车大国逐步过度到汽车大国,家庭对汽车的拥有量将发生井喷,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使得道路交通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已经定形,城市中的公路已经无处可修,有限的公路对应不断增加的汽车数量,使得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问题对道路交通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逐步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智能交通能够由计算机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跟踪车辆行驶,分析闯红灯,违章变线,车辆逆行等违章行驶事件,将会极大减轻交通警察的工作压力,提高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如果车辆的目标跟踪得到快速发展,那么自动驾驶将成为可能,现在车辆上应用的定速巡航功能,仅仅可以做到定速,也就是电脑控制车速保持,而无法自动识别路面上车辆行驶情况,自动控制车辆的转弯变速,一旦车辆的目标跟踪技术成熟,那么将会给道路交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自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深入研究,解决目标跟踪领域出现的问题,促使目标跟踪算法的飞速发展,视频目标跟踪领域的提出以及发展现状简要的叙述如下: Wax 于1955 年最早提出了目标跟踪理论的基本原理,Sittler 于1964 年提出目标点轨迹的概念和目标运动路径最优数据关联的贝叶斯理论,由此改进了目标跟踪算法,为后来目标

使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使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一、调味增香、改善畜禽肉质、促进畜禽生长 中草药中含有许多有效成分,可掩盖多种不良气味,具健胃、促进食欲的作用,如大蒜具有的特殊蒜香等;能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禽产品的品质。袁福汉等报道,在日粮中添加1%的平肝散和加味红白散,鸡蛋胆固醇含量下降15.45%。效果显著。据报道,用松针粉饲喂蛋鸡,蛋黄颜色较深;饲喂肉鸡,鸡肉鲜嫩可口,喂猪、猪肉品质得到提高。用大蒜、辣椒、胡椒等饲喂肉鸡,可以改善鸡肉质量,使鸡肉香味变浓。用山楂、苍术、陈皮等饲喂商品猪,增重明显,饲料转化率提高12.4%,成本下降8.3%。用贯众、当归、陈皮等饲喂仔猪,效果也非常明显,饲料转化率有显著提高。据石传林介绍,用鲜槐叶糊饲喂罗非鱼,可使增重提高11.7%—28.7%,饲料系数降低7.2%—12.2%。用麦芽、黄芪、首乌、山药等饲喂商品猪,活重提高6.7%—8.88%,饲料转化率提高10.7%—14.8%。? 许多中草药不仅能调味增香,促进畜禽生长,改善肉质,而且还能防腐保鲜,具除臭功能。据蔡荣先等报道,用甘草、白术、苍术、茴香等饲喂肉仔鸡,可使鸡舍的臭味明显降低。欧阳华等介绍,用180味中草药制成的保健除臭剂“科宝”,对鸡粪除臭、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净化饲料环境有特效。另据日本《科学新闻》1991年报道,动物在屠宰之前喂辛辣饲料,其肉不仅味道更好,而且能延长保鲜时间。 二、营养保健、预防疾病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都具有抑菌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如黄芩、大蒜、贯众等对葡萄球菌、痢疾球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并能预防病毒,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些中草药如首乌、茴香、当归、黄芪等对糖、蛋白质、脂肪均有调节作用,增加动物机体所需的某些成分,起到营养保健作用。孙荣华(1997)等报道,用熟地、地丁、薄荷、板兰根等配合成口服药,治疗鸡猝死综合症,治愈率达96%。许多国家都在饲料中添加大蒜(渣)粉作为畜禽的营养保健素。徐梅娟等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蒜辣粉,具有健胃消食,增强抗病力的作用。用熟地、川芎、党参等组成的免疫增强散能显著降低羔羊腹泻和死亡率;用苍术、苦参、木香、神曲等组成的止泻灵对羔羊腹泻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三、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蛋白质,还含有甙类,挥发油、生物碱等;有些中草药还含有甾醇类物质,对内分泌与生殖机能作用较强、能刺激畜禽的繁殖,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由益母草、淫羊藿、阳起石等配成的“催情散”对母猪停乳后的不发情具有明显的催情作用,平均催情率可达75.8%。龙翔等(1998)介绍,用熟地、当归、香附等8味中草药配伍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种公猪,对提高猪的精液品质有明显效果,且效应持久。谷新利等(1997)报道,“强精散”对提高公羊精液品质和性欲有较明显的效果,能提高所配母羊的受胎率、产羔率和所产单羔的初生重,特别是对1—4岁母羊的效果更为明显。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我要打印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文章来源:中国药材市场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1-10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一、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种代用品及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进程;一些主要依赖进口的南药引种成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50%,使中药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通过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对中药材的蕴藏量、需要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野生药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教育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工业:按照《国家医药管理规》(GMP)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加快了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中药工业规化、现代化进程。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利税达千万的企业已经涌现。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有所进展。 中药饮片工业:经过量多年建设,国有重点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化验检测、仓储条件等硬件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提高了饮片的质量,并基本满足市场及医疗用药。中药饮片的生产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逐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药商业:中药的批发企业仓储及营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药的零售门市网点面目一新,在进一步继承和恢复传统“老字号”等一批百年名老中药

饲料添加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按功能不同,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 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三类 猪所必需的氨基酸有10种,常用饲料容易缺乏的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3种,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农户养猪常以谷物、糠麸、饼粕作配合饲料的原料。谷物含蛋白质低,可消化能量物质高,属能量饲料。饼粕类粗蛋白含量在34%以上,属蛋白质饲料。以棉子饼、菜子饼作蛋白质饲料时,赖基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添加合成赖氨酸效果好,添加量为0.1%~0.2%。以豆饼、鱼粉作蛋白质饲料时,氨基酸较平衡,在用量充足时可不必添加氨基酸;若用量较少,要适当添加赖氨酸、蛋氨酸。 畜禽所必需的维生素有14种 农村养猪,糠麸和青饲料占的比重大,一般患维生素缺乏症的较少,对生长育肥猪可少加或不加。但对采食糠麸和青饲料少的乳猪、仔猪和消耗量大的种猪,必须添加多种维生素。在选择复合添加剂品种时,应注意包装袋上的说明,最好是选购多维添加剂,并按说明使用。 常用饲料的矿物质含量较低,必须人为添加,按动物体含量分常量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有氯、钠、钙、磷、镁、钾等。食盐含氯、钠两种元素,添加食盐可改善猪的味觉,增加采食量,还能调节体内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添加量在0.5%以内,超过1%会引起猪的不适,过高会引起中毒。常用饲料中的糠麸含磷高,当配比大时,可单独加含钙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石粉、蛋壳粉、贝壳粉等,添加量在1.2%左右。其中哺乳母猪可加到1.5%,生长育肥猪以1%较适宜。对糠麸比例小的饲料,应同时添加钙、磷,如骨粉、磷酸氢钙,添加量在1.5%以下,其中小猪宜高,大猪宜低。 钙、磷不足,猪的骨架发育受阻,易得软骨症,但过高又会影响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利用 如钙过高会引起缺锌症,表现皮肤粗糙、开裂,起皮屑。一般常用饲料硫、镁、钾元素足够,不必添加。微量元素常用的有铁、锌、铜、锰、碘、硒、钴等7种,添加量在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添加过多也会抑制生长,甚至中毒。其中铜、钴的毒性较大,硒是剧毒,国家的饲养标准与饲料工业标准都有限量,按每吨饲料添加量计,铜元素最高剂量仔猪不超过200克,生长育肥猪不超过150克;硒元素在0.1克~0.3克范围内。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成分,在动物体内通过肠道微生物合成。而单胃动物合成它是在大肠,大部分都通过粪便排到体外而未能吸收,因而猪、禽添加钴的意义不大。 非营养性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调味剂等 其中促生长剂是最大的一类,有抗生素类、合成抗菌素类、激素类、酶制剂等。常用的抗生素添加剂有土霉素、金霉素、盐霉素、利高霉素、杆菌肽锌多种。合成抗菌药种类也多,如喹啉类、碘胺类、有机砷制剂类、硝基呋喃类等。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同时也具有促生长的作用。目前国内小猪添加喹乙醇较普遍,抗痢促生长的效果较好,吨用量50克~1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提高饲料报酬,及畜禽鱼虾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饲养效益。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 前言 随着现代化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防腐剂在饲料中普遍添加。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添加剂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直接或间接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盟一些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无毒害、无残留、无耐药性,安全可靠,而且兼有营养和药效双重功能,因而受到我国畜牧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因而在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将成为21世纪前景广阔的重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1.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顾名思义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饲料添加剂,虽然有些学者将其归入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然而,由于中药既是药物又是天然产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基本具有饲料添加剂的所有作用,可作为独立的一类饲料添加剂,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是自由采食含中药的植物地。我国应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用来促进动物生长,增重和防治疾病。 1.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防病保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改善饲料品质等方面。防病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免疫、抑菌驱虫和调整功能等方面;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促进生长、催肥增重、促进生殖等方面;改善动物产品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肉质、改善皮毛等方面;改善饲料品质主要表现在许多中草药添加剂具有补充营养、增香除臭、防霉防腐等作用,从而改善饲料营养、刺激动物食欲、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限等。 1.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1.3.1来源天然性 中药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及其产品,本身就是地球和生物机体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同时又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人和动物有益无害,并且在应用之前经过科学炮制去除有害部分,保持纯净的天然性。这一特点也为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广泛性、经济简便性和安全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1.3.2功能多样性 中药均具有营养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苷类等,少则数种、数十种,多则上百种,按现代“构效关系”理论,其多能性显而易见了。中药除含有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外,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是按照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进行合理组合,使物质作用相协同,并使之产生全方位的协调作用和对机体有利因子的整体调动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动物生产的效果。这是化学合成物所不

十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千变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动物生产特点、饲料工业体系和中草药性能,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如下分类。以提高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主, (1)免疫增强剂 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现已确定黄芪、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甜瓜蒂、当归、淫羊藿、穿心莲、大蒜、茯苓、水牛角、猪苓等可作为免疫增强剂。 (2)激素样作用剂 能对机体起到激素类似的调节作用。现已发现香附子、当归、甘草、补骨脂、蛇床子等具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人参、虫草等具雄激素样作用,细辛、香附子、吴茱萸、高良姜、五味子等具肾上腺素样作用,水牛角、穿心莲、秦艽、雷公藤等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酸枣仁、枸杞子、大蒜等具胆碱样作用。具有缓和和防治应激综合征的功能。 (3)抗应激剂 如刺五加、人参、延胡索等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黄芪、党参等可阻止应激反应警戒期的肾上腺增生、胸腺萎缩以及阻止应激反应抵抗期、衰竭期出现的异常变化,起到抗应激的作用,柴胡、黄芩、鸭跖草、水牛角、地龙等具有抗热激原的作用。 (4)抗微生物剂 主要作用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进机体健康。现已发现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等具广谱抗菌作用,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抗病毒作用,苦参、土槿皮、白鲜皮等具抗真菌作用,土茯苓、青蒿、虎杖、黄柏等具抗螺旋体作用。 (5)驱虫剂 具有增强机体抗寄生虫侵害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作用。如槟榔、贯众、使君子、百部、南瓜子、硫磺、乌梅等对绦虫、蛔虫、姜片虫、蛲虫等寄生虫有驱除作用。 (6)增食剂 具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的功能,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动物食欲,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以及动物产品质量。如建曲、麦芽、山楂、陈皮、青皮、枳实、苍术、茅香、鼠尾草、甜叶菊、五味子、马齿苋、松针、绿绒蒿等。 (7)促生殖剂 具有促进动物卵子生成和排出,提高繁殖率的作用。如淫羊藿、水牛角、沙苑蒺藜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开发

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开发 1.概述 肉鸡作为饲料转化率最高的畜禽之一,在我国具有庞大的养殖规模,目前已形成庞大的产业。据FAO资料统计,我国肉鸡屠宰量从1990年的2 1.29亿只增加到2006年的76.95亿只,净增加55.66亿只。鸡肉产量从19 90年的266.32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70.1万吨,净增加803.78万吨。 抗生素作为促生长饲料添加剂,自20世纪中叶开始逐步被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畜牧业的进展,产生了庞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滥用,其弊端日益显现:易引起动物的二重感染(内源性感染),使动物体内的正常微生物失衡;形成耐药菌株;降低免疫功能;药物残留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不利阻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峻威逼。欧盟于2006年全面禁止了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并要求欧盟进口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动物产品出口到欧盟国家的企业均必须遵守抗生素禁令。日本是欧盟抗生素禁令的追随者,目前关于从中国进口的动物产品的抗生素监测和有关规定差不多专门严格,迫使我国动物产品出口企业逐步将饲料中的抗生素剔除。因此,如何开发安全有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是保证肉鸡安全稳固生产的重要课题。此外,我国近年来先后发生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有关动物养殖和食品安全的事件,使政府机构、生产者、消费者均对食品安全咨询题倍加关注。从养殖业的进展趋势、政府导向、民众需求等诸多方面考虑,生产安全的肉鸡产品无疑将成为进展的潮流。 微生态制剂、低聚糖类和中草药是目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可保持动物体微生态平稳、改善健康状况、提升生产性能,同时可不能对人类健康带来现实和潜在的威逼。实践证明,三种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均可获得有益成效。然而,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各种疾病的发生频率持续增加,致病缘故更加趋于复杂,依靠单一的防治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成效。为此,综合上述三种添加剂的特点,并针对肉鸡特有的生理特点和发病规律,开发肉鸡微生态——低聚糖——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庞大的市场效益。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动态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交互式评价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动态评价理论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因此,系统地梳理和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未来更好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动态评价理论;国内研究;国外研究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587389266.html,ki.16723198.2016.25.022 0引言 动态评价概念最早由Luria于1961年使用,几十年来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设计论证了各具特色的动态评价程序,形成了多样多模态的动态评价研究范式。为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剖析动态评价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界定和研究历史做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1理论界定 我们首先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下主要的有关动态评价的论述:Feuerstein (1979)指出“动态评价……是一种新颖的心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动态交互的教学评估应用系统。”美国心理学家Lidz(1987:4)认为,“动态评价是一种测试人员兼干预者对学习者兼积极参与者之间的一种交互,旨在评估学习者的可塑程度,以寻求能够激发并维持学习者认知功能积极变化的途径”。Tzuriel & Kaufman(1999)则认为“动态评价是通过改变认知能力的教学和干预等,对儿童思维、认知、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看到,区别于传统的静态评价,动态评价把评价和干预结合起来,强调评价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重点考察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并关注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区别于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以更科学完整的体系设计,以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方式,通过结合学习者不同反应状况的不断修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错误评价的风险,从而更高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知识的内化和潜能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动态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并融入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交互式评价法,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供介入式干预完成对学生的全过程动态监测,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评价互动主动建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简言之,动态评价以其独特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挖掘潜能、走向卓越,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2国外动态评价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关于动态评价的介入研究在心理学和普通教育的领域取得了丰硕

十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十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免疫增强剂、激素样作用剂等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千变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动物生产特点、饲料工业体系和中草药性能,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如下分类。以提高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主, (1)免疫增强剂 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现已确定黄芪、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甜瓜蒂、当归、淫羊藿、穿心莲、大蒜、茯苓、水牛角、猪苓等可作为免疫增强剂。 (2)激素样作用剂 能对机体起到激素类似的调节作用。现已发现香附子、当归、甘草、补骨脂、蛇床子等具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人参、虫草等具雄激素样作用,细辛、香附子、吴茱萸、高良姜、五味子等具肾上腺素样作用,水牛角、穿心莲、秦艽、雷公藤等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酸枣仁、枸杞子、大蒜等具胆碱样作用。具有缓和和防治应激综合征的功能。 (3)抗应激剂 如刺五加、人参、延胡索等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黄芪、党参等可阻止应激反应警戒期的肾上腺增生、胸腺萎缩以及阻止应激反应抵抗期、衰竭期出现的异常变化,起到抗应激的作用,柴胡、黄芩、鸭跖草、水牛角、地龙等具有抗热激原的作用。 (4)抗微生物剂 主要作用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进机体健康。现已发现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等具广谱抗菌作用,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抗病毒作用,苦参、土槿皮、白鲜皮等具抗真菌作用,土茯苓、青蒿、虎杖、黄柏等具抗螺旋体作用。 (5)驱虫剂 具有增强机体抗寄生虫侵害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作用。如槟榔、贯众、使君子、百部、南瓜子、硫磺、乌梅等对绦虫、蛔虫、姜片虫、蛲虫等寄生虫有驱除作用。 (6)增食剂

具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的功能,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动物食欲,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以及动物产品质量。如建曲、麦芽、山楂、陈皮、青皮、枳实、苍术、茅香、鼠尾草、甜叶菊、五味子、马齿苋、松针、绿绒蒿等。 (7)促生殖剂 具有促进动物卵子生成和排出,提高繁殖率的作用。如淫羊藿、水牛角、沙苑蒺藜等。(8)催肥剂 具有促进和加速动物增重和肥育的作用。如远志、柏子仁、山药、鸡冠花、松针粉、五味子、酸枣仁、山楂、钩吻(断肠草)、石菖蒲等。 (9)催乳剂 具有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合成分泌,增加产奶量的作用。如王不留行、四叶参、通草、马鞭草、鸡血藤、刺蒺藜等。 (10)疾病防治剂 可防治动物疾病、恢复机体健康。如百部、苏子、胡颓子、桑白皮、蛇床子、仙鹤草、大蒜、石榴皮、杏仁等,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功能,如当归、鸡血藤、益母草、红花、五加皮、白茅、夏枯草、月季花等。具有活血化淤、扶正祛邪功能。 (11)饲料保藏剂 能使饲料在储存期中不变质、不腐败,延长储存时间。可防腐的有土槿皮、白鲜皮、花椒等,抗氧化的有红辣椒、儿茶等。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