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

教学目的、任务与实验设备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实验5和硬布线控制器的组成原理与应用。

复习和应用数据通路及逻辑表达式。

学习运用ISP(在系统编程)技术进行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熟悉集成开发软件中设计调试工具的使用,体会ISP技术相对于传统开发技术的优点。

教学任务

按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在所提供的器件范围内,设计一台硬布线控制器控制的模型计算机。

根据设计图纸,在通用实验台上进行组装,并调试成功。

在组装调试成功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图纸和其他文件。

实验设备

13

/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

直流万用表一只

集成电路建议使用ISP芯片(一片ispLSI1032)。采用ISP器件,则需要一台PC 机运行设计自动化软件(例如ispEXPERT)作设计、编程和下载使用。

总体设计思路(描述指令系统,给数据通路)

采用与模型计算机相同的指令系统,即12条机器指令。实验设计中采用该指令系统的子集:去掉中断指令后的3条机器指令,只保留9条指令。

采用的数据通路和微程序控制器方案相同。

·数据通路图和数据通路控制信号

DBUS

图4 数据通路总体图13

/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硬布线控制器能够实现控制功能,关键在于它的组合逻辑译码电路。译码电路的任务就是将一系列有关指令、时序等的输入信号,转化为一个个控制信号,输出到各执行部件中。

根据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原理,针对每个控制信号S,可以列出它的译码函数S = f( Im, Mi, Tk, Bj )其中Im是机器指令操作码译码器的输出信号,Mi是节拍信号发生器的节拍信号,Tk是时序信号发生器的时序信号,Bj是状态条件判断信号。)已经直接输T4T1—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中,因为时序信号Tk(在TEC—又因为机器指令系统比较简单,Tk所以译码电路不需作为输入。送给数据通路,直接就是操作码,即指操作码只有4位,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码译码器,因

此Im。—W1信号。Mi的来源就是时序模块的节拍信号,例如W4令寄存器的IR4—IR7 Bj的信号包括: C;来自数据通路中运算器ALU的进位信号1. ;、、SWBSWA2.来自控制台的开关信号SWC 其他信号。3.信号在微程序控制器中同样存在,不用加以解释。由于SWB、SWA和其中C、SWC硬布线控制器设计和微程序控制器设计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及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的不同,可能需要其他信号,也可能不需要其他信号,根据设计方案而定。因此可以用各种组合逻每个控制信号的函数式都是上述输入信号的逻辑表达式,只要对所有控制信号都理论上,辑构造电路网络,实现这些表达式的逻辑功能。设计出译码函数,这个硬布线控制器

的方案也就得到了。根据要求,列出所需的控制台指令和机器指令

13

/ 3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老师提供的控制台指令流程图13

/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1000PR2

为拆别分令控将制台指KRR,KRD,KWE,KLD,PR分们,台控这在个制里我。每个小指令分别占用PR1,PR2和KRR1,KRR2,KRD1,KRD2,KWE1,KWE2,KLD1,KLD2 2次执行完成。四个节拍。分W1-W4

13

/ 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控制台控制信号作用:

设计方案如何起作用的问题。设、ImBj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控制流程,也

就是解决Mi、微计微程序控制器时可以使用流程图,设计硬布线控制器同样可以使用流程图。硬布线控制器以节拍为时间单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微指令周期为时间单位,的上升沿到1个微指令周期都是从时序T1位,两者本质上是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综合布线

山东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徐州市卫生防疫站工程弱电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 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于海鹰 完成日期:2012年6月

目录 摘要 (3) 1.前言 (4) 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4) 1.2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的要点 (5) 2.工程概况及用户需求分析 (6) 2.1 工程概况 (6) 2.1.1 工程简介 (6) 2.1.2 建筑与结构形式 (6) 2.4 系统需求配置 (7) 2.5 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 (7) 2.5.1 设计相关的标准 (7) 2.5.2 设计规范 (7) 3.方案选型 (9) 3.1 综合布线传统方案 (9) 3.2 方案设计概述 (9) 3.2.1 工作区子系统 (10) 3.2.2 水平布线子系统 (10) 3.2.3管理区子系统 (10) 3.2.4 设备间子系统 (11) 4.总体方案说明 (13) 4.1 布线设计说明 (13) 4.1.1 工作区子系统 (13) 4.1.2 水平子系统 (13) 4.1.2 设备间子系统 (14) 4.1.4 建筑群子系统 (14) 4.2 综合布线管线的设计 (14) 4.2.1 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 (15) 4.2.1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设计 (15)

4.3 设备电源管线方案 (16) 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摘要 本课程设计根据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建设方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对集办公、实验、会议场所于一体的徐州市卫生防疫站综合办公楼,进行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习了“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以及“智能建筑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际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旨在使学生加深对建筑物及建筑群弱电布线和计算机通信工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提高进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及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关键词: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综合布线技术;GB/T50311-2007

智慧综合布线系统建设设计方案

智慧综合布线系统建设设计方案 【设计要点】智慧医院弱电系统由医院由感染楼(建设中),教学科研楼及肿瘤中心,医疗楼(含门诊医技、住院楼)等部分组成。 园区内设置二个数据中心机房,电话交换机房及信息中心机房;电话交换机房位于医疗楼(含门诊医技、住院楼)地下一层,信息中心机房位于医疗楼(含门诊医技、住院楼)地下一层。由于园区面积较大,建筑较多,设三个汇聚机房,一是在医疗楼(含门诊医技、住院楼)地下一层设置医疗楼汇聚机房,二是在教学科研楼及肿瘤中心设置汇聚机房,三是感染楼一层设置汇聚机房。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结构,按照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进行设计,在满足水平距离不超过90米的要求下设置弱电间。 系统总体设计如下:内外网,采用两套独立的垂直主干;核心到汇聚的数据主干采用双链路二根48芯万兆室内多模

光纤,汇聚到接入的数据主干采用单链路两根12芯万兆多模室内光缆。水平部分采用6类非屏蔽线缆,语音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线缆,光纤点采用六芯万兆多模光缆在汇聚机房及信息中心统一进行配线管理。 结合本次项目的特点,我司将为智慧医院提供一套“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系统对高性能的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的支持,成为一个模块化、高灵活性的智能化系统。通过延伸到每个区域和房间的信息点,将电话、电脑、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与管理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高速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从而为内部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性资讯服务。 建成后的智慧医院综合布线系统将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满足未来10-15年的使用需求。 1.1.1 对原设计的研读和优化建议 通过对原设计图纸的研读,我们得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 教学目的、任务与实验设备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实验5和硬布线控制器的组成原理与应用。 复习和应用数据通路及逻辑表达式。 学习运用ISP(在系统编程)技术进行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熟 悉集成开发软件中设计调试工具的使用,体会ISP技术相对于传统开发技术的优点。 教学任务 按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在所提供的器件范围内,设计一台硬布线 控制器控制的模型计算机。 根据设计图纸,在通用实验台上进行组装,并调试成功。 在组装调试成功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图纸和其他文件。 实验设备 微操作控制信号·····CnC1结果反馈信息指B1硬布线控制器指令(组合

逻辑网络)令Bn译寄码ispLSI1032E-70LJ84存模器块 T1W1T1W4启动 TJ停止节拍脉冲节拍电位/时钟发生器SKIP复位硬布线控制器结构方框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4TEC 直流万用表一只 器件,则需要一台ISP)ispLSI1032。采用集成电路建议使用ISP芯片(一片 作设计、编程和下载使用。ispEXPERT)机运行设计自动化软件(例如PC 总体设计思路(描述指令系统,给数据通路) 条机器指令。实验设计中采用12采用与模型计算机相同的指令系统,即 条指令93条机器指令,只保留该指令系统的子集:去掉中断指令后的。采用的数据通路和微程序控制器方案相同。 ·数据通路图和数据通路控制信号 DBUS

CINS S2T4CEL#CER端口指令口端数据S1ALUALU_BUS LRW(T3)口端A口端BS0RAM LDAR1(T4) LDDR1(T3)LDDR2(T3)AR1_INC LDAR2(T2)AR1AR2DR2DR1M3MUX3M1M2MUX2MUX1DBUS LDPC(T4)RS_BUS#IAR_BUS#PC PC_ADD LDIAR IAR ALU2PC_INCRD0、RS0RD1、RS1端口B端口A RF WR0、 WR1WRD(T2)LDR4(T2)R4LDER(T4)ER M4MUX4DBUS SW_BUS#WR0、WR1RD0RD1、RS0、RS1控SW7—SW0制器控制..LDIR(T4)信IR.INTQ、C号 图4数据通路总体图2. 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硬布线控制器能够实现控制功能,关键在于它的组合逻辑译码电路。译码 电路的任务就是将一系列有关指令、时序等的输入信号,转化为一个个控制信号,输出到各执行部件中。 根据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原理,针对每个控制信号S,可以列出它的译码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体育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学院 2018年12月5日 2018 - 2019学年 第1学期

目录 1 引言 (1) 2 体育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需求分析 (1) 3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3) 3.1 用户现场环境 (3) 3.2信息点分布情况 (4) 3.3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4) 3.4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 (5) 3.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 (6) 3.6 综合布线模型端口对应表 (6) 3.7 施工图 (7) 3.9 施工进度表 (8) 4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详细设计 (9)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9) 4.2 水平子系统设计 (9) 4.3 管理子系统设计 (10) 4.4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1) 4.5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2) 4.6 设备清单 (13) 5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测试方案 (14) 6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标准和验收方式 (14) 7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体育馆主要作为学校重大活动的举办地点和个别办公地点,对于网络建设要求不高,但为保证正常的办公及未来的拓展,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得到重视。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运行的基础和高速数据传输的保障,在建设初始就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缩写SCS)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PDS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控制信号。 2 体育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需求分析 作为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群,其智能化信息系统符合体育专业性的要求,为今后场馆管理和其商务运作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平台,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综合布线作为信息系统传输平台,应为场馆在举办大型竞赛时提供高效、不间断、稳定的系统传输;为赛会管理的高效、竞赛成绩处理及新闻系统发布等实时性、可靠性等要求提供良好、稳定的平台,以确保赛会的顺利举办。从信息网络应用的角度,本项目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为三级构架: 体育场设中央网络管理室一一负责整个中心的共享资源和网络管理:各场馆设本地网络管理室---负责本地的资源及网络管理;电信管理中心一一实现电信的统一管理与共享,设在体育场,由此转发到各场馆,实现电信的统一管理与共享。中心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的主要功能应用,划分区域如下:竞赛区、运动员和官员区、竞赛管,理区、场馆管理区、贵宾区、媒体区、观众区。智能化终端信息点的设置和容量,要根据以上功能区域的具体要求来考虑,-次设计到位。综合布线系统除了将各场馆本地网络管理室与体育场中央网络管理室连接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和电信管理系统之外,还有体育专业布线系统需要进行考虑,包括: 比赛应用型布线,即用于各场馆比赛应用信息网络及计时记分系统中的布线:计时记分与成绩处理系统作为采集、处理、显示比赛成绩及赛事中计时的系统。主要分为数据采集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主要为各种检测设备,重点控制计时设备,现场裁判员计时记分设备。数据处理系统设在比赛专用计算机房,通过专用软件,将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平均、排名、存储。显示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

XXX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 二零零××年××月

目录 1. 技术标书总说明 (3) 2. 系统总体功能说明 (12) 3. 系统整体技术说明 (16) 4. 系统组成与结构 (21) 5.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30) 6. 建筑群子系统 (37) 7. 设备间子系统 (40) 8. 干线子系统 (43) 9. 管理子系统 (48) 10.水平子系统 (51) 11.工作区子系统 (61) 12.光缆传输系统 (68) 13.弱电系统管道 (82) 14.测试用便携机 (84) 15.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85) 16. 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配合 (104) 17. 保修和售后服务 (111)

1. 技术标书总说明 1.1 前言 近十几年来城市建设及工业企业的通信事业发展迅猛,现代化的智能楼,国际机场、商住楼,办公楼,综合楼已提到日程,在过去设计大楼内的语音及数据线路时,会使用各种不同的传输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电话交换机通常使用双绞线,局域网络(LAN)则可能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传输线来构成各自的网络。同时,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相互之间达不到共用的目的。 现在可以将所有语音、数据、电视(会议电视、监视电视)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并且将各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插座,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可实现上述功能.故一套先进的楼宇布线系统,不仅能支持一般的话音、数据传输,它还应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不同生产厂商机器的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 本次技术标书XXXX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选用世界著名瑞士德特威勒的UNILAN布线系统。 1.1.1德特威勒公司介绍: 德特威勒公司是瑞士的一家成立于1915年的综合性的跨国企业,总部位于瑞士中部的Aldorf市。目前德特威勒公司的业务已遍及世界,在欧洲、美国和亚洲共拥有42家分支机构。约4000名优秀的员工为德特威勒公司辛勤地工作,将德特威勒的产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题目: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 设计及组网实现(二层)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2010年1月22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教学楼布线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 2.1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任务 (2) 2.2教学楼系统需求分析 (2) 2.3教学楼网络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3) 2.3.1.工作区子系统 (3) 2.3.2.水平干线(配线)子系统 (3) 2.3.3.管理区子系统 (4) 2.3.4.垂直干线子系统 (4) 2.3.5.设备间子系统 (4) 2.4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5) 2.5教学楼材料及价格计算 (6) 3、课程设计总结 (8) 4、参考文献 (8)

1、课程设计目的 传统电话布线最大的问题是成为高速率传输的瓶颈,不能与计算机网络、图像、通信构成多媒体应用。综合布线不仅为电话通信服务,而且为数据通信、图像通信服务。由其属性可以成为传输的高速化、布线普及化、服务的语音、数据综合化、系统智能化,解决接入网到终端之间的问题。综合布线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产业,表现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综合布线在于布线结构化、综合化的理念能够适应信息通信向标准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初步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要求、标准、方法,以及系统的布线规划。 2.依据课程设计题目要求,进行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并且熟悉和了解AutoCAD绘图软件便分析教学楼建筑图来进行需求分析。 3.做出网络拓朴图、综合布线逻辑图等相关工程图,进行系统评测。 2、教学楼布线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任务 1.首先依据题目来调研,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 2.其次做出布线路由,算出所需材料设备用量,分析设计网络连接拓扑图 3.最后根据结论编写实验报告 2.2教学楼系统需求分析 教学综合楼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通讯传输系统。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布线部件(配线架、连接器、信息插座、插头、适配器),以连接大楼内的话音设备、数据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等,并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讯网络相连接,为教学楼的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全系统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共约110多个,数据和语音系统水平线采用超5类布线产品。数据系统主干可以满足现在100Mbps的数据网络传输,便捷的升级;语音主干采用3类可以保证话音的通信。按照用户的要求: 1.需满足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考虑到系统连接的快捷性和今后维护的便利性。 2.需满足能支持综合信息(话音、数据、多媒体)传输和连接,实现多种设备配线的兼容。 3.需满足完全满足所支持的话音、数据、多媒体等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标准的要求。系统可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100Mpbs以上)及带宽(100MHZ以上)的传输能力,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构思应成熟、简单可靠,能保证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低成本,又要符合二十一世纪的运营、管理、发展要求的需要,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先进性。 系统设计能适应今后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够支持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各种控制信号通信。 系统设计能满足酒店内各种通信设备的功能要求。在数据信息点上能任意连接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在语音信息点上能任意连接各种类型的电话、内部通讯终端等设备。 系统设计保留一定的扩充容量,以便将来需求增大时易安置设备。 系统设计因考虑所处环境的抗干扰性,数据主干应采用光缆方式。除客房语音水平线缆可采用三类,其余水平线缆均应采用5E类UTP。语音跳线采用三类、数据跳线采用5E类。

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线缆在敷设过程中必须一根线缆放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总配线箱和分配线箱内配线架的摆放及线缆走线必须合理。接插件、模块及跳线的标志齐全,线缆终端必须有编号和标签颜色,以标明线号、线位、区号和房号。 信息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色标和编号表示插座类型和连接铜缆号,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网络线路和电源插座必须被安装在家具中或固定的地方。例如接待员的柜台、餐厅的桌子(安装POS机)的地方。 要考虑系统内各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问题,应在设计方案和图纸中明确线缆的走向、定位、接口位置、固定方式、线缆接线盒的分布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说明每根线缆的类型、编号以及接线盒标记等,以保证各系统设备的完整性。 2、产品技术规格及性能指标 (1)数据主干应采用多模室内光缆。 (2)语音主干应采用三类大对数非屏蔽双绞铜缆UTP。(3)数据水平子系统应采用5E的4对双绞铜缆UTP。

硬连线控制器CPU设计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课题背景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原理 (1) 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2) 2.1 单元电路设计 (2) 第三章详细设计 (4) 3.1 芯片介绍 (4) 3.2 指令系统结构及功能确定 (6) 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7) 4.1 设计结果分析 (7)

摘要 硬连线控制器是由基本逻辑电路组成的,对指令中的操作码进行译码,并产生相应的时序控制信号的部件,又称组合逻辑控制器。硬连线控制器由指令部件、地址部件、时序部件、操作控制部件和中断控制部件等组成(参见“中央处理器”条目中的控制器部分)。其中操作控制部件用来产生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它根据指令要求和指令流程,按照一定顺序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操作控制部件的输人信号有:指令译码器的输出信号、时序信号和运算结果标志状态信号等。设计时根据指令流程、操作时间表得到各种操作控制命令的逻辑表达式,可采用由基本逻辑电路(与门、或门、与非门等)组成的逻辑网络来实现。也可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来实现。PLD的“与”阵列及“或”阵列和操作控制命令的“与一或”逻辑表达式相对应,为设计组合逻辑控制器提供了一种理想器件。80年代出现的通用阵列逻辑电路〔GAL与PAL(参见专用逻辑集成电路))具有与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类似的结构,它不但可编程并且是可擦除的,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组合逻辑控制器的最大优点是速度快。但因其线路复杂而且不规整,不便于调试、维护、修改,也不便于仿真不同的机器的指令集。 关键词:硬连线控制器;基本逻辑

Abstract Hard wired controller is composed of the basic logic circuits, decodes the instruction in the operation code, and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sequential control signal components, also called combined logic controller. Hard wired controller by the instruction unit, address components, temporal parts, operation control part and the interrupt controlcomponents etc. (see "the controller part central processor" in entry). The operation control unit is used for generating various operation control command, i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and instru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control commands issued. The operation of part of the control input signal: the instruction decoderoutput signals, timing signals and operation results indicating the status signal.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instruction flow, operation schedule obtained logical expression of various operation control command, can beadopted by the basic logic circuits (and gate, or gate and NAND gate logic network composition etc.) to realize. Can also adopt th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 to realize. PLD "and" and "or" array and array operation control command "and or" logical expression corresponding, providing an ideal device for the design of combinational logic controller. GAL and PAL generic array logic circuit (80 of the 1980s (see special logic integrated circuit)) with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structure similar to the PLD, it is not only a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provides more flexibility to design. The biggest advantage combinational logic controller is fast. But because of the circuit complex and irregular, not easy to debug, maintain, modify, also not easy for machines with different instruction set simulation. Keywords:Hard wired controller;basic logic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南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题目:南通大学计算机楼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班级:网工121 姓名:薛翔 学号: 指导老师:王则林 完成日期: 2015.1.11 成绩:

目录 一、前言 (2) 二、需求分析 (3) 2.1建筑群功能及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4) 2.1.1南通大学计算机楼结构详解与信息点数量的分析 (4) 2.1.2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相关标准和规范 (6) 2.1.3 实现此种功能的网络技术及所需的带宽 (7) 2.1.4 此种网络技术需要的介质 (7) 2.1.5 客户的布线规模 (8) 2.1.6 客户的装修工程进度 (8) 2.2设计方案 (8) 2.2.1设计总目标 (8) 2.2.2设计原则 (9) 2.2.3总体设计说明 (10) 三、综合布线系统详细设计 (11) 3.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1) 3.1.1设计原则: (12) 3.1.2设备选择 (12) 3.2配线子系统设计 (13) 3.2.1管槽布线路由设计: (13) 3.2.2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 (14) 3.2.3设计原则 (15) 3.2.4线槽和电缆用料的计算: (15) 3.2.5设备选择 (16) 3.3干线子系统设计 (16) 3.3.1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路由: (17) 3.3.2设计原则: (17) 3.3.3设备选择: (17) 3.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7) 3.4.1设备间的环境条件如下: (17) 3.4.2设备选择 (18) 3.5进线间子系统设计 (18) 3.5.1进线间的注意事项 (18) 3.6管理间子系统 (19) 3.6.1设计原则: (19) 3.6.2设备的选择 (19) 四、工程总体预算 (19) 五、心得与体会 (20) 一、前言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

凯旋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 一、总体概述 近年来,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要求高。在新建办公楼中,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及外部设备,可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共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与国内外新闻机构、信息中心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总之,既要适应当前信息处理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物理上为星形结构,逻辑上为总线结构,这样既有利于系统连接和扩充,保持很高的灵活性;同时也能保证信息传输的高速率。标准上符合EIA/TIA568商用建筑物配线标准和常用通信标准,兼容多个厂家的产品设备,支持各种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递以及控制信号和弱电信号的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楼智能化系统的基础,作为通信系统的主要物理支持平台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要满足大楼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大部分子系统都位于建筑物内部,一旦完成建设将很难变更系统地结构并对系统进行升级,所以在建设初期就明确结构化布线系统作为一个基础的物理平台,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二、设计原则 安全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在性能指标中安全性放在首位。要求数据不丢失、系统可靠连续运转的同时,还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并可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 实用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实际需要,不能华而不实。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势必造成投资过大,使系统偏离实际需要太远;而片面追求经济性,势必降低功能与技术先进性,而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因此,系统要有实用性,具备好的性能价格比。 可扩充性:系统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同时考虑到本工程功能多、用户多、服务对象不同,因此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将来扩展的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网络与综合布线题目:4号教学楼中心机房与主干网络的规划与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2周(~)设计成绩:撰写日期:2011年6 月24日- 1 -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3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3 原始数据及主要任务???????????????????3 技术要求????????????????????????3 二、课程设计正文?????????????????????????3 工程设计总规划?????????????????????3用户需求分析??????????????????????4系统设计细则??????????????????????5

确定中心机房位置以及信息网络的拓扑结构????5干线及管理子系统设计细则???????????5配线间设计概述????????????????5 三、所需设备的选型与要求?????????????????????6 确定信息插座类型????????????????????6 中心机房组网设备及设计要求???????????????6配线架设备选型?????????????????????6线缆的选型以及长度的确定????????????????7水平布线线缆长度的确定????????????7干线布线线缆长度的确定????????????7订购线缆箱数的计算??????????????8 线槽的设计选购?????????????????????8跳线的设计???????????????????????8 四、设备清单以及工程报价?????????????????????8 五、课程设计总结?????????????????????????9 六、课程设计评价及成绩表?????????????????????10 附录:1. 配线间设计概述

硬布线控制器控制的CPU设计

硬布线控制器控制的CPU设计 &硬布线控制器控制的CPU设计步骤: 1、确定CPU用途; 2、设计指令集,同时,设计指令访问寄存器; 3、设计CPU状态图; 4、建立数据通路; 5、设计控制器。 &设计过程: 一.确定CPU用途: CPU指令执行包括三个阶段: 1、取指令阶段:从存储器取出一条指令; 2、指令译码阶段:对取出的指令进行译码,即确定取到的指令是何种指令,然后转移到该种指令的执行阶段; 3、指令执阶段:执行指令。 指令执行完毕,又转移到下一条指令的取指令阶段,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CPU状态图二设计指令集: 执行

内存有32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8位(一个字节);CPU有5根地址线,即A4、…、A0,8根 三.指令格式 指令格式 专用寄存器: 1、程序计数器PC:5位; 2、地址寄存器AR:5位,接地址总线A[4..0]; 3、数据寄存器DR:8位,接数据总线D[7..0]; 4、指令寄存器IR:8位; 5、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只有进位C一个标志值,可用C代表PSW。 三.设计CPU状态图

5.3.4 取指令和译码周期 5.3.5 取指令和指令执行过程

四.建立数据通路 数据通路:数据在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路径。 有两种数据通路设计方案: 1、专用数据通路方式:在需要传送数据的部件之间创建一条专门的直接通路 。特点:数据传输性能高,但硬件设计量大。 2、内部总线方式:所有寄存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连接到一条或多条公共通路上。特点:结构简单,但可能存在冲突现象 控制信号说明 ARLD :AR 锁存信号 PCLD :PC 锁存信号 PC+1:PC 自加1控制信号 DRLD :DR 锁存信号 ACLD :AC 锁存信号 ALU(-):ALU 减法触发信号 IRLD :IR 锁存信号 PCBUS :PC 三态输出控制信号 DRBUS :DR 三态输出控制信号 ACBUS :AC 三态输出控制信号 IRBUS :IR 三态输出控制信号 MBUS :存储器三态输出控制信号 RD :存储器读信号 WR :存储器写信号 寄存器及总线设计 CPU 状态及其控制信号 T 4T T

综合布线_课程设计案例

某学校学生公寓楼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 姓名:123123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年4月4日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 综合布线全名为“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简称SCS,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智能建筑设计的需要,满足建筑物内信息社会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结果。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各种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采取模块化结构设计,层次分明,功能强大。它是现代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理想的布线系统应表现为:支持语音、数据和图象的传输,而且最终能支持综合性的应用。 ⑴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目前,国内建筑物的建设愈来愈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一座大厦,它能否成为一座智能化大厦,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传统布线已不适应通信和电脑对传输线路的需求。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克服上述传统布线的不足,将所有语音、数据、视讯与监控设备的配线结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它具有众多优点: ①在10~20年内能充分适应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②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无须改变。 ③综合各个系统的综合布线,提高了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④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⑤维护方便有统一,大大减少了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费用。 ⑥实用性好,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随时进行改变和调整。 ⑦节省成本。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是它代表着一种单一的,可以估量的成本,使得用户根据其标准化的结构,能很方便的作出成本估算。 ⑧适合各种环境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之特点在于它能传输各种不同频率的通信信号、弱电电流,并为不同的系统生产商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使不同的弱电信号能在布线系统中畅通无阻地传递。并可以通过其管理子系统任意调整各类信号的路由。 ⑨开放性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能为目前市场上各种传输系统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采用的标准全部是国际通用标准,绝无不兼容之情况。 ⑩未来保障。综合布线系统除了为用户提供布线产品长期的质量保证外,更重要的是保证系统不只开放给所有现有的通信系统,并能保证满足未来新系统之需要,而无须更换布线系统。 ⑵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一般分为六个子系统。如下图1.1所示,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系统采用星型树状结构,由主配线架(MC)到层配线间(TC)的路由,可适应多区管理的需求。使得维护管理比较容易,重新配置灵活,故障隔离和检测容易。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1综合布线系统说明 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具体内容包括网络布线、信息点安装及相应管线、桥架设计。所有信息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86型的信息面板,楼宇的数据传输介质采用24AWG线规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线槽按不同容量选用相应规格的PVC线槽和金属桥架。 我们经过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环境、运行方式和可能采用的网络结构,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提出本设计方案。 考虑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和未来扩展性我们认为该布线系统应该是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高度灵活的智能型布线网络。 2系统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网络建设应本着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与经济适用的原则。为达到项目网络建设的目标要求,在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构建中,应坚持以下布线原则:实用性—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遵循结构化布线的标准,适应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在不改变布线系统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设备的移动、更新和 升级。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综合布线过程是对各种网络线缆统一规划、统一安装施工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 节约了线材。由于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单位避免了重复设置信息机构和重 复建设信息网络,从整体上讲节省了投资,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提高 了网络效益。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统一安装施工,使整个系 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并减少日后的维护费用。 统一性—整个建筑的信息网络建设基于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中心的模式,不同系统不同网络及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完全兼容。 兼容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可以满足多种系统中的性能。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题目:三教图形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09-1 学生姓名:王旭 学号:090072121 指导教师:马小进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2013年03月28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课程设计主题与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与主要任务 (2) 2.2、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2) 3、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 (3) 3.1、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 (3) 3.2、系统材料清单 (3) 3.3、系统设计的流程图 (4) 3.4、系统拓扑结构图 (5) 3.5、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5) 4、VisualNet软件介绍 (7) 4.1、使用VisualNet软件的设计过程 (7) 4.2、V isualNet软件的特点 (8) 4.3、VisualNet的主要功能模块 (9) 5、系统设计需求量计算 (9) 5.1、信息模块的需求量计算方法 (9) 5.2、RJ45插头数量计算方法 (9) 5.3、电缆长度的计算方法 (9) 5.4、设备间面积的计算方法 (10) 6、课程设计总结 (11) 7、参考文献 (11) 8、课程设计评语 (12)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和课程实验的综合和补充。它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综合布线知识完成一项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任务,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部分工程的实施,从而加深对弱电系统与综合布线的原则、特点、施工组织方法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走出校门从事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主题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与主要任务 利用《网络综合布线》的理论知识,以及借助图形化资源管理设计平台VisualNet软件为基础制作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1)获取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纸 (2)通过摄像或者从网络上下载,得到第三教学楼的外观平面图; (3)绘制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并以此设计一个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 (4)完成施工图纸,估算所需材料用量,完成设备连接拓朴图; (5)完成对系统的编制说明。 2.2、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1)确定设备间和管理间的位置。 (2)设计布线路由和施工图纸,图表按制图要求绘制,做到清晰整洁,设计方案应严格遵守综合布线的相关规范。 (3)以开放的标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的产品和设备兼容。 (4)按设计要求制订最佳方案,在现有的建筑平面图上分析设计布线路由和施工图纸。 (5)对系统调试,估算所选方案的材料用量,并完成设备连接拓朴图,对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6)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设计目标 (3) 2.1、用户需求 (3) 2.2、建设目标 (4) 3、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4) 3.1、设计依据 (4) 3.2、设计原则 (5) 4、需求分析及解决 (5) 5、系统方案设计 (6) 5.1、系统组成 (6) 5.2、系统设计 (7) 1.设备间子系统 (7) 2.水平子系统 (8) 3.垂直干线子系统 (8) 4.建筑群子系统 (8) 5.工作区子系统 (9) 6.管理子系统 (9) 7.设备安装与线路铺设设计 (10) 5.3、系统的结构拓扑图 (11) 5.4、设备选型 (12) 1、设备清单 (12) 2、设备性能参数 (12)

1、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顺应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新一代的结构化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2、设计目标 2.1、用户需求 系统需建设信息点位**个,其中网络数据点位**个(含内网**个,外网**个),语音点位**个(含传真点位**个)。 该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状放射型的全模块化结构,有极大的灵活性,可通过不同的跳线型式以完成不同形式网络的应用,并构成不同逻辑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语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满足带宽综合业务数字网要求。归入该综合布线系统的话音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能兼容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并可与外部网络

控制器部分习题解答

控制器部分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A、D) 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2、流水CPU 是由一系列叫做“段”的处理线路所组成,和具有m个并行部件的CPU相比,一个m 段流水CPU______。(A) A 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B不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 C 吞吐能力大于前者的吞吐能力D吞吐能力小于前者的吞吐能力 3、同步控制是______。(C) A 只适用于CPU控制的方式 B 只适用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 C 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的方式 D 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的方式 4、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B)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 每一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5、由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主存所花的时间较长,因此机器周期 通常用______来规定。(A) A 主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 B 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最长时间 C 主存中写入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 D 主存中读取一个数据字的平均时间 6、指令周期是指______。(C) A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 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CPU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 D 时钟周期时间; 7、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______。(B) A 主存地址寄存器 B 程序计数器 C 指令寄存器 D 状态条件寄存器 8、异步控制常用于______作为其主要控制方式。(A) A 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访问主存与外围设备时; B 微型机的CPU控制中; C 组合逻辑控制的CPU中; D 微程序控制器中; 9、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B)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10、同步传输之所以比异步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是因为同步传输______。(B、D) A 不需要应答信号; B 总线长度较短; C 用一个公共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