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精品】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精品】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关键字】精品

(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冯学成

佛教在其庞大精细理论体系中,对生命和环境的论述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佛教认为,任何生命——精神体都有其相应的环境——世界。这个环境世界不是命定的,不是神授的,而是根据自己的“业力”——行为活动而召致的“果报”。这种“业力”的根源在于精神内部的“识”。佛教认为,山河大地,“皆唯识所变现”,人类的意识形态.人类的行为活动的最终承受者是人类自己。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来说,人类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类就将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若无视自然,过多地伤害自然,人类就将处于一个恶劣的生态环境。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爱讲“因果”,其实只说到了一半,佛教不仅讲因果,而且是联系到因、缘、果、报这四大环节一并讲的。人类及人类生存的环境,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就是人类的果报。报分两种,一是果报,二是依报。每一个人的身体、精神和生命状况是一个人具体的果报,或智或愚、或健或病、或男或女、或贵或贱都是果报的不同。而依报则是指人类共处的这个自然环境,也就是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佛教认为,果与报是不二的,也就是人类与环境是不二的,它们之间只有融合谐调,才能共存共荣。所以人类决不能离开地球到外层空间去开辟自己的第二家园,而地球上的森林、草原,各种动物,山川湖海,蓝天白云,也不会在另一个星球上再现。宇宙有自己的节奏,群星也有自己的轨道,佛教所描绘的“三界六趣”(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也各有其世界而不相混淆。人类就是人类,他的内在结构(人类的业力和果报)决定了它的存在。所以无论人的理性和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类仍然是人类而不是神,不能,也不应该侵入其它生命层次的领地。

在这样的意义下,人类就应该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环境。如果我们的依报——环境遭到了毁灭,实际上也就是毁灭了人类自身。但现代的科学文明是以人与大自然对立这一状态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很大部分是为了财主们的利益)不断去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样当然就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间的平衡。

佛教的教理,就是要让人们通过对佛法的修持,使人升华为菩萨,升华为佛,其实践方法主要是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是每个佛教徒必须奉行的准则。戒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戒杀”。

戒杀,就是不能伤害其它生命。佛教是重生主义的,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教确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生命现象,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不论是有智慧的还是精神现象低弱的,它们之间一律是平等的,在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主奴之分。佛菩萨也不是众生的主人,也与众生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用宇宙生命现象来看,这种认识无疑是可贵的,因为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在目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中是唯一的。如果人类有朝一日在外太空发现并带回了某种生命体,无论其如何高等,也无论其如何丑陋,都会成为爆炸性的新闻,都会因其价值连城而倍加珍惜。以同样的态度来看待地球上的那种种生命体,不是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吗!所以佛教以它那特有的慈悲心理对待任何生命现象,只有尊重,决不敢伤害。

地球的生态环境失调,许多物种灭绝,其根源就在于整个人类“好杀”。那些为暴利所驱而猎杀珍稀动物,滥伐名贵植物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人口爆炸所带来的粮食危机,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染.使森林和草原消失,耕地和沙漠扩张,江河湖海、大地天空均受污染。受威胁的不是少数动植物,而是人类之外几乎全部高等生命的种群,而人类最终也必然会自食恶

果。古巴比仑和玛雅文化的灭绝就是人类史上的先例。

中国佛教寺庙,在唐宋以来多号称“丛林”,听到这个名字就使人有清新愉悦之感。“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深知生态环境对教化的作用。一般大庙,总是依山傍水,处于密林和芳草的掩映之中,使人进入就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几乎是任何一座寺庙的写照,足以牵动士大夫们的心。而广大平民呢?古代的且不说,就是在现在,每逢——传说中释迹牟尼佛的生日,每座寺庙香烟缭绕,人头攒动,念诵和礼拜之声不绝。细心的人还可以看到一个景象,就是众人把团鱼、乌龟、泥鳅、黄鳝放进“放生池”或临近寺庙的大小河中,把各种鸟放回树林——这都是善男信女们用高价买来放生的,因为这一天又叫“放生节”。西方环保组织看到“善良”中国人的这种行为,会作如何的感想呢?人生宇宙,为一整个的不可分,本为平等无生的真性自相。“竖穷三界,圆裹十虚.自在流行”而已。这是近代一位名叫“常惺”的法师对人生宇宙关系精要的表述,对这样的命题.现代的人们又能作怎样的理解呢?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圣严法师发布时间:2010-6-14 22:20:45繁體版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精神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 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熏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作的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说明这个意思。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的,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有“共业”及“不共业”两大类。 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果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着无量无数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所以,火星上如果真的有人,火星人的形体,未必也和地球人的形体一样。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尚有许多的事物,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教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冯学成 佛教在其庞大精细理论体系中,对生命和环境的论述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佛教认为,任何生命——精神体都有其相应的环境——世界。这个环境世界不是命定的,不是神授的,而是根据自己的“业力”——行为活动而召致的“果报”。这种“业力”的根源在于精神内部的“识”。佛教认为,山河大地,“皆唯识所变现”,人类的意识形态.人类的行为活动的最终承受者是人类自己。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来说,人类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类就将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若无视自然,过多地伤害自然,人类就将处于一个恶劣的生态环境。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爱讲“因果”,其实只说到了一半,佛教不仅讲因果,而且是联系到因、缘、果、报这四大环节一并讲的。人类及人类生存的环境,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就是人类的果报。报分两种,一是果报,二是依报。每一个人的身体、精神和生命状况是一个人具体的果报,或智或愚、或健或病、或男或女、或贵或贱都是果报的不同。而依报则是指人类共处的这个自然环境,也就是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佛教认为,果与报是不二的,也就是人类与环境是不二的,它们之间只有融合谐调,才能共存共荣。所以人类决不能离开地球到外层空间去开辟自己的第二家园,而地球上的森林、草原,各种动物,山川湖海,蓝天白云,也不会在另一个星球上再现。宇宙有自己的节

奏,群星也有自己的轨道,佛教所描绘的“三界六趣”(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也各有其世界而不相混淆。人类就是人类,他的内在结构(人类的业力和果报)决定了它的存在。所以无论人的理性和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类仍然是人类而不是神,不能,也不应该侵入其它生命层次的领地。 在这样的意义下,人类就应该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环境。如果我们的依报——环境遭到了毁灭,实际上也就是毁灭了人类自身。但现代的科学文明是以人与大自然对立这一状态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很大部分是为了财主们的利益)不断去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样当然就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间的平衡。 佛教的教理,就是要让人们通过对佛法的修持,使人升华为菩萨,升华为佛,其实践方法主要是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是每个佛教徒必须奉行的准则。戒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戒杀”。 戒杀,就是不能伤害其它生命。佛教是重生主义的,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教确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生命现象,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不论是有智慧的还是精神现象低弱的,它们之间一律是平等的,在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主奴之分。佛菩萨也不是众生的主人,也与众生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用宇宙生命现象来看,这种认识无疑是可贵的,因为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在目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中是唯一的。如果人类有朝一日在外太空发现并带回了某种生命体,无论其如何低等,也无论其如何丑陋,都会成为爆炸性的新闻,都会因其价值连城而倍加珍惜。以同样的态

宗教信仰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宗教信仰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摘要: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宗教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关系 一、宗教信仰 1、概念、意义: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反应。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 2、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宗教信仰就是一种对自身、对邻人、对世界的人格倾向;一种整体的回应;一种理解问题的方式和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一种生活在世俗层面之上的能力;看到、感到一个超越的维度,并依此而行动。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都具有追求“终极”并以之为生活支撑和意义诠释的显着特征。表征着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行动等的根基。是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精神柱石,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为人们提供“应当的应当”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大前提。信仰从它的生成那一刻起,就满足着人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理想性需要,信仰一生成就本然性地获得了‘纯正性’的价值本性。 二、人生观、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论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试论佛教“众生平等”生命观比较(一)

论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试论佛教“众生平等”生命观比较(一) 论文摘要:“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以生命意志为逻辑出发点,强调爱与公正对于生命价值的重大意义,其思想中隐含了“上帝之爱与相对公正”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两大悖论;相比较而言,以“轮回说”为基础的佛教“众生平等”思想和“不杀生”戒律则从利人类的动机出发,强调生命的可贵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崇,最终达到促进宇宙整体和谐的目的两种宗教情感的升华.充分发挥了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提升人类道德境界、改善现代社会环境的一剂良方。 论文关键词:敬畏生命;爱与公正;众生平等;和谐 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认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在他的伦理体系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在这一和谐的生命体系中,人担负着最为核心的道德使命。 一、“生命意志”:敬畏一切生命 “生命意志”是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其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他认为万物都有生存下去的意志,都对生命有着本能的尊重珍惜,并力图保全和发展生命,任何生命意志都含有渴望和恐惧。企求生命意志能够继续存在并能神秘地加强起来的那种渴望即为快乐.而害怕生命意志受到摧残和神秘地遭受损害的那种恐惧即为痛苦。然而,自然界在产生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在无情地销毁生命.任何一个生命的发展都建立在销毁其他生命的基础上,“自然抚育的生命意志陷于难以理解的自我分裂之中”。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强烈的利己主义更加凸显了此种分裂性。史怀泽认为这种对其他生命的无视是传统伦理观导致的结果,“过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因为它认为伦理只涉及人对人的行为。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反之,人若不懂得敬畏生命,随着利己主义的嘭胀必然会造成屠杀生命的恶果,会让生命陷于黑暗之中。因此,“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的根据。” “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因为在生命之间进行价值的区分.其据以判断的尺度是人的感受性,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完全主观的尺度。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中存在着无价值或低级的生命,压迫以至完全毁灾它是可以的。但“真正伦理的人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因此,人类没有权利也不应对其他生物生命任意杀戮。史怀泽认为,建立并持守这种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就会与所有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生命体和睦共处,并关心它们的命运.在危难之中互相救助。这与只涉及人的伦理学相比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和现实意义。 二、“敬畏生命”中的双重悖论 (一)悖论一:上帝之爱与相对公正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蕴涵了基督教境遇主义的伦理观.在“基督教境遇伦理学那里只有一条规范、原则或律法具有约束力而无可指摘,不论境遇如何它总是善的和正当的,这就是‘爱’——关于爱上帝、爱世人这一综合戒律的神爱。其他一切律法、准则、原则、典范和规范,毫无例外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它们在某一境遇下恰巧符合爱时,它们才是正当的。基督教境遇伦理学并不是依照某种规则生活的体系或纲领.而是要通过服从爱的决疑法,努力把爱同相对性的世界联系起来。”可见,境遇伦理学强调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要受实际境遇的影响。 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始终置于首位的就是基督教的上帝之爱.爱是唯一的永恒的善.是衡量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 重点分析: 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修行人,应该有开阔的眼界、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深度观察、思维,我们的生命到底有没有前后世?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了知这个重要的观点会对我们今后有什么样的改变?修行的意义? 1. 佛教观点:按照佛陀的智慧来抉择,既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我们要想改变必然要通过修学佛法。 2.不承许的过患:世间人一无所知,不承认前后世,会今宵有酒今宵醉,为了暂时的利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没有道德约束,结果必然是痛苦的因,非常可惜。 难点分析: 我们无始以来是什么流转于六道轮回的呢?什么样的因才可以解脱呢? 是心识,只要具足了“因”就会不断地延续,在因果规律面前,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唯有皈依三宝,修学殊胜的佛法才可种下解脱之因。 脉络梳理: 一、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 二、科学家们于宗教关系密切 三、寻找前世的足迹, 四、当前人们对此的困惑, 五、大学生理应具有正确信仰 讲记脉络: 一、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 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 观点分析: a、历史分析,古罗马,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承认前世后世存在, 古代圣者角度: 1.柏拉图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照生前所作的善恶,会转生为人或其他众生。 2.儒教思想孔子回答生死问题:“未知生,焉知死?因孔子提倡积极入世,故而避而不谈,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无。 3.道教:向往长生不老。 4.基督教、天主教:人死后善者升天堂,造恶者将堕入地狱。 小结:承许前生后世存在并不是“佛教”的专利。 二、科学家们于宗教关系密切 现代科学家角度: 1.美国盖洛普先生曾对过去300年以来300位科学家的信仰进行调查,结果242位信仰宗教,达到92%。 2.最理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爱迪生,他们不但信仰宗教还热衷于此。 3.重点: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会导致行为没有任何约束,为了追求今生的利

道教生命观与道教养生

道教生命观与道教养生 *导读: 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其实不止是宗教,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都源于此。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其…… 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其实不止是宗教,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都源于此。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其理论归趋最终都饶不开生死这一问题,科学家亦然。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对未知世界进行的追问和探索,到最后,不得不回到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探索。我从哪里来,又将到何处去,有限的生命该如何度过,该如何延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事实上,人类始终关注的问题,是人之生命意义的安顿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好生恶死是人类的天性,对死亡的恐惧正是促使对人类最初的生命本质探索的动力。因此,对生死本质的探索是所有宗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对生死问题的探讨也就成为所有宗教理论的核心基础,佛道两家也是如此。佛道两家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超越生死,得到永恒。特别是道教内丹养生,直面的就是生死问题。 *一、道教养生基于道教的生命观 一般道教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老子有长生久视之说,因此我们一般

习惯于把道教养生思想归结为长生久视之道。对长生不死的追求,贯穿在整个道教历史中。从先秦的方术士开始,就是以追求长生不死为主要目的。再到后来方仙道糅合阴阳家形成神仙家一派,更是以追求不死的神仙境界为首务。老庄以及关尹子、文子、列子等笔下的真人、神人也是典型的长生不死的象征。黄老道盛行之时,则形成好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风气。道教希冀长生,道教内丹派也是借炼丹的方法与途径,希冀通过祛病无病而健康长寿,由无病难老而不老,由不老而长生。道教外丹旨在通过炼五金八石得外药,希冀借外药以达到长生久视,这一派长生的目的并没达到,却为中国古代化学开了先河。在今天看来,道教外丹希冀借外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做法,与现代医学通过分析病理和研制新药以延长人的寿命的科学方法并不矛盾。道教内丹旨在通过炼精气神以得内药,以内修、内养、内炼为内证,以预防和延缓生命的衰老,促进生命自身技能的生生不已,使人返老还童,永葆青春,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内丹学通过内炼生命而追求长生久视,萧天石称之为生命重生学或人类长生学。但事实上,长生久视意义上的长生和不死,从道教内丹的理论方面分析,是有根本区别的。长生只是就有形肉体而言,是相对的,有限的,没有真正超脱生死的;不死则只能是就精神而言,必 须超脱生死的对立,达到永恒超越之境。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了人的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道教在看待人的生命问题时,一方面认为人的形体有生有死,而神性则无生不灭。修道就是要证破生死。

我的人生观

我的人生观 摘要: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有的人觉得人生很漫长,他们浪费时间,所以他们一事无成;有的人觉得人生很短暂,所以他们抓紧时间,努力去做事情,最后终有所成;还有些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生,最终碌碌无为。其实人生意义很简单,就是:坚持,奋斗,成功,享受。 关键词:人生意义,坚持,奋斗,成功,享受。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的人生旅途才开始一小部分,也才刚刚接触这个社会,涉世未深。现在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我经常思考问我自己;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或许我们经常说,要成功。但是,我想问;什么是成功呢?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这又让我感到十分的迷茫,于是我开始从他人身上找寻答案。 每当我问父母长辈时,他们总是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考个好大学,要我考大学。每当我问哥哥姐姐时,他们总说:人生的意义就是挣钱,过上好的生活。但是,我觉得金钱不是我们人生的追求,不是有人说:“穷的只剩下钱了。”有的人总是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导致他们为了钱财,众叛亲离,最后痛苦一生。我也觉得追名逐利太庸俗。同时,我也觉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必要成分,但钱只要够用就好,不要太势利。 每当我问同学时,他们有些人也说人生意义是挣钱,有些人说人生的意义是努力奋斗追求目标,有人说人生的意义是享受,享受生活。更有人说:人的一生总是要死的,那么我们来世上就是为了体验,体验这个过程。老师曾经说过:志向决定方向,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决定了他们的方向。我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但我觉得这好像也不是我要找的答案。 后来我选择到书中寻找答案,首先我从我国古书中寻找答案。从先秦开始,便有许多圣贤对人生意义表达。道家从老子到庄子,他们都强调无为,逍遥,自在,这有点像别人说的享乐,但并不完全相同,我觉得他们的境界太高远,我们平常人不可能达到,所以不值得模仿。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孔子在讲到人生的意义时说:“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杀生以成仁。”这边是我们讲的“杀生成仁”,而孟子则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舍生取义”。为什么同是儒家两大哲人的观点不同呢?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时代不同,自然对人生意义的定义也不同,那么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生意义应该是什么呢? 佛教说:“人生的意义,不外有苦,有乐。人生最惨的就是一世功名毁于一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贪婪而遭杀身之祸。胡作非为、遭天诛人灭、再 加上天灾、人祸、战乱、无情摧毁或是无辜受累,这是人生最悲惨的命运。、人 生最无奈的就是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但彼此又必须遇在一起。疾病、饥寒、为三餐而奔波,为名利而劳碌,为家累而牵挂,这是人生最无奈的事情。所以这是世间的常情,人生的定律,但又不得不去面对事实的困难。人生最大的安慰就是尽忠、尽孝、尽职、完成自己的使命,生荣死哀,活的有意义,牺牲有代价。”可以说,佛教的话语给了我最多启发和感受,我赞同他们的许多观点。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这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

【精品】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关键字】精品 (佛家看生命和环境) 冯学成 佛教在其庞大精细理论体系中,对生命和环境的论述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佛教认为,任何生命——精神体都有其相应的环境——世界。这个环境世界不是命定的,不是神授的,而是根据自己的“业力”——行为活动而召致的“果报”。这种“业力”的根源在于精神内部的“识”。佛教认为,山河大地,“皆唯识所变现”,人类的意识形态.人类的行为活动的最终承受者是人类自己。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来说,人类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类就将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若无视自然,过多地伤害自然,人类就将处于一个恶劣的生态环境。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爱讲“因果”,其实只说到了一半,佛教不仅讲因果,而且是联系到因、缘、果、报这四大环节一并讲的。人类及人类生存的环境,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就是人类的果报。报分两种,一是果报,二是依报。每一个人的身体、精神和生命状况是一个人具体的果报,或智或愚、或健或病、或男或女、或贵或贱都是果报的不同。而依报则是指人类共处的这个自然环境,也就是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佛教认为,果与报是不二的,也就是人类与环境是不二的,它们之间只有融合谐调,才能共存共荣。所以人类决不能离开地球到外层空间去开辟自己的第二家园,而地球上的森林、草原,各种动物,山川湖海,蓝天白云,也不会在另一个星球上再现。宇宙有自己的节奏,群星也有自己的轨道,佛教所描绘的“三界六趣”(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也各有其世界而不相混淆。人类就是人类,他的内在结构(人类的业力和果报)决定了它的存在。所以无论人的理性和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类仍然是人类而不是神,不能,也不应该侵入其它生命层次的领地。 在这样的意义下,人类就应该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环境。如果我们的依报——环境遭到了毁灭,实际上也就是毁灭了人类自身。但现代的科学文明是以人与大自然对立这一状态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很大部分是为了财主们的利益)不断去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样当然就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间的平衡。 佛教的教理,就是要让人们通过对佛法的修持,使人升华为菩萨,升华为佛,其实践方法主要是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是每个佛教徒必须奉行的准则。戒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戒杀”。 戒杀,就是不能伤害其它生命。佛教是重生主义的,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教确认: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生命现象,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不论是有智慧的还是精神现象低弱的,它们之间一律是平等的,在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主奴之分。佛菩萨也不是众生的主人,也与众生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用宇宙生命现象来看,这种认识无疑是可贵的,因为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在目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中是唯一的。如果人类有朝一日在外太空发现并带回了某种生命体,无论其如何高等,也无论其如何丑陋,都会成为爆炸性的新闻,都会因其价值连城而倍加珍惜。以同样的态度来看待地球上的那种种生命体,不是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吗!所以佛教以它那特有的慈悲心理对待任何生命现象,只有尊重,决不敢伤害。 地球的生态环境失调,许多物种灭绝,其根源就在于整个人类“好杀”。那些为暴利所驱而猎杀珍稀动物,滥伐名贵植物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人口爆炸所带来的粮食危机,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染.使森林和草原消失,耕地和沙漠扩张,江河湖海、大地天空均受污染。受威胁的不是少数动植物,而是人类之外几乎全部高等生命的种群,而人类最终也必然会自食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探 ——中国传统文化拾穗 壹、幸福观 现在习惯上用指数来量化,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人们生活得是否幸福用幸福指数来衡量。幸福指数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现在很多国家在研究,其中也包含中国,一些机构还公布了各国幸福指数的排序,但都不能让人信服。中国有可能排前三,有可能排倒三,主要取决于认知度,如果都能知足常乐能排前三,如果都是贪得无厌,就要排倒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有二乐,一是助人为乐;二是知足常乐。助人为善举,知足为善念。 贰、危机感 美国有一部电影《2012》,描绘的是自然灾害导致世界末日,这是西方人对世界末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世界末日的理解并非如此。当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没有友善,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良知泯灭,人活在世上如同行尸走肉,这才是世界末日。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危机四伏。至少有三代人没有很好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果再不补救,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以前认为《国歌》中的这句歌词有点不合时宜,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保留,只不过不是冒着敌人的炮火,而是人的良知泯灭,道德缺失,弄虚作假,腐败导致腐朽。 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集会巴黎,召开主题为“面向21世纪”国际大会,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祖宗几千年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叁、道德 道,走之首,行之要。人生下来首先是要学会行走,行走的路线为道。自立为立足之道,立志为成才之道,慎独为自修之道,助人为载福之道,勤廉为为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时间:2006-3-7 8:20:14 [文] 释慧开法师 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笔者先声明个人的基本立场与态度。笔者对于「生命不死」与「生死轮转」,均抱持着正面肯定的态度与观点,此非关个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基于生命哲理的思惟与人生意义的探索。事实上笔者自幼即对文史哲学与数理科学均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志愿进入台大数学系就读,大学毕业后由于台大学长推荐的因缘,在私立普门高中创校之初,即应聘到校参与建校的工作,并教授数学长达十年之久,所以笔者的基本思惟模式深受数理逻辑训练的影响。在考进大学之前,笔者从未正式接触过佛教,学佛是从参加台大晨曦学社才开始,至今已逾三十一年,之间从未有过任何灵异的遭遇与经验,但是在理解上,一直认为吾人是生存在一个多重(多次元)的宇宙与开放互摄的时空结构之中。因此,笔者对「前世今生」与「三世因果」的理解,是同时从数理逻辑与宗教哲学的层面来观待与思惟,绝非单纯地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而抱持这些观念。本文的目的在于尝试从生命意义探索的立场,来重新检视佛教生死轮回以及三世生命观的深层意蕴,并且尝试从面对生死课题的观点,提出一些具有现代性与教育性的诠释。 壹、前言─ 生死的玄机 当吾人面对无常多变的人生,不论有无宗教信仰,在经历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富﹑贵﹑贱;穷﹑通﹑祸﹑福;恩﹑怨﹑情﹑仇﹑…」等种种际遇之时,总想厘清一条理路与脉络来解释其前因后果与究竟意义。于是乎,有神论﹑无神论﹑不可知论﹑宿命论﹑自由意志论﹑不定论﹑断灭论﹑缘起论﹑复活永生论﹑天堂地狱说﹑三世因果论﹑六道轮回说…等,种种不同的观点应运而生,互竞长短,不一而足。在诸多的观点与论说之中,究竟何者才是宇宙的真理与生命的实相?自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仁智互见。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生死的玄机,就有下列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吾人的生命是一世?还是三世?生死的历程是有限?还是无尽?生命是造物主之所创?抑或自然发生的?死后是否仍有灵性的 生命存在?或是就此一了百了?这是千古以来的疑难与谜题。针对生死的大哉问,古今中外,从来就不曾有过定论,未来也不大可能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解答。关于死后的生命存在与否,就世间现有的理论来分析,大致不出下列三种主要的观点:断灭见、恒常观与轮回说。断灭见认为人死之后,生命即随之灰飞湮灭,不复存在,此乃唯物论所持的观点,为东、西方所有宗教所驳斥。恒常观认为吾人在生时,有一永恒不变之内在自我主体,死后则成为一永恒不变之灵性实体,亦即灵魂,此为东、西方多数宗教之立场。 轮回说则以「生死轮转」与「六道轮回」来解说有情生命的迁流与生死的奥秘,一般皆以为此一说法是本属于印度教与佛教生死观点的教义内容。其实有关生命轮回的说法,并非印度教与佛教所专有,而是通于古今中外的,举例而言,西方哲学思想中早有轮回的概念,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氏定理因其而命名)是轮回说的提倡与拥护者,大哲柏拉图(Plato)亦承袭其说,然不幸为后世所湮没。早期的基督宗教也未排斥轮回转世的说法,在《旧约》与《新约》圣经之中皆有轮回的文献记载,早期教会的神父也接受轮回的概念,不少圣徒更相信他们有前世与来生。然而《新约》圣经之中有关轮回的文献,却被罗马帝国第一位提倡信奉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所删除,后来又被罗马天主教会于553年召开的第二届基督教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Seco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判为异端邪说而禁绝,因此在后来西方文化思想中,轮回之说几乎成为绝响。1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佛法精深博大,能够指导人们走上光明大道,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指导我们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最终获得涅槃解脱的潇洒人生,圆满成就佛道。 佛教的人生观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价值,不能空过一生,不能懵懵懂懂的混过一生,更不能造作恶业过一生。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好的人生观才能创造出有益高效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人生观指导的生活的下场,便是醉生梦死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佛陀指示我们,要利用我们有限的生命,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这

么四个"转"字,就包含了佛教积极利他精神的人生观。 (一)转恶成善 转恶成善,就是依我们信仰佛陀的信心、愿心,断灭五逆十恶等三世罪障而得现生利益,成就大善根种性。什么是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即破坏佛教的团结)。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 地狱,所以又叫无间业。什么是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十种不善业。要断除三世罪障,即不仅仅断除现在世的五逆十恶,还要去除过去世、未来世的罪孽。断除恶业,成就善业,即行十善业,可以感得人天果报。 修善行,我们就要先皈依佛法僧三宝,明白因果道理,勤修五戒十善,这样子可以走上"转恶成善"的道路。严守杀、盗、淫、妄、酒五戒,可以保持人生,不致堕落恶趣。修持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死后可以根据修持的品位上升诸天,享受天道的快乐。当然这是最初阶段的学佛,我们还要更进一步,修习转邪成正。

一、人生观

一、人生观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也就难怪唯物论者亦高呼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出人类斗争杀伐的悲剧了。

尊重生命热爱自然_佛教的生态伦理观浅析

2001年11月第3卷第4A 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Southeast Univer 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Nov.2001Vo l.3No.4A 尊重生命 热爱自然 ——佛教的生态伦理观浅析 王云梅 (东南大学哲科系,江苏南京210096) [关键词]生态伦理;自然观;生命观 [摘 要]在佛教对自然和生命的神秘解释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的自然观包含了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和万物皆有佛性的思想,蕴含了人类与万物平等、万物皆有其价值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的生命观坚持生命主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认为万物共生、相互依存,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为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精神基础。 [中图分类号]B948;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1X (2001)4A -0034-03 [收稿日期]2000-08-10 [作者简介]王云梅(1969—),女,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伦理。 佛教是探求人生苦难的宗教,也是拯救一切、“普渡众生”的宗教。在佛教对自然和生命的神秘解释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如果抛开佛教的神秘主义外衣,其内在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今天的生态伦理研究和建设都有其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 一、佛教的自然观 佛教追求人生苦恼的彻底解脱,是从探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实”开始的。佛教的“缘起说”把整个人生和宇宙过程的一切现象看成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和合而生的。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从缘起论出发,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只有相对的存在,这便是佛教的“空”和“无”。这里的“空”和“无”并非指没有和虚无,而是指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即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永恒变化的“无常”。由于“无常”,人生和万物又都是“无我”的,这一观点否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存在的实在性,打破了人自身的优越感和人在自然中的优越性。日本的禅教大师阿部正雄认为,佛教的涅 说是建立在无我论 基础上的,它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宇宙主义的。它与基督教的人格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并通过人统治世界,支配其它造物)相对立,从而削弱了基督教征服自然的思想。他说:“佛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见解可以提供一个精神基础,在此基础上,当今人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环境的毁坏——可以有一个解决的方法。这个问题与人类同自然的疏离紧密连结,它起因于人类中心主义,由此人们把自然仅仅视为一个障碍或实现其自私目标的手段,因而不断地寻找利用它或征服它的方法。作为佛教涅 之基础的宇宙主义 观点并不把自然视为人的附属物,而是把人视为自然的附属,更准确地说,是从‘宇宙’的立场将人视为自然的一个部 分。因此,宇宙主义的观点不仅让人克服与自然的疏离,而且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不失其个性。”[1](P.247) 由此可见,佛教 的“缘起说”以其神秘的方式展示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蕴含了“人的发展只是自然历史的成就”这一观点,而这一点正是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把自然看作是人类的根源而非仅仅是资源的根本原因。 佛教对于自然的认识包含的另一重要思想是全息思想。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组成它的事物和事件相互渗透的网络整体。华严宗在《华严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因陀罗网”比喻。“因陀罗网”是帝释天宫中所悬挂的一张由宝石所结成的悬珠网。每一宝石都映现着其它宝石,所有宝石因此而交错相映以至无穷无尽。这个比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是这种重重无尽、相互含摄的关系。这个比喻是对生存系统复杂网络整体性的一个形象表达,生态环境中的每一生物通过复杂的联系融合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网络中。罗尔斯顿指出,西方人对利奥波德提出的生物共同体概念难以理解,但借助于佛教的因陀罗网这一隐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困难。利奥波德从生态学的角度把地球看作一个有机体,认为地球的每一部分都是地球的器官,都有独特的功能,而人只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这一点足以让人类丢掉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而变得谦逊一点。 佛教自然观最重要的体现是它的无情有性说。这一理论的依据是缘起说,“随缘不变之说出自大教,木石无心之语, 生于小宗。”[2](P.782)所谓随缘不变,是说佛性本身是不变的, 它随条件体现于万物,每一事物都有佛性,都有平等的价值。这是大教,也就是大乘佛教的理论。相反,认为木头、石头等没有情识的东西不具有佛性,是小乘佛教的狭隘说法。大乘佛教认为万法都有佛性,此万法既包括有生命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无生命的植物和无机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蕴含着无穷禅机。大乘佛教以其宗教的视野看到了大自然的每一事物都有其价值,这与当今环境伦理学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